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报的全部任务是为人民服务——’97岁末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陈兰芝[2](2014)在《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说:“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①党的思想纯洁性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因和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实践基因。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基本内涵包括理论纯洁、信仰纯洁、信念纯洁、道德纯洁和立场纯洁五个方面;呈现出整体性与个体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目标性与过程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的直接理论源泉。基于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社会根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建立无产阶级的独立政党,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列宁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表达了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思想,提出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加强意识形态的灌输、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发挥意识形态的理论批判功能、坚持革命武器的理论创新,澄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具有思想指导、信念聚合、巩固统一的价值功能。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核心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阐明保持思想纯洁是政党领导的责任应然,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阐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道德规范,主张清扫政治灰尘改造主观世界,奠定了首先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立足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理解和正确宣传毛泽东思想,抵制精神污染、坚定理想信念,提出解决思想问题要以制度为保障,为制度反腐奠定了思想基础。江泽民科学判断新时期党的历史方位,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列,阐发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倡导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注重党的执政能力提高。胡锦涛着眼于应对执政风险的现实需要,倡导“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主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党九十多年来,党在保持思想纯洁性方面积累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思想领导的根基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承继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宗旨意识与群众路线。党在保持思想纯洁性方面的主要教训是:对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判断依据过唯成分论;对党的指导作用发挥迷信过共产国际指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产生过教条主义错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面临着悖论式的现代性境遇。现代性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使得置身其中的个人、政党、社会以至人类面临着诸多困扰,尤其是精神性信仰危机表现强烈。党内思想不纯主要表现为:主义淡化、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信念动摇;党性迷失、道德滑坡;权利错位、义务虚化。通过贪腐官员的个案分析研究揭示腐败的主要思想根源是:马列主义只是说在嘴上、理想信念没敌过真金白银、公权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些问题是由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市场化等现代性演进力量带来的价值困扰、工具困扰和物化困扰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的现实矛盾引发的。因此,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不能封闭僵化,要增强包容意识、创新意识和制度绩效。现代性问题反映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领域,其实质是如何在现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重建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意义世界。针对党内思想不纯的突出问题,笔者力图从理论、信念、德性、权利与义务维度探讨在现代性发展境遇中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可行性路径:第一,基于日常生活的理论视角,构建理论教育内化机制。面向日常生活世界,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活力,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一种“说话的力量”、“传播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提高理论教育内化度。第二,基于党员情感需要的心理分析,剖析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宏叙事”与党员个体“微需要”的内在矛盾,构建理想信念情感激发机制,改善党员理想信念的民生根基,激发党员信仰认同的情感需要与情感体验,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培育党员的身份认同感与组织归属感,从而提高党员思想入党的情感度。第三,基于党员干部执政道德的实践定位,构建党员干部道德养成与评价机制,强化党员干部道德自律、加强道德信仰教育,构筑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法治基础,推进党员干部“道德指数”测评动态化发展,提高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约束度。第四,厘定党章对保持党员思想纯洁性的权利性和义务性要求,构建党员权利与义务行履的制度保障机制,增强党章意识,建立学习党章的长效机制;健全党内沟通机制,保障党员权利实现;推进党代表工作机制建设,发挥党员义务履行的示范效应,提高党员实践党章的效力度。总之,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各种考验实质上“考”的是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必须居安思危,借鉴苏共纯洁性丧失的教训,综合运用教育、管理、监督、评估、惩戒等手段,统筹兼顾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各个层面,健全思想教育机制、党员队伍管理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把思想纯洁的“软要素”转化为实践操作中的“硬标准”,为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提供制度保障。
张新洲[3](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磨难而不退缩,屡受考验仍不忘初心,实现革命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国共产党践行先进性建设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性决定的,也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客观需要使然。可以说,践行先进性建设是马列主义党建理论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与马列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与此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还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性因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辉煌发展的时期,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卓有成效的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新途径。通过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整风运动、整肃纪律和制度建设等措施,确立了党的建设的主线,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科学目标,构建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布局,逐步形成了一套保持和增强党自身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鲜明地体现了阶级性和群众性相统一、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等特点。通过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进程,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当下党的执政环境非常严峻,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因素非常复杂。系统地研究并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所采取的保持自身先进性的策略与历史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新时代党开展先进性建设积累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思想指南。
