一、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苏娇莲,邓继勇,黄先威[1](2003)在《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溶性涂料由于具有成本低、环境污染少及防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水溶性防锈涂料的储存稳定性、消除涂料吸附失干及不易消泡等缺点,以亚麻油、顺丁烯二酸酐和改性酚醛树脂加合而成的水性树脂为基料,与一定比例的防锈颜料、填料混合配制出一种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研究了改性树脂、顺丁烯二酸酐、防锈颜料、反应温度与时间对涂膜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对涂膜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得涂膜附着力强、防锈性能好,储存稳定性及消泡等性能明显改善。
成航航[2](2020)在《核壳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水性丙烯酸树脂在水性涂料领域中有重要地位,水性丙烯酸树脂具有易成膜、保光保色性好以及环保方面的优势,作为涂料具有优良光泽度、耐候性、柔韧性等特性。但是,常规型丙烯酸酯涂膜存在硬度低、耐水性差、黏度大、耐腐蚀性差等缺陷,限制了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在一些行业的应用。本论文针对上述等问题进行改性研究,主要工作与结果如下:(1)采用半连续溶液及转相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亲水单体,丙烯酸羟基丙酯(HPA)作为功能单体,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激光粒径散射仪(DLS)及透射电镜(TEM)研究羟基丙烯酸脂共聚物结构、热稳定性、乳胶粒的大小及形貌,探讨了MAA及HPA用量对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性能及清漆膜硬度、耐水、剥离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MAA的质量分数为6%,HPA的质量分数为10%,制备的共聚物乳液粒为119.8nm,粘度为221.7mPa·s,羟值为43.2mg KOH/g,胶膜耐水时间为40h、硬度为53.4°,附着力1级,配制的真石漆粘结强度0.97 MPa、耐温变36次,并与目前在工业上应用的丙烯酸树脂真石漆进行对比,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真石漆粘合剂行业标准。(2)在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半连续及转相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交联单体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苯丙水分散体乳液,进一步将乳液制备成苯丙树脂胶膜。探讨了 MAA核壳质量比,MAA、St、HPMA等单体用量对水性苯丙树脂水分散体乳液性能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及TGA对苯丙树脂胶膜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利用DLS及TEM对苯丙树脂乳液的乳胶粒的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力学试验机对胶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MAA在核壳中分配质量比为2:8、MAA的用量为10%(以总单体质量为基准,下同)、HPMA的用量为10%、St:MMA质量比为3:1时,得到共聚物乳液的粒径为259.65nm、黏度为349.1mPa·s,胶膜耐水时间为90h、硬度为72.4°、拉伸强度为1.422MPa、断裂伸长率为59.355%;水性苯丙水分散体附着力为1级。(3)以苯丙树脂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交联单体、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PM-2)为含磷功能单体、十二硫醇为链段调节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磷酸酯化苯丙防锈乳液(PM-2-SP)。讨论了 PM-2用量对PM-2-SP乳液稳定性、胶膜耐水性、涂膜阻抗值以及漆膜防锈性能的影响。利用DLS与TEM对PM-2-SP乳液乳胶粒的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AFM与SEM对PM-2-SP胶膜表面粗糙度表征,采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对漆膜的防腐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PM-2用量为4%(以总单体质量为基准,下同)时,PM-2-SP乳液粒径为135.7nm,PDI为0.150,且具有核壳结构,稳定性能较好;胶膜表面光滑、致密,且有优异的耐水性能;PM-2-SP漆膜相比纯苯丙漆膜,腐蚀电位上升47.16%,可达到-0.391V,腐蚀电流下降94.76%,可达到1.95×10-7(A·cm2)。耐盐雾实验证明: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相比均聚的苯丙乳液与金属螯合密度更大,能够展现出优异的防锈性能,耐盐雾时间达到144h。
刘文杰[3](2014)在《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涂层防护钢结构时,在进行涂料施工之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钢材进行表面处理,多数应用场合要求采用喷砂处理技术并使处理后的表面清洁度达到Sa2.5级别。但是,喷砂处理工艺所需要的费用大概占涂装总费用的30%-40%,并且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部位,如复杂钢铁结构死角很难通过喷砂手段进行表面处理,因此研究带锈防锈涂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是基于当前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防腐性能不够理想,以大多数的漆膜耐中性盐雾性能都少于200h为出发点,针对经手工除锈并达到手工除锈级别St2且处理后的锈层厚度在30μm以内的生锈钢板进行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气质联用仪等表征手段对带锈防锈涂料所涉及的锈层和转锈剂A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锈层的主要成分由内而外依次是片状Fe3O4,棒状γ-FeooH,点状的α-FeooH,其中,片状Fe3O4、棒状γ-FeooH能够和转锈剂发生反应,带锈防锈涂料施工前除去表面浮锈本质上是除去不反应且结合力差的α-FeooH;转锈A的主要成分含异丙醇和邻苯二酚,其中异丙醇提供渗透性,邻苯二酚提供转锈功能。