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纂《俄语疑难用法词典》遇到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斌[1](2015)在《俄国语言学研究中的词典化现象》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笔者个人的研究与观察出发,大胆提出“俄国语言学研究中存在词典化现象”这一命题,并对“词典化”概念与内涵作出自己的界定。论文主体部分比照词典类型的相关理论,主要以阿普列祥与卡拉乌洛夫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例,论述词典化现象的多种表现,以及词典化现象与词典类型理论的辩证关系。论文进而以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从俄国语言学发展历程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深入阐释词典化现象之所以在俄国产生的内在根据与外部条件。论文最后针对我国建设辞书强国的追求与语言教学的现状,分析俄国词典化现象可能带给我们的思想启示与具体的方法思考。
张金忠[2](2004)在《俄汉词典编纂论纲》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俄汉语词词典编纂的实践与理论问题,包括:俄汉词典编纂实践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形成、俄汉词典的宏观结构(词典的收词立目、前言与附录、版式与装帧等)和微观结构(词典对各类描写单位的处理、词典的语法信息、释义、修辞标注和配例)等问题。论文的主要任务在于:总结俄汉词典编纂实践的丰硕成果,回顾俄汉词典编纂的悠久历史,展示俄汉词典编纂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确定俄汉词典编纂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全文共分五章。第1章“绪论”对课题所涉及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第2章“俄国词典编纂的实践与理论”追述了俄语词典编纂实践的历史和词典学理论形成的历程;第3章“俄汉词典编纂实践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形成”,回顾了俄汉词典编纂实践的历程,勾勒出俄汉词典编纂理论形成的轨迹;第4章“俄汉词典的宏观结构概说”,详细分析了词典宏观结构的重要参数;第5章“俄汉词典的微观结构剖析”,是本文阐述的理论核心,着重对俄汉词典词条结构的诸要素作了详细的论述和深入的探讨。 我国俄汉词典编纂成果丰厚,理论研究也从单一的词典评论转向全方位探讨词典编纂理论、词典各个参数、词典的整体结构设计等方面问题,这标志着俄汉词典编纂理论的初步形成。
张秀芳[3](2017)在《20世纪苏俄语文词典编纂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是苏俄词典编纂非常繁荣的时期,大量词典的问世为20世纪中后期词典学理论的产生奠定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词典学理论对俄罗斯词典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苏俄词典编纂和理论在世界词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20世纪苏俄词典编纂为研究视角,从影响20世纪苏俄词典编纂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和语言学背景出发,重点介绍了苏俄时期编纂的四部详解词典以及四位词典学家,介绍了词典发展基本概况及主要内容,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展现了词典编纂过程中的多侧面性,多层次性,同时介绍词典学家学术成就。并概要地描写了 20世纪所有主要类型词典的编纂面貌和20世纪词典学理论的发展动向,阐述20世纪苏俄词典编纂理论和实践在本国及世界词典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本文旨在完善国内对20世纪苏俄词典研究的不足,同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原文词典,这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好方法。
袁耀辉[4](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沈思芹[6](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张春新[7](2004)在《《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词典学、教学词典学理论的介绍,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构建了“以字为中心”的《汉俄教学字典》的理论框架,并对编纂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以语言学为基础的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迈出了以词典学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共同指导编纂积极型汉俄教学词典的第一步。 全文共分六章。 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汉俄教学字典》编纂的缘起,论述本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2章和第3章介绍词典学、教学词典学的一般理论。 后3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第4章着重介绍《汉俄教学字典》“以字为中心”的条目结构安排。第5章探讨汉俄双解的释义方式。