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叉神经痛1号方治疗三叉神经痛27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1](2021)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构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对现有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全面汇总,为科研、临床决策快速获取指南、指南推荐意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顶层设计与平台搭建:成立多学科专家组,借助Spring,MyBatis,Vue,Element-UI,Redis,Elasticsearch,Flowable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开发,设置数据管理、评价报告、系统管理和权限管理4个模块。专家组参照RIGHT清单条目制订指南管理原则、提取/录入字段及质量控制规范。采用AGREEⅡ工具和RIGHT清单,对中医药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进行评价。2、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通过多渠道进行指南收集,包括(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2)手工检索当当网、亚马逊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3)搜索指南制订及发布国家级相关机构网站。采用NoteExpress软件对各数据库文献题录处理并手工查重,依据预设的纳排标准进行指南筛选。其中指南筛选、数据录入、数据标化和指南评价过程均经过培训考核,数据录入严格执行“双录+核查”规范,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G-TCM系统的应用:基于本系统对糖尿病相关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总结指南推荐信息及方法学质量,并与人工检索比较,以校验平台的可靠性及功能性。[结果]G-TCM系统已上线运行,已完成对658部中医药CPGs的提取、评价工作;可实现快速获取疾病/病证相关的中医药指南信息和指南推荐的中医药疗法,包括指南方法学专家对该疗法证据级别和推荐级别的评级。用户可通过查看指南的质量和报告规范的评价结果,快速评估相关指南的质量和获取推荐意见,有利于促进指南的利用和更新。基于本平台以糖尿病为主题进行示范研究,共纳入32部CPGs,87.5%的指南关注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推荐信息中涉及方剂、中成药、针灸、中医外治法等多种中医疗法。19部指南采用循证方法进行制订,指南的证据类型多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但证据引文的年份较久远,引用研究的样本量较低,导致证据级别普遍较低。此外,纳入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质量方面,在某些领域评分较低,为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结论]本次研究设计、构建了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为临床医师、研究者、指南制(修)订以及评估人员提供一个临床指南信息快速查询和获取平台,对推进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规范化和可及性,更好指导临床实践发挥支撑作用。
白尹豪[2](2020)在《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基于现阶段临床证据,探索采用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可行性;2.观察隔药灸脐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甲状腺功能、形态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1.Meta分析: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全面检索所有关于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人工筛选的方法收集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证据,使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tool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图。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分为隔药灸脐组30例、隔淀粉灸脐组30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滴度(TPOAb、TGAb)、甲状腺形态、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1.Meta分析结果:(1)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在升高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2)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联合西药在降低桥本中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POAb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效果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2.临床研究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患者颈前肿大、畏寒怕冷、胃脘或胁肋痛、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改善明显(P<0.01);隔药灸脐组总有效率为80.95%,隔淀粉灸脐组总有效率为42.11%,比较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在治疗后FT3、FT4、TSH较治疗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隔淀粉灸脐组在治疗后仅FT3水平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程度上,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甲状腺抗体滴度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POAb、TG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形态方面: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甲状腺峡部厚度、左叶厚度、右叶厚度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健康状况评分方面:隔药灸脐组患者治疗后在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均有改善(P<0.05);隔淀粉灸脐组患者仅在在一般健康状况方面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在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生理机能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现阶段临床证据表明,与常规西药相比,灸法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可能存在优势。2.隔药灸脐法可以明显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以及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TPOAb、TGAb),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改善甲状腺肿大程度,且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法。
