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干部眼中的今明两年社会形势(论文文献综述)
姚路嘉[1](2020)在《中国登山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登山是极具社会影响、经济价值与象征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登山起源于远古先民“山岳有灵”观念下的为祭祀而登的祭山传统,此后又发展出为获得审美体验而登、为修行而登、为休闲娱乐而登的各种登山形态。近代面对新的变局,中国登山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登山运动发展成果,融入时代潮流,衍生出了为救国而登、为育人而登、为文明而登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后奥运时代,登山又以为“站起来”而登、为“富起来”而登、为“强起来”而登的新面貌发挥着自身的积极影响。登山与中国古代封天祀地、山水寄情、登高抒怀、隐逸修行等种种文化元素产生关联,又在近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社会、民生交织共进,承载着远超自身体量的符号象征和意义。当前关于中国登山的系统性的历史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以中国登山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与系统分析、逻辑分析法,通过史料整理,结合相关访谈与实物资料,系统研究登山运动发展的史实脉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登山观念与登山实践,阐发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进而明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传承民族攀登精神,为登山事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登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山岳崇拜活动。出现了祭祀登山、登山赏景、入山修行等形式。古代山岳攀登呈现出寓“家国”于登山、寓“进取”于登山、寓“修身”于登山的特征;第二,近代登山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教育过程以及一种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登山在中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其价值和功能逐步被人们所体认,为此后登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登山运动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登山运动首先经历了“为站起来而登”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入,登山走向“为富起来而登”,为创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贡献力量。在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期,登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现代中国登山的发展,体现出“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三大时代特征;第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登山事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新的跨越;第五,登山运动是传统文化与国家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第六,攀登精神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最后,登山事业是兼容并包、功能多元的社会活动,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未来中国登山将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精准扶贫、边疆治理等事业深度对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
焦欣波[2](2017)在《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研究 ——以剧本创作及改编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研究中,突破与超越文体和单篇作品范围界限的故事类型研究,一直是个空白。本文运用历史文献法、个案分析法、比较法以及诸多文学戏剧理论批评方法,从共时和纵向两个角度既着眼于戏剧创作及其改编的“历史场景”的学术性探究,又承继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参照当下文艺思潮、戏剧理论的发展趋向,使一切新观点建立在扎实充沛的史料梳理、新的阐释视角和新材料的发掘之上。并且,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改编”的角度切入,以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十分鲜明的阶段性、历史性特征为结构框架,以京剧和话剧为主要研究对象,清晰地剖析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的思想性、审美性、艺术性以及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力图展示水浒戏剧在20世纪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演化轨迹,揭示戏剧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无限可能性。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伊始于民国初年的“戏曲改良”和“新潮演剧”实践活动,在“小说界革命”、“曲界革命”和社会政治变革的强力推动下,产生了一批富于探索性的水浒新剧。尽管说这种探索沿续着固有的传统戏曲“程式化”表演,但新的独有的时代思想以及受日本新剧影响的艺术风格已经浸润其中。真正成熟的第一部“水浒话剧”(文明戏)《宋江》,是“五四”时期新旧剧交锋对“水浒戏”影响的结果,而反响最强烈、影响最深远的且具有深厚人道主义启蒙精神的“水浒戏”是欧阳予倩的话剧(文明戏)《潘金莲》。“五四”时期剧作家的这种创作精神,使“水浒戏”由历史的客观性真实转向现代意义上的主体性真实,开启了千年以来“水浒戏”的新纪元。事实上,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创编的繁荣肇起于1930年代,他们既有与时代政治诉求紧密相关的“水浒戏曲”和“水浒话剧”,也有逆历史进步潮流的注重“高台教化”功能的改良水浒戏。这一时期最为明显的创作特征是“水浒旧剧”的“革命化”选择及其实践,由欧阳予倩和马彦祥所形成的“侠义英雄+群体反抗”的叙述模式,成为水浒戏剧在20世纪的历史性选择。不得不说,这种创作方法“结束”了水浒英雄“单打独斗”的“局面”,着手与底层百姓共同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和历史的重任。“水浒戏剧”因其反抗特质同样成为抗战时期剧作家创作的对象,“侠之大者”的精神和民族正气再次得以弘扬。在国家意识的强烈笼罩下,水浒戏剧以民间立场和民间价值观念塑造出一批丰富多彩的英雄形象和感人故事,“水浒侠义”的人格魅力、行动规范和价值取向,广泛熏染了抗敌战士、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更为可贵的是,在抗战后期以《潘巧云》为代表的水浒戏剧消解了水浒英雄“冷冰冰”的“气概”,某种程度上回归到理性启蒙的创作道路上。基于民族“戏曲现代化”艺术改革和重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实现文艺为“战争、教育、生产服务”的政治目的,延安时期水浒戏剧创作及其改编既受原有故事超稳定结构的约束,又不得不通过多种艺术方式,对传统故事给予革命意识形态的整合、改造和遮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戏剧文学的创作题材、审美意识和思想内涵,但也使得传统戏曲被现代化、大众化的同时,迅速被革命化、政治化和概念化。延安时期新编水浒戏剧成为陕甘宁边区及其它“边区”以及“解放区”文艺大众化、革命化的经典形态,对建国后的水浒戏剧改编起到了决定性影响。因此,“十七年”时期水浒戏剧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和“人民性”的美学规范,持续重构梁山英雄特别是梁山女性形象。可以说,“十七年”的新编水浒戏剧未能真正实现创作主体及其思想表达的独立性,它大规模的生产和创新都是在主流意识形态控制下实现的“创造性转化”。尽管说新时期初期魏明伦的《潘金莲》以荒诞手法为剧作家们提供了一种范式,但使水浒戏剧走向历史的“深处”并以批判性眼光反思“梁山精神”的,却是注重挖掘梁山好汉个体道德价值的《草莽劫》等作品。直到1990年代,水浒戏剧才完成商业化创作与市场化转型,凸显出“媚俗”与“类狂欢化”的美学特征,此时的水浒戏剧创作终于走出“历史—政治”隐喻这一思维惯性。纵观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则发现:其一,水浒戏剧的语言文体尽管吸收了西洋话剧形式和传统戏曲“程式”,但经过近百年剧作家的开拓、试验和探索,已形成一种内在的言语秩序和表达方式、感觉方式、体验方式、思想方式乃至精神结构。这种文体特征内隐于水浒戏剧的语言深层,外显于戏剧意义的表层,同时包含着与文本相关的社会思想与人文精神,体现着剧作人现代戏剧思维及形态的历史性变迁与心理结构的衍变。其二,作为一种“史诗性”的叙事方式,水浒戏剧以历史表述与历史隐喻的方式,不断形成民族的集体情感冲动,体现出民族寻求变革意识的伟大信念。其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与政治国家、革命运动休戚相关,水浒戏剧几乎丧失了“原初”的意义,被赋予强烈的革命色彩以及由此形成了一种政治神话符号。虽然1990年代这一“政治神话”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但在国家政治与市场商业的通力合作下,水浒戏剧仍然没有创作出表现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人类思想与感情的作品。
刘国钰[3](2014)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 ——兼论客家妇女地位变迁》文中认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妇女运动也进入低潮时期。随着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妇女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赣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藉此也开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中央苏区的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妇女观的指导下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的局部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中央苏区地处赣闽粤边区,与中国最大的客家民系聚居区基本重合,中央苏区作为苏维埃革命运动中心,国民党动用了几十万军队进行反复围剿。苏区男子大部分参军打仗,妇女成为中共争取的主要力量。动员妇女参加革命,建设和保卫根据地,支援武装斗争,是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基本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农妇的积极性,中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赋予她们与男子一样的权利,并通过从上到下普遍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和女工农妇代表会议制度来了解并解决农妇诉求,苏区妇女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她们积极投入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参与后方生产与政权建设,支援革命,成为苏区革命与政权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中央苏区的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妇女运动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与丰富,为随后中国妇女运动的全面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赣闽粤边区作为客家民系聚居地,中国共产党在此三角区域领导的苏区妇女运动,实际参与的主体对象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客家妇女。因此深化以客家妇女为主体的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弘扬苏区与客家文化精神,发扬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苏区妇女与客家妇女有机结合起来,以客家妇女社会、家庭地位变迁为重点考察,从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性别等多学科、多视角介入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的苏区妇女运动,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相关方面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对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运动实践、客家妇女地位变迁、实践经验等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
