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硬交接地基上砂井预压法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谢卫红[1](2019)在《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进入高峰期,保障道路建成后的安全高效运营是重中之重。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区域十分广泛,软土因为其压缩性高、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抗剪强度低等缺点,可能会引起路面开裂、桥头跳车、路堤严重变形甚至失稳等工程灾害,是道路的安全和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为了解决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带来的沉降或者差异沉降等问题,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土的定义及其工程特点,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等。以浙江省温州市乐海围垦道路网工程为工程实例,首先对该工程的地质特征和水文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项目存在特殊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软土地质条件,从施工成本、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选择了低能量强夯法作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低能量强夯法在处理地基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夯击能量,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性能,处理的成本低,同时操作也很简单,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低能量强夯法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被经常采用,该工法是近年来经10多年开发研究、渐趋成熟的加固软土新技术。该工法和强夯处理法之间有着显着的差异,根据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在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将土体的结构进行破坏,然后再重新施加力,达到重新固结的目的;但是强夯法在软粘土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软粘土本身的性质不同,所以导致在强度恢复过程中非常缓慢,因此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粘性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的情况。而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在确保土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或不发生显着的破坏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对土体进行夯实。通过对低能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为数值模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基本理论,使用Midas GTS NX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不同夯击能加固深度的计算,得出了1500kN·m为项目最佳的夯击能选择,所以选择落距为7.5m。通过对现场进行了低能强夯法试验段,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现场监控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对地基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规范和工程需要,且其经济性较好,是所有地基处理方法中最适合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低能量强夯法的特点,制定了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案,拟定了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低能量强夯法的验收标准等。最后,利用监测工作从而对软土地基的操作结果展开了研究,根据结果我们观察到,此次项目中围绕软土地所运用的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实现加固的效果。在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后续形成的软土地可以符合设计标准,为同类型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思佳[2](2019)在《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文中指出软土地区市政道路经常会出现承载力不足、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引发的路面裂缝、桥头跳车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将重心从新建道路转向旧路改扩建道路。一些老路经过近十几年的使用,当初的车辆荷载设计和交通量的设计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道路的使用需要,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拼宽改建已经成为当今市政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全断面地基处理和新老路基的拼宽处理已经成为软土分布地区城市道路修筑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舟山地区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舟山地区各区域的地质情况和道路修筑特点,将该地区道路分为东港填海城区(二期、三期)、新港工业园区(二期)、本岛南部、白泉镇区、渔山岛五个区域,总结归纳了各区域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归纳与分析,梳理了舟山地区市政道路的常见的病害形式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车辙、路面的纵向裂缝、路面的网裂、基层反射裂缝,并分析了成因。东港填海城区为近几年围海造田新形成的城区,地基沉降次固结还未结束,故宜先采用一期路面进行前期使用,待沉降基本结束再根据沉降差重新施工二期路面。新港工业园区(二期)地质条件较差,为砂砾吹填围垦区,宜通过强夯进行置换的方法处理。本岛南部和白泉镇区主要采用高压旋喷桩和钉型水泥双向搅拌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该法具有对已形成的地块干扰小、复合地基承载力高、工后沉降小、节约造价等优点。渔山岛区域采用碎石桩结合塑料排水板的方法进行加固,工后沉降较少,地下水干扰小。
