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某矿田构造及控矿规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曾国平[1](2018)在《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又称为卡林型金矿或类卡林型金矿。鉴于我国的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有区别,矿床成因也存在争议,姚书振等(2013)建议使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表述该类金矿床,既突出其矿石建造特点,又体现其成矿作用特征。黔西南矿集区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重要产出地,区内构造发育,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点,是研究构造控矿作用的理想基地。本文以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对水银洞、戈塘和架底三个金矿床的已知矿体、矿化蚀变带进行了重点调查,查明了区内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运用构造地球化学、物探、矿床地球化学以及构造解析等方法手段,厘定了区内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流体系统、控矿构造系统和成矿结构面。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区内构造控矿规律,构建构造控矿地质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讨论构造控矿作用机制。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本文对区内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区内金矿的赋矿地层主要为中晚二叠系地层;容矿岩石以不纯碳酸盐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褶皱和断裂构造均较为发育,以NE向和EW-NWW向构造为主。金矿体可分为层控型和切层断控型两类,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或似脉状。矿石主要呈浸染状、网脉浸染状和角砾状,发育特征的黄铁矿、毒砂、雄黄(雌黄)和石英等与成矿有关的中低温矿物组合。围岩蚀变以硅化、伊利石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热液成矿期可划分出四个成矿阶段,即:黄铁矿-毒砂阶段(Ⅰ)、石英-砷黄铁矿阶段(Ⅱ)、黄铁矿-方解石阶段(Ⅲ)和方解石-雄黄-雌黄-萤石阶段(Ⅳ)。第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2、本次在戈塘金矿田开展了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研究,显示出区内花岗岩类特征元素和主成矿元素的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协同变化的规律,且在已知矿段明显富集,暗示成矿作用与深部花岗岩关系密切。航磁和重力资料的重新解译,也揭示出矿集区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隐伏花岗岩基和岩体,它们与区内矿田和矿床存在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结合载金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数据以及继承锆石的年代学证据,认为燕山期隐伏岩体可能为成矿提供了矿源和热源。3、为了解析区内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流体系统,本文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并搜集了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层控型和断裂型矿体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特征:中低温(100260℃)、低盐度(08 wt.%NaCl)、流体密度(0.541.27 g/cm3)及压力(6.14359.2Mpa)变化范围大,反映两类矿体可能为同一成矿流体系统产物。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均一温度和盐度直方图指示区内层控型矿体的均一温度(180240℃)明显高于断裂型矿体(120180℃),且没有明显的不混溶和沸腾作用。流体包裹体中Au(低于检测限3.8±0.5×10-6),Sb(10±420×10-6),As(80±3090±20×10-6)的含量较高,但不含Fe。两类矿体的氢氧、碳氧同位素没有明显区别,结合惰性气体组成和同位素示踪图解,揭示区内金矿的成矿流体系统可能是由深部超压岩浆期后热液和浅部大气降水混合形成。4、为了追溯成矿物质的源区,本文对典型矿床的硫化物作了单矿物硫铅同位素分析,结合已有的硫同位素数据作统计直方图。结果显示,热液成矿期硫化物δ34S值(-3.988.4‰),表现出幔源岩浆硫的特点。前人对载金黄铁矿原位的δ34S值(±5‰)也指示区内金矿的硫主要为岩浆硫。热液成矿期硫化物的△β=18.00468.102,△γ=6.59274.006,投点图解同样显示出幔源岩浆作用的特点。为了分析金的赋存状态,本次研究搜集了大量电子探针电子成像以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为区内主要的载金矿物,Au主要以化学结合态(Au1+)进入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的结构。水-岩反应是区内金矿主要的成矿作用,元素的带入带出研究指出Fe质在水-岩反应过程中表现为不活动组分,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铁-硫关系图解同样说明硫化作用是关键的成矿机制。5、根据构造解析,黔西南矿集区西段的控矿构造主体可以划分为NE向和EW-NWW向两个主体走向。以雄武-泥堡-老万厂一线为界限,该界限以西的构造主要表现为NE向构造,包括莲花山、雄武、泥堡以及大厂背斜;该界限以东的构造表现为EW-NWW向与NE向构造的复合,包括大垭口、戈塘和灰家堡背斜。区内的成矿结构面主要有断裂构造、有利岩层和层间破碎带。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主要发育于灰家堡矿田;有利岩层主要指龙潭组地层中的不纯碳酸盐岩;层间构造成矿结构面包括峨眉山玄武岩二段中的层间构造和中上二叠统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区内深部的层状成矿结构面与浅部的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共同构成了区内“上断下层”的两层楼构造控矿模式。综合节理分析和有限应变测量,指出戈塘矿田经历了主压应力为NNE-SSW向和NW-SE向两个构造应力场,且NNE-SSW向构造应力场的影响相对更明显,成矿期构造经历了从压扭性向张性转换的过程,且主要表现为张性环境。6、通过编制特征的构造图解,本文总结区域的构造控矿规律: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具有强弱应变区块相间分布的空间构造格局,大致以雄武-泥堡-老万厂一线为界,该界线以东的区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产于弱应变区块,矿床产出主要受EW-NWW向背斜构造控制;该界线以西的区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强应变带,或者是强弱应变区块的过渡区,矿床产出主要受NE向被背斜构造控制。