马关生[4](2013)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启了加速转型的崭新时期。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自身转向现代化、科学化,以及应对社会转型带来严峻挑战的双重使命。社会转型时期,制度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为切入点,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在阐述社会转型的时期和主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发展理论基础上,阐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及其发展的基本内涵,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要素构成与过程逻辑。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生态环境、动力构成、主体构成、目标体系、内容结构、评述分析等方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再次,全面总结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实践成就,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最后,从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途径等三个方面提出推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科学发展的对策。本文研究丰富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体系,深化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视野,推动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发展。论文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对于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吴丽霞[5](2011)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劳动力和人口转移方式实现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则是通过农民工候鸟式的流动来实现。早在9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详细地研究了农民工现象,为国家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全面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至今,农民工境遇还没有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根本好转,并以更加严峻的形势延续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在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农民工仍只是依靠自身的单薄力量有限地进行自我调适。当人口基数庞大的农民集体游离于政治体系之外,便悖离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衷,那中国的民主无论如何都不是完整的民主。文章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考察对象,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价值的有效性,阐述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要素。通过实证分析,探索中国政治民主进程受阻的深层根源,进而寻求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长远发展。
姜萌[6](2011)在《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文中提出历史事实是唯一的,但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呈现和理解会随着历史叙述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历史要成为受过教育的人的学问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历史事实是在同一个历史叙述模式中呈现。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一个主要的历史叙述模式,即基于儒家“三纲五常”伦理观念构建的,以帝王将相为书写主体的历史叙述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虽然有可能在具体的历史事实上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呈现和理解却鲜有分歧。但是自中国在甲午之战惨败给日本之后,中国传统的历史叙述模式之权威性受到质疑,并很快被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取代。在清末兴起的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是在西方现代历史学影响和时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1820年代开始,西方传教士为了改变中国人对西方野蛮落后的偏见,开始通过创办中文报刊等方式向中国人传播西方现代史地知识。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入程度的加深,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中国的不足,并且主动向西方学习。在惨败给日本及随之而来的瓜分狂潮彻底打碎了中国士大夫的“天下中心观”,树立了新的时空观念。把视野扩展到世界的中国人从西方列强的历史中寻找到了可以促使中国走向富强的经验,从其他被征服国家的历史中发现了可让中国人警醒的教训。为了推动维新变法,拯救中国,现代历史学被推上了前台,成为发动政治变革依赖的重要资源,历史叙述模式现代对传统的替代在维新人士对历史的利用中开始。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进化论取代了历史循环论成为历史指导观念,一是西方现代普世价值成为历史价值观的新内核,一是历史书写主体从帝王将相转移到群体。这三个因素只是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共同因素。由于族群意识的影响,清末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对中国传统历史叙述模式的替代不是从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传统历史叙述模式过渡到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现代历史叙述模式,而是从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传统历史叙述模式演变成三个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在创深痛巨的外患压迫下,首先出现的是现代国史叙述模式。清末开明的知识阶层为了挽救危亡,希望通过历史书写来构建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种族对中国的认同,达到内结外竟,抵抗西方列强侵略,振兴中国的目的,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史叙述模式。这个模式具备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以促进国族整合为主要目的,一是以国族主义为历史价值基准,一是多种族混合的历史体系,一是书写内容重国家社会轻种族矛盾。虽然在具体的实践中面临着如何认识汉族及周边其他种族的起源、如何看待匈奴等非汉族种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如何定位非汉种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如何评价与种族竞争有关的历史人物等这些颇为棘手的问题,不过清末的知识阶层仍然初步建构了新的中国历史体系,并且通过教科书等形式表现出来。汉族知识阶层在爱国心不能正常表达的情况下,汉族种族意识逐渐觉醒,并构建了旨在为发动反满革命进行舆论宣传的种族史叙述模式。这个历史叙述模式以汉族中心观为指导,秉持汉族主义价值基准,不仅对传统史学进行了种族主义的批判,而且还构建了以汉族为中心的历史体系。章太炎、刘师培、刘成禺、陶成章等清末着名的反满革命者对种族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实践,都贡献了不小的力量。不过由于种族史书写的狭隘性,及其旨在发动反满革命的功利性,使它在1906年之后就开始出现了衰微的趋势。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孙中山等人已经开始摆脱狭隘的种族主义,提倡国族主义;一是可资发扬汉族种族主义的材料在经过数年之后基本都已经使用,很难再找到历史书写需要的新材料;一是在多年大肆宣扬反满革命之后,汉族史书写在宣传反满革命和激扬汉族族群意识方面的功效已经开始消退。在1902年之后,随着地方自治思潮的兴起,现代地方史志叙述模式也开始出现。虽然这一模式在价值基准上既可能受到国族主义的影响,也可能受到种族主义的影响,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世界——国家格局中寻找乡土的位置,一是从乡土认同中寻求国家认同,一是为改良地方而探寻地方特质。随着国家推行乡土教育的大潮,现代乡土史志书写在清末较快地走向兴盛。但是知识阶层逐渐认识到由于强调地域意识对加强国族认同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导致清末出现的乡土史志也很快出现了衰微的趋势。书写历史的目的是通过对过去的回溯来寻找当下的自我。在清末这个独特的时期,原本封闭的“天朝”已经被打碎,每一个对国家、种族和故乡还有感情的人,都要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以回答但是又必须尽快回答的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又必须回答又急迫回答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之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巨大、更关键、更急迫的问题——“中国是什么”?只有正确回答了这一个问题,中国才可以挽救危亡,才可以走向富强。由于时势的原因,清末的知识阶层对这一个问题试图从国家、种族和地方三个视角来回答。以学术史的眼光来看,为回答这一问题出现的三个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对此后中国的历史叙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国人在对同一历史事实的理解上出现了不能弥合的分歧。在当前的中国,要合理地解决历史分歧和展开妥善的书写历史,需要先以此前出现的现代历史叙述模式之扬弃为基础,构建包容性更强的历史叙述模式。
