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宰羊2000万头(论文文献综述)
包海波[1](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苏日娜[2](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查娜[3](2020)在《阿巴嘎旗畜牧业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
潘海莉[4](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王琳瑛[5](2019)在《乡村文化空间形塑及其发展政策义涵 ——以西北C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发展研究中的核心因子之一,文化固然重要,但关乎文化得以成长的土壤和生境乃更为值得深究的选题。本研究探讨的文化空间异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用词汇,而是发展语境下的文化空间,其为立足于乡村社区底板上的泛化概念,是国家治理视阈下公共性显着的全景式场域。基于西北地区长期的田野观察,经验判断后抽离得出贫困文化、商业文化、精英文化以及“文化的文化”(信仰文化)四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空间形塑变量,深描其对文化空间的形塑过程及结果,并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层面探讨发展政策启示,以期回应乡村全面发展的文化意涵。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范式的个案研究,以中国西北地区C村为个案,具体采借扩展个案法和反证法的逻辑思维以微见宏、间接反观,得出超越个案的科学结论及政策涵义。界定发展语境下“文化空间”的基本内涵,包括其内部结构是物质维、实践维与精神维的三重组合体系,及其属性的多功能梯次表征等延伸辨析。文化空间是农民的生计舞台、公共记忆、地方秩序和精神家园,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常态化社会样态。文化空间被四种亚文化形塑后的空间表达为“内卷”与“挣脱”、“腐蚀”与“抵制”、“合作”与“疏离”、“区隔”与“逃逸”的关联过程,在持续性地被压缩、被切割、被扭曲、被宰制后,文化空间呈内卷化、扁平化、扭曲化及多中心化。四大形塑文化在争夺与挤压中,文化空间集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相互缠绕并最终呈现出一种“纠结的发展”,致使农民自在自为的表达、选择、机会、能力、尊严等日趋逼仄。研究发现,文化空间遭遇多重力量的叠加挤占、造成“无主体的发展”及农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虚化。如此区隔的、固化的甚至是异化的文化空间将农民牢牢吸附,严重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让乡村发展困境重重。文化空间已然演变为国家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对象、工具抑或前提,蕴涵丰富的现代化治理要义。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不平衡不充分”到“全面发展”,可得四个层面的政策启示:第一,从社会建设层面,提供均等的城乡公共服务,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打破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牢固“物质兴”的第一发展定量;第二,从经济建设层面,搭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平台,引领商业文化的义利观与合作共赢的市场观,规避农业经营风险、提升农民竞争力,保障农民土地、产权等经济权益;第三,从政治建设层面,通过“三治合一”促使国家治理重心下沉,致力于社区营造,重塑精英与社区群体内部的有机联系、回归农民的发展主体性地位;第四,从文化建设层面,健全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驱动“一核多元”的文化治理模式,拓宽农民可行能力提升的“大育人工程”。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社区,培育理性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流信仰文化。合力塑造友好型文化空间,确保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中国梦,赋权赋能助推农民习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自由全面的文化内涵式发展路径。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包括,将文化空间拓延至发展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研究,选题本身具有创新性;借用反证法来研究文化空间,逆向思维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构建“贫困文化—商业文化—精英文化—文化的文化”四维分析框架,属微观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
常倩[6](2018)在《基于效益与质量提升的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羊肉作为一种优质肉类,已成为居民肉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羊肉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中国肉羊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中国肉羊产业发展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资源与环境的制约、生产效益与产品质量提升等多方压力,同时肉羊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在此严峻形势下,肉羊产业如何组织以提升经营效益,改善产品质量,实现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政府以及学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从效益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维度对肉羊产业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首先利用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