为了分析矿田尺度的构造控矿规律,本文对典型金矿田开展了成矿结构面趋势面分析、矿化强度累计频率分析以及构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灰家堡矿田的金矿化明显受灰家堡背斜控制,金矿化主要产于构造急剧变化的部位,该矿田内金矿化存在两次金成矿作用,SBT也至少经历了两次构造活动;戈塘金矿田的矿体受戈塘背斜控制,向南东倾伏,由北西向南东具有成行成列分布的特点,金矿化具有多阶段性,且与SBT的形成不同步;莲花山金矿田的矿体受莲花山背斜控制作用明显,主要分布于莲花山背斜的南东翼,构造叠加的过渡区,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蚀变体(SBT)是两个主要的赋矿构造。7、为了分析总结区内成矿流体迁移规律,本文以矿田为单位搜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区间和含砷黄铁矿硫同位素数据。利用数据作图,图解指示区内成矿流体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侧向迁移,但灰家堡矿田内的侧向迁移是可能存在的。此外,区内锑、汞和铊矿与区内金矿可能为同一成矿系统组成部分。选择水银洞金矿床的典型剖面,利用剖面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矿床尺度的流体迁移规律,结果显示背斜核部对成矿流体的圈闭作用是构造蚀变体(SBT)中形成大规模矿体的重要控制因素,背斜核部的切层断裂裂隙是成矿流体迁移至上覆龙潭组地层的重要通道,成矿流体顺层交代含铁质不纯碳酸盐岩则形成龙潭组内部的层状矿体。8、本文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内的构造控矿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为平台,开展构造变形-流体迁移-成矿物质迁移的耦合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拟结果讨论矿田(床)级构造控矿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表现为对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成矿提供通道与成矿空间,其关键因素在于构造与围岩之间的渗透率差异。断裂构造是成矿流体到达成矿部位的主要通道;背斜褶皱对成矿流体的圈闭作用导致成矿流体向核部聚集并富集成矿;背斜核部切层的断裂裂隙控制成矿流体的垂向迁移;龙潭组的粘土岩层的圈闭作用控制成矿物质选择性地沿渗透率高的不纯碳酸盐岩中侧向迁移,并与之发生硫化反应富集成矿。构造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为构造应力引起地质块体的应力形变。伸展构造活动对于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形成大规模矿集区(如黔西南矿集区)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对研究区的找矿预测进行了探讨。
姚书振,丁振举,周宗桂,胡新露[2](2020)在《聚矿构造系统与找矿》文中研究表明聚矿构造系统是控制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成矿的复合构造系统.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按照成因类型不同,分为岩浆矿床、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沉积-热水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聚矿构造系统4大类.重点阐述了矽卡岩型铁铜等矿床、斑岩型与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岩浆期后高温热液钨锡矿床、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和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聚矿构造系统的特征及其控矿规律.总结了聚矿构造系统发育的有利部位及标志,阐述了通过聚矿构造研究,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和类比求异的分析思路,进行隐伏矿床(体)定位预测和寻求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庞绪勇,秦克章,王乐,宋国学,李光明,苏仕强,赵超[3](2017)在《黑龙江铜山断裂的变形特征及铜山铜矿床蚀变带-矿体重建》文中指出黑龙江铜山铜矿床系多宝山铜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多宝山矿床同是中亚造山带东段最古老的斑岩铜矿床(奥陶纪)。铜山断裂为铜山斑岩铜矿床内最为重要的一条成矿后断裂,它截切矿体和蚀变带,因而导致矿化中心、深部找矿方向不明。现阶段的研究对其运动学特征还存有较大争议,缺乏对该带变形特征与性质的细致观察与鉴别。据此,本文开展详细地野外及室内研究工作,取得如下新认识:1)铜山断裂为近东西走向的压扭性断裂,最典型的构造几何学特征为发育北东-北东东走向劈理、构造透镜体、以及岩脉及热液脉扭曲现象。2)断裂带内石英、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的镜下变形特征和石英C轴组构特征显示低温变形条件,依据矿物和岩石变形特点判断铜山断裂主体为脆性断裂。3)构造解析表明铜山断裂运动学特征为:上盘由南东向北西方向斜向逆冲。综合断裂上、下盘地质体界线、蚀变和脉系分布特征等,判断上盘相对下盘大致沿NW320°方向水平移动距离700800m,垂向抬升550700m,错开蚀变外带(青磐岩化带、石英-绢云母-伊利石-绿泥石化带)和矿化带。4)铜山断裂的次级断裂截切了中晚三叠世白云母花岗岩,推测铜山断裂活动时限晚于中晚三叠世。5)复原铜山断裂上盘和下盘的空间位置至铜山断层活动前,重建铜山铜矿床蚀变带-矿化体,初步判断铜山断裂活动前铜山矿床为纺锤形态。根据重建后矿化和蚀变的分布规律推断下盘Ⅲ号矿体的南侧位置应有尚未发现的成矿斑岩和矿体,为深部找矿提供了依据。
余佳[4](2012)在《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秉承李四光教授构造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质构造对成矿区带、矿田、矿床及与成矿有关的岩层、岩体、脉体的形成、改造、分布的控制规律和内在作用机理,实现矿产资源找寻和勘查突破,这是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本文归纳总结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在内生矿产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指出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预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该门学科将在指导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中,为国家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勘查作出重要贡献。
