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性相关性教学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姜扬[1](2019)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古诗词成为凝聚古人智慧的文化瑰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而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2)。由此可见,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可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水平低的同时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部编教材的推广使用,研究课堂,读懂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于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当前新时代需求下,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教育改革问题。为改变小学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只重视背诵与积累,忽略学生对古诗词内容延伸后汲取文化素养的现象,加强对小学生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对C市三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小学展开调查研究及访谈,通过编制、发放、统计分析调查问卷,进行课堂实证观察,分析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梳理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发展困境与问题,以此对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策略展开研究,用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案例来说明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提升文化素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概述。第一章,对与论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概述,并强调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第二章,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情况的调查分析为写作论据,分析结果,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一是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文化素养;二是通过吟诵教学法,提升文化素养;三是开展多样活动,提升文化素养;四是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文化素养。笔者认为:通过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欣赏和感悟古诗词内在的意蕴和审美价值,“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江蓉,王守中[2](2017)在《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教学设计》文中指出线性代数在理论和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是线性代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但是一个教学重点,而且是一个教学难点,它与线性方程组密切相关.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教学设计.
庞挺[3](2008)在《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医药产业和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药学服务作为卫生保健领域重要环节,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对药师的需求日渐旺盛,以培养药师为主的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趋势,得到了国际药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我国药师型人才培养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和比邻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行的药学教育模式和目标已出现了落后于社会需求的滞后现象,药师型人才培养还没有成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主流,培养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既是国情的需要也顺应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趋势。本论文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建构了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优化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了我国药师型人才培养规模发展规划。这一基础和前沿探索性研究对于指导我国药学教育改革,推进药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以使我国药学高等教育能够以适度超前的发展速度,培养更多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门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药学服务人才的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1)综合分析了我国现时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为药师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政治环境和现实环境。对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进行了概述,明确了药师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未来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药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本课题的意义进行阐述,明确了我们要深入研究我国药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把握,参照发达国家当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建构数据模型,对药师需求总量进行预测,以期能够为制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奠定基础,提供参考的主旨。(2)对美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归纳总结。在明晰了现时的美国药学人才培养已把Pharm.D.职业学位教育作为药学学生的第一学位教育后,作出了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美国高等药学教育的主流的判断。随后,对美国药学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初步掌握了药学人才培养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即美国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是如何完成从B.S——B.S+Pharm.D——Pharm.D的过渡的。通过对美国药学人才培养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提出应该面对当代市场的需求,积极地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进行改革,以培养同未来药学实践相适应的服务型人才。(3)对日本药学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明确了日本药学教育的六个发展阶段:药学教育萌芽期(1873-1879)、药学教育初具规模期(1880-1911)、药学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912-1944)、药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期(1945-1960)、药学教育快速发展期(1961-1983)、药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矛盾和争论期(1984-2004)。接下来,又对日本药学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明晰了日本现时药学教育的特点。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与日本两个国家药学教育现存问题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服务型药师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4)对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药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东南亚地区药学教育正处于一个改革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对药学服务质量和数量需求的增长,尤其是美国6年制Pharm.D.药学职业教育的成功,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中,将4年制的药学教育改为6年制的趋势已悄然兴起。泰国是亚洲第一个引入6年制Pharm.D.药学职业教育的国家,1999年率先在Naresuan大学登陆,迄今为止已有5所学校采纳了该学制体系。其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无疑来自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保健需求的增加,当然也离不开专业学会乃至政府的推动与支持。尽管东南亚地区药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滞后数十年,但是与其自身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健康需求是相适应的。(5)对印度药学教育的现状、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及药学领域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其与中国药学教育的处境有较大的相似性。两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过去几十年以来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药学教育同样都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但印度现在已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正在从各个方面积极地推动药学教育改革,向以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相比之下,我们有些滞后。