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留存感染与发病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佘柳涛[1](2021)在《养蚕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养蚕生产上的常见问题,总结叙述了面上常规情况、蚕种分发后等几种特殊时期异常情况和微粒子病等几种病害及工业污染的处理方法,并提出分清致病病原对症处理、查明中毒原因妥善处理、严控环境污染多措并举等几点体会和建议。
邵露璐[2](2021)在《家蚕AN品系BmNPV抗性的精细定位和Bmvncp基因的功能鉴定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高亦涵[3](2021)在《家蚕对BmBDV-Z抗病基因功能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
林苏[4](2021)在《质型多角体病毒两个miRNA对家蚕GTP结合核蛋白Ran基因表达及病毒复制的协同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丁琳琳[5](2021)在《基于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在BmNPV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感染家蚕而引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被认为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未研究出有效防治方法之前,通过在家蚕感病早期检测到BmNPV的存在,及时淘汰感病家蚕,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并进行环境消毒,可以有效降低该病对蚕农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BmNPV的检测方法包括肉眼鉴别、显微镜镜检、血清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有的检测准确度较低,有的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检测成本较高,并未在蚕业生产上发挥较好的作用,研究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BmNPV检测方法仍然十分必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把电化学和免疫学相结合构建的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因其具有高灵敏度、低成本、高稳定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食品质量检测以及环境分析科学等领域中。本课题拟以家蚕BmNPV侵染过程中的早期表达蛋白囊膜蛋白GP64为生物标志物,基于纳米材料的增敏作用,制备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构建BmNPV囊膜蛋白GP64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建立基于纳米材料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快速检测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PCR扩增得到1389 bp的目的基因片段,经原核表达系统获得GP64蛋白;以纯化的GP64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免疫家兔,成功获得BmNPV GP64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生物材料。2.成功制备PDA@N-CNOs复合纳米材料,增加了材料表面的官能团种类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利用纳米材料间的协同作用,成功制备MWCNTs-PDA@N-CNOs-Au NP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免疫传感器的基底修饰材料。3.使用MWCNTs-PDA@N-CNOs-Au NPs纳米复合材料修饰金电极,加快了电极表面电子传递速度,其电流值约为裸电极的1.26倍;其比表面积相对于裸电极提高了2.2倍,为抗体提供了更多的结合位点,利用该修饰电极成功构建了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4.BmNPV免疫传感器的最佳检测条件为:Au NPs浓度为600 ng/m L,固定抗体浓度为100μg/m L,抗原抗体在p H值为7.4,温度为37℃的环境中结合40 min。5.利用本研究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目标抗原,GP64蛋白浓度对数值与响应电信号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1-200 ng/m L浓度范围内,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4.5 Lg C+16.93,相关系数R2=0.996,检出限为55 pg/m L;该免疫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以及较高的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使用该免疫传感器对家蚕血清加标样本进行检测,回收率在98.30%-106.67%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73%-3.62%,表明该研究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中。6.利用本研究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家蚕感病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5龄家蚕样品均可在10 h样品中检测BmNPV的存在。
韩琨[6](2021)在《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已经达到了生产实用化要求,但是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相比,依然存在着抗性差、茧层率和饲料效率低等问题。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是我国养蚕业近期发展的方向,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则是今后养蚕业发展的目标。但对于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由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之后,家蚕在消化吸收、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及其分子机制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的中肠转录组测序与对比分析,筛选出35个与消化吸收、防御、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系统测定了不同饲育形式下主要消化酶的活力及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期为揭示家蚕消化管的生理转变机制、改良饲料配方和饲育技术提供参考。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雌蚕5龄4天的中肠转录组差异。