肉羊产业主体效益、产品质量、产业组织进行理论分析,并探讨肉羊产业组织对效益与产品质量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肉羊产业的关键环节出发,对肉羊养殖和屠宰加工两个环节的组织形式及其对效益与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再次研究肉羊养殖和屠宰加工两个环节的纵向协作问题,对纵向协作的基本形式、决定因素及其对效益与质量的影响、合同设计与农户参与等进行分析;接下来将肉羊产业相关辅助行业和机构纳入分析范围,研究肉羊产业的空间集聚问题;之后,采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组织对肉羊养殖效益与质量控制的影响;最后探讨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如何优化以实现效益与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产业组织是影响肉羊产业效益与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产业组织可以通过影响成本和产品差异化而影响生产者效益,通过影响生产者质量控制的能力和动力而作用于产品质量。第二,肉羊养殖环节组织效率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激励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家庭经营到养殖合作社,再到公司制肉羊养殖,生产成本优势降低,而差异化优势凸显。第三,肉羊屠宰加工是产品差异化与价值提升的关键环节。肉羊屠宰加工呈现从以肉羊屠宰为主,到羊肉分割分级,再到羊肉及其副产品深加工的不同发展阶段,产品差异化程度和价值逐渐提升。第四,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是企业对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权衡的结果,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是推动紧密纵向协作的重要因素。第五,肉羊产业集聚对相关主体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是混合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研究的特色和可能的创新有:第一,从效益和质量两个视角综合分析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第二,将质量的品质与安全属性区别分析,并建立生产者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用以定量分析。第三,利用微观调研数据计量分析产业组织对肉羊养殖效益与质量控制的影响。
崔姹[7](2018)在《我国肉羊产业链主要环节纵向协作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分配角度》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肉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愈显重要。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偏远山区和草原牧区,肉羊产业更是被定位为乡村(牧区)振兴和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但肉羊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中小养殖户仍是主体,市场波动对肉羊生产的冲击很大。加强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的产销紧密协作、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是保障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在对4个典型省区8个县市的养殖场户、合作社、屠宰加工企业及交易市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当前屠宰加工企业向深加工发展的趋势,对我国肉羊产业主要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及分配格局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综合利润率、公平协调度等定量指标及TVP-SV-VAR模型,对不同纵向协作模式下利益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然后运用Clog-log及D-H等模型对影响养殖户协作意愿及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纵向协作主体中间商贩、合作社及屠宰加工企业的协作意愿及协作行为进行剖析,寻找促进协作的关键因素;运用Shapely值等方法从利益分配静态、动态角度及养殖户行为角度对协作关系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借鉴发达国家肉羊产业促进协作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我国肉羊产业链各环节加强协作、促进利益合理分配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为:(1)纵向协作模式产业链条利益分配格局存在不同。在市场交易方式下,绵羊产品在养殖+中间商+企业+零售产业链条中,农区与牧区(无中间商贩环节)的利益分配比例分别为65.90:9.34:10.02:14.74与71.99:14.62:13.39;山羊产品在农区养殖+中间商贩+企业+餐馆与养殖+企业+零售产业链条中,利益分配比例分别为40.46:7.04:1.55:50.95与73.25:12.74:14.01。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下,养殖+企业+零售产业链中,绵羊产品在农区与牧区利益分配比例分别为52.43:23.08:24.49与59.60:18.12:22.28,山羊产品在农区的利益分配比例为27.57:47.57:24.86。公司+养殖户模式下,绵羊产品在农区养殖+企业+零售产业链条利益分配比例为2.90:51.82:45.28。(2)紧密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更趋合理化,但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下,绵羊产品农区与牧区产业链条公平协调度为0.85与0.90,处于不协调状态;山羊产品农区公司+合作社+养殖户产业链条公平协调度为0.75,绵羊产品农区公司+养殖户模式产业链条公平协调度为0.60,均处于弱协调的状态;利益分配机制亟待完善。(3)不同环节利益分配传递具有不同的特征。