(6)对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史、药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及在我国建立药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明确了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既是国情的需要也顺应了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趋势。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药学教育,转变传统的药学教育思想,调整传统的药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7)阐明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概念、特点、原则和程序等基本问题,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分定性和定量两大类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情况。建构美、日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回归方程,探求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规律。首先,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药剂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互动关系进行研究,验证、统计药剂师的发展变化轨迹与所筛选的各指标间具有相关性。其次,运用偏相关分析探讨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各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独立性,剔除不相干指标,分别找出影响药剂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两个国家现有的医疗保障体制分析了造成影响两国药师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不同的原因。第三,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构美、日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回归方程。第四,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美、日两国药师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的异同进行比较,明确两个国家药师发展现状处于的阶段。日本药师发展与美国药师发展处于同一阶段,但日本处于第三阶段的初始阶段,其药师发展情况仍然处于高速调整发展阶段,这与日本国家的现状也是相吻合的,因此断定,日本药师发展在近一段时间内还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期,然后趋于稳定。而美国药师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从分类情况来看,其是处于稳定发展阶段。(8)建构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优化模型。首先,对中国药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相关统计方法,构建了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按现状发展的回归方程,验证了中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显着矛盾。其次,运用时间序列法分析抑制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速度的原因。从影响药师型药学服务型人才发展的所在行业投入占GDP的比率变化趋势,分析我国与美、日两国之间的差距,合理的分析中国存在的问题,逐步探讨出抑制我国药师人力资源队伍发展的主要原因,找到了非常态发展的重要的变化数率指标。第三,运用时间序列法探讨各速率变化指标的规律模型,结合前面得到的各国预测回归方程,我们得到美、中、日三国自然发展状态下的药师发展模型,此模型求得的美国2016年药师人员数与美国官方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药师人员预测数进行比照,其相近程度为98.14%。第四,采用最小二乘法原则对各变化数率指标进行拟合回归,得到三个主要因子与时间序列的关系模型分别为:Y1=e-0.023-0418x,Y2=0.001X+0.02,Y3=-0.049+0.028*ln(x)。优化后的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数学模型为:Y=k1Y1+k2Y2+k3Y3+C。经过拟合可求得上述常值,并进行预测和控制未来10-18年药师规模的发展情况。第五,利用C语言编写了三国预测与控制模型系统软件,经过运算得出:在2020年,中国的药剂师人数约为67.22人/十万人,在置信度为100*(1-0.05)%时,药剂师人数/十万人其可信区间为[63.4,71.02],同时该结果经过SPSS软件检验,结果相近度接近于98.9%。证明软件运行的可靠性。第六,依据社会需求和药师人力资源发展预测结果,对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进行规划。以我国现有的药学高等教育规模为基本资料,以1983——2006年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历史演变轨迹作为两者之间的内在变化规律,按照对2020年药师需求总数预测的结果,预测药学专业毕业(药剂师)人力的发展状况,给出了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招生人数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6.91%,相当于平均每年需增加3万人左右,并且所有药学专业毕业人力都作为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才能达到前面按照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药师人力资源预测的结果,满足人们对健康照护的需求。
赵颖[4](2019)在《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及对学生学习态度、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互动。在流动而多变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行为对于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师生互动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延吉市某初中七年级的教学课堂进行调查,先后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为了编制测量工具,以数学课堂为例,选取教龄在20年左右的熟手教师,预先以《QTI》问卷调查当下教师互动行为属于“合作—支配型”。在初步了解目前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及对学生学习态度、行为的影响研究》的调查问卷。经过初测,利用第一批数据进行问卷项目区分度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利用第二批数据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利用第三批数据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状况及群体差异,研究得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倾向特征,以及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对学习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影响,并提出优化课堂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的建议和对策。通过研究结果的梳理,本研究最终形成以下论:(1)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倾向性,总体的倾向特征为“三多三少”,即在互动行为上,言语互动多,非言语互动少;在互动情感上,情绪互动多,精神互动少;在互动关系上,师权互动多,生权互动少。(2)初中课堂师生互动不同学生群体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学生群体的倾向特征为“三重三轻”,即“重女生轻男生,重干部轻一般,重优生轻差生”。(3)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对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都存在显着性影响。课堂师生互动与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存在显着性相关。其中,互动关系倾向特征对学习态度的影响显着,互动行为倾向特征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建议如下:(1)针对师生互动的不同倾向特征,互动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关注学生差异;(2)针对师生互动在互动行为、互动情感、互动关系方面,优化课堂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郭可雷[5](2019)在《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棘手问题。学校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升的“主渠道”。锻炼意向是决定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为研究视角,整体探究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深入把握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深层次规律,为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样本抽取方面,采取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陕西省29所初中2406名初中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和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因果模型的路径,验证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学校体育环境不同维度、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影响身体活动不同因素对身体活动影响力的大小,验证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相关系数来看,“教育制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高于“政策执行”。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两个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与0.14,且达到统计显着(p<0.001),表明“教育制度”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大。