吴冬[3](2020)在《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且上述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这些慢行消化不良症状原因的一种疾病。本课题组根据耳穴区特定的解剖部位,多年来一直开展耳甲电针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耳甲电针对FD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各45例。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外耳缘中部,即上耳舟部。使用华佗牌SDZ-ⅡB电子针疗仪进行治疗,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8-20 mA,患者每周治疗5次,每次30 min,临床试验疗程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耳甲电针组与对照刺激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31只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各组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本研究采用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进行FD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空白组、模型组动物自由摄食摄水,不予任何处理;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FD模型大鼠麻醉后,采用华佗牌SDZ-ⅡB型电子针疗仪进行干预,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缘,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4 mA,每天干预30 min,连续14天。分别于造模后和干预后,使用一般情况评分、体重、3h进食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以评估各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行为。结束干预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取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与十二指肠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FD模型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和十二指肠的p38 MAPK、IκB-α、p65 NF-κB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耳甲电针治疗FD的效应机制.结果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基线方面耳甲电针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较对照刺激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耳甲电针组在主要症状评分表、FDDQL、HAMA、HAMD、SDS、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较对照刺激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耳甲电针组治疗有效率是91.11%,高于对照刺激组治疗有效率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甲电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有效率91.11%,对照刺激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9例,有效率 68.89%。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造模后大鼠呈现毛发粗糙、枯黄,便溏,进食量、饮水量减少,活动度、灵敏度降低,静卧扎堆乃至蜷缩于鼠笼角落,情志抑郁不安,易受惊。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一般情况评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体重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体重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3h进食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3h进食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3h进食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降低(P<0.05);耳甲电针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HE染色胃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微损伤和脱落、排列无序,腺体明显水肿、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损伤,腺体结构完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部分倒伏、融合,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较整齐,部分绒毛尖端破溃,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ACh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大鼠血清ACh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ACh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2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2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5-HT含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VIP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结论1、耳甲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耳甲电针可影响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和组织形态。3、耳甲电针具有抗炎、调控脑肠肽的效应。4、耳甲电针可以下调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即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于珺[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文中认为目的:现代,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疾病负担在世界疾病负担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新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包含相当数量的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患者,涉及人群广泛,但现有治疗方法相对局限于药物治疗范畴,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加强相关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针灸调神成为国内治疗心身疾病以及身心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年来,针灸调神也逐渐成为中医学界临床、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庄礼兴教授在靳三针疗法治神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调神针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神志病、心身疾病及身心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借助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庄礼兴教授门诊病历的分析,探索调神针法的病种、临床用穴等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使用调神针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拍照、笔记的方式收集庄礼兴教授门诊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病历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历信息录入计算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针灸处方等信息。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所有病历按照未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调神为辅分类并标记调神针法使用情况。根据下一步数据挖掘所需的数据类型将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原始数据库划分为附有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一般信息数据库、诊断数据库、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数据库、针灸处方数据库。对纳入本研究的病历的数据挖掘步骤如下:(1)使用SPSS Statistics对患者一般信息、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主辅情况、中西医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针灸处方等进行频数分析,以了解纳入病历的整体情况,并初步观察调神针法临床使用的整体情况。