第6章论述《汉俄教学字典》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冯莉[8](2014)在《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词类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形容词跨语言比较能够为汉语词类研究提供新视角。形容词一直是汉语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语言类型学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本课题将语言类型学引入汉英对比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从比较基础、比较范围、比较方法和比较视角等四个方面,建构一种新型的分向多层跨语言词类比较研究框架,做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建立了包括150多种语言的多语种语言数据库和英汉双语形容词词库,通过语义类型学、形态类型学、句法类型学以及英汉形容词语义图模型法等方法对比汉英形容词,进行了英语和汉语的性质状态范畴编码方式比较、汉英语形容词的次范畴分析、突显词法模式和突显句法功能倾向分析,研究了汉语形动兼类词成因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再次,分别将汉语形容词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英语形容词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以及世界其他语系语言在形态、句法和语义方面进行比较,以世界多种语言为参照揭示汉英双语的形容词词类共性与个性;最后从生成类型学角度全面探究汉英语形容词的语言类型差异和性状范畴编码策略,提出了影响形容词在一种语言中编码方式的具体参数。本课题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及方法建立起新型跨语言词类研究框架,希望为汉语形容词词类研究和英汉双语对比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充分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的兼容与互补。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对语言类型学研究和汉语词类研究有所贡献,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汉英语形容词在教学、翻译与词典编纂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金瑞[9](2019)在《《漢語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漢語大字典》是在現代辭書編纂理論指導下編寫出來的一部新型字典,從1975年計劃編寫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齊,用時15年。第一版出版後,從1999年開始正式修訂,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與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共同出版,又用時10年,卷軼浩繁,體量巨大,堪稱我國語文辭書編纂的標誌性典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辭書編纂的學術水準和文化軟實力。本文以《漢語大字典》水部字為研究對象,結合前賢時彥的相關研究成果,在詞典學、文字學、訓詁學、詞彙學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首次對《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從收字、注音、釋義、書證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主要從兩大角度入手,一是從辭書編纂和詞典學角度入手,將《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等(必要的時候還有《辭源》《近代漢語詞典》)大型語文辭書整部字進行綜合比較,試圖較為先行地發現兩部辭書在收字釋義和書證等方面的問題並進而探討大型語文辭書編纂和修訂方面的相關問題。二是以《大字典》本身為語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從詞彙學角度對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語義類聚範疇進行個案描寫。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系統梳理了近三十年來《漢語大字典》的研究情況。關於這兩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是專著,專著以《漢語大字典》疑難字的考釋方面居多;二是論文,又可以分為字典編排、本體研究及非純語言文字角度等三個方面。其中本體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體内容,又可以細分為聲訓注音商榷,字頭、字形的收錄和古文字字形商補,釋義的指瑕和訓釋方式的研究,書證的辨誤,字際關係的考證,疑難字的考釋,《異體字表》研究,綜合性訓詁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較了兩版《漢語大字典》。通過比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較第一版在各個方面都有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來的54678個字頭增加到60370個。具體到水部字,增加了 59個類推簡化字字頭和133個新收字。其次是字形處理得更規範統一。釋義方面,第二版秉著詞義具有概括性、歷史性、社會性、準確性等要求對詞義進行了完善。有的增加義項,包括增加新按語和增加條目互見;還有對專名義項進行及時更新,包括行政區劃的名稱更新和科學名詞的定義的更新等;還有吸收學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對舊有義項進行重新編輯等;當然也删減了某些不恰當的義項。