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程明喜[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李薇[2](2020)在《中职学校课堂师生冲突及其应对研究 ——基于教师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领域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教师与学生由于其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价值观、遵守的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而他们难以在诉求上总是步调一致,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广泛存在。研究中职学校的师生冲突,对于构建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维持和谐稳定的课堂秩序,建设温馨有爱的班集体以及发扬积极乐观的校园文化,有着积极的价值。本文在梳理中外文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的现状。对课堂师生冲突的表现、影响、现状及原因进行研究,并努力探求预防和解决课堂师生冲突的策略,以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明确课堂师生冲突的必然性,从而能正确认识冲突,积极接纳冲突,采取科学策略预防冲突,采取有效策略解决冲突,从而构建和谐校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冲突的概念、课堂师生冲突的概念、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本文的理论和文献综述。主要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各国内外文献分析。第三部分: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首先对S中等专业学校概况进行介绍,对本次问卷调查进行阐述,随后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了课堂师生冲突的频度、类型、表现、处理、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师生冲突的认识。第四部分: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主要从课堂师生冲突的预防及管理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第五部分: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的应对策略。提出了课堂师生冲突的预防及管理策略,并创新性提出身心语法程序学简快心理疗法在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中的应用。
秦百魁[3](1994)在《试谈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文中研究指明试谈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秦百魁(邢台地区工业学校054000)教育学告诉我们:所谓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来掌握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发展认识能力,逐渐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这是学生的一种认识活动,这个认识活动与人类的认识活动基本...
吴波[4](2003)在《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文中指出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物理学是由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定理所构成的能自圆其说的严密逻辑体系。要学好、教好物理学,首先必须认真学好、教好物理概念。掌握牢固的、正确的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学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研究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文所指基础物理主要是指中学物理,也泛指小学自然课中的物理知识和中专物理以及大学普通物理。物理概念是基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薄弱环节之一。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题海战术、押题、猜题等急功近利的短期教学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在目前高考制度没有重大变革的大背景下,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物理概念教学中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也值得探讨和研究。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是基础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调研法、实践——理论——实践循环法对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面上对物理概念的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阐明了物理概念教学的认知过程,提出了一些较有成效的具体做法。对物理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结论有:物理概念的引入要注意科学性;物理概念的形成要注意启发性;物理概念的剖析要注意严密性;物理概念的巩固要做到经常性。
黄丽[5](2008)在《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的剧烈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随时都能感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也能感受到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失调现象,以及人类为了适应变迁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在不断变迁的文化体系中,文化的变迁和调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对文化的最终检验就是看这种文化能否为其主体所接受,能否适应新环境。因而,在剧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实现文化自觉,深入思考文化的调适问题,也就显得非常迫切。选择文化内涵相对简单、文化变迁较为剧烈,而文化调适更具典型意义的一个特定的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意义,而且更具备现实调查研究的可行性。本文田野调查地点选择了湖南省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枫树维吾尔族在民族构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族际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社区,社会和文化的变迁非常迅速,同时枫树维吾尔族相对较好地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和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状态。剧烈变迁的社会和文化,使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各民族文化,不断在物质、制度、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调适,现代和传统交汇,多元文化缤纷复杂。本文从研究湖南维吾尔先民落籍湖南的历史着手,探讨湖南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变迁,试图撩开笼罩在湖南维吾尔族身上的那袭神秘的面纱,使湖南维吾尔族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也使其他兄弟民族能够更客观的了解湖南维吾尔族。