第二部分制备了水性丙烯酸带锈防锈涂料,并探讨了转锈剂、抗闪锈剂、防锈颜料、润湿剂和颜填料体积浓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转锈剂A作为体系转锈剂且用量为5%、选择吸附型的抗闪锈剂Halox330、防锈颜料为磷酸锌且用量为7%、润湿剂为聚醚硅氧烷类的Tego520、颜填料体积浓度为33%时漆膜性能最佳;其中耐水为16d,耐盐水为17d,耐盐雾为240h。第三部分是进行水性环氧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对环氧乳液固化前后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环氧乳液和配套固化剂按照10:1比例进行固化后环氧基团基本反应完全;水性环氧体系的最佳颜填料体积浓度为29%,此时耐水达17d、耐盐水达18d、耐盐雾达500h,且它与通用型水性面漆具有良好的配套性能。
岳斌[4](2006)在《水性防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材料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金属腐蚀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研究金属的腐蚀防护方法以控制金属的腐蚀,从而减少腐蚀造成的损失,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防腐技术中,涂料防腐蚀技术应用最广泛,因为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据日本腐蚀和防腐蚀协会调查表明,在涂料、金属表面处理耐腐蚀材料、防锈油、缓蚀剂、电化学保护、腐蚀研究等七大防腐技术投资中,涂料防腐蚀投资的经费占62.15%,由此可见涂料防腐的重要地位和研究开发的活跃程度。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表面活性剂。其具有优良的润湿性、洗净性、增溶性、抗静电性、乳化性、缓蚀防锈等特性,其易生物降解,刺激性比较低,尤其热稳定性、耐碱和耐电解质、抗静电性均优于一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化纤、纺织、塑料、造纸、皮革和日用化学品等领域。以P2O5为磷酸化试剂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鉴于此,本文以P2O5作磷酸化试剂合成一种含有活性磷酸根离子的单体,采用加水反应和水解工艺,以求在不增加设备投入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酯化产物的酯化率,满足应用要求。本文同时对投料方式及配比、酯化温度和时间、水解加水量和水解温度、水解时间进行研究探讨,总结出含有活性磷酸根离子单体最佳合成条件:低温强烈搅拌下分批投料,n(ROH):n(P2O5)=2:1,酯化温度60~70℃,酯化时间3.0~3.5h;水解时加水量4%(g/g),水解温度70~80℃,水解时间1.5~2.0h。在上述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大于91%。利用上述含有活性离子的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含氟单体经过自由基聚和制备一种水乳化型或者水分散体型树脂,这种树脂不仅可以成膜,而且可以将活性的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而转化成对涂膜无害的物质。为此,我们研制以水作为分散介质,集化锈,钝化,磷化缓蚀于一体,目的就是使之形成钝化覆盖层的水性带锈防锈涂料。同时我们对于防腐涂料作用原理、影响乳液聚合的各种因素: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配比及用量进行探讨,总结出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最佳乳化剂配比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2:1;最佳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4%;引发剂的使用量为单体质量含量的0.2%时,凝胶含量最低。防锈涂料的性能既取决于所选用的防锈颜料,也取决于它在涂料中的分散效果。分散是涂料生产中最耗费能源和工时,并最影响涂料质量的一道工序,因此分散剂是涂料配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颜料。大多水性防锈带锈涂料以添加功能颜料(如:铁红、磷酸锌)或加入磷酸的方法。我们制备具有防锈带锈功能的可聚合乳化剂使得制备水性防锈带锈涂料时不必添加铁红等功能颜料。并且对于生产这种可聚合乳化剂的最佳工艺进行探讨,包括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和聚合时间等方面。
黄河,马道林,张丽,王小波[5](2010)在《水性带锈转锈涂料最新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稳定型带锈涂料、渗透型带锈涂料、转化型带锈涂料的机理和特点,以及适用于水性带锈涂料体系的树脂、颜填料和转化剂,并指出了带锈涂料存在的问题。
穆锐,李子东[6](1990)在《新型水性防锈涂料的研制》文中提出本文以亚麻油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溶性树脂,并以此为成膜物质配制了常温干燥的防锈涂料。经辽宁省涂料测试中心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传统防锈漆的国家标准,并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靠、没有污染、价格低廉等显着优点。本文还对影响树脂水溶性、稳定性的一些因素及成膜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柳嘉伟[7](2016)在《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水泥基防锈涂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力学强度高和防锈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研究和应用。钢筋混凝土是当下最主流的建筑结构,但在沿海地区和岛礁的工程建设中,由于工程复杂且施工时间长,工序多,大部分钢筋结构需要提前布置。