(2)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针刺取穴进行聚类分析,观察取穴的大致分组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调神为主、调神为辅病历针刺取穴的分组情况。(3)使用SPSS Modeler制作针刺取穴的网状图以观察取穴之间的相关情况,并对中西医诊断、针灸处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及针刺取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观察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相关程度。中西医诊断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诊断对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影响;针刺取穴的频数分析、网状图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针刺取穴在调神为主、为辅病历中的使用规律。(4)使用SPSS Statistics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与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进行决策树分析,以观察影响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具有较明显分辨力的因素。(5)在对症状的频数分析基础上,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频数高的前28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公因子,总结每个症状公因子可能涉及的脏腑、经络,并据此探讨症状公因子提示的病机。结果:从频数分析可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共527例,使用调神针法的病历共221例,占病历总体的41.9%。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病历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但在不同年龄段中性别上的分布存在差异;调神病历数量在各月和各节气中也有涨落变化,但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诊断方面,病历总体共涉及117个西医诊断,调神病历涉及其中69个,全部病历均为调神病历的西医诊断有失眠、运动障碍、癫痫、小儿抽动障碍等共48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颈椎病、腰痛、颈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共21个;病历总体共涉及中医诊断45个,调神病历涉及的中医诊断共37个;所有病历都为调神病历的中医诊断有不寐、颤证、郁证、痫证等共20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腰痹、项痹、痹症、面瘫病等共17个。现病史方面,主诉持续时间为12个月时调神针法的病历数量更多;症状、体征方面,失眠、头晕、头痛等共34个症状或体征在调神病历中的频数较高,失眠、纳差、入睡困难在调神为主的病历中出现频数较高;舌象和脉象在是否使用调神针法和调神为主或为辅病历中没有表现明显的倾向。针灸处方方面,调神病历中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还包括穴位埋线、耳穴、皮肤针等治疗方法;全部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等调神为主的取穴和头部督脉排针表现出较高频次,是调神主要使用的取穴;其他毫针针刺取穴中督脉腧穴使用频数最高。配合使用耳穴疗法的病历约占调神病历整体的43.4%,使用频数较高的耳穴为肝、交感、心、缘中、肾、神门、皮质下。可见并非所有就诊患者都有使用调神针法的必要性,且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病历在一般信息、诊断、现病史等方面各有特点,调神针法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酌情配合其他方法。调神病历的97个取穴可聚类为3个大类:C1包含取穴较复杂,可大致分为治疗面瘫病等面部疾病的取穴、百会和后顶以及其他77个取穴;C2包含百劳、颈阿是、头部督脉排针、晕听区、风池,是治疗以颈肩部经气不利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常用的取穴;C3包含申脉、照海、神庭、印堂、三阴交、四关、四神针,是调神为主病历的主要取穴。可见,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分属于不同类。从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西医诊断为癫痫、运动障碍、失眠的病历和中医诊断为痫证、郁证、颤证、不寐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针法;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帕金森病、儿童抽动障碍、癫痫、运动障碍和中医诊断为瘈疭、痫证、郁证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为主的取穴;症状与取穴方面,调神为主的取穴与痴呆、耳聋、耳鸣、腹痛、关节痛等12个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痴呆、关节痛、面痛、心悸的相关程度较高;头部督脉排针与痴呆、颈痛、失眠、头痛、心悸、足痛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调神针法取穴之间的网状图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之间联系紧密度高,而头部督脉排针与调神为主取穴的联系程度低,这与系统聚类结果一致,取穴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也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同时使用的可能性小,两组取穴的配穴情况区别明显。结合调神病历取穴的频数分析和多阶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调神为主的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是最核心的取穴,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是较常用的配穴,神门、内关、百会、素髎、水沟均是较少使用的配穴,头部督脉排针在调神为辅的病历中发挥调神的作用。从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的决策树分析可知,影响是否使用调神针法的节点有:头晕、入睡困难、头痛、纳差、上肢震颤、颈痛、耳鸣,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影响使用调神为主或为辅取穴的节点有:查体、辅检阳性、入睡困难、瞤目频繁、头痛,共形成5条决策树路线;区别使用调神为辅或不使用调神针法的主要节点有:头晕、神疲、耳鸣、头痛、言语不利、面痛、大便溏、有相关既往史,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多数决策树路线具有参考价值,但决策树总体拟合度还有提升空间。从对症状的因子分析可见,28个症状可提取为15个公因子,公因子提示调神病历中具有共性的病机在脏腑方面与心(脑)、肝、胆、脾、肾有关,在经络方面主要与督脉、太阳经、少阳经有关。结论:调神针法可划分为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和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主要适用于神志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适用于身心疾病的治疗。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用穴有区别:调神为主治疗思路用穴以四神针、神庭、印堂为核心取穴,以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内关、神门、百会、素髎、水沟为加减取穴;调神为辅治疗思路的用穴中,头部督脉排针是主要起到调神作用的取穴,配合治疗躯体原发病的其他取穴使用。