陈晶莹[4](2018)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入新时代,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建设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相较于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文化的发展仍相对缓慢。从世界的文化格局来看,依然是西强我弱,文化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文化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通过对习近平成长历程的回溯,可以发现喜爱读书的好习惯,浓厚的文化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让习近平具备了形成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扎实的理论功力。知青岁月的磨砺,让习近平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切的了解,促就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融入血脉的革命基因,让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极具改革与创新意识。习式家风的熏陶,是习近平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探其渊薮,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它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的精髓,吸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在任总书记之前,习近平在福建和浙江的文化探索与实践,也为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从历史中凝聚而来,在新时代里开疆拓土。它的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本文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从战略原则、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三个方面建构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以人才为根本”是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六大战略原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构成了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战略布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坚定执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王鹏[5](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刘虎山[6](1998)在《党报的全部任务是为人民服务——’97岁末回眸》文中指出 1997年,是北京日报社稳中有进的一年。稳,主要表现在报社所属报刊对这一年内国家和北京市发生的大事的宣传报道,做到了万无一失。进,主要表现在报社各项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新的进步。中国的1997年,是大事之年。从年初邓小平同志逝世,到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召开,江泽民同志出访美国,长江三峡截流,直至年底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召开,大事不断。我们报社所属报刊对这些大事的宣传报道,及时,准确,充分,突出,做到了万元一失。这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编委会的各
张春林[7](2004)在《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媒发展水平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受众对传媒的消费能力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抉择转化,传媒的运作机制从计划配置向市场调节转化,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我国传媒策略的调整从传者中心时代向受众中心时代过渡。再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传媒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也有一个最终面向市场的问题。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讲,面向市场就是面向消费者,对于传媒来说,就是要面向受众。在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大环境中,受众将是影响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文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集中研究。 本文研究受众策略,不是孤立地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而是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来剖析。受众身份是把握受众的一把钥匙,也是传媒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分析影响传媒发展的社会因素入手,主要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主体层面与客体层面”,“群体层面与个体层面”这三个维度对受众身份进行了深入分析。 因为受众身份在变,所以传媒的受众策略要调整。本文首先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历时性考察。在前市场化阶段,传媒无视受众的存在,受众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不能也没法对传媒的发展产生任何影响,传媒运作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做法。在半市场化阶段,传媒开始重视受众,受众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开始萌动,对传媒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还不至于决定传媒的生死,这个时期传媒的受众策略是一种服务型、满足型的。在市场化阶段,四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传媒重视受众是必然的、明智的选择,受众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日益凸现,受众对传媒的生存与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个时期传媒的受众策略是一种细分型、精细型的。 其次,本文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共时性考察。在分析影响传媒发展的社会因素的变化趋势和受众身份的衍化规律的基础L,木文对传媒策略要解决的儿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包括大众化一与小众化的问题,中心城市受众、周边城市受众与农村受众的问题,全国性媒体、区域性媒体与地方性媒体的问题,细分受众的度与量的问题,信息短缺、信息饱和与信息过剩的问题等等;分析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四类媒体的受众格局变化,认为我国这四类媒体发展都还不充分,相互之户lJ的林代性竞争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媒介全球化问题不「iJ’回避,全球媒体必然对我囚传媒的发展构成威胁,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再次,本文对一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分类考察。中国传媒的l卜场化首先在报业取得成功,虽然报业发展红红火火,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小容回避。都市类报纸可谓全面走向市场的先行者,但是其同质化竞争一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媒资源浪费,并进而影响了都市类报纸的深度发展。