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为例

中国西部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为例

一、西部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良[1](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2](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祁辉[3](2020)在《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湿地与森林、海洋合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着防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作用。湿地不光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源,而且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随着人口压力的日益上升、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趋扩大,而对湿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湿地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大大降低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湿地成为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了。汉江滨河湿地位于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我省引汉济渭的引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对汉江及其滨河湿地管理保护不力,导致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严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研究及修复,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典型湿地修复案例分析、湿地资源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修复策略。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全国51个已经退化的湿地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湿地的退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得出了7条湿地退化的一般特征以及12条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退化因素划分为A、B、C、D四类,构建出湿地功能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2)对我国4个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修复效果差异总结出可以借鉴的修复经验与技术,归纳出滨河湿地的一般修复方案与措施。3)通过建立汉江滨河湿地资源指标体系,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湿地资源综合评价。其中首先将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然后将准则层分成5个部分,将指标层细化为对应的17项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资源综合评价。结合专家综合赋分的方式,通过相应的矩阵计算确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数,结合对评价结果做出的相应分析,得出汉江滨河湿地资源的现状评价结论。4)结合前面的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判定出汉江滨河湿地的8条退化因素,并提出了6条对应的修复策略。

李娜娜[4](2020)在《四川省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四川湿地是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源头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发源地及涵养区,在维护我国西部乃至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和治理区域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四川是人口和农业大省,人均占有湿地面积少,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剧增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四川湿地景观格局是如何演变的?其驱动因子有哪些?湿地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何影响?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和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四川湿地将作出怎样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以整个四川省湿地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覆盖四川省的4期318景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湿地分为自然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库塘及其他人工湿地),采用人工目视方法进行解译,建立了全省1990-2015年的湿地空间数据库;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质心迁移模型,分析了四川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CCA)揭示湿地类型变化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力;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ANN-CA)的全省湿地景观面积模拟体系和预测模型,对四川省2030年的湿地景观面积及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基于实际案例,通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定量分析了湿地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四川省湿地组成以沼泽湿地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河流湿地,再次为人工湿地,湖泊湿地的面积最小。川西北高原湿地区是全省湿地的主要分布区,湿地面积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70%以上。近25年来,四川省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共减少29744.84hm2;其中,自然湿地减少92994.03 hm2,人工湿地增加63249.19 hm2。研究期间,全省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景观水平上,斑块数量增加495个,斑块密度增加2.9555,最大斑块指数减少3.5068,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减少0.0094,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加0.0811。类型水平上,各湿地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河流、沼泽、库塘和湖泊分别增加148个、181个、311个和5个;从平均斑块面积来看,河流、沼泽和湖泊分别减少272.7893、56.5054和3.7356,库塘增加37.7405;从最大斑块指数来看,河流和湖泊分别增加0.9322和0.3226,沼泽和库塘分别减少4.9868和4.1086。全省湿地景观的空间结构向破碎化、规则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全省湿地景观质心呈明显的向东南方向偏移,年均偏移距离0.34 km,质心的空间偏移由占湿地主体的沼泽和河流湿地主导。(2)基于CCA分析法的湿地类型变化驱动因子从2000年到2015年,四川省湿地变化面积705374 hm2,沼泽和河流是每期湿地面积变化的主体,库塘是变化最大的湿地类型,湖泊最为稳定,主要的湿地变化类型是沼泽转化为非湿地、河流和非湿地转变为库塘。平均气温、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分别解释湿地类型变化的16.6%、30.7%和2.1%,而降雨量和平均相对湿度仅能解释0.6%和0.3%,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气温和人口数量是四川省湿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不同湿地类型变化的驱动因子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沼泽转化为非湿地的量减少,而且国内生产总值越高,非湿地和河流转变为库塘的量越多;随着平均气温的增加,沼泽转化为非湿地的面积增加。研究结果说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四川湿地面积的保护和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全球变暖仍然导致沼泽在不断减少。