解惠[5](2011)在《内蒙古阿尔山成矿带有色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山地区是南戈壁-阿尔山-多宝山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找到大中型多金属矿的潜力。但由于该区为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区域成矿背景、成矿构造动力学等基础地质研究非常薄弱,再加上地质勘查程度低,多年来找矿一直没有很大突破。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在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深入的室内分析,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如下:1)首次提出阿尔山地区有三条北东-南西方向的成矿亚带:①松山成矿亚带,以铁、铅锌、钼、铜矿为主;②阿尔山成矿亚带,以铅锌、铁锰为主;③南兴安成矿亚带,以钼(铜)、镜铁矿为主。2)首次在三条成矿亚带内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矿化信息、矿(化)点。例如在五里泉北、南兴安等地工作过程中,均发现了有规模的矿(化)脉,同时这些地方均存在1:5万铅、锌、铜、钼、钨等化探异常,是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通过以后进一步工作有望成型。3)首次获得了区内2个成矿花岗岩体的年龄。该区热液脉型铁锰多金属矿、热液脉型钼(铜)矿等二种代表性矿床(点)的成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是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高精度的U-Pb年龄测定,区内的成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印支早期(237.8±2.3Ma)和燕山中期(152.2±2.9Ma),与邻区乌兰浩特-索伦地区基本可以对应。4)系统总结了阿尔山成矿带的构造控矿规律。论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将研究区划分了四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将该区三条成矿亚带的构造控矿规律概括为3种主要类型:即“北东向褶断带控矿”“北东向白狼断裂带控矿”“近东西向古亚洲构造域控矿”。5)对松山成矿亚带大山铁多金属矿床进行了有限应变分析,通过三维应变测量确定了阿尔山地区最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晚侏罗世)的应变主轴方位,即该次运动对应的最大主应力σ1的方位是345°∠18°、中间主应力σ2的方位是247°∠9°、最小主应力σ3的方位是150°∠72°。6)对松山成矿亚带大山铁多金属矿床矽卡岩接触控矿构造类型、铁多金属矿脉品位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大山铁多金属矿床铁矿脉矿石品位变化具有“上富下贫”的特点,钼矿脉矿石品位与之相反,具有“上贫下富”的特点。铅锌矿脉矿石品位在平面上具有“中富侧贫”的变化规律。大山主干断裂带派生小断裂是矿区重要控矿构造。对矿区矽卡岩接触构造带初步划分了8个分带,按控矿特征划分以下3种基本类型:隐爆角砾岩筒-接触构造,断裂-接触带构造,捕虏体接触构造。7)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圈定。通过对阿尔山成矿带区域成矿背景、成矿构造动力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物化资料,在三条成矿亚带内划分出8个找矿远景区和15个找矿靶区,并根据找矿潜力由大到小将找矿远景区级别划分为A、B、C三级,为今后普查找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于光源[6](2020)在《山东五莲七宝山矿田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省五莲县七宝山矿田地处胶莱坳陷的西南部,区内目前已发现包括金线头金-铜矿床、钓鱼台硫铁矿床、七宝山铅锌矿床等在内的多处矿床(点)。2009年,在金线头金铜矿床的深部找矿工作又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扩大了金铜矿产资源储量,而且在深部还新发现了钼矿。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室内各项测试分析结果,总结了七宝山矿田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特征,建立了矿田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并开展了地质、物化探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为该区今后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论文研究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矿田内金-铜、铅-锌矿床矿化类型及地质特征。金线头金-铜矿床位于矿田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七宝杂岩体的隐爆角砾岩筒内,赋矿围岩类型以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闪长岩、安山玢岩等为主。矿化类型以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深部过渡为细脉浸染型矿化。依据矿物组合及矿脉穿切关系,其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黄铁矿-石英;Ⅱ辉钼矿-(黄铁矿)-石英;Ⅲa镜铁矿-石英-碳酸盐;Ⅲb镜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碳酸盐;Ⅳ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Ⅴ晚期碳酸盐等五个阶段。七宝山铅-锌矿床位于矿田北部,由敞沟、红石岗及杏山峪三个矿段组成,其矿化类型主要为热液石英-(方解石)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矿脉(体)产于青山群火山岩地层、安山玢岩等围岩之中,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划分为:Ⅰ方铅矿-闪锌矿-石英-(方解石)及Ⅱ石英-方解石两个阶段。2.通过对金线头金-铜矿、七宝山铅-锌矿床研究,就其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金线头金-铜矿床属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而七宝山铅-锌矿床为与安山玢岩浅成侵入活动有关中温热液脉型矿床。3.厘定了七宝山矿田范围内主要岩浆岩的成岩时代,建立了研究区岩浆岩演化序列。根据七宝山地区出露岩浆岩的类型、接触关系及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将该区岩浆-火山活动系统划分为4期,分别为:辉石闪长岩期(175Ma±)、青山群火山岩期(134Ma±)、辉石安山玢岩-角闪安山玢岩及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期(129125Ma)、安山玢岩-闪长玢岩期(112Ma±)。提出七宝山地区(1)期辉石闪长岩与苏鲁造山带的碰撞与伸展转换的环境有关;(2)、(3)、(4)期的安山玢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辉石安山玢岩-角闪安长玢岩的形成时代为白垩纪,Sr/Y-Y、Rb/30-Hf-3Ta、Rb-Yb+Ta、Rb-Y+T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其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与太平洋板块的B型俯冲作用有关。4.根据岩浆侵入体形成的构造背景及不同类型矿床成因,建立了矿田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造山于晚中生代结束,形成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七宝山地区最早侵入的辉石闪长岩即为造山带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阶段的产物。五莲地区随即进入板内活动期,在白垩纪整个胶东甚至包括原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广大地区进入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七宝山杂岩体的主体部分即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七宝山地区成矿模式为,五莲地区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影响,随着俯冲深度的增加,洋壳本身依次经历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基性麻粒岩到榴辉岩相的变质作用。