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均与锻炼意向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其影响值分别为0.15和0.19,“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大于“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以及路径系数均显示,锻炼意向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p<0.001),路径系数为0.34。(2)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与路径系数均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其中,“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各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4、0.04、0.23、0.17和0.15。“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学校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三个变量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社会规范”和“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更高。路径分析表明,“同学朋友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教师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两两项目之间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维度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3)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时空条件”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场地经费”更高。从路径分析来看,“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且都达到了十分显着水平。学校社会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双向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更高。路径系数显示,“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对初中生身体活动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4)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和锻炼意向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相关系数显示,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性更大。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维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大,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次之,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小。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之间具有交互影响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其路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从加入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交互项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系数上看,模型拟合指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说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勒温的“场动力理论”,证实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对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和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年级、性别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性别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锻炼意向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性别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性别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年级、学位位置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和年龄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高于“政策执行”;“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3)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大;“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4)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更大;“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较“教师支持”和“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高;“时空条件”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5)在未加入交互项时,各变量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在加入交互项时,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制度环境,路径系数均显着。(6)“场动力理论”可有效解释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内在机制。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黄瑶[6](2019)在《基于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型构建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在线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的主流方式之一,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全新的教育学习方式,使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必将被再次驱动。当然,与此同时,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比如学习者辍学率较高、课程完成率低和用户量流失等现象频繁出现。为了寻找出此现象的原因,基于在线学习环境下,研究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产生海量的学习行为数据中,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来解决在线学习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通过对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为教师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监管和干预学习过程,为在线学习者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服务。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在线学习行为发展现状、学习行为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对在线学习行为的定义以及分类模型、数据的分析算法、数据挖掘等相关的概念进行说明。在学习行为分析的相关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尔雅网络教学平台,提出了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模型构建的原则和思路。本文中的学习行为主要划分为外显学习行为和内隐学习行为,并对内隐学习行为维度和外显学习行为维度进行划分,并构建出学习行为分析模型。其次,根据构建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模型,内隐学习行为维度是根据调查问卷得出,采用了Excel简单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外显学习行为采集了云南师范大学的云南师范大学尔雅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者的管理后台的学习行为数据,采用数据分析软件Weka3.8.3,使用K-means算法聚类分析学习者的外显学习行为的程度。然后用SPSS22.0对外显学习行为和内隐学习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分析出两者之间相关值的大小。再次,分别对学习行为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进行分析,换算学习行为的程度等级,对每一个内隐学习行为维度和外显学习行为的相关性进行的分析,分析后给出关于云南师范大学尔雅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行为分析的使用效果与相关的应用启示,不仅仅提供给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评价以及干预,而且对在线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决策制定与优化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平台管理者的监控与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验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若证明模型有效,则可根据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型来分析在线学习行为,为深入的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供一种参考方案。最后,笔者对本研究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展望,对研究的不足进行补充说明。
