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恩来在邢台地震的日子里(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1](2008)在《1966年邢台地震救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66年邢台地震是1949年后首次发生在我国大陆人口稠密地区、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地震群,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说,它是我国地震预报研究的发源地,是我国地震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它是我国救灾机制发展的阶梯点,是我国救灾事业进步的加速器。新中国的救灾机制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从1954年江淮水灾到1958黄河洪水,再到1966年邢台地震,经过一系列的救灾实践后,就基本定型为“统一决策、部门协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救灾机制。邢台地震作为我国救灾机制发展的阶梯点,具有较好的区域性个案研究价值。通过对邢台地震救灾机制的微观分析,提炼出六十年代救灾机制的特点与缺失。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有助于透观我国救灾制度发展的历史性与必然性;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以期对当前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目前,学术界此论题及相关研究比较薄弱。首先,对邢台地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方面,社会科学角度的研究十分稀少,而且均长于史料堆砌、缺于理论分析。其次,有关建国后救灾机制的研究也十分有限,大多是宏观系统性有余、微观分析性不足。所以,从建国后救灾机制角度对邢台地震进行区域性个案研究有着较好的学术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南,综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兼取社会史、口述史、计量史学等研究方法,合理参照现有相关理论,充分发掘历史档案资料,对邢台地震作区域性微观研究。第一部分,对邢台地震进行简述,包括邢台地区简介、灾情概况、灾情分析等。首先宏观把握受灾普遍性,其次利用地震社会学深入分析受灾特殊性,以求更全面、更深刻地综括地震情况。第二部分,对邢台地震救灾机制详细阐述。以救灾一般环节为顺序,以具体历史档案为依据,分为应急决策与组织、应急救援与处置、灾后恢复与重建三部分,并以此为纲逐层详细展开,翔实再现邢台地震救灾活动历史全貌。第三部分,对邢台地震救灾机制评析。按救灾机制有机构成,分别对救灾管理机制、救灾运行机制、救灾保障机制进行评析,在总结各组成机制特点缺失的基础上,联系当今应急体系建设,突显我国救灾机制发展的一脉相承与日臻完善,映射中共执政以来应灾思想的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邢台地震的抗震救灾实践,为我国防灾救灾机制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和珍贵的民族智性。这种时代精神和民族智性又不断催生出我们对灾害的深刻认识,激励我们更加科学、理智、坚毅地面对每一次灾害。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吸取历史经验和国外成果的基础上,国家着力进行防灾、备灾、救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从机构设置到应急预案,从法律法规到应急演练,从科普宣传到全民动员,无不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和宏大决心。但这仅仅只是起步,现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还只是停留在政策方案的设计与制订,而要能够使它真正地付诸实践、服务人民,需要全社会、全民族的意识统一和团结努力。
李方全[2](2017)在《总结经验 不断前进》文中认为作为1966年邢台地震及1976年唐山地震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作者介绍了在这2次地震中的亲身经历和所做的工作;通过参与这2次地震工作,总结了一些工作感悟及对地震预报工作的一些思考。
张家康[3](2008)在《1966年:周恩来的困惑》文中研究指明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突如其来,国事倥偬的周恩来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做梦都没梦到运动来得这样猛"。在困惑无奈之中,他抱定"我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付出全部精力和心血,在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和社会秩序极度混乱中维持国家运转。正如邓小平后来说周恩来"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
曹应旺[4](1996)在《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的日子里》文中研究表明
李君,刘利民,田一颖[5](2012)在《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的历史演变》文中提出抗震救灾方针政策体现了国家抗震救灾工作的根本思想。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邢台地震后地震工作方针确立、改革开放后抗震救灾工作方针调整和20世纪以来地震工作方针不断完善。中国地震工作方针以"预防"为核心,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的历史进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刘慧[6](2013)在《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思考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周恩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四个现代化”构想是其经济现代化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四个现代化”构想形成与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为切入点,分析周恩来在不同阶段对其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以期更好地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及结束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评析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以1949-1954年为研究时段,主要探讨周恩来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期对现代化新目标的思考。他在领导国民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作用,萌发了行业现代化思想。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阶段,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促使国家建设思路由单一工业化转变为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同步前进。保持稳定性与过渡性平衡发展的前提下,周恩来关于“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逐渐成型。第二章以1954-1959年为研究时段,主要探讨周恩来对现代化目标的调整。这一时期,世界局势相对稳定,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许多国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纷纷增加了科研经费,促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在获得和平稳定的发展机遇之后,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程。