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利益向其他环节传递具有时变性特征;在以上两环节正向信息冲击下,利益分配格局呈现有利于其自身的变化态势,对其他环节影响较小;而零售环节正向信息对其他环节利益变化影响不具有时变性,对利益分配格局变化影响较小。(4)养殖户纵向协作意愿影响因素中,非农就业地点、对饲料价格波动风险的感知、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协作信息对其影响为正;养殖时间、对价格关注程度、对养殖中提供服务的感知、交易习惯的沿袭对其影响为负;对中间商贩感知规模越小,对压价现象感知越严重,协作意愿越强。(5)养殖户纵向决策选择与紧密纵向协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纵向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家中非农人员的存在,养殖规模程度、减少投入资金、享受技术服务、享受政策优惠及外部相关政策的推动为正;从事肉羊养殖时间、对出栏价格的关注程度、周边没有其他养殖户加入对其影响为负。在紧密纵向协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中,非农地点、享受技术服务、享受政策优惠及外部相关政策的推动对紧密纵向协作的影响为正;家中非农人员的存在、肉羊养殖人数、是否借贷资金、筹集资金难度均为负影响。(6)中间商贩、合作社及屠宰加工企业等其他纵向协作环节与养殖户协作意愿强烈,在协作过程中处于主导方,通过协作起到了稳定货源、提高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效应等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养殖户收入,达到了共赢;但在合作的过程中,亦存在环节过多、养殖户收入提高幅度低等弊端,利益联接机制亟待完善。(7)现有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是纵向协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利益共享传递机制不健全是其动态原因;资金缺乏、养殖规模限制及对新模式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其缓慢发展的主要内在原因。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运用多种方式手段提高相关部门及养殖户对新兴纵向模式的认识;建立完善小农户与现代肉羊产业联结机制;注重增强纵向协作模式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不断培育壮大屠宰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产品;注重有效需求的培育与引导,从消费端引导纵向协作模式发展等政策建议。
蒋加尔[8](2017)在《中国肉制品行业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研究 ——以上海梅林并购SFF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核心技术的不足和“中国品牌”的认知度低、溢价能力低,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成功迈向全球市场的步伐。为了响应国家创新型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号召,实现中国匠人精神和民族品牌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跨国并购。中国肉制品企业希望通过实施跨国并购获取国外优质的牛羊肉资源、先进的屠宰加工技术和全球的销售渠道,实现产业链的延伸,达到规模效应。2016年,中国资本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655起和2490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其中,中国肉制品行业近五年内主要达成6笔海外并购交易,交易对价合计约460.63亿元。但与中国跨国并购高增长率对应的却是较低的成功率。中国跨国并购起步于1984年,肉制品行业的大型跨国并购交易始于21世纪初,其发展历程较短。对于跨国并购中遇到的各类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中国肉制品企业在应对风险的经验方面明显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缺乏并购风险的识别意识和控制策略,中国肉制品企业往往在跨国并购前认识不足,并购谈判中处于劣势,并最终导致并购整合的失败。本文以跨国并购中中国肉制品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为切入口,逐一分析跨国并购中的六大财务风险;在对国内外知名学者理论研究的分析基础上,结合上海梅林并购SFF案例的特点,针对六大财务风险制定详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案;通过财务报告和尽调报告信息,挖掘上海梅林在并购交易中所面临的具体风险点及其采取的防控措施,与近五年内中国肉制品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应对策略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有完善提高的地方。最终分析的结果是,上海梅林在并购SFF的过程中,对于战略决策风险、税务风险、偿付风险和整合风险这四项风险控制上做得很到位,只是在目标企业估值风险和融资风险上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上海梅林并购SFF过程中体现出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都可以提炼出很多值得国内肉制品企业借鉴的启示和建议。
