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大风压负荷综合分析

年最大风压负荷综合分析

一、年最大风压荷载概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龙龙[1](2021)在《钢板组合梁桥温度-风荷载耦合作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

吴笛[2](2021)在《低矮房屋围护结构风荷载方向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某一特定的建筑结构,不同方向的来流风对结构产生的风荷载各不相同,如果在计算风荷载时使用风速极值或者风压系数极值的数据,由此得到的结果比实际情况得到的数据偏大,即在不考虑方向性的影响时,风荷载的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在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规定采用全风向下的极值风速和极值风压系数计算风荷载的设计值,并没有考虑风向的影响,这使得计算结果偏大,不能满足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合理性。对于常见的低矮房屋,考虑不同风向对结构的影响不仅能够优化设计方案,也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节约经济。本文基于低矮房屋的风洞实验,进行风荷载方向性的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1)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风速母体分布的超越概率法和考虑风压系数方向性的超越概率法的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对风荷载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对风速阈值和广义帕累托分布参数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选择的研究方法为:对于风速阈值的估计值,选择Mc Neil和Frey厚尾分布与正态分布相交法和平均超出量函数图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估计;对于广义帕累托分布参数选择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2)基于中国气象数据网的风速数据,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威布尔分布和风速样本的经验分布对不同风向下的风速进行拟合。同时,通过风压系数极值研究了风压系数的方向性。结果表明,广义帕累托分布对风速的拟合效果较好,而威布尔分布的尾部显着偏离原始风速数据;对于风压系数方向性的研究,发现建筑结构同一测点在不同的风向角下风压系数的极值各不相同,位于结构边角处的风压极值最大。(3)采用低矮房屋建筑模型进行试验,通过选取建筑结构屋盖表面上具有代表性的测点,研究分析耿贝尔分布、威布尔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对于低矮建筑围护结构风荷载和风向折减因子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风荷载的拟合,广义帕累托分布的拟合情况最好;对于风向折减系数,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差不大,耿贝尔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得到的结果相近。因此,在考虑整个结构的风向折减系数时,建议将建筑结构边角处和其他位置分成两部分,分别取其风向折减系数均值对设计风荷载进行折减。

赵秋双[3](2020)在《荷载组合方式对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度影响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在铁路桥梁设计领域已逐步完成由容许应力设计法向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转变。我国铁路桥梁设计仍采用容许应力设计法,远远落后于国际主流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本文探讨研究在极限状态法下不同荷载组合对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的可靠度影响规律,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不同荷载组合下重力式桥墩可靠度影响规律是以极限状态设计法为前提的。因此,本文选取了3套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标准图进行两种设计方法的合力偏心距和截面受压承载力检算,结论表明在极限状态设计法下设计的重力式桥墩与按容许应力设计法设计的桥墩基本实现等材料消耗的原则,这为计算不同荷载组合下重力式桥墩可靠度及探讨其变化规律做铺垫。(2)本文对作用于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的荷载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铁路桥梁桥墩设计检算时不考虑长钢轨作用力及地震作用的问题,并且在目前铁路多采用无缝线路设计和铁路桥梁桥墩的抗震要求高的现实情况下,本文创新性地将无缝线路带来的长钢轨作用力和地震作用纳入到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常见荷载中。同时针对传统铁路桥梁桥墩设计检算中只考虑主力加附加力的荷载组合的问题,创新性地将主力组合、主力加特殊荷载组合以及地震组合纳入到桥墩检算及可靠性分析中。结论表明,大多数主力+特殊荷载组合和地震组合下桥墩合力偏心距和截面受压承载力检算结果及可靠指标明显小于主力组合及主力+附加力组合,证明单考虑主力+附加力组合是不科学的。(3)通过对检算结果、可靠度指标的结果及其规律分析,合力偏心距控制桥墩尺寸设计。在多数情况下,单线行车时“恒载+单孔重载+离心力+纵向地震作用”的荷载组合下的控制桥墩尺寸设计的合力偏心距检算的富余量最小,可靠指标也最低。在少数情况下由无车运行状态下“恒载+断轨力+伸缩力”的荷载组合控制。同时完全可忽略无车运行状态下“恒载+双线长钢轨伸缩力”的主力组合下对重力式桥墩的可靠度的影响。从控制截面设计的合力偏心距检算结果和可靠指标看,在所有荷载组合下,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变化规律随墩高的增大而降低,反映出其可靠度水平随墩高增大而减小。(4)为方便探讨研究不同荷载组合对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度的影响,同时针对目前国内铁路桥墩设计检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研究分析相关理论及设计规范,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程序。该程序能实现各种铁路如客货共线铁路、高速铁路等铁路桥墩的检算。程序由三个模块组成,包括荷载计算模块、合力偏心距检算模块和截面受压承载力检算模块。为了寻找出检算的最不利截面即控制截面,利用了黄金分割优化算法。通过对程序结果的验证分析,结论表明该程序完全能满足检算的要求。该程序填补了国内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程序的空白,极大提高了其检算的效率。(5)本文利用蒙特卡洛法对极限状态设计法下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的可靠指标进行了校准计算及并分析了不同荷载组合对其可靠度影响的规律。结论表明,不同荷载组合下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指标偏高,说明尺寸设计及材料用量偏于保守。此研究为今后极限状态设计规范中可靠指标的校准提供了意见。本文通过研究荷载组合方式对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度影响规律,为中国铁路容许应力法向极限状态法转轨提供了思路与意见。同时通过对其在不同荷载组合下可靠度的校准研究,为未来铁路桥涵结构极限状态设计规范从设计方法、材料用量、尺寸设计各方面的调整提供了建议。

