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可清除动脉管内脂肪(论文文献综述)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1](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提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2](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研究指明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范磊[3](2020)在《miR-552-3p改善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作用发现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是指因体内糖脂代谢异常而造成全身脏器损伤及功能减退的一类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肝脂蓄积以及胰岛素抵抗等。目前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人民健康的严重威胁。然而由于它们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造成这类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microRNA作为体内众多生理过程的重要调控分子,在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发现,为这类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我们针对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的对CYP2E1表达具有双重调控机制的miR-552-3p进行深入序列分析发现其序列中具有与NR1家族核受体响应元件类似的碱基排列;同时基于NR1家族核受体对糖脂代谢的关键调控作用,提出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miR-552-3p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及其在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中的功能。miR-552-3p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多集中在肿瘤领域,其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尚未有人涉及。基于此,我们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对miR-552-3p对糖脂代谢调节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miR-552-3p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发现:利用RNA-seq技术和KEGG分析,我们发现在细胞内miR-552-3p所调控的基因,特别是受到miR-552-3p影响表达下调的基因与代谢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同时在转染miR-552-3p抑制剂减少细胞内miR-552-3p的含量后检测细胞内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水平,发现内源miR-552-3p同样具有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能力。miR-552-3p改善糖脂代谢异常的功能发现:我们构建了糖脂代谢紊乱的小鼠模型(高糖高脂饮食28周)以及同周龄的对照小鼠(正常饮食28周),利用具有肝脏特异性的腺相关病毒系统在小鼠肝脏内过表达miR-552-3p,对其体内调控糖脂代谢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随后我们在8周龄db/db小鼠体内对其调控糖代谢的能力进行了重复确证。(1)在血脂异常方面,我们发现miR-552-3p对高糖高脂饮食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升高没有影响。而对正常饮食小鼠中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显示miR-552-3p过表达会引起正常饮食小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轻微升高,对其他血脂指标没有影响。口服脂耐量实验显示miR-552-3p具有促进高糖高脂诱导小鼠以及正常饮食小鼠血脂代谢,改善脂耐量的作用。(2)在肝脂异常方面,通过对肝脏切片进行H&E以及油红染色,我们发现miR-552-3p过表达后可以显着减少小鼠肝脏内由于脂质蓄积导致的空泡以及油红的着色,表明miR-552-3p可以抑制高糖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脂蓄积。利用试剂盒对肝脏内脂质含量检测的结果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并且我们在小鼠肝原代细胞内进行实验也表明miR-552-3p可以抑制肝原代细胞内由于脂肪酸刺激诱导的脂质增多。(3)在糖代谢紊乱方面,我们发现miR-552-3p除了可以抑制由于高糖高脂饮食导致的血糖升高,还可以减缓db/db小鼠血糖随时间而增长的趋势。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表明miR-552-3p可以改善2种模型小鼠的糖耐量。进一步通过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耐量实验以及体内胰岛素通路的检测,我们发现miR-552-3p可以缓解胰岛素抵抗,增加小鼠肝脏对胰岛素的响应水平。而进一步体内丙酮酸耐量实验以及体外糖输出实验共同表明miR-552-3p可以抑制肝糖异生。(4)最后我们还探究了miR-552-3p对小鼠整体代谢速率的影响。通过代谢笼实验对小鼠的氧耗速率,能力消耗率以及活动能力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miR-552-3p过表达可以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小鼠的代谢速率,促进小鼠自主活动。综上所述,miR-552-3p对多种不同诱因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的糖脂代谢均具有改善功能。miR-552-3p调控FXR以及LXRα转录活性的发现:实验室前期成果表明miR-552-3p在细胞质以及细胞核内均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并且鉴于NR1家族核受体在核内发挥转录调控的功能,我们推测miR-552-3p可能在核内发挥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首先我们利用siRNA对细胞内负责转运microRNA入核的蛋白Importin8进行敲低,以探究miR-552-3p发挥功能的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受到miR-552-3p在细胞核内的调控。进一步通过对RNA-seq以及蛋白质谱结果中差异基因进行IPA分析来找寻miR-552-3p调控的下游信号通路,我们发现受到miR-552-3p调控的基因主要富基在FXR/RXR以及LXR/RXR两条信号通路中,表明miR-552-3p可能通过调控FXR以及LXRα影响下游基因表达。随后,在核受体转录激活实验中,我们证明miR-552-3p可以浓度依赖的抑制LXRα转录活性,激活FXR转录活性,且FXR拮抗剂Stigmasterol以及LXR激动剂GW3965可回复miR-552-3p调控FXR、LXRα转录活性以及下游代谢相关的FASN、SCD、ApoB等基因表达的功能,这证明了miR-552-3p是通过对FXR和LXRα的调控来发挥功能。miR-552-3p调控FXR以及LXRα转录活性的作用机制:根据miR-552-3p可以与DNA相结合的特性,我们首先检测了miR-552-3p与FXR以及LXRα响应元件(IR1,DR4)的结合能力。通过DNA Pull Down实验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我们证明了miR-552-3p可以与LXRα响应元件DR4的反义序列以及FXR响应元件IR1的正、反义序列相结合。进一步根据序列分析将miR-552-3p进行突变并用突变体进行实验,结果显示miR-552-3p中与FXR以及LXRα响应元件核心序列AGGTCA类似的碱基序列对其调控FXR以及LXRα转录活性至关重要。接着利用EMSA实验以及ChIP实验,我们证明了miR-552-3p与转录因子响应元件的结合可以影响转录因子与其响应元件的结合及下游基因的转录起始。此外通过对小鼠肝脏内基因表达的检测以及在体ChIP实验证明体内过表达miR-552-3p同样在转录水平对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进一步利用FXR拮抗剂Stigmasterol以及LXR激动剂GW3965证明了miR-552-3p通过调控FXR以及LXRα转录活性起到改善糖脂代谢异常的功能。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阐明了miR-552-3p通过与糖脂代谢关键转录因子的响应元件结合影响其转录活性,进而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发挥改善糖脂代谢异常的生物学功能。本论文首次在多种动物模型中研究了miR-552-3p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功能,提出了microRNA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转录活性从而影响基因表达的新机制,揭示了microRNA与转录因子之间的新关联。这些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调控下游基因表达提供了新机制,为microRNA参与体内糖脂代谢提供了新依据,为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方向。