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社会化

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社会化

一、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社会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1](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杨玲玲[2](2021)在《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文明新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志愿服务实践,把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作为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培养时代新人,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等环节的路径选择,在助推幸福龙江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在参与社会治理中书写新篇章,在全国志愿服务中呈现新风貌。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研究坚持立足地方省情,结合国情,反映社情,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实证研究作为现实基础,致力于通过探寻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正确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充分挖掘和探索黑龙江省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状况、队伍建设、服务内容、质量效益等方面具有的地域特色,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方法,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提出符合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有效策略,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文章主要围绕五个章节内容展开:第一章主要阐释选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理论概述,从志愿服务相关概念界定出发,系统梳理了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成果,为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和创新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进行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分析,整体考察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和取得成效,总结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基本经验;第四章主要进行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针对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和参与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针对数据统计做好相关分析,为后续提出建设性和针对性措施奠定实践基础;第五章主要进行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政策指向,围绕志愿服务发展的大学生主体,结合学校教育、社会氛围、制度机制等,明确提出实现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创新策略。

谭裕开,谢石生[3](2021)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直接关系着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研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团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存在凝聚力动摇、吸引力下降、号召力削弱、动员力受影响、影响力减弱等困境。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力需要加强价值导向引领,发挥典型榜样示范,优化共青团干部队伍,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创新共青团组织工作。

薛成[4](2020)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开封市6所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开启了改革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部分,在提供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成为我国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标志。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将更多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或人民团体,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共青团作为我国特有的群团组织,自成立以来就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因此,共青团组织更应该把握发展机遇,弥补政府社会治理的缺位和失灵,积极为社会治理贡献力量。高校共青团作为共青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有着怎样的表现,面临着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有针对性的找到合理的政策建议,都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亟待探索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公共治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政府失灵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分析研究共青团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基础概念。以开封市6所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切入点,分析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以及其中的成功经验,明确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立性不够;参与社会治理相关政策制定缺失;参与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性不强等问题。结合调查问卷与自身工作实际,提出要强化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支持;建立参与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格局;夯实参与社会治理人才资源基础;整合参与社会治理资源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为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杨利利[5](2020)在《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其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不断发生的大学生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和伤害生命等事件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生命观问题。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却面临着实效性不强的困境,其在推动大学生生命观形成与塑造中的作用发挥不足。因而,必须通过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挥其在大学生生命观引领中的积极作用。责任伦理为研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内含的责任意蕴、伦理特点以及鲜明的实践特征等均体现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伦理诉求,因而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彰显出中重要应用价值。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每一主体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不足、教育合力缺乏、大学生生命自觉意识匮乏、教育运行不畅等。这些问题反映出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缺失,并主要在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体现出来,即责任伦理思维缺失,责任主体协同不够、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责任实践规范不足。为此,必须要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引入责任伦理,重新梳理教育的逻辑理路。在目标层面,追求自我生命、人类生命与自然、个体生命与社会、代际生命的和谐;在内容层面,以生命责任为主线,通过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生命敬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发展教育以进行视野拓展;在主体层面,强调多元主体责任共担,推动家庭责任伦理践行、规范学校责任伦理实践、促进社会责任伦理分摊以及个体责任伦理承担。基于责任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探索,应把握三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在理念方面,坚持立足生命、面向生命、回归生命;在原则方面,遵循目的善与手段善、前瞻性与追溯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内在统一;在方法运用方面,通过引发生命责任冲突、形成生命责任体验法、强调生命责任叙事以激发主体动力。为探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应针对现实问题,从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进行有效把握。第一,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第二,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第三,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第四,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王晋[6](2020)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共青团在校园稳定、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担当和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变幻万千和国际关系的紧张,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严峻前所未有。高校共青团必须在继续巩固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新形势拓展其创新功能,更大广度、更大力度、更大效度地发挥育人实效。协同育人,就是高校共青团在世界意识形态较量愈演愈烈、全社会“大思政”格局基本形成、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共青团职能自我创新发展等背景中顺势而生。本文围绕着在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如何围绕着协同育人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网上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阐述了高校共青团的主要传统职能、分析了高校共青团职能拓展的时代背景以及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新使命。同时,通过多种育人方式的比较进一步对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进行界定,对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进行详细阐述。针对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成效、问题及原因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对近几年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成效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了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得出协同育人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新时代发挥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创新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理念。本文提出了针对性较强,行之有效的对策,探讨了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一方面提升了高校共青团的职能理论研究与自我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另一方凸显了高校共青团的育人功能,从而达到协同高校所有的育人力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确保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质量。

