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电导向无轨座车(论文文献综述)
胡能发[1](2014)在《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及车辆迅速增加,城市交通出现饱和,不断增加的出行需求与现有的城市交通运营能力矛盾突出。武汉市作为特大型发展中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严重阻碍因素。鉴于武汉市近几年的发展及未来几年的交通规划部署,解决武汉市远城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良性衔接与快速通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研究价值。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公共交通体系是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交通布局形式,通过公共交通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引导和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转移到公共交通上来,从而达到缓解因机动车数量增加引起的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流畅性和通达能力。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布设的停车设施将是改变交通出行方式的关键,尤其是换乘停车场(Park and Ride,简称P&R)的建立,方便远城区人们通勤出行时在公交枢纽站泊车换乘,从而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和停车压力。本文系统地研究轨道交通枢纽站的组织形式,停车场规划方案和国内外的优秀成功案例,寻找和探索适应武汉发展需求和满足武汉本土特点的远城区枢纽站的形成形式及配套停车场,为解决武汉市未来几年的交通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意义、目的,拟解决关节问题,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路线与方法以及论文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外枢纽站及停车场的发展状况及武汉市的具体交通问题。第三部分解释说明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开发的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原则。第四部分通过武汉市具体的交通、经济、人口、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及特点,分析国内外的优秀城铁结合停车场发展的案例,探索适宜武汉市交通发展布局的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停车场设计方案。第五部分从辩证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及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论证远城区枢纽站停车场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第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不足之处,同时对于武汉市未来的交通发展尤其是公共交通的发展作出展望。
沈唯[2](2013)在《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探讨上海设计的历史成就及其文化意蕴。上海文化及其设计成就,无疑是中国设计文化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重大标志性的事件,如何合理完整地把握其生理机质和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属于个案性研究——即以淮海路设计文化为核心探讨上海设计文化问题。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大地,在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在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张力中,铸造着经典与辉煌;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几度重大变化中,在城市形态层层叠叠的构筑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海派”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在设计传播的来来往往中,彰显着包容与创新的气魄与精神,闪耀着追求时尚与摩登的精雅光芒。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梳理上海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对上海设计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上海传统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扬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寻求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注入创新的设计活力,使上海的设计艺术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简要归纳了上海设计的主要特征,即现代性、物质化、海派设计文化表现等。第二、“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主要探讨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淮海路的形态设计史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第三、“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欧陆风情以及襄阳公园、国泰电影院等景观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段。第四、“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广告设计中的身体美学表现、视觉构成法则应用以及霓虹灯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第五、“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器物设计中的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特点、交通工具设计发展特征以及照明设计的艺术表现。第六、“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中淮海路设计以上海工商业发展作为基础的特点、视觉与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时尚与高雅交融的特点。第七、“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主要探讨了上海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态”、“传统”、“智慧”、“视觉”、“美育”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勾勒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的发展轮廓,并研究其主要特征。第二、重点研究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淮海路上部分重要设计实例的艺术特色。