本文着力于分析研究在现代文明建设中,传统与现实猛烈碰撞中湖南维吾尔族面临的困惑和迷茫,并努力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湖南维吾尔族走向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力图通过湖南维吾尔族一例,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去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少数民族文明建设的多样性特点。本文采用民族学和社会学、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实地调查为主,辅以文献资料。全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论述选题意义、研究条件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评述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理论,以及与湖南维吾尔族相关研究的成果及缺陷。第二章主要论述湖南维吾尔族的历史、姓氏来源以及当代湖南维吾尔族的基本状况。湖南维吾尔族在明朝初年定居湖南,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的迅速变化,湖南维吾尔族经历数次激烈的社会与文化变迁,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第三章论述湖南维吾尔族的文化适应与变迁。湖南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文化适应的结果。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在社会环境中,湖南维吾尔族都表现出极大的文化适应性,使得湖南维吾尔族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体系和自己的特色。第四章论述湖南维吾尔族的人口发展与经济生活的变迁。湖南维吾尔族定居湖南时是三百人左右,六百多年后已发展为一万多人。湖南枫树维吾尔族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借助民族特点,还积极开发了孵化业、加工业、商业饮食和旅游业,既开发了民族经济,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五章论述湖南维吾尔族的婚姻与家庭。湖南维吾尔族的婚姻受传统婚姻禁忌、政府政策、宗教信仰、民族关系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婚恋形态的变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湖南维吾尔族的通婚圈反映出维吾尔族与周围民族的关系非常和谐。第六章论述湖南维吾尔族教育体制及其功能的变迁。湖南维吾尔族历来就重视教育,所以民族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并且涌现出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七章论述湖南维吾尔族的民族意识。在民族识别以前,湖南翦氏认同于回族。1952年民族识别后,翦氏族人的民族身份变成维吾尔族,民族意识越来越强,枫树维吾尔族与回族关系密切,但“回维”民族并未形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问,笔者调查出外界眼中枫树维吾尔族形象以及对他们对湖南维吾尔族的认同。第八章是结论,论述湖南维吾尔族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以及他们的选择。湖南维吾尔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已经碎片化,正在重构。在适应湖南的自然人文环境时,湖南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既要彰显民族特性,又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促进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王艳玲[6](2017)在《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问题”有了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关注就成为世界数学教育的趋势之一,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将“问题解决”作为核心内容及课程目标。尽管学者们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定义描述不同,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心理学研究者对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视角不同,但都将数学问题解决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研究的目的都在于发现学生问题解决的规律和特征、通过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水平和思维能力。本研究中,在已有的针对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基础上,笔者界定了数学问题解决等相关的概念、术语,并确定了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问题。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测量,评价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的取向,以量化研究为主,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纸笔测验及解题记录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通过对研究资料及获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在本研究所进行的“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两类数学问题解决的测验中,学生的表现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学生在“非常规问题—探索型”测验中得分要低于“常规问题—应用型”的测验得分,对于具体的题目类型,学生完成比较好的是“小数运算、整数运算、鸡兔同笼问题”这三类问题;两个测验中使用的高频解题策略比较相似,学生的解题错误主要集中在“不理解题意”和“计算类”的错误上;但通过将两个测验中所有样本进行水平分组,并对两个测验的每道题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进行每一个样本的逐一比较,笔者发现,学生在“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解题表现上并不是均衡和对等的,或者说学生一般思维能力与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而且,本研究中的三个样本学校来源于“常规问题—规则型”测验的同水平组,却在“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测验中均表现出了成绩上的显着差异,而且三所校在学生解题错误情况及策略使用上也明显存在差异。另外,学生样本在问题解决的结果、过程表现上也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这个结果使得探讨影响学生问题解决因素的现实状况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分析了来自“学生自身、课程、教学及环境”四个方面因素的现实样态,并与学生在本研究中的测试成绩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学生问题解决的效果。概括的说,学生问题解决的表现是其自身观念及元认知的再现,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的复刻。