张帅光[4](2020)在《群山环境下某景观斜拉桥的风致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景区悬挑玻璃景观斜拉人行桥梁的建造,且逐渐向着悬挑更长、海拔更高的方向发展。景观人行桥与常规桥梁相比质量更轻、刚度更小、阻尼更低,桥址山区风环境复杂,对风的敏感程度更高,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故而全面考虑此类景观人行桥的风荷载特性,具有很高的经济民生和社会意义。因此,本文以某复杂群山环境处的某景观斜拉人行桥为核心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分析和风洞试验等技术手段,对人行桥桥址风环境和人行桥风致响应等进行了全面分析。采用变量分离概率分布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概型法,对人行桥附近三个气象站的风速风向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得出分风向50年重现期基本风速。结果表明,确定复杂群山桥址处的基本风速宜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分布,忽略风向会高估基本风速,建议通过风向折减系数来评估风向差异性;推算复杂山区桥址处基本风速时,应考虑桥址与各气象站距离、地貌差异等因素。针对桥址所处群山环境进行地貌模型风洞试验,获得平均风和脉动风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山谷桥址处未形成明显峡谷风加速效应;山谷方向来流时爬坡效应明显、风速与攻角正相关性明显、湍流度最小、湍流积分尺度较大;忽略风向和地形效应影响会使桥址设计风速偏于保守,确定群山环境中桥梁设计基准风速需考虑风向和地貌地形的综合效应。建立人行桥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风振响应时域分析。结果表明,人行桥前六阶模态频率有较大差别;横桥向来流时最大横桥向位移响应发生在桥身跨中而非桥身悬臂最远端,迎风侧桥塔位移响应略大于背风侧桥塔;拉索跨中位移较大,斜拉索对人行桥风致响应有较大影响,传递到桥身上的力会增大人行桥响应。针对人行桥进行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不同风速和风向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人行桥的位移、加速度响应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斜风向时位移响应明显增大,桥身扭转效应不明显,湍流度影响不可忽略;人行桥存在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整体阻尼比上大致与风速呈正相关,与风向角整体上呈负相关;均匀流场和均匀湍流场下静风响应、抖振响应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桥梁规范中的等效静阵风风荷载设计偏于保守,人行桥竖直向舒适度基本满足各国规范,水平向仅在个别斜风向下满足各国舒适度规范。

张广隶[5](2020)在《考虑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的风电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在风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风力发电机倒塌事故频频发生,而大多数倒塌事故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于焊缝疲劳断裂。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典型的对风荷载敏感的高耸结构,其塔筒与法兰之间的连接以及门框与塔筒之间的连接等都采用了焊接连接形式,因此对风荷载引起的塔筒焊缝风致疲劳寿命的研究一直是风力发电机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关于风电塔筒风致疲劳的研究中,大多数为数值模拟计算,同时其风荷载缺乏实测数据的支持,且在数值模拟风力发电机结构响应时,不论是将风荷载以节点力的形式作用于塔架进行结构响应计算,还是利用CFD进行流场分析,都很少考虑风向的影响。因此,为更准确的进行风电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本文基于实测风速风向数据分析结果,考虑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利用主S-N曲线法对风电塔筒结构风致疲劳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针对某2.5MW大型风力发电机结构,建立三种风电塔筒结构有限元模型(无法兰无门洞、有法兰无门洞、有法兰有门洞),分析建模时构建法兰和门洞对结构的自振特性的影响,并根据Davenport谱和谐波叠加法模拟的风荷载,对风电塔筒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构建四种不同网格大小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塔筒法兰和门洞区域焊缝处的结构应力,验证结构应力的网格不敏感性,结合Miner线性累积法则和雨流计数法对塔筒法兰及门洞焊缝进行疲劳寿命计算,基于主S-N曲线法对风电塔筒结构风致疲劳进行评估;(2)建立有机舱、轮毂、叶片和塔筒的风电塔筒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风轮朝向与门洞朝向的夹角来考虑风向的变化,进行相同风速不同风向和不同风速相同风向的风振响应分析,计算各法兰与塔筒连接处以及门洞两侧的结构应力,分析风向和风速变化对结构应力的影响,确定易发生疲劳损伤的关键点,并计算各关键点的疲劳寿命,研究风速和风向变化对塔筒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3)基于甘肃六个风电场比较集中的地区长达37年的实测风速风向数据,采用阶段极值法抽取极值样本,分析各地区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并将Gumbel,Frechet和Weibull分布函数线性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各地区全方位及不同风速风向分布参数,预测各地区10,50及100年重现期下各地区的基本风速;基于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预测结果,进行风力发电机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