共得到12667个表达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共6512个(|log2FC|≥1,Q≤0.001),其中6339个基因在人工饲料育家蚕中的表达量高于桑叶育家蚕,173个基因是桑叶育家蚕高于饲料育家蚕;KEGG Pathway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个代谢通路。转录组分析结果初步证明人工饲料育家蚕和桑叶育家蚕在中肠的消化吸收、抗病性、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2.采用生化法与qPCR技术,测定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5龄家蚕肠液中代表性消化酶活力以及与消化和防御相关的部分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肠液中的α-淀粉酶活性以及淀粉酶基因Amy、类胰蛋白酶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erpin-9)、几丁质酶基因Chi-h等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桑叶育家蚕,而肠液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基因、大部分抗性相关基因及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是人工饲料育家蚕显着低于桑叶育家蚕。有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其酶活力并不一致,酶活力还受到饲料中的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3.对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的5龄2日家蚕经口注射Bm NPV病毒,前者死亡率为100%,后者死亡率为91.67%。在注射NPV后12 h,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中具有消化和抗病双重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但chbp和Bmlipase-1基因的表达与酶活力的变化并不相同。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不同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变化没有统一的规律性。4.测定了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后部分消化酶的活力及中肠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活力的大小依次是饲料育细菌病蚕>饲料育正常家蚕>桑叶育正常家蚕,而α-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力大小排序则与之相反,说明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增强了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力,与感染NPV病毒的效果一致,而糖类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与免疫和防御相关的2个抗菌肽基因(6tox、Mor)、真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LOC101738434)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2)在细菌病蚕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饲料育正常家蚕,而几丁质酶基因(Chih)的表达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5.测定了家蚕5龄幼虫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之后与中肠消化吸收、防御及氧化磷酸化等相关的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哪种饲育形式,5种消化酶活力以及3种消化酶基因、7个防御相关基因、3个与几丁质合成与降解相关的基因、5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以及2个羧肽酶基因等都是在5龄前期表达量低,而在5龄中后期表达量高,这与盛食期大量取食相适应。其中5种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趋势是全龄桑叶育家蚕高于全龄饲料育以及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家蚕;2个抗菌肽基因和叶绿素a结合蛋白基因chbp的表达量,总体趋势是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组>5龄72 h转为桑叶育试验组>5龄起蚕转为桑叶育试验组,尤其在5龄后期更为明显,而AEP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其相反。在5龄起蚕及5龄72 h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试验区与全龄人工饲料育相比,上述基因的表达变化各不相同,不存在统一的规律性。综合本试验结果,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及防御能力总体上低于桑叶育家蚕,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良饲料配方,并加强防病措施。采用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大蚕改为桑叶育之后,家蚕的消化吸收和抗病能力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全龄桑叶育水平,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才能实现高产优质。关于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过程中的适应机制及其调控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覃耀明[7](2021)在《浅谈河池市宜州区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近两年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家蚕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分析该区家蚕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养蚕环境设施、加强消毒防病、加强桑园管护、提高小蚕质量和普及科学养蚕技术等对策,为该地区蚕桑病虫害防控提供参考。
