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 Kraka 多用途军车

西德 Kraka 多用途军车

一、西德克拉卡多种用途军车(论文文献综述)

扎西当周[1](2019)在《甘青土传《格萨(赛)尔》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青土传《格萨(赛)尔》同源于藏族史诗《格萨尔》,流入土族之后,在这一民族中产生了不同的两种版本。甘肃土传《格萨尔》是以王永福(1932-2017现已谢世)老人所说唱的版本为蓝本,大抵传布领域在甘肃天祝藏族地区,故事内容为韵散结合体形式,先用藏语演唱其韵文部分,再经土语解释韵文部分,但在解释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叙述,而是添加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是进一步的润泽。青海土传《格赛尔》是以官布希加(1932-2017现已谢世)说唱的版本为蓝本,故事内容为韵文形式。此版本最早发现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东木拉霍尼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全文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根据土族历史考源,就现今土族分布情况,以及土传《和萨(赛)尔》的传承范围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第二章,根据土传《格萨(赛)尔》的史诗内容,应用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与理论,对史诗的整体结构进行比较。第三章,根据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方法与理论,从土传《格萨(赛)尔》的民俗及民俗功能进行比较与分析。第四章,根据佛教、萨满教及道教等三个不同教派的内容,对土传《格萨(赛)尔》中体现的多神崇拜现象进行科学比较与分析。综上所述,全文以土传《格萨(赛)尔》比较为立足点,从而应用比较文化学中的整体性、跨越性、代表性及典型性等四个特性,从版本、情节、人物、民俗、信仰等五个方面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

涂佳楠[2](2018)在《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1919-1949年期间产生的汉语新词语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该时期新词语的外部表现,新词语的来源及创制方式,新词语的语素表义特征以及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多方面影响。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新词语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内容、材料来源及方法。首先对新词语进行了界定,并且简述了新词语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考察了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的外部概况:该时期新词语从新质要素上看,属于新造词;从词类上看,以名词和动词为主;从音节数量上看,以双音节词为主,三音节词语发展迅猛。第三章,考察了新词语的各种来源:社会方言词方面,新词语以经济类和科学技术类专业领域的术语扩展为主体,以政法类和生命医药类为辅助,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以政治类为主的新词语来源格局存在较大差异。外来词方面,日语和英语是外来词两大主要来源,尤其以日语借形词最为突出,英语方面则以音译类外来词为主。地域方言方面,以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为主,这两大方言区是汉民族共同语基本词汇吸收汉语方言词的主要来源。第四章,考察了新词语创制所使用的造词法。该时期新词语的造词法既体现了对既有汉语造词法的继承,又有其独特之处,具体表现为某些造词法的内部特征有所改变,从造词数量上看,语素组合是该时期主要使用的造词方法,其中类推仿造发展尤为突出。第五章,考察了新词语的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语素的非线性组合特征较强,是新词语中语素主要的表义方式,语素的线性组合一直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具有直接性和稳定性,但不是主流的表义方式。此外,语素的表义特征和表义量都与造词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第六章,考察了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使得汉语语素在构词能力方面发生强弱变化,同时为现代汉语语素系统增添了新语素和语素新义。文中建立了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库,并以此作为本文计量研究的基础。本文以词典为基本材料对新词语进行收集和整理,以《大公报1902-1949》全文数据库作为词语测查的语料库。整理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新词语造词系体,在归纳新词语造词法的基础上,探究语素义与造词之间的关系。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个现代汉语史的整体思路出发,将现代汉语各时期的词语发展情况进行历时比较,从而对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分析。

黄燕[3](2017)在《织物的嬗变 ——从尼龙丝袜、牛仔裤到当代艺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围绕织物的社会性和文化含义展开论述,揭示其超越本体实用功能并介入当代艺术所辐射出的特殊意义。文章旨在改变人们传统意识中对织物所固有的装饰性定位,并转换视角,从更深层次切入对织物、艺术、社会三方面相互关系的探讨。文章标题“织物的嬗变”对应的正是这一视角的转换。因此,织物与社会的关联几乎是论文从始至终铺垫的基调。织物如何介入当代艺术,并成为映射社会的艺术媒介?这一问题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主要线索和脉络。正文第一章“织物之装饰”,主要谈的是传统织物工艺与艺术的分界,审视织物一直被纳入工艺范畴的渊源问题,以及织物长久以来在人们意识中的装饰定位。而第二章“织物的社会性”,以尼龙丝袜和牛仔裤这两种织物案例所映射出的20世纪社会转型,来探讨织物装饰背后的社会性相关问题。织物的装饰性与社会性,这两个维度的思考共同构成了织物介入当代艺术的基础。第三章“逾越传统:织物与先锋艺术”,重点讨论的是织物这一媒材如何得以介入当代艺术所关联的艺术思潮与艺术途径,分别从杜尚的艺术思想、“艺术等于生活”所引发的艺术现象、现代纤维艺术所开拓的编织艺术语言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第四章“社会织物:织物于当代艺术语境”分别从“女性主义艺术家与‘女性特质’技艺”、“传统织物的历史隐喻”、“织物纹样和图案的新诠释”、“新织物与未来意识”四个部分主要分析织物特征、社会背景和艺术家观念三者间的相互关联,讨论在以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为背景的当代艺术语境中,织物所呈现的特殊艺术语言及其意义。并强调指出,织物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媒介,如何连接起社会信息、社会技术和社会意识。结语部分“织物的未来:‘不可判定之物’”是基于论文的研究,试图从科技载体和艺术媒介两个方向对织物的未来展开思考。