丁国勇[7](2019)在《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教育数据挖掘是对高等学校大规模全样本教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具有能够辅助高校决策能力、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升的高校治理价值。基于教育数据挖掘的技术手段,构建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模型,挖掘和利用高校教育数据的价值,有助于丰富学生发展理论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和学业支持体系。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具有可靠的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吸收了国内外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理论框架包括戴维·拉文的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阿斯廷的学生投入理论与I-E-O模型、乔治·库的学生投入理论与大学生成功要素模型,以及NSSE、CCSS、NCSS等调查研究方案的成果,构建出学校环境、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学生个人特征、学生投入等四维度的高校学生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基于这个分析框架,对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进行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以揭示个案高校教育数据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上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重点在于揭示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独特情况和问题,但通过个案的分析,也有助于认识和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共同问题。本研究构建了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采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学生学业表现的关联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存储;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特征及差异性;分别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中的客观数据、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中的全部数据三种数据来源,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个人特征、学生投入等三个维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二元逻辑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构建回归模型,贝叶斯网络、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教育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分类模型,并比较各模型有效性,提出高校学生学业表现预测模型的部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维度,学生学业表现存在性别差异、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父母教育水平的不同不会带来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从个人特征维度,学生学业表现也存在着科类差异;高考成绩与学生学业表现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人格、学业自我效能、心理状态、体质测试、心理预警状态、学生干部和党员身份与学生学业表现都存在相关性。从学生投入维度,参加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社团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都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就读体验与学生学业表现存在负相关。学业目标与学生学业表现呈正相关。通过对所构建的回归、分类共27个数据模型的比较发现,基于整合型教育系统中全部数据构建的模型最为有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高可解释学生学业表现65.4%的变异量;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维度变量的解释力约在13%到18%之间,个人特征维度变量的解释力在7%到20%之间,学生投入维度变量的解释力在10%到17%之间。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最高预测正确率为69%。应用贝叶斯网络、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教育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的12个分类模型,在运行时间、预测正确率、灵敏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相对而言,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的预测有效性要高于决策树分类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的稳定性要高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通过自变量精简减少了 10个自变量,且未明显降低模型有效性。
余思钰[8](2019)在《高二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 ——基于“电化学”内容》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的迭代更新,“核心素养”成为各界的关注热点。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依托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化学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测评显的尤为重要。本研究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概念操作化为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相应测评工具和调查问卷。利用教育测量学的方法及统计软件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定位高二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水平及培养的重难点,并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测评工具信度为0.80,效度为0.82,平均难度系数为0.57,平均区分度为0.41,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且难度适中,区分能力较强。调查问卷信度为0.80,构造效度为0.83,说明问卷具有可靠性。(2)测评结果表明,高二学生整体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发展处于水平2。其中,重点中学成绩均值为76.87,高于平均水平59.79,“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处于水平3,部分学生已达水平4;普通中学成绩均值为55.44,低于平均水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处于水平2,重点中学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水平显着高于普通中学学生。(3)两类学校在一级指标响应的难点相同,均为“对证据和模型的迁移创新”,在一级指标上响应的重点不同;在二级指标上响应的难点相同,均为“铜锌原电池产生电流原理的解释”、“实际电池工作原理的解释”、“复杂陌生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离子放电因素的探究”,在二级指标上响应的重点稍有不同。(4)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不同类型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发展水平差异如下所示:重点中学显着高于普通中学;男生显着高于女生;学优生显着高于学困生;职业取向为化学相关方向的学生显着高于非化学方向的学生;父母最高学历为高中以上的学生显着高于父母最高学历为高中以下的学生;城镇学生显着高于农村学生。(5)造成不同类型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情感态度、探究思维以及教师教学方式。(6)根据研究结果,对化学教师提出以下建议:实验探究和外显教学;发声思考和多维认知;变式训练和跨科教学。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进行概念操作化,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的测评方法;结合电化学内容,细化课标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每一个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水平差异及原因;通过拟合物理、数学成绩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测评成绩的线性方程,说明物理、数学成绩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