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提出了“要基于‘问题解决’展开数学教学,要加强对一般解题策略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要重视对实践类问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要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观念及解题的元认知、要调整数学问题解决教与学的方式”这样几个有针对性的建议,供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以期切实改进研究与实践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周晋[7](2018)在《美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音乐教育是美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美育育人功能的必要途径。本文以我国美育改革发展为背景,以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家美育政策、国内外美育思想、音乐学科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统计调查等方法,从音乐教育认识、音乐教育资源配置、音乐课程教学、音乐教育管理,对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路。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进行了文献综述,提出了研究思路方法,阐述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章,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概述。本章对美育改革发展、湖南农村学校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调查工作的规划与开展、调查的内容与问题结构、调查工具的信度与效度、抽样方法与地区学校、样本信息等进行了描述。第二章,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认识。从美育性质、价值、地位三个方面,以及思想渊源、政策导向、现状三个维度,对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认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章,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本章重点从教师队伍,场地、器材与教材两个方面,分析评价了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专业、专职与兼职情况,薪酬、进修与培训,以及常规教学场地与器材、创新性教学场地与器材、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等问题。第四章,湖南农村学校音乐课程教学。本章主要针对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实践活动两个问题,依照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对湖南农村学校音乐课程开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实践活动等进行了全面审视,客观呈现了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管理。本章以农村学校为核心,从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两个方面,根据有关政策,对管理机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工作开展等涉及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管理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价。第六章,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改进思路。本章针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通过提高政治站位和美育认识,推动音乐教育认识深化;通过统筹教师资源管理、均衡硬件配置,推动音乐教育资源优化;通过岗位专职化、人员专业化、制度规范化、手段信息化,推动音乐教育管理精细化;通过打一场“音乐课程攻坚战”、开展“音乐课程达标验收”、规范课堂教学内容、实行实践活动课程化,推动音乐课程管理标准化。结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该部分全面系统地对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思路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孟然平[8](2005)在《中专物理教学中学生技能培养的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财富,而劳动者的技能是重要的财富。 中专物理教学中突出技能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技能为主线,挖掘物理教材中各方面利于学生发展和技能培养的因素,培养学生会学习的技能,启迪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重点掌握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基本技能,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问卷调查和教学观察表明:中专师生对技能认知、学生的自我认知、技能培养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实践研究证明:立足中专学生的特点,以国内外技能培养理论为指导,积极稳妥地进行中专物理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模式,对中专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培养学生,才能被社会所接受,真正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蓝刚[9](2019)在《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价值目标不仅是要培养青年群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合格公民并具备参政议政能力和掌握一定政治技能的“政治人”,更是希望通过青年人的个体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对青年人在政治社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的角色虽各不相同,但产生的影响却各有千秋。传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如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虽然在传播政治文化、塑造合格政治公民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途径在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不仅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由于其叙事视角、叙事容量、叙事方式鲜活性、生活性等特性,赋予了青年人极大的政治参与空间及传播与制造内容的能力。话语权的转移意味着青年人可以自主选择政治信息、大胆地表露政治主张与政治见解,围绕某一政治事件或议题在虚拟空间中开展线上政治活动。这种迥异于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对当前青年政治社会化环境与内容、功能与方式的改造,推动着政治社会化范式由单向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型。