张建伟[4](2016)在《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文中研究说明所谓"冲绳密约",指的是在缔结《冲绳返还协定》谈判的过程中美日双方签订的关于冲绳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替代支付的秘密协定。该"密约"的形成和曝光与冲绳军用土地问题、冲绳施政权的返还、美日关系以及日本政治与社会均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即是以"冲绳密约"为中心,立足于美日两国解密的官方档案并结合其他史料,对军用土地问题、围绕土地复原补偿费的双边谈判和西山事件这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事件进行梳理和考察,以考证"冲绳密约"的真伪,阐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作为地方政策、双边关系和国内政治问题各自的成因和影响。军用土地问题是美国在冲绳统治的一次严重危机,也是后来《冲绳返还协定》谈判时达成"冲绳密约"的发端和重要背景。美军占领冲绳后,将大量土地军用化建立起军事基地的雏形。虽然1950年远东司令部指令在理念上明确了军用土地政策为军事基地建设服务的原则,标志着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正式形成,但整个媾和前时期,美军始终以无偿方式占领并使用土地,遗留下了"媾和前赔偿"问题。对日和约生效之后,美国方面改变了土地无偿占领并使用的原则,转而推行指令中要求的"征购加租赁"的新政策。按照指令精神,民政府先后发布多条公告法规,其内容核心可以概括为"军事优先、强制征用、低价租赁、长期使用",但都遭到了土地业主们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民政府单方面确定土地租赁条件和釆用暴力征地的做法,不仅剥夺了业主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还大大恶化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促使其联合起来与之进行斗争。以《普赖斯报告》的公布为标志,围绕土地问题的军民冲突达到顶点,民众掀起"举岛上下的斗争"反对新的土地征用计划,美国的军用土地政策走进死胡同。在政府高层的干预下,民政府一方面对冲绳方面的反对势力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调整原有政策,大幅提高地租金来满足业主们的经济诉求,以换取冲绳方面同意其继续租赁和征用土地来维持军事基地,总算化解了这场统治危机。军用土地问题的爆发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原先统治政策只追求军事利益的负面性,适时调整为在保证军事需求的同时也兼顾当地社会福祉的方针。到1958年底,军用土地问题基本解决,但遗留下来未曾解决的"媾和前赔偿"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这部分土地业主始终致力于获取赔偿,直到1966年美国国会同意划拨资金才加以解决。同样地,由于负责处理机构与土地业主们在认知上的差异,使得部分媾和前时期军用土地的复原补偿问题又成为遗留问题的"遗留问题",直到美日开始为缔结《冲绳返还协定》举行谈判时仍未得到解决,这就为这一地方问题进入外交领域留下了空间。本文的核心是对"冲绳密约"真伪进行考证,进而分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1970年12月,日方在《返还协定》文本的谈判中正式向美方提出包含土地复原补偿费在内的请求权问题。经过内部评估,直到1971年4月美方才正式表明不愿为此承担财政支出的立场。当谈判陷入僵持局面时,日方主动做出让步,在请求权问题中仅保留土地复原费一项,并提出为对方提供资金的建议。然而由于在资金接收方式和协议文件的保密性上双方诉求的矛盾冲突,导致该问题迟迟不能达成一致。在6月9日罗杰斯国务卿与爱知外相的巴黎会谈上,双方最终敲定解决方案并授权给东京驻日使馆和外务省官员落实完成。在否定外相密信的形式后,于1971年6月12日由美洲局局长吉野文六和斯内德公使以署简名的方式签署"讨论纪要",规定在财政补偿资金中增加400万美元以支付复原补偿费。必须指出,该文件虽由事务级官员签署,但却是在爱知外相的授意下进行的,并得到了佐藤首相的首肯;档案显示,日方此后确实按照该文件规定的内容向美方提供了资金,再加上该文件的形成过程和签署均是在秘密中进行,且与对外公布的协定内容有着重要差异,乃是名副其实的"密约"。"冲绳密约"的形成表明,美国依然是双边关系的主导方,日本不仅要在谈判中要做出妥协,还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掣肘而陷入两难境地。作为"密约"问题的衍生产物,西山事件的发生使得这项原本属于外交领域的问题转而进入国内政治的舞台。西山太吉通过莲见喜久子外泄的机密电报被社会党议员利用向政府发难,无意中成为政党斗争的一枚棋子。在庭审过程中代表政府的检方大肆渲染西山、莲见二人男女关系混淆视听,成功地将西山定罪,从而掩盖了政府缔结"密约"的真实内幕并逃避相应的责任追究。尽管西山所代表的媒体方面一度发起扞卫"国民知情权"运动与政府要求保护国家机密的立场相对抗,其行为和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和正义性,但仍然无法撼动自民党构建的官僚政治体制的根基。也正是同样的原因,纵然在时隔三十年后,西山利用所掌握的人证、物证试图再度发起要求政府公开密约的诉讼,终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总的来说,本文将"冲绳密约"的前因后果及其本身作为整体来观察,它反映了围绕冲绳问题战后美日关系的基本特性,即从冲绳"分离"到"返还"过程中,不平等性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主旋律,而在美国塑造的战后体制下,对于日本政府决策者而言,维护美日关系以及所属政党或个人的利益在政治实践中则始终凌驾于民主社会对国民负责的原则之上。