马昕[9](2017)在《河南省牛羊屠宰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河南省是畜牧业大省,同时也是传统的肉牛肉羊主产区。目前肉牛出栏量位居全国第一,牛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牛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牛羊肉消费量越来越大,在肉类总产量中占据的比重也随之增加,慢慢改变了过去以猪肉为主的肉类消费结构。牛羊屠宰上游与牛羊养殖相连,下游与牛羊肉品消费相连,做好牛羊屠宰工作对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国家目前并未出台一部专门关于牛羊屠宰的法律法规,河南省也未出台针对牛羊屠宰及其监督管理的办法,牛羊屠宰及其监管工作目前依然处于攻坚“深水区”,仍存在大量问题。为了提高河南省牛羊屠宰业发展水平,加强河南省牛羊屠宰监管工作,从而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河南省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笔者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牛羊屠宰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并到部分市、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了解了牛羊屠宰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通过与相关人员的面对面访谈也获得了河南省牛羊屠宰及其监管工作的一手资料。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我省牛羊屠宰存在屠宰户和屠宰作坊众多、屠宰场数量少、大多规模小且经济效益低、屠宰场选址随意、屠宰设施不完善、肉品品质检验不规范、屠宰技术人员素质偏低、屠宰废弃物处理不科学、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屠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不仅给牛羊肉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不利于河南省牛羊屠宰业的良好发展。通过对河南省牛羊屠宰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探讨,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牛羊屠宰及其监管的先进做法,提出提高河南省牛羊屠宰业发展水平、规范河南省牛羊屠宰监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即:通过建立“职业屠宰人”制度和加强对屠宰户的培训教育来强化对屠宰户、屠宰作坊的管理;提高牛羊屠宰场经营水平;加大财政投入,推动牛羊屠宰行业发展;加强牛羊屠宰监管制度建设;健全牛羊屠宰监管体系;引导全社会参与促进牛羊屠宰业良性发展;强化牛羊肉消费市场的监管等。
陈栋[10](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二、澳大利亚宰羊2000万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宰羊2000万头(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结论 |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沙毕纳尔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一)文献 |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
四、田野点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行政区划 |
三、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人口情况 |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
三、寺领集团——集赛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历程 |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结论 |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乡村文化空间形塑及其发展政策义涵 ——以西北C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田野社区概况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空间:从“缺席”到“在场” |
2.2 文化空间: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
2.3 文化与发展的内在关系 |
2.4 发展语境下的“文化空间”建构 |
2.5 小结:由零散式界定到全景式重构的文化空间 |
第三章 贫困文化的空间表达:“内卷”与“挣脱” |
3.1 贫困文化:文化空间的第一发展定量 |
3.2 文化空间的内卷化 |
3.3 挣脱文化空间的发展束缚 |
3.4 小结:思想观念支配发展逻辑 |
第四章 商业文化的空间表达:“腐蚀”与“抵制” |
4.1 商业文化及其空间的乡土叙事 |
4.2 商业文化的空间烙印 |
4.3 熟人社会的抵制 |
4.4 小结:经济逻辑支配下的商业文化实践 |
第五章 精英文化的空间表达:“合作”与“疏离” |
5.1 精英文化的标准化与简单化 |
5.2 精英文化主导下的地方化合作 |
5.3 精英文化主导社区发展需求 |
5.4 小结:精英逻辑疏离大众发展逻辑 |
第六章 信仰文化的空间表达:“区隔”与“逃逸” |
6.1 信仰文化:村落空间的文化内塑力 |
6.2 被区隔的文化空间 |
6.3 向往新文化空间的个体逃逸 |
6.4 小结:信仰逻辑替代发展逻辑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发展政策启示 |
7.3 讨论:文化空间与国家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基于效益与质量提升的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逻辑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肉羊产业效益与产品质量的理论分析 |
2.3 肉羊产业组织的理论分析 |
2.4 肉羊产业组织影响效益与质量的机理分析 |
2.5 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组织特征 |
3.1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历史 |
3.2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3.3 肉羊产业组织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肉羊家庭经营分析 |
4.1 肉羊家庭经营的概念 |
4.2 肉羊家庭经营的优势 |
4.3 肉羊家庭经营的分化 |
4.4 肉羊家庭经营面临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肉羊企业化经营分析 |
5.1 肉羊养殖合作社 |
5.2 公司制肉羊养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产品差异化与价值提升的肉羊屠宰加工分析 |
6.1 肉羊屠宰加工组织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
6.2 肉羊屠宰加工发展不同阶段 |