本文关注的焦点就是微传播在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与意义,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微传播营构的全新媒介环境,是如何以其丰富多姿的媒介景观通过解构传统的时空观,聚缩了政治社会化的历程,加速了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周期;(2)这种在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新型战略变迁,将如何长期而持续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认知及价值取向;(3)微传播环境下政治参与模式的重构及虚拟政治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改写了青年人政治角色的体验与扮演,不同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与激增且多元的政治信息会如何冲击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与规范、动摇青年人理性的政治选择从而背离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向及目标。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面对政治社会化途径中出现的媒介途径演变,本文以微传播为逻辑起点,运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对微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微传播、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途径等概念和功能的梳理与阐释,并以异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经典社会理论和场域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构建;其次分别对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即传统媒介、网络、微传播进行了分析,考察不同媒介途径的历史沿革并比较不同途径优劣与异同;再次围绕微传播的技术特质及虚拟形态,探究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即如何支撑并拓展、保障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同时将微文化、微政治作为考察指标,结合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分别探析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价值,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以及对青年人政治关注度、政治表达意愿、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结合实证发现复杂的舆论环境、开放的言论空间、虚拟的实践行为、低效的参与行为将导致青年人政治认知歧异化、政治表达随性化、政治知行偏差化、政治态度冷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微传播媒介责任、舆论主体、监管体系、思政教育的缺失与青年人媒介素养、群体文化、社会心态、认同意识的困乏等;最后在对微传播媒介责任与商业逻辑、个体权利、公民意识、社会需求间关系进行思考的同时,还从发挥文化引导力、完善政治参与渠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几方面提出了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改进举措。
周荣甲[10](2010)在《试谈同伴教育在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实效性的运用》文中指出本文就新时期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中,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如何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增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的实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试谈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中职学校课堂师生冲突及其应对研究 ——基于教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冲突的概念 |
二、课堂师生冲突的概念 |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 |
第二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一、显性冲突与隐性冲突 |
二、冲突的管理和预防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课堂师生冲突类型相关的文献 |
二、课堂师生冲突成因相关的文献 |
三、课堂师生冲突影响相关的文献 |
四、课堂师生冲突策略相关的文献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章 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S中等专业学校概况 |
一、S中等专业学校的基本情况 |
二、S中等专业学校师生特点 |
第二节 S中等专业学校师生冲突调查概述 |
一、被调查教师基本情况 |
二、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 |
第三节 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课堂师生冲突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二、课堂师生冲突的频度 |
三、课堂师生冲突的类型 |
四、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师生冲突的认识 |
五、课堂师生冲突的表现 |
六、课堂师生冲突的处理 |
第四章 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课堂师生冲突预防不到位的原因 |
一、教师缺乏课堂师生冲突预防的意识 |
二、教师缺乏课堂师生冲突预防的能力 |
第二节 课堂师生冲突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
一、教师缺乏课堂师生冲突管理的意识 |
二、教师缺乏课堂师生冲突管理的能力 |
第五章 S中等专业学校课堂师生冲突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课堂师生冲突的预防对策 |
一、培养课堂师生冲突预防的意识 |
二、提高课堂师生冲突预防的能力 |
第二节 课堂师生冲突的管理对策 |
一、培养课堂师生冲突管理的意识 |
二、提高课堂师生冲突管理的能力 |
三、课堂师生冲突现场管理的具体对策 |
第三节 课堂师生冲突的发生后管理对策 |
一、身心语法程序学简快心理疗法的基本思想和中职师生课堂冲突结合 |
二、身心语法程序学简快心理疗法在中职课堂师生冲突中实践步骤 |
三、身心语法程序学简快心理疗法在中职课堂师生冲突中的具体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物理概念与物理教学 |
1.1 物理概念的定义和分类 |
1.2 物理概念的特点 |
1.3 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4 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1.5 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物理概念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
2.1 建构主义与物理概念教学 |
2.2 物理概念教学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
2.3 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概念教学 |
2.4 物理概念教学的思维分析 |
2.5 前物理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的关系 |
第三章 物理概念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3.1 物理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 |
3.2 物理概念教学的教学过程 |
3.3 物理概念教学的教学原则 |
3.4 物理概念教学与物理教学中其它部分的关系 |
3.5 物理概念教学的技术和艺术 |
3.6 物理概念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
第四章 物理概念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