因此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对沼泽的保护和恢复,对于稳定四川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相同湿地转化类型的影响因子随着时间推移也有所变化。2000-2010年间,湖泊转变为沼泽与降雨量呈负相关;而在2010-2015年间,与降雨量相关性减小,与气温呈正相关;2000-2010年间,湖泊与非湿地间的转化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而在2010-2015年,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减小,与降雨量呈负相关。(3)基于ANN-CA耦合模型的湿地景观面积预测ANN-CA耦合模型对四川省2015年湿地面积的模拟总体精度为98.1%;沼泽、河流、湖泊和库塘的模拟精度分别为71.9%、72.7%、89.0%和50.0%。相比2015年,2030年四川湿地总面积和各类型湿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湿地总面积减少57822.54 hm2;沼泽、河流、湖泊和库塘分别减少41180.83 hm2、9690.46 hm2、398.64hm2和6552.64 hm2。湿地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湿地区,四川盆地区和川西南攀西台地区湿地总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了稳定。这表明,未来15年应加强对川西北高原湿地区沼泽的保护,减缓全省湿地退化。(4)湿地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2000年至2015年,嘉陵江干流(利州区段)的RSEI均值由0.6378增加到0.6388,增幅为0.16%,15年间共有34.66%的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24.42%的区域生态环境发生退化;改善区域主要位于嘉陵江两岸的山体造林区域,退化区域主要是嘉陵江两侧受城镇化影响较大的利州城区。尽管四川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嘉陵江干流(利州区段)的整体生态退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反而上升的更为明显。较建设前,湿地公园建成后RSEI均值上升幅度是整个研究区的109倍,共有55.29%的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19.41%的区域生态环境发生退化;改善区域集中分布于林地和水域区域,退化区域主要分布于湿地公园的道路、广场和场馆等建设区域。这表明,通过湿地公园建设来保护湿地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1990年至2015年,四川省自然湿地减少,人工湿地增加,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湿地景观的空间结构向破碎化、规则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气温和人口数量是湿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来保护湿地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来15年全省湿地总面积和各类型湿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

贺旭[5](2020)在《基于景观途径的湿地退化评估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湿地具有非常高的生物生产力,为人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福祉,被认为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资源。然而,尽管湿地的生态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的价值却经常被忽视或低估。据统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湿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丧失,尽管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湿地保护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而言,我国湿地退化的趋势在短期时间内依然难以有效遏制和逆转。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人类干扰活动的加剧,湿地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为深入了解若尔盖湿地保护区退化过程和退化程度,合理保护和科学恢复保护区湿地资源,对其进行退化评估并寻找恰当的生态补偿方式势在必行。本研究从景观结构入手,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对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湿地退化现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并结合综合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经计算得出研究区湿地退化的综合指数,确定湿地退化的等级后从主客体角度和补偿方式两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补偿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的8个景观指数系统地反映出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8年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景观格局特征。总体来看,若尔盖湿地保护区景观格局呈碎块化、分散化,景观斑块类型数量均有增多、优势斑块被替换,受干扰影响加大,湿地生态环境呈退化趋势。(2)使用层次分析法将建立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其中景观水平指数的权重较大,类型水平指数的权重次之,将8个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发现,景观分离度指数和斑块数量指数的权重值分别居第一和第二,对反映景观格局特征的贡献最大。(3)使用综合评价法对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退化程度进行建模计算,最终得到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退化综合指数为0.3129,退化程度属于第Ⅳ级,即中度退化。(4)导致若尔盖湿地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后者被认为是导致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气温和蒸发量、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口持续增加、乱挖滥采、过度放牧和无序旅游是与湿地退化相关性较高的因子。(5)对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现有的生态补偿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建议从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方面进行改良,要明确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与受偿客体,在生态补偿工作中融入本土文化和扶贫理念、优先对农牧民进行补偿、加大对湿地生态旅游的建设。

高跃鹏[6](2019)在《甘南玛曲高寒湿地退化演化过程及恢复优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南玛曲高寒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全国气候变化敏感地带,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在退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退化对湿地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已成为当前重要生态学问题之一。近年来,玛曲高寒湿地面积减少,不断萎缩,导致补给黄河的水量锐减,影响到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生态保护日益严峻的形势之下,玛曲高寒湿地的保护及恢复工作迫在眉睫。玛曲高寒湿地的退化现状如何?其可修复性如何,恢复难度如何?采用什么样的时空顺序进行恢复?这些都是退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中湿地恢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在GIS与RS的技术支持下,从面积变化和结构退化两方面分析了玛曲高寒湿地1980-2015年35年退化演化过程,从生态学角度构建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可修复性诊断指标体系,基于多目标理论,对玛曲高寒湿地的可修复性进行了科学诊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理论,构建了湿地景观演变函数,对高寒湿地的多年变化进行分析,以行政乡镇为评价单元,分析了玛曲高寒湿地的恢复优先性,给出了各分区湿地恢复的先后性,并提出恢复建议。为玛曲高寒湿地的湿地资源利用与恢复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玛曲高寒湿地退化演化过程研究。对比分析1980-2000年和2000-2015年两个时间段的湿地面积变化,得出在2000-2015年这15年间,湿地退化迅速,发现2000年后湿地面积减少的速率明显高于2000年前。