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4](2014)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文中研究指明序千百年来医学不断探索,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良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一直是医者的神圣使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WHO估计,2005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2015)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文中提出序千百年来医学不断探索,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良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一直是医者的神圣使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6](2007)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文中指出 引言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乐薇[7](2013)在《电针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胆固醇逆转运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高脂血症是指机体内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所致。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均表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几年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受到重视,尤其是临床应用针刺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有了较大的进展,疗效也较为显着,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实验旨在以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胆固醇逆转运通路为切入点,观察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肝脏和主动脉弓组织形态学变化及ABCA1、SR-BI、PPAR Y、IGF-1的基因、蛋白表达,探讨电针丰隆穴对胆固醇逆转运通路的影响以及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实验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普通饲料组、模型+高脂饲料电针组、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这4组,每组10只。治疗结束后,将各组大鼠经颈动脉取血,测定血脂(TC、TG、HDL-C、LDL-C)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然后分离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加荧光标记的炎症因子分子抗体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CAM-1、MCP-1、TNF-α、IL-6的含量。用HE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和主动脉弓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检测肝脏组织ABCA1、 SR-BI、PPARγ、IGF-1的基因(mRNA)表达影响和蛋白含量。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余三组血清TC值均显着上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模型+普通饲料组和模型+高脂饲料电针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LDL-C值显着上升,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P<0.01),而HDL-C值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与模型+普通饲料组相比较,模型+高脂饲料电针组和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血清TC、LDL-C值均显着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②除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所增加,具有显着型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普通饲料组比较,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除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ICAM-1、 MCP-1、TNF-a、IL-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普通饲料组比较,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的IL-6有明显减少(P<0.05), ICAM-1、MCP-1、TNF-a均显着减少,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④模型+普通饲料组大鼠肝脏组织可见中度到重度弥漫性脂肪变性,肝脏组织已经出现损害,有脂肪沉积情况。主动脉弓动脉管壁厚薄不均,内膜增厚和脂质沉着,主动脉内皮细胞严重破坏,内膜不连续,大量的泡沫细胞沉积于内膜下层,可见病变脂纹脂斑。而高脂造模成功后给予针刺治疗同时分别加高脂饲料、普通始料喂养的两组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肝脏组织病变程度有所减轻,肝细胞结构部分修复,脂肪沉积减轻,主动脉弓组织血管壁结构有所修复清晰,内皮下脂质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中膜弹力膜有所修复。⑤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了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外,其余两组ABCA1、SR-BI、PPARγ均有显着降低(P<0.01),IGF-1有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普通饲料组比较,模型+高脂饲料电针组只有SR-BI和IGF-1这两个数值有差异性(P<0.05),而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的ABCA1、SR-BI、PPARγ均有显着降低(P<0.01), IGF-1有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高脂饲料电针组比较,模型+普通饲料电针组的ABCA1、SR-BI、PPAR γ、IGF-1均有显着差异性(P<0.05,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改善高脂状态下血液浓、黏、聚、凝的高危险状态,减少大鼠巨噬细胞内炎症因子ICAM、MCP-1、TNF-a、IL-6的含量,改善大鼠肝脏及主动脉弓形态学变化,有效抑制脂肪变性的发生程度,清除脂肪细胞,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脂质沉积,对于动脉硬化早期的血管壁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电针丰隆穴通过提高胆固醇逆转运通路两个重要功能蛋白ABCA1、SR-BI的表达,加速脂质代谢,达到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
潘效红[8](2019)在《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发病重灾区,病例占全球肝癌病例的50%以上,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亚洲乃至全球之首位,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肝癌属于实体恶性肿瘤,低/缺氧是实体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缺氧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后肝癌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手术、消融、肝移植、动脉介入治疗、化疗及联合治疗。由于肝癌前期症状较隐蔽,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肿瘤的低/缺氧微环境会使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还原性抗肿瘤药物在低/缺氧条件下的抗肿瘤机制,可为探索能够提高低/缺氧性肿瘤化疗效果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肿瘤低氧微环境的药物提供借鉴,这是目前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硒具有还原性且具有抗癌作用,但硒的抗癌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尤其是在肿瘤低氧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尚无研究报道。