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应使用“外语”的说法

英语教学应使用“外语”的说法

一、“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童养性[1](1983)在《“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文中提出 外位语这一成分,汉语中常用。这种形式,是先将一个或几个词或者词组、句子形式置于句前,作句子结构之外的外位语,而另一个代词或者其它能起指代作用的词语指代这种词或者词组、句子形式、置于句中,作充当句子成分的本位语;有时则先以一个代词作本位语,构成句子成分,而随后补出该代词之所指代。例如: 1.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童养性[2](1983)在《“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文中提出 外位语这一成分,汉语中常用。这种形式,是先将一个或几个词或者词组、句子形式置于句前,作句子结构之外的外位语,而另一个代词或者其它能起指代作用的词语指代这种词或者词组、句子形式,置于句中,作充当句子成分的本位语;有时则先以一个代词作本位语,构成句子成分,而随后补出该代词之所指代。例如: 1.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鲁迅《秋夜》) 2.那位唐雎老头儿,你和他很熟吧?

郑友阶[3](2013)在《同位语句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位语句法为本研究的核心。自马建忠关注同位语现象以来,黎锦熙、赵元任、吕叔湘、朱德熙、胡裕树、黄伯荣、廖序东、邢福义等语法家都对同位语进行了专门的论述,焦点在于同位语的句法。同位语在形式上具有并立短语特征,而在语义上同并立短语相排斥,并带有一定的修饰性和说明性,这样就形成了同位语归类的两难:独立归类会对现有句法结构归类形成例外,而归为其它短语次类又无法解释同位语独特之处。本研究基于这种两难问题的解决,以充分描写和充分解释为研究指导思想,立足前人研究成果对同位语形式和定义特征进行全面梳理描写,确立线性位置相连和语义等同为同位语界定的两个不可或缺判别标准,分析同位语组构成分的形式特征和语义关系,对其句法组构间的语义关系及其类型进行充分剖析考察,确认同位语在语义上为含有隐性标记“是”的主谓结构类型,这一结论厘清了同位语的句法地位和语法功能机制,回答了同位语句法两难问题。以现代汉语等义复合词演变个案考察来探究同位语句法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机制,从语言演变的角度给予同位语句法形式动因给予解释和验证。在跨语言层面,在英汉同位语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同位语的句法蕴含共性以及同位语句法和词法之间接口的蕴涵共性,并进行了跨语言的初步验证。这种跨语言验证从类型和共性两个方面揭示了同位语作为主谓小句类型同并立和修饰句法结构的关系。本研究探究了同位语的现象、定义、典型特征、语义关系和类型、句法组配及其同词法之间的接口联系并进行了跨语言初步验证,形成同位语句法的多维度系统性研究。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为引论。阐述了本研究对象和主要的任务目标,概述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内容,陈述了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涉及的理论,为后面的研究准备理论基础。本章相关问题的讨论指明了本研究的中心议题、指导思想和即将使用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第二章总结了同位语的典型定义特征,明确界定了本研究中的同位语。本章以“同位说”和“复指说”分别对前人时贤的同位语定义、概念与所例举的语言现象间的相互印证验察来确认每一时期同位语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基于这些特征界定了本研究中的同位语,并以这种界定来考察前人时贤的经典语料,贯彻了到“由表及里”和“由里究表”的“表里互证”方法。确立同位语位置相连和语义等同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判别依据,为其后的句法机制研究确立标准。第三章以同位语组构形式类型和语义结构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了同位语作为体词性短语的典型参数特征,结合“小句三律”从短语和小句两个层面的验证分析确认同位语为含有隐性标记“是”的主谓句法结构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同位语组构成分间的语义类型以及语用功能价值。从现代汉语短语体系来看,同位短语是短语语义类型分类中按照线性位置划分的次类,或者说是短语线性位置类型分类中按照语义关系划分的次类。因此,同位语不是典型独立的句法结构类型。“小句三律”的检视揭示同位语经历了语义关联、关系配标和结构简省三个小句分句化过程而最终成形,证明了同位短语与同位语小句的句法投射关系。小句分句法化也从侧面回答了同位语隐性标记“是”为何没有出现的理由,即通过语义关联和关系标配后在结构上进行了简省。这种简省并不改变同位语的组构成分间的6种语义类型,它们都是由所在语篇所决定信息表达方式。第四章是同位语演变的历时考察。本章考察是以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同位语在名词典型特征参数和语义结构对比结果为基础,结合不同词类中等义复合词的典型个案的演变过程来进行的。考察说明同位语是西周以前社会表示人物尊称的社会需要,随后类推到所有社会需求表达事物多向度的言语中,其演变既有语法化的过程也有词汇化的结果。语法化过程在于其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同位语这种语法结构槽形式。词汇化结果体现在其演变最终结果的等义复合词上。从连续统的角度来看,作为表示事物多向度的语法手段的重叠有形式上的重叠,也有意义上的重叠。今天重叠形式作为语法化连续统的形式和意义重合一端,同位语则是不同形式意义指称相同重叠的另一端。从纵向来看,事物多向度的表达在语言上体现表人尊称的需要上,后类推及表达所有的事物,形成今天同位语;从横向来看,一端是意义与形式完全重合极端形式的重叠,另一端是意义相同形式不同的同位。从同位语本身来看,是社会要求表达事物多向性的言语手段结果,其最终发展为等义复合词。第五章是英汉同位语比较以及同位语句法蕴含共性假设验证。英汉同位语的定义、语义分类、句法组构及其功能以及语用功能的对比表明,作为SVO语言,英汉同位语在定义、语义分类、句法组构及其功能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主要参数是相同的。