高渝[5](2020)在《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同单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疗效上及安全性上的差异,进一步探析梅花针配合走罐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上是否比单用药物治疗更具有优势,以期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课题病例7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梅花针配合走罐法治疗,每周2次,2周为1疗程,进行总治疗4周的治疗观察,并拟对痊愈患者进行治疗后3月内的随访,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后的VA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分析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上是否具有优势,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5.0分析得出。结果:1.疗效比较:4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愈显率为71.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8%,愈显率为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治疗1疗程及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疼痛;治疗1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PSQI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两组均能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4.两组在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痊愈患者均无复发,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和单独使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能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但梅花针联合游走罐疗法的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较小且较为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2.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可以帮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更具优势。
谢玉洁[6](2020)在《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采用低频振荡振幅分析方法观察比较针刺敏化穴与假穴对慢性颈痛患者的脑功能低频振荡振幅影响的异同,结合临床效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神经影像机制,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慢性颈痛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敏化穴组和假穴组,每组30例,持续针刺治疗4周,前2周每周3次(共6次),后2周每周2次(共4次),一共10次。慢性颈痛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颈痛VAS评分、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程度、疼痛的四种维度、颈椎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评估临床疗效,并且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扫描,完成以下分析:1.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比较敏化穴组与假穴组针刺治疗前后临床效应指标的差异,对比观察针刺敏化穴和假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2.通过SPM8软件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辅助工具包(DPARSF)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观察敏化穴组与假穴组针刺治疗前后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低频振荡振幅的调节,分析不同取穴针刺对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并将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与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神经影像机制。结果1.敏化穴组与假穴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针刺敏化穴组治疗后,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SF-12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的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SF-12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痛VAS评分和ND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敏化穴组与假穴组患者的临床效应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对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调节(1)敏化穴组慢性颈痛患者针刺治疗后左侧顶叶的中央后回(BA2)脑区ALFF信号升高,右侧边缘叶的海马旁回脑区的ALFF信号降低。与临床效应指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针刺治疗后额叶的双侧中央前回脑区ALFF信号升高。与临床效应指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后,敏化穴组较之于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ALFF信号升高明显的脑区为:右侧额上回(BA11)、左侧额中回(BA10)、右侧额中回。敏化穴组比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ALFF信号降低明显的脑区有: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上回(BA6)、左侧额下回、左侧枕上回(BA19)、右侧顶上回(BA7)。结论1.通过针刺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观察,针刺敏化穴和假穴后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四种维度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均较针刺前有显着性改善,针刺敏化穴对改善慢性颈痛强度和颈椎功能障碍较针刺假穴效果显着,因而针刺是慢性颈痛有效的治疗手段。2.针刺治疗后,敏化穴较之于假穴在调节患者负责注意力、躯体运动和情感的额叶多个脑区以及主要处理疼痛感知和辨别作用的顶上小叶有所差异,这可能是敏化穴在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痛体验和颈椎功能方面疗效更优的作用特点。3.针刺敏化穴与假穴对慢性颈痛患者的脑自发神经功能活动的中枢调节模式具有差异性,针刺敏化穴缓解慢性颈痛强度、改善痛情绪、痛感觉以及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能与敏化穴调节慢性颈痛患者管理躯体感觉中枢的中央后回和参与认知、情绪功能的海马旁回脑区活动有关,假穴可能通过双侧的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发挥即时效应,间接改善患者颈痛体验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杨震杰[7](2019)在《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入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由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多不奏效,近几年导师采用了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的方法,针刺深达神经出颅的主干部位,只要针刺准确,既避免了对“扳机点”的刺激,而且针感强烈,会产生明显的“气至病所”效应,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此法疗效虽较好,但是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位置较深、毗邻解剖结构复杂,盲刺容易引起血肿,若结构变异患者,得行多次探针才能触及神经干,并且不便于推广。本研究拟从解剖定位及活体临床研究确定针刺翼腭窝后上方的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的最佳针刺入路,以期确定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便于推广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尸体解剖:先取0号头颅左侧朝上置于标本托盘内,取针灸针经左侧颧弓下,左侧下颌切迹上方凹陷处向进针点的内上方、目外眦的稍下外侧刺入,刺入深度50mm左右。随后用23号手术刀分别沿耳和髎至目外眦连线、耳和髎至百会、耳和髎至下颌角三条线切开皮肤,接着用手术刀、镊子、止血钳沿三条线切开,同时留下进针点周围长约2cm、宽约1cm的皮肤以固定针灸针(图4),然后沿针灸针进针点(耳侧)处逐层解剖至针尖部(图5、图6、图7),此过程不破坏任何一个骨性结构。