金强[5](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提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郭英杰[6](2016)在《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文中认为庞德是20世纪充满争议性的大诗人,他也是英美诗歌界最难懂的作家之一。他花费五十二年时间仍未创作完成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被公认为是一部"天书"。除了二十多种语言文字造成的阅读障碍,还有支离破碎的排版印刷、杂乱无章的文本结构、意识流式的表达陈述和透着神秘主义面纱的思想主张,这一切使《诗章》变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同时也给欧美和国内的诗歌评论家带来困难和挑战。多年以来,在对《诗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和篇章一直无法有机联系到一起,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致使读者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容易陷入僵局。朱丽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认知视角,帮助读者转换思维和理解方式,可用来解决这个让人困顿的难题。《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就是基于上述考虑着手进行研究的。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欧美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主要展开五方面的研究:第一,把庞德生前撰写的各类文稿进行汇编整理,结集出版,为读者进行研究工作准备第一手素材;第二,对庞德的成长经历、个人境遇、人生起伏等展开个案研究;第三,对庞德的诗歌或翻译作品等,以导读和文本指南的形式进行概述;第四,对庞德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主题进行挖掘和整理;第五,对庞德的个人身份、历史地位和他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等进行讨论。国内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也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五大板块最引人注目:第一,就庞德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展开具体研究;第二,借助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讨论庞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外在联系;第三,借助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庞德的创作历程和诗学思想进行文学考察;第四,围绕庞德的《休·塞尔温·莫伯利》、《比萨诗章》等诗歌作品展开风格、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第五,从美学视角对庞德的《神州集》、《诗经》等翻译作品进行解读和透视等。经过文献梳理可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学者正式提出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系统的文本研究的。劳伦斯·S·瑞尼的《一首蕴含历史的诗:<诗章>的文本研究》(1997)、理查德·泰勒的《<诗章>的文本》(1999)和詹妮弗·玛丽·努尔米的《埃兹拉·庞德<诗章>里的认识论以及互文性实践》(2007)涉及文本及互文性理论,但是明显有一些缺陷。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庞德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对庞德在诗歌领域的贡献,尤其对他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进行文本细读方面,还有待开拓和创新。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博硕士论文旗帜鲜明地借助互文性理论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研究的。鉴于此,本研究希望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以弥补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之外,主要涉及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讨论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用诗的语言和诗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庞德一生中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实现了诗言志、歌咏言的诗学功能。从互文性的视角看,《诗章》是一部众声喧哗的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有富含诗意的意象在相互唱和,而且还有意象构成的漩涡充满各种回声和余音。此外,《诗章》作为诗歌艺术文本,其字里行间镶嵌着荷马、但丁、惠特曼、布朗宁、叶芝、艾略特、H.D.等诗人的影子,是一部众星闪烁、杂语纷呈的抒情戏剧史诗。实际上,《诗章》对史诗《奥德赛》和《神曲》进行了思想体系和叙述风格的戏仿,同时融合了惠特曼的自由体诗风、布朗尼的戏剧独白体、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以及艾略特、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这一切造就了庞德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和特立独行的诗学品格。第二章讨论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不是狭隘的宣扬美国文化至上的表述和话语,而是相反,庞德认为美国文化充斥着腐朽和堕落的内容,问题重重,只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批判精神和东方文化的包容精神,才能使美国和美国文化走向光明,重新焕发生机。这也影射了人类文化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全面对话的倾向和事实。从互文性视角考察,庞德的确主动地在《诗章》里借助多样性的文本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再现各民族文化的对话和狂欢,另一方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庞德要真实表达的文化诉求。第三章讨论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名副其实地承担着历史记事和历史警示等社会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文本,《诗章》不仅吸收和改编历史上前人或后人的文字作品,而且借助戏仿、拼贴、引用、模仿等手段,对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本进行了文本间的重组和改造。庞德的诗就是要整合古往今来的历史力量,并相信这些历史力量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诗章》中,读者不难读到许许多多历史事件转化为历史文本,历史文本转化为社会公众意识,社会公众意识又转化为文学的事例。第四章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自出版以来之所以争议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庞德把自己不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完全暴露在《诗章》的具体情节。庞德最初受到家族传统的影响,后来因为笃信激进主义者奥拉格·拉奇和道格拉斯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学思想,希望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与此同时,他还不识时务地寄希望于像墨索里尼这样的法西斯头目,以为"公牛"可以将理论付诸实践,结果成为政治糊涂虫。他还在《诗章》中流露出一种反犹太主义思想,那是一种带有民族偏见的反犹太主义的罪恶。虽然庞德对自己的反犹太主义思想有所忏悔,但是显然不够深刻。庞德的政治经济学带着伤疤,但也不是没有好的方面,比如,庞德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有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学的影子。第五章讨论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是庞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宣言书,里面点缀着闪光的细节,充满对正、明、仁以及真、善、美的追寻、叩问和反思,是庞德道德意识和哲学观念互文作用的结果。纵观《诗章》,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庞德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道德理念,还有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英法的启蒙哲学、德国的理性哲学、美国的超验主义哲学,甚至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哲学。这些不仅反映了庞德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反映了他对东方道德哲学的开放式理解和接受。庞德对中、诚、仁、道等哲学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使他自觉地与治国治民的实用主义哲学建立互文性的联系;他对是非、美丑、正邪哲学观念的阐释和发挥,使他对社会道德标准有了全新的诠释。在《诗章》中,还会发现庞德是新柏拉图主义理念的热情崇拜者,他也是平民主义道德哲学的代言人。庞德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维护社会正义,认为那不是权力而是职责,同时希望他维护百姓利益的话百试不殆。互文性理论是解读《诗章》的一把钥匙。借助该理论来关照《诗章》,不难看出,《诗章》作为文本的确具有开放、多元和跨语境的特征。当然,通过解读《诗章》再反观互文性理论本身,会发现对《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互文性理论的一种贡献,或者说是一种开拓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庞德的《诗章》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该研究只是借助互文性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因此只能是管中窥豹,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然依据克里斯蒂娃等文艺理论家的文本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可以把《诗章》视为诗歌艺术文本、人类文化文本、社会历史文本、政治经济学文本和道德哲学文本,但是不可能穷尽这些领域所有现象的研究,因为《诗章》本身就是由各种所指和无数话语组成的集合体,充斥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从一首诗的所指可以引申出更多的所指,以至于从某个诗歌话语中可以读出无数隐含话语。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充满了扑朔迷离;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变得趣味横生、意义无穷。