英语存在同位语形式错配是由于其形态发达,而汉语同位语的线性位置要求则是形态不发达的结果。这种对比合符Keenan和Comrie (1977)的“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序列”(NPAH)的名词短语关系化操作共性。基于这种对比并结合第四章中的同位语动因和演变过程考察结论,提出了同位语作为句法结构的次类所蕴含的句法结构蕴含共性即同位关系/短语/小句(?)并立关系/短语/小句(?)修饰关系/短语/小句,也提出了同位语作为词法和句法之间的接口蕴含共性假设即同位语(?)等义复合词。对于这两种同位语句法的蕴涵共性假设展开了具体的语料考察和初步的验证。第六章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层次、技术手段、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确认同位语是隐含标记“是”的主谓短语,是典型句法结构的次类。同位语是社会需求表达事物多向度连续统的语法化结果,具有相应的句法蕴含共性以及句法同词法接口的蕴涵共性。

张立民[4](1985)在《商榷意见二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关于“不带to的不定式”李永彩同志的“英语中不带to的不定式”一文(载于《山东外语教学》1983年第3期)集各语法家研究之成果,为我们提供了颇为丰富、详实的资料。考虑到该题目在

刘红妮[5](2009)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文中提出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三章-第十三章中。第三章到第十三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三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叠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

向二兰[6](2011)在《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比语言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寻找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寻找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能更深入地了解某种语言。汉语助动词的研究从其名称引进的那一天起就同英语语法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汉英助动词的比较研究能使我们从更高角度俯瞰汉语助动词的普遍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与其他范畴相比,句法范畴的研究对汉英助动词的研究尤为重要,因为汉语助动词词类的建立是在比照英语助动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英语助动词之所以能被从整个动词领域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下位小类,就是因为助动词有着独特的句法特征——“NICE”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汉英比较的方式着重研究汉英助动词在句法领域的共性与差异,以期更透彻地阐释汉语助动词的本质特征。通过比较,关于汉英助动词句法的共性与差异,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共性1.通过考察汉英助动词在各自词类系统中的语法地位发现:汉英助动词均为各自动词系统中动词的一个下位分类。2.汉语“有VP”句式中的“有”同英语的基本助动词一样:自身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3.在生成语法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的框架下,汉英助动词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汉语和英语的认识情态动词和道义情态动词都属于提升动词;汉英语的动力情态动词都属于控制动词。4.通过比较汉英助动词与后续动词的完成体同现时的特征发现:两种语言的“助+动”结构中后续动词完成体都对助动词所表达的语义有分化限制作用。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中,多义情态助动词与完成体共现时,完成体会首先挑选多义情态动词中的认知情态与其匹配。5.通过比较汉英助动词的句法位置发现:如果忽略一些特定句式、固定句型中出现的助动词,英汉助动词均处于各类句子(单句、主句、从句、包孕句)的谓头位置。6.从汉英助动词与周围成分的融合方面看,汉英助动词在句中不约而同都表现出能与周围成分融合的特点。汉语助动词能与否定标记“不”发生粘合融合或完全融合,还能与疑问代词“怎么”发生融合。英语助动词能与否定词“not”发生缩略式融合也能与人称代词融合。(二)差异1.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汉英助动词属于不同的语类:英语助动词是功能语类,处在句子中心IP下;汉语助动词属于词汇语类,处在离句子中心最近的VP下。2.汉英“助+动”结构的性质大不相同。汉语“助+动”结构是动宾关系,英语“助+动”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句中作合成谓语。3.通过考察汉英“助”与“动”之间的地带,发现:汉英“助”与“动”之间可容纳的成分内容大不相同。汉语“助”与“动”之间能容纳包括介词短语、时间名词、副词、“把”+名词、“被+名词”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内容。英语“助”与“动”之间只能容纳单个的副词。4.关于助动词的重叠,英语助动词不能重叠。汉语的动词可以正正重叠或正反重叠表达疑问,而且,汉语的动词重叠表达疑问时,助动词具有优先权。5.关于助动词的移位,英语表达疑问范畴离不开助动词的移位,助动词的移位在英语疑问范畴的表达中是强制性的。汉语助动词的移位则无关疑问范畴。6.汉英助动词在连用方面更多地是表现出差异,助动词的连用在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且汉语助动词的连用遵循一定的连用序列规则,即EDD规则;汉语助动词的连用具有一定的能产性,连用只要符合规则并且语义上允许,一般都能成立。英语情态助动词的连用在标准英语中不能成立,只是在某些方言中才有出现。并且,即便方言中的情态助动词能连用也不具备能产性,而只具有单词汇性。汉英助动词在语法特征、句法位置、句法操作、连用与融合等各方面表现出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个性。汉英助动词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大于个性,汉英助动词表面看似纷繁复杂的个性,大都是由汉英语法系统自身的一些个性差异所决定,属于汉英助动词自身的差异特征相当有限。汉英助动词之间本质的差异只有一条,那就是:英语助动词属于功能语类,汉语助动词属于词汇语类。