由于洋壳具有丰富的流体,这无疑会促使地慢楔的熔融。源于地幔楔的铁镁质岩浆在有利的部位逐渐汇聚,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运移、侵位。七宝山地区金、铜矿化流体以东南侧的石英闪长玢岩体为中心,向外放射性展开。从七宝山地区矿床时空分布上来看,具有从南东向北西演化的趋势,即:金线头→敞沟。铅、锌矿化以研究区北侧的安山玢岩为中心,成矿流体向周围扩散;从空间位置上来看具有从北向南演化的趋势:杏山峪→红石岗→敞沟。两期成矿作用在敞沟矿段叠加。5.开展了成矿预测工作:1)根据矿田范围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物化探异常特征,开展了成矿预测,在已知矿床外围圈定了五处成矿远景区;2)评价了金线头金-铜矿床深部成矿远景,提出含矿角砾岩筒南东方向深部具有寻找细脉浸染型矿体的潜力;3)对敞沟铅锌矿段Ⅰ号矿脉及红石岗铅锌矿段Ⅰ号矿脉,利用OPIS技术方法,开展了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成矿预测,圈定了各矿脉深部找矿有利空间部位。为矿田及矿床范围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宗永[7](2017)在《胶东西北部花岗岩构造地质特征与大尹格庄金矿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产区之一,金矿成矿受中生代花岗岩及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围绕胶西北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构造地质特征与区域构造背景的关系、构造作用通过影响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并进而影响成矿地球化学过程等问题,开展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构造地质特征、区域及典型矿床构造岩相控矿特征等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胶西北郭家岭岩体及围岩内部似片麻理走向为NWNNW向,接触带似片麻理走向与接触带走向近一致;岩体中钾长石斑晶长轴走向为NW和NNE向,二者夹角110°120°,岩体西南部斑晶密度较大、a轴长度较小,岩体东北部斑晶密度较小、a轴长度较大,斑晶密度和a轴长度等值线呈NW向展布;显示郭家岭岩体主动侵位特点,揭示岩体在强力挤压状态下侵入,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E向。(2)郭家岭岩体岩石显微组构分为岩浆-高温固态流动组构、中温固态流动组构和低温固态流动组构,据此将岩体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构造岩相带,各带呈NW向展布;石英C轴EBSD组构特征显示:高温、中温和低温构造岩相带石英变形温度为450550℃、350450℃和250350℃,分别通过柱面(1010)<0001>、柱面(1010)<1210>和底面(0001)<1120>滑移系蠕变;钾长石斑晶a轴长度较大区域位于高温岩相带,密度较大区域位于低温岩相带。(3)胶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围绕控矿断裂发育,构造蚀变带展布与断裂带基本一致,自断裂带向外构造蚀变逐渐减弱,且断裂下盘更发育,金矿一般赋存于黄铁绢英岩带。通常含矿区段蚀变带较宽,蚀变带较窄或无蚀变区段不含矿。(4)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带流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48310℃,盐度为1.71%12.71%;成矿流体富含CO2;阴阳离子主要为SO42-、F-、Ca2+、Na+,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CO2-H2O-NaCl体系。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混合水。(5)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带岩石应力应变分析表明:自断裂带向外黄铁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和钾化花岗岩变形石英a/c轴比均值为2.495、2.8415和2.5323,ac面差应力均值为283.54×105Pa、361.18×105Pa和276.68×105Pa,a/c轴比值和差应力值均先升后降;在此基础上测得构造蚀变带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为(821.901156.48)×105Pa;经构造校正测算获得矿床成矿深度为-2775.4-4164.5m。(6)建立了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岩相界面成矿模式。显示构造力集中和松弛部位分别对应其他物理化学参量高值、低值区,高低值转变带存在有利于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界面带,成矿发育于构造力松弛一侧。
张雪松[8](2013)在《辽西二道沟金矿控矿构造解析及控矿规律》文中研究说明二道沟金矿是辽西地区的一个典型石英脉型兼有蚀变岩型的金矿,它与金厂沟梁金矿和长皋沟金矿构成了二道沟-金厂沟梁金矿田。本文运用矿田构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总结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矿区内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对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进而提出了构造控矿的模式。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矿区内区域性NW和EW向两组断裂构成菱形格架,内部的断裂分别围绕西对面沟岩体和火山构造呈放射状分布,NW和EW向次级断裂控制了矿区内主要的矿体,矿体在断裂交汇或分枝部位厚度增大且品位较高。(2)矿区内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通过对矿区内控矿断裂的运动学和断裂带内的构造岩受力分析,结合节理统计分析的结果,得出二道沟金矿的构造应力场大致经历了从S-N向挤压—NW-SE向挤压—NE-SW向挤压的演变过程。(3)通过对断裂构造带内矿体产状、品位及形态等特征的分析,查明了构造控矿规律。NW向矿体具左阶侧列特征,当断裂向NWW发生偏转时有利于成矿;EW向断裂略呈右阶排列,在走向偏大的部位有利于成矿。(4)二道沟金矿床的同位素、稀土元素和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源于西对面沟岩体及火山围岩,矿化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形成了岩体—火山—构造联合控矿模式。