李泰沣[3](2017)在《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降变形是高速铁路路基面临的主要问题,地基是沉降变形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深厚软土地区。桩网复合地基是我国高速铁路的一种主要地基处理方式。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加筋垫层的压缩与桩顶刺入变形、加固区压缩沉降、下卧层压缩及桩体下刺变形。在桩网复合地基体系中,对于加固区沉降变形研究较多,对于桩体的上穿及下刺问题尚缺乏可靠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整体沉降的内在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而且对于高速铁路还存在精细计算与高精度控制的需求。本文开展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通过仿真计算和单桩模型试验,研究桩网复合地基垫层加筋体变形及失效机制以及不同条件下垫层变形的规律;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桩网复合地基荷载传递与变形特征,分析桩顶和桩底平面荷载分布特征及桩端上穿、下刺的变形规律;通过现场试验,分析单桩承载力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系统研究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式和方法;针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问题,分析研究相应的整治对策。主要成果如下:(1)揭示了加筋垫层与桩端相互作用特征和变形规律,得出了垫层加筋体在桩顶和桩间位置的完整变形形态,以及区别于桩间悬索理论的加筋体应变最大位置,修正了现有加筋体拉力计算公式,提出了加筋垫层设计计算公式。(2)得出了桩网复合地基各部位沉降变形特征,基于膜式压力分布传感器测试,探明了桩顶与垫层、桩底与下卧层界面处连续的压力分布形态,分析提出了桩体上穿、下刺变形简化计算公式。(3)基于桩底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桩底下卧层局部应力集中的深度影响范围,提出了下卧层沉降局部应力集中区和应力均布区分层计算方案。考虑垫层作用,对现有土拱结构形态进行了优化。(4)建立了适用于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的综合沉降作用体系计算模型,并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基于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提出了针对不同部位沉降变形的整治措施。
江宗斌[4](2013)在《沿海路基变形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受寒冷气候、近海环境影响,北方沿海路基存在着冻融、海水侵蚀等不利因素,由此给路基沉降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路基土的掺加水泥改良、桩加固乃至临近隧道工程施工扰动等典型问题,使路基的沉降机理更加复杂。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北方沿海条件下路基软土特性、水泥改良土特性、CFG桩加固和临近施工扰动等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对大连市黄浦路某路段的路基土进行试验,研究了路基土的基本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质,获得路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界限含水率。并且采用SLB-1型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试验仪研究了路基土强度指标,以及不同冻融次数对路基土的强度参数的影响,获得了路基软土在冻融循环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其次对于路基改良水泥土在北方沿海环境影响下的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冻融、海水侵蚀和酸雨侵蚀多种试验条件,研究了上述环境因素对于路基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获得不同水泥掺量、不同溶液和不同冻融次数下的水泥土应力-应变-强度-孔压变化规律,获得了水泥土强度劣化规律。然后针对大连滨海路某CFG桩(水泥粉煤灰桩)路段的流变性,基于粘弹塑性Cvisc模型和桩土作用模型,进行有无蠕变、桩参数变化等多方案的数值模拟,获得了路基工后沉降时间效应和CFG桩对于路基沉降的控制效果,对于CFG桩路基设计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计算结果与工程经验观测的规律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既有路基下方隧道掘进的问题,研究大断面隧道的开挖对于既有路基沉降的影响。以大连轻轨金普线6标段沈大高速路下暗挖隧道为对象,建立路基隧道复合结构的大规模精细化三维模型,模拟了隧道的CRD开挖支护过程,分析了隧道掌子面推进和开挖步序对于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总结了路基沉降随着隧道开挖面与路基中点距离的空间效应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三种支护方案对应的路基沉降,推荐采用注浆加固的施工措施。
倪鹏冲[5](2013)在《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各沿海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港口工程、围堰和滨海新区开始建设,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首要工程即利用沿海滩涂进行围海造地工程,以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相对匾乏之间的矛盾。目前填海造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由于在经济性及其快速性方面的优势,吹填法已经成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技术。但是为了尽快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招商引资等需求,吹填造陆到工程建设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围海造地后吹填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必须适应目前严峻的形势,不仅时间紧迫,同时又面临着所需处理土体为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土,砂土运输的难度大、成本高、大型机械无法进场等不利情况。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1)总结并对比了目前适用于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和各方法的适用条件。(2)分析研究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处理实例,并总结各案例成功与失败经验。(3)对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进行比较研究。