各个乡镇的湿地面积变化不尽相同,除了尼玛镇略有增加以外,其余各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湿地面积减少。主要退化乡镇为曼日玛乡、欧拉乡及阿万仓三个乡,这三个乡镇减少的面积占玛曲高寒湿地总减少面积的96.26%。1980-2000年,玛曲高寒湿地的景观分布略有集中,破碎化稍有好转。2000年以后,斑块形状趋于复杂,斑块个数也有所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剧。高寒湿地的景观破碎化及加速退化给湿地恢复带来了严重的挑战。(2)玛曲高寒湿地可修复性诊断评价。建立了玛曲高寒湿地可修复性诊断评价模型,分析得出玛曲湿地的可修复性诊断综合评价分级图。分析结果显示,河网水系(0.147)、土壤类型(0.133)、及相对湿润度(0.133)对湿地可修复性影响较大。在研究区内,适宜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29%,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阿万仓乡及尼玛镇的河曲马场等地广泛分布沼泽土及汊河,因而可修复水平较高,这些区域应当予以修复。(3)玛曲高寒湿地恢复优先性评价。构建了湿地景观演变函数,发现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稳定型湿地仅存735 km2,仅占现有湿地面积的68.5%,退化型湿地面积占现有湿地面积达68.2%。玛曲高寒湿地亟需进行湿地恢复。在玛曲高寒湿地需要恢复的8个乡镇中,有3个三级恢复区(齐哈玛乡、阿万仓乡和曼日玛乡)、2个二级恢复区(欧拉乡和木西合乡)、3个一级恢复区(采日玛乡、尼玛镇和欧拉秀玛乡)。综合可修复性诊断综合评价及恢复优先性评价,三级恢复区(Q3)以及一级恢复区(Q1)中采日玛乡东部应当予以优先恢复。(4)湿地恢复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开展不同的恢复措施。曼日玛乡、齐哈玛乡及采日玛乡东部应围绕保护泥炭沼泽来进行。阿万仓乡应以河流湿地的恢复为主。曼日玛乡及河曲马场的零星湖泊应以湖泊湿地的恢复为主。

张芳明[7](2019)在《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的资助下展开的。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转型期,如何统筹好“山水田林湖草”等生态空间,引导城镇走向可持续化集约发展道路,是当下城镇发展的热门话题。作为全国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可持续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四川藏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大量资金流的注入,并处于城镇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发展的需求,大量人工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与此同时,这种变革给千百年未曾有过重大人工干扰的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带开了冲击与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景观破碎化严重,自然生态廊道被阻、生境情况恶化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展开研究。从探究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与城镇发展现状入手,利用叠加分析法,发现川藏廊道系统现状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落实在空间上即为城镇发展对建设空间的需求和生态效益发挥对生态空间的需求,从而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导向。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态资源整合、现状规划建设、后期实施管控,针对这三方面问题:首先,量化分析生态资源。基于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从生态基础设施(英文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详见1.5小节释义)的视角入手,对川藏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空间尺度、生境类型、景观类型、网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提取与分析。从而建立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多尺度体系,并利用MSPA、综合网络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中提取出不同生境中的核心区、桥接区、孤岛等七种景观类型,并通过进一步通过网络评价发现不同尺度中生态格局的具体症结所在。接着,规划组织廊道结构。以生态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提取为生态蓝本,运用最小累积成本法,经过筛选生态枢纽、识别潜在廊道、构建网络结构,构建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层层密织的廊道网络系统,并通过叠加法量化了人与自然产生矛盾的空间点位。而后以网络系统结构为骨架,分别从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对四川藏区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廊道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组织与空间优化,层层渐进的缓解了廊道空间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构建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廊道系统”。最后,提出实施管理策略。针对四川藏区,从优化区域约束框架、县域细化管控模式、镇域深化设计引导三方面,相应提出了具有适地性的实施策略与管理策略。

邵秋芳[8](2019)在《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仍未缓解,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强烈侵蚀切割的高山峡谷向高原地貌过渡地带,属于长江、黄河水系上游源区,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该区地形起伏强烈、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同时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区域生态退化明显,是我国典型的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同时又是连片特困扶贫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科学认知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对山原林草交错生态屏障带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过程监测和机制研究仍比较欠缺。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4140165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000)专项课题“高山亚高山采伐迹地植被恢复技术”,开展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获取数据并挖掘信息,定量监测与分析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过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掌握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成因机制与动态变化驱动机制,为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及其它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复杂地质地理条件,实现了应用多类型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山原林草交错区NDVI(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地质灾害、土壤侵蚀敏感度等生态环境要素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针对MODIS NDVI数据只能获取到2000年以后数据且与其它卫星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不匹配难以进行2000年前后NDVI动态变化监测的问题,实现了基于ESTARFM算法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GIMMS与MODIS NDVI时空融合高分辨率数据的有效提取,获得了与MODIS 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匹配的GIMMS NDVI时空融合数据。针对研究区地形复杂、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面向对象技术-混合像元分解(草地)-目视解译相结合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提取的思路和模式,实现了基于Landsat影像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精度遥感信息提取。