胡炜[9](2020)在《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环境宜居”理念,绿色建筑的研究不在局限于环境与能源,逐渐向绿色生态城区、低碳城市、绿色校园等方向转变。打造绿色校园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许多大学校园却缺乏气候舒适性设计,关键在于场地设计与布局阶段缺乏绿色设计理念。本文拟通过验证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将“环境宜居”与校园空间、功能等结合,探究了一套空间与微气候关联性的研究方法。在完善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注重室外环境的“风环境舒适性”,成为绿色设计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探究大学校园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一套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与风环境适应性的要素体系及其作用机制,作为计算模型可作为动态调试的基准。提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体系,作为土地开发强度的确定原则,和规划师与建筑师应对风环境优化的大学校园设计指南。本文重点通过文献研究、GIS数据收集、3D模型绘制、PHOENICS软件模拟和SPSS软件数据后处理,目标对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其特征属性;从舒适区和静风区面积比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广州大学校园室外空间风环境情况进行评估,并归纳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线性回归关系拟定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策略,为设计师提供一系列绿色设计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理论研究,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并综述了微气候与风环境、空间形态与微气候、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以及相关性与线性回归的理论研究现状。这四个“与”的关系也贯穿了全文对于空间与绿色之间的思考,为选题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章为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城市设计对微气候改善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空间形态的关键点。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简单阐述了广州地区大学的发展趋势,针对空间形态特点,提出了10个重要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运用GIS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相关参数的函数运算,利用SPSS软件的双变量皮尔森相关系数,明确了不同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对应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第三章首先论述了广州地区风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风环境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基本要求,结合CFD的基本原理,确定了PHOENICS作为本文的风环境模拟软件,完成了42所大学校园案例样本的风环境模拟实验,得到平均风速、舒适区面积比和静风区面积比的相关数据,确定了风环境优选条件。第四章是先将42个案例样本按照不同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分类,通过风环境优选条件得到推荐类建议。再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案例样本分别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相应的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公式,解读出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相应的优化类设计方法。推荐类建议和优化设计方法是下文制定城市设计策略的前提条件。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标三个国家级绿色设计相关标准,从前期策划、场地设计、建筑布局三个层面构建了19条基于风环境优化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并在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展望。
莫京兰[10](2019)在《翻转课堂下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微课教学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微课和翻转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改革中。课题组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入手,以线性代数的某个知识点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模式下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微课教学模式,为高校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线性相关性教学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性相关性教学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教学价值 |
(一)相关概念内涵 |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理论基础 |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价值 |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情况调查过程 |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情况调查 |
(四)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访谈 |
(五)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文化素养 |
(二)通过吟诵教学法,提升文化素养 |
(三)开展多样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
(四)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文化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情况(学生版) |
附录二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情况(教师版)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2)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树立大局观,围绕教学主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次序及其侧重点 |
2 做好重要概念的教学设计,加强重要概念的教学 |
3 善于转化,化难为易 |
4 理清关系,实施分类教学 |
第一类问题 |
第二类问题 |
第三类问题 |
(3)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凸现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重要性与迫切性 |
1.1.2 国际上药学教育发展动态 |
1.1.3 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美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历史回顾及启示 |
2.1 美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 |
2.1.1 完备的Pharm.D.职业学位教育和临床药学实践培训制度 |
2.1.2 动态发展又相对平衡的药学院校管理模式 |
2.1.3 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
2.2 美国药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
2.3 美国药学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药学人才培养研究 |
3.1 日本药学教育的历史回顾 |
3.1.1 药学教育萌芽期(1873-1879) |
3.1.2 药学教育初具规模期(1880-1911) |
3.1.3 药学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912-1944) |
3.1.4 药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期(1945-1960) |
3.1.5 药学教育快速发展期(1961-1983) |
3.1.6 药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矛盾和争论期(1984-2004) |
3.2 日本药学人才培养现状 |
3.2.1 学术型人才与药师型人才培养并重的学制体系建制 |
3.2.2 药房药师、医院药师和药学院校之间强有力的合作态势促进了药师终身学习理念和药学学生临床意识的培养 |
3.2.3 以培养高层次药剂师为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将成为日本未来药学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
3.3 比较中、日两国药学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教育现状概述 |
4.1 东南亚药学教育现状概况 |
4.1.1 药学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和新的教学路径 |
4.1.2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院校数量及2000,2006年药学毕业生数 |
4.1.3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院校药学教育体制 |
4.1.4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院校主要课程设置情况 |
4.1.5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剂师考试情况 |
4.2 菲律宾的临床药学教育进展 |
4.2.1 临床药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
4.2.2 引入以"病人"为中心,侧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五年制教学体系 |
4.2.3 新学士学位课程和Pharm.D.课程设置的特点 |
4.3 泰国的临床药学教育情况 |
4.4 韩国的临床药学教育情况 |
4.5 新加坡的临床药学教育情况 |
4.6 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药学教育情况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印度药学人才培养趋势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 |
5.1 印度药学教育概况 |
5.1.1 印度药学教育历史简介 |
5.1.2 印度药学教育现状 |
5.2 印度药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
5.3 印度药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我国药学人才培养趋势的认识 |
6.1 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
6.1.1 药学教育初具规模时期 |
6.1.2 药学教育遭受严重破坏时期 |
6.1.3 药学教育恢复重生时期 |
6.1.4 药学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深度变革时期 |
6.2 我国药学教育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
6.2.1 药学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
6.2.2 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间存在很大矛盾 |
6.2.3 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
6.2.4 师资队伍数量相对不足 |
6.3 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及在我国建立药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6.3.1 中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 |