舒广龙[9](2004)在《湖北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斑岩成矿系列与微细浸染金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斑岩成矿理论为指导,着重研究了湖北丰山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新近发现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及斑岩成矿系列。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前人工作成果基础上,通过室内综合研究,建立了斑岩成矿模式,总结了成矿规律,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取得的新认识主要有: (1) 通过地质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对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早三叠世末该区发生推覆造山,由推覆形成的多层次、多级别推覆构造所造成的构造薄弱面控制了燕山期岩浆一成矿作用。通过综合编图发现,丰山岩体形态并非如前人所认为的简单蘑菇状,其边缘岩脉也并非系倒灌形成。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大地电磁测深、遥感和钻探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矿田侵入体为壳幔混源型同源岩浆产物,且具有“二层结构”。上层为受叠瓦状断层控制的岩枝、岩株,在钻孔剖面上表现为围岩与岩体呈“层状”形态,下层为由它们连接而成的受主干断裂构造控制的隐伏大岩体。发现赋矿地层中的黑色纹层状炭泥硅灰质岩石普遍褪色,残留的这种黑色岩石富含显微球状黄铁矿(δ34S-7.33~-7.39‰)和有机碳等成矿有利物质。稀土元素、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岩层是为成矿提供部分金属元素(尤其是金)的矿源层。 (2) 发现并肯定两条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带。基本查明了该类型金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出了找矿标志,并估测了这类金矿的找矿前景。首次详细论述了热液脉型多金属(金)矿的地质特征,并结合生产实际查明金的赋存状态。 (3) 把矿田视为一个斑岩成矿系统,通过H、O、Pb、S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包裹体成分等测试分析数据,研究了丰山铜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并以此论证矿田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既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也来源于矿源层。认为成矿流体可在岩浆提供的热能驱动下对流循环,萃取、富集成矿物质。 (4) 论述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脉型和微细浸染型矿床的时空演化和成因联系,用以说明它们为斑岩成矿系列,并建立斑岩成矿模式。 (5) 根据矿田成矿规律,指出李家湾与鸡笼山之间推覆构造发育地段及鄂东—赣西北的其它一些地段具有良好找矿前景,丰山与鸡笼山之间的地段具有大型金铜矿床找矿前景。在对丰山南山找矿靶区的解剖研究中,发现两条与丰山南缘矿带相平行的金铜矿化蚀变与物化探异常带,7勘探线的验证孔已经打到富而厚的金铜工业矿体,证实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丁正江[10](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著。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二、黑龙江某矿田构造及控矿规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某矿田构造及控矿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微细浸染型金矿研究现状 |
1.2.2 黔西南矿集区综合研究现状 |
1.2.3 构造成矿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
§1.3 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及重要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格架 |
2.2.1 基底结构 |
2.2.2 盖层断裂-褶皱体系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喷出岩浆岩 |
2.3.2 侵入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2.4.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矿产资源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水银洞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概况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 |
3.1.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2 戈塘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概况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 |
3.2.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3 架底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概况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围岩蚀变 |
3.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成矿地质体 |
4.1 构造地球化学元素异常与隐伏岩体的关系 |
4.2 物探解译与成矿地质体性质 |
4.2.1 矿集区成矿地质体性质推定 |
4.2.2 戈塘矿区隐伏岩体综合物探剖面异常与金矿化关系 |
4.3 成矿地质体厘定 |
第五章 成矿流体系统 |
5.1 成矿流体特征 |
5.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1.2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 |
5.1.3 成矿流体组成成分 |
5.2 成矿流体来源 |
5.2.1 氢氧同位素 |
5.2.2 碳氧同位素 |
5.2.3 惰性气体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3.1 硫同位素 |
5.3.3 铅同位素 |
5.4 金赋存状态与成矿机制 |
5.4.1 金的赋存状态 |
5.4.2 成矿机制 |
第六章 控矿构造系统及成矿结构面 |
6.1 区域构造特征 |
6.2 矿田构造特征 |
6.2.1 灰家堡矿田 |
6.2.2 戈塘矿田 |
6.2.3 莲花山矿田 |
6.3 控矿构造期次 |
6.3.1 成矿前构造 |
6.3.2 成矿期构造 |
6.3.3 成矿后构造 |
6.4 成矿结构面 |
6.4.1 成矿结构面类型及特征 |
6.4.2 成矿结构面组合关系 |
6.4.3 矿区应力场特征 |
6.4.4 有限应变测量及应力场分析 |
6.5 控矿构造体系 |
6.5.1 控矿构造空间结构 |
6.5.2 控矿构造演化过程 |
第七章 构造控矿规律 |
7.1 区域构造控矿规律 |
7.2 矿田构造控矿规律 |
7.2.1 灰家堡矿田 |
7.2.2 戈塘矿田 |
7.2.3 莲花山矿田 |
7.3 成矿流体迁移规律 |
7.3.1 矿集区流体迁移规律 |
7.3.2 矿床流体迁移规律---以水银洞金矿床为例 |
第八章 构造控矿模拟与讨论 |
§8.1 构造控矿地质模型 |
§8.2 构造控矿数值模拟 |
§8.2.1 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 |
§8.2.2 构造控矿数值模拟 |
§8.2.3 数值模拟结果 |
§8.3 构造控矿作用机制讨论 |
§8.3.1 构造类型对成矿的控制 |
§8.3.2 构造活动对成矿的控制 |
§8.4 找矿预测探讨 |
第九章 主要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聚矿构造系统与找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聚矿构造系统及特征 |
1.1 聚矿构造系统及特点 |