樊锐[7](2017)在《教育评价类论文Fixing Students’ Fixed Mindsets:Paving the Way for Meaningful Assessment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原文为美国HeinOnline刊登的一篇学术论文,题目是Fixing Students’Fixed Mindsets:Paving the Way for Meaningful Assessment,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研究学生心理定式制定有效的学生评价。本报告主要从词汇和语篇衔接两方面进行翻译探究。在词汇翻译方面,运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解决专业术语和动态形容词这两方面的翻译难题。在语篇翻译方面,分别从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两方面的翻译进行研究。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期望可以补充我国教育评价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有借鉴价值的研究方法。

孙成娇[8](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郝锐[9](2018)在《基于《红楼梦》标注语料库的英汉话语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话语分析是当前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语义句法范畴的话语结构表达功能分析,通过深度标注《红楼梦》中英文语料自建"英汉话语结构信息语料库"对英汉话语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经过语料统计和论证,汉语和英语同样具有话题凸显性,且汉语和英语各类别话语结构都有相对一致的分布比例;但汉语的话说句分布比英语更为均衡,而英语则分布更为集中,特别是受事句比例较大。除语言本身因素外,语料、翻译、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也可能会对分布结果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涉及英语和汉语的二语教学以及翻译实践思考。

靳翠巧[10](2016)在《新HSK6级阅读(一)辅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对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的测试,用以检测和评价其汉语实际运用能力。自2009年11月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推出之后,在海内外受到热烈欢迎,考试规模和参考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HSK6级是最高级别的汉语水平考试。在准备HSK6级的过程中,留学生会遇到一些难题。笔者针对他们普遍反映较难,同时在实际测试中得分也相对较低的HSK6级阅读(一)展开研究,在对大量真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病句类型,找出常考考点及重点和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和辅导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0名不同国别的留学生展开辅导,结合辅导前后的学习效果对辅导策略进行检验,并分析影响留学生HSK6级阅读(一)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继续研究的空间,说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2)第一章,概述HSK考试的性质、作用和意义。简要说明HSK6级阅读(一)的测试目的和测试作用,对这部分试题从题量设置、选项字数、试题难度和病句类型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结合真题归纳出三大类型共八种病句错误:1.词语使用错误(实词错误、虚词错误、关联词语错误);2.句法错误(句子成分缺失、特殊句式错误、语序错误、句式杂糅);3.语义表达或逻辑错误(语义表达或逻辑错误)。对所搜集到的22套真题中HSK6级阅读(一)的病句类型进行归纳统计,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常考的考点并根据留学生的反馈确定辅导的重点和难点。(3)第二章,以现代汉语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HSK6级阅读(一)真题病句类型和常考的考点、重点和难点制定了全程使用真题、以语法讲解为主词汇学习为辅、分阶段循序渐进、课上集中讲解和课下个别辅导、个案跟踪等辅导策略,并依据辅导策略制定在词汇、句法、阅读等方面的学习和辅导方法。以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0名不同国别的留学生为辅导对象,以22套真题HSK6级阅读(一)为辅导材料,将目的语规则讲解和学生中介语偏误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进行辅导。(4)第三章,概述每个小的辅导阶段的辅导效果,对整个辅导过程中辅导初期和后期的两次总体测试成绩进行对比统计。具体分析每一位参与辅导的留学生来华之前的汉语学习背景及来华后的汉语学习情况,将辅导初期和后期的HSK6级阅读(一)的得分情况及两次HSK6级词汇的考试成绩记录并对比,依此检验我们制定的辅导策略。同时指出,国别和语言文化背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以及试题中存在的问题等对HSK6级阅读(一)学习的影响。本文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对HSK6级考试及HSK6级阅读(一)有清晰的认识,解决他们在HSK6级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汉语学习者的HSK6级备考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此方面的辅导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3)同位语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对象和任务