4.1 物理概念的引入 |
4.2 物理概念的形成 |
4.3 物理概念的剖析 |
4.4 物理概念的巩固 |
第五章 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5.1 物理概念教学实例一(初中) |
5.2 物理概念教学实例二(成人中专) |
5.3 物理概念教学实例三(大学) |
5.4 物理概念教学实践总结 |
第六章 物理概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
6.1 物理概念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
6.2 现代教育技术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 |
6.3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与大学物理概念教学 |
6.4 基础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6.5 几点理论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发表过的与物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和论着 |
附录 |
致谢 |
(5)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关于社会变迁和文化调适的理论 |
第三节 关于湖南维吾尔族的研究 |
第二章 湖南维吾尔族概况 |
第一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历史源流 |
第二节 翦氏族谱 |
第三节 湖南维吾尔族现状 |
第四节 枫树——“维吾尔族第二故乡” |
第三章 湖南维吾尔族的文化适应与变迁 |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变迁 |
第二节 制度文化的变迁 |
第三节 精神文化的变迁 |
第四章 湖南维吾尔族的人口发展与经济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民族人口的发展 |
第二节 枫树的经济生活 |
第三节 枫树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湖南翦氏维吾尔族的婚姻状况 |
第二节 枫树维吾尔族婚姻形态的变迁 |
第三节 枫树维吾尔族的家庭 |
第六章 湖南维吾尔族教育体制及其功能的变迁 |
第一节 传统教育及其功能 |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优秀儿女 |
第七章 湖南维吾尔族的民族意识 |
第一节 湖南维吾尔族民族意识的特征 |
第二节 “回维族”并未形成 |
第三节 外界眼中的枫树维吾尔族 |
第八章 民族发展:压力、困境与选择 |
第一节 对湖南维吾尔族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的理解 |
第二节 湖南维吾尔族文化的碎片化与重构 |
第三节 对湖南枫树维吾尔族发展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及论着 |
附录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标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问题、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一、问题的含义 |
二、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数学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一、数学问题的含义 |
二、数学问题的结构 |
三、数学问题的特征 |
四、数学问题的分类 |
第三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一、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 |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 |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
四、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 |
五、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
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
七、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总结 |
一、研究范围:广泛且繁杂 |
二、概念内涵:丰富并多义 |
三、研究重点:交叠与更替 |
四、研究视域:独立兼并行 |
五、研究问题:拓展和延伸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术语的阐释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方法的取向 |
二、具体方法的运用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三节 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
二、研究工具的运用 |
三、数据收集的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信度、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四章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结果表现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工具 |
二、评分框架 |
三、数据的编码与整理 |
四、试测 |
五、正式施测 |
第二节 学生常规数学问题测验(T2)结果的分析 |
一、T2的信度、区分度、难度检验 |
二、T2的分数及差异分析 |
三、T2成绩不同分值的分布 |
四、学生对T2题目及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
五、小结 |
第三节 学生非常规数学问题测验(T1)结果的分析 |
一、T1的信度、区分度、难度检验 |
二、T1的分数及差异分析 |
三、T1成绩不同分值的分布 |
四、学生对T1题目及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
五、小结 |
第四节 学生常规问题、非常规问题(T2、T1)测验结果的对比 |
一、(T2、T1)相关系数、差异系数的检验 |
二、(T2、T1)同类问题成绩的对比 |
三、(T2、T1)同类问题水平的对比 |
四、(T2、T1)结果的整体对比 |
五、小结 |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整体表现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个体表现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学校差异 |
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性别差异 |
第五章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表现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研究 |
二、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
第二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分析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分析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比较 |
三、小结 |
第三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情况的分析 |
一、学生视角:对策略使用的自我判断 |
二、研究者视角:对可识别策略的判断 |
三、整合视角:对策略使用的整理 |
四、小结 |
第四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比较 |
一、策略使用的(T2、T1)题目比较 |
二、策略使用的学校比较 |
三、策略使用的性别比较 |
四、策略使用的水平比较 |