裸露的钢筋在沿海气候及盐雾影响下,钢筋结构短时间内大量锈蚀,导致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下降及大量经济损失。为此,工程上应用环氧树脂等涂料进行涂覆防护,但是此类涂料在后期施工时严重降低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新型功能性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研究。进行了EVA改性水泥基防锈涂料的研究,研究了不同EVA掺量及水固比对水泥基防锈涂料粘度、涂刷性能、抗压抗折强度及握裹力的影响,在涂料的防锈性能方面,开展了中性盐雾试验、干湿交替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表明,当EVA为13%,水固比为39%时,EVA改性水泥基防锈涂料的粘度在90.89-125.43s,涂刷性能好,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达到10.4MPa,超过裸钢筋9.94MPa的握裹力;盐雾试验、干湿交替试验显示,30d后EVA为0%钢筋生锈严重,而13%的效果较好,电化学试验表明EVA为0%的1d后涂层失效,而13%的涂层30d后才失效。进行了PANI改性水泥基防锈涂料的研究,探究了不同PANI掺量及水固比对水泥基防锈涂料粘度、涂刷性能、抗压抗折强度及握裹力的影响,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干湿交替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涂料的防锈性能。结果表明,当PANI为3%,水固比为40%时,PANI改性水泥基防锈涂料的粘度为105.91-127.5s,涂刷性能好,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为11.15MPa;盐雾试验、干湿交替试验显示,30d后PANI为3%的锈点锈斑比0%的少很多,电化学试验表明PANI为3%涂层的失效时间比0%的长。综合EVA和PANI的优异性能,进行了EVA和PANI共掺改性水泥基防锈涂料的研究。试验表明,当EVA为10%,PANI为1%,水固比为40%时,改性后防锈涂料握裹力为10.19 MPa,电化学试验显示涂层30d后没有失效。工程应用表明,研究的E型防锈涂料和P型防锈涂料具有粘度好、好涂刷、易施工、强度高、防锈性能好的特点。在沿海环境下,在保证涂层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等力学强度的前提下能起到短中期的防锈效果。
任娜娜[8](2011)在《环境友好型水性涂料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性涂料是以水为溶剂的一类环境友好型涂料产品,其安全无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是溶剂型涂料不可比拟的,特别是近年来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各地油性涂料价格被迫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性涂料的发展,使其逐渐取代了溶剂型涂料。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第二部分是水性带锈防锈涂料,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将几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应用于制备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涂膜中异氰酸根(NCO)和羟基(OH)及水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涂膜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和涂膜性能的变化筛选出了在本体系中有较强催化作用的有机铋/锌复合催化剂;采用NCO滴定法对有机铋/锌复合催化剂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体系中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铋/锌复合催化剂能有效地降低NCO与OH反应的活化能,促进涂膜交联,增强涂膜的耐蚀性,其用量约0.25%时有较好的适用期和表干时间。(2)先采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一SSIPA)与新戊二醇(NPG)反应制得聚酯中间体,再将一定量的聚酯中间体与多元羧酸和多元醇进行反应,同时引入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制备了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用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物结构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5-SSIPA/NPG对聚酯中间体的影响及合成工艺、催化剂、聚酯中间体用量、E10P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合成工艺或加入催化剂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聚酯中间体用量约为单体总量的12%时,得到的产物稳定性较好;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引入能有效降低树脂的粘度、减小水分散体粒径,并提高涂膜最终的耐酸、耐碱及耐水性能。(3)采用没食子酸(GA)和顺丁烯二酸酐(MA)合成一种水溶性转锈剂。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没食子酸与顺丁烯二酸酐最佳比值为1.6:1;MA分子中的-HC=CH-结构和GA分子的多酚羟基结构都存在于转锈剂的大分子链上;转锈剂中的多酚羟基结构可与铁锈反应形成C-O-Fe键,并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4)合成一种丙烯酸改性水性醇酸分散液,并将自行合成的含有活性基团的转锈剂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加入该分散液中,制备成具有带锈转锈功能的高分子乳液。通过附着力测试和电化学测试方法比较涂膜的性能确定了制备带锈防锈乳液的最佳路线及制备过程中转锈剂的用量。结果表明:采用方法二制备的乳液涂膜耐蚀性和附着力较好。转锈剂的添加量在2.6%~3.5%之间时,得到的乳液较稳定,转锈功能也较明显。