木文没有对同质化竞争一味贬斥,而是认为同质化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都市类报纸应该寻找其长远发展的受众支撑,办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党报是报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深层次分析党报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党报也有一个面向市场的问题;党报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受众而有待拓宽,二是市场压力驱动必然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党报的传统优势正在削弱,党报改革的关键在于和川;J创新,建立一套与市场接轨的运作机丁}jl]。免费报纸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是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本文认为,尽管日前的政策环境尚不适宜免费报纸的大规模发展,不过一旦报、}仁价格政策放开,更多的市场化报纸肯定会卷入价格竞争的激流,必然会带来报业11,场的洗牌与爪组。 J播虽不是一种强势媒体,但依然有巨大的发展式‘间。木文认为,在人众化策略日趋萎缩的背景卜,)’‘播可以右小众化思路卜人(j’f乍为,“窄播”是)“播发展的必然选择;广播且有接受地点的流动性、接受!生七的轻便性、{麦受行为的随意性等适‘l’l:“窄播”的优点,J、‘播完个liJ一以在“窄播”‘!,}!工‘1二。)”播的“石‘播”策略,实质1几就是·个如},」实现频率分业化的问题;我!l;l)’‘播的频率七业四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化还很不充分,频率专业化,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就是受众细分化;广播可以从受众群体、受众需求、接受时间等维度来细分受众,在专业频率中凸现贴近性、服务性和参与性。在其他媒体的市场挤压中,广播要“突出重围”,仅靠其自身那种单一的传播方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广泛借助电视、J一及纸、口联网等媒体平台,实现广播的跨时空延伸。 电视是己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一媒体,不过其日子也不好过。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些传媒研究者为电视开出的济世良方。在分析频道专业化的诸多制约因素的基础<sub>匕本文认为频道专业化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l一匕视受众的专业化接受需求;专业频道的经济来源靠什么支撑;专业特色靠什么来维持;提防专业化程度卜的同质化。木文指出,在频道专业化的同时,中国电视大众化的文章并没有做足。要缩小收视率理论数据与实?
朱继东[8](2013)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文中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是首当其冲。这一切都对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在已经完成的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问题。出于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双重需要,本文立足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双重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阐述了意识形态能力的萌芽、发展,力图真实展示意识形态能力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意识形态能力概念、发展脉络、基本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第一次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本文认为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在阐明意识形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从列宁时期萌芽到毛泽东时代发展,再到新时期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期待,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的同时,也有着苏共亡党、卡扎菲、查韦斯等国内外的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并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迎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春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和人类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核心,是破解当前很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得到重视,“中国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南长森[9](2012)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2008年、2009年在西藏、新疆爆发的“3,14”、“7,5”事件为切入点,从发展传播学角度提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逻辑命题,从而使国家发展与民族团结成为本文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之所在。本文在西北民族社会发展与媒介变迁的时空中,用田野调查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理论思辨方法探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形塑的问题,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国家认同出现矛盾与和谐这一认知关系,围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媒介发展呈现出二元竞争格局、非均衡发展态势的核心问题进行论述:一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汉文媒体)和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民文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二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机关报、台主流媒体与专业报、对象报、台等非主流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这种竞争格局,看似党报党台在起舆论导向作用,然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人们很容易忽略国家认同的最高追求,使娱乐消费成为生活的主流,而使国家认同甚或流于形式和偏失,形成国家所需的意识形态一手弱、市场经济放任自流的娱乐消费一手强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这种市场经济中社会生活趋于娱乐消费和国家认同趋于柔弱的矛盾制约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和国家认同的健康发展。因此,消化、克服并使其朝向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发展就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关键。对此,本文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应建构、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利用媒介作为党和政府舆论工具和喉舌机关的“一翼”与媒介市场化生存的“一翼”并统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体”并将其和谐统一起来形成平衡机制,以此作为物质基础来负载国家认同,同时以公民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加以导向和强化,使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宗教认同等相关认同向以国家认同为主导的方向转化和转型。本文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机制与国家认同方面有所新意或创新,认为应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是增强国家认同的基础,同时认为大众传播所负载的公民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的关键,国家在媒介市场化中力戒其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媒介造成的伤害。