6.3 肉羊屠宰加工的效益与质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的肉羊产业纵向协作分析 |
7.1 纵向协作的基本形式与运行机制 |
7.2 纵向协作形式对效益与质量的影响分析 |
7.3 纵向协作形式的决定 |
7.4 肉羊产业纵向协作的实证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多种效应整合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 |
8.1 肉羊产业集聚特征 |
8.2 肉羊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
8.3 肉羊产业集聚的效益与质量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产业组织对肉羊养殖效益与质量控制影响的计量分析 |
9.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
9.2 产业组织对肉羊养殖效益影响的计量分析 |
9.3 产业组织对肉羊质量控制影响的计量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提升肉羊产业组织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10.1 提升肉羊产业主体组织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10.2 提升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10.3 提升肉羊产业集聚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11.1 主要研究结论 |
11.2 完善肉羊产业组织、促进效益与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
11.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我国肉羊产业链主要环节纵向协作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分配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背景下肉羊产业弱势地位凸显 |
1.1.2 环节协作关系松散不利于乡村振兴及小农利益的增长 |
1.1.3 协调环节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协作关系紧密发展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6.1 肉羊与羊肉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6.2 产业链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6.3 纵向协作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6.4 契约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6.5 利益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价格传递理论 |
2.1.2 路径依赖理论 |
2.1.3 聚点理论 |
2.1.4 农户行为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2.2.1 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分析框架 |
2.2.2 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评价 |
2.2.3 利益主体纵向协作行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肉羊产业链纵向协作概况 |
3.1 纵向协作模式发展历程 |
3.1.1 纵向协作形成期—环节主体逐步完善,集市交易出现 |
3.1.2 纵向协作发展期—协作主体多元化,市场交易为主 |
3.1.3 纵向协作转型期—新兴主体及协作模式涌现 |
3.2 纵向协作环节发展概况 |
3.2.1 生产环节 |
3.2.2 流通环节 |
3.2.3 屠宰加工环节 |
3.3 纵向协作模式发展概况 |
3.3.1 养殖到屠宰加工环节 |
3.3.2 屠宰加工到批发环节 |
3.3.3 批发到零售环节 |
3.4 小结 |
第四章 肉羊产业链纵向协作利益分配格局——基于典型地区的实证分析 |
4.1 调研地区肉羊产业纵向协作发展概况 |
4.1.1 新疆肉羊产业纵向协作现状 |
4.1.2 内蒙古肉羊产业纵向协作现状 |
4.1.3 河北省肉羊产业纵向协作现状 |
4.1.4 四川省肉羊产业纵向协作现状 |
4.2 纵向协作模式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
4.2.1 养殖环节 |
4.2.2 中间商贩环节 |
4.2.3 屠宰加工环节 |
4.2.4 零售环节 |
4.3 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分析 |
4.3.1 传统市场交易模式 |
4.3.2 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 |
4.3.3 公司+养殖户模式 |
4.3.4 不同纵向协作模式下利益分配格局比较分析 |
4.4 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评价 |
4.4.1 综合利润率计算 |
4.4.2 公平协调度计算 |
4.4.3 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肉羊产业链纵向协作利益分配传递特征研究 |
5.1 产业链纵向协作环节价格及利润变化特征 |
5.1.1 环节价格变化特征 |
5.1.2 环节利润变化特征 |
5.1.3 环节价格变化与利润相关性分析 |
5.2 产业链纵向协作利益分配传递时变性特征分析 |
5.2.1 模型选择 |
5.2.2 模型检验 |
5.2.3 实证结果 |
5.2.4 内在作用机理 |
5.2.5 结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肉羊产业链纵向协作主体行为研究 |
6.1 养殖户协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养殖户样本基本情况 |
6.1.2 协作意愿机理分析 |
6.1.3 协作意愿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及研究假设 |
6.1.4 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6.1.5 结论 |
6.2 养殖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协作模式选择机理分析 |
6.2.2 协作模式选择指标选取及研究假设 |