6.3.2 我国发展临床药学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
6.3.3 我国发展临床药学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规律研究 |
7.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方法 |
7.1.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概述 |
7.1.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
7.2 国内外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 |
7.2.1 国外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情况 |
7.2.2 国内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情况 |
7.3 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规律研究 |
7.3.1 药师人力资源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7.3.2 美、日药剂师人力资源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偏相关分析 |
7.3.3 建构美、日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 |
7.3.4 美、日两国药师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的异同比较——聚类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建构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优化模型 |
8.1 中国药师发展现实情况的实证研究 |
8.1.1 中国药师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
8.1.2 影响中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偏相关性分析 |
8.1.3 建构中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自然发展状态下的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
8.1.4 中国药师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
8.2 抑制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时间序列法 |
8.2.1 三国各指标同GDP的比率变化趋势对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影响 |
8.3 建立预测与控制模型 |
8.3.1 各速率变化指标的规律模型(时间序列法) |
8.3.2 建构自然状况下各国药师人力资源发展模型 |
8.3.3 建构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优化模型 |
8.4 药剂师数学模型软件的实现 |
8.5 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
8.5.1 运用回归分析法探求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之间变化规律 |
8.5.2 制定药师人力培养规模发展规划 |
8.6 讨论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9.3 关于药学教育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及对学生学习态度、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初中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理论 |
2.1 群体动力学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符号互动理论 |
2.4 文化与社会交互作用理论 |
第三章 初中课堂师生互动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测量工具的设计及测试分析 |
3.2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3 测量工具的修改 |
第四章 初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 |
4.1 师生互动总体的现状 |
4.2 师生互动各维度的现状 |
4.3 师生互动不同学生群体的现状 |
第五章 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对学习态度、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互动倾向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分析 |
5.2 互动倾向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5)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问题突出 |
1.1.2 学校体育环境没有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 |
1.1.3 初中生的锻炼意向有待提高 |
1.1.4 从系统层面解释青少年身体活动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身体活动 |
1.3.2 学校体育环境 |
1.3.3 锻炼意向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构建 |
2.1 学校体育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1.1 学校体育制度政策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2 体育课程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3 人际支持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4 社会规范、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5 学校体育物质因素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2 锻炼意向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3 学校体育环境对锻炼意向的影响研究 |
2.4 对前期文献的总体评述 |
2.5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 |
2.5.1 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2.5.2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因素结构 |
2.5.3 变量选取的理由 |
2.5.4 研究假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3.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3.3.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3.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3.3.4 锻炼意向问卷 |
3.3.5 身体活动问卷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1.3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1.4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1.5 讨论 |
4.1.6 小结 |
4.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2.3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2.4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2.5 讨论 |
4.2.6 小结 |
4.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3.4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3.5 讨论 |
4.3.6 小结 |
4.4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4.1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4.2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影响的路径分析 |
4.4.3 讨论 |
4.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1.1 结论 |
5.1.2 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2:锻炼意向问卷 |
附件3:身体活动问卷 |
附件4: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附件5: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附件6: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附件7:访谈提纲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6)基于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型构建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教学平台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学习行为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学习行为分析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学习行为 |
2.1.2 学习行为分析 |
2.1.3 教育数据挖掘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学习条件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4 行为科学理论 |
2.2.5 理性行为理论(TRA)和计划行为理论(TPB) |
2.2.6 相关理论对该研究的指导意义 |
2.3 学习行为分析的相关模型 |
2.3.1 学习行为的OCCP层次化模型 |
2.3.2 学习行为三维分类模型 |
2.3.3 相关的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模型分析 |
2.4 数据分析算法 |
2.4.1 聚类分析 |
2.4.2 相关分析算法 |
第3章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模型构建 |
3.1 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模型的构建原则及思路 |
3.1.1 模型的构建原则 |
3.1.2 模型的构建思路 |
3.2 学习者学习行为特征分析 |
3.3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特征维度划分 |