    1.2 研究思路以及语料来源
    1.3 相关研究状况
        1.3.1 术语流变
        1.3.2 语义关系
        1.3.3 语法层级
        1.3.4 语法功能
        1.3.5 跨语言研究
    1.4 理论背景
        1.4.1 语法化理论
        1.4.2 范畴化理论
        1.4.3 构式理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同位语的界定
    2.1 “同位说”考察
        2.1.1 马氏的“前次”和“同次”
        2.1.2 黎锦熙的“同位”
        2.1.3 同位成分
        2.1.4 同位词组
    2.2 “复指说”考察
        2.2.1 复指成分
        2.2.2 复说和复指
        2.2.3 附属词组类型
        2.2.4 同位短语考察
        2.2.5 其它提法考察
    2.3 同位语的界定
    2.4 语料再考察
    2.5 小结
第三章 同位语组配机制
    3.1 同位语组构形式类型
    3.2 同位短语名词典型性考察
        3.2.1 生命度
        3.2.2 具体度
        3.2.3 个体度
        3.2.4 自足度
    3.3 同位语组构成分语义考察
        3.3.1 所指绝对相同的同位短语
        3.3.2 所指相对相同的同位短语
        3.3.2.1 专名加专名
        3.3.2.2 专名加通名
        3.3.2.3 通名加专名
        3.3.2.4 特殊情况说明
    3.4 同位短语句法结构归类
    3.5 同位语的小句检视
        3.5.1 小句三律
        3.5.2 小句检视
    3.6 同位语组构成分间的语义关系类型
    3.7 同位语的句法功能
    3.8 同位语的语用功能
    3.9 个案:从“李铭总工程师”到“李总”的演变和连续统假设
    3.10 “是”的隐含解释
    3.11 小结
第四章 同位语的历时考察
    4.1 西周时期的同位语研究
        4.1.1 西周时期同位语语法功能和组构成分类型
        4.1.2 西周时期同位语语义关系分析
    4.2 西周同位语的结构与语序
    4.3 西周同位语的典型性考察
        4.3.1 名词典型性考察
        4.3.2 同现代汉语同位语名词典型性比较
    4.4 等义复合词演变个案中的同位语考察
    4.5 需说明的问题:语法化、语义等同与复指
    4.6 小结
第五章 英汉同位语的比较及蕴含假设
    5.1 英汉同位语比较
        5.1.1 英语同位语定义及其同汉语同位语的比较
        5.1.2 英语同位语的结构功能类型及其同汉语同位语的比较
        5.1.3 英语同位语的句法功能及其同汉语同位语的比较
        5.1.4 英语同位语的语义语用特征及其同汉语同位语的比较
        5.1.5 英汉同位语的关系化小句类型学检视
    5.2 同位语的句法蕴含共性假设考察
    5.3 同位语句法到词法的共性蕴含假设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内容与选题来源
    2.研究目的、创新点和意义
    3.研究方法和角度
    4.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词汇化和语法化
    1.1 语法化
        1.1.1 语法化概念的基本一致
        1.1.2 语法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词汇化
        1.2.1 词汇化概念的多义性
        1.2.2 词汇化的有关研究概况
    1.3 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的不平衡性
    1.4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界限等问题
        1.4.1 国外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观点
        1.4.2 国内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讨论
        1.4.3 汉语双音虚词演变现象的归属问题
        1.4.4 我们的思考和观点
    1.5 小结
第二章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概说
    2.1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2.1.1 句法结构
        2.1.2 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构成方式
    2.2 非句法结构词汇化概念的提出
        2.2.1 “跨层结构”及其词汇化
        2.2.2 “跨层非短语结构”及其词汇化
        2.2.3 “非句法构词”、“非结构”及其他说法
        2.2.4 “非句法结构”及其词汇化
    2.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2.3.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
        2.3.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2.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与性质
        2.4.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
        2.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性质