熊昊[7](2011)在《入盟后波兰对美欧俄外交政策演变 ——基本政策与主要难题》文中提出本文是一项关于入盟后波兰政府对美国、欧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研究,旨在揭示波兰贝尔卡、卡钦斯基、图斯克三届政府对美欧俄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和轨迹。通过阐释各届政府对美欧俄的基本政策以及背后的因素和影响,结合梳理历史上波兰对外关系及其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当前波兰外交政策面临的主要难题。第1章导论主要考察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目前国内外对于波兰外交政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入盟之前的时间阶段,而对于入盟后尤其是新近政府的外交政策研究并不多见。而近年来波兰在对外关系中表现活跃:无论是乌克兰“橙色革命”、美国东欧反导计划、欧盟-俄罗斯能源博弈、还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维和行动等都能看见其身影。同时,波兰具有的三重角色(欧盟国家、北约成员国、中东欧国家)又让它的外交政策不能脱离美国、欧盟、俄罗斯三方而存在。因此,本文结合国际关系学、历史学、军事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对入盟后波兰不同政府时期对美欧俄的外交政策、动因、影响以及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探究转轨后的中东欧国家以及欧盟国家的对外关系有现实意义。波兰外交政策及其难题不是今日才有,其实历史上一直存在,并在有的方面得以延续,所以本文第2章主要运用历史工具对波兰历史上的外交政策进行系统梳理,从浩瀚复杂的史料中探寻不同历史阶段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调整原因、影响、得失以及难题,尤其围绕波兰在历史上对西边德国、东边俄国(苏联)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运用大量权威的外文史料,还原当时的真实境况,以此达到理性、专业、深入的透视。在有历史纵深的基础上,本文第3章分析入盟后初期波兰贝尔卡政府阶段的外交政策,通过对其政策内容、原因的探究,勾勒出此阶段对外政策“准正常化”的形象:一方面继续亲近美国,加强与其特殊伙伴关系,并且力争融入欧洲,展现”回归欧洲”的一面;但在另一层面,同俄罗斯仍然存在不少摩擦甚至矛盾。而且部分摩擦是建立在人权、民主等很难调和的价值观基础上,这就显示出这一时期对外政策的“准正常化”状态。第5章分析卡钦斯基政府时期民族主义外交政策的表现内容、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尤其着笔墨分析欧盟共同外交政策和波兰-俄罗斯关系受到的负面影响,其中,使用了定量分析法来证明波兰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逐渐加深问题。最后依据事实得出结论:该政府时期的波兰外交表现出“非正常化”的特质:过度亲近美国、怀疑欧洲、强硬对抗俄罗斯。因为2010年4月波兰总统专机坠毁事件对其政坛和外交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第5章关于图斯克政府的外交政策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图斯克政府执政初期至空难事件前,其二是空难事件后至今。文中使用经济学方法论证了图斯克政府主张尽快加入欧元区的相关因素,并且结合波兰PGNIG公司的案例来分析波兰在能源供应上对俄罗斯严重依赖问题的继续以及新问题的显现,此外,文中还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反映空难事件后波兰民众对俄罗斯的真实看法,通过从多角度论述政府外交改变原因及其影响,来说明这一政府时期外交逐渐具备了“正常化”特质。第6章是总结和勾勒入盟之后波兰对美欧俄政策的两种演变轨迹:一种是不同政府分别对美欧俄政策的横向演变轨迹,另一种是不同政府的总体战略的纵向演变轨迹。然后描绘出波兰的国家角色在入盟之后的背景下发生的变迁路线图,继而简述波兰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全面展现出近几年波兰外交的政策走向。第7章以入盟后三届政府的不同政策为依托,结合历史上的类似问题,通过横向、纵向的穿插来分析入盟后波兰对美欧俄政策面临的主要难题。在论述第一个难题:外部撕扯力量与内部自主要求的竞争中,文章将经济学中的“轮轴-辐条”效应理论创新性地运用到了国家外交政策中来,通过阐释该理论效应存在的两大问题以及非“轮轴-辐条”效应现象的出现,来说明波兰在处理外部撕扯力量与内部自主要求的竞争中面临的困难。本章在分析第二个难题中的政治精英之争时,提出“波兰宪法关于总统和总理外交权限界定模糊的制度性结构缺陷”这个结论,将单纯的精英斗争上升到了制度缺陷的高度进行剖析;在分析新观点:“政治版图”东西分立时,文章运用地理学方法,通过不同内容的地图来阐释波兰“政治版图”分立的长久性;在阐述第三个难题中的“波兰对俄罗斯当前国家形象负面认同的持久化”过程中,运用了权威机构的民意调查数据、笔者的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深入理解波兰人心目中的俄国家历史形象,再通过结合对俄当前国家行为的具体分析,最后得出波兰人对俄罗斯当前国家形象负面认同持久化这个结论;此外,通过对民众相关态度背后因素的挖掘,以及在欧盟制宪进程中理事会投票权重和表决机制变化的技术性分析来阐释民众及其国内政治力量对于欧盟政治一体化建设的担忧。总之,本文主要依托大量外文资料,尤其是第一手官方资料尽量将波兰对外政策原貌呈现出来,并结合相关权威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希望能为今后他人研究以及预测波兰外交走向奠定部分学术基础工作。

李晓亮[8](2011)在《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文中研究指明阿富汗作为苏联南部邻国,与苏联有着长达2400余公里边境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南部边疆的安全和中亚五国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美苏全球争夺的冷战期间,阿富汗作为战略资源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中东边缘地区,成为苏联大规模渗透的对象。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突然发动政变,达乌德被推翻,这一被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自称为“四月革命”的事件,不仅把阿富汗带入了国内政局的大动荡时期,而且开启了苏阿关系的新局面。莫斯科视阿富汗为自己的准卫星国,开始全方位、大规模地援助阿富汗。阿富汗革命被苏维埃化,国内改革没有考虑到阿富汗自身的文化价值及传统,不仅不被人民所理解,而且逐渐丧失了人民的支持。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内展开了新一轮清洗,旗帜派、塔拉基派、伊斯兰派、保皇派均遭受打击,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而这是莫斯科所不能容忍的,在各种原因的促动下,苏共高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扶植卡尔迈勒傀儡政府的决策。苏联出兵阿富汗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国际社会对莫斯科黩武主义的担心,没想到如此迅速地变为现实。苏联出兵后,非但没有实现巩固阿富汗亲苏政权的政治目的,反倒因自己“入侵者”的角色,激起阿富汗伊斯兰抵抗力量的扩大与联合,加上美国、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国的介入,战争不断升级,而各方又缺乏政治解决的诚意,导致战争陷入长期化,打碎了莫斯科2-3个星期结束战事的妄想。1985年是阿富汗战争的转折点。这一年,由于戈尔巴乔夫的上台,以及苏联国内进行改革的需要,莫斯科调整了对外政策。在阿富汗问题上,谋求体面撤军。为此,苏联一方面加大了对阿富汗抵抗力量的军事打击力度,另一方面积极与阿富汗问题相关各方接触,3年内连续进行了七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做出有限度妥协。苏联态度的转变,促动了喀布尔政策的变化。纳吉布拉取代卡尔迈勒上台后,推出“民族和解”政策,摆出与反对派和解分权的姿态,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阿富汗主要抵抗力量的反对,效果不佳。1988年,苏联国内局势急剧恶化,莫斯科急于摆脱在阿富汗的困境,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步伐明显加快。相关各方频繁接触,协调立场,终于达成日内瓦协议。1989年,在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期限内,驻阿苏军全部撤出。1989年12月24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苏军进驻阿富汗的政治评价,认为“该决定理应受到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谴责”。苏军撤出后,阿富汗由于日内瓦协议的不完整性、模糊性陷入内战,美苏为了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继续援助各派。直到1992年1月1日,美苏才按照达成的协议同时停止了对圣战者和纳吉布拉政权的军事援助。4月,纳吉布拉交出政权,但抵抗力量各派基于民族和教派分歧基础上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并未停止。国家和平、民族和解、难民返回等旧有问题还没解决,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随之而来。可以说,在阿富汗的长期战乱中,大国干涉是促使阿富汗国内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干涉又演变为“回力棒”,不仅给予解体前的苏联最后一击,而且使“9·11”后的美国长期陷入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