任文娇[10](2010)在《浅探我国省级党报体育新闻求新之路 ——以《解放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新闻的地位日益凸显。体育类专业报纸纷纷创刊,抢占市场份额;各级电视台或开设体育频道,或开设体育专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因而,党报要积极的寻求策略,求新求变。首先,论文将简述我国省级党报体育版现状,分析党报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然后以《解放日报》为例,利用个案研究法、参与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我国省级党报体育版如何做到有声有色。所谓有声,即是党报要利用自己的权威性,发出强势的声音和言论。所谓有色即是指体育版面的视觉处理,如何将反映比赛战况的现场图片和妙趣横生的漫画运用巧妙。本文主要根据新闻传播学理论,诸如受众本位理论,探讨我国省级党报如何在多重制约力量中求发展,明确党报的定位是“精英”还是“平民”等问题。搞清党报的受众之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本文的观点即是,党报体育新闻若与时俱进,革新观念,扬长补短,完全可以和专业体育报纸媲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得一杯羹。
二、党报的全部任务是为人民服务——’97岁末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报的全部任务是为人民服务——’97岁末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内涵界定 |
第一节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概念探源 |
一、“纯洁”与“纯洁性”的词源考察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纯洁性的概念使用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纯洁性的概念演用 |
四、学界关于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概念界说 |
第二节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基本内涵 |
一、理论纯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信仰纯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追求 |
三、信念纯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信念 |
三、道德纯洁:秉持清正廉洁的执政道德 |
五、立场纯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立场 |
第三节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基础地位 |
一、党的思想纯洁是组织纯洁的基础 |
二、党的思想纯洁是作风纯洁的基础 |
三、党的思想纯洁是清正廉洁的基础 |
四、党的思想纯洁是制度建设的基础 |
第四节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基本特征 |
一、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目标性与过程性的统一 |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纯洁性的理论开创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纯洁性的理论探索 |
一、澄明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 |
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 |
三、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纯洁 |
四、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第二节 列宁对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纯洁性的理论建构 |
一、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 |
二、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三、发挥理论斗争的批判功能 |
四、遵循革命武器的理论创新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索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纯洁性的现实启示 |
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
二、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 |
三、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一致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核心对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理论发展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理论贡献 |
一、阐明维护思想纯洁是政党领导的责任应然 |
二、倡导实事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阐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四、主张清扫政治灰尘改造主观世界 |
第二节 邓小平对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理论贡献 |
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维护党的思想纯洁性 |
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 |
三、坚定理想信念要抵制精神污染 |
四、解决思想问题要以制度为根本保障 |
第三节 江泽民对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理论贡献 |
一、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党的思想纯洁性 |
二、提出四大考验问题雏形,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并列 |
三、以“三讲”为核心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
四、积极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
第四节 胡锦涛对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理论贡献 |
一、阐明保持思想纯洁是党应对执政风险的现实需要 |
二、倡导“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三、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四、弘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核心探索党的思想纯洁性的现实启示 |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
二、坚持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与道德修养相统一 |
三、增强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的约束力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实践 |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实践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实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思想领导的根基地位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四、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五、坚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 |
六、坚持宗旨意识与群众路线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教训 |
一、对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判断依据过唯成分论 |
二、对党的指导作用发挥迷信过共产国际指示 |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产生过教条主义错误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现代性境遇 |
第一节 现代性的内涵界定及其演进困境 |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
二、现代性的演进力量 |
三、现代性的信仰困境 |
第二节 现代性境遇中党内思想不纯的问题症候 |
一、主义淡化,信仰迷茫 |
二、理想模糊,信念动摇 |
三、党性迷失,道德滑坡 |
四、权利错位,义务虚化 |
第三节 现代性境遇中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个案分析 |
一、“马列主义只是说在嘴上” |
二、“理想信念没敌过真金白银” |
三、“公权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
第四节 现代性境遇中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面临的挑战 |
一、经济全球化对党的思想纯洁性的价值困扰 |
二、网络信息化对党的思想纯洁性的传播困扰 |
三、市场经济对党的思想纯洁性的物化困扰 |
四、党的自身建设的现实矛盾困扰 |
第五节 现代性诉求对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提出新要求 |
一、增强包容意识 |
二、增强创新意识 |
三、增强制度绩效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机制建构 |
第一节 理论教育内化机制 |
一、面向日常生活世界,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活力 |