同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遥感信息;基于USLE方程得到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气温和降水、土壤类型与质地、植被类型与覆盖度(NDVI)、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地质灾害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2)针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高维非线性特征使得指标权重难以客观有效确定的问题,引入并集成投影寻踪模型-遗传算法构建了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较好刻画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高维非线性特征,克服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人为主观性、提高了客观性,集成的遗传算法较好解决了投影寻踪模型投影方向向量难以优化的问题。该模型较好实现了高山高原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的客观有效评价。(3)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探讨了县域尺度下红原(以草地为主)、若尔盖(草地、湿地为主、林地占一定比重)、松潘和九寨沟(林草并重)生态脆弱性区域分异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类型中中度脆弱面积最大(37.89%),其次为潜在脆弱和重度脆弱(22.59%、21.46%),再次为微度脆弱(16.12%),极重度脆弱面积最小,仅占1.93%。研究区1990-2000年生态脆弱性脆弱程度不断增加,2000年后生态脆弱性程度持续降低。(4)针对目前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基于地理探测器算法、投影寻踪-遗传算法较为系统分析了地质要素、地形要素、土壤要素、植被要素、气候要素、土地利用、人口和GDP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成因机制。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布影响最大,NDVI、土壤可蚀性、降水和气温影响较大,高程、人口和GDP影响最小;就地质要素而言,岩性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最大,水文地质和构造影响较小;地层岩性和土壤类型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四个县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值最大。基于灰色理论较为系统分析了NDVI、气温、降水、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人口、GDP等要素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过程驱动机制。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变化之间绝对关联度最大的是灾害点密度,其次为NDVI和土地利用,气温和降水与生态脆弱性的绝对关联度相对较小,人口和GDP最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建议。(5)针对高山高原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形成了一套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较为系统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过程机制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本区以及类似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

何兰[9](2019)在《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城镇空间结构是区域内城镇各种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和分布状态,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产物。基于区域特殊性,准确地把握若尔盖高原区域的城镇空间结构,对该区域城镇化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对高原牧区城镇建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2001、2006、2011、2016年为时间节点,借助多源遥感影像,利用ArcGIS软件,从空间布局结构、职能结构、城镇层面空间结构三大方面着手,分析了若尔盖高原地区的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建构了“影响因素—行为主体—空间特征”驱动力体系,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该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发展的现存问题,并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1)2001-2017年间,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数量由7个上升到23个,城镇密度由0.11个/km2×103上升至0.39个/km2×103,新增城镇主要分布于中部草原地区。城镇总体密度小,空间布局具有临水、临交通线的特征。城镇之间相互联系总体较弱,没有形成区域性经济联系网络及明显的空间联系结构特征,建议培育“点-线-面”的总体空间格局,共同服务于生态功能区,同时加强区域内部及区域与外部的联系。(2)城镇职能以农业、旅游业为主,有综合枢纽型、片区经济旅游交通枢纽、农牧业+旅游业型、农牧+加工型4大类,第一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专门化优势,第二产业严重质弱,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产业发展不协调,城镇主导职能重复,建议细分各城镇分工定位,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特色支柱产业。(3)城镇层面空间结构特征包含空间规模、空间形态、内部空间结构三方面,其特征是:城镇用地规模主要沿交通线扩张,扩张低速且波动,无明显规律;城镇空间形态82.35%为片状,城镇建设受地形因素限制小;城镇内部功能区以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为主,工业用地与绿地严重缺失。城镇层面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是首位城市不突出,末尾城市多,没有形成城镇体系;建成区用地结构不平衡,居民自建房多,城镇风貌趋同。建议限制城镇规模,制定动态的城镇规划,集约高效地利用建筑用地,此外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提升城镇建筑特色。(4)形成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自然环境是基础性限制因素;交通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宗教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目前影响力逐渐减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为主体通过主观作用产生推动或限制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政府政策、开发企业与城镇居民。

刘志彬[10](2018)在《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环境问题、资金短缺、管理困境越来越多,同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由于资源差异、编制层面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规划过于理想。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在发展的性质、特征、目标和方向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外国家公园体制的成功经验为未来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向导。本文以作者于阿坝州住建局时所主持项目《《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规划文本(2016-2030)》为例,以阿坝州州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为基础,对其现状、问题、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划定了24处风景名胜区,并提出以近期风景名胜区规划、远期州域公园规划两个板块来探索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管理制度。