李罕[6](2020)在《桥梁准定常驰振稳定的可靠性分析及强健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桥梁的主梁、桥塔、拱肋等钝体断面可能发生驰振。驰振是一种依赖速度的、阻尼控制的单自由度气动弹性不稳定性现象,在“高折减风速”下,即速度高于旋涡脱落锁定的速度时,由于没有旋涡脱落的实质性干扰,准定常理论是适用的,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驰振称为准定常驰振。目前驰振稳定分析基本上还是经典的Den Hartog理论,该理论是基于气流准定常假设且来流是0°风攻角,同时由于桥梁所处的环境以及结构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存在着影响结构准定常驰振稳定性能的很多不确定因素,目前基于安全系数法的准定常驰振稳定验算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本文引入了可靠度理论对桥梁的准定常驰振稳定进行分析。同时面对桥梁可能遭遇到的未曾遇到的极端风荷载,需要进一步对桥梁的驰振稳定性进行评价以反映桥梁抵抗极端风荷载的能力,本文引入准定常驰振强健性概念。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一个可能在高折减风速下发生准定常驰振的小宽高比(B/D£1的桥梁断面,明确提出准定常驰振理论的适用范围,分析流程。针对基于经典Den Hartog判据的准定常驰振临界风速计算方法的不足,如未考虑风攻角以及CD+dCL/da计算时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来流攻角的准定常驰振分析方法,该方法以dCy/da判据代替CD+dC1/da判据,在较小风攻角时,两者吻合很好,但在较大风攻角时,由于两个判据一个是考虑了来流风攻角一个未考虑来流风攻角,因此两者计算计算结果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在风洞实验室进行方形断面驰振试验,验证上述驰振力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利用CFD进行数值模拟,判断该断面发生驰振时是否收到旋涡脱落的影响。(2考虑到桥梁所处的环境以及桥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针对目前桥梁抗风设计中基于安全系数法的准定常驰振稳定验算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桥梁准定常驰振稳定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引入引入了四个随机变量,分别为桥梁设计基准风速Ug、准定常驰振临界风速Ucr、阵风风速影响因子Gs,准定常驰振临界风速的风速修正系数Cw,其中Ug服从于极值I型分布,U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Gs、Cw服从于正态分布。将准定常驰振稳定功能函数Zr表示为上述四个随机变量的函数,利用验算点法,在matlab中进行求解。利用上述方法对拱桥副拱进行成桥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驰振稳定可靠性分析,发现由于拱桥等效质量大、自振频率高、特征尺寸小等特点,驰振稳定可靠性高。改变四个随机参数变异系数倍率,对其四个随机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各参数变异系数的变大,副拱的可靠度指标均会变小,而桥址处主梁高度设计基准风速的变异系数对可靠度指标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副拱断面准定常驰振稳定可靠度对主梁高度处基准风速的变异系数最为敏感,而对驰振临界风速修正系数、驰振临界风速和阵风系数的敏感性相对软弱。(3考虑桥梁可能遇到的未曾遇见的极端风速,本文引入准定常驰振强健性概念,提出了一种桥梁准定常驰振的强健性分析方法。和强健性分析方法类似,只是将设计基准风速中的重现期调整为4950年以反映极端风荷载的情况,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求解强健性和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同样拱桥副拱驰振稳定强健性好。

刘岩[7](2020)在《风场特性实测及风参数对大跨悬索桥抖振响应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跨桥梁结构越来越多的横跨在我国广阔的国土腹地,尤其是西部地区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变化极大,山区环境的风场特性极为复杂,很多情况下规范中设计风参数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抗风设计。目前在大跨桥梁实际抗风设计中,通常通过实测来获取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因为风场特性与结构风致振动具有直接关联性,能否准确获得桥位处的实际风参数将直接关系到大桥的抗风设计安全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目前,平原或丘陵地区的风特性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而山口河滩地貌的研究仍欠缺。本文以禹门口地区山口河滩地貌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观测位置设置观测仪器建立临时观测站收集为期一年多的实测数据。基于Matlab程序实现观测期内的实测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样本的分割、筛选、统计分析、以及参数拟合和绘图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该地区的平均风特性和脉动风特性。通过与规范的比较,发现规范中风场特性的推荐值与实测值存在较大偏差,证明了对山口河滩地貌进行风场观测的必要性。(2)桥梁风致振动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便是风特性参数,造成风致振动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风特性参数的确定和模拟,脉动风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分别研究不同风参数对桥梁风致振动带来的影响。本文选取实测研究中与规范差异较大的功率谱、地表类别和平均风速等参数采用谐波合成法分别进行主梁、桥塔和主缆的脉动风场模拟,同时将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将满足要求的模拟结果用于下一步的桥梁抖振计算。(3)以某大跨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建立beam4单主梁模型,获得该桥的动力特性。通过风洞测力和测振试验,得到了该桥主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和气动导数。主梁的气动刚度和气动阻尼通过matrix27自定义单元中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来定义,以此实现抖振自激力的表达。在此基础上,通过导入模拟具有不同风参数的脉动风时程,将抖振力荷载加载到ANSYS抖振分析模型中,对比分析成桥阶段的抖振响应,得到不同风场对抖振响应带来的差异。