二、创新传播观念,推进互动融合传播 |
三、关注受众主体,加强心理疏导 |
第二节 理想信念情感激发机制 |
一、物质关怀:改善党员理想信念的民生根基 |
二、心理关怀:激发党员理想信念的情感需要与认同 |
三、文化关怀:营造党员理想信念培育的廉洁文化氛围 |
四、组织关怀:培育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 |
第三节 党员干部道德养成与评价机制 |
一、强化党员干部道德自警意识 |
二、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信仰教育 |
三、构筑党员干部道德约束的法治基础 |
四、推进党员干部道德测评动态化 |
第四节 党员权利与义务行履的制度保障机制 |
一、保持党员思想纯洁性的权利与义务要求 |
二、增强党章意识,建立学习党章的长效机制 |
三、健全党内沟通机制,保障党员权利有效行使 |
四、健全党代表工作机制,发挥党员义务履行的示范效应 |
结语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
一、相辅相成: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与先进性的辩证统一 |
二、居安思危:苏共纯洁性丧失的历史教训 |
三、健全制度: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实体支撑 |
四、拓展空间:深化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前共产党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 |
(一) 政党的先进性 |
(二)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三、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论述 |
(一) 工人阶级政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
(二) 工人阶级政党应开展积极有效的组织建设 |
(三) 工人阶级政党应开展积极的党内斗争 |
(四) 纪律和权威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
(五) 团结统一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原则 |
二、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 |
(一) 以先进理论武装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
(二) 先进的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 |
(三) 先进的党要保证党员的先锋战士品质 |
(四) 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政党保持先进性的基础 |
(五) 民主集中和党内监督是政党先进性的组织保障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性因子 |
(一) “实事求是”思想 |
(二) “经世致用”思想 |
(三) “以民为本”思想 |
(四) “自省”“责己”思想 |
(五) “任人唯贤”思想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开始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 |
(一) 中共一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探索的开端 |
(二) 中共二大探讨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
二、国共合作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先进性建设的新探索 |
(一) 中共三大积极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 |
(二) 中共四大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
(三) 中共五大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深化 |
(四) 党内右倾错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影响 |
三、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对先进性建设的探索创新 |
(一) 八七会议对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作了有益探索 |
(二) 中共六大全面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 |
(三) 古田会议开辟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新思路 |
(四) 党内“左”倾错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影响 |
四、北上抗日与同国民党合作抗战中对先进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一) 遵义会议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伟大转折 |
(二) 瓦窑堡会议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
(三) 党的苏区代表会议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继续推进 |
(四) 六届六中全会与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
(五) 在建设全国性大党过程中关于先进性建设的探索 |
(六) 延安整风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创新 |
(七) 中共七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
五、解放战争时期党加强先进性建设 |
(一) 解放战争初期党加强思想和组织先进性建设 |
(二) 整党整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党的先进性建设 |
(三) 国共战略决战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和制度先进性建设 |
(四)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对执政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新要求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举措 |
一、思想政治先进性建设 |
(一) 加强理论宣传,增强理论认同 |
(二) 重视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
(三) 开展整风整党运动,肃清错误思想 |
二、组织先进性建设 |
(一) 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
(二) 选拔培养干部,夯实干部队伍 |
(三) 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
三、作风先进性建设 |
(一)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净化党内风气 |
(二) 反对官僚主义,整顿不正之风 |
(三) 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纠正不良作风 |
四、纪律先进性建设 |
(一) 制定严明的纪律,严肃纪律强化执行 |
(二) 加强纪律教育,提高党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
(三) 建立纪律监察机构,预防和纠正违纪行为 |
五、制度先进性建设 |
(一)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树立党中央权威 |
(二) 贯彻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三) 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确保中央路线贯彻落实 |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评析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特点 |
(一) 阶级性和群众性相统一 |
(二) 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 |
(三) 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 |
(四)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五) 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贡献 |
(一) 形成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布局 |
(二) 造就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三)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四)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 |
(五) 奠定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 |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加强政治建设,保持党的政治先进性 |
二、筑牢思想根基,保持党的思想先进性 |
三、构建组织支撑,保持党的组织先进性 |
四、推进作风建设,保持党的作风先进性 |
五、加强纪律建设,保持党的纪律先进性 |
六、创新制度建设,保持党的制度先进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概念分析法 |