硒化氢(H2Se)是膳食硒类化合物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高还原性硒化物,具有很高的挥发性和反应性,很难直接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检测到,以往由于缺乏检测方法,其作用尚未被阐明。本研究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H2Se的荧光探针揭示硒的一种新的抗肝癌机制。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明显升高,而且H2Se水平的升高发生在细胞死亡之前。H2Se水平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和GSH的升高。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H2O2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低氧条件下,H2Se在细胞内的积累引起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并没有升高,而是出现了H2O2含量升高的现象,产生了氧化胁迫。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代谢产生的H2Se能够打断HMGB1蛋白内的二硫键使HMGB1蛋白处于还原状态,还原型的HMGB1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信号分子作用,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清除H2Se后自噬明显减弱。在此,自噬发挥了双重作用:轻度的自噬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的自噬最终导致细胞发生自噬相关性死亡。不同的是,常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代谢产生的H2Se迅速被氧化生成活性氧,进而引起氧化胁迫;氧化型HMGB1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这些结果表明,H2Se在亚硒酸钠诱导的肝癌细胞死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H2Se发挥不同的作用,可将H2Se作为硒治疗癌症的研究靶点,探索提高硒治疗低/缺氧性肿瘤效果的新方法。天然抗氧化剂(如白藜芦醇、姜黄素、雷公藤红素等)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抵抗环境理、化因子和自身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而生成的自我保护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除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抗肿瘤机制并不明确,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发现,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剂量的白藜芦醇、姜黄素或雷公藤红素诱导肝癌细胞死亡之前均出现了NAD(P)H升高的现象,而活性氧含量无明显变化。NAD(P)H的增多导致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推测,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下,天然抗氧化剂可能通过还原性胁迫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为了进一步研究还原胁迫的作用,我们选取白藜芦醇为例借助转录组学研究手段分析了低氧条件下天然抗氧化剂的抗肝癌机制。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显示,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氧化还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的比例占94.2%。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调控和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功能。对氧化还原酶活性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氧化还原酶可催化NAD(P)+生成NAD(P)H,而常氧条件下氧化还原酶则催化NAD(P)H生成NAD(P)+。这与用NAD(P)H荧光探针检测的结果(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NAD(P)H水平升高,而常氧下无明显变化)是一致的。抗氧化酶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具有显着差异的抗氧化基因表达全部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没有引起氧化胁迫而是产生了还原性胁迫。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主要激活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分析还发现,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出现了一些低氧条件下表达上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下调的基因或低氧条件下表达下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上调的基因。这些在不同氧气条件下表达相反的基因可作为还原胁迫研究的靶点。总之,本论文研究结果揭示了硒和天然抗氧化剂治疗低/缺氧性肿瘤的新机制,明确了还原胁迫在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硒和天然抗氧化剂类药物治疗低/缺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提出还原剂类/抗氧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应该在相应的肿瘤低氧条件下进行,因为不同的氧气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也是导致许多理论研究结果与临床测试不符的原因之一。
胡楠[9](2019)在《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并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材料与方法:1.选取144只SPF级SD雄性大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分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清脂通脉颗粒组)10组,共计12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各组进行动脉粥样硬化造模,具体方法为注射维生素D3+复合高脂饲料喂养8周,正常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实验进行后第4周对中药组大鼠按照均匀设计方案计量的不同比例进行给药,本次研究采用灌胃给药作为主要途径,给药比例为10ml/kg。正常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因灌胃手法及大鼠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共有8只大鼠死亡,故最终决定每组取10只大鼠进行下一步检测。实验进行9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取材,抽取腹主动脉血液,分离取得血清,取出主动脉和肝脏制成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和脂质沉积情况;检测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ApoAI/ApoB)水平;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影响胆固醇合成与摄取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清道夫受体BI(SR-BI)、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影响胆固醇流出和逆转运的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肝脏X受体α(LX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血脂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TC、TG、LDL水平显着增高(P<0.01),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中组3、8、9、12的TC水平降低(P<0.05),8、10、11、12组HDL-C水平升高(P<0.05),3、8、9、10、11、12组LDL-C水平降低(P<0.05);其余组TC、TG、LDL-C含量有降低、HDL-C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综合以上结果,选定组8和组12,连同正常组和模型组进行后续研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poAI显着降低、ApoB升高,ApoAI/ApoB显着降低(P<0.01)。组8,组12能升高ApoAI,降低ApoB,升高ApoAI/ApoB,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肝脏脂质沉积结果显示:HE染色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主动脉管壁增厚减轻,泡沫细胞和炎细胞浸润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只有部分肝细胞水样变性,肝脏组织中的脂滴沉积减少,大部分肝细胞接近正常形态。3.