本文研究的内容,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1)论述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的相关概念,提出与本文相适应的风景名胜区及风景名胜区体系概念,构建理论技术的框架;(2)应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剖析了国内外国家公园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及理论体系,并构建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3)以阿坝州州域为实证,对阿坝州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问题、价值进行评定,并划定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4)基于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评定结果,划定风景名胜区,并提出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和州域公园体系规划,近远期分期发展;(5)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内容为风景名胜区的划定,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州域公园体系规划内容为州域公园体系的构建,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6)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提出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经营制度、资金管理、规划建设、治理办法。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目标,旨在合理地保护与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借鉴国家公园体制基本解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以近期和远期的结合,既可以作为国内传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过渡,又可以作为风景名胜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远近期结合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也是一大革新之举。

二、西部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国外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湿地的基础概述
    2.1 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2.1.1 湿地的概念
        2.1.2 湿地的分类
    2.2 湿地的基本功能
        2.2.1 调节功能
        2.2.2 供给功能
        2.2.3 文化功能
        2.2.4 支持功能
3 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分析
    3.1 具体湿地的文献调研
    3.2 湿地退化的特征总结
        3.2.1 物理方面特征
        3.2.2 化学方面特征
        3.2.3 生物方面特征
    3.3 湿地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
4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分析
    4.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修复
        4.1.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1.2 淇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1.3 经验借鉴
    4.2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修复
        4.2.1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2.2 丹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2.3 经验借鉴
    4.3 顾洞河滨河湿地修复
        4.3.1 顾洞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3.2 顾洞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3.3 经验借鉴
    4.4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修复
        4.4.1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4.2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4.3 经验借鉴
    4.5 案例比较分析及总结
        4.5.1 案例比较分析
        4.5.2 滨河湿地修复小结
5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概况及湿地资源评价
    5.1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的概况
        5.1.1 自然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1.3 汉江滨河湿地概况
    5.2 汉江滨河湿地的资源现状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指标权重确定
        5.2.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
    5.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生态功能
        5.3.2 水资源
        5.3.3 生物资源
        5.3.4 旅游资源
        5.3.5 保障体系
6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及相应的修复策略
    6.1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
        6.1.1 全球气候变暖
        6.1.2 盲目开垦,围滩造地
        6.1.3 湿地水体污染
        6.1.4 湿地资源过度利用
        6.1.5 湿地旅游业盲目发展
        6.1.6 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淡薄
        6.1.7 湿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6.1.8 政府投入湿地的保护设施及资金不足
    6.2 相应的修复策略
        6.2.1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植被建设
        6.2.2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6.2.3 完善湿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6.2.4 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6.2.5 健全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法制体系
        6.2.6 实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1 具体湿地文献调研情况表
附录2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问卷

(4)四川省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2.2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
        2.2.1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2.2.2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方法
    2.3 湿地景观预测研究
    2.4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2.5 四川省湿地景观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解决的科学问题
    3.4 研究技术路线
4 研究方案
    4.1 研究区概况
    4.2 湿地景观分类
    4.3 湿地区的划分
    4.4 主要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1 地理基础数据
        4.4.2 自然因子数据
        4.4.3 社会经济数据
        4.4.4 遥感影像数据
    4.5 湿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5.1 遥感影像解译
        4.5.2 解译精度评价
    4.6 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方法
        4.6.1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4.6.2 空间质心模型建立
    4.7 湿地类型变化驱动因子研究方法
        4.7.1 CCA原理
        4.7.2 CCA数据准备
        4.7.3 CCA排序
    4.8 湿地景观面积模拟与预测方法
        4.8.1 CA模型原理
        4.8.2 ANN模型原理
        4.8.3 基于ANN-CA的四川湿地景观面积预测模型构建
    4.9 典型区的选择与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4.9.1 典型区的选择
        4.9.2 典型区的概况
        4.9.3 数据预处理
        4.9.4 指标的构建
        4.9.5 综合指数的构建
5 结果与分析