丁以德[7](2011)在《江苏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社会历史考察》文中提出解放后,中共运用阶级方法分析当时社会状况,认为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等各种势力依然存在并随时会进行破坏活动。考虑到当时不熟悉新区情况和社会基础尚未建立等因素,中共选择了先稳定社会秩序。解放初期一年多时间内,中共着手建立工、农、青、妇、商等各种群众组织和各界代表会议帮助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开展政治教育向社会各界灌输新意识形态,使社会成员明确阶级角色;并遣散流民、难民和散兵游勇,打击匪特破坏社会秩序的现行活动。这些措施帮助恢复社会秩序,也掌握了社会的基本情况,为镇反准备了前提条件。朝鲜战争爆发后,匪特活动增加,社会上出现的人心浮动局面,中共增强了敌情意识。中共在抗美援朝时期发动镇反运动以综合解决各类反革命分子,既是解放后一直考虑的问题,也有巩固战争后方的现实考虑。镇反期间,中共分别以清理外层处理社会上,和清理中内层来解决政权内部及中共自身组织中的反革命分子。镇反运动采取从社会层面逐步扩展到政权内部的步骤,并在不同层面采取了不同模式。各地在打击社会层面各类反革命分子时大张旗鼓开展镇反,通过全面地宣传动员活动来配合镇压行动;而针对中共及政权内部反革命分子的清理中内层时,采取了整风审干模式审查清理政权内部异己分子。镇反初期,中共中央批评前期镇压活动中的“宽大无边”,推动各地开展镇压活动。但一些地方对打击目标和程度不明确,一些城市地区也因各种原因使得镇反运动相对落后。1951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镇反政策,给各地镇压活动提供了惩罚标准,也为普通人提供了判别反革命分子的基本原则。毛泽东通过批示转发各地镇反报告和经验来指导各地开展镇反。而各地特别是城市地区大张旗鼓开展镇反,通过各单位和群众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镇反行动,推动镇反运动走向高潮。“双十”指示颁布后,江苏各地检讨前期镇反状况,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收集各类反革命分子名单,开展镇压和宣传活动。解放后,中共原准备花较长时间有序进行土改,以减少失误和社会震动。江苏各地在土改试点和初步推开阶段相对谨慎和注意政策,但地主的不满言论和破坏行为被视作有“变天”思想。一些干部也感觉受到了政策纪律的束缚。抗美援朝后,华东局决定加快土改进程。各地通过加强镇压活动推动土地改革进程,但在发动农民斗争地主时伴随很多打骂地主等暴力行为。各地结合镇反运动完成土地改革过程中,在处理不同各类人员时也改造了农村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颁布后,镇反运动的中心逐渐从农村地区转向城市。城市地区通过全方位宣传动员活动配合镇压行动和营造镇反氛围,大张旗鼓地开展镇反运动。其中,南京市解放后通过剿匪肃特等活动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中共中央领导对南京镇反活动的力度不满,多次要求加大镇压力度。南京市结合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开展镇反运动,进行反动党团特成员登记活动,通过各机关单位和群众组织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及进行镇压行动。南京在第二届二次各界代表会议后,镇反进入高潮时期。南京还结合抗美援朝和宗教革新等运动收回了一些外国教会办理的教育医疗机构,驱逐了教皇代表黎培理等一些外国人出境。镇反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给各地镇压活动提供了量刑标准。依据追溯和类推原则打击解放前的经历,不仅给通过镇反来肃清旧政权基础以依据,也给一般人提供了相对容易的判断反革命分子的原则。各地依据民愤、血债和数字等标准开展镇压活动,以杀、关、管、放等方式处理了大量各类反革命分子。中共中央提出了“打得狠、打得准、打得稳”的原则,但一些打击标准的规定本身相对模糊,一些干部受镇反氛围压力和自身水平限制,出现了乱捕乱杀的状况,并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镇反期间,一些人受到乡土亲情等因素影响,出现了同情镇反对象的状况。中共根据意识形态建构镇反解释话语和生产宣传产品,通过报刊和宣传网等途径将镇反宣传解释落实到社会基层,并结合控诉活动来营造镇反氛围,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镇反,并推动各界人士与镇反对象划清敌我界限。大规模开展镇反后,各地出现了捕杀过多过火等状况,并造成了案件和犯人积压过多等问题,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疑虑的声音。中共中央因此提前召开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对镇反进行收缩调整。会上决定,从1951年6月1日起,全国一切地方将捕人批准权一律收回到地委专署一级,将杀人批准权一律收回到省一级,同时规定了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数量限制;会上还要求各地开展清理积案,组织劳改和管制等工作以巩固原有镇反成果。会议后,各地减缓了捕杀行动,组织犯人开展劳动改造和管制活动,并在此基础逐渐形成了劳动改造和管制等制度。各地还在运动期间普遍建立起群众性治保组织整合为治安保卫委员会,接受单位领导和公安局的业务指导,配合镇反运动和维护地方治安。1951年5月,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召开后,镇反运动逐步转入清理政权内部异己分子。195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清理“中层”“内层”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地在951年夏秋以整风审干模式进行清理中内层,重点审查留用旧人员和录用新人员。清理中内层一般采取学习相关镇反文件,坦白交代个人过去经历,并通过组织来审查处理的方式展开。清理中内层实际上持续了较长时间,并结合当时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司法部门的司法改革,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来审查清理政权内部。机关、团体和企业部门在审查清理个人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制度方面的改造。解放前后,中共自身组织和党员数量有很大发展。镇反期间,中共进行整党建党活动清理自身组织,对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政治教育并审核党员的以往经历。由于对解放前国统区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地下党员在此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镇反期间,一些民主人士也因与旧时代和旧政权的关系而受到一定的冲击。中共在发现一些地方对民主人士的过火状况后,采取了一些照顾措施,同时推动民主党派进行自我改造。民主党派在支持中共开展政治运动的同时对自身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进行了清理改造。镇反经过收缩巩固前期成果后,1951年9月,召开第四次全国公安会议。会上分析前期镇反开展状况,认为未进行土改的地区、湖沼地带等沿海沿边偏僻地区是镇反不彻底地区;一些新解放区对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头子打击也不够,会议决定结合各种具体工作和其他政治运动开展镇反补课。但镇反补课活动一度受到三反五反运动的影响,因而第五次全国公安会议上决定完成前期补课任务,并开展取缔会道门和水上镇反等活动。在前期镇反基础上开展取缔会道门活动,通过逮捕会首、登记会道门分子、揭露会道门使用的欺骗手段等方式号召道徒退道。水上镇反则是消灭原有镇反死角地带,结合打击水上犯罪活动和逃亡和隐藏在船上的反革命分子,同时清查船民情况建立水上管理制度。中共在抗美援朝背景下发动了镇反运动,是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以政治运动方式综合解决国民党残余势力及其他各种威胁新政权和社会秩序有现实和潜在威胁的各类力量。经过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的镇反运动,打击了社会上大量各类反革命分子,政权内部的人员也被普遍进行了审查和清理,巩固了政权和建立了新社会秩序。
高娟[8](2011)在《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责任政府的构建,必然要求政府及其官僚体系及时、直接、有效对管辖范围内的公众诉求做出回应。而政府回应的能力建设,不但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供给职能的本质要求和责任,更为重要的的是,政府回应力的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的问责机制,更反映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大致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展开。笔者立足于责任政府的视角,将论题确立为“基于责任政府导向下政府回应力研究”,尝试从理论上探讨政府回应力的价值取向、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并运用个案,总结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回应力建设上所面临的问题,在揭示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回应型政府的基本策略。其基本研究内容如下: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政府回应的研究,交织共生着关注效率的管理主义与关注公平、民主的宪政主义两种范式取向。而本文所称的政府回应,是指政府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按照法律规定,在其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对公众的要求和愿望做出积极反应的过程及相关制度安排。而政府回应力,则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对社会公众及其它社会组织所提出的各种诉求做出及时和负责的反应与回复的能力。政府回应力的价值取向分为公平、正义、民主的义务价值和追求效率、包容性增长及科学、法治等实践价值两个层面。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权力代理关系是政府回应的逻辑依据,而“责任驱动”则是政府回应的流程模式内涵。政府回应力建设的的关键在于主动、透明、充分、迅捷等核心能力要素,以及抓住第一时间或最佳时机,并以负责任的政府和负责任的媒体作为回应途径。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应该包括测评主体、测评客体、测评目标、测评标准、测评指标、测评方法和测评报告等7个构成要素。它具有实现和落实政府责任、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改善政府与公众关系、提升政府效能等四项特殊功能,其构建须遵循服务导向、职能依据和发展调整等原则,其构建的系统流程依次应为功能定位、方案设计功能检验等三个基本环节。政府回应力的测评就是要在政府回应的广度、深度和效度3个维度对其回应的效率、效益、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顾客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3个维度、8个类别和20个单项目标的政府回应力测量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直面丑闻的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都公交燃烧事件后三天五场新闻发布会的迅捷反应及深圳市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中扩大参与的“双向互动”制度创新等3个典型案例,分别从回应过程、回应力评价及回应力建设等3方面对前文关于政府回应力内涵、内容、流程、标准的观点进行了实证验证。三个案例对于政府回应力建设的启示在于:地方政府应直面问题,务必及时回应民众诉求,并采用区分性的回应策略,超脱案例具体事件来完善制度,政府危机公关必须实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以系统的制度创新予以回应基层社会矛盾或公众利益诉求。政府的回应力高下取决于公众的需求与政府回应的均衡(即帕累托最优),而这一均衡需要在探究地方政府现实回应力建设所面临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策略(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回应力建设的制约因素为:责任政府的民主政治土壤贫瘠形成了权威中心的闭锁场域;以及由传统行政文化的惯性影响所导致的政府对自身责任的知行困;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则是阻碍责任政府构建,进而妨害政府回应力提升的现实深层动因。本文最后提出了责任政府导向下提升政府回应力的对策,即通过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实现责任政府的生态优化,通过行政伦理的重塑实现政府责任的主观环境优化,通过组织结构的改造实现责任政府构建中的自我优化,通过完善电子化的政府回应平台加强责任政府的现代化技术保障,并建议以推进公众的政治参与作为责任政府构建与政府回应力提升的核心任务。