陈若师[9](2005)在《奔驰的骄傲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乌尼莫克和G系列越野车(下)》文中提出本文的上半部分(参见本刊524期文章《军用越野车之王》)回顾了奔驰公司乌尼莫克系列越野车从最早的发展到成熟的历程,在下半部分中您将看到乌尼莫克的最新发展,同时梅塞德斯双子星座中的另外一位主角——G系列越野车也将登场……

余建华[10](2003)在《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南斯拉夫民族问题进行的一项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跨学科研究。文中提及的“南斯拉夫”(或“前南斯拉夫”),一般是指1945-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所涵盖的疆域范围。 本文从南斯拉夫所处的文明结合部这一地缘特征出发,围绕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起伏消长,挖掘南斯拉夫民族危机的文化和制度根源,梳理和考察历史与现实、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制约互动。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民族主义为何成为威胁与破坏南斯拉大多民族统一的顽症。2、南共联盟处理民族问题失策的根源何在。3、南斯拉夫民族问题与冷战后国际关系。作者主要观点如下: 其一,到16世纪,在南斯拉夫各民族同中有异的基础上,整个南斯拉夫已分裂为西欧天主教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和土耳其伊斯兰文明三大块,形成南斯拉夫各民族分野与交融同时并存、交错重叠的状态。这种民族文化错综复杂的状态,铸就了南斯拉夫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民族宗教冲突。由此,文明断层带构成南斯拉夫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内在文化根源。 其二,在对南斯拉夫具体国情(尤其是民族问题)认识比较成熟的基础上,铁托为首的南共以联邦制再建南斯拉夫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南斯拉夫联邦时期民族问题从缓解到激化的消长历程,其缘由并非在于南共对联邦制这一国家结构的选择,而是南斯拉夫在自治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和改革中,其联邦制发生了过度分权、强调民族绝对平等的“邦联化”畸变,这种制度变迁上的失误才是南斯拉夫民族问题重浮水面的主要原委。 其三,20世纪末南斯拉夫失去了冷战时期在东西方对抗中所享有的地缘政治利益,自身还在苏东剧变大潮的冲击中发生着深刻的体制变迁,与政治、经济危机相伴而来的民族危机最终导致国家分裂,并引起一系列愈益惨烈的武装冲突和战争,威胁着巴尔干半岛和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世界各大国和国际集团也从各自利益和战略意图出发,进行纵横捭阖的干预,甚至从调停者变成了参与者、主导者。由此90年代南斯拉夫民族问题明显呈现国际化的特征和趋势,成为错综复杂的冷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发展的多棱镜。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篇两章是关于20世纪中叶以前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历时性研究。 第一章从文明结合部的视角阐述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形成的地缘、民族、宗教、文化、历史基础。指出:南斯拉夫民族问题不仅内涵复杂,而且由来己久,这与南斯拉夫地处巴尔干文明结合部关联密切。南斯拉夫地处欧洲文明断层带南段,西方天主教拉丁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和土耳其伊斯兰文明在此三足鼎立,民族文化的交融碰撞造就了南斯拉夫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内在文化根源。 第二章在16世纪到二战结束400多年的历史大跨度中,宏观考察南斯拉夫各族的民族认同与冲突。内容为:在东西方列强角逐巴尔干的历史背景五近代南斯拉夫民族主义运动逐渐兴起。虽然一战促使南斯拉夫统一民族国家梦幻成真,但王国大塞尔维亚主义霸权统治无视克族等非塞族的民族权益及他们的联邦主义要求,致使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在原有基础上明显突出。二战期间法西斯唆使南斯拉夫各族间相互仇杀,严重地加剧南斯拉夫内部的民族隔阂和仇恨。 第二篇四章集中分析联邦制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冷战时期南斯拉夫联邦民族问题的消长起伏,内容为:在“兄弟团结和统一”的民族政策指导下,铁托为首的南共在取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后,以联邦制重新建立了南斯拉夫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和冲突也一度得到缓解。但随着自治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南斯拉夫民族关系再现危机;在8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科索沃地区阿族骚乱成为南斯拉夫民族问题重新激化的标志。 第四章主要从宪政改革的视角论述南斯拉夫联邦制的演变对民族问题的影响。指出:联邦制作为南斯拉夫国家结构形式,原本是南共蒸秘民族问题在国家的统一性与地方的多样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然而在南斯拉夫联邦制的演变却最终陷入了“邦联化”的陷阱,从而在分权与集权的失衡中加速了南联邦的解体。 第五章侧重考察南斯拉夫联邦经济体制对民族问题的消极影响。内容为:在国家经济职能消亡论指导下,南斯拉夫经济体制的演变出现过度分权的弊端,既使联邦中央失去了必要的政府干预能力,又使联邦统一市场分割为各个相互封闭的地方经济体系,造就了各共和国经济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运动的经济基础。 第六章专就南联邦政府在民族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进行分析。指出:在民族政策貌似公正的外表下,南共政府实际却犯下把民族平等和差异推向绝对的极端化错误;在错误的“弱塞而强南”观念指导下,铁托等南共领导人推行钳制塞尔维亚的路线:另外联邦政府在民族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还表现为民族概念的混乱,包括人为地制造波黑穆斯林民族;这一切均埋下了南斯拉夫民族危机的祸根。 第三篇三章侧重对冷战后时代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国际化的研究。 第七章阐述世界格局演变中的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内容为:在?