周恩来积极思考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速度和主要要求,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适应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将科学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加以阐释,提出“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是一个车子两个轮子”、“科学是关系经济、国防和文化的决定性因素”的论断,充分肯定了科学文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基于此,科学文化现代化取代国防现代化成为现代化构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交通运输现代化合并到工业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的内容至此发展成为“三个现代化”。第三章以1959-1963年为研究时段,主要阐述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构想正式提出所进行的探索。调整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一个中心环节,将农业机械化列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是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突破。工业现代化发展这一时期重在解决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试办工业托拉斯促进对工业管理现代化的提升,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关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与科学实施分离,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列入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行列。周恩来积极领导了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的制定,对其主要要求、实施途径以及发展重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受国际局势发展的影响,国防现代化回归现代化建设行列,周恩来强调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现尖端科学技术与国防工业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周恩来将“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正式提出,并提出了“两步骤”的发展步骤。第四章以1963-1975年为研究时段,主要探讨“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构想的重申。“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周恩来在积极维护工农业生产连续性的同时,要求紧抓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保护了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同时,狠抓航空工业产品质量问题,注重国防尖端发展,促进国防现代化发展。“文化大革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周恩来冲破阻扰,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构想和“两步走”战略步骤,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周恩来“四个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地位、意义及其贯穿的经济建设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并着重分析了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同步发展及其与“四个现代化”的相互关系,意在说明“四个现代化”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结束语部分展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周恩来探索“四个现代化”过程中环境保护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同时要注意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内容和途径的拓展,以此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崔久衡[7](1998)在《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文中认为本文以“文革”初期发生的十三件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周恩来在这些事件上的言行为纬,着重从周恩来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三个方面,客观、真实、理性地反映周恩来在“文革”初期为维护大局,艰难曲折历尽艰辛的历程,以期形象地展现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品德,进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周恩来的是非功过。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共三个部分。 引言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研究“文化大革命”史,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借鉴。研究历史,离不开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所在,他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缩影。他对待“文化大革命”或者毛泽东的态度,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教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命运,不仅为我们破译“文革”历史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而且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借鉴作用。 第一章是正文的基础。主要分析周恩来是在什么状态下进入“文化大革命”的。这种状态就是:一、他不是发动者,而是被动卷入者;不是领导者决策者,而是被领导者,执行者;不是司令官,仍是参谋长,甚至后勤部长。二、他仍处于历史形成的毛泽东——周恩来既定格局的关系之中,即忠诚领袖,深信正确,坚持贯彻、鞠躬尽瘁。三、他和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和态度有很大差异。四、上述三点决定了他在“文革”中只能采取自己独有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章到第十四章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了十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其中,1966年发生的有工作组事件,八届十一中全会,红卫兵运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工交座谈会;1967年有“一月革命”,“二月逆流”,伍豪事件,七二0事件,外交“夺权”事件;1968年有杨、余、傅事件,八届十二中全会;1969年有党的九大。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梳理和剖析,可以使我们更加具体,更为细致地了解周恩来在“文革”初期的独有立场和态度,从而再现论文的主题。 结语主要说明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历史作用和功绩:从“文化大革命”历史的角度看,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保护人;从中国人文精神和无产阶级领袖优秀品质的角度看,周恩来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和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堪称一代楷模;从“文化大革命”历史命运的角度看,周恩来是结束这场灾难的铺路人。