蒋继伟[8](2019)在《鞍型屋盖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研究》文中指出对于给定的建筑朝向,来流方向不同使得建筑结构风荷载及风效应均具有方向性。当不考虑方向性时可能会过高估计风荷载或风效应,造成计算结果过于保守。我国荷载规范GB5009-2012中针对设计风荷载的计算没有考虑方向性问题,它利用全风向中的最大风速与最不利风荷载或者风效应系数来确定风荷载和风效应设计值。为了得到更加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为今后的结构抗风设计优化提供参考,需要在结构抗风设计过程中考虑风荷载及风效应的方向性。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最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大跨度屋盖结构的体量大、造价高,考虑方向性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其建造成本,节约经济。本文针对鞍型屋盖的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目前各种风荷载或风效应方向性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不同方法在考虑随机性及各方向风速间的相关性等因素时情况各不相同,这些因素会影响方向性研究结果的精确度。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择同时考虑方向性和随机性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结构风荷载及风效应方向性的分析。(2)基于考虑方向性与随机性的理论研究方法,以一大跨度鞍型屋盖结构为例,分别研究了大尺度稳态强风环境中不同来流方向和建筑朝向下屋盖表面极值风荷载与极值风效应的方向性特征;以此讨论了美国、日本和新西兰抗风设计规范中关于方向性问题规定的差别,进一步发现在我国大尺度稳态强风环境中三种规范的结构抗风设计均存在安全隐患。(3)综合不同规范中关于方向性规定的特点,提出了在考虑各方向风效应相互独立的情况下计算设计风荷载及风效应的方法。在我国大尺度稳态强风环境中各方向极值风速的相关性较弱,甚至趋近于相互独立,在此条件下由所提方法确定的风荷载或风效应设计值比不考虑方向性时的相应值更加经济。同时,通过对Sector-by-Sector方法的分析研究,发现由所提方法确定的风荷载或风效应值总是比其估计值偏大,从而保证了结构抗风设计偏于安全。(4)以鞍型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与主体结构风效应为例,利用北京、济南及哈尔滨等大尺度稳态强风环境中的城市风速信息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此时风荷载及风效应估计值与所提方法的设计值之比约为0.9~1,而不考虑方向性时计算的相应比值约为0.5~0.9。综上,本文建议将考虑各方向风效应相互独立时的风效应计算方法作为我国大尺度稳态强风地区极值风荷载或风效应设计值确定的一种选择方案。

梁张烽[9](2019)在《考虑风的方向性的大跨屋盖结构极限状态响应抗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大跨屋盖结构具有质量轻、柔度大、阻尼小且振型密集等特点,结构的固有频率越来越接近强风的卓越频率,对于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所有这些都给大跨屋盖结构抗风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迫切需要重新验证现有的大跨屋盖结构抗风理论的合理性,开发更精细的抗风设计理论。为了更合理地评价大跨屋盖结构的抗风性能,提高大跨屋盖结构抗风的系统可靠性,本文针对大跨屋盖结构抗风分析理论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出一种改进的独立风暴的方法。该方法兼顾独立风暴值挑选的精度和效率。对于传统的独立风暴峰值的挑选方法——分块法不能够准确的挑选独立风暴的峰值数据,会遗漏部分重要的独立风暴值,以至于影响重现期的极值风速估计。而本文的改进方法——滑块法能快速准确的挑选出独立风暴值,对极值风速估计以及极值响应的计算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2)提出一种考虑风向相关性的方法,该方法是介于不考虑方向因素和独立方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更加合理的表现出风速与风向的相关性。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简化为把各个风向的年最大风速看成相互独立的来计算,但是如果要求更加精细化的去处理这个问题的话,应该要考虑到风速的方向性以及风向之间的相关性,这样会使结果更加合理。(3)利用风洞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构的响应,获得不同风速、不同风向下结构的响应。本文假定的极值响应系数与平均风速的关系为幂指数关系,简化重现期极值响应的计算。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曲线的拟合效果比较好,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可以用其他函数进行拟合。(4)通过对比单独计算16个风向并挑取最大值的方法、sector-by-sector(SBS)的方法、方向风速独立假设以及考虑方向风速修正这些方法算出的极值响应的估计值,本文中考虑方向风速修正的方法则更为精确,结果显得更加合理。在重现期很大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越来越趋于一致,在实际工程中如果需要简便计算,可以使用方向风速完全独立假设的方法,会更加方便。如果更加精细的计算,在考虑方向因子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考虑方向风速修正的方法更加合理。实现以概率性能为基础的大跨屋盖结构抗风优化设计,提高大跨屋盖结构的综合抗风性能。

曾健[10](2019)在《山区悬索桥基于现场实测的平均风统计分析及风致疲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大跨度悬索桥而言,对极值风如台风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问题的探讨是现阶段抗风研究关注的重点,而依托现场实测手段对环境风场长期作用下所导致的结构疲劳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山区大跨柔性悬索桥在峡谷地形风场长期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十分显着,桥梁构件在脉动风荷载长期作用下导致的疲劳损伤不容忽视,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桥梁的整体安全。因此,对山区大跨度悬索桥进行风振疲劳的寿命预测,对其结构耐久性设计及安全评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风振响应与疲劳累积损伤等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依托某山区悬索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风场实测数据,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ATLAB及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基于统计及时域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1)利用山区悬索桥风场监测系统的现场实测风速资料,基于统计方法,通过建立威布尔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概型对该桥位处平均风速、风向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概率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风向的平均风速分布,适用于对平均风速作统计描述。另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分布主要集中在低风速区域,高风速发生的相对频度较小。(2)采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桥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加劲梁相应截面进行了抖振响应时域分析,得到截面相应杆件的应力响应时程,为下文进行抖振疲劳损伤分析奠定基础。(3)利用上述疲劳风荷载分析结果以及抖振响应时域分析方法,进而对山区悬索桥加劲梁在考虑风向影响下的抖振疲劳寿命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当风向一定时,加劲梁的疲劳寿命随着风速的增大呈现出大幅降低的趋势;另外当风速一定时,不同风向作用下在加劲梁上引起的疲劳损伤也具有较大差异,表明风向对结构抖振疲劳寿命的影响不可忽略。同时可以发现当风速一定时,不考虑风向影响下的抖振疲劳寿命相较考虑风向影响时会更短,表明在进行结构风振疲劳设计时,不考虑风向产生的影响将会更为保守。基于桥位处现场实测风速数据对山区悬索桥风致抖振响应以及环境风荷载长期作用于结构所引起的疲劳累积损伤进行了相应分析,从而可为运营期内大桥的抗风安全性评估提供相应依据,同时也可为山区同类型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设计提供有利参考。