胆固醇合成和摄取相关分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肝脏胆固醇受体LDLr和SR-BI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肝脏胆固醇合成关键酶HMGC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脏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限速酶CYP7A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4.胆固醇流出和逆转运相关分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胆固醇外流关键分子ABCA1和ABCG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胆固醇逆转运关键因子LXRα和PPARγ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结论:1.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有效调节血脂及载脂蛋白相关指标,说明清脂通脉颗粒能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紊乱。2.清脂通脉颗粒可以减少主动脉内膜上粥样斑块病变面积脂质沉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脂滴沉积,说明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肝脏脂质沉积。3.清脂通脉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与摄取,加速胆固醇向外周组织流出的速度,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延缓动脉粥样硬块斑块的形成,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10](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文中研究表明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三年间,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及/或完善了
二、药物可清除动脉管内脂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可清除动脉管内脂肪(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2)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
2.1.1 房颤的患病率 |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
2.2 房颤的危害 |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
2.2.2 心衰 |
2.2.3 心肌梗死 |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
2.2.5 肾功能损伤 |
3 房颤的分类 |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
4.1.1 触发机制 |
4.1.2 维持机制 |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4.2.1 心房重构 |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
4.2.3 遗传学基础 |
4.2.4 其他 |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5.1.1 症状 |
5.1.2 体征 |
5.2 实验室检查 |
5.3 影像学检查 |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
5.3.2 TEE |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
5.3.4 X线胸片 |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
5.4.1 心电图 |
5.4.2 动态心电图 |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
5.4.5 新型检测手段 |
5.4.6 其他检查 |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
6.1 高血压 |
6.2 糖尿病 |
6.3 肥胖 |
6.4 睡眠呼吸暂停 |
6.5 酒精 |
6.6 运动 |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7.2 抗栓药物选择 |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
7.2.2 华法林 |
7.2.3 NOAC |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
8 心室率控制 |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
9 节律控制 |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
9.1.3 电复律 |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
9.3 导管消融 |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9.3.2 能源 |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
9.3.3. 1 CPVI |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
9.3.4 并发症及处理 |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
9.3.4. 2 栓塞并发症 |
9.3.4. 3 肺静脉狭窄 |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
9.3.4. 5 膈神经损伤 |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
9.3.4. 8 血管并发症 |
9.3.5 围术期管理 |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
1 0.1.1 迷宫手术 |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
1 1.1 运动员 |
1 1.2 老年人 |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
1 1.4 预激综合征 |
1 1.5 心衰 |
1 1.6 年轻人 |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
(3)miR-552-3p改善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作用发现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概述 |
1.1.1 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定义及主要类型 |
1.1.2 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
1.1.3 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
1.1.4 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
1.2 microRNA与糖脂代谢 |
1.2.1 microRNA概述 |
1.2.2 microRNA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
1.2.3 microRNA与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的关系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2章 miR-552-3p与糖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关系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细胞株 |
2.2.2 试剂及试剂盒 |
2.2.3 仪器和耗材 |
2.2.4 试剂配方 |
2.2.5 质粒和菌株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反式转染 |
2.3.3 总RNA抽提,cDNA合成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4 microRNA表达量测定 |
2.3.5 RNA-seq以及IPA分析 |
2.3.6 质粒构建、抽提与瞬时转染 |
2.3.7 miR-552-3p启动子活性检测 |
2.3.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2.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miR-552-3p调控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2.4.2 miR-552-3p的表达受到糖脂相关因素的调控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miR-552-3p改善多种模型小鼠体内糖脂代谢异常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细胞和动物 |
3.2.2 试剂及试剂盒 |
3.2.3 仪器和耗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质粒中抽 |
3.3.2 病毒制备 |
3.3.3 动物实验 |
3.3.4 血清学分析 |
3.3.5 苏木精-伊红染色 |
3.3.6 油红O染色 |
3.3.7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
3.3.8 口服丙酮酸耐量实验 |