卢霄[8](2016)在《周恩来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周恩来是举世闻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周恩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被人民代代所传颂。周恩来的民生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两个角度阐述了选题依据,又从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分析了周恩来民生思想的研究意义;其次,对民生及民生思想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研究奠定基础;再次,从周恩来民生思想内容、思想特点和思想重要性三个角度对目前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研究的主要方向;此外,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力求在史料搜集和系统研究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第二部分阐述周恩来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任何思想都有其理论来源,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不例外。周恩来的民生思想一方面吸取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主要精华;另一方面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近代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的民生思想。第三部分探讨周恩来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民生改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民生思想,主要包括:首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坚持民生至上,强调以民为本,始终关心广大民众的疾苦。其次,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不断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如强调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解放,为民生改善奠定重要前提:努力发展经济,为民生改善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关心就业住房,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发展教科文卫,提高民众文化与身体素质;重视社会保障,解决民生之忧编织安全网。再次,明确追求人民幸福是实现民生改善的根本目的。通过对这一系列民生思想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民生思想具有显着的人民性、继承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等特点。第四部分研究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周恩来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对当代民生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一是理论价值,周恩来民生思想传播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以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是现实价值,周恩来民生思想提高了我们对改善民生重要性的认识,并且为当下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以及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曹晋杰[9](2013)在《周恩来“甘当人民公仆”的光辉思想与实践》文中指出今年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他毕生甘当人民公仆,言传身教,始终不渝,成为"全党楷模"。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时刻牢记的宗旨早在1922年3月,周恩来就决心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在写给觉悟社友人的信中说:"我认的主义是一定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坐着谈,如何起来行!"周恩来的一生中,历经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长征、国共合作抗日期间在重庆、三年解放战争,多次
权延赤[10](1993)在《走下圣坛的周恩来》文中研究说明一位日本人对我说:中国是神圣的;神是毛泽东,圣是周恩来。我已写过《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现在又以此书献给我的读者们。作者
二、周恩来在邢台地震的日子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恩来在邢台地震的日子里(论文提纲范文)
(1)1966年邢台地震救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邢台地震简述 |
(一) 邢台地区简介 |
(二) 灾情概况 |
(三) 灾情分析 |
二、邢台地震救灾机制阐述 |
(一) 应急决策与组织 |
1. 决策与部署 |
2. 应急指挥机构 |
3. 救援力量 |
(二) 应急救援与处置 |
1. 基本生活保障 |
2. 医疗与防疫 |
3. 稳定社会秩序 |
(三) 灾后恢复与重建 |
1. 恢复生产 |
2. 重建家园 |
三、邢台地震救灾机制评析 |
(一) 救灾管理机制评析 |
(二) 救灾运行机制评析 |
(三) 救灾保障机制评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总结经验 不断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第一个地震预报地应力观测站———邢台尧山站的建立 |
2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地应力测量 |
2.1 震前的应力测量工作 |
2.2 大震区的地应力状态 |
3 发扬李四光地震预报的科学思想 |
3.1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
3.2 地震预报的关键是抓住地应力的变化过程 |
4 结语 |
(5)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抗震救灾工作方针的确立 |
二、1976~2000年地震工作方针调整 |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工作方针不断完善 |
(6)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思考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的提出 |
第一节 为工业化的实施扫清障碍 |
一、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必然性 |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工业化发展准备条件 |
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的萌芽 |
第二节 工业化建设起步阶段对“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认识的深化 |
一、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转变 |
二、对“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内涵的扩展 |
第三节 “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的提出 |
一、“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提出的必然性 |
二、“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的内容 |
三、“四个现代化”构想雏形的特点分析 |
第二章 现代化目标的调整——从“四个现代化”构想到“三个现代化”目标的过渡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初期工业化认识的发展 |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
二、反冒进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的思考 |
三、反冒进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主要要求的思考 |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途径的思考 |
第二节 对科学文化现代化的独特思考 |
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国家建设的必要条件 |
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相辅相行的“两个轮子” |
三、“科学是关系经济、国防和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第三节 “三个现代化”的过渡 |