杜倩萍[9](2011)在《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末以来,关于非政府组织和弱势群体的问题,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热门话题,出版了不少论着,网络上的点击率也日益增长。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论述,真正深入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草根非政府组织及其公益服务对象内部进行参与式调查的实证性成果并不多。而本文则以瓷娃娃关怀协会及成骨不全症患者(瓷娃娃)为主要案例,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理想及实际文化模式为主线,运用社会结构分层、公民社会、参与式发展等相关理论,结合国情实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对草根非政府组织扶助弱势群体之功能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第一,将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放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分层加剧、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并以瓷娃娃为例,描述了弱势群体的处境和需求。从而论述了目前中国的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更多草根非政府组织,以激发集体智慧及社会力量,来扶助弱势群体,避免群体性过激行动的发生,以保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二,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了我国古代民间社团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组织渊源,以及近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对明、清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相关理论。第三,以瓷娃娃关怀协会实施的扶助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之各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扶助弱势群体中的功能、优势和不足之处。第四,针对草根非政府组织发挥功能时面临的外部制度困境和自身制约因素,提出对策性建议:从政府层面上创造促进草根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完善管理体制,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资源引导,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平等合作关系。并与美国税收政策作比较,论证了提升税收优惠政策,对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对非政府组织而言,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其中包括拓宽获取资金渠道,力保可持续发展,提倡参与式发展,建立与政府、企业、扶助对象及志愿者的互动合作模式;提升专业化能力,广泛吸纳人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多元立体监管体系;构建志愿服务新机制,发挥公益活动生力军作用。同时,以英国《框架协议》及“时间银行”等为例,提出要重视从小培养志愿风尚,强化鼓励褒奖制度,使公益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结语中,还运用文化模式的整合理念,勾勒了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企业等共同整合各方资源,扶助弱势群体框架图,以期更好地发挥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使社会公益事业更健康、迅速地发展。论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参与式调查,积累了大量有关瓷娃娃病友及瓷娃娃关怀协会的资料和数据。然后在对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详细地描述了瓷娃娃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受教育、就业、家庭婚姻状况、心理状态及需求等。同时,利用亲身经历、个别访谈、平面及网上相关材料,对瓷娃娃关怀协会的组织结构、实施之各种项目及志愿者公益服务等进行梳理分析,从中全面展现了协会在扶助瓷娃娃等罕见病群体中的功能及他们自身的心路历程。第二,运用人类学参与式发展理论,绘制了“参与式发展主体之间关系模式图”,具体地展现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公益服务对象及志愿者之间“赋权”、“分权”的互动合作关系。同时还运用文化模式整合理念,绘制“理想文化模式下扶助弱势群体框架图”,以展示非政府组织、政府、社区、企业等各主体共同构筑扶助弱势群体的运作框架和社会功能。
黄月琴[10](2010)在《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政治 ——2007-2009年国内系列反PX事件的媒介建构》文中指出本文是对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大陆近年发生的反石化运动话语实践的传播学考察,解析国内媒介对多个反PX事件所采取的建构策略、框架类型和再现机制,揭示媒介话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冲突和话语权力之争。2007年至2009年,在厦门、漳州、成都和广州等地发生多起民众反对大型石化项目建设的反PX事件,形成一场以环境风险为主题的社会运动。大众媒介以及政府、公众等社会主体围绕这场反石化运动,展开了曲折而丰富的传播实践。本研究以反石化运动中的传播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本生产的具体语境和社会过程,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和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经验性研究方法,来揭示反石化运动所包含的话语政治。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媒介对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构建是制约性的、变迁性的和冲突性的。其原因,在于媒介的运动话语构建,如同公众表达行动本身一样,首先面临着权力控制的困境,又缺乏开展话语实践的合法性资源和价值共识。表现在:一、媒介欲将反石化议题纳入媒介议程,面临着刚性权力、宣传政策与组织把关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需要采用一系列策略性仪式来消解、规避和抵抗这些控制,其中,寻求外部政治机会和权力缝隙、异地媒介突围、灵活运用环境风险框架降低政治敏感度,以及以专家知识分子作为权力支点是最主要的媒介话语策略。二、话语权力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贯穿着反石化运动的话语建构过程,使得大众媒介的框架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和变迁性特征。随着社会冲突的“行进”和事件的转换,风险框架、社会秩序框架、经济利益框架、公民权利框架、政治治理框架等多种类型的新闻框架被媒体采用,反石化运动的媒介话语呈现出碎片化的“马赛克”模式,新闻场域集合着官方话语、公民话语和科学话语等多个话语体系。在这些话语框架的背后,隐藏着公民社会与威权政治、发展主义和环境正义等多元而冲突的意识形态。三、在反石化运动中,媒介内部出现立场和话语的分化,本地媒介和异地媒介、宣传性媒体和市场化专业性媒体、大众化媒介和行业性媒介、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形成利益、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对峙和交锋,其过程和机制在“散步”这个“热点时刻”的媒介言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反石化运动中,部分传媒以新闻专业主义和民主自由意识形态的本土想象,对抗官方负面的政治化标签话语,再造了运动公众的形象与“散步”行动的意义,形成对支配性意识形态秩序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话语又贯穿着对权力的妥协和软化策略,渗透着习焉不察的国家主义和精英意识。国内媒介建构社会运动的话语差异和意义竞争,与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失衡和公众话语权力的缺失紧密相关。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力格局,发展主义及GDP意志的主导、利益表达机制的不畅都使公众的话语行动缺少制度性保障,难以在意识形态层面获得“承认”的权利,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政治因而缺少合法性资源和共同价值基础。媒介对反石化运动的报道受制于意识形态之争,风险主题以及环境的善治没有得到足够讨论和推进,国内环境冲突问题继续再生产。而公众话语权的缺失以及群体利益表达的权力困境是制度性问题,须以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推进来解决。
二、领导干部眼中的今明两年社会形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导干部眼中的今明两年社会形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登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以“事件”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二、以“地域”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三、以“人物”、“人群”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逻辑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登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
第一节 山岳有灵: 为祭祀而登 |
一、崇山观念的孕育与产生 |
二、作为神秘仪式的祭山与封禅 |
第二节 山川宜赏: 为审美而登 |
一、山岳审美价值的发掘 |
二、登山赏景与登高抒怀 |
第三节 山中宜修: 为修行而登 |
一、“山中宜修”观念的由来 |
二、道士入山修行与僧人登山行脚 |
第四节 山水之乐: 为享乐而登 |
一、宋明以来社会观念的转变 |
二、作为休闲生活的山岳攀登 |
第五节 中国古代登山的历史特征分析 |
一、登高小天下: 寓“家国”于登山 |
二、山高人为峰: 寓“进取”于登山 |
三、山中有真意: 寓“修身”于登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西方登山运动的借鉴与自我探索 |
第一节 “不容外族探险”: 为救国而登 |
一、对西方探险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登山探险家的探索 |
第二节 培育“体国经野之心”: 为育人而登 |
一、对户外教育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户外教育的探索 |
第三节 倡行“新风尚”: 为文明而登 |
一、对“文明”的崇尚与学习 |
二、近代休闲登山在中国的实践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登山的特征分析 |
一、倡导体育救国,融入时代洪流 |
二、注重登山育人,融入教育过程 |
三、提倡文明观念,促进健康休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只为国旗飘扬: 为“站起来”而登 |
一、“为国攀登”的登山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 |
二、两次珠峰攀登的历史壮举 |
第二节 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为“富起来”而登 |
一、改革开放事业引领下的登山运动新思路 |
二、山峰对外开放、商业登山与驴友论坛的初兴 |
第三节 走向伟大复兴: 为“强起来”而登 |
一、新时期的登山运动发展观 |
二、特殊时期的珠峰攀登与户外产业的新超越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登山发展特征分析 |
一、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 |
二、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 |
三、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登山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创新发展为内核,实现登山事业动能新旧转换 |
第二节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协调发展为网络,挖掘登山经济社会效益 |
第三节 绿色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绿色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绿色发展为灵魂,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
第四节 开放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开放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开放发展为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路带建设 |