封雨洁[8](2021)在《家蚕细胞凋亡相关LINC5438在BmNPV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bp但不翻译成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可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并在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与机体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受一系列基因调控的自主性死亡方式,是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宿主细胞抵御病毒侵染的一道屏障。lncRNA作为细胞凋亡和宿主天然免疫的重要调节因子,可参与宿主应对病毒侵染的天然免疫应答反应。家蚕是重要的泌丝经济昆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lyhedrovirus,BmNPV)感染引起的家蚕血液型脓病是蚕桑产业的重要病害,BmNPV侵染可抑制感染的家蚕细胞凋亡的发生,但参与这个过程的lncRNA及其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细胞凋亡为切入点,以lncRNA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家蚕细胞凋亡模型和转录组学分析,鉴定细胞凋亡相关lncRNAs,并对其在调控细胞凋亡及BmNPV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通过本研究可进一步完善家蚕细胞凋亡调控网络,可为解析lncRNAs参与宿主应对病毒侵染的天然免疫应答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家蚕细胞凋亡相关lncRNAs的筛选与鉴定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BmE-SWU1中家蚕抑凋亡基因Bmiap可诱导细胞凋亡,由此建立诱导凋亡模型BmE-iap-KO。BmNPV侵染BmE-SWU1后抑制细胞凋亡,由此建立抑制凋亡模型BmE-BmNPV;同时,BmNPV侵染BmE-iap-KO细胞可抑制细胞凋亡,由此建立凋亡/抑凋亡模型。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357个lncRNA,它们在基因组中主要分布在外显子区域和基因间区。对全转录组数据表达差异显着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mNPV组与Control组相比的差异lncRNAs有2669个,KO组与KO-BmNPV组相比的差异lncRNAs有2402个,两个组合的差异lncRNAs取交集有1109个。将上述差异lncRNAs的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GO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属于生物学进程类和分子功能类基因;KEGG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到了Hippo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细胞色素P450等已被证实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通过进一步对差异基因功能的分析,获得17个与细胞凋亡相关的lncRNA,其中8个上调表达,9个下调表达。lncRNA-TCONS_00143259(LINC5438)在凋亡模型中低表达,在抑凋亡模型中高表达,暗示其可能在细胞凋亡中发挥功能。因此选择lncRNA LINC5438作为后续研究对象。2.家蚕LINC5438的全长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利用RACE克隆技术对筛选到的家蚕LINC5438进行全长克隆,得到1759bp的全长序列,其包含两个外显子,位于基因间区。通过对LINC5438最小自由能结构和质心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其整体构象包括lncRNA的典型结构螺旋区、环、膨出部和单链区等结构。进一步,通过qRT-PCR对家蚕LINC5438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INC5438在家蚕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血液表达量最高;在各个时期的表达模式中,LINC5438在胚胎期特异高表达。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显示LINC5438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表达。3.家蚕LINC5438的功能研究为了探究LINC5438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本研究在BmE-SWU1中进行该基因的过表达与干涉实验,并通过TUNEL染色、Caspase酶活性检测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进行细胞凋亡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LINC5438能够降低Caspase9和Caspase3/7的活性,实验组与对照相比细胞凋亡比率显着降低,表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干涉LINC5438后发现含绿色荧光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Caspase9和Caspase3/7活性升高,细胞凋亡比率显着上升,表明细胞发生凋亡,由此可知LINC5438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进一步对细胞凋亡相关通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LINC5438后,线粒体凋亡通路中抑制凋亡的基因Bmiap表达量显着升高,BmDronc和BmICE的表达量显着降低;干涉LINC5438后,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呈相反的趋势,说明其可能主要参与线粒体凋亡通路行使功能。为了研究LINC5438在BmNPV侵染家蚕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在BmE-SWU1中过表达LINC5438并感染BmNPV后进行细胞凋亡分析,通过TUNEL染色发现含绿色荧光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Caspase酶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显着降低。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及病毒抑凋亡基因BmNPV p35的表达情况分析显示,BmDronc和BmICE的表达量显着降低,Bmiap和BmNPV p35的表达量显着升高。表明LINC5438对BmNPV感染所抑制的细胞凋亡起增强作用。我们对BmNPV侵染细胞后的增殖复制情况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过表达LINC5438可使病毒复制增殖关键基因ie1和vp39的表达量显着升高,病毒基因组拷贝数明显增加;免疫印迹实验显示病毒装配关键蛋白vp39与对照组相比较,随感染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LINC5438干涉后则会对病毒的增殖复制起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LINC5438可促进BmNPV在BmE-SWU1细胞中的增殖复制。