1.2 聚矿构造系统的层次 |
2 岩浆热液矿床聚矿构造系统 |
2.1 矽卡岩型铁铜等矿床的聚矿构造系统 |
2.2 斑岩型与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聚矿构造系统 |
2.3 岩浆期后高温热液钨锡钼矿床聚矿构造系统 |
2.4 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聚矿构造系统 |
2.4.1 石英脉与蚀变岩型金矿聚矿构造 |
2.4.2 微细浸染型金矿的聚矿构造 |
3 热水沉积及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聚矿构造系统 |
4 聚矿构造系统的识别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 |
4.1 聚矿构造系统发育的有利部位及特点 |
4.2 矿床聚矿构造识别及其应用 |
5 结论 |
(3)黑龙江铜山断裂的变形特征及铜山铜矿床蚀变带-矿体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矿区地质背景 |
2 铜山断裂带的构造几何学特征 |
2.1 野外宏观特征 |
2.1.1 劈理 |
2.1.2 构造透镜体 |
2.1.3 扭曲现象 |
2.2 显微构造特征 |
2.2.1 显微镜下特征及分析 |
2.2.2 EBSD石英组构分析 |
(1)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
(2)样品采集和制备 |
(3)实验结果 |
3 铜山断裂运动学分析及空间几何形态复位 |
3.1 铜山断裂运动学性质的争议焦点与解决途径 |
3.2 运动学特征分析 |
3.3 断距及蚀变带-矿体重建 |
4 铜山断裂活动时限 |
5 讨论 |
5.1 铜山断裂带变形条件分析 |
5.2 金属硫化物再活化分析 |
5.3 矿体分布呈纺锤形态的原因 |
5.4 铜山斑岩铜矿床改造模型及重建意义 |
6 结论 |
(4)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取得的成就与进展 |
1.1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取得的成就 |
1.2 找矿预测方面的进展 |
1.3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取得的新进展 |
2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发展做出贡献的突出代表 |
3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
3.1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发展前景 |
(1) 中国东部深部成矿找矿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
(2) 矿区矿田大比例尺找矿预测研究 |
(3) 成矿构造的地质力学空间分析和地质历史分析方法 |
(4) 深部成矿的构造研究和预测 |
3.2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发展方向 |
(1) 引入现代构造学的新理论、新认识, 指导解决矿田构造的实际问题 |
(2) 构造体系结合成矿系统研究 |
(3) 将矿田构造与深部构造、区域大地构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
(4) 发展矿田尺度的地调和找矿工作 |
(5) 加强岩石流变学研究, 发展矿田构造定量化预测 |
(6) 研究构造动力驱动下成矿流体的移聚规律与流体成岩成矿机理 |
(7) 深入开展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作用和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
4 小结 |
(5)内蒙古阿尔山成矿带有色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工作程度 |
1.2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3 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现状及测试方法 |
1.4 依托项目及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区域地层简介 |
2.1.2 区域地层控矿分析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区域岩浆岩简介 |
2.2.2 区域岩浆岩控矿分析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重力异常特征 |
2.4.2 磁异常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元素区域背景特征 |
2.5.2 元素区域分异特征 |
2.6 矿床(点)分布特征、类型划分 |
第三章 阿尔山(三条)成矿带地质特征 |
3.1 北部(松山)成矿亚带地质特征 |
3.1.1 成矿亚带地质背景 |
3.1.2 地球化学特征 |
3.1.3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3.1.4 典型矿床(点) |
3.2 中部(阿尔山)成矿亚带地质特征 |
3.2.1 成矿亚带地质背景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3.2.4 典型矿床(点) |
3.3 南部(南兴安)成矿亚带地质特征 |
3.3.1 成矿亚带地质背景 |
3.3.2 地球化学特征 |
3.3.3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3.3.4 典型矿床(点) |
3.4 阿尔山三条成矿亚带对比研究 |
3.5 与蒙古国、多宝山典型矿床对比研究 |
第四章 阿尔山(三条)成矿带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
4.1 大地构造与成矿 |
4.1.1 区域构造演化 |
4.1.2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4.2 区域性构造控矿 |
4.2.1 内蒙古东部区域性构造控矿 |
4.2.2 内蒙古东部区域性深断裂构造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4.2.3 阿尔山地区构造控矿 |
4.3 矿区(点)构造控矿 |
4.3.1 矿区构造解析 |
4.3.2 大山主干断裂带派生小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
4.3.3 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控矿特征 |
4.4 矿区(点)显微构造研究 |
4.4.1 矿区含矿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 |
4.4.2 矿区含矿断裂带显微构造分类 |
4.4.3 矿区矿石显微破裂研究 |
4.4.4 矿区接触-断裂带(F2)显微破碎带研究 |
第五章 阿尔山(三条)成矿带找矿潜力评价 |
5.1 主要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方向 |
5.2 找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研究区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磁异常特征表 |
附表2 松山成矿亚带主要综合异常特征表 |
附表3 阿尔山成矿亚带主要综合异常特征表 |
附表4 南兴安成矿亚带主要综合异常特征表 |
第一章~第三章 图版 |
第四章 图版 |
(6)山东五莲七宝山矿田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七宝山地区金-铜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斑岩型矿化与其外围脉状矿化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现状 |