    2.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及类别
        2.5.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
        2.5.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类别
    2.6 小结
第三章“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3.1 概论
    3.2 非句法结构“算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3.2.1 引言
        3.2.2 “算了”的词汇化
        3.2.3 “算了”的语法化和情态功能的形成
        3.2.4 “算了”的进一步语法化和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
        3.2.5 现代汉语中“算了”的句法分布和功能
        3.2.6 结论和余论
    3.3 助词并入、附缀化与“免得”类的词汇化
        3.3.1 引言
        3.3.2 讨论前提:带“得”的状态补语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3.3.3 “免+得”的最初连用
        3.3.4 从“免+得+C”到连词“免得”
        3.3.5 从“免+得+(O)”到句中和句尾的动词“免得2”
        3.3.6 连词“省得”的成词及其和连词“免得”的竞争
        3.3.7 结语
    3.4 小结
第四章“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4.1 概论
    4.2 “终于”的词汇化
        4.2.1 引言
        4.2.2 “终于”词汇化的历程
        4.2.3 “终于”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去范畴化和介词并入
        4.2.4 “X 于”的词汇化
        4.2.5 结语
    4.3 连-介兼类词“由于”的词汇化
        4.3.1 引言
        4.3.2 “由于”的词汇化历程
        4.3.3 “由于”演变的类型学特点
        4.3.4 “由于”演变的机制和动因
        4.3.5 从词汇化角度看“由于”和“因为”的异同
        4.3.6 结语
    4.4 小结
第五章 “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5.1 概论
    5.2 “加以”的“多元词汇化”研究
        5.2.1 引言
        5.2.2 “多元词汇化”研究及其意义
        5.2.3 “加”和“以”的词义引申发展路径
        5.2.4 先秦时期的“加以”
        5.2.5 “加以”连词功能的产生与发展
        5.2.6 “加以”形式动词用法的产生及发展
        5.2.7 小结
    5.3 半助动词“难以”的词汇化
        5.3.1 引言:已有成果所提出的问题
        5.3.2 “难”的两种最主要的句法位置和功能
        5.3.3 先秦时期“难以”连用的多样性
        5.3.4 “难以”在先秦以后的历时发展
        5.3.5 结论
    5.4 小结
第六章“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6.1 概论
    6.2 “继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6.2.1 引言
        6.2.2 唐代以前的“继而”
        6.2.3 “继而”在唐宋的成词与结构简化的作用
        6.2.4 “继而”及其搭配格式在明清的发展
        6.2.5 现代汉语“继而”的新旧用法
        6.2.6 结语
    6.3 “进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6.3.1 引言
        6.3.2 “进”和“而”
        6.3.3 先秦的“进+而”
        6.3.4 结构简化和副词“进而”的形成
        6.3.5 “进而”从副词到连词的演变
        6.3.6 结语
    6.4 小结
第七章 “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7.1 概论
    7.2 “幸而”的词汇化
        7.2.1 引言
        7.2.2 先秦时期的“幸+而”
        7.2.3 汉魏六朝时期的“幸+而/幸而”
        7.2.4 唐代及其后世的副词“幸而”
        7.2.5 “幸而”、“幸亏”、“幸好”和“幸喜”
        7.2.6 结语
    7.3 “甚而”的特殊词汇化路径及其演变
        7.3.1 引言
        7.3.2 先秦、两汉时期的“甚而1”、“甚而2”与“甚则”
        7.3.3 宋元时期“甚而2”的使用与渐趋成词
        7.3.4 明清时期成熟的连词“甚而”及其在现代的功能扩展
        7.3.5 “甚而”连词→副词的特殊演变路径
        7.3.6 与“甚而”相关的“甚而至于”
        7.3.7 结论
    7.4 “甚至”的“多元词汇化”与多种功能的形成
        7.4.1 引言
        7.4.2 述补短语的词汇化与“甚至1”
        7.4.3 连词“甚至”(“NP+ VP1+甚至VP2”)的形成
        7.4.4 连词“甚至2”(“S′1+ 甚至S′2”)用法的形成
        7.4.5 连词“甚至2”(“X1+ 甚至X2”)用法的形成
        7.4.6 副词“甚至”(“NP+甚至VP”)用法的形成
        7.4.7 “甚至”的多种句法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与联系
        7.4.8 结语
    7.5 小结
第八章 “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8.1 概论
    8.2 “时而”的词汇化和特异性
        8.2.1 引言
        8.2.2 “时…时”与“有时…有时”
        8.2.3 先秦时期的“时而”
        8.2.4 汉代——明代的“时而”和“有时而”
        8.2.5 “时而”在清代的突然成词
        8.2.6 “时而”词汇化的一般性和特异性