韩新正,范国栋[9](2015)在《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文中提出水性带锈防锈涂料具有环保、锈蚀转化和抑制作用、可带锈施工、底材表面处理简单等优点。介绍了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防锈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王先会[10](2013)在《新型水溶性石油地质专用管防锈剂的性能及应用》文中认为阐述了新型水溶性石油地质专用管防锈剂的性能特点,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介绍了该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产品是由复合改性聚合物树脂、复合防锈剂等原料制成的环保型产品,其防锈性能、机械物理性能等良好,满足石油地质专用管生产企业的使用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安全、卫生要求。
二、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 |
2.2 原料规格及用量 |
2.3 实验原理 |
2.4 实验步骤 |
2.4.1 水溶性树脂的制备[6] |
2.4.2 水溶性防锈涂料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改性树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2 顺丁烯二酸酐的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3 反应温度与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4 防锈颜料的选择 |
4 涂层性能测试结果 |
5 结论 |
(2)核壳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性涂料 |
1.2 丙烯酸树脂简介 |
1.3 丙烯酸树脂的聚合方法 |
1.3.1 乳液聚合 |
1.3.2 溶液聚合 |
1.3.3 本体聚合 |
1.3.4 悬浮聚合 |
1.4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
1.4.1 成盐法 |
1.4.2 引入非离子亲水性基团 |
1.4.3 通过表面活性剂增溶 |
1.5 乳液成膜机理 |
1.6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 |
1.6.1 苯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
1.6.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
1.6.3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
1.6.4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
1.6.5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乳液 |
1.6.6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
1.7 核/壳乳胶粒子设计与聚合方法 |
1.7.1 核/壳乳液聚合机理 |
1.7.2 核/壳结构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
1.8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应用 |
1.8.1 水性丙烯酸涂料在建筑涂料领域的应用 |
1.8.2 水性丙烯酸涂料在木器涂料领域的应用 |
1.8.3 水性丙烯酸涂料在防锈涂料领域的应用 |
1.9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 |
1.9.1 研究目的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2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检测仪器及设备 |
2.2.3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 |
2.2.4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胶膜的制备 |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2 热重分析 |
2.4.3 乳液的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 |
2.4.4 HPA用量对胶膜耐水性的影响 |
2.4.5 HPA用量对胶膜剥离强度的影响 |
2.5 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应用 |
2.5.1 真石漆配制工艺 |
2.5.2 作为真石漆黏合剂的性能表征 |
2.6 结论 |
3 水性木器涂料用苯丙树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检测仪器及设备 |
3.2.3 苯丙树脂制备 |
3.2.4 水性苯丙树脂胶膜及清漆的制备 |
3.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0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1 聚合物结构的核磁共振谱图 |
3.3.2 乳液粒径及微观形貌测定 |
3.3.3 MAA核壳质量比对乳液的影响 |
3.3.4 热重分析 |
3.3.5 胶膜耐水性测试 |
3.3.6 胶膜力学性能测试 |
3.3.7 水性苯丙清漆的性能测试 |
3.4 结论 |
4 磷酸酯化苯丙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防锈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检测仪器及设备 |
4.2.3 水性磷酸酯化苯丙乳液的制备 |
4.2.4 水性羟基苯丙乳液胶膜及涂膜的制备 |
4.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结构表征 |
4.3.2 苯丙乳液胶粒形态表征 |
4.3.3 不同PM-2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PM-2用量对胶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
4.3.5 涂膜电化学分析 |
4.3.6 电化学阻抗分析 |
4.3.7 漆膜形貌分析 |
4.3.8 涂料防锈性能测试 |
4.4 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及作为真石漆粘合剂的应用 |
5.1.2 水性木器涂料用苯丙树脂的制备及胶膜性能 |