3.3.9 胰岛素耐量实验 |
3.3.10 口服脂质耐量实验 |
3.3.11 甘油三酯的测定 |
3.3.12 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 |
3.3.13 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检测 |
3.3.14 体内胰岛素通路检测 |
3.3.15 免疫印迹实验 |
3.3.16 总胆固醇测定 |
3.3.17 原代肝细胞分离 |
3.3.18 葡萄糖输出实验 |
3.3.19 代谢笼实验 |
3.3.20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miR-552-3p过表达腺相关病毒的感染效率检测 |
3.4.2 miR-552-3p抑制高糖高脂诱导小鼠体重增长 |
3.4.3 miR-552-3p改善高糖高脂诱导小鼠的血脂紊乱 |
3.4.4 miR-552-3p缓解高糖高脂诱导小鼠肝脂蓄积 |
3.4.5 miR-552-3p改善高糖高脂诱导小鼠以及db/db小鼠的血糖异常 |
3.4.6 miR-552-3p缓解高糖高脂诱导小鼠以及db/db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
3.4.7 miR-552-3p改善高糖高脂诱导小鼠的代谢水平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miR-552-3p改善糖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细胞 |
4.2.2 试剂及试剂盒 |
4.2.3 仪器和耗材 |
4.2.4 质粒和菌株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培养 |
4.3.2 核受体转录激活实验 |
4.3.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4.3.4 DNA PullDown |
4.3.5 核蛋白提取 |
4.3.6 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 |
4.3.7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 |
4.3.8 蛋白质谱分析及IPA分析 |
4.3.9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miR-552-3p在核内调控基因表达 |
4.4.2 miR-552-3p通过FXR与 LXR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 |
4.4.3 miR-552-3p与 LXRα以及FXR响应元件结合影响LXR与 FXR转录活性 |
4.4.4 miR-552-3p影响FXR以及LXRα介导的转录起始 |
4.4.5 miR-552-3p在体内通过调节FXR以及LXRα转录活性改善糖脂代谢异常 |
4.4.6 miR-552-3p调控NR1 家族其他转录因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要点 |
5.2.1 提供了microRNA参与糖脂代谢的新依据 |
5.2.2 提示了microRNA调控核受体的新机制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1 引物及探针序列归纳表 |
附录2 抗体归纳表 |
附录3 抗寄生虫药物硝唑尼特改善APP/PS1小鼠认知障碍作用的发现及机制研究 |
1.1 前言 |
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2.1 细胞株 |
1.2.2 试剂及试剂盒 |
1.2.3 细胞培养以及原代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分离 |
1.2.4 Aβ清除实验 |
1.2.5 ELISA检测 |
1.2.6 自噬流检测实验 |
1.2.7 动物实验 |
1.2.8 免疫荧光 |
1.2.9 数据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靶向自噬有效清除Aβ的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
1.3.2 NTZ促进BV2 细胞以及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清除Aβ |
1.3.3 NTZ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增强Aβ的清除 |
1.3.4 NTZ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促进自噬 |
1.3.5 NTZ通过抑制NQO1 促进Aβ的清除 |
1.3.6 NTZ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减少Tau蛋白磷酸化 |
1.3.7 NTZ通过影响PI3K/AKT/NFκB信号通路NFκB |
1.3.8 NTZ改善APP/PS1 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
1.3.9 NTZ减少APP/PS1 转基因小鼠脑内Aβ的聚集 |
1.3.10 NTZ减少APP/PS1 转基因小鼠脑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
1.3.11 NTZ减少APP/PS1 转基因小鼠脑内炎症因子的表达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序 |
前言 |
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
一、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二、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流行病学 |
三、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
四、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 |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
一、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概念 |
二、2型糖尿病防治中一级预防的策略 |
(一)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干预策略 |
(二) 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筛查 |
(三) 普通人群的糖尿病筛查 |
(四)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
(五) 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
三、2型糖尿病防治中二级预防的策略 |
(一) 血糖控制 |
(二)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 |
四、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的策略 |
(一) 血糖控制 |
(二)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 |
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
一、基本原则 |
二、教育和管理的目标和形式 |
三、教育管理的落实 |
四、糖尿病教育的内容 |
五、糖尿病初诊和随诊方案 |
六、血糖监测 |
(一) HbA1c |
(二) 自我血糖监测 (SMBG) |
七、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监测 |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
一、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
二、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 |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
一、营养治疗总则 |
二、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
三、营养素 |
(一) 脂肪 |
(二) 碳水化合物 |
(三) 蛋白质 |
(四) 饮酒 |
(五) 膳食纤维 |
(六) 盐 |
(七) 微量营养素 |
(八) 膳食模式 |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戒烟 |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一、口服降糖药物 |
(一) 二甲双胍 |
(二) 磺脲类药物 |
(三) TZDs |
(四) 格列奈类药物 |
(五) α-糖苷酶抑制剂 |
(六) DPP-4抑制剂 |
二、GLP-1受体激动剂 |
三、胰岛素 |
(一) 概述 |
(二)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注意事项 |
(三) 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 |
(四)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
(五) 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 |
低血糖 |
一、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
二、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 |
三、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
四、低血糖分类 |
五、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预防对策 |
六、低血糖的治疗 |
2型糖尿病的减重手术治疗 |
一、减重手术的适应证 |
二、减重手术的禁忌证 |
三、减重手术的疗效判定 |
四、减重手术方式与选择 |
五、减重手术的风险 |
六、减重手术的管理 |
(一) 术前筛选及评估 |
(二) 减重手术治疗 |