        8.2.7 结语
    8.3 “忽而”的词汇化及其叠用格式的构式化
        8.3.1 引言
        8.3.2 “而”的附缀化与“忽而”的词汇化
        8.3.3 词汇系统的调节与“忽而
        8.3.4 结语
    8.4 小结
第九章 “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9.1 概论
    9.2 助词“则已”的词汇化和构式语法化
        9.2.1 引言
        9.2.2 “则已”的历史来源
        9.2.3 “则已”的历时发展
        9.2.4 “则已”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9.2.5 余论
    9.3 “以便”和“以免”的词汇化对比研究
        9.3.1 引言
        9.3.2 “以便“的词汇化
        9.3.3 “以免”的词汇化
        9.3.4 “以便”和“以免”词汇化的共性与个性
        9.3.5 结语
    9.4 “以期”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兼论“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9.4.1 引言
        9.4.2 “以期”的词汇化:共时和历时的考察
        9.4.3 附缀化、语素义、非范畴化与强化在“以期”词汇化中的作用
        9.4.4 “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9.4.5 结语
    9.5 小结
第十章 “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10.1 概论
    10.2 “哪怕”的词汇化——兼论语用推理在词汇化中的作用
        10.2.1 引言
        10.2.2 “哪”和“那”的词性和词形
        10.2.3 “哪怕”的成词和历时发展
        10.2.4 “哪怕”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10.2.5 结论和余论
    10.3 “何须”的词汇化
        10.3.1 引言
        10.3.2 “何须”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使用特点
        10.3.3 “何须”的历时考察
        10.3.4 “何须”及“何V”类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10.3.5 结语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代/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11.1 引言
    11.2 “其实”词汇化的源结构
    11.3 也谈“势必”的词汇化
    11.4 “想必”的词汇化
    11.5 “谅必”的词汇化
    11.6 小结
第十二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一)
    12.1 概论: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多种表现
    12.2 “再不”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词汇化
        12.2.1 引言
        12.2.2 “再不”的句法特点
        12.2.3 “再不”的语义特征
        12.2.4 “再不”的语用功能、衍生及动因
        12.2.5 “再不”的词汇化及对共时用法的影响
        12.2.6 “再不”与相关词语的比较
        12.2.7 结论
    12.3 口语中表连接的话语标记“之后”
        12.3.1 引言
        12.3.2 “之后”在共时平面用法的多样性
        12.3.3 “之后”适用文体的多面性及其语义的多义性
        12.3.4 “之后”的历时发展考察
        12.3.5 句首弱化连词、话语标记的“之后”的出现
        12.3.6 从“之后”看“之X”类词
        12.3.7 结语
    12.4 语用省略与“从中”的词汇化
        12.4.1 引言
        12.4.2 “从中”与“用来”类词汇化的不一致性
        12.4.3 “从中”最初连用的多义性
        12.4.4 副词“从中”的形成
        12.4.5 结语
    12.5 小结
第十三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二)
    13.1 概论
    13.2 “据说”类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13.2.1 “据说”的词汇化
        13.2.2 “据称”的词汇化
        13.2.3 整合、省缩与“据云”的形成
        13.2.4 “据悉”的省缩词汇化
    13.3 “据传”“照办”类多重途径的词汇化
        13.3.1 “据传”的多重词汇化
        13.3.2 “据闻”的词汇化
        13.3.3 “照办”的词汇化
    13.4 实词性介宾的省缩与话语标记“按说”的形成
        13.4.1 引言
        13.4.2 话语标记“按说”在共时语料中的使用
        13.4.3 “按说”的历时发展考察
        13.4.4 “按说”成词的理据和使用场合
        13.4.5 结语
    13.5 兼语省缩与“听说”的形成
        13.5.1 引言
        13.5.2 先秦“听说”:“听说(shuì)”
        13.5.3 中古“听说”:“听我说”
        13.5.4 近代“听说”:“听人说”
        13.5.5 兼语省缩及其原因
        13.5.6 结语
    13.6 小结
第十四章 结论
    14.1 引言
    1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特点和规律
    14.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14.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影响因素