5.1.3 磷酸酯化苯丙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防锈性能 |
5.2 创新点及作用机理 |
5.3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3)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
1.1.1 金属腐蚀危害 |
1.1.2 金属腐蚀种类 |
1.1.3 金属腐蚀的防护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带锈防锈涂料的种类 |
1.4 低表面处理涂料 |
1.5 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2 国内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6 带锈防锈涂料的防护机理 |
1.7 带锈防锈涂料用活性防锈颜料 |
1.7.1 铬系防锈颜料 |
1.7.2 正磷酸盐防锈颜料 |
1.7.3 三聚磷酸铝防锈颜料 |
1.7.4 氧化锌防锈颜料 |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锈层和转锈剂的认识 |
2.1 铁锈形态分析 |
2.2 铁锈的反应活性分析 |
2.3 转锈剂 A 的主要成分分析 |
2.4 转锈剂 A 的转锈机理分析 |
2.5 转锈剂 A 活性与 PH 值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性丙烯酸带锈防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 |
3.2.2 制备方法 |
3.2.3 实验测试与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转锈剂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
3.3.2 抗闪锈剂对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3.3.3 防锈颜料的选择和用量的确定 |
3.3.4 颜料体积浓度对丙烯酸带锈涂料的漆膜性能影响 |
3.3.5 其他助剂对带锈涂料性能的影响 |
3.3.6 锈层厚度对水性丙烯酸带锈防锈涂料漆膜防腐性能影响 |
3.3.7 漆膜厚度对水性丙烯酸带锈防锈涂料漆膜防腐性能影响 |
3.3.8 涂料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环氧带锈防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
4.2.2 制备方法 |
4.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成膜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水性环氧带锈防锈涂料中转锈剂作用效果分析 |
4.3.3 颜料体积浓度对环氧带锈涂料的漆膜性能影响 |
4.3.4 基材锈层厚度对水性环氧带锈防锈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
4.3.5 漆膜厚度对水性环氧带锈防锈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
4.3.6 水性环氧带锈防锈涂料和面漆配套性能研究 |
4.3.7 涂料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水性防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防腐蚀涂料必要性 |
1.2 防腐蚀涂料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防腐蚀涂料的发展 |
1.2.2 国内防腐涂料技术现状与发展 |
1.3 防锈涂料的分类 |
1.4 防腐涂料的作用原理 |
1.5 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 |
1.6 乳液聚合的特点 |
1.7 合成乳液的性能检验指标 |
1.8 分散剂的作用 |
1.9 分散剂对颜料的分散机理 |
1.10 分散剂的类型 |
1.11 课题的设计依据和研究内容 |
1.11.1 研究目标 |
1.11.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磷酸酯单体的制备 |
前言 |
2.1 试验部分 |
2.1.1 甲基丙烯酸β-磷酸酯的合成 |
2.1.1.1 仪器、药品和试剂 |
2.1.1.2 实验操作 |
2.1.2 丙烯醇-磷酸酯的合成 |
2.1.2.1 仪器、药品和试剂 |
2.1.2.2 实验操作 |
2.2 分析与测试 |
2.2.1 分析与测试原理 |
2.2.2 分析与测试试剂 |
2.2.3 分析与测试方法 |
2.2.4 分析与测试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磷酸酯合成原理 |
2.3.2 磷酸酯的结构式 |
2.3.2.1 甲基丙烯酸β-磷酸酯的结构式 |
2.3.2.2 丙烯醇-磷酸酯的结构式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2.3.3.1 甲基丙烯酸β-磷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2 丙烯醇-磷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4 核磁共振分析 |
2.3.4.1 甲基丙烯酸β-磷酸酯的核磁共振分析 |
2.3.4.2 丙烯醇-磷酸酯的核磁共振分析 |
2.3.5 投料方式及配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6 酯化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7 酯化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8 水解条件加水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9 水解温度对酯化率及单、双酯含量的影响 |
2.3.10 水解时间对酯化率及单、双酯含量的影响 |
2.3.11 最佳反应条件重复实验 |
2.3.1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带锈转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前言 |
3.1 试验部分 |
3.1.1 仪器、药品和试剂 |
3.1.2 实验操作 |
3.2 测试表征 |
3.2.1 固含量的测定 |
3.2.2 凝聚物量测定 |
3.2.3 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3.2.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6 光电子能谱分析 |