(三) 术后管理 |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
一、DKA |
(一) 临床表现 |
(二) 检查 |
(三) 诊断 |
(四) 治疗 |
二、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HHS) |
(一) 临床表现 |
(二) 化验检查 |
(三) 诊断 |
(四) 治疗 |
(五) 预后 |
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一) 临床表现 |
(二) 实验室检查 |
(三) 治疗 |
(四) 预防 |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
一、CKD |
(一) 筛查 |
(二) 诊断 |
(三) 治疗 |
二、DR |
(一) 筛查 |
(二) 诊断 |
(三) 治疗 |
三、DPN |
(一) DPN分型 |
(二) DPN诊断 |
1.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诊断 |
2.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 |
(三) 管理和治疗 |
四、下肢血管病变 |
(一) 下肢动脉病变 |
五、糖尿病足病 |
(一) 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 |
(二) 糖尿病足病的筛查 |
(三) 糖尿病足病的预防 |
(四) DFU的治疗 |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
一、筛查 |
二、心血管病变风险因素的控制 |
(一) 高血压 |
(二) 血脂异常 |
(三) 抗血小板治疗 |
MS |
一、MS的诊断标准 |
二、MS的防治 |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
一、妊娠期糖尿病 (GDM) 与糖尿病合并妊娠 |
(一) GDM的筛查 |
(二) 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 |
(三) GDM的管理 |
(四) 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 |
(五) 糖尿病合并妊娠时的特殊问题 |
二、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
(一) 1型糖尿病 |
(二) 2型糖尿病 |
三、老年糖尿病 |
(一)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二) 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
(三)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
(四)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 |
四、糖尿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一) 糖尿病与OSAHS |
(二) OSAHS对糖尿病的影响 |
(三) OSAHS的诊断 |
(四) 糖尿病合并OSAHS的治疗 |
五、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
(一) 术前准备及评估 |
(二) 术中处理 |
(三) 术后处理 |
六、糖尿病与感染 |
(一) 糖尿病患者常见感染类型 |
(二)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 |
七、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
(一) 糖尿病口腔疾病的种类 |
(二) 糖尿病口腔疾病的防治 |
八、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
九、抑郁症 |
十、精神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HIV/AIDS) 和糖尿病 |
附录 |
附录1本指南常用名词术语英文缩略语释义 |
附录2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
一、新诊断 |
二、随诊 |
附录3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 |
附录4常用降糖药 (不包括胰岛素) |
附录5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 |
附录6高血压常用降压药 |
附录7常用调脂药物 |
附录8 OGTT方法 |
附录9常用体质指标 |
附录10常用实验室检查数据及换算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序 |
前言 |
1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
2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3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
4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
5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
6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
7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8戒烟 |
9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10低血糖 |
11.2减重手术的禁忌证 |
12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
1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
14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
15代谢综合征 |
16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
附录 |
附录1本指南常用名词术语英文缩略语释义 |
附录2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
1初诊 |
2随诊 |
附录3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 |
附录4常用降糖药(不包括胰岛素) |
附录5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 |
附录6高血压常用降压药 |
附录7常用调脂药物 |
附录8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方法 |
附录9常用体质指标 |
附录10常用实验室检查数据及换算 |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血脂与脂蛋白 |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
血脂异常分类 |
一、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
二、高脂蛋白血症的表型分型法 |
三、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 |
血脂异常的检出与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 |
一、血脂异常的检出 |
二、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表4) |
三、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 |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循证医学证据 |
一、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循证医学证据 |
(一)饮食治疗试验 |
(二)药物降脂临床试验 |
二、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循证医学证据 |
(一)对稳定性冠心病的试验 |
(二)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降脂治疗的临床证据 |
(三)特殊人群的降脂临床试验 |
血脂异常的治疗 |
一、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
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TLC) |
(一)基本原则 |
(二)主要内容(表7)[93-96] |
(三)健康生活方式的评价 |
(四)TLC实施方案 |
(五)降脂效果 |
(六)TLC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 |
三、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
(一)他汀类 |
(二)贝特类 |
(三)烟酸类 |
(四)胆酸螯合剂 |
(五)胆固醇吸收抑制剂[116-118] |
(六)其他调脂药 |
(七)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 |
四、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 |
五、治疗过程的监测 |
六、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治疗 |
(一)糖尿病 |
(二)代谢综合征 |
(三)其他 |
附件1临床血脂测定建议 |
一、分析前变异对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 |
二、血脂测定的方法学 |
(一)测定方法 |
(二)测定所需仪器设备 |
(三)参数设置 |
(四)质量控制 |
三、试剂的选择原则与血脂测定的技术指标 |
(一)不精密度与不准确度 |
(二)灵敏度 |
(三)可检测上限 |
(四)特异性 |
(五)干扰因素 |
(六)试剂稳定性 |
(七)反应速度 |
(八)校准 |