3.3.1 模型构建依据 |
3.3.2 外显学习行为维度划分 |
3.3.3 内隐学习行为维度划分 |
3.3.4 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型构建 |
第4章 学习行为维度的数据挖掘以相关分析 |
4.1 Weka软件介绍以及数据挖掘流程 |
4.1.1 数据分析工具Weka软件介绍 |
4.1.2 学习行为分析数据挖掘流程 |
4.2 样本采集 |
4.2.1 外显学习行为维度数据采集 |
4.2.2 内隐学习行为维度数据采集 |
4.3 数据的预处理以及可视化分析 |
4.3.1 数据的预处理 |
4.3.2 外显学习行为维度数据分析 |
4.3.3 内隐学习行为维度数据分析 |
4.3.4 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1 外显学习行为分析指标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1.1 操作行为维度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5.1.2 问题解决行为维度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5.2 内隐学习行为分析指标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2.1 信息获取能力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5.2.2 学习态度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5.2.3 学习动机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5.2.4 自我效能感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5.3 设置分析指标的权重 |
5.3.1 操作的具体步骤 |
5.3.2 一致性检验 |
5.3.3 外显学习行为分析指标权重确定 |
5.3.4 内隐学习行为分析指标权重确定 |
5.4 基于线性加权综合法的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模型 |
5.4.1 提出问题假设 |
5.4.2 数据归一化处理 |
5.4.3 构建学习行为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6章 相关维度结果分析以及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
6.1 学习行为研究结果分析 |
6.1.1 学习行为程度等级换算 |
6.1.2 维度之间的对比分析结果以及影响因素 |
6.1.2.1 信息获取能力对外显学习行为的影响 |
6.1.2.2 学习态度对外显学习行为的影响 |
6.1.2.3 学习动机对外显学习行为的影响 |
6.1.2.4 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的影响 |
6.2 基于线性加权综合法的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模型验证 |
6.3 应用效果以及相关启示 |
6.3.1 对在线学习环境下的用户学习评价以及干预 |
6.3.2 优化在线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决策 |
6.3.3 为平台管理者的监控与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云南师范大学尔雅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者学习行为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关于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数据挖掘的研究 |
(三) 关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理论支撑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模型 |
一、戴维·拉文的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二、亚历山大·阿斯廷的I-E-0模型与学生投入理论 |
三、乔治·库的大学生成功要素模型与NSSE调查 |
四、清华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调查(CCSS) |
五、厦门大学的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 |
第二节 影响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分析 |
一、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
二、学校环境对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
三、个人特征对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
四、学生投入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
第三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现实问题 |
一、高等教育扩张中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与学业严重分化问题 |
二、高校学生的学业投入不足与学业困惑问题 |
三、高校对大学生学业的教学和管理支持体系构建的问题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与研究框架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框架 |
第二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建模流程与数据理解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建模流程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理解 |
第三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方法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工具 |
第三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准备 |
第一节 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
一、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
二、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三、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及特征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关联数据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问卷调查数据 |
第三节 A大学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构建 |
一、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
二、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第四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采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处理 |
第四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总体特征 |
一、A大学学生基本特征分析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统计特征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划分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分析 |
一、基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二、基于个人特征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三、基于学生投入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第三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趋势分析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总体趋势 |
二、A大学不同群体学生学业表现的变化趋势比较 |
三、A大学特殊群体的学业表现变化趋势分析 |
第五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建模 |
第一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回归模型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回归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
四、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比较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分类模型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分类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决策树分类模型 |
四、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
五、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
六、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分类模型的有效性比较 |
第三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优化与部署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优化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部署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讨论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性、相关性及变化趋势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模型及有效性 |
第二节 管理对策 |
一、完善高校学生学业支持体系 |
二、提升高校教育数据挖掘能力 |
第三节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8)高二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 ——基于“电化学”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化学核心素养 |
2.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第三章 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 |
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 测评工具的编制 |
3.3 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四章 测评研究 |
4.1 测评对象与抽样设计 |