第三、从对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研究引申出对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上海设计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任浩[3](2012)在《电力机车网络化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力机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们最喜欢选择的交通工具。电力机车也一直以来是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且由于其发展时间较长,技术成熟,维修方便,运输量大,适合我国国情。应尽量发展和完善现有电力机车,使其更加先进,更加完善。交流传动机车具有启动牵引力大、恒功率范围宽、粘着系数高、电机维护简单、功率因数高、等效干扰电流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我国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现有电力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ROFIBUS的电力机车网络化电气控制系统总体方案,以S7-300以及S7-200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以自动控制理论和先进技术为指导,以某一列具体的电力机车为被控对象,以检测和上位监控为手段,完成了电力机车模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上位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对控制系统的功能改进和完善。论文首先构建了电力机车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以某一次具体的列车为模型,每一车厢都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辅助以其他电器设备实现对每一节车厢的单独控制。主站采用S7-300,机头车厢从站采用S7-300,其余车厢从站均采用S7-200,主从站间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进行通讯。机头车厢采用变频方式实现对牵引电机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控制。其余车厢温度调节—制冷控制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车厢温度调节采用闭环PID控制,系统还实现了对车厢供水、供电、照明等环节的控制。
佟仕忠[4](2012)在《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立式金属罐是国际间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结算的主要计量器具,也是国内石油、液体石油产品贸易结算、收发交接的重要计量器具和储存设备。其测量的准确性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内对外贸易的经济利益和国家计量信誉。因此,准确地实现立式金属罐容积计量具有实际意义。立式金属罐容积计量失准是一个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作为存储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立式金属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底量、浮顶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和径向偏差无法全部测量,而对液位测量国际上又没有相应的标准装置,无法评价液位测量的精度及相关指标,从而直接导致计量失准。针对这种情况,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以爬壁机器人为载体的光学基准法的径向偏差测量方法,以解决传统的人工爬壁携带径向测量仪的测量方式由于罐体较高,检测点的定位不准确影响测量精度以及高危险问题。由于爬壁机器人是该方法能否实现的核心,在提出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爬壁机器人进行了设计研究。设计了爬壁机器人整体结构,研究确定了爬壁机器人的非接触永磁吸附方式;经过对爬壁机器人运动方式的分析,确定了四轮驱动方式;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分析和确定力学平衡条件,为抗倾覆设计提供参考;对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运动模块、倾角模块、电源模块等硬件模块进行了设计,实现对爬壁机器人运动姿态的控制。对爬壁机器人的运动能力、越障能力、负载能力等主要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指标满足现场使用要求,达到径向偏差测量要求。(2)提出了立式金属罐浮顶质量、底量在线测量方法,以解决立式金属罐浮顶单板变形和底板变形引起的容量及其变化值在离线状态下的测量与载荷状态下的测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分析底量、浮顶质量现有离线测量方法弊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利用投入式液位计实现对立式金属罐底量增量的在线实时测量方法,利用压力变送器实现对立式金属罐的浮顶质量在线实时测量方法。建立了一套浮顶质量实时测量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投入式液位计、压力变送器、模拟量采集模块等构建了罐底量、浮顶质量实时检测系统,研制与大容量计量站原有立式罐计量系统数据库对接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对原有罐容表的修正,形成完备的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系统。(3)提出了基于双频激光干涉原理的液位测量方案,研制检定液位计的液位标准装置和检定流量计的流量标准装置,以解决检定液位计的液位标准装置至今没有建立,其计量出现异议将无法评判的问题。研制双浮子、双导轨结构的测量装置,解决双频激光干涉过程中测量丢数的问题;研制自动校准装置,解决标准装置高精度零点校准的问题;确定采用大小泵双向液位控制方案;对液位标准罐本体的荷载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罐顶荷载变化500N时,罐顶的高度变化量小于20μm的标准罐本体制造方案;提出基于Edlen公式以相对湿度为参量的空气折射率的修正方法。研制液位标准试验装置,对液位标准试验装置的稳态特性进行测试,检测装置中的液位稳态变化范围小于50μm,满足液位稳定性的设计要求;建立油罐油气折射率实验装置,采用回归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分析,对标准罐内油气折射率进行现场测量,以补偿、修正测量结果。在液位标准装置基础上,建立流量标准装置的原理和工艺。