(4)对将来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陈囡[6](2009)在《人工岛填海工程软基处理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相对变的越来越紧缺,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填海造陆工程也日益增多。从已建围海造陆工程实践情况看,地基土承载力低和地基加固工后沉降量大,是目前围海造地工程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量,是大面积围海造陆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为背景,以服务于工程建设为目的,研究了人工岛采用填砂形成时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和大面积软基处理方法。根据珠澳口岸人工岛的地质勘察资料,采用分层总和法分别对人工岛采用填砂形成时地基处理采用堆载联合降水预压方案、堆载预压方案的地基沉降进行了计算。针对人工岛采用吹填砂形成的特点,研究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和井点降水联合堆载预压方案在地基加固施工的可行性,给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的卸载标准制定方法和井点降水联合堆载预压方案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和井点降水联合堆载预压方案施工难题的初步解决方案,并通过对比分别为岛壁区和岛内区推荐了合适的地基加固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的初步设计,为地基加固方案及沉降计算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人工岛的地基加固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薛江炜[7](2008)在《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专门针对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本文所称的专利创新的概念是:“以申报发明专利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发明专利实质性审查条件的创新”。本文以侧重于刚性桩的专利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对地基处理领域刚性桩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对当前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些刚性桩专利技术从专利申报、作用机理、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和比较探讨,取得了静夯(200610009144.9)和桩伴侣(200710160966.1)两项专利创新的成果。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1、提出专利创新的概念,探讨了专利创新、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2、对地基处理常规的分类与IPC国际专利的分类进行了比较,打破常规,将桩分解为头、身和脚三个部位分别阐述,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发明寻找新的发明灵感;3、对当前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些刚性桩专利技术,从作用机理、专利申报、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和比较探讨,主要有:1>改变桩身的横截面的薄壁筒桩与劲芯桩,2>改变桩身纵断面的支盘桩和后注浆,3>广义改变纵断面的多桩型组合,4>宏观上改变桩纵断面的变刚度设计方法,5>在桩脚上做扩大头的静夯、复合载体夯扩桩,6>改变桩头构造形式的预留沉降、位移调节和桩伴侣等。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静夯(200610009144.9)与桩伴侣(200710160966.1)这两项专利技术,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发明思路、内容和研究现状;5、结合桩伴侣的应用,提出了反映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时间-沉降量(T-S)曲线和人为创造T-S曲线的构造和设计计算方法。
李中坚[8](2008)在《温州地区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闸是一种控制水位和调节流量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具有挡水和泄(或引)水双重作用,在防洪、灌溉、排灌及发电等水利事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水闸的地基处理在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均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要点,本文对常用的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技术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归类、总结。本文指出,应根据水闸工程的地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地基处理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地达到地基处理的目标,更能够确保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满足用户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本文总结了温州市水闸工程地基土的构成及工程性质特征,对区内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合大量工程实例,对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在温州市水闸工程地基处理上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总结。
冯洪波[9](2007)在《强夯技术在旧路基利用中的工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旧路拓宽改造工程中,如何有效的利用原有旧路堤,使改造工程造价低,工期短,从而达到高效,节约的目的一直是道路工程界积极探寻的课题之一。在旧路拓宽改造利用的过程中,老路堤下的地基与新加宽侧地基固结度随老路基填高不同而固结差异较大;老路堤的压实度与现行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标准不同,因此存在新、老路堤的密度差异而导致的沉降变形差异;利用老路基,新路基若采用分层碾压,新、旧路基结合部剪应力很大,成为路基的薄弱部位。因此,新老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新老路基密度不均匀问题、新旧路基结合部薄弱带的处理问题成为旧路堤利用中必须处理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科学处理至关着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本课题大胆的引用强夯施工法。