二、年最大风压荷载概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年最大风压荷载概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低矮房屋围护结构风荷载方向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速的方向性研究
        1.2.2 风荷载的方向性研究
        1.2.3 各国规范中风向折减系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风荷载方向性的理论分析方法
    2.1 风速的方向性
    2.2 风荷载的方向性
        2.2.1 风荷载的研究方法
        2.2.2 风速阈值确定方法
        2.2.3 GPD参数估计
    2.3 本章小结
3 低矮房屋风荷载方向性研究
    3.1 风速数据来源
    3.2 风速数据分析
        3.2.1 风速阈值的选取
        3.2.2 GPD参数估计
        3.2.3 风速极值估计
    3.3 风压系数方向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低矮房屋围护结构风荷载方向性案例分析
    4.1 低矮建筑风洞试验
        4.1.1 试验模拟
        4.1.2 试验设计
    4.2 低矮建筑围护结构风荷载估计值的对比分析
    4.3 低矮建筑围护结构风荷载案例分析
    4.4 风荷载方向性对风向折减因子的影响研究
        4.4.1 风向折减因子方法的选取
        4.4.2 风荷载方向性对风向折减因子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荷载组合方式对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度影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铁路桥涵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法研究现状
        1.2.1 国内铁路桥涵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法研究现状
        1.2.2 国外铁路桥涵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法研究现状
    1.3 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度影响规律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主要创新点
2 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及荷载组合方式研究
    2.1 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内容和目的
        2.1.1 墩身截面合力偏心距检算
        2.1.2 墩身截面受压承载力检算
    2.2 荷载计算
        2.2.1 列车活载
        2.2.2 列车离心力
        2.2.3 列车横向摇摆力
        2.2.4 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
        2.2.5 风荷载
        2.2.6 长钢轨作用力
        2.2.7 地震作用
    2.3 检算采用的荷载组合
        2.3.1 荷载分类
        2.3.2 考虑地震作用时荷载组合的具体规定
        2.3.3 考虑长钢轨作用力时荷载组合的具体规定
        2.3.4 荷载组合及编号说明
    2.4 极限状态设计法荷载分项系数、组合系数及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2.5 本章小结
3 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程序开发
    3.1 引言
        3.1.1 检算程序设计框架
        3.1.2 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程序主界面
        3.1.3 检算系统程序参数输入界面
        3.1.4 检算结果输出界面
        3.1.5 检算程序部分代码
    3.2 寻找最优控制截面的程序设计
        3.2.1 寻找最优控制截面的方法
        3.2.2 黄金分割法寻找最优控制截面设计流程
    3.3 桥墩检算程序的正确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荷载组合方式下桥墩检算及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荷载组合方式下合力偏心距及截面受压承载力检算规律分析
        4.2.1 跨度为(16+16)m的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结果和规律研究
        4.2.2 跨度为(24+24)m的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结果和规律研究
        4.2.3 跨度为(32+32)m的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检算结果和规律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铁路桥墩重力式桥墩可靠指标校准计算及规律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构可靠度研究理论
        5.2.1 点可靠度与体系可靠度
        5.2.2 结构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
        5.2.3 结构的极限状态和功能函数表达式
    5.3 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5.3.1 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
        5.3.2 一次二阶矩改进法
        5.3.3 帕罗黑莫法
        5.3.4 蒙特卡洛法
    5.4 极限状态方程
    5.5 随机变量分布概型和统计参数
        5.5.1 结构抗力不定性分析
        5.5.2 荷载与抗力统计参数及分布概型汇总
    5.6 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指标计算结果及规律研究