夏洁[5](2011)在《城市交通低碳转变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及规划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交通能耗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耗之一。城市交通的低碳转变将成为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而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交通低碳转变对城市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研究城市交通的低碳转变出发,探求在此影响下的城市形态的转变,并进一步提出了规划对策。笔者在国内外众多城市交通低碳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城市交通低碳转变的四种方式,即日益强化的轨道交通、渐趋完善的公共交通、重新回归的慢行交通与逐渐兴起的新型交通。以及这四种方式产生的交通工具节能化、交通组织高效化、交通方式多元化和交通能源清洁化四大特点。分析并总结城市交通低碳转变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即轨道交通的强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公共交通的完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慢行交通的回归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以及新型交通的兴起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形态低碳转变的规划策略包括规划理念、规划控制、规划管理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城市形态低碳转变的空间对策即:“跃迁式”城市空间拓展对策、居住与就业间的“空间耦合”对策、多元功能的“混合与集中”弹性控制对策、“小街坊、高强度、低密度”的用地规划对策、“交通立体化”与“城市立体化”对策、低碳交通的“换乘一体化”对策。
华中工学院[6](1977)在《中频导向无轨座车》文中研究说明 我厂和华中工学院无线电一系协作研制的中频导向无轨座车已在细纱车间运转.从1975年10月开始,我们学习了外地的先进经验,先试制了第一台座车在车间试用,根据存在的问题,在机械与电子控制方面均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又试制了一台Ⅱ型座车.今把此座车的结构(见图1)、技术特征,及电子控制部分叙述如下:
陕棉十一厂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三结合试制小组[7](1976)在《光电无轨坐车有关部分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简介》文中指出 前言从文化大革命以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革新和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许多电子新技木在纺织工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电坐车就是其中一例;当前全国许多纺织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轻阶级兄弟的劳动强度,都在积极研制各种各样的无轨坐车。我们根据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开门办学等教导,走出校门与陕棉十一厂工人师付组成三结合试制小组,对坐车进行革新和试验工作。为了与兄弟厂更好地交流经验、我们仅就实际工作当中的一些体会整理出一份材料来,以便大家共同探讨、相互促进。
宗兰[8](1976)在《红外技术应用交流会报告简介》文中研究说明 一、红外探测器1 我厂生产的硫化铅红外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及推广应用情况华星无线电器材厂介绍用联氨法、柯达法和高温法三种工艺制造的硫化铅红外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性能包括了偏压特性、温度特性、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后介绍了一些已经到得的应用。(11页)2 钽酸锂热电探测器上海东华半导体器件厂、上海硅酸盐所介绍这两个单位协作试制成功的面电极钽酸锂器件。这种晶体居里温度达610℃,矫顽场高,不会退极化。试制器件探测率一
二、光电导向无轨座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电导向无轨座车(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环境心理学 |
1.4.2 交互设计原理 |
1.4.3 归纳对比法 |
1.4.4 图表分析法 |
1.4.5 定量、定性分析法 |
1.5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交通枢纽站的交通现状 |
2.1 国外的公共交通问题 |
2.1.1 轨道交通的发展 |
2.1.2 枢纽站的交通衔接 |
2.2 枢纽站停车场的发展及使用 |
2.2.1 停车场的定义和分类 |
2.2.2 停车场的发展 |
2.2.3 TOD 模式 |
2.3 武汉市的具体公共交通问题及现状分析 |
2.3.1 武汉市的经济及交通地位 |
2.3.2 武汉市的公共交通分布及路网布局 |
2.3.3 武汉三镇主干道的交通现状 |
2.3.4 武汉现有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及问题 |
第3章 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规划原则 |
3.1 武汉市未来交通规划布局与静态交通的辩证关系 |
3.2 停车场与周边环境的呼应 |
3.3 停车场与公共交通的衔接 |
3.4 停车场与出行需求的搭配 |
3.5 停车场与各类交通工具的组合 |
3.6 枢纽站的物业开发与管理 |
3.7 停车场的具体规划 |
第4章 :基于武汉市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规划思路 |
4.1 武汉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的交通衔接 |
4.1.1 武汉城市圈的战略目标对交通的依赖性 |
4.1.2 TOD 发展模式对公共交通及停车场的要求 |
4.2 停车场的构成因素分析 |
4.2.1 人员结构 |
4.2.2 经济组成形式 |
4.2.3 出行目的和方向 |
4.2.4 车辆类型特点 |
4.2.5 停车要求 |
4.3 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实例分析 |
4.4 符合武汉市远城区的停车场设计思路 |
第5章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5.1 停车场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分析 |
5.1.1 建设成本及回报率 |
5.1.2 社会因素 |
5.2 枢纽站公共停车场的作用和意义 |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现有不足 |
6.3 对武汉市远城区枢纽站停车场及未来交通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地面空间布局 |
附录二:地下空间布局 |
附录三: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2)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 |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 |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 |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 |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 |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 |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 |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 |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 |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 |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 |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 |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 |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 |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 |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 |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 |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 |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 |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 |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 |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 |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 |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 |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 |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 |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 |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 |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 |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 |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 |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 |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 |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 |
小结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 |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 |
附1、附2的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电力机车网络化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与机车工作原理 |
1.1 文献综述 |
1.1.1 电力机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优缺点 |
1.1.2 电力机车在网络化方面的研究 |
1.1.3 电力机车在牵引传动控制方面的研究 |
1.1.4 电力机车在车厢温度控制方面的研究 |
1.1.5 电力机车供电方面的研究概况 |
1.2 电力机车电气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1.2.1 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
1.2.2 电力机车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
2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1 电力机车编组及研究方向 |
2.2 电力机车网络化电气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3 电力机车牵引供电 |
2.4 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
2.4.1 变频调速系统 |
2.4.2 牵引电机及变频器选型 |
2.4.3 变频调速实验室模拟设计 |
2.5 车厢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方案 |
2.6 辅助环节设计方案 |
3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牵引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硬件设计 |
3.2.1 变频调速开环控制硬件设计 |
3.2.2 西门子 S7-300 PLC |
3.2.3 开环控制实验室模拟 |
3.2.4 变频调速闭环控制硬件设计 |
3.2.5 闭环控制实验室模拟 |
3.3 车厢空气调节系统硬件设计 |
3.3.1 空调系统各功能块 |
3.3.2 系统硬件选型 |
3.3.3 制热系统硬件配置 |
4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网络化通讯设计 |
4.1.1 PROFIBUS-DP 网络通讯 |
4.1.2 S7-300 之间通讯 |
4.1.3 S7-300 与 S7-200 之间通讯 |
4.2 电气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1 编程软件的介绍 |
4.2.2 PID 控制程序设计 |
4.2.3 车厢电气控制系统软件流程图 |
4.2.4 实验调试和数据分析 |
5 上位机监控 |
5.1 监控画面的开发方法 |
5.2 WINCC 通讯及监控画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7-300 之间通信程序 |
附录 B 变频调速系统开环程序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立式金属罐概述 |
1.2.1 立式罐的基本结构 |
1.2.2 立式金属罐的检定原理 |
1.3 立式罐容积计量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罐体几何量测量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罐体底量的测量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3 罐体浮顶质量测量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4 液位计在储油罐计量中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立式金属罐径向偏差测量载体的研制 |
2.1 以爬壁机器人为载体的光学垂准线法测量原理 |
2.2 爬壁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
2.2.1 吸附方式确定 |
2.2.2 移动方式确定 |
2.3 爬壁机器人的运动模型 |
2.3.1 爬壁机器人的静力学分析 |
2.3.2 爬壁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
2.3.3 爬壁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 |
2.4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4.1 硬件设计 |
2.4.2 软件设计 |
2.5 爬壁机器人性能测试 |
2.5.1 测试结果分析 |
2.5.2 爬壁机器人技术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立式金属罐底量在线实时测量研究 |
3.1 底量形成机理分析 |
3.2 基于投入式液位计底量测量方案的提出 |
3.3 基于投入式液位计的底量测量原理 |
3.3.1 投入式液位计大气补偿原理 |
3.3.2 投入式液位计测量原理 |
3.3.3 底量测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底量测量系统的建立 |
3.5 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立式金属罐浮顶质量的在线测量 |
4.1 立式罐外浮顶的基本结构 |
4.2 影响浮顶质量测量的因素分析 |
4.2.1 单盘变形 |
4.2.2 升降运动与罐壁之间的摩擦力 |
4.3 基于压力变送器的测量方案提出 |