    5.1 四川省1990-2015 年湿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5.2 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
        5.2.1 湿地景观面积变化
        5.2.2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5.2.3 湿地景观空间变化
        5.2.4 湿地景观质心空间变化
    5.3 湿地类型变化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力
        5.3.1 2000-2010 年湿地类型变化驱动力
        5.3.2 2010-2015 年湿地类型变化驱动力
        5.3.3 2000-2015 年湿地类型变化驱动力
    5.4 基于ANN-CA模型的湿地景观面积预测
        5.4.1 训练结果及精度
        5.4.2 模拟结果及精度
        5.4.3 未来15 年的湿地景观面积预测结果
    5.5 湿地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5.5.1 遥感生态指数的主成分变换
        5.5.2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评价
        5.5.3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5.5.4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
        5.5.5 遥感生态指数评价模型的检验
6 讨论
    6.1 四川省湿地景观面积变化
    6.2 四川省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6.3 四川省湿地类型变化的驱动力
    6.4 基于ANN-CA模型的四川湿地景观面积预测
    6.5 湿地保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6 四川省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6.7 湿地景观演变驱动力的研究方法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的特色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录
    1.论文使用的缩写
    2.ANN-CA模型数据输入的matlab语句
    3.ANN-CA模型构建和训练的matlab语句
    4.ANN-CA模型预测和模拟的matlab语句
    5.获取预测和模拟混淆矩阵的SQL语句
作者简历

(5)基于景观途径的湿地退化评估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格局
        1.2.2 环境质量评价学理论—湿地退化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湿地退化研究进展
        1.3.2 湿地评估研究进展
        1.3.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1.4 动植物资源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 景观指数选择及含义
    3.2 若尔盖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3.2.1 类型水平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2 景观水平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第四章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退化评估及原因分析
    4.1 湿地退化评估
        4.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2 划分湿地退化等级
        4.1.3 湿地退化评估
    4.2 湿地退化因素分析
        4.2.1 自然因素分析
        4.2.2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第五章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
    5.1 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5.1.1 生态补偿主体分析
        5.1.2 生态补偿客体分析
    5.2 优化生态补偿方式的建议
        5.2.1 融入本土文化和扶贫理念
        5.2.2 优先对农牧民进行补偿
        5.2.3 加大对湿地生态旅游的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甘南玛曲高寒湿地退化演化过程及恢复优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退化过程
        1.2.2 湿地修复机制
        1.2.3 湿地恢复优先性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优序图法
        1.4.2 熵值法
2 数据来源与研究区概况
    2.1 数据来源
        2.1.1 遥感数据
        2.1.2 地形数据
        2.1.3 土壤数据
        2.1.4 净初级生产力
        2.1.5 气象数据
        2.1.6 土地利用数据
        2.1.7 植被类型数据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植被
        2.2.5 社会经济
3 高寒湿地退化演化过程研究
    3.1 高寒湿地面积变化分析
    3.2 高寒湿地结构退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高寒湿地可修复诊断评价
    4.1 高寒湿地可修复诊断模型构建
        4.1.1 评价因子筛选
        4.1.2 模型框架
        4.1.3 权重确定
    4.2 高寒湿地可修复性单因子诊断评价
        4.2.1 坡度
        4.2.2 地形湿度指数
        4.2.3 相对湿润度指数
        4.2.4 植被类型
        4.2.5 植被覆盖度
        4.2.6 净初级生产力
        4.2.7 土壤类型
        4.2.8 土壤可蚀性
        4.2.9 河网水系
        4.2.10 土地利用
        4.2.11 村镇干扰
        4.2.12 道路干扰
        4.2.13 温湿指数
    4.3 高寒湿地可修复性诊断综合评价
        4.3.1 诊断综合模型
        4.3.2 诊断综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湿地景观演变函数的高寒湿地恢复优先性评价
    5.1 湿地景观演变函数的建立
        5.1.1 土地利用变化理论
        5.1.2 湿地景观演变函数的建立
    5.2 湿地多年变化分析
    5.3 高寒湿地恢复优先性划分
    5.4 高寒湿地恢复优先性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研究意义
        1.2.3 实际应用价值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关键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1.5.1 城镇廊道系统
        1.5.2 生态基础设施
    1.6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1.6.1 四川藏区
        1.6.2 生态基础设施
        1.6.3 城镇廊道系统
        1.6.4 基于EI的城镇廊道系统构建方法
    1.7 小结
第2章 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现状问题梳理
    2.1 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现状
        2.1.1 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条件
        2.1.2 自然生态格局基本特征
        2.1.3 自然生态空间变化概况
    2.2 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现状
        2.2.1 城镇发展背景
        2.2.2 城镇发展模式
    2.3 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现状问题导向的初步提出
        2.3.1 生态资源整合问题
        2.3.2 现状规划建设问题
        2.3.3 后期实施管理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区域—县域—镇域现状EI要素提取与分析
    3.1 基于EI要素的研究尺度划分
    3.2 区域尺度
        3.2.1 EI中不同生境类型的要素数据收集与分类
        3.2.2 EI中不同景观类型的提取与分析
        3.2.3 EI网络评价分析
    3.3 县(市)域尺度
        3.3.1 EI中不同生境类型的要素数据收集与分类
        3.3.2 EI中不同景观类型的提取与分析
        3.3.3 EI网络评价分析
    3.4 镇域、建成区尺度
        3.4.1 镇域生态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3.4.2 建成区生态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结构基础搭建
    4.1 空间层级构建
    4.2 研究基础与思路
        4.2.1 结构搭建思路