对老路堤直接强夯,使原老路堤土体得以压实致密,以便达到现行规范所要求的压实度;对新路基则采用两种填筑方法,一种是直接松铺新路基到高于设计标高约50cm,然后对新路堤强夯,使其压实度达到要求;另一种是在老路堤强夯完毕后分层碾压新路堤,到老路堤标高后再在新老路堤结合部点夯两击。这两种施工方式极大的减少了以上三类工程问题的发生,并且有效的利用了老路堤,节约了大量资金,缩短了工期。本课题通过大量原位试验和室内实验测得老路堤的原始参数,再通过有限元计算,然后在施工现场开展试验段施工,最后科学合理的提出新地基、老路堤和新地底的强夯施工参数,并且对强夯施工现场的安全距离作了测试和分析,得出了强夯施工时对人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这对以后的类似的施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李广信,张在明,沈小克,陈雷,刘松玉,魏弋锋,陈云敏,王育人,高大钊,卞昭庆,高晓军,介玉新[10](2006)在《岩土工程篇》文中认为一、岩土工程及其发展概述 (一)岩土工程学科认识的发展岩土工程被认为是由土力学、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以及相应的工程和环境学科所组成的。它服务于不同的工程门类、建筑、水利、水电、交通、铁路、航空机场、水运、海洋、石油、采矿、环境、军事,甚至航天等各个工程领域都离不开岩土工程。它对于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软硬交接地基上砂井预压法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硬交接地基上砂井预压法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软土与软土地基处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软土特征及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1 软土特征 |
2.1.1 软土地基的鉴别 |
2.1.2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处理目的 |
2.3 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3.1 化学加固法 |
2.3.2 减轻荷载法 |
2.3.3 换填法 |
2.3.4 排水固结法 |
2.3.5 注浆加固法 |
2.3.6 高压旋喷桩 |
2.3.7 复合地基法 |
2.3.8 水泥搅拌桩法 |
2.3.9 CFG桩法 |
2.3.10 强夯法及低能量强夯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工程项目概况 |
3.1 项目背景及地理位置 |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2.2 工程意义 |
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
3.4 沿线环境敏感区分布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
3.5 项目区域内其他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
3.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
3.6.1 气象条件 |
3.6.2 水文地质条件 |
3.7 工程地质条件 |
3.8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
3.9 道路技术标准 |
3.9.1 道路设计标准 |
3.9.2 桥涵设计标准 |
3.10 本章小结 |
4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项目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4.1 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分析 |
4.2 地基分区域处理方案 |
4.3 吹砂区域地基处理要点 |
4.3.1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要点 |
4.3.2 高压旋喷桩处理要点 |
4.3.3 泡沫混凝土处理要点 |
4.4 主次要区域低能强夯法施工要点 |
4.4.1 低能量强夯施工要点 |
4.4.2 低能量强夯检测验收 |
4.4.3 乐海围垦区道路网低能量强夯注意事项 |
4.5 路基处理施工要求 |
4.5.1 路基填筑与压实度要求 |
4.5.2 雨天施工措施 |
4.5.3 保质保量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5 低能量强夯法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 |
5.1 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 |
5.1.1 强夯法加固机理 |
5.1.2 强夯法关键指标分析 |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 |
5.2.1 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夯击能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 |
5.4 低能强夯法现场处理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土成因 |
1.2.2 软土工程性质研究 |
1.2.3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舟山地区软土工程特性 |
2.1 自然环境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条件 |
2.1.4 区域地质与区域稳定性 |
2.2 舟山地区软土形成环境 |
2.3 软土的工程特性 |
2.3.1 一般力学特性 |
2.3.2 软土的区域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基处理问题 |
3.1 舟山地区市政道路状况 |
3.1.1 舟山市政道路概况 |
3.1.2 软土地区市政道路修筑特点 |
3.2 舟山软土地区市政道路病害以及原因 |
3.2.1 舟山地区城市道路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
3.2.2 舟山地区城市道路路基病害类型及成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舟山地区新建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
4.1 新港工业园区(二期)地基处理措施 |
4.1.1 区域内道路分布 |
4.1.2 处治软土地基的方法 |
4.1.3 强夯工程效果评价 |
4.2 东港填海城区二期、三期地基处理措施 |
4.2.1 区域内道路分布 |
4.2.2 软土处治措施 |
4.2.3 处理效果评价 |
4.3 本岛南部、白泉地区地基处理措施 |
4.3.1 道路分布状况 |
4.3.2 软土处治措施 |
4.3.3 处理效果评价 |
4.4 渔山岛(围垦)地基处理措施 |
4.4.1 道路状况 |
4.4.2 处治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舟山地区道路拼宽常见措施 |
5.1 道路分布概况 |
5.2 城市道路拼宽处治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桩网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桩网复合地基计算方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桩网复合地基垫层加筋体变形及失效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加筋垫层受力变形数值模拟 |