3.2.7 机械稳定性 |
3.2.8 乳液成膜性能 |
3.2.9 粒径测定 |
3.2.10 冲击强度 |
3.2.11 硬度 |
3.2.12 漆膜的耐水性 |
3.2.13 粘度的测定 |
3.2.14 光泽 |
3.2.15 干燥时间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性带锈防腐涂料的作用原理 |
3.3.2 共聚单体的影响 |
3.3.3 主要技术性能 |
3.3.4 性能测试 |
3.3.5 防锈乳液的定性分析 |
3.3.6 反应温度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
3.3.7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
3.3.8 乳化剂配比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
3.3.9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
3.3.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前言 |
4.1 试验部分 |
4.1.1 仪器、药品和试剂 |
4.1.2 实验操作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原理 |
4.2.2 影响分散剂制备的单体因素 |
4.2.3 引发剂 |
4.2.4 链转移剂 |
4.2.5 温度及聚合时间的影响 |
4.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水性带锈转锈涂料最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带锈涂料的分类和组成 |
2.1 带锈涂料的分类 |
2.1.1 稳定型带锈涂料 |
2.1.2 渗透型带锈涂料 |
2.1.3 转化型带锈涂料 |
2.2 带锈涂料的组成 |
2.2.1 树脂的选择 |
2.2.2 颜料的选择 |
2.2.3 填料的选择 |
2.2.4 转化剂的选择 |
3 带锈涂料存在的问题 |
(7)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钢筋结构锈蚀现状 |
1.2 聚合物防锈涂料 |
1.2.1 环氧树脂防锈涂料 |
1.2.2 丙烯酸防锈涂料 |
1.2.3 聚氨酯防锈涂料 |
1.3 聚合物水泥基防锈涂料 |
1.4 聚合物的选择 |
1.4.1 EVA |
1.4.2 PANI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意义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测试和表征 |
3 EVA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EVA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粘度及涂刷性能 |
3.2.1 EVA掺量对防锈涂料的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3.2.2 水固比对防锈涂料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3.2.3 减水剂种类及掺量对防锈涂料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3.2.4 缓凝剂掺量对防锈涂料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3.2.5 防锈剂掺量对防锈涂料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3.3 EVA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抗压抗折性能 |
3.4 EVA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握裹力性能 |
3.4.1 EVA掺量对防锈涂料握裹力的影响 |
3.4.2 水固比对防锈涂料握裹力的影响 |
3.4.3 涂层厚度对防锈涂料握裹力的影响 |
3.4.4 养护时间对防锈涂料握裹力的影响 |
3.5 EVA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防锈性能 |
3.5.1 盐雾试验 |
3.5.2 干湿交替试验 |
3.5.3 电化学试验 |
3.6 EVA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微观性能研究 |
3.6.1 X射线衍射分析 |
3.6.2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粘度及涂刷性能 |
4.2.1 PANI掺量对防锈涂料的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4.2.2 水固比对防锈涂料的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4.3 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抗压抗折性能 |
4.4 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握裹性能 |
4.4.1 PANI掺量对防锈涂料握裹力的影响 |
4.4.2 水固比对防锈涂料握裹力的影响 |
4.4.3 涂层厚度对防锈涂料握裹力的影响 |
4.5 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防锈性能 |
4.5.1 盐雾试验 |
4.5.2 干湿交替试验 |
4.5.3 电化学试验 |
4.6 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微观性能研究 |
4.6.1 X射线衍射分析 |
4.6.2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EVA/PANI共掺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EVA/PANI共掺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粘度及涂刷性能 |
5.2.1 EVA/PANI共掺掺量对防锈涂料的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5.2.2 水固比对防锈涂料的粘度和涂刷性能的影响 |
5.3 EVA/PANI共掺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抗压抗折性能 |
5.4 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握裹性能 |
5.5 EVA/PANI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防锈性能 |