附件2 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及分布状况(表1~4) |
一、膳食治疗的主要内容 |
二、膳食治疗的目标 |
三、膳食治疗的方法及具体实施方案 |
(7)电针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胆固醇逆转运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电针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调脂作用 |
摘要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电针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
摘要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电针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电针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肝脏及主动脉弓组织形态学影响 |
摘要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电针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组织ABCA1、SR-BI、PPARr、IGF-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摘要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目录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二、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三、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取穴依据 |
四、“痰瘀相关”学说理论 |
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
六、胆固醇逆转运通路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肝癌及其缺氧微环境 |
1.1.1 肝癌现状 |
1.1.2 肝癌的治疗方法 |
1.1.2.1 手术切除 |
1.1.2.2 肿瘤消融 |
1.1.2.3 经动脉治疗 |
1.1.2.4 化疗 |
1.1.3 肿瘤缺氧微环境 |
1.1.3.1 实体恶性肿瘤缺氧的病理生理学 |
1.1.3.2 HCC缺氧相关机制 |
1.1.3.2.1 HIF-1α在 HCC中的作用 |
1.1.3.2.2 HIF-2α在 HCC中的作用 |
1.1.3.2.3 HMGB1在HCC中的作用 |
1.1.3.2.4 Beclin1在HCC中的作用 |
1.1.3.3 缺氧对抗肿瘤药物的影响 |
1.1.3.4 靶向低氧治疗肿瘤 |
1.2 氧化还原平衡紊乱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
1.2.1 氧化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1.2.1.1 氧化胁迫 |
1.2.1.2 RO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1.2.1.3 清除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
1.2.1.4 增加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
1.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1.2.2.1 还原胁迫 |
1.2.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1.3 肿瘤细胞凋亡与自噬 |
1.3.1 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
1.3.2 肿瘤细胞自噬及其机制 |
1.3.3 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关系 |
1.3.3.1 自噬抑制凋亡 |
1.3.3.2 自噬激活凋亡 |
1.3.3.3 自噬与凋亡一样促进细胞死亡 |
1.4 分子荧光探针在肿瘤氧化还原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用于活性氧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
1.4.1.1 检测O_2~(·-)的探针 |
1.4.1.2 检测H_2O_2 的探针 |
1.4.2 用于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
1.4.2.1 检测NAD(P)H的探针 |
1.4.2.2 检测GSH的探针 |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借助硒化氢荧光探针研究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细胞培养 |
2.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2.2.4 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 |
2.2.5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
2.2.6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H2O2或H2Se的含量 |
2.2.8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
2.2.9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H2O2或H2Se的含量 |
2.2.10 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内抗氧化酶的表达 |
2.2.11 小鼠肿瘤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
2.2.12 小鼠肿瘤组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 |
2.2.13 小鼠肿瘤组织内NADPH/NADPt的测定 |
2.2.14 小鼠肿瘤组织内GSH/GSHt的测定 |
2.2.15 小鼠实体肿瘤大小的测定 |
2.2.16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硒酸钠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
2.3.1.1 MTT法检测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1.2 LDH释放法检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的毒性 |
2.3.1.3 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
2.3.2 亚硒酸钠在治疗肝癌过程中氧化胁迫的检测 |
2.3.2.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3.2.2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肿瘤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3.2.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抗氧化酶表达水平和活性的影响 |
2.3.3 亚硒酸钠治疗肝癌过程中还原胁迫的检测 |
2.3.3.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 诱导HepG2 细胞死亡过程中H2Se含量变化检测. |
2.3.3.2 Na_2SeO_3 治疗小鼠实体肿瘤过程中肿瘤内H2Se含量变化检测 |
2.3.3.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NAD(P)H和 GSH表达量的影响 |
2.3.3.4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大小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硒化氢靶向HMGB1 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细胞培养 |
3.2.3 ELISA检测分泌到细胞外的HMGB1 |
3.2.4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
3.2.5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 |
3.2.6 H2Se的制备 |
3.2.7 非变性凝胶电泳检测HMGB1 氧化还原性 |
3.2.8 质谱法检测溶菌酶的氧化还原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2Se作用靶点探寻 |
3.3.2 HMGB1 蛋白氧化还原型分析 |
3.3.3 H2Se还原HMGB1 蛋白检测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硒化氢引起的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细胞培养 |
4.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4.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的H2Se含量 |
4.2.5 Caspase3和Caspase9 活性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2Se与细胞自噬关系研究 |
4.3.2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与凋亡关系研究 |