2.3 桩网复合地基加筋垫层受力变形影响因素 |
2.4 加筋垫层受力及失效状态试验研究 |
2.5 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桩网复合地基荷载传递与变形特征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桩网复合地基荷载传递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3.3 桩网复合地基加筋垫层格栅应变 |
3.4 桩网网复合地基基荷载特征 |
3.5 桩网复合结构沉降变形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单桩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分布现场试验 |
4.1 引言 |
4.2 桩侧摩阻力简介 |
4.3 试验方法与原理 |
4.4 试验过程 |
4.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6 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5 桩网复合地基综合沉降计算模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5.3 桩网复合地基综合沉降计算模型 |
5.4 桩顶拱效应分析 |
5.5 附加应力计算 |
5.6 加固区变形计算(S1) |
5.7 下卧层沉降计算(S2) |
5.8 计算沉降与试验对比 |
5.9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对策研究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
中文详细摘要 |
(4)沿海路基变形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土性质的国内外研究 |
1.2.2 水泥土的试验研究 |
1.2.3 软土流变的研究现状 |
1.2.4 隧洞开挖对路基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路基软土的基本特性分析 |
2.1 常规土工试验 |
2.1.1 试验用土的选取 |
2.1.2 含水率试验 |
2.1.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1.4 颗粒级配分析试验 |
2.1.5 土工击实试验 |
2.2 小结 |
第3章 路基软土的冻融循环三轴试验 |
3.1 冻融三轴试验介绍 |
3.1.1 试验设备介绍 |
3.1.2 三轴试验的方法 |
3.2 试验步骤 |
3.2.1 试验方案 |
3.2.2 制备试样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破坏形态及破坏准则 |
3.3.2 强度参数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 |
3.3.3 主应力差q与应变关系 |
3.3.4 含水率随冻融次数的变化 |
3.3.5 小结 |
第4章 路基水泥改良土三轴试验研究 |
4.1 水泥土加固原理 |
4.2 试验方案设计和安排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样制备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不同冻融次数 |
4.3.2 不同水泥掺量 |
4.3.3 不同污染环境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Cvisc的CFG桩加固路基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软土路基的改良方法 |
5.3 工程简介 |
5.4 软土路基施工数值模拟 |
5.4.1 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 |
5.4.2 有限元网格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
5.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1 沉降结果 |
5.5.2 桩参数对于沉降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隧道掘进对既有路基影响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典型断面的地质条件勘察 |
6.3 隧洞开挖对沈大高速的沉降影响 |
6.3.1 有限元网格的建立 |
6.3.2 参数的选取 |
6.3.3 计算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5)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现状 |
1.1 围海造地发展现状 |
1.2 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现状 |
1.3 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的方法 |
2.1 围海造地方法 |
2.2 吹填土的形成条件 |
2.3 吹填土的工程性质 |
2.4 现有适用于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介绍 |
2.4.1 排水固结法 |
2.4.2 置换挤密法 |
2.5 现有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实例 |
2.5.1 地基未做加固处理的案例 |
2.5.2 地基加固处理方法选择不当的案例 |
2.6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的新方法 |
2.6.1 多点胁迫振冲联合挤密法 |
2.6.2 强排水复合型动力固结法 |
2.7 地基加固新技术的成功案例 |
2.8 小结 |
3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方法的对比 |
3.1 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条件对比 |
3.2 地基加固方法的加固承载力对比 |
3.3 地基加固方法的最大加固深度对比 |
3.4 地基加固方法的加固时间对比 |
3.5 地基加固方法的造价对比 |
3.6 地基加固方法的对比汇总 |
4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方法的研究及选择方法 |
4.1 地基加固方法选择的关键点 |
4.2 对待吹填土地基加固的正确选择方法 |
4.2.1 国家制度上的规范方法的选择 |
4.2.2 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的正确选择 |
4.3 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选择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人工岛填海工程软基处理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填海工程地基沉降计算研究 |
2.1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综述 |
2.2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的选取 |
2.3 地基沉降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吹填砂大面积软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