王佳晨[7](2020)在《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学生社团是指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以平等民主的参与方式,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为了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实现自我价值而形成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打破了校际、年级和专业边界,学生社团成员自主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成长进步。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的思维逻辑、学习方式和社交范围等都与以往大不相同,高校学生社团随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个性鲜明、种类繁多、形式新颖等新特征。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团发展的需求,开展对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纵观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坚持党委领导、团委协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实行分级制的管理模式是我们的成功经验,但同时还存在诸多尚待改进之处。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据协同治理理论,分析认为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社团管理的组织架构科层化现象严重;社团管理制度僵化特征明显;社团管理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机制缺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社团功能的有效发挥,优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包括:传统单向管理理念的影响与协同治理理念的缺位;社团组织结构设置受学校管理行政化影响;学生参与社团动机功利化及社团骨干官本位意识浓厚;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在权责、监督与信息方面存在阻滞。因此,优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需要树立协同治理理念,构建互动畅通、平等协商的治理、沟通、参与治理制度,完善社团内外部协同治理机制。

王宇星[8](2020)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政治社团。2018年1月,贺军科在共青团十七届七中全会上首次使用“团的组织力”,提出“全方位推进从严治团,提升团的组织力、战斗力”;共青团中央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高校共青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高校领域的重要组织形态,其政治目的是为高校党组织培育和输送先进青年作为组织后备力量,这决定了高校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对青年学生的政治领导和组织服务职能。青年学生是高校共青团的生力军,高校共青团犹如一块“磁铁”,其组织力等同于磁力。因此,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力建设直接关系青年学生对共青团的感知,直接影响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直接决定高校党组织“新鲜血液”的供给情况。本文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主线,贯彻“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规律,并以“问题”为导向对论文撰写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遵照上述研究路径,本文的逻辑框架主要包括“绪论——概念界定——理论渊源——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现状评析——难题剖析——对策探析”这七个部分。绪论阐释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主要回答为何、如何研究该选题。第一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相关概念界定。从阐释性研究范式的视角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进行界定,奠定整个研究的基础和方向。第二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渊源。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组织力建设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进行梳理,辅之以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学中有关组织力建设的思想理论,力争横纵古今中外,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学理依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间维度为线索,分别整理归纳“共青团的‘组织力’概念正式提出”前后两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从贯通性的视角切入回顾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中蕴含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现状评析。从建设成效和面临机遇这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党建带团建”的平稳化、传统建团与网络建团基本覆合、活动运行体系的多层次性;党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网络媒体的驱动发展以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稳步推行。第五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难题剖析。基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六力”模型及其三级指标体系,分别从党团关系、团干部素质、网络团建水平、组织内部控制、团内政治生态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六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对策探析。针对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难题,分别提出优化“党建带团建”的路径、团干部能力培养、分级对应强化网络团建、建立“平衡计分卡式”与“积分银行”等可行对策。

李建明[9](2019)在《新时代新余市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新时代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6月29日,中国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审核通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新团章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群团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密切联系青年、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而青年自组织作为青年群体自发成立、自我管理、自我运作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在青年群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共青团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必须纳入到共青团的工作格局中来。因此,作为青年群体中最重要的官方组织——共青团,如何发挥好党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如何正确认识自身与青年自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团结青年,加强青年的向心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这既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我国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党的十九大及共青团十八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大背景下,新余市共青团组织应重新审视自身与青年自组织的关系,发现双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党联系青年群体的桥梁。新时代,要正确处理好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积极争取党政支持,优化合作的外部环境;完善团组织自身架构,增强对青年自组织有效覆盖;健全青年自组织运行机制,提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能力;发挥对青年自组织的引领作用。