4.3.1 浸液体积测量方法的提出 |
4.3.2 基于压力变送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
4.4 底量、浮顶质量测量系统的建立 |
4.5 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1 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 |
4.5.2 实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位、流量标准装置的研制 |
5.1 基于双频激光干涉原理的液位、流量测量方案提出 |
5.1.1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 |
5.1.2 基于双频激光干涉仪的液位测量原理 |
5.1.3 基于双频激光干涉仪的流量测量原理 |
5.2 液位标准装置的研制 |
5.2.1 液位标准装置的的总体设计 |
5.2.2 测量标准装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双浮子结构确定 |
5.2.4 自动校准装置研制 |
5.2.5 控制系统设计 |
5.3 标准罐本体的研制 |
5.4 液位标准装置的光路补偿研究 |
5.4.1 基于Edlen公式空气折射率的修正 |
5.4.2 以相对湿度为参量的空气折射率的修正 |
5.5 基于液位测量的流量标准装置的研制 |
5.5.1 容积法与称重法液体流量标准装置 |
5.5.2 基于液位测量的液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研制 |
5.6 试验结果分析 |
5.6.1 液位标准试验装置稳态特性的试验 |
5.6.2 油气对光路影响的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课题工作 |
(5)城市交通低碳转变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及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
1.1.1 “低碳” 转型是发展趋势 |
1.1.2 实践问题引发理论思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背景认识与经验借鉴 |
2.1 理念及相关背景 |
2.1.1 “低碳” 理念产生的背景 |
2.1.2 低碳城市的理念及背景 |
2.2 城市交通低碳转变的背景 |
2.2.1 国际发展趋势 |
2.2.2 城市发展需求 |
2.2.3 居民出行需求 |
2.3 国内外城市交通低碳建设的实践 |
2.3.1 鼓励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城市策略 |
2.3.2 城市局部地段的低碳交通系统规划 |
2.3.3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设计指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交通的低碳转变 |
3.1 传统高碳城市交通模式产生的三大问题 |
3.1.1 环境资源问题 |
3.1.2 能源资源问题 |
3.1.3 土地资源问题 |
3.2 低碳交通的产生 |
3.2.1 低碳交通的产生的原因 |
3.2.2 低碳交通产生的必要性 |
3.3 城市交通低碳转变的四种方式 |
3.3.1 日益强化的轨道交通 |
3.3.2 渐趋完善的公共交通 |
3.3.3 重新回归的慢行交通 |
3.3.4 逐渐兴起的新型交通 |
3.4 城市交通低碳转变的四大特点 |
3.4.1 交通工具节能化 |
3.4.2 交通组织高效化 |
3.4.3 交通方式多元化 |
3.4.4 交通能源清洁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碳交通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1 受城市交通影响的城市形态要素 |
4.1.1 城市规模与密度 |
4.1.2 城市功能与结构 |
4.1.3 城市用地与布局 |
4.1.4 城市尺度与肌理 |
4.1.5 城市中心与节点 |
4.2 轨道交通的强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2.1 促进都市圈、城市带形成 |
4.2.2 促进新城开发,引导城市轴向发展 |
4.2.3 强化中心区功能,促进副中心形成 |
4.2.4 促进枢纽和站点周边的空间扩展和功能复合 |
4.2.5 促进地块高强度集约开发 |
4.3 公共交通的完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3.1 促进市域组合城镇的形成 |
4.3.2 促进公交沿线及近郊区的开发 |
4.3.3 强化城市各片区功能 |
4.3.4 促进公交专用车道的形成 |
4.4 慢行交通的回归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4.1 促使城市道路密集化 |
4.4.2 促进城市土地的复合利用 |
4.4.3 促进慢行空间与城市线性开放空间的结合 |
4.4.4 促进换乘节点一体化 |
4.4.5 促进慢行空间的立体化发展 |
4.5 新型交通的兴起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5.1 促进多层立体交通通道的发展 |
4.5.2 促进新能源续航站点系统的形成 |
4.5.3 促进静态交通布局转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形态低碳转变的规划对策 |
5.1 城市形态低碳转变的目标 |
5.1.1 倡导公交优先,关怀低碳交通 |
5.1.2 优化慢行空间,关怀低碳社区 |
5.1.3 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低碳景观 |
5.1.4 融合城乡一体,共建低碳城市 |
5.2 城市形态低碳转变的指导思想 |
5.2.1 规划理念——由 “车本” 转向 “人本” |
5.2.2 规划控制——引入 “交通低碳” 门槛控制 |
5.2.3 规划管理——加强能耗监控和规划修正 |
5.3 城市形态低碳转变的空间对策 |
5.3.1 “跃迁式” 城市空间拓展对策 |
5.3.2 居住与就业间的 “空间耦合” 对策 |
5.3.3 多元功能的 “混合与集中” 弹性控制对策 |
5.3.4 “小街坊、高强度、低密度” 的用地规划对策 |
5.3.5 “交通立体化” 与 “城市立体化” 对策 |
5.3.6 低碳交通的 “换乘一体化”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光电导向无轨座车(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研究[D]. 胡能发.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6)
- [2]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D]. 沈唯. 上海大学, 2013(04)
- [3]电力机车网络化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 任浩.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2(05)
- [4]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方法的研究[D]. 佟仕忠. 东北大学, 2012(07)
- [5]城市交通低碳转变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及规划对策研究[D]. 夏洁. 苏州科技学院, 2011(04)
- [6]中频导向无轨座车[J]. 华中工学院. 棉纺织技术, 1977(06)
- [7]光电无轨坐车有关部分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简介[J]. 陕棉十一厂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三结合试制小组.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 1976(02)
- [8]红外技术应用交流会报告简介[J]. 宗兰. 激光与红外, 1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