6.2.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6.2.4 结论 |
6.3 中间商贩纵向协作意愿及协作行为分析 |
6.3.1 调研中间商贩概况 |
6.3.2 调研中间商贩纵向协作意愿及协作行为分析 |
6.4 合作社纵向协作意愿及协作行为分析 |
6.4.1 调研合作社概况 |
6.4.2 调研合作社纵向协作意愿及协作行为分析 |
6.5 屠宰加工企业纵向协作意愿及协作行为分析 |
6.5.1 调研企业概况 |
6.5.2 调研企业纵向协作意愿及协作行为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肉羊产业链纵向协作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
7.1 基于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格局角度 |
7.1.1 现有纵向协作模式利益分配方案仍有改进余地 |
7.1.2 进一步原因分析 |
7.2 基于利益分配传递角度 |
7.2.1 屠宰加工与养殖环节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 |
7.2.2 养殖环节对零售价格信息反映敏感 |
7.3 基于利益主体养殖户角度分析 |
7.3.1 有协作意愿未采取进一步协作的机理分析 |
7.3.2 有协作意愿未采取进一步协作的现实原因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发达国家肉羊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经验及启示 |
8.1 发达国家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模式的特点 |
8.1.1 美国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模式及主要做法 |
8.1.2 英国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模式及主要做法 |
8.1.3 新西兰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模式及主要做法 |
8.2 我国与国外肉羊产业纵向协作的比较 |
8.2.1 共同点 |
8.2.2 不同点 |
8.3 对我国肉羊产业纵向协作发展的启示 |
8.3.1 改善养殖者主体弱势地位,加强与屠宰加工企业协作 |
8.3.2 提高纵向协作中合作社或协会的组织化程度 |
8.3.3 逐步引导创新多种纵向协作模式发展 |
8.4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紧密纵向协作利益分配公平协调度仍处于弱协调状态 |
9.1.2 纵向协作利益分配传递具有时变性特征 |
9.1.3 纵向协作决择与紧密纵向协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
9.1.4 利益分配及传递机制仍有改进余地是协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
9.1.5 养殖规模限制、对新模式收益不确定性是协作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
9.2 政策建议 |
9.2.1 提高相关部门及养殖户对新兴纵向协作模式的认识 |
9.2.2 注重增强纵向协作发展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
9.2.3 完善小农户与现代肉羊龙头企业联结机制 |
9.2.4 不断培育壮大屠宰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产品 |
9.2.5 注重有效需求的培育与引导,从消费端引导协作模式的发展 |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国肉制品行业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研究 ——以上海梅林并购SFF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与难点之处 |
第2章 跨国并购及并购财务风险的理论概述 |
2.1 跨国并购及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
2.1.1 跨国并购的含义 |
2.1.2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内涵 |
2.2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
2.2.1 战略决策风险 |
2.2.2 目标企业的估值风险 |
2.2.3 交易相关的税务风险 |
2.2.4 融资风险 |
2.2.5 偿付风险 |
2.2.6 财务整合风险 |
2.3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
2.3.1 定性分析法 |
2.3.2 定量分析法 |
第3章 中国肉制品行业跨国并购的发展状况及特征 |
3.1 中国肉制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
3.2 中国肉制品行业跨国并购的发展概览 |
3.3 中国肉制品行业应对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防控策略 |
第4章 上海梅林并购SFF案例概述 |
4.1 并购双方资料介绍 |
4.1.1 上海梅林简介 |
4.1.2 SFF简介 |
4.2 并购动因 |
4.3 并购历程回顾 |
4.4 并购交易方案及步骤 |
第5章 上海梅林并购SFF的财务风险分析 |
5.1 战略决策风险的分析及控制 |
5.1.1 行业选择的合理性 |
5.1.2 并购标的选择的可行性 |
5.1.3 并购时机选择的科学性 |
5.2 目标企业估值风险的分析及控制 |
5.2.1 估值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
5.2.2 估值计算依据的正确性 |
5.2.3 行业可比交易的公允性 |
5.3 税务风险的分析及控制 |
5.3.1 历史上的纳税合规性风险 |
5.3.2 交易环节存在的税务风险 |
5.4 融资风险的分析及控制 |
5.4.1 并购贷款相关融资风险 |
5.4.2 收购SFF后再融资风险 |
5.5 偿付风险的分析及控制 |
5.6 财务整合风险的分析及控制 |
5.6.1 业务模式的整合 |
5.6.2 人才管理的整合 |
5.6.3 财务管理的整合 |
5.6.4 Z值判定 |
5.7 上海梅林并购SFF案例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河南省牛羊屠宰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相关概念 |
1.1.2.1 畜禽屠宰 |
1.1.2.2 屠宰场 |
1.1.2.3 屠宰作坊 |
1.1.2.4 动物检疫 |
1.1.2.5 产地检疫 |
1.1.2.6 屠宰检疫 |
1.1.2.7 动物卫生监督 |