        5.6.1 跨度为(16+16)m的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指标计算结果及规律研究
        5.6.2 跨度为(24+24)m的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指标计算结果及规律研究
        5.6.3 跨度为(32+32)m的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指标计算结果及规律研究
    5.7 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指标校准计算结果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群山环境下某景观斜拉桥的风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景观人行桥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桥址区风气候分析研究现状
        1.2.3 桥址区风环境模拟研究现状
        1.2.4 桥梁结构抗风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人行桥桥址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
    2.1 引言
    2.2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分析
    2.3 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基本风速
        2.3.1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
        2.3.2 极值风速样本的统计分析
        2.3.3 极值风速分布概型拟合
        2.3.4 各风向基本风速的确定
    2.4 本章结论
第3章 复杂群山环境的风场
    3.1 引言
    3.2 桥址地貌模型风洞试验
        3.2.1 试验模型和工况
        3.2.2 试验风场模拟
    3.3 风洞试验结果分析
        3.3.1 平均风特性分析
        3.3.2 脉动风特性分析
    3.4 桥址处设计风速的确定
    3.5 本章结论
第4章 人行桥的有限元计算
    4.1 引言
    4.2 人行桥的有限元建模
        4.2.1 人行桥有限元模型
        4.2.2 人行桥的动力特性
    4.3 人行桥脉动风场的模拟
    4.4 人行桥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人行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5.0 引言
    5.1 人行桥气弹模型设计与制作
        5.1.1 气弹模型相似准则
        5.1.2 气弹模型设计与制作
        5.1.3 气弹模型动力特性验证
    5.2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5.2.1 测点布置和测试仪器
        5.2.2 风洞试验工况
        5.2.3 风洞试验流场模拟
    5.3 风洞试验结果分析
        5.3.1 位移测试结果
        5.3.2 加速度测试结果
        5.3.3 湍流度对人行桥风致响应的影响
        5.3.4 楔形山体对人行桥风致响应的影响
        5.3.5 人行桥气动阻尼分析
    5.4 风洞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5.4.1 均匀流场下的静风响应对比
        5.4.2 均匀湍流场下抖振响应对比
    5.5 人行桥的等效风荷载
    5.6 人行桥的舒适度评价
    5.7 本章结论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考虑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的风电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3 高耸结构风致疲劳研究现状
    1.4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研究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主S-N曲线的疲劳评估理论
    2.1 主S-N曲线理论基础
        2.1.1 焊接接头工作应力的定义
        2.1.2 结构应力计算
        2.1.3 Paris裂纹扩展定律
    2.2 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2.3 雨流计数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主S-N曲线法的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 塔筒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3.2.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3.2.2 模态分析
    3.3 风振响应分析
        3.3.1 风速时程模拟及风荷载生成
        3.3.2 动力响应结果分析
    3.4 结构应力网格不敏感性验证
    3.5 风电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向与风速对塔筒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4.1 风力发电结构有限元模型
    4.2 相同风速下风向变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4.2.1 相同风速不同风向的塔筒动力响应
        4.2.2 相同风速不同风向的疲劳寿命评估
    4.3 相同风向下风速变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4.3.1 相同风向不同风速的塔筒动力响应
        4.3.2 相同风向不同风速的疲劳寿命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的风电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
    5.1 风速风向数据基本情况
    5.2 极值风速样本的抽样分析
    5.3 联合分布概型的拟合与检验
        5.3.1 极值分布理论
        5.3.2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概率模型
        5.3.3 拟合与检验
    5.4 联合分布的基本风速的确定
    5.5 与规范建议值对比分析
    5.6 基于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的风致疲劳寿命评估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桥梁准定常驰振稳定的可靠性分析及强健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2 研究意义
    1.3 驰振研究现状
        1.3.1 准定常驰振研究现状
        1.3.2 非定常驰振研究现状
    1.4 学术构思及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宽高比矩形断面驰振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2.1 准定常驰振理论适用条件