1.3.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3 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
1.3.4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4.1 具体思路概述 |
1.4.2 具体思路图示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何谓文化及文化何以强国 |
2.1 文化的内涵指向 |
2.1.1 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意涵 |
2.1.2 西方语境中的文化内涵 |
2.2 文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1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辨析 |
2.2.2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概念辨析 |
2.3 文化何以强国 |
2.3.1 为个人和民族提供精神滋养 |
2.3.2 启迪治国理政的智慧 |
2.3.3 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渗透交融 |
2.3.4 缓和国际关系的“润滑剂” |
3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重要思想资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3.1.2 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 |
3.2.1 民本思想 |
3.2.2 尚贤思想 |
3.2.3 非攻思想 |
3.3 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
3.3.1 爱国主义 |
3.3.2 忠诚为民 |
3.3.3 艰苦奋斗 |
3.3.4 敢闯新路 |
3.3.5 信念坚定 |
3.3.6 甘于奉献 |
3.4 十八大之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
3.4.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
3.4.2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 |
3.4.3 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 |
3.4.4 胡锦涛文化建设思想 |
4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
4.1 主体条件 |
4.1.1 知识积淀 |
4.1.2 文化情怀 |
4.1.3 专业背景 |
4.1.4 知青岁月 |
4.2 家庭因素 |
4.2.1 革命的基因 |
4.2.2 优良的家风 |
4.3 环境因素 |
4.3.1 时代环境 |
4.3.2 媒介环境 |
4.3.3 国际环境 |
4.3.4 国内环境 |
5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发展脉络 |
5.1 习近平在福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5.1.1 闽东文化建设 |
5.1.2 福州文化建设 |
5.2 习近平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
5.2.1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 |
5.2.2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
6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战略原则 |
6.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6.1.2 以人民为中心 |
6.1.3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
6.1.4 以创新为动力 |
6.1.5 以开放为取向 |
6.1.6 以人才为根本 |
6.2 战略布局 |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
6.2.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强国之魂 |
6.2.3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掌好文化强国之舵 |
6.2.4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筑牢文化强国之柱 |
6.2.5 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强国之态 |
6.2.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强国之音 |
6.3 战略举措 |
6.3.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统领文化强国建设 |
6.3.2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
6.3.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凝聚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
6.3.4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6.3.5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7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
7.1 政策导向和战略高度协奏共鸣的文化建设新地位 |
7.1.1 制度护航文化强国建设 |
7.1.2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文化强国 |
7.2 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比肩而立的文化建设新理念 |
7.2.1 不忘本来传承民族的文化命脉 |
7.2.2 开辟未来在创新中激发活力 |
7.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比翼齐飞的文化建设新维度 |
7.3.1 以文化自觉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 |
7.3.2 以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动力 |
7.4 立足中国和放眼世界交流互鉴的文化建设新视角 |
7.4.1 立足中国扞卫文化的民族性 |
7.4.2 放眼世界实现文化的双向开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受众身份——传媒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 |
上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历时性考察 |
第一章 前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前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社会形态的两次更迭 |
二、经济结构的多元到单一 |
三、外部环境的封闭半封闭 |
第二节 前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政治层面擢升,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则无足轻重 |
二、强调受众身份集体层面,忽视甚至无视个体层面 |
三、重视受众身份客体层面,忽视甚至无视主体层面 |
第三节 前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半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半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市场作用的凸现 |
二、对外开放的递进 |
第二节 半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政治层面淡化、经济层面凸现、文化层面受重视 |
二、受众身份群体层面的解放与个体层面的显露 |
三、受众身份客体层面的复位与主体层面的萌动 |
第三节 半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
二、从对外开放到融入全球化体系 |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
第二节 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文化层面的擢升 |
二、受众身份个体层面的彰显 |
三、受众身份主体层面的尊重 |
第三节 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中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共时性考察 |
第四章 受众身份的衍化趋势和传媒策略的现实问题 |
第一节 影响受众策略调整的几大社会变化趋势 |
一、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 |
二、从城乡二元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 |
三、从开放程度来看 |
四、从社会思潮来看 |
五、从社会制约机制来看 |
第二节 受众身份的衍化趋势 |
一、从受众身份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的维度来看 |
二、从受众身份群体层面、个体层面的维度来看 |
三、从受众身份主体层面、客体层面的维度来看 |
第三节 传媒受众策略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大众化与小众化 |
二、中心城市受众、周边城市受众、农村受众 |