龙羽燕[9](2020)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广西毒株gp6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致病力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引起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原,每年都给养蚕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BmNPV属于α杆状病毒属,在感染宿主时形成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ion,BV)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cclusion-derived virion,ODV),GP64蛋白是BV特有的一种囊膜糖蛋白,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关键因子,也是病毒出芽成熟及二次感染所必须的病毒组分。掌握GP64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了解BmNPV毒株的流行传播规律,才能为BmNPV致病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为了掌握BmNPV gp64基因的遗传进化特点,探明BmNPV与致病性相关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广西不同蚕区采集的28个BmNPV野毒株和一个实验室重组r BmNPV毒株的gp64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并测定多个毒株的LD50,结果如下:1、所测序的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的ORF共有1590 bp、1593 bp和1599 bp三种长度,分别编码529、530以及532个氨基酸残基,造成序列大小不一致的原因是出现核苷酸的缺失与插入突变,这些缺失或插入突变都位于GP64蛋白的N端信号肽序列中。2、对比BmNPV野毒株的LD50发现,gp64基因长度为1593 bp以及1599 bp的毒株LD50大小相近,但比gp64基因长度为1590 bp毒株的小,流行毒株的毒力存在差异,说明野外BmNPV群体具有多种基因型,保持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相同蚕区同时期采集的BmNPV毒株,gp64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9.6%~100%之间,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说明在同一时期同一蚕区短期流行的BmNPV毒株变异程度较小;相同蚕区不同时期采集的BmNPV毒株,gp64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8.9%~99.7%之间,推导氨基酸同源性98.9%~100%之间,说明BmNPV毒株经过较长时间的流行,出现的变异程度较大。4、根据gp64基因构建的NJ遗传进化树显示,除T3株外的国外BmNPV参考株都独立位于CladeⅡ的一个亚群中,与所有国内BmNPV参考株明显不在一个大群,说明BmNPV的遗传进化具有地域特点。从2019年采集的16个广西BmNPV毒株的流行分布地域图可以看出病毒的流行分布集中性与分散性并存,说明广西蚕区BmNPV存在局部范围内和远距离之间的传播与流行。
宋贵珍[10](2020)在《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又名家蚕血液型脓病,一直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防止群体内蚕病大流行或避免蚕病爆发造成经济损失的有效途径。传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检测手段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缺陷,研究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简便的高灵敏BmNPV检测技术,减少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持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限低、精密度高、原料低廉、反应时间短、可自动化操作等优点,被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食品工业质检、环境成分分析、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等领域。本研究通过利用混合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构建家蚕核型多角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建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并且应用到实际样品检测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种混合自组装膜进行电化学表征以及检测抗原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80%的MUA/ME混合自组装膜修饰电极效果最佳。将预处理后的工作电极置于80%的MUA/ME混合溶液中进行自组装24 h,置入EDC/NHS混合溶液活化1 h,再逐步滴加多角体蛋白抗体、BSA、抗原等进行层层修饰,通过交流阻抗法与原子力显微镜对该免疫传感器制备过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阻抗值与电极表面的粗糙度随着电极的逐步修饰而增加,且其阻抗值的变化与电极上捕获的抗原浓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表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构建成功。2.对构建的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结合抗体稀释500倍时,电化学信号变化值达到最大,之后趋于平缓;抗体抗原孵育的最佳温度为37℃时,抗体抗原的反应活性最高,其阻抗值的变化最为明显;抗体抗原作用时间为30 min时,电化学信号达到最大,之后趋于平缓。3.对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多角体蛋白浓度在0.0001-100 ng/mL范围内,线性方程Y=4619.63 LgC+21018.36,检出限达到14.54fg/mL,线性相关系数平方(R2)为0.9922,跨越了七个数量级,灵敏度较高。特异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蚕血、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等干扰物质的阻抗值变化远远低于检测抗原的响应值,说明传感器的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检测结果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表现出较好的准确性与精密度。再生性试验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在0.2 mol/L甘氨酸-0.2 mol/L HCl(pH=2.4)的解离液中可反复再生5次左右,降低了实际应用成本。4.将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检测,标准血清加入法实验结果显示,试验浓度的RSD值均小于10%,其回收率在92.31%-100.61%,说明该检测方法精密度较高,准确度良好,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添食法对家蚕进行攻毒,取感染不同时间的家蚕血液进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EIS法),结果表明家蚕在攻毒12 h时血液的检测阻抗值相较于攻毒0 h差异显着(P<0.05),与PCR反应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EIS法检测周期明显缩短,且检测步骤简单,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