例證方面,針對第一版存在的書證欠妥、書證有誤、引文失誤、引書格式不統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對其中的硬傷、明顯存在的疏誤問題進行了修訂,同時也删掉了一些不準確不恰當的書證,更方便讀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較了《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所收水部字。《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錄字頭2148個(包含簡化字、類推簡化字),《漢語大詞典》“水(氵)”部字共有字頭904個(第五卷並第六卷續)。我們從收字、音項、義項、書證各方面對二典進行了全面對比,發現其中還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項設置不同、義項設置不同、義項分合不同、方言標注不同、字際關係的溝通不同、相同義項歸在不同的音項下等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體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為編者的疏漏,有的是因為對書證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還有的則是無法避免的學術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問題。第四部分主要從詞彙學的角度對水部字進行範疇分類辨析。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顯示出與“水”有關的詞義屬性。其中又可以按具體的詞義分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專稱的名詞;表示水流的通稱或水流的停聚處的名詞;表示與水相連的陸地或水邊的相關事物的名詞;表示具體的某種液體的名詞;表示與天氣有關的氣象或氣候的名詞;表示與水相關的動作(主要是他動,與水自流狀態相區别)的動詞;表示描摹水的形狀和態貌的形容詞;表示模擬與水相關的聲音的擬聲詞以及其他等等。這每一類大的範疇中又可再細分出許多子範疇的小類。對這些範疇内的單字進行辨析不僅有助於我們對水部字的整體範疇有宏觀上的認識,還能幫助我們釐清水部字内部的單字個體之間的聯繫和差異,反過來也將對《漢語大字典》收字、釋義、義項編排邏輯、字際關係溝通等方面起到補充和指導作用。
杨文昱[10](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著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著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编纂《俄语疑难用法词典》遇到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纂《俄语疑难用法词典》遇到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俄国语言学研究中的词典化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
五、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词典化概念的提出与阐释 |
第一节 从词典文明说起 |
一、作为承载文明的词典 |
二、作为认知工具的词典 |
第二节 词典学术语集 |
一、词典学术语集中的核心术语 |
二、词典学核心术语的启智功能 |
三、俄国词典类型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词典学定义 |
一、有关词典学定义的综述 |
二、词典学在语言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
第四节 词典化定义 |
一、词典化概念 |
二、词典化的定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词典化现象的表现 |
第一节 词典类型与词典化 |
一、理论词典类型与现存词典类型的辩证关系 |
二、词典类型外词典的不断出新 |
三、词典类型内词典的持续变异 |
第二节 基于语义关系的新型词典 |
一、语言中的系统 |
二、词汇语义系统的概念 |
三、词汇语义关系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阿普列祥的词汇语义研究与新型同义词词典 |
一、俄国学者对同义词概念的认知 |
二、成分分析在同义词描写中运用的可行性 |
三、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语义元语言 |
四、俄语新型同义词解释词典的主要理论原则 |
五、俄语新型同义词解释词典的价值 |
第四节 卡拉乌洛夫的语言学研究与研究成果的词典化 |
一、卡拉乌洛夫的语言学研究功绩概述 |
二、卡拉乌洛夫的语言个性理论 |
三、《俄语联想词典》 |
第五节 对比词汇学与义素对比词典 |
一、对比语言学 |
二、对比词汇学 |
三、双语义素对比词典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词典化现象的成因 |
第一节 基于语言学框架内的词典化现象阐释 |
一、领先世界的俄国词汇学研究 |
二、助推词典化发展的术语学 |
第二节 基于语言学框架外的词典化现象阐释 |
一、俄国当权者对词典编纂的重视 |
二、满足社会文化需要的词典化现象 |
第三节 不断趋强的词典化 |
一、俄国词典化现状 |
二、对俄国词典化现象的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国词典化现象的启示 |
第一节 词典化的启智功能 |
第二节 借鉴俄国语言学研究成果指导词典编纂 |
一、阿普列祥的释义理论对我国词典释义的启示 |
二、置于释义中的词汇化的语用信息 |
第三节 重视词典的语言教学功能 |
一、词典在提升词汇能力中的作用 |
二、词典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
三、词典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