马琳琳[10](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二、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社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社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2)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注释
第二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概念界定
        (一)志愿者
        (二)志愿服务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理论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形成的志愿服务理论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志愿服务思想
        (四)西方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和公民社会理念
    注释
第三章 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分析
    一、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一)起步酝酿阶段(1949-1962)
        (二)形成初创阶段(1963-1992)
        (三)社会转型阶段(1993-2000)
        (四)深化发展阶段(2001-2011)
        (五)规范完善阶段(2012 至今)
    二、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成效
        (一)志愿服务活动规模不断扩大
        (二)志愿服务实践项目逐渐丰富
        (三)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得到增强
        (四)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趋于完善
    注释
第四章 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样本分布
        (三)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分析
        (四)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分析
    二、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知识技能掌握薄弱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存在形式化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实践内容受限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考核评价片面
    三、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者自身学习动力不足
        (二)高校志愿服务宣传和文化引领力不足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力度不大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制度体系不健全
第五章 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策略
    一、大学生应增强自身参与志愿服务的内驱力
        (一)增强对志愿服务精神认同感
        (二)提升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
        (三)加强自身志愿服务专业素养
    二、高校应加强对志愿服务的教育和引导
        (一)重视志愿服务精神培育
        (二)强化对志愿者的教育引导
        (三)夯实志愿服务建设的队伍基础
    三、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氛围
        (一)加大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力度
        (二)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
        (三)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运作
        (四)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环境
    四、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制度机制
        (一)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招募注册
        (二)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管理
        (三)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资金保障
        (四)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保障
        (五)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考核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织力与高校共青团组织力
    1. 组织力、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内涵界定
    2. 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鲜明特征
    3. 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内在结构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的困境
    1. 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团组织的凝聚力提升面临困局
    2. 个别学生沉迷虚拟世界,团组织的吸引力提升受到挑战
    3. 个别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组织的号召力提升不够充分
    4. 个别学生纪律意识较弱,团组织的动员力提升效果不佳
    5.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需求逐步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提升还需突破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1. 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
    2. 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党建引领团建的内在要求
四、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困境的化解之策
    1. 加强价值导向引领,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凝聚力
    2. 发挥典型榜样示范,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
    3. 优化共青团干部队伍,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号召力
    4. 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动员力
    5. 创新共青团组织工作,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影响力
五、结语