二、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留存感染与发病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留存感染与发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养蚕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养蚕生产上的常见问题 |
1.1 蚕种分发后出现的问题 |
1.2 家蚕2~ 3龄期出现的问题 |
1.3 家蚕4~ 5龄大蚕期出现的问题 |
1.4 其他常见问题 |
1.4.1 工业污染 |
1.4.2 生物农药污染 |
1.4.3 不结茧 |
2 调查处理方法 |
2.1 面上常规情况的处理方法 |
2.1.1 了解发生状况,确定调查范围 |
2.1.2 进行现场调查,耐心询问病情、病因 |
2.1.3 弄清中毒原因,做好说服化解工作 |
2.1.4 扩大调查范围,找出发生原因 |
2.2 几种特殊时期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
2.2.1 蚕种分发后出现的不孵化或孵化不良情况的处理 |
2.2.2 蚁蚕孵化后死亡情况的处理 |
2.2.3 蚕期异常情况的处理 |
2.3 几种病害及工业污染的处理方法 |
2.3.1 微粒子病的调查确诊 |
2.3.2 家蚕蝇蛆病的控制 |
2.3.3 工业及其他污染 |
3 几点体会与建议 |
3.1 分清致病病原 对症处理 |
3.2 查明中毒原因 妥善处理 |
3.3 严控环境污染 多措并举 |
(5)基于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在BmNPV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研究现状 |
1.1.1 家蚕病毒病的类型 |
1.1.2 BmNPV对家蚕的致病作用和传播途径 |
1.1.2.1 家蚕感染BmNPV后的症状 |
1.1.2.2 BmNPV对家蚕的感染途径 |
1.1.2.3 BmNPV在家蚕体内的传播机理 |
1.1.2.4 GP64 蛋白简介 |
1.2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检测方法 |
1.2.1 肉眼检测 |
1.2.2 显微镜镜检法 |
1.2.3 血清学检测 |
1.2.4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简介 |
1.3.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1.3.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
1.3.2.1 生物医学领域 |
1.3.2.2 环境检测领域 |
1.3.2.3 食品安全领域 |
1.3.2.4 动物病毒领域 |
1.3.3 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 |
1.3.3.1 循环伏安法 |
1.3.3.2 电化学阻抗法 |
1.3.3.3 差分脉冲伏安法 |
1.4 纳米材料概述 |
1.4.1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4.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2.1 碳纳米材料 |
1.4.2.2 金属纳米材料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病原 |
2.1.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BmNPV囊膜蛋白GP64 抗体的制备 |
2.2.1.1 BmNPV囊膜蛋白GP64 的表达 |
2.2.1.2 BmNPV囊膜蛋白GP64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2.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2.2.1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2 纳米金颗粒(Au NPs)的表征 |
2.2.2.3 碳纳米材料的导电性能测试 |
2.2.2.4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2.2.3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组装过程 |
2.2.3.1 电极的初步处理 |
2.2.3.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2.2.4 试验条件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2.2.4.1 纳米金浓度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2.2.4.2 不同pH值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2.2.4.3 抗体浓度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2.2.4.4 抗原孵育温度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2.2.4.5 抗原抗体结合时间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2.2.5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分析 |
2.2.5.1 BmNPV免疫传感器检测不同浓度抗原的标准曲线 |
2.2.5.2 BmNPV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检测 |
2.2.5.3 BmNPV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检测 |
2.2.5.4 BmNPV免疫传感器的抗干扰性检测 |
2.2.5.5 BmNPV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检测 |
2.2.5.6 标准样品的添加回收试验 |
2.2.6 BmNPV免疫传感器的初步应用 |
2.2.6.1 家蚕样品的制备 |
2.2.6.2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免疫传感器对感病家蚕血液样品的电化学检测 |
2.2.7 家蚕BmNPV的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
2.2.7.1 基于MUA/ME SAMs构建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
2.2.7.2 常规PCR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mNPV囊膜蛋白GP64 抗体的制备 |
3.1.1 gp64 基因的PCR扩增 |
3.1.2 BmNPV囊膜蛋白GP64 的表达鉴定 |
3.1.3 BmNPV囊膜蛋白GP64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3.2 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3.2.1 纳米金颗粒(AuNPs)的表征 |
3.2.2 PDA@N-CNOs的表征 |
3.2.3 碳纳米材料的导电性能 |
3.2.4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3.3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组装 |
3.3.1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CV表征 |
3.3.2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DPV表征 |