第五节 共享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共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共享发展为主旨,依托山岳空间实现共建共享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本研究搜集的旧刊物中的相关登山史料 |
A1 《爬山运动在欧洲》 |
A2 《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涉水》 |
A3 《幽山莫梯纪游》 |
A4 《各种不同的旅行》 |
A5 《伟大的祖国山河》 |
A6 《黄山之游》 |
A7 《识得庐山面目真》 |
A8 《龙潭山》 |
附录B 本研究搜集的旧书籍中的相关史料 |
B1 《埃菲尔士峰探险记》 |
B2 《西北的探检事业》 |
B3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一) |
B4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二) |
B5 《世界最高峰的探险——科学没有战胜自然》 |
附录C 本研究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口述资料 |
C1 和进海先生 |
C2 尹逊平先生 |
C3 扎西次仁先生 |
C4 林伟宁女士 |
附录D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搜集的档案文献材料一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研究 ——以剧本创作及改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水浒戏”创作及改编的历史与演变 |
二、“水浒戏”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的文本阐释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初至“五四”时期的水浒戏剧转型及探索 |
第一节 清末民初思潮与“水浒新剧”的创作尝试 |
1. 清末“小说(曲)界革命”与“水浒”地位的提升 |
2. 民初“水浒新剧”的创作尝试 |
第二节 五四时期“水浒话剧”的诞生及其探索 |
1. “新旧剧”交锋与“水浒”话剧的诞生 |
2. 《潘金莲》与潘金莲的“翻案” |
第二章 1 930年代水浒戏剧的多元化主题与历史性选择 |
第一节 水浒戏剧的多元主题与文化透视 |
1. 政治诉求:人间正义与除“恶”反“封” |
2. 高台教化:在“戒色”与“爱情”之间 |
第二节 革命化叙事模式:水浒戏剧的历史性选择 |
1. 呐喊与批判:水浒戏与“革命”关系考察 |
2. 暴力或反抗:“旧剧改良”的“革命”选择及其实践 |
3. 范式及影响:“侠义英雄+群体反抗”的革命化叙事 |
第三章 抗战时期水浒戏剧的国家意识与民间立场 |
第一节 民族意志、国家意识与民族正气 |
1. “侠之大者”与国统区的民族正气 |
2. “奴才教育”与上海“孤岛”的狂欢式复仇精神 |
第二节 “民间立场”、“英雄侠义”与现代民族精神构建 |
1. “侠义”叙述与民间立场的抗战 |
2. 从“公义”弘扬到“私义”批判 |
3. 梁山英雄的两极化女性想象 |
4. “侠义”与现代民族精神构建冲突 |
第四章 延安时期新编水浒戏剧的叙事模式与革命想象 |
第一节 “新式英雄”塑造与“阶级仇恨”叙事模式 |
1. “反霸抗日”主题与“置换变形”的修辞策略 |
2. “新式英雄”塑造及英雄叙事模式 |
3. “阶级仇恨”:“丑化”“阶级敌人”与“美化”“人民群众” |
第二节 革命想象、革命伦理与革命“民族形式” |
1. “梁山泊”:革命“乌托邦”想象 |
2. 革命政治伦理与“女性私人痛苦” |
3. 革命叙述与革命的“内在结构”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水浒戏剧改编与“工农兵”文艺方向 |
第一节 水浒戏剧改编的新美学规范 |
1. 深入与调整:1948年前后的水浒戏改编 |
2. 《新大名府》《新渔家仇》批判与“历史主义”创作倾向 |
3. “人民性”与新编水浒戏剧 |
第二节 “梁山英雄”再构及其身份之痛 |
1. “自觉改造”:英雄好汉的“革命精神” |
2. “自我成长”:英雄好汉的“革命人格” |
3. “身份之痛”:英雄好汉的“革命领袖” |
第三节 爱情伦理与亲情暴力 |
1. 女性及其“淫妇”叙述 |
2. 从“英雄夫妻”到“才子佳人” |
3. 弱化的“父亲”与强化的“正义” |
第四节 水浒戏整理与“戏改”及“工农兵”文艺指向 |
第六章 新时期水浒戏剧的创作突破与审美趋势 |
第一节 “水浒戏”的革命性“续写”与批判性“反思” |
1. “极左思潮”与延安文艺“经典”再改编 |
2. 延续“十七年”与1980年初期的再创作 |
3. 梁山的“信仰危机”与个体价值的“反思” |
第二节 消费时代的水浒戏市场化转型 |
1. 媚俗:回归“古典浪漫” |
2. “类狂欢”:市场消费与“后革命化”叙事 |
第三节 新时期“潘金莲”的双重镜像 |
1. 文化“批判者”:“潘金莲”与华夏文化“妇女病” |
2. 大众“牺牲品”:“潘金莲”的精神向度与情欲世界 |
余论“程式”、史诗与神话 |
一、“程式”与语言文体的承继和突破 |
二、“史诗性”呈现与叙述方式的嬗变 |
三、“神话”及其历史性批判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 ——兼论客家妇女地位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 主要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
(一) 苏区与中央苏区 |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 |
(三) 客家与客家妇女 |
三、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研究概况 |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研究概况 |
(三) 关于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的研究概况 |
四、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 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创新点 |
(四)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产生与发展 |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产生 |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德国的发展 |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俄国的发展 |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 |
(一) 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
(二)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通解放的天然尺度 |
(三) 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
(四) 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五) 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 |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入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思想 |
(三) 毛泽东早期妇女思想 |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及理论的探索 |
四、 妇女解放思想在赣闽粤边区的传播与发展 |
(一) 早期赣闽粤边区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
(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背景与基础 |
一、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社会土壤 |
(一) 赣闽粤边区地理自然环境 |
(二) 赣闽粤边区社会经济状况 |
(三) 赣闽粤边区政治文化状况 |
(四) 赣闽粤边区党组织及革命基础 |
二、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历史背景 |
(一) 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 |
(二) 土地革命的兴起——向农村转移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三) 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中央苏区的初步形成 |
三、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地域文化基础 |
(一) 赣闽粤客家聚居区与中央苏区的重合 |
(二) 赣闽粤边区客家妇女的生存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保障 |
一、 中共妇运指导: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政治保障 |
(一) 中共对农村妇女运动工作的指导 |
(二) 形式多样化的革命舆论宣传动员 |
二、 建立妇女组织: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组织保障 |
(一)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基础:大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协会 |
(二) 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组织:党内恢复重建的妇女部门 |
(三) 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组织: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 |
(四) 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组织:女工农妇代表会议 |
三、 出台相关政策: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政策保障 |
(一) 政策出台:为妇女实现解放提供政策保障 |
(二) 政策落实:在实践中为中共领导妇女解放积累经验 |
四、 融合地域文化: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文化介入 |
(一) 革命歌谣:客家山歌与革命的融合 |
(二) 苏区戏剧:戏剧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下客家妇女地位变迁 |
一、 革命运动前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形象回溯 |
(一) 客家妇女传统家庭地位 |
(二) 客家妇女传统婚恋世界 |
(三) 客家妇女传统社会形象 |
二、 革命运动前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角色评价 |
(一) 文献记录中的客家妇女 |
(二) 宗法世界中的客家妇女 |
(三) 客家妇女传统角色悖论 |
三、 革命运动后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角色变迁 |
(一) 政治经济地位变迁 |
(二) 婚姻家庭地位变迁 |
(三) 文化教育地位变迁 |
四、 革命运动后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角色评价 |
(一) 外界对苏维埃革命运动后客家妇女的评价 |
(二) 毛泽东等领导人对客家妇女地位变迁调查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实践经验总结及当代启示 |
一、 苏区妇女对苏维埃革命的参与与贡献 |
(一) 苏区妇女在后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充当主力军 |
(二) 苏区妇女积极参加扩红支前及武装革命斗争 |
二、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差异性与历史局限 |
(一) 阶级差异下的苏区妇女运动 |
(二) 婚姻绝对自由口号下的两性博弈 |
(三) 妇女在革命斗争中的游离与担忧 |
(四) 阻碍苏区妇女运动的其他因素 |
三、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发展 |
(一)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局部实践 |
(二) 开创了共产党人对农村妇女解放的理论探索 |
(三) 促进了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妇女思想的形成 |
四、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实践的当代启示 |