        4.2.2 方法与路径
    4.3 区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4.3.1 筛选生态枢纽
        4.3.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4.3.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4.4 县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4.4.1 筛选生态枢纽
        4.4.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4.4.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4.5 镇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4.5.1 筛选生态枢纽
        4.5.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4.5.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空间规划组织
    5.1 区域层级
        5.1.1 构建目标与原则
        5.1.2 功能结构
        5.1.3 空间布局
        5.1.4 土地利用
    5.2 县域层级
        5.2.1 构建目标与原则
        5.2.2 功能结构
        5.2.3 空间布局
        5.2.4 土地利用
    5.3 镇域、建成区层级
        5.3.1 构建目标与原则
        5.3.2 功能结构
        5.3.3 空间布局
        5.3.4 土地利用
    5.4 模拟绩效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实施管理策略
    6.1 实施策略:全域化
        6.1.1 区域——优化约束框架
        6.1.2 县域——细化管控模式
        6.1.3 镇域——深化设计引导
    6.2 管理策略:协同化
        6.2.1 协同化规划政策编制
        6.2.2 动态化环境影响评价
结论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1.2.2 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灾害地质与水文地质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3.1 NDVI时空变化过程遥感监测
        3.1.1 GIMMS NDVI与 MODIS NDVI时空融合算法
        3.1.2 GIMMS与 MODIS数据NDVI时空融合
        3.1.3 精度验证
    3.2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3.2.1 遥感数据源及遥感图像处理
        3.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及解译标志
        3.2.3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3.3 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3.3.1 地质灾害遥感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3.2 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
    3.4 土壤侵蚀敏感性遥感
        3.4.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3.4.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分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4.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4.1.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整体特征分析
        4.1.2 基于M-K检验法的气候要素突变分析
        4.1.3 基于趋势线的气候要素变化幅度时空特征分析
    4.2 土壤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4.2.1 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2.2 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特征
    4.3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1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2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与气温、土壤和高程之间的关系
    4.4 NDVI时空变化分析
        4.4.1 NDVI动态变化分析
        4.4.2 NDVI对地形的响应
        4.4.3 NDVI对气候的响应
    4.5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
        4.5.1 土地利用动态度
        4.5.2 土地利用程度
        4.5.3 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4.5.4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5.5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5.6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6 地质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4.6.1 县域尺度地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4.6.2 地质灾害密度分析
        4.6.3 地质灾害质心变化
    4.7 土壤侵蚀敏感度时空变化分析
        4.7.1 敏感性时间变化特征
        4.7.2 敏感性空间演变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1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3 评价指标分级
    5.2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5.3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6.1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6.1.1 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变化
        6.1.2 生态脆弱性空间自相关分析
    6.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6.2.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高程变化特征
        6.2.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度变化特征
        6.2.3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向变化特征
    6.3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6.4 县域尺度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
        6.4.1 各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整体分析
        6.4.2 各县生态脆弱性等级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7.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
        7.1.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方法
        7.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分析
        7.1.3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地质成因机制分析
        7.1.4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要素交互作用机制分析
    7.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2.1 基于灰色理论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简述
        7.2.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3 生态脆弱性分区与生态治理建议
    7.4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存在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人文环境
    2.3 历史沿革
3 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及现状特征
    3.1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研究
        3.1.1 城镇空间布局数量演变