3.3.3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机制研究 |
3.4 试验条件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目标抗原的影响 |
3.4.1 纳米金浓度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3.4.2 不同pH值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3.4.3 抗体浓度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3.4.4 抗原孵育温度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3.4.5 抗原抗体结合时间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抗原的影响 |
3.5 BmNPV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
3.5.1 BmNPV免疫传感器检测不同浓度抗原的标准曲线 |
3.5.2 BmNPV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 |
3.5.3 BmNPV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3.5.4 BmNPV免疫传感器的抗干扰性 |
3.5.5 BmNPV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 |
3.5.6 标准样品的添加回收试验 |
3.6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免疫传感器在BmNPV检测中的应用 |
3.7 家蚕BmNPV的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
3.7.1 基于MUA/MESAMs构建的电化学方法检测BmNPV |
3.7.2 常规PCR法检测BmNPV |
4 讨论 |
4.1 纳米材料的选择 |
4.2 基于纳米材料的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生产中的应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
1.2 家蚕中肠结构与功能 |
1.2.1 中肠的组织构造 |
1.2.2 中肠的功能 |
1.3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
1.3.1 转录组学技术的发展 |
1.3.2 转录组学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及人工饲料 |
2.1.2 主要试剂、缓冲液及其配制方法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信息检索网站及数据处理软件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分析 |
2.2.2 RNA-seq的验证试验方法 |
2.2.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家蚕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
2.2.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
2.2.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肠液酶活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
2.2.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学分析 |
3.1.1 产出统计与质量分析 |
3.1.2 效率统计 |
3.1.3 表达量分布 |
3.1.4 RNA-seq维恩图 |
3.1.5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3.1.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及KEGG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 |
3.1.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3.2 RNA-seq的验证分析 |
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
3.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
3.3.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
3.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
3.3.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 |
3.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1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存活率的影响 |
3.4.2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3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抗病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1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5.2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
3.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消化吸收及防御相关的酶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
3.6.1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蔗糖酶及麦芽糖酶活力的变化 |
3.6.2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肠液的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3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4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几丁质合成与降解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7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8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9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羧肽酶基因的表达变化 |
4 讨论 |
4.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的差异 |
4.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