(一) 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二) 重视传统文化,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与民族化 |
(三) 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新跨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4)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化浪潮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
1.1.2 社会转型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1.1.3 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3.3 研究状况简要评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社会转型的相关界定 |
2.1.1 社会转型时期界定 |
2.1.2 社会转型相关理论 |
2.2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发展理论 |
2.2.1 制度的起源与本质 |
2.2.2 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
2.2.3 制度发展的主体力量 |
2.2.4 制度发展的逻辑过程 |
2.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及其发展的基本内涵 |
2.3.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基本内涵 |
2.3.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内涵 |
2.4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要素构成与过程逻辑 |
2.4.1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构成要素 |
2.4.2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过程逻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相关要素分析 |
3.1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环嬗变 |
3.1.1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
3.1.2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
3.1.3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
3.1.4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
3.2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动力构成 |
3.2.1 社会基本矛盾产生根本动力 |
3.2.2 现实利益矛盾形成一般动力 |
3.2.3 人才培养需求产生直接动力 |
3.2.4 教育实践发展形成内在动力 |
3.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主体构成 |
3.3.1 中国共产党是主导力量 |
3.3.2 行政部门是实施力量 |
3.3.3 党的领导者是促进力量 |
3.3.4 广大人民群众是主体力量 |
3.4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目标体系 |
3.4.1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 |
3.4.2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
3.4.3 提升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
3.4.4 维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3.4.5 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3.5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内容结构 |
3.5.1 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发展 |
3.5.2 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发展 |
3.5.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发展 |
3.6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评述分析 |
3.6.1 制度发展评述分析的基本原则 |
3.6.2 制度发展评述分析的主要内容 |
3.6.3 制度发展评述分析的基本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的实践成就 |
4.1 邓小平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发展建设(1978-1989) |
4.1.1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思想 |
4.1.2 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机制 |
4.1.3 社会各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 |
4.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的初步建立 |
4.2 江泽民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与时俱进(1989-2002) |
4.2.1 江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思想 |
4.2.2 党的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发展 |
4.2.3 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 |
4.2.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的跨越发展 |
4.3 胡锦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发展创新(2002-2012) |
4.3.1 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思想 |
4.3.2 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发展 |
4.3.3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 |
4.3.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的发展完善 |
4.4 习近平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新思路(2012-至今) |
4.4.1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观点 |
4.4.2 实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 |
4.4.3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动力机制不健全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目标体系不完善 |
5.1.4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具体形态发展不协调 |
5.1.5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 |
5.1.6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评估体系不健全 |
5.2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5.2.1 社会转型发展阶段是产生若干问题的社会性根源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
5.2.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必然面临的客观问题 |
5.2.4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尚未得到普遍足够重视 |
5.2.5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相关要素未能形成合力 |
5.2.6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缺乏必要的顶层设计 |
5.2.7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理论研究发展相对滞后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科学发展的对策 |
6.1 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 |
6.1.1 树立科学发展的指导理念 |
6.1.2 树立政治正确的方向理念 |
6.1.3 树立求真务实的实践理念 |
6.1.4 树立协同创新的行动理念 |
6.1.5 树立科学管理的决策理念 |
6.2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 |
6.2.1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不动摇原则 |
6.2.2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优先性原则 |
6.2.3 坚持教育制度理论与制度实践协调发展原则 |
6.2.4 坚持教育制度发展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原则 |
6.2.5 坚持教育制度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原则 |
6.3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
6.3.1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顶层设计 |
6.3.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生态环境 |
6.3.3 提升教育制度发展相关主体参与水平 |
6.3.4 综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动力 |
6.3.5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目标体系 |
6.3.6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内容协同创新 |
6.3.7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评估体系 |
6.3.8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相关理论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来源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分析视角与内容结构 |
1.4 新生代农民工及政治参与 |
1.4.1 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
1.4.2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
1.4.3 政治参与的内涵 |
2. 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
2.1 主体需求 |
2.1.1 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的诉求 |
2.1.2 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 |
2.2 客体效应 |
2.2.1 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 |
2.2.2 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
2.2.3 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 |
3.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 |
3.1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 |
3.1.1 政治参与的方式 |
3.1.2 政治参与的特征 |
3.2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3.2.1 组织化程度低 |