1.1.2.8 官方兽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保障牛羊肉品质量安全 |
1.2.2.2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
1.2.2.3 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
1.2.2.4 提升河南省牛羊屠宰业发展水平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畜禽屠宰法规现状 |
1.3.2 国内外畜禽屠宰监督管理现状 |
1.3.3 国内外畜禽屠宰检疫现状 |
1.3.4 国内外畜禽屠宰设施现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相关材料 |
3.1.1 图书馆相关书籍资源 |
3.1.2 数据库资源 |
3.1.3 相关管理部门资料 |
3.1.4 网络资源 |
3.1.5 实地调研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深层次访谈 |
3.2.4 比较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畜牧业概况 |
4.1.1 牛羊生产概况 |
4.1.2 牛羊肉产量及消费概况 |
4.2 河南省牛羊屠宰现状 |
4.2.1 屠宰户与屠宰作坊现状 |
4.2.2 牛羊屠宰场现状 |
4.2.2.1 屠宰方式与经济效益现状 |
4.2.2.2 屠宰场的选址情况 |
4.2.2.3 屠宰设施现状 |
4.2.2.4 肉品品质检验现状 |
4.2.2.5 屠宰场从业人员现状 |
4.2.2.6 屠宰废弃物处理现状 |
4.2.2.7 屠宰场经营证照情况 |
4.3 河南省牛羊屠宰监督管理现状 |
4.3.1 牛羊屠宰法律法规现状 |
4.3.2 牛羊屠宰管理体制 |
4.3.3 牛羊屠宰监管执法现状 |
4.4 河南省牛羊屠宰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1 屠宰户、屠宰作坊众多的问题分析 |
4.4.2 屠宰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2.1 屠宰方式落后,经济效益差 |
4.4.2.2 屠宰场地因陋就简,随意选择 |
4.4.2.3 屠宰设施不完善 |
4.4.2.4 肉品品质检验不规范 |
4.4.2.5 屠宰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4.4.2.6 屠宰废弃物处理不科学 |
4.4.2.7 屠宰场经营证照不齐全 |
4.4.3 牛羊屠宰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3.1 牛羊屠宰法律法规不健全 |
4.4.3.2 牛羊屠宰监管不到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加强对屠宰户、屠宰作坊的规范化管理 |
5.1.1 建立“职业屠宰人”制度 |
5.1.2 加强对屠宰户的培训教育 |
5.2 提升牛羊屠宰场的经营水平和能力 |
5.2.1 加大对屠宰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5.2.2 提高屠宰技术人员水平,打造专业化团队 |
5.2.3 塑造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化培育 |
5.2.4 完善延伸产业链,开展一体化模式 |
5.2.5 建立牛羊肉品追溯系统 |
5.3 加强牛羊屠宰监管体系的建设 |
5.3.1 加强牛羊屠宰制度建设 |
5.3.1.1 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3.1.2 明确执法主体,严格执法 |
5.3.1.3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 |
5.3.2 健全牛羊屠宰监管机制 |
5.3.2.1 强化屠宰检疫机制,规范驻场检疫工作流程和职责 |
5.3.2.2 建立牛羊屠宰行业准入标准 |
5.3.2.3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网络化监管 |
5.3.2.4 建立牛羊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风险追溯监管体系 |
5.3.3 加大财政投入,推动牛羊屠宰行业发展 |
5.4 引导全社会参与促进牛羊屠宰业良性发展 |
5.4.1 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
5.4.2 加快推进牛羊屠宰行业协会的建设 |
5.4.3 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 |
5.5 强化牛羊肉消费市场监管,促进牛羊屠宰能力提升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件:调查问卷 |
(10)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澳大利亚宰羊2000万头(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2]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阿巴嘎旗畜牧业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9)[D]. 查娜.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0
- [4]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5]乡村文化空间形塑及其发展政策义涵 ——以西北C村为例[D]. 王琳瑛.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效益与质量提升的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 常倩.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7]我国肉羊产业链主要环节纵向协作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分配角度[D]. 崔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8]中国肉制品行业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研究 ——以上海梅林并购SFF为例[D]. 蒋加尔.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河南省牛羊屠宰现状调查研究[D]. 马昕.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4)
- [10]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