        3.1.2 不同背景下城镇空间分布结构
    3.2 城镇职能结构演变研究
        3.2.1 城镇职能分类
        3.2.2 产业熵值
    3.3 城镇层面空间结构研究
        3.3.1 城镇空间规模演变
        3.3.2 城镇空间形态
        3.3.3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驱动力分析
    4.1 影响因素分析
        4.1.1 自然环境因素
        4.1.2 交通因素
        4.1.3 宗教因素
        4.1.4 产业因素
    4.2 行为主体
        4.2.1 政府政策
        4.2.2 开发企业
        4.2.3 城镇居民
    4.3 驱动力框架
5 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现存问题及优化建议
    5.1 空间结构现存问题
        5.1.1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现存问题
        5.1.2 城镇职能结构现存问题
        5.1.3 城镇层面空间结构现存问题
    5.2 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5.2.1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优化原则
        5.2.2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5.2.3 城镇职能结构优化
        5.2.4 城镇层面空间结构优化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特色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困境
        1.1.2 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不足
        1.1.3 国家公园体制的提出
        1.1.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研究总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及实践
        2.1.1 国家公园的发展与起源
        2.1.2 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
        2.1.3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理念共性和通行做法
        2.1.4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实践
    2.2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1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2.2.2 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现状
        2.2.3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
        2.2.4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发展评判
    2.3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比较与借鉴
        2.3.1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2.3.2 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对比
        2.3.3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实践的成绩与问题
        2.3.4 国家公园体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2.4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
    本章小结
第3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及价值评价
    3.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1 阿坝州概况
        3.1.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成因分析
    3.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类型
        3.2.1 自然景源
        3.2.2 人文景源
    3.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评价
        3.3.1 价值概括
        3.3.2 横向对比评价
        3.3.3 对比评价结果
        3.3.4 对比评价结论
    3.4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及问题
        3.4.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现状
        3.4.2 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3.4.3 教育、科考活动现状及问题
        3.4.4 镇村发展现状及问题
    3.5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现状及问题
        3.5.1 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
        3.5.2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现状及问题
    3.6 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划定
        3.6.1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
        3.6.2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划分
        3.6.3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评价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1 风景名胜区划定
        4.1.2 风景名胜区发展指引
    4.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1 州域公园体系构建
        4.2.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3 州域公园发展指引
    4.3 分期发展规划
        4.3.1 分期目标与期限划分
        4.3.2 分期发展规划
    本章小结
第5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管理体制机制建议
    5.1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5.1.1 法律法规
        5.1.2 规划编制
        5.1.3 经营体制
        5.1.4 规范建设
        5.1.5 建设保障
    5.2 州域公园管理机制指引
        5.2.1 建立“垂直管理”机构系统
        5.2.2 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5.2.3 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
        5.2.4 以“多规合一”引领规划建设工作
        5.2.5 依据“一园一法”实施依法治理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西部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3]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D]. 祁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四川省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力研究[D]. 李娜娜.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5]基于景观途径的湿地退化评估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为例[D]. 贺旭. 延边大学, 2020(05)
  • [6]甘南玛曲高寒湿地退化演化过程及恢复优先性研究[D]. 高跃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D]. 张芳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 邵秋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9]若尔盖高原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研究[D]. 何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10]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D]. 刘志彬.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中国西部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