二、西德克拉卡多种用途军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德克拉卡多种用途军车(论文提纲范文)

(1)甘青土传《格萨(赛)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此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青土传《格萨(赛)尔》版本比较
    第一节 土族历史述略
    第二节 土传《格萨(赛)尔》分布述略
    第三节 甘青土传《格萨(赛)尔》版本概述
第二章 甘青土传《格萨(赛)尔》故事情节比较
    第一节 格萨尔诞生故事比较
    第二节 超同篡位故事比较
    第三节 格萨尔迎亲故事比较
    第四节 格萨尔称王故事比较
第三章 甘青土传《格萨(赛)尔》史诗整体性比较
    第一节 土传《格萨(赛)尔》人物名称及关系比较
    第二节 土传《格萨(赛)尔》民俗比较
    第三节 土传《格萨(赛)尔》民俗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甘青土传《格萨(赛)尔》宗教信仰比较
    第一节 佛教信仰
    第二节 萨满信仰
    第三节 道教信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申谢辞
附图

(2)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研究述评
        1.2.1 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1.2.2 现代汉语词汇史的分期
        1.2.3 早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1.3 新词语研究中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重点
    1.4 研究对象,材料来源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材料来源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1919-1949年新词语的数量和类型考察
    2.1 1919-1949年新词语的数量统计
        2.1.1 《汉语大词典》新词语的选取
        2.1.2 其他词典专着中新词语的选取
        2.1.3 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库
    2.2 1919-1949年新词语的词类
        2.2.1 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
        2.2.2 新词语词类分布格局的几点分析
    2.3 1919-1949年新词语的音节数
        2.3.1 考察的标准
        2.3.2 考察的结果及分析
        2.3.3 三表对比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1919-1949 年新词语的源流考察
    3.1 1919-1949 年新词语的语域类别
        3.1.1 1919-1949年新词语的语域类别
        3.1.2 语域陪义的强弱变化
    3.2 1919-1949年新词语的语体来源
        3.2.1 口语来源的新词语
        3.2.2 书面语来源的新词语
    3.3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外来词
        3.3.1 外来词的界定
        3.3.2 来源语言
        3.3.3 语域类别
        3.3.4 引入方式
        3.3.5 1919-1949年外来词的特点
    3.4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方言词
    3.5 小结
第4章 1919-1949年新词语造词法研究
    4.1 关于汉语造词和造词法
    4.2 1919-1949年新词语运用的造词法
        4.2.1 音义结合
        4.2.2 语素组合
        4.2.3 词缀类推
        4.2.4 修辞改造
    4.3 小结
第5章 1919-1949年新词语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考察
    5.1 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研究
    5.2 1919-1949年新词语词义和语素义关系的基本类型
        5.2.1 见素知义
        5.2.2 以素求义
        5.2.3 构词语素附带提示词义
        5.2.4 构词语素完全不显示词义
    5.3 1919-1949年新词语语素义的表义特征
第6章 1919-1949年新词语对现代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
    6.1 1919-1949年新词语语素的构词能力分析
    6.2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新语素
    6.3 1919-1949年新词语中的滋生语素义
    6.4 1919-1949年语素新义的产生方式及变化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织物的嬗变 ——从尼龙丝袜、牛仔裤到当代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织物之装饰
    一、技艺的捆绑
    二、机械制造引发的思考
第二章 织物的社会性
    一、尼龙丝袜与现代女性
    二、牛仔裤与现代社会意识
第三章 逾越传统:织物与先锋艺术
    一、杜尚游戏中的柔软物件
    二、从“艺术等于生活”开始
    三、编织成为当代艺术语言
第四章 社会织物:织物于当代艺术语境
    一、女性主义艺术家与“女性特质”技艺
    二、传统织物的历史隐喻
    三、织物纹样和图案的新诠释
    四、新织物与未来意识
结语: 织物未来:“不可判定之物”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总汇
致谢