五、小结 |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表现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表现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工具 |
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学生因素的分析 |
一、学生的数学观念 |
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念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元认知 |
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元认知 |
五、小结 |
第三节 对课程因素的分析 |
一、《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
二、学生对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内容的看法 |
三、教师对数学教材问题解决内容的看法 |
四、小结 |
第四节 对教学因素的分析 |
一、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 |
二、教师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 |
三、小结 |
第五节 对环境因素的分析 |
一、家庭环境 |
二、其他环境 |
三、小结 |
第六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二、课程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三、教师教学与数学问题解决 |
四、环境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多样,共性与差异并存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受到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
第二节 建议 |
一、转变观念,基于“问题解决”开展数学教学 |
二、加强对问题解决一般策略的课程设计与教学 |
三、重视对实践类问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 |
四、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观念及问题解决的元认知 |
五、调整数学问题解决教与学的方式 |
第三节 反思 |
一、本研究的局限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生测试 1 |
附录二:学生测试 2 |
附录三:学生自评表 1 |
附录四:学生自评表 2 |
附录五:学生调查问卷 1 |
附录六:学生调查问卷 2 |
附录七:学生调查问卷 3 |
附录八:学生调查问卷 4 |
附录九:学生调查问卷 5 |
附录十: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十一: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十二:家长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美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我国美育改革发展导向 |
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美育的学术视野 |
二、学校艺术教育研究叙事 |
三、农村音乐教育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美育改革发展 |
二、湖南农村学校 |
第二节 调查工作的规划与开展 |
一、内容与问题结构 |
二、工具信度与效度 |
三、抽样方法与地区学校 |
四、样本基本信息 |
第二章 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认识 |
第一节 美育性质 |
一、思想基础 |
二、政策导向 |
三、现状评价 |
第二节 成人价值 |
一、思想基础 |
二、政策导向 |
三、现状评价 |
第三节 同等地位 |
一、思想基础 |
二、政策导向 |
三、现状评价 |
第三章 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 |
第一节 师资队伍 |
一、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 |
二、专业、专职与兼职情况 |
三、薪酬、培训与教研情况 |
第二节 场地、器材与教材 |
一、常规教学场地与器材 |
二、创新性教学场地与器材 |
三、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 |
第四章 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教学 |
第一节 课堂教学 |
一、课程开设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学方法 |
四、课程评价 |
第二节 实践活动 |
一、实践活动开展 |
二、实践活动管理 |
第五章 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管理 |
第一节 学校外部管理 |
一、机构人员 |
二、工作职责 |
第二节 学校内部管理 |
一、机构人员 |
二、工作开展 |
第六章 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改进思路 |
第一节 推动认识深化 |
一、提高政治站位 |
二、深化美育认识 |
第二节 推动资源配置优化 |
一、统筹教师资源管理 |
二、均衡硬件配置管理 |
第三节 推动课程教学标准化 |
一、课程开设标准化 |
二、课堂教学标准化 |
三、实践活动标准化 |
第四节 推动管理精细化 |
一、管理岗位专职化 |
二、管理人员专业化 |
三、管理制度规范化 |
四、管理手段信息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后记 |
(8)中专物理教学中学生技能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中专技能培养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 |
1.1 中专技能培养的研究现状 |
1.2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2. 中专技能培养研究综述 |
2.1 技能的理论概述 |
2.1.1 技能的性质 |
2.1.2 技能的种类及特点 |
2.1.3 学科背景下技能的含义 |
2.2 中专技能培养的特点和依据 |
2.2.1 中专技能培养的特点 |
2.2.2 中专技能培养的依据 |
3. 中专物理教学及培养学生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方案的总体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 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3.2.1 访谈调查情况 |
3.2.2 问卷调查情况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4. 中专物理教学中技能培养的实施方案与实验研究 |
4.1 中专物理教学与技能培养的实施方案 |
4.1.1 心智技能的培养的实施方案 |
4.1.2 操作技能培养的实施方案 |
4.2 中专物理教学中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 |
4.2.1 实验研究的总体设计 |
4.2.2 实验的具体实施和课例展示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5. 结语 |
5.1 总结 |
5.2 未尽研究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分层次模块化教学”课题部分摘要 |
附录2: 学生操作技能评价量规 |
本人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
(9)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2 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理论阐释 |
2.1 核心概念概述 |
2.1.1 微传播的内涵与功能 |
2.1.2 政治社会化概念梳理 |
2.1.3 政治社会化途径类别 |
2.1.4 青年政治社会化特征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异化理论 |