3.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
3.2 井点降水联合堆载预压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岛填海工程设计应用及分析 |
4.1 港珠澳大桥工程背景 |
4.2 珠澳口岸人工岛基本概况及设计要点 |
4.3 珠澳口岸人工岛岩土工程条件表层软土特性 |
4.4 珠澳口岸人工岛回填材料选择 |
4.5 珠澳口岸人工岛大面积软基处理方法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代绪论) |
第二章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的意义 |
2.1 建筑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
2.1.1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
2.1.2 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
2.1.3 改革创新,是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
2.2 自主知识产权是地基处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
2.3 地基处理企业的专利战略 |
2.3.1 专利申请决策 |
2.3.2 专利申请内容 |
2.3.3 专利申请时间 |
2.3.4 专利申请地域 |
2.3.5 专利网规划 |
第三章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研究的方法 |
3.1 技术发明的经验总结,有助于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完善和应用 |
3.1.1 发明的定义和特点 |
3.1.2 发明的特点 |
3.1.3 发明的类型 |
3.1.4 发明的意义 |
3.1.5 发明与专利 |
3.1.6 发明的产生 |
3.2 有关基础的IPC国际专利分类的内容及结构 |
3.3 地基处理专业领域对于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
3.3.1 基础工程措施和岩土加固措施 |
3.3.2 地基加固基本方法的原理、作用及适用范围 |
3.3.3 桩和桩基础的分类 |
3.4 地基处理专业领域与IPC国际专利分类的比较 |
第四章 与桩身有关的技术和发明——改变桩身的横断面 |
4.1 薄壁筒桩 |
4.1.1 专利申请 |
4.1.2 筒桩的主要特点 |
4.1.3 筒桩承载机理分析 |
4.1.4 筒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5 筒桩的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
4.1.6 筒桩施工设备 |
4.2 劲芯复合桩 |
4.2.1 专利申请状况 |
4.2.2 劲性搅拌桩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及应用现状 |
4.2.3 劲芯复合桩的作用机理 |
4.2.4 加劲水泥土复合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
4.2.5 SMC复合桩的概念 |
4.3 本章思考——薄壁筒桩与劲芯桩的组合 |
第五章 与桩身有关的技术和发明——改变桩身的纵断面 |
5.1 挤扩支盘桩 |
5.1.1 支盘桩的发展历程与专利申请 |
5.1.2 支盘桩的挤密机理与研究现状 |
5.1.3 挤扩支盘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 |
5.1.4 试验验证支盘桩的抗压特性 |
5.1.5 本节思考——不规则的支盘与复合地基 |
5.2 后压浆 |
5.2.1 后压浆的加固机理概述 |
5.2.2 后注浆灌注桩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5.2.3 后压浆工艺的专利申请 |
5.3 广义的桩身纵断面的改变 |
5.3.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5.3.2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 |
5.3.3 多桩型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
5.3.4 有关多桩型长短桩的专利申请 |
5.3.5 本节思考——发明空间与一机多用 |
5.4 宏观上的桩断面的改变 |
5.4.1 沉降与反力的悖论 |
5.4.2 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方法 |
5.4.3 宏观上改变桩身断面的专利 |
5.5 本章思考——“王冠上的明珠” |
第六章 在桩脚(桩的底端)上做扩大头——静夯(静压置换地基处理法) V.S.复合载体夯扩桩 |
6.1 研究方向的最初选择 |
6.1.1 低噪声建筑施工工艺 |
6.1.2 以废弃物作为建筑材料 |
6.1.3 研究方向与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一致 |
6.2 基于上述研究方向的一项发明——静夯 |
6.2.1 发明思路 |
6.2.2 对“静夯”一词的解释 |
6.2.3 背景技术及其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 |
6.3 发明申报的有关材料 |
6.3.1 发明内容及附图说明 |
6.3.2 静夯的应用范围及实施方式 |
6.3.3 权力要求书 |
6.4 静夯的研究现状 |
6.4.1 静夯的研究方向纵论 |
6.4.2 静夯的优势及经济评价 |
6.4.3 多用途压管的设计 |
6.4.4 施工时的其他附属设备 |
6.5 与静夯类似的专利概述 |
6.5.1 静夯之前的专利申报 |
6.5.2 静夯之后的专利申报 |
6.5.3 适用于静夯技术的自动压扩器 |
6.3.4 借鉴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静夯桩 |
6.6 本章思考——发明的时代性 |
第七章 小桩头能做大文——桩伴侣(桩头的箍带箍的桩)PK桩帽承台褥垫净空 |
7.1 现有的桩头构造形式 |
7.1.1 从上凸形桩顶试验谈起 |
7.1.2 郑刚教授的分类及桩顶预留净空的专利 |
7.1.3 宰金珉教授等人发明的位移调节专利 |
7.1.4 桩底沉渣、缩经断桩与纵向预应变桩 |
7.1.6 桩帽(桩头部扩大)的形式 |
7.2 新的桩头构造形式——桩伴侣 |
7.2.1 背景技术 |
7.2.2 发明内容 |
7.2.3 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
7.2.4 权力要求书 |
7.2.5 应用及专利转化情况 |
7.3 人为创造时间-沉降量曲线 |
7.3.1 带有褥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局限性的启发 |
7.3.2 反映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时间-沉降量(T-S)曲线 |
7.3.3 从整体上考虑地基的受力分析 |
7.3.4 人为创造T-S曲线的计算方法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攻硕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或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温州地区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
1.2 水闸工程地基情况分类 |