(4)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析与学术史回顾
        1.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2.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资料情况
    四、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美国对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缘起
    一、冲绳土地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二、冲绳土地的军用化过程
    三、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正式形成
    四、军用土地政策的执行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冲绳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
    一、媾和前军用土地征用的追加补偿问题
    二、媾和之后军用土地的征用与租赁政策
    三、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地租一次性支付计划
    四、军用土地问题成因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用土地问题的解决与遗留问题的产生
    一、《普赖斯报告》的出台
    二、"举岛上下的斗争"的爆发
    三、军用土地问题的基本解决
    四、"媾和前赔偿"问题的产生
    五、"媾和前赔偿"问题的基本解决
    六、媾和前军用土地复原补偿——遗留问题的"遗留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日"冲绳密约"的形成
    一、请求权问题在《返还协定》谈判中的引入
    二、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土地复原补偿问题的反应与认识
    三、美日关于土地复原补偿费的正式交涉
    四、"冲绳密约"的最终形成签署"讨论纪要"
    五、《返还协定》缔结后美国政府内部对"讨论纪要"的归档和确认
    六、美国政府对媾和前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问题的落实解决
    七、"冲绳密约"的地位与历史根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山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密约"曝光
    二、"外务省机密泄露事件"的发酵与扩大
    三、"国家机密"与"国民知情权"的斗争
    四、西山、莲见联手泄露外务省机密文件的案情过程
    五、控辩各方的主张、争论与诉讼策略
    六、一审宣判的经过与结果
    七、二审及终审结果简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世纪的"国家情报公开"诉讼
    一、新的曙光
    二、恢复名誉与国家损害赔偿诉讼
    三、"情报公开"诉讼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冲绳美军基地分布情况(2015年)
    附录二 《冲绳返还协定》正文(英、日文)
    附录三 关于400万美元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讨论纪要"文件
    附录四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一)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二)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三)
    附录五 1978 年"违反国家公务员法被告事件"终审判决书
    附录六 2014 年"国家情报公开"诉讼案终审判决书
    附录七 历任琉球军政府/民政府行政长官
    附录八 本文主要人物及职务表
参考文献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2.1 传播主体分析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2.3 微观控制分析
        2.3.1 表达控制分析
        2.3.2 屏蔽控制分析
    2.4 宏观控制分析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4.1.1 外媒渠道分析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诗章》的写作背景和宏旨
    2. 《诗章》的框架和内容
    3. 《诗章》与文本和文本性
    4. 《诗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5. 研究意义、内容和思路方法
第1章 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
    1.1 意象与漩涡:众声喧哗的诗歌
        1.1.1 《诗章》对维多利亚诗歌传统的颠覆
        1.1.2 《诗章》对意象派和漩涡派诗风的继承和发展
    1.2 影响与踪迹:叶芝、惠特曼、布朗宁和其他
        1.2.1 《诗章》与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
        1.2.2 《诗章》与惠特曼的自由体诗歌
        1.2.3 《诗章》与布朗宁的"独白体"
        1.2.4 《诗章》与艾略特、卡明斯、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
    1.3 《诗章》对《奥德赛》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1.3.1 《诗章》对《奥德赛》思想体系的戏仿
        1.3.2 《诗章》对《奥德赛》叙述风格的戏仿
    1.4 《诗章》对《神曲》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1.4.1 《诗章》对《神曲》思想体系的戏仿
        1.4.2 《诗章》对《神曲》叙述风格的戏仿
    1.5 《诗章》诗歌艺术特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1.6 小结
第2章 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
    2.1 多样性:特别的文化盛宴
        2.1.1 《诗章》里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2.1.2 《诗章》里东西文化的对话和狂欢
    2.2 隐喻性:"黑暗的森林"与美国文化
        2.2.1 《诗章》展现的美国文化
        2.2.2 《诗章》表达的文化诉求
    2.3 人类文化的碎片化叙事
        2.3.1 《诗章》里文化的碎片化与现实性
        2.3.2 《诗章》里的文化杂糅与叙事
    2.4 "我们思考,因为我们无知"
        2.4.1 《诗章》的文化功能论
        2.4.2 《诗章》的文化优势论
    2.5 《诗章》赋予人类文化使者的责任担当
    2.6 小结
第3章 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
    3.1 "一首包含历史的诗"的历史性内涵
        3.1.1 《诗章》文本的历史性
        3.1.2 《诗章》历史的文本性
    3.2 社会之镜:没有人能看到他自己的终结
        3.2.1 《诗章》的历史记事功能
        3.2.2 《诗章》的历史警示功能
    3.3 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的建构统一
        3.3.1 《诗章》的个人历史叙事
        3.3.2 《诗章》的社会历史叙事
    3.4 历史之网:一只大蜘蛛的执着梦想
        3.4.1 《诗章》历史的超现实性
        3.4.2 《诗章》历史的预言性
    3.5 《诗章》、历史拾荒者与历史的放逐
    3.6 小结
第4章 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
    4.1 家族传统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4.1.1 《诗章》折射出的"家族意识"
        4.1.2 《诗章》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4.2 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
        4.2.1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普适性"
        4.2.2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民族性
    4.3 "政治糊涂虫"与梦想的幻灭
        4.3.1 《诗章》政治经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
        4.3.2 《诗章》政治经济学与危险的"公牛"
        4.3.3 《诗章》政治经济学梦想的幻灭
    4.4 反犹太主义思想的真实和扭曲
        4.4.1 《诗章》反犹太主义思想的根源
        4.4.2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表现
        4.4.3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忏悔
    4.5 《诗章》的"苦恼":带着伤疤的政治经济学
    4.6 小结
第5章 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
    5.1 道德意识和哲学思想的合欢
        5.1.1 《诗章》处处点缀"闪光的细节"
        5.1.2 《诗章》的道德哲学思想
    5.2 道德哲学:人存在的驱动力
        5.2.1 《诗章》中的古希腊哲学
        5.2.2 《诗章》中的德国哲学和法国启蒙思想
        5.2.3 《诗章》中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
    5.3 《诗章》与道家智慧、佛学以及儒家思想
        5.3.1 《诗章》里的道家智慧
        5.3.2 《诗章》里的佛学思想
        5.3.3 《诗章》里的儒学思想
    5.4 庞德的道德哲学思想与社会理想
        5.4.1 《诗章》中的是非观
        5.4.2 《诗章》中的美丑论
        5.4.3 《诗章》中的正邪意识
    5.5 《诗章》与平民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
    5.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庞德生平
    附录二: 庞德作品
    附录三:《诗章》的主体框架结构
    附录四:《诗章》成书的过程年表