    2.2 经典Den Hartog驰振理论
    2.3 改进的准定常驰振稳定性判据
    2.4 Den Hartog驰振稳定性判据和改进的驰振稳定性判据的关系
    2.5 方形截面测力试验及驰振力系数计算
    2.6 准定常驰振稳定性的分析流程和气动措施设计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梁驰振风洞试验研究
    3.1 桥梁概况
    3.2 桥梁动力特性
    3.3 准定常驰振临界风速计算
    3.4 测振风洞试验
        3.4.1 试验模型
        3.4.2 试验工况
        3.4.3 试验方法
        3.4.4 试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准定常驰振稳定可靠性分析
    4.1 工程结构设计方法
        4.1.1 容许应力设计法
        4.1.2 破坏阶段设计法
        4.1.3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4.2 结构可靠性理论
        4.2.1 结构可靠度的概念及发展
        4.2.2 结构可靠度与可靠指标
        4.2.3 一次二阶矩方法
    4.3 准定常驰振稳定可靠度分析
        4.3.1 准定常驰振稳定功能函数
        4.3.2 风荷载统计描述
        4.3.3 准定常驰振临界风速模型
        4.3.4 准定常驰振稳定可靠度计算
    4.5 算例分析
        4.5.1 准定常驰振稳定可靠度计算
        4.5.2 可靠度对各因素敏感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准定常驰振稳定强健性评价
    5.1 结构强健性理论
    5.2 结构可靠性与结构强健性的关系
    5.3 准定常驰振安全域度随机函数
        5.3.1 风荷载统计描述
        5.3.2 准定常驰振临界风速模型
    5.4 算例分析
        5.4.1 准定常驰振稳定强健性指标计算
        5.4.2 强健性指标对各因素敏感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风场特性实测及风参数对大跨悬索桥抖振响应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桥梁风工程简介
        1.1.1 桥梁风振灾害
        1.1.2 桥梁风致抖振
    1.2 风场特性的研究现状
        1.2.1 风场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风场研究的主要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风观测技术及风场特性简介
    2.1 风观测技术简介
        2.1.1 测站的设立
        2.1.2 风观测仪器设备
    2.2 风场特性
        2.2.1 平均风特性
        2.2.2 脉动风特性
    2.3 风场特性对结构抗风设计的影响
    2.4 风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2.4.1 数据处理原则
        2.4.2 实测数据程序处理实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禹门口山口河滩风场的实测特性
    3.1 平均风特性
        3.1.1 平均风速的风向角
        3.1.2 风剖面
        3.1.3 平均风速的攻角
        3.1.4 桥梁设计基本风速
    3.2 脉动风特性
        3.2.1 紊流强度与阵风因子
        3.2.2 紊流功率谱
        3.2.3 紊流积分尺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跨度桥梁三维脉动风场的模拟
    4.1 谐波合成法
    4.2 风场模拟
        4.2.1 风场模拟基本参数
        4.2.2 风场模拟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跨度桥梁非线性抖振时域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建立桥梁ANSYS有限元模型
        5.2.1 计算理论
        5.2.2 动力特性
    5.3 风洞试验
        5.3.1 节段模型测力试验
        5.3.2 节段模型测振试验
    5.4 气动参数分析
        5.4.1 静三分力系数
        5.4.2 气动导数
    5.5 非线性抖振时域分析
        5.5.1 抖振分析流程
        5.5.2 风参数对抖振响应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鞍型屋盖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建筑结构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研究现状
        1.2.1 平均风速的方向性
        1.2.2 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研究现状
        1.2.3 不同规范关于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处理的规定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问题研究方法
    2.1 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的理论研究方法
        2.1.1 Simiu方法
        2.1.2 Sector-by-Sector方法
        2.1.3 超越界限法
        2.1.4 过境风暴法
        2.1.5 考虑方向性与随机性的理论分析方法
    2.2 各国规范中关于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的处理方法
        2.2.1 日本规范AIJ RLB 2004
        2.2.2 美国规范ASCE 7-10
        2.2.3 澳大利亚/新西兰规范AS/NZS 1170.2
    2.3 种考虑风荷载或风效应方向性问题的新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鞍型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的方向性研究
    3.1 鞍型屋盖风洞试验介绍
        3.1.1 风洞试验设备
        3.1.2 风场模拟
        3.1.3 试验设计
        3.1.4 数据处理
    3.2 风速数据分析
        3.2.1 风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2.2 不同城市风速分析结果
    3.3 鞍型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方向性问题研究结果
        3.3.1 鞍型屋盖风压系数的极值分布
        3.3.2 围护结构风荷载估计值的确定
        3.3.3 不同国家规范分析结果对比
        3.3.4 所提设计风荷载计算方法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鞍型屋盖主体结构风效应的方向性研究
    4.1 结构风致效应分析方法