3.2.2 参与成本与效能反差大 |
3.2.3 制度化参与渠道不畅 |
4.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要素分析 |
4.1 内在因素 |
4.1.1 传统政治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桎梏 |
4.1.2 政治素养 |
4.2 外部因素 |
4.2.1 社会经济地位 |
4.2.2 城乡二元体制 |
4.2.3 政治参与保障 |
5. 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探索 |
5.1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原则 |
5.1.1 渐进原则 |
5.1.2 平等原则 |
5.2 路径选择 |
5.2.1 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 |
5.2.2 提升政治素养 |
5.2.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5.2.4 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第一章 “求国家之兴衰何由”——中国现代历史书写意识的萌动 |
第一节 国家危机与发现西方历史 |
第二节 变法自强与重写中国历史意识的出现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共同因素的形成 |
第二章 “助爱国思想之发达”——国族意识与中国史书写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国族意识的萌生 |
第二节 国族、种族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 |
第三节 清末国史叙述模式的特点 |
第四节 清末国史书写的实践及其问题 |
第三章 “中国历史者,汉人之历史也”——种族意识与汉族史书写 |
第一节 清末汉族种族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汉族史书写的发轫 |
第三节 汉族史书写理论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清末汉族史书写的实践及其式微 |
第四章 “爱国必自爱乡始”——乡土意识与现代地方史志书写 |
第一节 乡土意识的现代化与现代乡土史志书写的萌芽 |
第二节 清末现代乡土史志叙述模式的特点 |
第三节 清末现代乡土史志书写的实践及其衰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江苏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社会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回顾和问题意识 |
一、学术回顾及分析 |
二、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使用材料和研究方法的说明 |
一、研究范围和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资料的介绍 |
三、认识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从接管到发动镇反运动 |
第一节 镇反运动的缘起与社会条件 |
一、解放初中共的敌情意识和现实选择 |
二、江苏接管中的谨慎与宽容政策 |
三、建立群众组织与开展政治教育 |
四、遣散流亡人口与户口登记活动 |
第二节 剿匪肃特:打击威胁社会秩序的现行破坏活动 |
一、分工负责、军政结合的剿匪活动 |
二、解放后的肃特活动 |
三、1950年春灾荒对治安的影响 |
四、人心浮动增强了中共的敌情意识 |
第三节 镇反运动的发动 |
一、抗美援朝:发动镇反的直接动因 |
二、“宽大无边”:个人因素、司法现状与政策转变 |
三、苏南、苏北的镇反动员与布置 |
第三章 清理外层:大张旗鼓的社会层面镇反 |
第一节 镇反运动成为中心任务 |
一、中共中央对镇反运动的推动 |
二、反动党团特登记活动 |
三、“此紧彼松、此松彼紧、一紧一松”的镇压策略 |
第二节 镇反运动中的宣传动员 |
一、从抗美援朝宣传解释到向镇反动员的转换 |
二、南京社会各界的镇反动员活动 |
三、镇反动员活动中的三个层面 |
第三节 镇反与土地改革结合:从“谨慎小心,稳步前进”到“放手发动群众,大胆开展运动” |
一、镇反与土地改革的双向互动 |
二、“小心谨慎”的土改试点和局部展开阶段 |
三、苏南全面土改阶段的镇反活动 |
四、斗争地主过程中暴力手段的使用 |
五、土改结合镇反对农村社会中的政治结构的改变 |
第四节 南京社会层面的镇反 |
一、南京镇反运动的开始阶段 |
二、镇压行动进入高潮时期 |
三、打击“帝国主义分子”的活动 |
第四章 镇反运动中的操作要素——以社会层面镇反为主要对象的考察 |
第一节 镇反期间的法制状况 |
一、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原则与标准 |
二、史良和苏联顾问视察司法、检察机关时发现的问题 |
三、镇反打击活动的失误与纠正 |
第二节 镇反话语、文化生产和控诉情境 |
一、报刊和宣传网掌握镇反话语权 |
二、配合镇反需要的文化生产 |
三、诉苦:镇反运动中的情境与情感 |
第三节 社会成员在镇反运动中的适应与调整 |
一、社会成员从传统伦理到明确敌我界限 |
二、社会成员在镇反运动中的行为选择 |
第五章 清理中内层:以整风审干模式对政权内部的审查清理 |
第一节 巩固前期镇反成果的举措 |
一、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对镇反的收缩调整 |
二、清理积案 |
三、组织劳动改造与管制活动 |
四、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 |
第二节 镇反转入政权内部 |
一、清理中内层与整风审干模式 |
二、清理中层的大致状况 |
三、苏北行署中的清理中内层活动 |
四、审查清理政权内部活动的延续 |
第三节 民主改革、思想改造和司法改革等运动与清理中层的结合 |
一、工矿企业中的民主改革 |
二、清理中层与思想改造运动的结合 |
三、司法改革中的批判旧法与人员调整 |
第四节 整党建党与清理内层 |
一、整党建党中的审核党员 |
二、清理内层对地下党员的冲击 |
第五节 镇反与统一战线 |
一、民主人士的学习与改造 |
二、镇反对民主人士的冲击与照顾措施 |
三、民主党派的“自我清理” |
第六章 镇反运动补课、扫尾和结束 |
第一节 镇反的评估与补课 |
一、第四、第五次全国公安会议对“镇反”的分析评估 |
二、结合其他任务进行镇反补课 |
第二节 镇反尾声和结束 |
一、会道门在建立新社会秩序过程中的消极影响 |
二、取缔会道门的一般状况 |
三、水上镇反:镇反的尾声 |
四、镇反运动的结束 |
第七章 思考与结语 |
一、镇反是以政治运动方式完成巩固政权的传统任务 |
二、镇反运动是巩固政权与社会改造的结合 |
三、镇反运动是革命惯性的延续 |
附录 |
附录(一) 五首镇反歌曲 |
附录(二)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3月18日)》 |
附录(三) 《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7月)》 |
附录(四) 《华东惩治不法地主暂行条例(1950年9月)》 |
附录(五)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即1950年10月10日;即“双十”指示)》 |
附录(六) 《政务院关于加强人民司法工作的指示(1950年11月3日)》 |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1951年2月21)》 |
附录(八) 《扬州市关于检举反革命分子办法的通知(1951年5月19日)》 |
附录(九) 《政务院关于没收反革命罪犯财产的规定(1951年6月23日)》 |
附录(十) 《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清理反革命罪犯积案的指示(1951年8月 |
附录(十一) 《中共中央关于清理“中层”“内层”问题的指示(1950年5月21日)》 |
附录(十二) 《关于在镇压反革命中处理涉及民主党派民工人士爱国分子问题的指示(1951年3月)》 |
附录(十三) 《中共中央关于清理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在这些企业中开展民主改革的指示(1951年11月5日)》 |
附录(十四) 《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和清理“中层”的指示(1952年5月2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理论阐释:政府回应力的逻辑基础 |
第一节 政府回应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
一、管理主义的视野 |
二、宪政主义的视野 |
第二节 政府回应力的内涵透视 |
一、政府回应 |
二、政府回应力的概念与特征 |
第三节 政府回应力的价值取向 |
一、政府回应力的义务价值分析 |
二、政府回应力的实践价值分析 |
第四节 基于责任政府的政府回应框架 |
一、政府的回应的逻辑依据: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权力代理理论 |
二、政府回应的流程模式:"责任驱动" |
三、政府回应的技术关键:主动、透明、充分、迅捷 |
四、政府回应的时间序列:抓住"第一时间"与"最佳时机" |
五、政府回应的着力点:负责任的官方与负责任的媒体 |
第二章 测量体系: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
一、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的构成 |
二、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的功能 |
第二节 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流程 |
一、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政府回应力测评体系构建的流程 |
第三节 政府回应力的测评标准、指标与方法 |
一、政府回应力的测评标准 |
二、政府回应力的测评指标设计 |
三、政府回应力测评的方法选择 |
第四节 政府回应力测评的实证分析 |
一、问卷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二、政府回应力广度维度的实证分析 |
三、政府回应力深度维度的实证分析 |
四、政府回应力效度维度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实证检验:政府回应力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直面丑闻: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 |
一、案例中的政府回应过程 |
二、案例中的政府回应力评价 |
三、启示与反思:直面问题、直接回应、超越具体事件完善制度 |
第二节 反应迅捷:成都公交燃烧事故 |
一、案例中的政府回应过程 |
二、案例中的政府回应力评价 |
三、启示与反思:信息公开透明与及时回应 |
第三节 扩大参与:深圳市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 |
一、案例中的政府回应过程 |
二、案例中的政府回应力评价 |
三、启示与反思:扩大参与、整合力量、区分回应、双方受益 |
第四章 帕累托改进:政府回应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权威中心的闭锁场域:责任政府的民主政治土壤贫瘠 |
一、政治议题中的权利与权力的倒置 |
二、无限全能型的政府权能理念 |
三、人治政冶中的政府闭锁 |
四、官员权力的闭合运作 |
第二节 传统行政文化的惯性:政府对自身责任的知行困境 |
一、工具理性精神缺乏 |
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
三、家长制作风过盛 |
四、法治理念植入困难 |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阻碍责任政府构建的现实深层动因 |
一、政府管理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回应效能低下 |
二、等级授职体制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 |
三、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不健全,限制了政府回应能力的提升 |
四、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落后,制约着政府回应的提高 |
五、中国式的官僚制对社会需求的忽视 |
第五章 对策探讨:提升政府回应力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责任政府的生态优化 |
一、政治复兴:回归公共治理 |
二、政治发展范式变迁:政府回应模式的变迁 |
三、理性官僚制的正当性重建 |
第二节 行政伦理的重塑:政府责任的主观环境优化 |
一、政府回应主体伦理自主性建构的起点:公共利益至上 |
二、政府回应主体伦理自主性建构的目标:行政人格 |
三、政府回应主体伦理自主性建构的途径:他律与自律 |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改造:责任政府构建中的自我优化 |
一、扁平化的政府组织机构:扩大管理幅度,减少中间层级 |
二、参与式治理:缩短政府决策与执行的距离 |
三、压缩层级:缩短政府与公众的交流空间距离 |
第四节 完善电子化的政府回应平台:责任政府的现代化技术保障 |
一、以公众为中心,建立电子政务发展架构 |