4.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中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4.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感染病原后中肠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4.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过程中中肠消化吸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浅谈河池市宜州区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宜州区家蚕病毒病的发生情况 |
2 宜州区家蚕病毒病发生的原因 |
2.1 气候变化异常 |
2.2 养蚕环境污染严重 |
2.3 养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
2.4 桑园护理不到位 |
2.5 养蚕技术不规范 |
2.5.1 防病意识淡薄,消毒不彻底 |
2.5.2 小蚕共育技术不过关 |
2.5.3 大蚕饲养管理粗放 |
3 家蚕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
3.1 加强养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养蚕条件 |
3.2 加强消毒防病,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 |
1)提高消毒防病意识,抓好蚕前、蚕中、蚕后消毒。 |
2)合理安排养蚕批次,精心饲养管理。 |
3.3 加强桑园管护,提高桑叶质量 |
3.3.1 加强桑园的水肥管理 |
3.3.2 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 |
3.4 加强小蚕共育室的管理,提高小蚕质量 |
3.5 选择合适的蚕种,提高家蚕抗病力 |
3.6 加强养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养蚕水平 |
(8)家蚕细胞凋亡相关LINC5438在BmNPV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长链非编码RNA |
1.1.1 长链非编码RNA概述 |
1.1.2 长链非编码RNA的分类与生物学功能 |
1.1.3 长链非编码RNA的作用机制 |
1.2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细胞凋亡 |
1.2.1 细胞凋亡概述 |
1.2.2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细胞凋亡 |
1.2.3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 |
1.3 家蚕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家蚕细胞凋亡相关lncRNAs的筛选及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BmE-SWU1细胞敲除Bmia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2 BmE-SWU1细胞感染BmNPV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3 全转录组样品质量检测 |
3.2.4 全转录组转录本拼接 |
3.2.5 全转录组差异lncRNAs分析 |
3.2.6 KEGG富集分析 |
3.2.7 细胞凋亡相关lncRNAs的筛选与验证 |
3.3 讨论 |
第四章 家蚕LINC5438 的全长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4.1.3 主要仪器 |
4.1.4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家蚕LINC5438的序列全长克隆与分析 |
4.2.2 家蚕LINC5438的表达模式分析 |
4.2.3 家蚕LINC5438的亚细胞定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家蚕LINC5438 的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5.1.3 主要仪器 |
5.1.4 实验方法及步骤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家蚕LINC5438的真核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特异性RNA抑制剂 |
5.2.2 家蚕LINC543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3 家蚕LINC5438对BmNPV调控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4 家蚕LINC5438对BmNPV增殖复制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广西毒株gp6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致病力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杆状病毒的分类 |
1.2 杆状病毒的感染复制 |
1.3 杆状病毒的基因组成与表达 |
1.4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
1.4.1 家蚕血液型脓病 |
1.4.2 家蚕围食膜防御屏障 |
1.4.3 家蚕抗BmNPV相关蛋白和基因 |
1.4.4 BmNPV囊膜糖蛋白GP64的结构和功能 |
1.5 杆状病毒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BmNPV毒株和实验动物 |
2.1.2 仪器 |
2.1.3 试剂(盒)商品 |
2.1.4 基础试剂配制 |
2.1.5 引物设计 |
2.2 方法 |
2.2.1 BmNPV多角体的纯化 |
2.2.2 BmNPV基因组DNA提取 |
2.2.3 PCR扩增gp64基因 |
2.2.4 PCR扩增产物电泳 |
2.2.5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 |
2.2.6 感受态细胞制备 |
2.2.7 目的基因克隆 |
2.2.8 重组质粒提取 |
2.2.9 重组质粒鉴定 |
2.2.10 目的基因测序与序列拼接 |
2.2.11 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
2.2.12 19年毒株流行分布图 |
2.2.13 BmNPV毒株的LD_(50)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CR扩增目的片段 |
3.2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 |
3.3 基因ORF测序长度 |
3.4 gp64基因ORF序列同源性比较 |
3.5 gp64基因的遗传进化树 |
3.6 广西BmNPV毒株的流行分布 |
3.7 BmNPV gp64 基因ORF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3.8 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3.9 选择压力分析 |
3.10 LD_(50)测定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本研究测序的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 |
附录2:本研究测序的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比对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研究概况 |
1.1.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病原及对家蚕的致病作用 |
1.1.2 BmNPV的传播方式 |
1.1.3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诊断方法 |