        4.1.1 研究方法概述
        4.1.2 Newmark-β时间积分法
    4.2 鞍型屋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建模实例
        4.2.2 结构模态分析
        4.2.3 结构瞬态动力分析
    4.3 鞍型屋盖主体结构风效应分析
        4.3.1 鞍型屋盖主体结构风效应系数
        4.3.2 鞍型屋盖主体结构风效应极值分析
    4.4 鞍型屋盖主体结构节点位移及单元应力方向性分析
        4.4.1 不同国家规范分析结果对比
        4.4.2 所提设计风效应计算方法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考虑风的方向性的大跨屋盖结构极限状态响应抗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气边界层风荷载特性
        1.2.1 大气边界层平均风特性
        1.2.2 大气边界层脉动风特性
    1.3 大跨屋盖结构考虑风向效应的研究现状
        1.3.1 大跨屋盖结构动力响应的方向性研究
        1.3.2 年最大风速和风向的联合概率分布研究
        1.3.3 风速风向及风致响应概率分布特性研究
        1.3.4 多目标极限状态响应抗风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1.4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及研究意义
        1.4.1 极值风速计算方法
        1.4.2 风洞试验关于方向性系数的取值
        1.4.3 考虑方向性的极值效应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极值风速估计
    2.1 风速极值统计理论
    2.2 极值分布模型
    2.3 一种改进的独立风暴法
        2.3.1 独立风暴的挑选
        2.3.2 不考虑方向的极值风速估计
    2.4 多方向的极值统计
    2.5 极值风速估计实例分析
        2.5.1 不考虑风向的极值风速模型
        2.5.2 考虑风向的极值风速模型
        2.5.3 完全独立多元极值统计模型
        2.5.4 考虑风向相关性的多元极值统计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
    3.1 大跨屋盖结构风振特点和形式
    3.2 风振的计算方法
        3.2.1 时域法
        3.2.2 频域法
    3.3 工程实例
        3.3.1 工程概况
        3.3.2 模型及试验设备
        3.3.3 大气边界层模拟
        3.3.4 测点布置及试验安排
        3.3.5 测压试验数据处理
        3.3.6 平均风压系数计算结果及分析
    3.4 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方向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跨屋盖结构极限风荷载效应
    4.1 极值风荷载效应
    4.2 折减效应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10)山区悬索桥基于现场实测的平均风统计分析及风致疲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悬索桥发展概述
        1.1.2 桥梁风工程学科的发展概述
        1.1.3 大跨悬索桥抗风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现场实测的大跨度桥梁风场及疲劳风速谱研究
        1.2.2 大跨度桥梁风振响应研究
        1.2.3 大跨度桥梁风振疲劳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某山区悬索桥桥址区风场实测与平均风统计分析
    2.1 引言
    2.2 某山区悬索桥风场监测系统
        2.2.1 工程概况
        2.2.2 环境风场监测系统简介
    2.3 基于实测数据的桥位处平均风统计分析
        2.3.1 实测风速数据的预处理
        2.3.2 考虑风向影响的平均风统计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山区悬索桥抖振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抖振响应的基本分析方法概述
        3.2.1 抖振响应的频域分析方法
        3.2.2 抖振响应的时域分析方法
    3.3 某山区悬索桥抖振响应的时域分析
        3.3.1 桥址处脉动风场的数值模拟
        3.3.2 抖振响应时域分析的气动力模型
        3.3.3 抖振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山区悬索桥风振疲劳损伤分析
    4.1 引言
    4.2 疲劳的基本理论概述
        4.2.1 疲劳损伤机理
        4.2.2 S-N曲线
        4.2.3 疲劳损伤的基本分析方法
        4.2.4 适合大跨度桥梁高周疲劳的损伤律
    4.3 基于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桥址区疲劳风速分析
    4.4 基于上述理论的某山区悬索桥抖振疲劳有限元时域分析
        4.4.1 疲劳应力谱的基本统计方法
        4.4.2 基于有限元时域方法的抖振疲劳分析步骤
        4.4.3 某山区悬索桥风振疲劳有限元时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年最大风压荷载概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钢板组合梁桥温度-风荷载耦合作用效应研究[D]. 姚龙龙. 新疆大学, 2021
  • [2]低矮房屋围护结构风荷载方向性[D]. 吴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荷载组合方式对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可靠度影响规律的研究[D]. 赵秋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群山环境下某景观斜拉桥的风致响应研究[D]. 张帅光. 浙江大学, 2020(02)
  • [5]考虑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分布的风电塔筒风致疲劳寿命评估[D]. 张广隶.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6]桥梁准定常驰振稳定的可靠性分析及强健性评价[D]. 李罕. 长安大学, 2020(06)
  • [7]风场特性实测及风参数对大跨悬索桥抖振响应影响的研究[D]. 刘岩. 长安大学, 2020
  • [8]鞍型屋盖风荷载和风效应方向性研究[D]. 蒋继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考虑风的方向性的大跨屋盖结构极限状态响应抗风性能研究[D]. 梁张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山区悬索桥基于现场实测的平均风统计分析及风致疲劳研究[D]. 曾健.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年最大风压负荷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