1.2.3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本次工作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大店花岗质岩体 |
2.3.2 七宝山杂岩体 |
2.3.3 五莲山岩体 |
2.3.4 马耳山岩体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田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青山群八亩地组 |
3.1.2 青山群方戈庄组 |
3.1.3 第四系山前组 |
3.2 构造 |
3.2.1 火山穹窿与火山通道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岩浆岩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4.1 金线头金-铜矿床 |
4.1.1 矿化类型及矿体特征 |
4.1.2 矿石类型及特征 |
4.1.3 围岩蚀变特征 |
4.2 七宝山铅-锌矿床 |
4.2.1 敞沟矿段 |
4.2.2 红石岗矿段 |
4.2.3 杏山峪矿段 |
4.3 成矿期次/阶段划分 |
4.3.1 金线头金-铜矿床 |
4.3.2 七宝山铅-锌矿床 |
4.4 矿床成因 |
4.4.1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4.4.2 成矿物质来源 |
4.4.3 成矿流体性质与来源 |
4.4.4 矿床成因分析与成矿机制 |
第5章 成岩成矿时代及构造环境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5.1.1 主要类型火成岩岩相学特征 |
5.1.2 岩石地球化学 |
5.1.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5.2 成矿动力学环境 |
5.2.1 七宝山地区岩浆活动序列 |
5.2.2 岩浆岩与矿化的关系 |
5.2.3 七宝山地区大地构造背景 |
第6章 区域构造演化及成矿模式 |
6.1 区域构造演化 |
6.2 成矿模式 |
第7章 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 |
7.1 成矿地质条件 |
7.1.1 地层条件 |
7.1.2 构造条件 |
7.1.3 岩浆岩条件 |
7.2 找矿标志 |
7.2.1 地质标志 |
7.2.2 地球化学标志 |
7.2.3 地球物理标志 |
7.3 成矿预测 |
7.3.1 主要矿床深部成矿预测 |
7.3.2 七宝山矿田主要矿床外围地区成矿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胶东西北部花岗岩构造地质特征与大尹格庄金矿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胶东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
1.2.2 花岗岩构造研究 |
1.2.3 构造蚀变岩相成矿规律研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1.5.2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岩浆岩分布和特征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2.5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3 胶东金矿构造岩相成矿背景 |
3.1 胶东地区构造-岩浆活化背景 |
3.2 胶东“岩浆核杂岩”构造的岩浆核组成 |
3.3 胶东“岩浆核杂岩”构造的拆离断层带特征 |
3.4 胶东“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成矿分析 |
4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构造地质特征 |
4.1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地质概况 |
4.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侵位构造特征 |
4.3 郭家岭岩体构造地质特征 |
4.3.1 郭家岭岩体似片麻理构造特征 |
4.3.2 郭家岭岩体钾长石斑晶展布特征 |
4.4 郭家岭岩体构造岩相演化特征 |
4.4.1 郭家岭岩体侵位阶段显微构造特征 |
4.4.2 郭家岭岩体构造岩相分布特征 |
4.4.3 郭家岭岩体构造岩相带石英C轴EBSD组构特征 |
4.4.4 郭家岭岩体构造环境岩石地球化学判别 |
4.4.5 郭家岭岩体侵位深度 |
4.5 胶西北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的成矿作用研究 |
4.5.1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与金矿成矿的时间关系 |
4.5.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与金矿成矿的空间关系 |
4.6 小结 |
5 胶西北区域构造蚀变岩相控矿特征 |
5.1 构造蚀变分带特征 |
5.1.1 围岩蚀变类型 |
5.1.2 构造蚀变分带及其地质特征 |
5.2 典型构造蚀变岩相实测剖面地质特征 |
5.3 构造蚀变岩相分布及控矿特征 |
5.4 小结 |
6 典型金矿床构造蚀变岩相控矿特征 |
6.1 矿区地质与成矿背景 |
6.1.1 地层 |
6.1.2 岩浆岩 |
6.1.3 断裂构造 |
6.1.4 构造蚀变岩相成矿背景 |
6.2 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分带及地质特征 |
6.3 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带成矿流体地质特征 |
6.3.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6.3.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3.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
6.3.4 流体包裹体阴阳离子分析 |
6.3.5 成矿流体来源 |
6.4 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构造应力场特征 |
6.4.1 岩石应变测量 |
6.4.2 构造应力场测算 |
6.5 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 |
6.6 小结 |
7 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岩相界面与构造物理化学急变带成矿 |
7.1 变量的选择 |
7.2 数理统计与因子分析 |
7.2.1 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 |
7.2.2 成分矩阵分析 |
7.2.3 旋转成分矩阵分析 |
7.3 成矿环境分析 |
7.3.1 成矿构造环境特征 |
7.3.2 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特征 |
7.4 界面成矿模式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辽西二道沟金矿控矿构造解析及控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情况 |
1.3 研究区研究程度 |
1.3.1 辽宁西部研究现状 |
1.3.2 二道沟金矿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思路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分布概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围岩及其含金性 |
3.2 矿区内矿脉分布 |
3.3 围岩蚀变 |
3.4 矿区内矿石特征 |