观察针尖是否刺到翼腭窝后上方的上颌神经干,然后测量并记录进针长度与角度,同时测量并记录鼻翼外缘至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距离、针与鼻翼外缘、针与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距离。将上例头颅右侧朝上放置,其余操作同上。将余下10例头颅按照0号头颅操作后记录的进针深度、针与横断面、矢状面的角度分别刺入针灸针。将这10例头颅进行CT拍片,测出进针深度,横断面、矢状面的角度(图8、9),并记录,计算平均进针深度、角度。分别将10例头颅按照操作一、二进行解剖观察是否刺到翼腭窝后上方的上颌神经干处并用EXCEL2016记录,计算针刺成功率。活体临床研究:选择7例我校健康受试者,根据尸体解剖部分所得针刺相关数据选择针刺入路对受试者进行针刺,受试者本人在上颌神经分布区域有放电感为准,并EXCEL2016记录、计算针刺深度、角度及进针成功率。研究结果:1.尸体解剖:左右侧进针点与鼻翼外缘、与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范围分别是(4.80±0.90)cm、(4.69±0.21)cm和(3.84±0.96)cm、(3.83±0.83)cm,而进针点在鼻翼外缘至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上下波动范围可在1.2cm范围之内。针刺深度分别在(48.43±11.70)cm和(46.30±13.70)cm范围内,左右冠状位上针与矢状面的角度、针与横断面的角度分别在(52.71±3.29)° 和(58.70±8.30)°、(37.29±4.29)° 和(31.30±5.30)°范围内。经解剖后观察10例(20侧)刺入成功9例(14侧),依次为2号头颅右侧、3号头颅双侧、4号头颅双侧、5号头颅双侧、6号头颅右侧、7号头颅左侧、8号头颅双侧、9号头颅左侧、10号头颅双侧。成功率为14侧/20侧×100%=70%。2.活体临床研究:左右侧进针点与鼻翼外缘、与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范围分别是(4.80±0.90)cm、、(4.69±0.21)cm,而进针点在鼻翼外缘至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上下波动范围可在1.2cm范围之内。针刺深度分别在(48.43±11.70)mm和(46.30±13.70)mm范围内,左右冠状位上针与矢状面的角度、针与横断面的角度分别在(52.71±3.29)°和(58.70±8.30)°、(37.29±4.29)°和(31.30±5.30)°范围内。进针成功率为71.4%。研究结论:在尸体解剖及活体临床研究所得结果的范围内进行针刺,即左右侧进针点与鼻翼外缘、与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范围分别是(4.80±0.90)cm、(4.69±0.21)cm和(3.84±0.96)cm、(3.83±0.83)cm,而进针点在鼻翼外缘至耳和髎到下颌角连线的上下波动范围可在1.2cm范围之内;左右侧针刺深度分别在(41.83±7.17)和(39.00±9.00)mm范围内,左右冠状位上针与矢状面的角度、针与横断面的角度分别在(59.92±9.98)°和(62.40±11.30)°、(30.08±10.52)°和(27.56±11.34)°范围内,既可增加针刺的成功率,又可进一步减少针刺带来的风险,并且为推广此针法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临床实践中,进针深度可在50mm左右进行调整,进针角度可在针与矢状面的角度大约在60°左右,也就大约是针与皮肤的角度。
吴瑞军[8](2019)在《牛黄上清丸治疗实热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黄上清丸由人工牛黄、栀子、大黄等19味药材组成,具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为中医临床治疗实热证“上焦”之火的常用代表性方剂。作为大复方,其药效物质解析难度大,也制约着相关基础研究及药品质量控制。本研究以牛黄上清丸为对象,采用基于中医舌诊的实热证小鼠模型、基于微量热法的抗肺炎链球菌活性筛选模型,对牛黄上清丸治疗“上焦”之火的有效部位进行筛选;利用全二维液相色谱(LC×LC)技术建立其有效部位的多维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手段,对牛黄上清丸抗肺炎链球菌的活性部位进行多维谱-效关系分析,以确定抗菌的活性峰群,并采用MS方法对活性峰群进行鉴别;以探索建立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分析的方法,并阐明牛黄上清丸治疗实热证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牛黄上清丸(自制牛黄上清丸粉末)按极性分离成5%、30%、60%、95%乙醇部位,经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表明各部位的色谱峰重叠较少。采用以中医舌诊为观察指标的实热证小鼠模型对各部进行筛选,结果表明,30%乙醇部位为牛黄上清丸治疗实热证的药效部位。2.将市售10批次牛黄上清丸按上述方法获取四个部位,采用基于微量热法的抗肺炎链球菌的试验对各部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牛黄上清丸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以60%乙醇部位相对更强。进一步对10批次牛黄上清丸60%乙醇部位样品的抑菌作用分析表明,其抑菌强度为S7>S9>S10>S6>S8>S4>S2>S1>S3>S5。3.建立了基于LC×LC的三维指纹图谱的方法,其分离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的一维液相色谱方法,峰容量显着提高。并分别获得自制牛黄上清丸粉末30%乙醇部位、市售10批次牛黄上清丸60%乙醇部位的三维指纹图谱。通过对比10批次牛黄上清丸60%乙醇部位的全二维等高线图、各色谱峰保留时间及紫外吸收特征,确定了17个共有峰(X1-X17)。4.采用PCA、OPLS、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10批次牛黄上清丸60%乙醇部位的三维指纹图谱与抗菌活性数据的谱-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X17、X14、X15和X10为抑菌主要活性峰群。对活性峰群采用LC×LC-TripleQuadrupole-MS与UPLC-Q-TOF-MS分析,并通过对照品验证,鉴定了其中的3个化学成分:黄芩素(X10)、汉黄芩素(X14)、甘草酸(X15)。结论:牛黄上清丸30%、60%乙醇洗脱部位分别为其清“上焦”之火(实热证小鼠模型)和抗肺炎链球菌(微量热法)的有效部位。其中,60%乙醇部位中的化合物X17(未知)、汉黄芩素(X14)、甘草酸(X15)、黄芩素(X10)可能是牛黄上清丸抑制肺炎链球菌生长的主要活性成分。基于LC×LC技术建立的三维指纹图谱的分离能力显着优于传统的一维液相色谱,结合PCA、OPLS、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及成分解析,可用于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的快速筛选鉴定。
黄安[9](2019)在《壮医“毒论”的渊薮与特色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壮医毒论是壮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医药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它贯穿于壮医对疾病认识的全过程,体现在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因此,壮医毒论理论对壮医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壮医药的不断发展,关于壮医毒论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壮医理论奠基人黄汉儒教授等先后对壮医“毒”的病因、病机、治则以及“毒”的概念等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释。然而,有关壮医毒论的形成原因、理论特色、临床应用规律的挖掘整理尚未开展,诸多具有指导价值的规律未能被揭示,由此限制了壮医毒论的临床应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壮医毒论的临床指导作用,本研究从渊薮、特色、应用三个方面对壮医毒论进行挖掘整理,梳理出了壮医毒论的渊薮,归纳出了壮医毒论的理论特色,挖掘出了壮医毒论在临床应用的规律,通过临床研究部分验证了壮医毒论的指导作用,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形成了如下主要结论:一、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得出,壮医毒论的形成与壮族地区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壮族哲学文化、壮族宗教信仰、壮族习俗文化、壮族饮食文化等对壮医毒论的形成影响深刻。二、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出壮医毒论的5大特色:以毒命名疾病;用毒解释病因病机;解毒是壮医治病的主要方法;解毒药种类繁多;解毒方药组方精炼,善于使用鲜药解毒。三、通过临床数据挖掘,发现了壮医“毒”病研究的地理分布和趋势,壮医“毒”病的主要疾病谱、病因分类、病机特点,挖掘出壮医“毒”病的治法分类及联用规律、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治疗选穴特点及组穴规律。四、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壮医“解毒方”——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DAS28评分、ESR值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初步验证了壮医毒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五、通过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揭示了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壮医毒病范畴)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证明了该方主要通过has05323 Rheumatoid arthritis等信号通路实现“解毒”效果。