第四节 对我国辞书强国建设的一些思考 |
一、词典编纂家的语言学修养 |
二、打造精品词典,研发新型词典 |
三、提高词典用户的词典学修养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俄汉词典编纂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俄国词典编纂的实践与理论 |
2.1 俄语详解词典编纂的实践与理论 |
2.1.1 古代时期--编纂材料的准备阶段 |
2.1.2 18世纪--编纂条件的成熟 |
2.1.3 19世纪--编纂思想的多元化 |
2.1.4 20世纪--词典编纂的繁荣和理论体系的形成 |
2.2 双语词典编纂的实践与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俄汉词典编纂实践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形成 |
3.1 第一个阶段--俄国传教士编写词典时期 |
3.2 第二个阶段--俄国侨民及中国人编写词典时期 |
3.3 第三个阶段--词典编纂初现繁荣 |
3.4 第四个阶段--词典编纂的停滞时期 |
3.5 第五个阶段--词典编纂再呈繁荣 |
3.6 编纂理论的初步形成 |
3.7 小结 |
第4章 俄汉词典的宏观结构概说 |
4.1 什么是词典的结构 |
4.2 宏观结构的组成 |
4.3 意识形态与思想性问题 |
4.4 前言和附录 |
4.5 收词立目 |
4.6 版式与装帧 |
4.7 小结 |
第5章 俄汉词典的微观结构剖析 |
5.1 微观结构的组成 |
5.2 对构词词缀的描写 |
5.3 缩略成分的收录 |
5.4 对同音词的处理 |
5.5 专业词语问题 |
5.6 词典是否要收专有名词 |
5.7 对成语单位的描写 |
5.7.1 俄语成语学的形成和发展 |
5.7.2 俄语详解词典对成语的描写 |
5.7.3 俄汉词典中的成语单位 |
5.7.4 尚存在的问题 |
5.8 词典中的语法信息 |
5.9 词典的释义 |
5.9.1 译解和详解 |
5.9.2 提供词源信息 |
5.9.3 同义词、反义词释义 |
5.9.4 多层次释义 |
5.9.5 释义的质量 |
5.10 词典的修辞标注 |
5.11 词典的配例 |
5.12 小结 |
结语 |
附录(Ⅰ) 词典学常用术语(俄汉对照) |
附录(Ⅱ) 俄汉语词词典汇总一览表 |
附录(Ⅲ) 本文常用词典及其简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3)20世纪苏俄语文词典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РеЗЮме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20世纪苏俄语文词典编纂概述 |
第一节 20世纪苏俄语文词典发展的背景 |
一、社会文化背景 |
二、语吉和语言学背景 |
第二节 20世纪苏俄语文词典类型及特点 |
一、20世纪苏俄语文词典功能概述 |
二、沿袭19世纪沿袭下来的传统类型及特点 |
三、20世纪新产生的词典类型及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最有影响的俄语详解词典 |
第一节 乌沙科夫《俄语详解词典》(1928-1940) |
一、词典的编纂背景 |
二、词典的编纂特点 |
第二节 奥热果夫《俄语词典》(1949) |
一、词典的编纂背景 |
二、词典的编纂特点 |
第三节 苏联科学院《现代俄罗斯标准语词典》(17卷)(1950-1965) |
一、词典的编纂背景 |
二、词典的编纂特点 |
第四节 苏联科学院《俄语词典》(4卷)(1957-1961) |
一、词典的编纂背景 |
二、词典的编纂特点 |
第五节 四部词典之间横向对比 |
一、四部词典之间的相同点 |
二、四部词典之间的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主要的词典学家 |
第一节 俄罗斯详解词典的奠基人乌沙科夫 |
一、学术实践建树 |
二、词典编撰中反映的学术思想 |
第二节 词典体系的完善者奥热果夫 |
一、学术实践建树 |
二、词典编撰中反映的学术思想 |
第三节 新型词典的开拓者什维达娃 |
一、学术实践建树 |
二、词典编撰中反映的学术思想 |
第四节 大型词典的奠基人维诺格拉多夫 |
一、学术实践建树 |
二、词典编撰中反映的学术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苏俄词典编纂的学术与社会价值 |
第一节 在俄罗斯词典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
第二节 在世界词典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
二、三种法文译本 |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
小结 |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俄教学字典》 |
1.2 教学词典的发展趋势与我国教学词典的编纂情况 |
1.3 本项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内容 |
第2章 词典和词典学 |
2.1 词典是什么 |
2.2 词典的功能 |
2.3 词典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
2.4 词典学是一门科学 |
2.5 词典学的学科地位 |
2.6 词典学的研究对象 |
2.7 词典的分类 |
2.8 小结 |
第3章 教学词典学 |
3.1 词典的教学意义与教学词典的历史 |
3.2 教学词典学的定义和内容 |
3.3 教学词典学的性质 |
3.4 教学词典 |
3.4.1 教学词典是积极型编码词典 |
3.4.2 教学词典组成成分的结构特性 |
3.4.3 教学词典的分类 |
3.4.4 教学词典的编纂现状 |
3.4.5 渐进性原则与难度递进的教学词典体系 |
3.5 小结 |
第4章 《汉俄教学字典》的理论构建 |
4.1 词典的使用效率 |
4.1.1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效率 |
4.1.2 词典的使用效率 |
4.1.3 词典编者、词典和词典使用者的关系 |
4.2 以字为中心的编纂原则 |