3.4.1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成 |
3.4.2 矿石化学组成 |
3.4.3 矿石结构、构造 |
3.4.4 成矿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控矿构造特征 |
4.1 控矿断裂基本特征 |
4.1.1 北西向断裂 |
4.1.2 东西向断裂 |
4.1.3 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
4.2 火山构造特征 |
4.3 断裂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 |
4.3.1 区域构造对矿床的控制 |
4.3.2 断裂对矿体形态及矿化的控制作用 |
4.3.3 矿化类型与矿化形式的构造控制 |
4.3.4 断裂与蚀变的关系 |
第五章 控矿构造解析 |
5.1 控矿构造活动分期 |
5.1.1 成矿前 |
5.1.2 成矿期 |
5.1.3 成矿后 |
5.2 构造应力场方位 |
5.3 控矿构造活动机制 |
第六章 控矿规律 |
6.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 成矿流体来源 |
6.3 成矿在空间上的分带性 |
6.4 构造控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湖北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斑岩成矿系列与微细浸染金矿(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0.1 论文选题 |
0.2 研究现状 |
0.2.1 矿田勘查与研究 |
0.2.2 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 |
0.2.3 斑岩矿床、斑岩成矿系列与斑岩成矿体系 |
0.3 研究思路 |
0.4 主要成果 |
第一章 区域成矿背景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区域地层 |
1.3 区域构造 |
1.4 区域侵入岩 |
1.5 区域成矿特征(岩相系列与成矿系列) |
1.6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背景 |
1.6.1 区域地层微量元素及有机碳含量特征 |
1.6.2 区域岩浆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第二章 矿田地质特征 |
2.1 含矿建造特征 |
2.1.1 矿田地层 |
2.1.2 不同时代地层及不同建造含金性 |
2.1.3 大冶期岩相古地理 |
2.2 成矿构造 |
2.2.1 推覆构造 |
2.2.2 其它构造 |
2.3 成矿岩体 |
2.3.1 矿田侵入岩分布特征 |
2.3.2 处于矿田矿化中心的丰山斑岩体 |
2.3.3 围绕丰山岩体分布的侵入体 |
2.3.4 岩体的定位深度与剥蚀程度 |
2.3.5 岩石化学特征 |
2.3.6 构造环境判别 |
2.3.7 爆破角砾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第三章 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 |
3.1 微细浸染型金矿带的发现 |
3.2 地质特征 |
3.2.1 微细浸染型金矿带分布特征 |
3.2.2 赋矿地层与矿源层 |
3.2.3 控矿构造及矿体特征 |
3.2.4 与岩浆岩-爆破角砾岩的关系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的矿物成分与结构构造 |
3.3.2 矿石的化学成分 |
3.3.3 矿石类型 |
3.4 热液蚀变作用 |
3.4.1 早期热液蚀变阶段-碳酸钙的溶出 |
3.4.2 中期热液蚀变阶段 |
3.4.3 晚期热液蚀变阶段 |
3.5 微细浸染型金矿的远景预测及找矿标志 |
第四章 丰山铜矿矿床地球化学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床 |
4.1.2 热液脉型多金属(金)矿床 |
4.1.3 丰山铜矿与鸡笼山金铜矿床和李家湾铜矿床对比 |
4.2 矿床地球化学 |
4.2.1 稀土元素 |
4.2.2 矿石及赋矿地层稀土元素 |
4.2.3 微量元素 |
4.2.4 硫同位素 |
4.2.5 铅同位素 |
4.2.6 氢、氧同位素 |
4.2.7 包裹体地球化学 |
第五章 斑岩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
5.1 斑岩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 |
5.1.1 空间联系 |
5.1.2 时间联系 |
5.2 成矿流体来源 |
5.3 成矿热液的热量来源 |
5.4 成矿物质来源 |
5.4.1 稀土元素指示 |
5.4.2 微量元素及有机碳指示 |
5.4.3 硫同位素指示 |
5.4.4 铅同位素指示 |
5.5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演化 |
5.5.1 成矿温度 |
5.5.2 成矿压力 |
5.6 成矿流体演化 |
5.6.1 以丰山斑岩体为中心的成矿流体组分演化 |
5.6.2 成矿流体氧逸度(fo_2)演化 |
5.6.3 成矿流体酸碱性及氧化还原电位演化 |
5.7 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与沉淀 |
5.7.1 成矿物质的活化 |
5.7.2 成矿物质的迁移 |
5.7.3 成矿物质的富集储存 |
5.8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
6.1 成矿控制 |
6.1.1 构造控制 |
6.1.2 含矿建造控制 |
6.1.3 斑岩体控制 |
6.1.4 丰山式斑岩成矿系列形成的地质条件 |
6.2 矿化蚀变空间分布规律 |
6.2.1 矿床的空间分布 |
6.2.2 矿化蚀变分带 |
6.2.3 地球化学异常分带 |
6.3 成矿的时间演化规律 |
6.3.1 区域成矿历史 |
6.3.2 斑岩成矿系列形成历史 |
6.4 矿床的共生规律(斑岩成矿系列) |
6.5 矿田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其应用效果 |
6.6 找矿方向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四、黑龙江某矿田构造及控矿规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研究[D]. 曾国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2]聚矿构造系统与找矿[J]. 姚书振,丁振举,周宗桂,胡新露. 地球科学, 2020(12)
- [3]黑龙江铜山断裂的变形特征及铜山铜矿床蚀变带-矿体重建[J]. 庞绪勇,秦克章,王乐,宋国学,李光明,苏仕强,赵超. 岩石学报, 2017(02)
- [4]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J]. 余佳. 地质与勘探, 2012(01)
- [5]内蒙古阿尔山成矿带有色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D]. 解惠.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6]山东五莲七宝山矿田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D]. 于光源. 吉林大学, 2020(08)
- [7]胶东西北部花岗岩构造地质特征与大尹格庄金矿成矿规律研究[D]. 王宗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8]辽西二道沟金矿控矿构造解析及控矿规律[D]. 张雪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 [9]湖北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斑岩成矿系列与微细浸染金矿[D]. 舒广龙. 中南大学, 2004(04)
- [10]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