三、全国性媒体、区域性媒体与地方性媒体 |
四、细分受众的度与量 |
五、信息短缺、信息饱和与信息过剩 |
六、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七、专业性媒体与综合性媒体 |
八、同质竞争与异质竞争 |
第五章 四类媒体之间的受众格局 |
第一节 受众格局的现状分析 |
一、各类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
二、各类媒体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受众格局的趋势展望 |
一、各类媒体的发展空间分析 |
二、传统媒体结“网”捕“鱼” |
第六章 全球媒介语境中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如何看待世界的全球化 |
一、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
二、对全球化的辩证理解 |
第二节 传媒的全球语境与中国思路 |
一、媒体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
二、中国的传媒开放思路 |
第三节 中国传媒如何应对全球化 |
一、正确对待国外传媒的入侵 |
二、传统的受众意识有待更新 |
三、壮大自身实力是关键 |
下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分类考察 |
第七章 报业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正视晚报、都市报的同质化竞争 |
一、同质化竞争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如何看待同质化竞争 |
三、同质化竞争的制约因素 |
四、晚报、都市报可持续发展的受众依托 |
第二节 党报期待雄风再振 |
一、党报的受众策略述评 |
二、党报的市场化之路 |
三、党报的优势如何挖掘 |
第三节 积极应对免费报纸的挑战 |
一、免费报纸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免费报纸的运作规则 |
三、价格大战与免费报纸 |
四、报业价格放开的设想 |
第八章 广播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如何发挥广播的窄播优势 |
一、广播“窄播”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广播在“窄播”中再生 |
三、广播“窄播”的优势 |
第二节 频率专业化空间的拓展 |
一、广播频率专业化的现状 |
二、广播受众细分的基本维度 |
三、专业频率突出“三性” |
第三节 对其他媒体平台的借助 |
一、平面媒体平台 |
二、图像平台 |
三、互联网平台 |
第九章 电视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频道专业化中的受众挖掘 |
一、频道专业化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专业频道的发展现状 |
三、频道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
四、频道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缩小收视率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额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亟待开发的农村收视市场 |
三、没地域的受众与有地域的节目 |
四、易变的观众与缺乏对路的节目 |
第三节 全球电视竞争中的受众争取 |
一、中国电视面临的全球化冲击 |
二、电视开放政策分析 |
三、挖掘本土市场与开辟境外市场 |
第十章 互联网络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国际背景与中国问题 |
一、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 |
二、潜在的发展空间 |
第二节 亟待充分挖掘的多媒体优势 |
一、互联网络多媒体文本的现状 |
二、多媒体的制约因素与必然趋势 |
第三节 理应具有的大传播思路 |
一、我国互联网应对大传播的准备 |
二、大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从语言层面到文化层面 |
第四节 不可忽视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
一、主流意识形态网站的现状分析 |
二、网络传播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
三、巩固和扩大网络阵地的建议与对策 |
结语:走向受众中心时代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声明 |
读书期间主要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8)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
一、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二、 国内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波折和演变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提出 |
二、 “意识形态”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波折 |
三、 “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
一、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及其在《莱茵报》的革命斗争 |
二、 完成向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马克思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闪光思想和里程碑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 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
二、 从创办《新莱茵报》到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
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成功实践 |
三、 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
第二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向历史新高度 |
一、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最早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 毛泽东关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思想 |
三、 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极端重要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内涵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巨大冲击 |
二、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
三、 意识形态能力的内涵和变化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面临三大考验 |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二、 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 |
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
三、 市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三节 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特点 |
三、 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四章 国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教训及时代警示 |
一、 领导层的背叛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 |
二、 国内外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危害巨大 |
三、 新闻舆论的失控甚至反动加速亡党进程 |
第二节 自我背叛导致卡扎菲走向灭亡的根源和警示 |
一、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的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 卡扎菲对理想信念的自我背叛后果严重 |
三、 卡扎菲走向自我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
第三节 查韦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一、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21 世纪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 带领民众学习马列着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 查韦斯敢于反对美国霸权向全世界普及了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五章 从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
一、 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