高媛[10](2019)在《妇炎舒胶囊对醋酸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妇炎舒胶囊对醋酸致痛小鼠模型的扭体阳性率、扭体潜伏时间、扭体次数及镇痛率的影响,探讨妇炎舒胶囊的镇痛作用,同时观察小鼠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脑组织β-内啡肽(Beta endorphins,β-EP)的含量,进一步探讨妇炎舒胶囊的镇痛机制。方法:选取SPF级KM小鼠72只,常规饲养7天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妇炎舒低剂量组、妇炎舒中剂量组、妇炎舒高剂量组、康妇炎胶囊组、阿司匹林组、空白组,每组各12只。分组当日开始灌胃,每天1次,连续7天。末次灌胃结束60min后,各组腹腔注射0.9%冰醋酸以诱导小鼠扭体反应,记录注射致痛剂后20min内各鼠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计算扭体阳性率及镇痛率。观察扭体行为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8只小鼠采集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PGE2、NO及脑组织中β-EP的含量。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妇炎舒高、中剂量组均能够显着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时间以及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妇炎舒高剂量组的扭体潜伏时间明显的长于低剂量组(P<0.05),其最低扭体阳性率最低为33.33%,最高镇痛率为95.26%,且妇炎舒中剂量组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与阿司匹林组和康妇炎组无明显差别(P>0.05)。2.与空白组比较,妇炎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地降低小鼠血清中PGE2的含量(P<0.05),且妇炎舒中剂量组降低PGE2的效果与阿司匹林组和康妇炎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3.与空白组比较,妇炎舒高、中剂量组血清中的NO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且妇炎舒中剂量组降低NO的效果与阿司匹林组和康妇炎组无明显差别(P>0.05),妇炎舒高剂量组血清中NO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4.与空白组对比,各组小鼠脑组织中β-EP的含量并无明显趋势,各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妇炎舒胶囊能够明显地抑制小鼠的扭体次数、缩短扭体潜伏时间,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妇炎舒胶囊可能通过降低PGE2的含量发挥镇痛作用。3.妇炎舒胶囊可能通过降低NO的含量发挥镇痛作用。
二、三叉神经痛1号方治疗三叉神经痛27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叉神经痛1号方治疗三叉神经痛27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构建 |
1 顶层设计及关键技术 |
2 G-TCM功能模块设计 |
3 字段设置 |
4 指南库效果展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 |
1 指南收集与信息提取 |
2 数据录入与管理 |
3 指南评价 |
4 质量控制 |
5 G-TCM工作进度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数据库应用示范研究—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及质量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引文和证据类型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灸法为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软件与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安全性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4.1 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立法依据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4.3 对临床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及样本量 |
2.2 盲法实施 |
2.3 治疗方法 |
2.4 试验过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2.7 评价标准 |
3 结果 |
3.1 病例剔除及脱落情况 |
3.2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
3.3 试验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证型分析 |
1.3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
1.4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机制研究 |
1.5 小结 |
2 西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2.1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 |
2.2 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 |
2.3 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
2.4 小结 |
3 结果分析 |
3.1 试验结果分析 |
3.2 隔药灸脐法与隔淀粉灸脐法疗效差异分析 |
4 疗效机理分析 |
4.1 隔药灸脐法应用概述 |
4.2 灸法作用 |
4.3 药物作用 |
4.4 穴位作用 |
4.5 综合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3)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与诊断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炎症的关系 |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的关系 |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现状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3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针灸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3 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4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研究现状 |
1 耳迷走神经刺激与耳穴的关系 |
2 迷走神经的概念 |
3 耳迷走神经的概念 |
4 迷走神经刺激的分类 |
5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疾病的治疗 |
6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炎症的治疗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部分 |
研究一 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
1 研究方案与设计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 临床试验研究随机数字表 |
附录2 伦理审批件 |
附录3 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现代精神心理问题概况 |
第二节 “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研究概述 |
一、各家“调神”“治神”针法概况 |
二、“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的临床研究 |