二、电子政务建设应从网络基础建设向功能应用和社会服务层面转变 |
第五节 推进公众的政治参与:责任政府构建的核心任务 |
一、认清角色、明确责任、完善机制 |
二、积极引导、依法规范、有效回应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9)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及研究方法 |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三、文献回顾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论文架构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弱势群体 |
第一节 中外关于社会结构分层的主要理论 |
一、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加剧 |
二、有关社会分层的功能论和冲突论 |
三、国内学者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层的论述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不合理将导致的客观后果 |
一、漠视中国社会结构不合理的普遍价值观 |
二、社会结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 |
三、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使社会公正性受到质疑 |
第三节 弱势群体的界定及特征 |
一、"弱势群体"概念的提出和界定 |
二、对"弱势群体"的理解误区 |
三、弱势群体的特征 |
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分类及社会定位 |
一、弱势群体的分类 |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定位 |
第五节 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
一、政府部门与弱势群众沟通不畅的原因 |
二、新闻媒体的报道时有缺失 |
三、专家学者相关表达的局限性 |
四、非政府组织的无奈 |
第二章 成骨不全症患者-----中国弱势群体的缩影 |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 |
一、中国的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 |
二、部分中国成骨不全症患者生活状况的数据和实例 |
第二节 罕见病及慢性病对人生进程的破坏和缓解因素 |
一、一个疑问-----罕见病的社会属性 |
二、缓解罕见病、慢性病对人生进程破坏的各种因素 |
第三节 政府在对弱势群体救助中的作用 |
一、弱势群体扩大趋势 |
二、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
三、社会救助呼唤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及相关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民间社团之渊源及发展 |
一、民本思想、原始信仰及儒释道等构成民间社团的思想渊源 |
二、社祀、盟誓结拜等成为民间社团的组织渊源 |
三、近代化社会转型及明清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 |
第二节 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兴起的国际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三、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快速发展之原因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兴起的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视角:政府失灵论、合约失灵论 |
二、政治学视角:第三方管理理论、依存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公民社会理论 |
四、发展人类学视角: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一般特性及基本分类 |
一、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性 |
二、非政府组织基本分类 |
第四章 草根非政府组织社会功能---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例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一般功能 |
一、扩大公共意识和理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
二、致力参与公共服务、约束公共权力的使用,监督公共产品的质量安全 |
三、多渠道开发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四、提倡"参与式"发展、"造血式扶贫",支持弱势和边缘群体 |
五、加强人际纽带,引导"社会适应"和实现自我价值 |
第二节 瓷娃娃关怀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开展之项目 |
一、瓷娃娃关怀协会的建立及组织结构 |
二、瓷娃娃关怀协会针对成骨不全症群体开展的关怀服务工作(项目) |
三、有关政策法律、公共宣教、调查研究、志愿者等工作 |
第三节 从瓷娃娃关怀协会看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扶助弱势群体中的特点 |
一、更能深入基层,贴近下层民众,具有民间性特点 |
二、在扶助中,可以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优势 |
三、能够施行个案扶助,以弥补政府在覆盖面及精神领域中救助之缺失 |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开辟救助新途径 |
五、相对而言,具有扶助专业之优势 |
六、志愿性扶助行为,更有利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权益上的保护 |
第五章 草根非政府组织发挥功能时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外部制度困境 |
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四种模式 |
二、现行体制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中的错位现象 |
三、政府立法不健全,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
一、发展经费不足,资源匮乏 |
二、人力资源水平偏低,能力不足 |
三、自身治理机制缺乏,出现公信力危机 |
第三节 从政府层面上创造促进草根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一、完善管理体制,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 |
二、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三、资源引导,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平等合作关系 |
四、美国税收政策的启示 |
第四节 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
一、拓宽非政府组织获取资金渠道,力保可持续性发展 |
二、提倡参与式发展,建立与政、企、扶助对象及志愿者的互动合作模式 |
三、提升专业化能力,广泛吸纳人才 |
四、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多元立体监管体系 |
第五节 构建志愿服务新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活动生力军作用 |
一、我国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
二、志愿者管理体系亟待加强,专业化程度也需提高 |
三、他山之石:英国《框架协议》和"时间银行"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10)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政治 ——2007-2009年国内系列反PX事件的媒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策略 |
四、内容框架和研究说明 |
第一章 案例叙述:反石化运动的传播过程及话语实践 |
第一节 厦门、漳州反PX事件及其传播过程 |
一、异地媒体披露下的厦门环境风险 |
二、网络、手机短信的风险传播效应 |
三、厦门"散步"风波中的公众话语与行动 |
四、公众座谈与迁址决策:媒介话语的"狂欢" |
五、漳州"散步"事件及PX项目的低调迁建 |
第二节 成都反PX事件的系统性消音 |
一、彭州石化:成都人的环境焦虑 |
二、"散步":成都人的行动话语 |
三、风险再论述:官民话语的对峙 |
四、汶川大地震后彭州石化议题的消音 |
第三节 广州反PX事件:建制内的行动与传播 |
一、广州南沙项目风险的公开化:"两会"论战与媒体发声 |
二、政府分歧:松动的权力缝隙与媒介报道空间 |
三、政府高调迁址与媒介宣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控制与反控制:反PX事件如何成为媒介议题 |
第一节 权力控制下的反PX事件议题 |
一、调动地方媒介,张大政府声音 |
二、压制和禁止异地媒介报道 |
三、监控和屏蔽新媒体传播 |
四、控制信源,全面消音 |
第二节 反控制策略:媒介设置反PX议题的战术 |
一、寻求机遇:外部政治机会和权力缝隙的把握 |
二、突围:异地媒介的介入 |
三、策略化叙事:环境风险框架的灵活运用 |
四、寻找权力支点:专家、知识分子的发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进"中的话语冲突:事件转换中的媒介框架变迁 |
第一节 反石化议题架构的阶段性 |
一、厦门反PX议题架构的三个阶段 |
二、广州反石化议题的阶段性架构 |
第二节 反石化运动的媒介框架变迁 |
一、媒介框架类型及其变迁:以《南方周末》报道为例 |
二、媒介框架中的意识形态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现的政治:"散步"报道的话语秩序 |
第一节 "风暴眼"中的本地媒介 |
一、新闻标题:过滤"散步"事实 |
二、消息来源:遮蔽"散步"主体 |
三、新闻框架:消解"散步"意义 |
四、社论话语:矮化"散步"行为 |
第二节 挑战:对本地媒介的"喊话"与抗议 |
一、来自网络空间的"喊话" |
二、异地记者的抗议 |
第三节 重构话语秩序:异地媒介如何言说"散步" |
一、引而不发:异地传媒对"散步"事件的策略化叙事 |
二、春秋笔法:媒介话语的悄然变调 |
三、集中再现:对"散步"行动者的正面言说与全新描摹 |
本章小结 |
结论 构建群体利益表达的公共话语空间 |
一、中国社会运动的媒介建构特征及其权力机制 |
二、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与传媒公共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领导干部眼中的今明两年社会形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登山史研究[D]. 姚路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2]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研究 ——以剧本创作及改编为中心[D]. 焦欣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 ——兼论客家妇女地位变迁[D]. 刘国钰.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4]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研究[D]. 马关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12)
- [5]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吴丽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4)
- [6]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D]. 姜萌. 山东大学, 2011(12)
- [7]江苏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社会历史考察[D]. 丁以德. 南京大学, 2011(03)
- [8]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 高娟. 武汉大学, 2011(07)
- [9]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D]. 杜倩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政治 ——2007-2009年国内系列反PX事件的媒介建构[D]. 黄月琴.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