二、 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 |
三、 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
第二节 拒腐防变、调查研究团结共创伟业 |
一、 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 |
二、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三、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 |
第三节 坚持原则、尊重民意抵制渗透演变 |
一、 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 |
二、 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
三、 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
四、 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 |
结论 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尝试用理论指导现实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
1.1.1 选题的现实孕育与理论观照 |
1.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 |
1.2.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与成就 |
1.2.3 国家认同文献研究综述 |
1.2.4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的拓新领域 |
1.3 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社会变迁与现状 |
2.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特征与社会发展特征 |
2.1.1 西北少数民族人文地理区域特征 |
2.1.2 西北少数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特征 |
2.2 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变迁与现状 |
2.2.1 社会变迁初期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起步晚、内驱力小、媒介融合度低、媒介生态脆弱并形成单一的传播布局 |
2.2.2 社会变迁中期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格局与宣传效应 |
2.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市场化运作的现状与问题 |
2.3.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
2.3.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体系的形成现状 |
2.3.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
2.3.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市场化与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 |
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之成因 |
3.1 全球化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之影响 |
3.1.1 全球化概念演进与内涵特征 |
3.1.2 全球化与现代化、民族主义、“地球村”的起源与发展都在叠加背景中形成互促效应 |
3.1.3 全球化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2 新媒体技术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2.1 新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其内涵特征 |
3.2.2 新媒体技术传播功能的辩证分析 |
3.2.3 新媒体技术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3 社会转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3.1 社会转型的内涵特征及其认识 |
3.3.2 社会转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涉 |
4.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涉 |
4.1.1 认同 |
4.1.2 宗教认同 |
4.1.3 文化认同 |
4.1.4 民族认同 |
4.1.5 国家认同及其相关认同的价值指涉 |
4.2 国家认同为主导的相关认同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路径选择 |
5.1 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是增强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 |
5.1.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强市场过程弱国家调控的表现 |
5.1.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弱国家调控的原因与强国家认同策略 |
5.1.3 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何以能成为国家认同之基础 |
5.2 用公民认同承载国家认同是强化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必要途径 |
5.2.1 公民认同内涵特征及其释义 |
5.2.2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之关系 |
5.2.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为何要以公民身份承载国家认同 |
5.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要强化信息传播意识、遵循新闻价值规律 |
5.3.1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用新闻价值衡量新闻传播效应 |
5.3.2 淡化宣传意识尤其是成就报道中的感恩、赐恩意识,复位和回归新闻传播的多功能属性 |
5.3.3 克服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注重西北少数民族传播禁忌是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期间发表发表的学位论文 |
(10)浅探我国省级党报体育新闻求新之路 ——以《解放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解放日报以其体育版简介 |
1.2.2 体育新闻报道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关于省级党报以及党报体育版现状及对策研究 |
1.3.2 关于国外主流媒体体育新闻的学界研究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我国省级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现状 |
2.1 我国省级党报体育报道所面临的尴尬 |
2.1.1 囿于版面空间,文字可读性不强 |
2.1.2 时效性差,现场感不强 |
2.2 我国省级党报体育版的优势 |
2.2.1 品牌优势 |
2.2.2 资源优势 |
2.2.3 人才优势 |
2.3 解放日报体育版突围成功的要诀 |
2.3.1 重视言论、创新评论模式 |
2.3.2 重大赛事期间与体育业界人士联手打造评论栏目 |
2.3.3 内容翔实的深度报道 |
2.3.4 巧借活动做成功的新闻策划 |
3 以解放日报为例浅析我国省级党报体育新闻求新之路 |
3.1 用活新闻图片,版面“有声有色” |
3.1.1 表达文字之外的内容,富于想象力 |
3.1.2 追求画面美感,增强版面美感 |
3.1.3.力求达到“图文合一” |
3.2 要软化新闻笔法,借用“新新闻主义” |
3.2.1 何为“新新闻主义” |
3.2.2 借用“新新闻主义”,像讲故事一样写报道 |
3.2.3 引入体育报道中的“非体育元素” |
3.3 增强编读互动,拓展报道的表现空间 |
3.3.1 开设记者博客,提升品牌 |
3.3.2 善用微博,随时一句话评点,聚敛人气 |
3.3.3 开设“读者来信”版块,编读互动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党报的全部任务是为人民服务——’97岁末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研究[D]. 陈兰芝.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考察[D]. 张新洲. 湘潭大学, 2019(12)
- [4]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D]. 陈晶莹. 浙江大学, 2018(04)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6]党报的全部任务是为人民服务——’97岁末回眸[J]. 刘虎山. 新闻与写作, 1998(01)
- [7]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 张春林. 四川大学, 2004(02)
- [8]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9]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 南长森. 武汉大学, 2012(06)
- [10]浅探我国省级党报体育新闻求新之路 ——以《解放日报》为例[D]. 任文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