4.2 测评目的 |
4.3 测评工具 |
4.4 测评实施 |
4.5 测评回收 |
4.6 测评工具评价 |
4.6.4 区分度 |
4.6.5 测评工具质量分析小结 |
第五章 测评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
5.1 整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5.2 不同学校总分描述性统计 |
5.3 发展水平定位分析 |
5.4 培养的重点、难点分析 |
第六章 测评结果的推断性统计 |
6.1 不同学校学生发展水平的推断性统计 |
6.2 不同性别学生发展水平的推断性统计 |
6.3 不同学业成就学生发展水平的推断性统计 |
6.4 现居住地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推断性统计 |
6.5 父母学历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推断行统计 |
6.6 不同职业取向学生发展水平的推断性统计 |
6.7 数学、物理成绩与测评总分的相关分析 |
6.8 推断性分析小结 |
第七章 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7.1 不同学校类型差异的原因分析 |
7.2 不同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
7.3 不同学习成就差异的原因探究 |
7.4 不同居住地差异的原因探究 |
7.5 不同父母学历差异的原因探究 |
7.6 职业取向差异的原因探究 |
第八章 研究总结 |
8.1 研究成果 |
8.2 培养建议 |
8.3 研究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微气候与风环境 |
1.2.2 空间形态与微气候 |
1.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 |
1.2.4 相关性与线性回归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整体技术路线 |
1.5.2 软件应用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间形态与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
2.1 城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 |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 |
2.1.2 城市设计中的绿色理念 |
2.1.3 城市设计改善微气候 |
2.1.4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构建 |
2.2 广州地区大学发展趋势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广州地区大学总体策划发展趋势 |
2.2.3 广州地区大学规划布局发展趋势 |
2.2.4 广州地区大学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
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
2.3.1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概念 |
2.3.2 GIS软件计算参数 |
2.3.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对应空间形态 |
2.4 相关性 |
2.4.1 相关性与皮尔森相关系数 |
2.4.2 SPSS软件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 |
2.4.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室外风环境模拟 |
3.1 大学校园风环境设计原则 |
3.1.1 风环境舒适性 |
3.1.2 风环境健康性 |
3.2 风环境软件模拟与参数设置 |
3.3 风环境评价标准 |
3.3.1 常用的室外风环境评价方法 |
3.3.2 本文风环境评价标准 |
3.4 风环境模拟结果 |
3.4.1 静风区面积比和舒适区面积比 |
3.4.2 风环境优选条件 |
3.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5.1 线性回归概念 |
3.5.2 线性回归的方法与过程 |
3.5.3 以风环境评价结果数据为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回归分析的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 |
4.1 利用回归分析解答耦合数据结果 |
4.1.1 建议类(定性分析) |
4.1.2 优化类(量化分析) |
4.2 用地规模 |
4.2.1 用地规模分类 |
4.2.2 最优用地规模 |
4.2.3 较小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
4.2.4 较大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
4.2.5 小结 |
4.3 场地形状 |
4.3.1 场地形状分类 |
4.3.2 最优场地形状 |
4.3.3 正方形和组合型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
4.3.4 方形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
4.3.5 小结 |
4.4 场地朝向 |
4.4.1 最优场地朝向 |
4.4.2 非优选其他朝向的风环境优化 |
4.4.3 小结 |
4.5 开发强度 |
4.5.1 开发强度分类 |
4.5.2 最优开发强度 |
4.5.3 较低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4 中等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5 较高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6 小结 |
4.6 路网关系 |
4.6.1 路网关系分类 |
4.6.2 最优路网关系 |
4.6.3 网格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
4.6.4 环形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
4.6.5 小结 |
4.7 布局模式 |
4.7.1 布局模式分类 |
4.7.2 最优布局模式 |
4.7.3 品字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4 组团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5 带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6 小结 |
4.8 建筑群组合 |
4.8.1 建筑群组合类别 |
4.8.2 最优建筑群组合 |
4.8.3 小结 |
4.9 体育场设置 |
4.9.1 最优数量 |
4.9.2 最优位置 |
4.9.3 最优围合程度 |
4.9.4 小结 |
4.10 风环境评价导向下的空间形态优选结果 |
第五章 基于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风环境导向下的大学校园设计策略基本原则 |
5.1.1 设计策略的技术路线流程 |
5.1.2 设计策略的风环境优化目标 |
5.1.3 设计策略的基本内容范畴 |
5.1.4 设计策略的实施者 |
5.1.5 设计策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5.2 前期策划 |
5.2.1 土地利用低强度开发 |
5.2.2 场地用地面积不宜过小 |
5.2.3 正方形用地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
5.2.4 方形场地的界面推荐垂直主导风向 |
5.3 场地设计 |
5.3.1 小用地校园采用较低密度 |
5.3.2 大用地校园采用较高密度 |
5.3.3 低强度开发校园注重高低错落 |
5.3.4 中等强度开发校园多采用之字形组合 |
5.3.5 高强度开发校园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
5.3.6 设置室外体育场加大通风效率 |
5.3.7 提高室外体育场的公共开放性 |
5.4 建筑布局 |
5.4.1 不采用网格式路网注重人车分流 |
5.4.2 环形式路网采用较低密度 |
5.4.3 街区式路网可灵活设计 |
5.4.4 注重功能分区 |
5.4.5 不采用带型布局 |
5.4.6 品字型采用低密度高强度开发 |
5.4.7 组团型注重分散式单体设计 |
5.4.8 建筑群形态组合方式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后续研究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数据表 |
附录二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附录三 42 所大学校园的PHOENICS风环境模拟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翻转课堂下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微课教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概述 |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微课教学模式 |
(一) 做好概念的教学设计 |
(二) 微课视频举例 |
1. 教学背景: |
2. 教学内容: |
3. 教学重点: |
4. 教学难点: |
5. 教学理念: |
6. 教学方式: |
7. 教学过程: |
(1)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
(2) 归纳探索, 形成概念。 |
(3) 掌握求法, 适当延展。 |
(4) 归纳小结, 提高认识。 |
三、结束语 |
四、线性相关性教学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 姜扬. 长春师范大学, 2019(02)
- [2]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教学设计[J]. 江蓉,王守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3]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 庞挺. 沈阳药科大学, 2008(10)
- [4]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及对学生学习态度、行为的影响研究[D]. 赵颖. 延边大学, 2019(03)
- [5]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D]. 郭可雷.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6]基于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型构建与分析[D]. 黄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D]. 丁国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高二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 ——基于“电化学”内容[D]. 余思钰. 广州大学, 2019(01)
- [9]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D]. 胡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10]翻转课堂下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微课教学应用[J]. 莫京兰. 大学教育,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