(4)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开封市6所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共青团组织
        (二)社会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三)政府失灵理论
        (四)非政府组织理论
第二章 开封市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现状
    一、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开封市高校共青团组织人员情况
        (二)开封市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情况
第三章 开封市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一)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立性不够
        (二)参与社会治理相关政策制定缺失
        (三)参与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四)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性不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体制依赖
        (二)参与社会治理共治理念的缺乏
        (三)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性不强
        (四)资源运用效率不高
第四章 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支持
        (一)完善顶层设计
        (二)激发组织活力
    二、建立参与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格局
        (一)加强志愿精神与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鼓励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承接政府服务职能
        (三)发展青年志愿者组织
    三、夯实参与社会治理人才资源基础
        (一)推动人才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人才资源结构的多样化
        (三)推动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方法的转变
    四、整合参与社会治理资源
        (一)利用资源枢纽,建立青年发展智库
        (二)打造信息枢纽,在多元治理格局中形成综合联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核心概念释析
        1.4.1 生命
        1.4.2 生命观
        1.4.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1.4.4 责任与伦理
2 责任伦理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概述
    2.1 责任伦理概述
        2.1.1 责任伦理的提出
        2.1.2 责任伦理的涵义与特征
        2.1.3 责任伦理与传统信念伦理的比较
    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及其责任伦理
        2.2.1 责任主体与责任伦理
        2.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责任伦理
    2.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责任伦理理论溯源
        2.3.1 中国传统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撷英
        2.3.2 西方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演变
        2.3.3 马克思恩格斯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探究
    2.4 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作用
        2.4.1 彰显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目标的伦理意蕴
        2.4.2 扩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伦理范围
        2.4.3 体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的伦理诉求
        2.4.4 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伦理规范
3 责任伦理缺失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
    3.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度低的责任伦理审视
        3.1.1 责任理念滞后
        3.1.2 责任理解错位
        3.1.3 责任认知偏差
    3.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合力缺乏的责任伦理分析
        3.2.1 学校责任缺位
        3.2.2 社会责任弱化
        3.2.3 家庭责任转移
    3.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生命自觉匮乏的责任伦理追问
        3.3.1 自然生命责任意识淡化
        3.3.2 社会生命责任意识淡薄
        3.3.3 精神生命责任意识淡漠
    3.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运行不畅的责任伦理反思
        3.4.1 责任风险防范不力
        3.4.2 责任过程调控不足
        3.4.3 责任评价机制不完善
4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逻辑理路
    4.1 目标追求:生命和谐
        4.1.1 自我生命和谐
        4.1.2 人类生命与自然和谐
        4.1.3 个体生命与社会和谐
        4.1.4 代际生命和谐
    4.2 内容完善:视野拓展
        4.2.1 对自我负责——生命健康教育
        4.2.2 对自然负责——生命敬畏教育
        4.2.3 对社会负责——生命价值教育
        4.2.4 对未来负责——生命发展教育
    4.3 主体指向: 责任共担
        4.3.1 家庭责任伦理践行
        4.3.2 学校责任伦理规范
        4.3.3 社会责任伦理分摊
        4.3.4 个体责任伦理承担
5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要求
    5.1 理念确立: 生命为本
        5.1.1 立足生命
        5.1.2 面向生命
        5.1.3 回归生命
    5.2 原则遵循: 内在统一
        5.2.1 目的善与手段善的统一
        5.2.2 前瞻性与追溯性的统一
        5.2.3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5.3 方法运用:动力激发
        5.3.1 引发生命责任冲突
        5.3.2 注重生命责任体验
        5.3.3 强调生命责任叙事
6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6.1 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
        6.1.1 增强前瞻责任思维
        6.1.2 树立关怀责任思维
        6.1.3 确立整体责任思维
    6.2 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
        6.2.1 学校主导
        6.2.2 社会参与
        6.2.3 家庭协作
    6.3 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
        6.3.1 形成生命责任认知
        6.3.2 涵化生命责任情感
        6.3.3 锤炼生命责任意志
        6.3.4 践行生命责任行为
    6.4 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6.4.1 注重责任伦理风险防范
        6.4.2 加大责任过程调控力度
        6.4.3 完善责任伦理评价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四、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协同育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功能的内涵拓展
    第一节 高校共青团的主要传统职能
        一、助手与后备军的职能
        二、桥梁与纽带的职能
        三、代表和维护青年具体利益的职能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职能拓展的主要背景
        一、世界意识形态较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不断加强
        二、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冲击越发频繁与深入
        三、全员育人格局因时而生因势而成
    第三节 新时代赋予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新使命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新使命
        二、育人功能是高校共青团内在之维
        三、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特殊价值
第二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涵、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
        一、基于多种育人方式的比较
        二、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界定
    第二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观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立德树人教育
    第三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特征
        一、协同育人对象的广泛性
        二、协同育人方式的多样性
        三、协同育人过程的协同性
        四、协同育人效果的直接性
第三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成效、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成效
        一、协同育人有了一定认知
        二、协同育人开拓了新方式
        三、协同育人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第二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问题
        一、共青团育人组织保障不力
        二、共青团育人队伍建设不强
        三、共青团育人载体比较单一
        四、共青团育人实效不尽人意
    第三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原因分析
        一、共青团育人思想认识不够
        二、共青团育人协同意识不强
        三、共青团育人协同机制薄弱
第四章 新时代发挥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以学生为主体,创新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理念
        一、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学生的理念
        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理念
        三、融入全员育人的大格局的理念
        四、适应大学生新要求的发展理念
    第二节 以改革为根本,创新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过程
        一、健全高校共青团育人机构
        二、创建高校共青团育人模式
        三、协调高校大思政格局育人关系
        四、科学评价高校共青团育人成效
    第三节 以活动为重点,提升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实效
        一、做实做细社会实践活动
        二、“青马工程”为试点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锦上添花
        四、社团活动百花齐放
        五、社会组织大力参与
    第四节 以合力为目标,开创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体系
        一、协同教书育人,充实共青团的育人内涵
        二、协同组织育人,把准共青团的育人方向
        三、协同管理育人,健全共青团的育人机制
        四、协同服务育人,优化共青团的育人目标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核心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阐释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协同治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适切性
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历史考察
    3.1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历史发展