4.3 汉俄教学字典的宏观结构 |
4.3.1 选词立目 |
4.3.2 检索方式 |
4.4 不同于现有词典的微观结构 |
4.4.1 微观结构的内容 |
4.4.2 《汉俄教学字典》的微观结构 |
4.4.2.1 以字列条,字分义项 |
4.4.2.2 项下列词 |
4.4.2.3 不分序位 |
4.4.2.4 成语性合成词和词组的排列 |
4.4.2.5 《汉俄教学字典》条目结构的可行性 |
4.5 小结 |
第5章 《汉俄教学字典》的释义 |
5.1 日常释义与词典释义 |
5.2 词义不等于概念 |
5.1 《汉俄教学字典》采用汉俄双解释义方式 |
5.4 汉语部分的释义方式与要求 |
5.5 俄语释义 |
5.5.1 汉俄两种语言词义对应的不同情况 |
5.5.2 《汉俄教学字典》采用的具体释义方式 |
5.6 例证 |
5.6.1 例证的功能 |
5.6.2 《汉俄教学字典》对例证的具体要求 |
5.7 小结 |
第6章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问题 |
6.1 对外汉语教学试验工程及其相应工作 |
6.2 《汉俄教学字典》的特殊功能 |
6.3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总结的问题 |
结论 |
附录: 《汉俄教学字典》部分样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8)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形容词问题 |
一、汉语形容词的独立地位问题 |
二、汉语形容词的范畴与功能问题 |
三、汉语形容词的历时演变问题 |
第二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语形容词问题 |
一、英语形容词的开放性与典型性 |
二、英语形容词的划分标准问题 |
三、英语形容词的语音规律 |
四、英语形容词研究的前沿成果 |
五、历时角度 |
第三节 汉英形容词的对比研究问题 |
一、早期研究 |
二、发展期研究 |
第四节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形容词问题 |
一、国外各学派观点 |
二、语序类型学研究 |
三、历时语法化角度 |
四、话语功能角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类型学比较基础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比较基础:形容词词类的跨语言普遍性问题 |
一、什么是词 |
二、词类范畴研究的历史视角 |
三、形容词的概念问题 |
四、语言共性角度的定义 |
第二节 比较内容:语义-形态句法 |
一、从语义次范畴到形态句法 |
二、从形容词内部异质性看考察次范畴的重要性 |
三、词汇化双语对译方法 |
第三节 比较范围:分向多层比较 |
一、汉英对比研究的利弊 |
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利弊 |
三、建立跨语言分向多层比较框架 |
四、建立语种库 |
第四节 系统比较:整体与局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语义范畴对比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设计 |
第二节 英语-汉语形容词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生物/物质/产地属性 |
二、社会属性 |
第三节 英语-汉语非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时间属性 |
二、方式属性 |
三、数量关系属性 |
第四节 英语—汉语状态语义范畴比较 |
一、外表状态与特征 |
二、空间方位状态 |
三、心理或生理(疾患)状态 |
四、行为状态 |
第五节 汉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图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形容词词库与词法比较 |
第一节 词库与词法 |
一、关于词法模式 |
二、汉语形容词词法模式的类型学研究 |
第二节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库问题 |
一、汉语属性词 |
二、各类词典收录汉语形容词范围比较 |
第三节 汉语形容词语用词缀突显——兼与英语比较 |
一、英汉颜色词词缀比较 |
二、汉语形容词突显语用词缀格式分析——兼与英语比较 |
三、汉语语用词缀的类型学意义 |
第四节 汉英形容词重叠形式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突显 |
二、英语形容词重叠形式不突显 |
第五节 汉英形容词复合词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二、汉语动宾式词法突显模式:有+NP |
三、英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第六节 韵律参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语形容词句法比较 |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句法功能类型差异倾向 |
一、汉英语句法比较框架 |
二、汉英形容词句法差异表现 |
第二节 汉语动形兼类词问题 |
一、表空间方位状态义词的共同特点 |
二、典型案例:“相+单音节字”动形兼类词标注考察结果 |
三、动形兼类词形成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形容词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
第一节 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形态句法比较 |
一、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关系问题 |
二、汉藏语形态共性 |
三、汉藏语形容词句法共性与汉语个性 |
四、汉藏语某些语言形容词不同于汉语的类型特点 |