4.3.3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信号通路检测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借助NAD(P)H荧光探针探究天然抗氧化剂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细胞培养 |
5.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
5.2.4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
5.2.5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
5.2.6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
5.2.7 小鼠肿瘤大小的测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诱导Hep G2 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变化检测 |
5.3.2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5.3.3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治疗肝癌小鼠后,小鼠肿瘤内NAD(P)H含量变化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借助转录组学研究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的抗肝癌作用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细胞培养 |
6.2.3 实验分组 |
6.2.4 总RNA提取 |
6.2.5 测序实验流程 |
6.2.6 信息分析流程 |
6.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样本表达量分析 |
6.3.2 白藜芦醇处理组和对照组间表达量差异基因分析 |
6.3.3 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 |
6.3.4 低氧和常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表达上调和下调相反的基因分析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9)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与摄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胆固醇外流和逆转运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论文提纲范文)
1 房颤的分类及机制 |
1. 1 房颤的分类 |
1.2房颤的机制 |
1.2.1电生理机制 |
1. 2. 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1. 3 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 |
2房颤的病理生理及预后 |
2.1房颤的病理生理变化 |
2. 2 房颤与栓塞 |
2. 3 房颤与心衰 |
2. 4 房颤的其他后果 |
3 临床评估 |
3. 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3. 2 实验室检查 |
3. 3 影像学检查 |
3. 4 心电学检查 |
3. 4. 1 心电图 |
3. 4. 2 动态心电图、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3. 4. 3 心脏电生理检查 |
3. 4. 4 运动试验 |
3. 5 其他检查 |
3. 6 临床诊断与评价 |
4 抗栓治疗 |
4. 1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 |
4.1.1血栓栓塞危险评估(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4. 1. 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4. 2 抗栓药物选择 |
4. 2. 1 抗血小板药物 |
4. 2. 2 口服抗凝药物 |
4. 3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4.4非药物抗栓治疗 |
5 控制心室率 |
5. 1 控制心室率的优缺点及目标 |
5. 2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5. 2. 1 洋地黄类药物 |
5. 2. 2 β 受体阻滞剂 |
5. 2. 3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
5. 2. 4 其他口服室率控制药物 |
5. 3 房室结消融+ 植入永久起搏器 |
建议 |
6 节律控制 |
6. 1 节律控制的优缺点 |
6. 2 电复律和药物复律 |
6. 2. 1 复律时的抗栓治疗 |
建议 |
6. 2. 2 电复律 |
6. 2. 3 药物复律 |
建议 |
6. 3 复律后维持窦律 |
6. 3. 1 维持窦律的药物 |
6. 3. 2 何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建议 |
6. 4 经导管消融房颤 |
6. 4. 1 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建议 |
6. 4. 2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及策略 |
6. 4. 3 房颤导管消融的终点 |
6. 4. 4 非射频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 |
6. 4. 5 围术期管理 |
6.4.6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358] |
6. 4. 7 并发症及处理 |
6. 5 起搏器植入预防房颤 |
6. 5. 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6. 5. 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6. 5. 3 稳定心室率的起搏方式 |
6. 5. 4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建议 |
6. 6 植入电子装置对房颤评估价值 |
6. 7 房颤的外科治疗 |
6. 7. 1 COX III手术 |
6. 7. 2 COX IV手术 |
6. 7. 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建议 |
7 特殊类型的房颤患者 |
7. 1运动员 |
7. 2老年人 |
7. 3肥厚型心肌病 |
建议 |
7.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建议 |
7. 5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建议 |
7. 6 急性非心源性疾病 |
7. 7 慢性阻塞性肺病 |
建议 |
7. 8 预激综合征 |
建议 |
7. 9 心衰 |
建议 |
7. 10 家族性( 遗传性) 房颤 |
建议 |
7.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建议 |
7. 12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房颤 |
7. 12. 1 心脏手术后房颤的预防 |
7. 12. 2 术后房颤的节律控制 |
7. 12. 3 术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7. 12. 4 术后房颤的抗凝治疗 |
建议 |
8 急性房颤发作的急诊处理 |
8. 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8.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处理流程 |
8. 3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发作 |
8. 4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发作 |
8. 4. 1 急性房颤发作的抗凝治疗 |
8. 4.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心室率控制 |
8. 4. 3 急性房颤发作的房颤复律 |
建议 |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 |
1急诊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2急诊房颤的抗凝 |
3急诊房颤的转复 |
四、药物可清除动脉管内脂肪(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2]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3]miR-552-3p改善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作用发现及机制研究[D]. 范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0(07)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08)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03)
-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5)
- [7]电针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胆固醇逆转运通路的影响[D]. 乐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5)
- [8]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D]. 潘效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D]. 胡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