三、“调神”“治神”相关针法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调神”“治神”相关中医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简介 |
第一节 调神针法简介 |
第二节 调神针法研究现状 |
一、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经验总结 |
二、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三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数据及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频数分析 |
二、系统聚类分析 |
三、关联规则 |
四、决策树分析 |
五、因子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
二、调神针法使用路径 |
三、调神针法的“调神”思想源流 |
四、数据挖掘与名家经验总结 |
五、创新点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5)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研究方案 |
2.4 治疗方案 |
2.5 治疗疗程与随访 |
2.6 疗效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7 安全性评价 |
2.8 统计方法 |
2.9 统计结果 |
第二部分 讨论 |
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立证依据 |
2.1 血瘀致病 |
2.2 兼夹湿邪致病 |
3.加巴喷丁选用依据 |
4.梅花针结合游走罐治疗依据 |
4.1 梅花针叩刺依据 |
4.2 游走罐选用依据 |
4.3 针罐结合方法 |
5.夹脊穴及阿是穴选用依据 |
5.1 夹脊穴 |
5.2 阿是穴 |
6.选用VAS疼痛评分依据 |
7.研究结果分析 |
7.1 性别、年龄及病程情况 |
7.2 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患者基本情况表 |
附录3 :VAS评分表 |
附录4 :PSQI评分表 |
附录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慢性颈痛已成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西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
1.2 针刺敏化穴缓解慢性颈痛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
1.3 运用fMRI技术探究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脑功能活动特征技术成熟,优势明显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慢性颈痛患者的选择 |
2.研究设备和材料 |
2.1 研究设备 |
2.2 研究材料 |
3.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 |
3.2 随机与对照方法 |
3.3 盲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静息态fMRI扫描 |
3.6 疗效观察指标 |
3.7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注册 |
3.8 统计分析 |
3.9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基线资料分析 |
4.2 敏化穴组选穴情况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4.4 针刺治疗对两组慢性颈痛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影响 |
4.5 研究结果小结 |
5 不良事件报告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慢性颈痛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1.1 中医对慢性颈痛的认识 |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颈痛的研究现状 |
1.3 针灸治疗慢性颈痛具有独特的优势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颈痛的认识 |
3 敏化穴是取得针刺镇痛临床疗效的积极因素之一,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
3.1 敏化穴的理论依据 |
3.2 敏化穴是取得针刺镇痛临床疗效的积极因素之一 |
3.3 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4 静息态fMRI是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中枢机制的可靠手段 |
4.1 静息态fMRI是目前研究脑功能活动较为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技术 |
4.2 rs-fMRI技术在针刺镇痛中枢机制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
5 本研究方案的设计特点 |
5.1 慢性颈痛穴位敏化的探测区域和工具的选择 |
5.2 选穴依据 |
5.3 选择假穴对照的原因 |
5.4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5.5 本研究的质量控制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 |
6.2 针刺不同取穴调节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ALFF影响分析 |
7 调节疼痛感知和情绪相关脑区可能是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作用特点 |
7.1 顶叶集成多种感官信息传递,参与痛感认知和记忆 |
7.2 海马旁回是参与调节情绪和认知的重要脑区 |
7.3 额叶是参与调节躯体运动、注意力、情绪等活动的高级功能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fMRI技术在基于临床针刺镇痛机制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评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相关量表 |
1.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 |
2.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表 |
3.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12) |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入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概况 |
1. 三叉神经痛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
2. 解剖学基础 |
2.1 上颌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
2.2 翼腭窝的解剖学基础 |
3. 三叉神经病因病机的研究概述 |
3.1 周围病变学说 |
3.2 中枢病变学说 |
3.3 其他学说 |
4.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
4.1 药物治疗 |
4.2 非药物治疗 |
4.3 综合治疗 |
二、中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概况 |
1. 基本概念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3.1 中药治疗 |
3.2 针灸治疗 |
3.3 其它疗法 |
三、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尸体解剖 |
一、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与器械 |
2. 操作方法 |
3.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1. 针刺入路点与各标志之间的距离 |
2. 进针深度、角度及平均值 |
3. 进针成功率 |
三、结论 |
四、讨论 |
1. 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尸体解剖探讨 |
2.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探讨 |
3. 从中医角度看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4. 不足与展望 |
第二部分: 活体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操作方法 |
3.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1. 针刺相关值 |
2. 进针成功率 |
3. 进针成功头颅相关数据及均值 |
三、结论 |
四、讨论 |
1. 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治疗上颌神经分布区域疼痛的可行性分析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牛黄上清丸治疗实热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化学成分研究 |