1.1.3.1 肉眼检测 |
1.1.3.2 显微镜镜检法 |
1.1.3.3 血清学检测 |
1.1.3.4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概述 |
1.2.1 生物传感器简介 |
1.2.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类 |
1.2.2.1 电位型免疫传感器 |
1.2.2.2 电容型免疫传感器 |
1.2.2.3 电导型免疫传感器 |
1.2.2.4 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
1.2.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仿生界面的构建 |
1.3 自组装膜简介 |
1.3.1 自组装膜的分类 |
1.3.2 自组装膜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病原及抗体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的制备 |
2.2.1.1 差速离心法粗提家蚕核型多角体 |
2.2.1.2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家蚕核型多角体 |
2.2.2 BmNPV多角体蛋白的制备 |
2.2.3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BmNPV多角体蛋白浓度 |
2.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3.2 供试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4 金电极的预处理 |
2.2.5 混合自组装膜的制备 |
2.2.6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2.2.7 电化学检测 |
2.2.8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2.2.8.1 抗原孵育温度的影响 |
2.2.8.2 抗原孵育时间的影响 |
2.2.8.3 抗体浓度的影响 |
2.2.9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价 |
2.2.9.1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灵敏度分析 |
2.2.9.2 免疫传感器的重复性试验 |
2.2.9.3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检验 |
2.2.9.4 免疫传感器的再生性 |
2.2.10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2.2.10.1 血清标准加入法检测 |
2.2.10.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感病家蚕样品的检测 |
2.2.10.3 常规PCR对感病家蚕样品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的分离纯化 |
3.2 BmNPV多角体蛋白浓度的测定 |
3.2.1 标椎曲线的制作 |
3.2.2 样品中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 MPA/ME/Au混合自组装膜的电化学表征 |
3.3.1 混合自组装膜的循环伏安表征 |
3.3.2 混合自组装膜的EIS表征 |
3.3.2.1 混合自组装膜的阻抗图谱 |
3.3.2.2 混合自组装膜的Rct值 |
3.3.2.3 mSAM/Au的覆盖率 |
3.4 MUA/ME/Au混合自组装膜的电化学表征 |
3.4.1 混合自组装膜的循环伏安表征 |
3.4.2 混合自装膜的EIS表征 |
3.4.2.2 混合自装膜的Rct值 |
3.4.2.3 mSAM/Au的覆盖率 |
3.5 不同混合比例自组装膜对BmNPV多角体蛋白检测效果的影响 |
3.6 电极制备过程表征 |
3.6.1 电化学表征 |
3.6.2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3.7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优化 |
3.7.1 抗体抗原孵育温度优化 |
3.7.2 抗体抗原孵育时间优化 |
3.7.3 抗体浓度优化 |
3.8 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评价 |
3.8.1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灵敏度分析 |
3.8.2 免疫传感器的重复性检验 |
3.8.3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检验 |
3.8.4 免疫传感器的再生性实验 |
3.9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3.9.1 免疫传感器的回收性实验 |
3.9.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感病家蚕样品的检测 |
3.9.3 常规PCR对感病家蚕样品的检测 |
4 讨论 |
4.1 SAMs电极的修饰 |
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四、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留存感染与发病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养蚕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之我见[J]. 佘柳涛. 中国蚕业, 2021(04)
- [2]家蚕AN品系BmNPV抗性的精细定位和Bmvncp基因的功能鉴定分析[D]. 邵露璐.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家蚕对BmBDV-Z抗病基因功能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D]. 高亦涵.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4]质型多角体病毒两个miRNA对家蚕GTP结合核蛋白Ran基因表达及病毒复制的协同调控[D]. 林苏.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5]基于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在BmNPV检测中的应用[D]. 丁琳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6]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 韩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浅谈河池市宜州区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覃耀明. 南方农业, 2021(12)
- [8]家蚕细胞凋亡相关LINC5438在BmNPV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 封雨洁. 西南大学, 2021(01)
- [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广西毒株gp6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致病力相关性研究[D]. 龙羽燕.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检测方法研究[D]. 宋贵珍.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