    14.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14.6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14.7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8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
    附录2 《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连绵虚词词表
    附录3 《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
    附录4 本文词条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汉语助动词的研究概述
        1.1.1 汉语助动词的名称问题
        1.1.2 汉语助动词的词性
    1.2 英语助动词系统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3.1 汉语助动词的判定标准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1.3.2 英语助动词的判定标准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4.1 对比语言学理论
        1.4.2 原则与参数理论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 汉英助动词在词类系统中的语法地位比较
    2.1 汉英助动词语法地位比较
        2.1.1 英语助动词在英语动词系统中的语法地位
        2.1.2 汉语助动词在汉语动词系统中的语法地位
    2.2 英语的基本助动词与汉语助动词"有"
        2.2.1 英语的基本助动词
        2.2.2 汉语体助动词"有"
    2.3 生成语法对助动词的定位
        2.3.1 句子中心与功能语类
        2.3.2 提升助动词与控制助动词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英"助+动"结构特征比较
    3.1 汉英"助+动"结构性质比较
        3.1.1 前人对汉语"助+动"结构性质的研究综述
        3.1.2 汉语"助+动"结构是动宾结构
        3.1.3 英语"助+动"结构是合成谓语结构
        3.1.4 总结
    3.2 汉英助动词与动词的完成体同现
        3.2.1 英语的"体"概念与汉语的"体"概念
        3.2.2 汉英助动词的认识情态与动词完成体同现
        3.2.3 汉英助动词的根情态与动词完成体的同现
        3.2.4 英语情态助动词与完成体同现表虚拟
    3.3 汉英"助"与"动"之间的成分内容比较
        3.3.1 汉语"助+动"结构与汉语一般动宾结构的区别
        3.3.2 汉语"助+动"结构与英语"助+动"结构的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英助动词的句法位置比较
    4.1 谓头语法位置
    4.2 汉英助动词句法分布比较
        4.2.1 汉英语助动词居于句中
        4.2.2 汉英助动词居于句首
        4.2.3 汉英助动词居于句尾
        4.2.4 汉英助动词居于句外
    4.3 助动词所处的语法位置的特征
        4.3.1 谓头语法位置与全句语法功能
        4.3.2 非谓头语法位置上的汉语助动词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英助动词相关的句法操作
    5.1 助动词的重叠
        5.1.1 汉语动词的重叠
        5.1.2 汉语助动词的重叠与疑问全句功能
    5.2 助动词的移位
        5.2.1 英语助动词的移位与疑问范畴
        5.2.2 汉语助动词重叠形式移位与焦点范畴
    5.3 助动词位置的添加
        5.3.1 汉英助动词位置添加否定标记
        5.3.2 汉语助动词位置添加复句关联标记
    5.4 小结
第六章 汉英助动词的连用与融合
    6.1 助动词的连用
        6.1.1 汉语助动词的连用
        6.1.2 英语助动词的连用
    6.2 助动词的融合
        6.2.1 汉语助动词与否定词的粘合式融合
        6.2.2 汉语助动词与否定词的合音融合
        6.2.3 汉语助动词与疑问代词"怎么"融合
        6.2.4 英语助动词与否定标记的融合
        6.2.5 英语助动词与人称代词主语的融合
    6.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教育评价类论文Fixing Students’ Fixed Mindsets:Paving the Way for Meaningful Assessment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第一节 任务背景
    第二节 文本特征
    第三节 翻译目的及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过程描述
    第一节 译前准备
    第二节 翻译计划
    第三节 译后校对
        一、审校人员的确定
        二、审校过程
第三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专业术语的翻译
    第二节 动态性形容词的翻译
        一、词类转换法
        二、词义引申法
        三、四字格译法
        四、外位结构译法
    第三节 语篇衔接的翻译
        一、语篇的显性衔接翻译策略
        二、语篇的隐性衔接翻译策略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致谢

(8)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1.2 研究理论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2.1 话题概念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2.1.2 Hockett-话题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2.6.1 传统解释
        2.6.2 形式句法解释
        2.6.3 语义/语用解释
        2.6.4 动态句法解释