1.1 牛黄上清丸处方药材的成分 |
1.2 牛黄上清丸复方的成分 |
2 药理作用研究 |
2.1 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
2.2 抗菌作用 |
2.3 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
2.4 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
2.5 其他 |
3.临床研究 |
3.1 治疗作用 |
3.2 副作用 |
4 质量控制研究 |
4.1 复方中各药材的单、多指标成分检测 |
4.2 有害物质检测 |
5 总结与展望 |
第一章 牛黄上清丸不同洗脱部位对实热证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动物 |
1.3 药材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小鼠实热证造模药的制备 |
2.2 牛黄上清丸不同乙醇浓度洗脱部位的制备 |
2.3 牛黄上清丸不同乙醇浓度洗脱部位的UPLC分析 |
2.4 牛黄上清丸总提物及不同乙醇浓度洗脱部位对实热证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
3 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 牛黄上清丸的“分而治之” |
3.3 实热证小鼠模型的舌象诊断 |
4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微量热法的牛黄上清丸不同洗脱部位的抑菌作用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牛黄上清丸不同极性成分段的制备 |
2.2 供试菌悬液的制备 |
2.3 牛黄上清丸不同乙醇浓度洗脱部位样品的UPLC分析 |
2.4 肺炎链球菌在牛黄上清丸作用下生物热活性的测定 |
2.5 定量热动力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全二维液相色谱的牛黄上清丸30%、60%乙醇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及结果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全二维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
2.3 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条件 |
2.4 全二维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
3 讨论 |
3.1 全二维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 全二维液相色谱较一维液相色谱的优势 |
3.3 指纹图谱的获取 |
4 小结 |
第四章 全二维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微量热法筛选牛黄上清丸的抗菌活性成分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及结果 |
2.1 10 批次牛黄上清丸60%乙醇部位全二维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共有峰的确定 |
2.2 基于微量热法的10 批次牛黄上清丸60%乙醇部位的抑菌作用 |
2.3 谱效关系分析 |
2.4 共有峰的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附表 |
(9)壮医“毒论”的渊薮与特色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壮医毒论的渊薮与特色梳理 |
第一节 壮医毒论的渊薮 |
一、壮族地区地理环境对壮医毒论形成的影响 |
二、壮族哲学对壮医毒论形成的影响 |
三、壮族宗教信仰对壮医毒论形成的影响 |
四、壮族习俗文化对壮医毒论形成的影响 |
五、壮族饮食文化对壮医毒论形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壮医毒论的理论特色 |
一、以毒为名命名疾病 |
二、用毒解释疾病病因病机 |
三、解毒法是壮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大法 |
四、壮药分类中解毒药品种繁多 |
五、壮医解毒方药特色鲜明 |
第二章 壮医毒论临床应用规律的分析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一、壮医毒病临床观察文献的筛选 |
二、《壮医毒论临床应用现代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三、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小结 |
一、文献检索结果 |
二、文献基本信息 |
三、文献主要信息 |
四、小结 |
第三章 壮医解毒方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探讨 |
第一节 壮医解毒方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一、研究对象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妇炎舒胶囊对醋酸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S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中医药治疗PID及SPID的实验研究概况 |
1 药效学研究 |
1.1 镇痛作用 |
1.2 抗炎作用 |
1.3 抗菌作用 |
2 疗效机制研究 |
2.1 抗炎机制 |
2.1.1 调节致炎/抗炎失衡 |
2.1.2 调节粘连相关因子 |
2.1.3 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
2.2 抗氧化机制 |
2.3 细胞凋亡机制 |
2.4 调节血液黏稠度 |
2.5 调节机体免疫力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养环境 |
1.3 实验主要器械和设备 |
1.3.1 主要器械 |
1.3.2 主要设备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药物 |
1.5.1 实验组药物 |
1.5.2 阳性对照组药物 |
1.5.3 化学试剂 |
1.5.4 0.9%冰醋酸及药物混悬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确定冰醋酸浓度 |
2.2 分组 |
2.3 实验设计 |
2.4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5 检测技术与方法 |
2.5.1 观察小鼠扭体行为 |
2.5.2 检测小鼠血清PGE2、NO的含量 |
2.5.3 检测小鼠脑组织中β-EP的含量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小鼠扭体反应的实验结果 |
3.1.1 小鼠扭体阳性率 |
3.1.2 小鼠扭体潜伏时间 |
3.1.3 小鼠扭体次数 |
3.1.4 小鼠扭体镇痛率 |
3.2 小鼠血清中PGE2、NO及脑组织中β-EP的实验结果 |
3.2.1 PGE2 的实验结果 |
3.2.2 NO的实验结果 |
3.2.3 β-EP的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研究模型的选择 |
4.1.1 研究模型 |
4.1.2 温度和醋酸浓度对小鼠扭体模型的影响 |
4.2 妇炎舒胶囊的相关研究 |
4.2.1 妇炎舒胶囊药物分析 |
4.2.2 妇炎舒胶囊的前期研究 |
4.3 PGE2、NO、β-EP与镇痛作用的关系 |
4.3.1 PGE2 与镇痛作用的关系 |
4.3.2 NO与镇痛作用的关系 |
4.3.3 β-EP与镇痛作用的关系 |
5 结论 |
主要工作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三叉神经痛1号方治疗三叉神经痛27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D]. 李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D]. 白尹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 吴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D]. 于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高渝.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D]. 谢玉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入路研究[D]. 杨震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8]牛黄上清丸治疗实热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吴瑞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壮医“毒论”的渊薮与特色及应用研究[D]. 黄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10]妇炎舒胶囊对醋酸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高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