一、对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探索 |
二、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认识 |
三、“三个现代化”主要内容分析 |
第三章 现代化目标的设定——“四个现代化”目标正式提出 |
第一节 领导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兼顾速度与比例 |
二、国民经济调整应成为一个阶段 |
第二节 深化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 |
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一个中心环节 |
二、“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 |
三、农业机械化必须成为首要任务 |
第三节 对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
一、调整工业建设规模 |
二、工业管理现代化的尝试——试办“托拉斯” |
三、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的完善 |
第四节 “四个现代化”正式提出 |
一、重提国防现代化 |
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提出 |
三、“四个现代化”目标主要内容与实施步骤 |
第四章 浴火重生的现代化追求——“四个现代化”目标重申 |
第一节 呕心沥血稳定经济 |
一、十年动乱来袭 |
二、“革命”与生产的较量 |
三、打开经济发展新局面 |
第二节 十年浩劫中现代化的不懈追求 |
一、坚守农业基础地位 |
二、维持工业化大生产的连续性 |
三、国防现代化的新发展——备战之中求突破 |
四、科学技术现代化——保护之中谋发展 |
第三节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重申 |
一、坚持不懈为“四化” |
二、一波三折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 |
三、“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重申和“两步走”步骤的深化 |
第五章 新的征程——跨越“四个现代化” |
第一节 周恩来“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剖析 |
一、“四个现代化”是贯穿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的一条主线 |
二、“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结晶 |
三、周恩来“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内在统一性 |
四、周恩来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主要执行者和维护者 |
第二节 周恩来“四个现代化”探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延伸与发展 |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
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完善 |
三、“四个现代化”探索主导思想的分析 |
第三节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新发展——了望新“四化” |
一、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二、正确处理新“四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类 |
二、着作类 |
三、文章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卷入漩涡 |
二 经受“工作组事件”的考验 |
三 八届十一中全会 |
四 在“红卫兵运动”中 |
五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六 工业交通问题的分歧 |
七 对待“一月革命”的态度 |
八 在批判“二月逆流”的浪潮中 |
九 所谓“伍豪事件” |
十 处理“七二0事件” |
十一 围绕外交问题的斗争 |
十二 在“杨、余、傅事件”中 |
十三 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 |
十四 党的九大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周恩来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民生思想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存在问题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周恩来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国外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二) 列宁的民生思想 |
二、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国内渊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二) 近代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其他主要领导人的民生思想 |
第二章 周恩来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一、周恩来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坚持民生至上,充分认识民生问题重要性 |
(二) 强调以民为本,始终关心广大民众的疾苦 |
(三) 实现人民解放,为民生改善奠定重要前提 |
(四) 努力发展经济,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基础 |
(五) 关心就业住房,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 |
(六) 发展教科文卫,提高民众文化与身体素质 |
(七) 重视社会保障,解决民生之忧编织安全网 |
(八) 追求人民幸福,实现民生改善的根本目的 |
二、周恩来民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 人民性 |
(二) 继承性 |
(三) 时代性 |
(四) 实践性 |
第三章 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周恩来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传播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
(二)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 |
(三) 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形成与发展 |
二、周恩来民生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 有助于提高对改善民生重要性的认识 |
(二) 有助于不断改善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三) 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四) 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周恩来在邢台地震的日子里(论文参考文献)
- [1]1966年邢台地震救灾机制研究[D]. 张艳. 河北师范大学, 2008(12)
- [2]总结经验 不断前进[J]. 李方全. 华北地震科学, 2017(01)
- [3]1966年:周恩来的困惑[J]. 张家康. 文史精华, 2008(05)
- [4]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的日子里[J]. 曹应旺. 中国民政, 1996(03)
- [5]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的历史演变[J]. 李君,刘利民,田一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6]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思考与实践研究[D]. 刘慧. 南开大学, 2013(07)
- [7]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D]. 崔久衡. 中共中央党校, 1998(12)
- [8]周恩来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卢霄. 扬州大学, 2016(02)
- [9]周恩来“甘当人民公仆”的光辉思想与实践[J]. 曹晋杰. 中华魂, 2013(19)
- [10]走下圣坛的周恩来[J]. 权延赤. 时代文学,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