5.5.1 盐雾试验 |
5.5.2 干湿交替试验 |
5.5.3 电化学试验 |
5.6 EVA和PANI共掺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微观性能研究 |
5.6.1 X射线衍射分析 |
5.6.2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和经济性评价 |
6.1 工程应用 |
6.2 经济性评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8)环境友好型水性涂料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
1.1.1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概述 |
1.1.2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发展现状 |
1.1.3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发展前景 |
1.1.4 本文研究内容 |
1.2 水性带锈防锈涂料 |
1.2.1 水性带锈防锈涂料概述 |
1.2.2 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发展现状 |
1.2.3 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发展前景 |
1.2.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催化剂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成膜及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双组分聚氨酯涂膜的红外光谱图 |
2.3.2 不同催化剂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膜性能的影响 |
2.3.3 双组分聚氨酯涂膜的电化学性能 |
2.3.4 双组分聚氨酯的动力学研究 |
2.3.5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有机铋/锌催化剂用量的确定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新型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合成工艺 |
3.2.3 配漆工艺 |
3.2.4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PG/5-SSIPA值对聚酯中间体的影响 |
3.3.2 聚酯中间体与5-SSIPA对树脂分散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
3.3.3 聚酯多元醇合成工艺对反应速率及水分散体稳定性的影响 |
3.3.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5 红外光谱表征 |
3.3.6 聚酯中间体用量对水分散体的影响 |
3.3.7 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新型转锈剂的制备及其转锈效果和机理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没食子酸与顺丁烯二酸酐比值(n值)的确定 |
4.3.2 转锈剂的结构分析 |
4.3.3 转锈剂的转锈效果分析 |
4.3.4 转锈剂的转锈机理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水性带锈转锈高分子乳液的制备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丙烯酸改性水性醇酸分散液的配方 |
5.3.2 丙烯酸改性水性醇酸分散液主要技术性能 |
5.3.3 水性带锈转锈乳液的制备路线的确定 |
5.3.4 涂膜的电化学阻抗谱 |
5.3.5 转锈剂用量的影响 |
5.4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类型及防锈机理[1] |
1.1稳定型水性带锈防锈涂料 |
1.2转化型水性带锈防锈涂料 |
1.3渗透型水性带锈防锈涂料 |
1.4功能型水性带锈防锈涂料 |
2水性带锈防锈涂料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
3结语 |
(10)新型水溶性石油地质专用管防锈剂的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水溶性防锈剂的组成 |
2 新型水溶性防锈剂的性能特点 |
2.1 安全与环保 |
2.2 干燥时间 |
2.3 防锈性能 |
2.4 机械物理性能 |
2.5 耐紫外线性能 |
2.6 耐老化性能 |
3 新型水溶性防锈剂的应用 |
4 结语 |
四、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水溶性防锈涂料的研制[J]. 苏娇莲,邓继勇,黄先威. 电镀与涂饰, 2003(01)
- [2]核壳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成航航.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3]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文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4]水性防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岳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
- [5]水性带锈转锈涂料最新研究进展[J]. 黄河,马道林,张丽,王小波.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0(10)
- [6]新型水性防锈涂料的研制[J]. 穆锐,李子东.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1990(02)
- [7]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半刚性防锈涂料的研究[D]. 柳嘉伟. 江苏大学, 2016(11)
- [8]环境友好型水性涂料的制备与研究[D]. 任娜娜. 湖南大学, 2011(07)
- [9]水性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 韩新正,范国栋. 上海涂料, 2015(10)
- [10]新型水溶性石油地质专用管防锈剂的性能及应用[J]. 王先会. 钢管,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