    3.2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4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
    4.1 问题调查
    4.2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问题成因
5 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优化对策
    5.1 树立协同治理理念
    5.2 构建系统治理制度
    5.3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研究的缘起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述评
        2、国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1、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的不足点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校共青团的角色定位及职能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学理内涵
        1、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科学内涵
        2、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构成维度
        3、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影响因素
        4、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目标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及团干部工作队伍的特征
        1、新时代蕴含新变化、铺就新课题、促成新要求
        2、新时代团干部工作队伍与大学生群体的个性
        3、新时代团干部工作队伍与大学生群体的共性
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论述
        2、列宁关于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论述
        1、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重要性的理论论述
        2、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内容的理论论述
        3、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作用的理论论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组织力建设的思想
        1、基本精神之“以人为本”、“持中贵和”
        2、“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经世思想观念
        3、管仲治国良方之教训成俗、信息管理
    (四)西方管理学中有关组织力建设的理论
        1、学习型组织理论
        2、内容型激励理论
三、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考察(2012.11-2020.04)
        1、共青团的“组织力”概念正式提出之前(2012.11-2018.01)
        2、共青团的“组织力”概念正式提出之后(2018.01-2020.04)
    (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经验启示
        1、坚持党的领导与自我发展有机结合
        2、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协同推进
        3、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承继
四、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现状评析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成效
        1、“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平稳化发展
        2、传统建团与网络建团已基本实现覆合
        3、立足职能形成多层次的活动运行体系
    (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机遇
        1、党的政治生态建设为团提供范本
        2、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团提供驱动力
        3、“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逐步推行
五、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难题剖析
    (一)政治导向力有待进一步巩固
        1、部分高校党团关系存在错位现象
        2、部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实效弱
    (二)团队领导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1、部分团干部工作成员理想信念不坚
        2、部分团干部工作成员业务水平不高
    (三)组织结构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1、存在网络团建落后于网络建团现象
        2、存在组织缺乏过程控制机制的现象
    (四)组织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1、对高校共青团的定位认知不一致
        2、对高校共青团活动的认知不一致
        3、对高校共青团的效用认知不一致
    (五)发展推动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存在绩效考核不科学现象
        2、存在组织激励乏力的现象
    (六)自我革新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1、“从严治团”有待进一步推进落实
        2、存在创新引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
六、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对策探析
    (一)巩固高校共青团的政治导向力
        1、坚持与完善“党建带团建”的制度
        2、加强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思想建设
    (二)增强高校共青团的团队领导力
        1、加强团干部工作成员的理论学习
        2、提高团干部工作成员的工作能力
    (三)提升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力
        1、促使网络团建跟上网络建团步伐
        2、建立健全组织内部过程控制机制
    (四)强化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凝聚力
        1、把握大学生思想特征和利益诉求
        2、提高大学生团员组织生活的成本
        3、拓展高校共青团的有效覆盖范围
2”的育人模式'>4、坚持“灌输+对话>2”的育人模式
    (五)提高高校共青团的发展推动力
        1、优化与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2、优化与完善组织激励机制
    (六)加强高校共青团的自我革新力
        1、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团”工作
        2、注重创新并推动团组织创新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新时代新余市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调查研究法
第2章 新时代共青团和青年组织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共青团
        2.1.2 新时代
        2.1.3 青年自组织的内涵及特征
    2.2 新时代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的特点和要求
        2.2.1 新时代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的特点
        2.2.2 新时代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的要求
    2.3 相关理论
        2.3.1 第三部门理论
        2.3.2 公民社会理论
        2.3.3 合作治理理论
第3章 新余市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现状
    3.1 新余市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
        3.1.1 新余市社会组织概况
        3.1.2 新余市青年自组织的特征
        3.1.3 新余青年自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3.2 新余市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概述
        3.2.1 培育和发展青年自组织
        3.2.2 与青年自组织开展项目合作
    3.3 新余市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3.3.1 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自组织的外部环境严峻
        3.3.2 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自组织方式单一
        3.3.3 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地位不对等
        3.3.4 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互动水平偏低
第4章 新余市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共青团组织对青年自组织的关系不明确
    4.2 青年自组织对党团认可度不高
    4.3 党政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足
    4.4 青年自组织发展水平偏低
    4.5 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之间的信任缺失
第5章 经验与启示:上海经验
    5.1 打造枢纽型团组织
    5.2 社会化运作方式
    5.3 争取党政支持
    5.4 探索共青团组织自身改革发展
    5.5 启示
        5.5.1 共青团应加强与青年自组织的互动
        5.5.2 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的合作是新时代青年工作的要求
        5.5.3 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的互动应以平等合作为先
第6章 完善新余市共青团和青年自组织关系的对策
    6.1 积极争取党政支持,优化合作的外部环境
        6.1.1 提升青年自组织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
        6.1.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6.1.3 促成宏观支持格局
    6.2 共青团组织完善自身架构,增强对青年自组织有效覆盖
        6.2.1 共青团组织自身改革及转型
        6.2.2 资源供给多元化
        6.2.3 弱化行政色彩
    6.3 青年自组织健全自我运行机制,提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能力
        6.3.1 拓宽青年自组织资金来源
        6.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3.3 健全自我运行机制
    6.4 共青团组织发挥对青年自组织的引领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社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研究[D]. 杨玲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校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谭裕开,谢石生. 改革与开放, 2021(04)
  • [4]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开封市6所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D]. 薛成. 河南大学, 2020(06)
  • [5]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 杨利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6]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D]. 王晋. 吉首大学, 2020(03)
  • [7]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王佳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8]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研究[D]. 王宇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新时代新余市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关系研究[D]. 李建明. 南昌大学, 2019(01)
  • [10]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社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