        2.6.5 评述
        2.6.6 总结
    2.7 本章小结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3.1 理论概述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3.2 核心概念
        3.2.1 语言知识
        3.2.2 句法与语义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3.2.4 语境
        3.2.5 线性与递增性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3.3 模型工具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3.3.2 树结构“生长”
    3.4 理论优势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3.5.1 左边缘结构
        3.5.2 右边缘结构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4.5.5 总结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4.8 本章小结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4 总结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5.5.5 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7 本章小结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7.7 本章小结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8.7.1 副词的易位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8.8 本章小结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9.8 本章小结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10.1 多话题句简介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话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新HSK6级阅读(一)辅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家汉办对HSK的研究
        二、对新HSK6级阅读部分进行的相关研究
        三、从HSK6级辅导的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
        四、从现代汉语语言本体的角度对病句进行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HSK6级阅读(一)真题分析和归纳
    第一节HSK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一、HSK的性质
        二、HSK的作用
        三、HSK的意义
    第二节 新HSK6级阅读(一)简介
        一、新HSK6级阅读(一)测试目的
        二、新HSK6级阅读(一)测试作用
        三、新HSK6级阅读(一)试题分析
    第三节 新HSK6级阅读(一)真题病句归纳
        一、病句错误原因
        二、真题病句归纳
        三、重点难点分析
    第四节 新HSK6级阅读(一)部分真题病句统计
        一、真题中病句错误类型的统计
        二、真题中常考考点、重点和难点统计与总结
第二章 新HSK6级阅读(一)辅导策略
    第一节 辅导策略的制定
        一、辅导策略
        二、辅导方法
    第二节 辅导过程
        一、辅导对象
        二、辅导过程
第三章 辅导策略检验
    第一节 每个阶段的辅导效果
    第二节 留学生个体的辅导效果
    第三节 影响辅导效果的因素
        一、国别和语言文化背景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及HSK6级阅读(一)的影响
        二、其他因素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及HSK6级阅读(一)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专著类
    期刊类
    硕博论文类
    相关网址
致谢

四、“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J]. 童养性. 外语教学, 1983(04)
  • [2]“外位语”之说当用于英语教学[J]. 童养性. 山东外语教学, 1983(04)
  • [3]同位语句法研究[D]. 郑友阶.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商榷意见二则[J]. 张立民. 山东外语教学, 1985(01)
  • [5]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刘红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6]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 向二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教育评价类论文Fixing Students’ Fixed Mindsets:Paving the Way for Meaningful Assessment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樊锐. 黑龙江大学, 2017(04)
  • [8]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9]基于《红楼梦》标注语料库的英汉话语结构对比研究[J]. 郝锐. 世界华文教学, 2018(01)
  • [10]新HSK6级阅读(一)辅导策略研究[D]. 靳翠巧.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英语教学应使用“外语”的说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