2.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2.2.3 场域理论 |
3 青年政治社会化媒介途径的变迁 |
3.1 政治社会化的传统途径:传统媒介 |
3.1.1 实现社会控制,引导社会态度 |
3.1.2 改造政治文化,实现政治控制 |
3.1.3 建构政治情感,确立政治价值观 |
3.2 政治社会化的现代途径:网络 |
3.2.1 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特点 |
3.2.2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影响与调控 |
3.3 政治社会化的新型途径:微传播 |
3.3.1 扩大政治社会化参与 |
3.3.2 促进政治社会化教育 |
3.3.3 创设政治社会化范式 |
3.3.4 决定政治社会化意义 |
4 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
4.1 微传播技术特质,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支撑 |
4.1.1 独到的信息传播表现 |
4.1.2 平等的主客传受关系 |
4.2 微传播虚拟形态,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拓展 |
4.2.1 微传播虚拟社会交往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 |
4.2.2 微传播虚拟社会治理保障青年政治社会化 |
5 微文化与微政治: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微传播实践 |
5.1 微文化,微传播领域的文化表征 |
5.1.1 微文化概念特征与阅读表现 |
5.1.2 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价值 |
5.1.3 微文化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 |
5.2 微政治,微传播领域的政治动员 |
5.2.1 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 |
5.2.2 微政治的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 |
5.2.3 当代青年微政治行为实证调查 |
6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成因剖析 |
6.1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
6.1.1 复杂的舆论环境导致政治认知歧异化 |
6.1.2 开放的言论空间导致政治表达随性化 |
6.1.3 虚拟的实践行为导致政治知行偏差化 |
6.1.4 低效的参与行为导致政治态度冷漠化 |
6.2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成因剖析 |
6.2.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缺失和青年媒介素养的匮乏 |
6.2.2 微传播舆论主体的缺欠和青年群体文化的疲乏 |
6.2.3 微传播监管体系的缺憾和青年社会心态的困乏 |
6.2.4 微传播思政教育的缺限和青年认同意识的倦乏 |
7 微传播环境下改进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思考及举措 |
7.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相关思考 |
7.1.1 商业逻辑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
7.1.2 个体权利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
7.1.3 公民意识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
7.1.4 社会需求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
7.2 发挥微传播的文化引导能力 |
7.2.1 加强微传播舆论引导力的建设 |
7.2.2 改进微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
7.2.3 提升微传播的文化领导力建设 |
7.3 完善微传播的政治参与渠道 |
7.3.1 规范微传播的政治表达秩序 |
7.3.2 优化微传播的政治整合功能 |
7.3.3 促进微传播的政治文明发展 |
7.3.4 增大微传播的政治伦理管控 |
7.4 重视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
7.4.1 推动媒介素养纳入思政教育体系 |
7.4.2 开展隐性教育丰富思政教育模式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青年人使用微传播政治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试谈同伴教育在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实效性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伴教育的基本理论 |
二、利用同伴教育资源, 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实效的现实依据 |
1. 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理念转变的必然要求。 |
2. 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是改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现状的必然要求。 |
3. 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是尊重高职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 |
4. 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是适应高职生生活学习环境的必然要求。 |
5. 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是高职生未来成长的必然要求。 |
三、挖掘利用同伴教育资源, 增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实效性 |
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观念。 |
2. 以宿舍为同伴教育的阵地, 以同伴引导教育同伴。 |
3. 以学生党建为同伴教育的抓手, 以榜样示范激励同伴。 |
四、试谈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中职学校课堂师生冲突及其应对研究 ——基于教师的视角[D]. 李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试谈中专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J]. 秦百魁. 中专物理教学, 1994(S1)
- [4]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D]. 吴波. 江西师范大学, 2003(02)
- [5]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D]. 黄丽. 兰州大学, 2008(12)
- [6]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艳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7]美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湖南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调查研究[D]. 周晋.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8]中专物理教学中学生技能培养的研究[D]. 孟然平. 河北师范大学, 2005(10)
- [9]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D]. 蓝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10]试谈同伴教育在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实效性的运用[J]. 周荣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