    附录五:《诗章》各章节内容概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入盟后波兰对美欧俄外交政策演变 ——基本政策与主要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对象和依据
        1.1.1 选题对象及其界定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点
第2章 波兰历史上的外交政策及其主要难题
    2.1 早期波兰国家的外交(11-18 世纪)
        2.1.1 彼雅斯特王朝时期对德意志的政策
        2.1.2 雅盖洛王朝时期同俄国和德意志的较量
        2.1.3 自由选王时期的外交得失
    2.2 波兰第二共和国外交政策(1918-1939 年)
        2.2.1 毕苏斯基时期对德国和苏联政策的演变
        2.2.2 贝克外长时期的亲德反苏方针
        2.2.3 乌克兰问题对波俄关系的影响
    2.3 波兰人民共和国同苏联的关系(1944-1989 年)
        2.3.1 波兰东西边界划定问题
        2.3.2 波兰十月事件
        2.3.3 1968 年“三月事件”
        2.3.4 1980 年危机与苏联干涉
        2.3.5 苏联影响下的波兰剧变
    2.4 小结
第3章 贝尔卡政府时期对美欧俄外交政策
    3.1 深化与美国特殊伙伴关系
        3.1.1 伊拉克问题上继续支持美国及其现实因素
        3.1.2 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3.1.3 重视与美国经济关系中的问题
    3.2 融入欧洲并推动欧盟扩大
        3.2.1 跟欧盟加强经济往来的必要性分析
        3.2.2 主动参与欧盟事务
        3.2.3 推动欧盟东扩
    3.3 与俄罗斯关系的两面性
        3.3.1 双方关系发展的促进因素
        3.3.2 别斯兰人质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摩擦
        3.3.3 新东方政策中对俄的防范
        3.3.4 乌克兰大选背后的较量
    3.4 小结
第4章 卡钦斯基政府时期对美欧俄政策
    4.1 过度亲近美国的政策
        4.1.1 全力支持布什东欧反导计划
        4.1.2 境外积极协助美国的回报
    4.2 欧盟共同外交政策受到的影响
        4.2.1 对欧盟与美国关系的影响
        4.2.2 对欧盟与俄罗斯关系的影响
        4.2.3 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发展受到的影响
    4.3 强硬对抗俄罗斯的单一面
        4.3.1 跟俄“清算”历史问题
        4.3.2 经贸问题的政治化
        4.3.3 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量化分析
        4.3.4 反导问题上跟俄抗争的现实因素
    4.4 小结
第5章 图斯克政府时期对美欧俄政策
    5.1 强调同美国关系务实性
        5.1.1 反导谈判中的现实立场及其因素
        5.1.2 力主从伊拉克撤军的缘由
        5.1.3 对跨大西洋关系依然重视
    5.2 放弃疑欧立场,重新回归欧洲
        5.2.1 尽快加入欧元区的经济分析
        5.2.2 推动欧盟一体化建设的系列举动
        5.2.3 修复与欧盟国家裂痕
    5.3 与俄关系的时缓时紧
        5.3.1 努力改善波俄关系
        5.3.2 能源问题依然存在——以 PGNiG 公司为例
        5.3.3 突发事件对双方关系的影响
    5.4 空难事件后外交政策的变化
        5.4.1 空难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5.4.2 对美外交战略微调背后的因素
        5.4.3 更深融入欧盟
        5.4.4 与俄关系改善的契机
    5.5 小结
第6章 入盟后波兰对美欧俄政策的演变轨迹
    6.1 波兰对外政策的两种演变轨迹与路线图
        6.1.1 横向演变轨迹
        6.1.2 纵向演变轨迹以及变迁路线图
    6.2 波兰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6.2.1 外交政策的变化
        6.2.2 外交政策的不变
第7章 入盟后波兰对美欧俄外交面临的主要难题
    7.1 外部撕扯力量与内部自主要求的竞争
        7.1.1 “轮轴一辐条”效应的运用及其问题
        7.1.2 非“轮轴一辐条”效应现象
    7.2 内部自主力量之间的竞争
        7.2.1 政治精英之争
        7.2.2 政党斗争
        7.2.3 政治版图的东西分立
    7.3 历史记忆的倚重和认同问题
        7.3.1 国内政治力量对国家身份定位的非一致性
        7.3.2 波兰对当前俄罗斯负面形象认同的持久化
        7.3.3 国内对欧盟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认同的差异
    7.4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8)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几点说明
第一章 关于苏阿关系的历史回顾(1919-1978)
    第一节 苏阿友好合作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莫斯科大规模援助喀布尔
    第三节 苏联加深对阿事务的卷入
第二章 出兵前后与苏联高层决策(1978-1979)
    第一节 四月革命及阿富汗的政治局势
    第二节 人民派政权请求莫斯科出兵
    第三节 阿明政权与苏联关系的恶化
第三章 陷入困境与苏联高层决策(1980-1984)
    第一节 苏联出兵后的阿富汗政治局势
    第二节 莫斯科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
    第三节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陷入僵局
第四章 寻找出路与苏联高层决策(1985-1987)
    第一节 莫斯科采取军事政治新举措
    第二节 喀布尔推出联合政府政策
第五章 摆脱困境与苏联高层决策(1988-1989)
    第一节 苏联积极准备撤军及相关各方的反应
    第二节 日内瓦协议的签署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苏军撤出阿富汗及战后阿富汗局势
    第四节 三十年后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再评价
结语
附录
    附录1:阿富汗行政区划
    附录2:人名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篇 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形成与演进
    第一章 文明结合部:民族、宗教的交融、分野与碰撞
        一、 十字路口的国度
        二、 东西方文明交会中的南部斯拉夫各族及王国
        三、 奥斯曼帝国的突入和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萌发
    第二章 统一之梦:民族认同和民族冲突
        一、 东西方列强角逐巴尔干
        二、 南斯拉夫民族主义的发端
        三、 畸变的民族统一国家和民族问题的凸现
    第一篇 小结
第二篇 联邦制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
    第三章 南联邦时期民族问题的消长
        一、 南斯拉夫联邦:“兄弟团结与统一”的果实
        二、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再现
        三、 80年代民族问题的发展
    第四章 国家政治结构
        一、 南斯拉夫对联邦制的选择
        二、 宪政改革与联邦制的演变
        三、 分权与集权的失衡
    第五章 联邦经济体制
        一、 自治经济体制的失误
        二、 联邦过度放权改革的弊端
        三、 解决联邦“南北问题”的挫折
    第六章 联邦民族理论和政策
        一、 民族平等与差异的绝对化
        二、 “弱塞则南强”
        三、 民族概念的混乱
    第二篇 小结
第三篇 冷战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国际化
    第七章 国际格局转换中的南联邦解体
        一、 苏东剧变冲击下的南斯拉夫
        二、 多米诺骨牌:分裂与内战
        三、 欧共体及其它方面的国际干预
    第八章 外力干预下的波黑战争
        一、 民族、宗教、领土“三合一”的准内战
        二、 波黑战争中外部国家的因素
        三、 波黑战争期间的国际干预
    第九章 科索沃问题与冷战后国际关系
        一、 科索沃危机的国际化
        二、 科索沃战争:强权政治的登峰之作
        三、 科索沃战争与冷战后世界格局
    第三篇 小结
结语 关于当前国际政治中民族问题的若干认识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西德克拉卡多种用途军车(论文参考文献)

  • [1]甘青土传《格萨(赛)尔》比较研究[D]. 扎西当周.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2]1919-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 涂佳楠. 河北大学, 2018(12)
  • [3]织物的嬗变 ——从尼龙丝袜、牛仔裤到当代艺术[D]. 黄燕.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4]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D]. 张建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6]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D]. 郭英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入盟后波兰对美欧俄外交政策演变 ——基本政策与主要难题[D]. 熊昊. 中国人民大学, 2011(07)
  • [8]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 李晓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9]奔驰的骄傲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乌尼莫克和G系列越野车(下)[J]. 陈若师. 国际展望, 2005(20)
  • [10]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D]. 余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西德 Kraka 多用途军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