1.3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分类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2.1 水闸工程地基常用防渗方法及适用范围 |
2.1.1 板桩 |
2.1.2 高压喷射灌浆帷幕 |
2.1.3 地下连续墙 |
2.1.4 垂直土工膜 |
2.2 水闸工程地基常用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 |
2.2.1 垫层法 |
2.2.2 强夯法 |
2.2.3 振动水冲法 |
2.2.4 桩基础 |
2.2.5 沉井法 |
2.2.6 深层搅拌桩法 |
2.2.7 高压喷射注浆法 |
2.3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 |
2.3.1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
2.3.2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要点 |
2.3.3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观测与控制 |
第3章 温州市水闸工程地质情况简介 |
3.1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3.2 工程地质特征 |
3.2.1 地基土(岩)层的分布及其特征 |
3.2.2 地基土(岩)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4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第4章 温州市水闸工程地基处理实例 |
4.1 实例一:蓝田新闸地基处理 |
4.1.1 概述 |
4.1.2 设计 |
4.1.3 效果 |
4.2 实例二:黎明新闸地基处理 |
4.2.1 概述 |
4.2.2 设计和施工 |
4.2.3 效果 |
4.3 实例三:灰桥新闸地基处理 |
4.3.1 概述 |
4.3.2 设计 |
4.3.3 效果 |
4.4 实例四:赵山渡泄洪闸地基处理 |
4.4.1 概况 |
4.4.2 设计 |
4.4.3 效果 |
4.5 总结与分析 |
第5章 结论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强夯技术在旧路基利用中的工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强夯法概述 |
1.2.2 道路改建扩建概述 |
1.2.2.1 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 |
1.2.2.2 新老路堤接合部的拼接 |
1.2.2.3 加宽路堤允许工后沉降和新老路堤差异沉降的控制标准 |
1.2.2.4 新老路基拼接的施工工艺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强夯处理方法影响因素及夯实机理介绍 |
2.1 强夯处理方法的机理 |
2.2 强夯处理方法的影响因素 |
2.3 强夯处理方法的作用深度 |
2.4 强夯振动的影响范围及安全距离 |
2.5 夯后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2.6 强夯法数值模拟研究现 |
2.6.1 动力固结模型 |
2.6.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6.3 动力接触边界条件 |
2.6.4 瞬时冲击荷载 |
2.6.5 动力有限元分析 |
2.6.6 接触面结点荷载求算 |
2.6.7 基于轴对称问题的定解条件 |
第三章 威乳路旧路堤利用方案确定及强夯可行性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老路堤与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
3.3 威乳高速旧路堤利用方案的确定 |
3.3.1 强夯参数的研究与拟定 |
3.3.1.1 新地基强夯处理参数研究 |
3.3.1.1.1 超静孔隙水压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1.2 动土压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2 路堤强夯处理参数研究 |
3.4 强夯引起的路堤不均匀性对路面弯沉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威乳路试验段强夯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段地基与路堤土的工程性质 |
4.2 强夯方案与工艺 |
4.2.1 地基强夯试验 |
4.2.2 路堤强夯试验 |
4.3 控制指标与检测方法 |
4.3.1 控制指标 |
4.3.2 检测方法 |
4.4 试夯结果 |
4.4.1 地基的试夯结果 |
4.4.2 路堤的试夯结果 |
4.4.3 强夯后“弹簧土”的灰土持力层处理工艺 |
4.5 路堤的弯沉与回弹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路堤的沉降观测 |
4.6.1 沉降观测设备及其埋设 |
4.6.2 沉降结果及其分析 |
4.7 各施工方法工期和经济指标分析 |
4.8 强夯注意事项 |
第五章 强夯施工现场安全距离的探讨 |
5.1 强夯振动危害及评价指标简述 |
5.1.1 强夯振动对建筑物的危害 |
5.1.2 强夯振动对人员的影响 |
5.2 试验场地及振动测试 |
5.3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与应用前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软硬交接地基上砂井预压法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D]. 谢卫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2]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D]. 陈思佳. 长安大学, 2019(01)
- [3]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李泰沣.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11)
- [4]沿海路基变形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江宗斌.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9)
- [5]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D]. 倪鹏冲.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6]人工岛填海工程软基处理应用技术研究[D]. 陈囡.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7]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D]. 薛江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8]温州地区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D]. 李中坚. 浙江大学, 2008(08)
- [9]强夯技术在旧路基利用中的工程技术研究[D]. 冯洪波. 山东大学, 2007(03)
- [10]岩土工程篇[A]. 李广信,张在明,沈小克,陈雷,刘松玉,魏弋锋,陈云敏,王育人,高大钊,卞昭庆,高晓军,介玉新.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