五、分向比较之下汉语呈现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英语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比较 |
一、印欧语语法体系中的形容词次范畴差异 |
二、英语与俄语形容词语义范畴比较 |
第三节 多边比较 |
一、形容词句法问题 |
二、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重叠现象 |
三、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语用词缀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论阐释及其对实践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形容词的生成参数问题 |
一、汉语和英语的传统语言类型观 |
二、生成类型学与语言参数 |
三、历时视角的启示 |
四、汉语方言视角的启示 |
小结 |
第二节 实践研究启示 |
一、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
二、汉英翻译教学与翻译信息处理 |
三、双语词典编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回顾 |
二、本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英语复合词的常见构词语素 |
附录二: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超出汉语的类型词例(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漢語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目的及意義 |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三節 研究的創新性及難點 |
第一章 近三十年來《漢語大字典》研究回顧 |
第一節 關於第一版《漢語大字典》 |
第二節 关於第二版《漢語大字典》 |
小結 |
第二章 《漢語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
第一節 字頭變化 |
一 增加字頭 |
二 删除的字頭 |
三 次序調整 |
第二節 注音變化 |
一 删減多餘反切 |
二 糾正聲調疏誤 |
三 標注新義今讀 |
四 重置音項 |
五 補全讀音 |
六 待商榷問題 |
第三節 釋義變化 |
一 增加新内容 |
二 删減義項 |
三 分設義项 |
四 更新義项 |
五 調整義项順序 |
六 溝通字際關係 |
七 音項和義項相配合 |
八 改動較大 |
九 待商榷問題 |
第四節 書證變化 |
一 規範書證 |
二 增加书證 |
三 删減書證 |
四 調整書證順序 |
五 義項和書證相搭配 |
六 待商榷問題 |
小結 |
第三章 《漢語大字典》與《漢語大詞典》水部字比較研究 |
第一節 音項設置不同 |
一 《大字典》比《大詞典》多音項 |
二 《大詞典》比《大字典》多音項 |
第二節 義項設置不同 |
第三节 義項分合不同 |
第四節 同一個義項歸在不同音項下 |
第五節 差異巨大 |
小結——兼談大型語文辭書編纂的幾個問題 |
一 要注意收字完備 |
二 要注意書證準確問題 |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漢語研究成果 |
第四章 《漢語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範疇類聚研究 |
第一節 動詞類代表性範疇詞義比較研究 |
一 “洗滌”類 |
二 “涉渡”類 |
三 “澆灌”類 |
四 “淘濾”類 |
五 “沉沒”類 |
六 “漂浮”類 |
七 “潑灑”類 |
第二節 名詞類代表性范疇詞義比較研究 |
第三節 個案研究 |
個案一 漢語“澆灌”義詞彙類聚辨析及其發展演變研究 |
個案二 動詞“注”的灌注義發展及其成因 |
個案三 “潮”義大觀 |
結語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 《大字典》《大詞典》方言標注不同 |
附錄二 《大字典》《大詞典》字際關係溝通不同 |
附錄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詞義範疇類聚 |
致謝 |
(10)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专著 |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
第一节 汉字理论 |
第二节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
附录说明 |
附录1 吴史新证 |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著录表 |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
附录32 金文新释 |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编纂《俄语疑难用法词典》遇到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俄国语言学研究中的词典化现象[D]. 李海斌. 黑龙江大学, 2015(12)
- [2]俄汉词典编纂论纲[D]. 张金忠. 黑龙江大学, 2004(01)
- [3]20世纪苏俄语文词典编纂研究[D]. 张秀芳.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7]《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 张春新. 黑龙江大学, 2004(01)
- [8]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 冯莉.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9]《漢語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10]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