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几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娜娜[1](2014)在《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与铜铬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果得不到处理极易造成突发水污染事件,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对于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以及快速检测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重金属快速判别方法,开发了重金属快速判别试剂盒。分析水样时,以0.2mL0.08%锌试剂为显色剂,1mL pH为9的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提供碱性介质,在此条件下,铜(II)、锌(II)、镍(II)、铅(II)、钴(II)、锰(II)与锌试剂分别生成蓝色、蓝色、粉灰色、玫红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的络合物,检出限分别为2mg/L、1mg/L、1mg/L、2mg/L、1mg/L、0.5mg/L;利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作为显色剂可以进一步对铜和锌进行区分,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氨性溶液中可以与铜(II)形成蓝色络合物,与锌(II)无颜色反应,对铜的检出限为0.5mg/L;而根据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紫红色物质这一现象可以判断水中六价铬的有无,检出限为0.05mg/L。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本文开发了水中铜(II)、六价铬和镍(II)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结合便携式光度计能够实现这三种离子的突发水污染现场快速测定。对于水中铜的检测,制作了铜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以2g/L的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溶液为试剂A,1mL氯化铵-氨水以及柠檬酸三铵的混合液为试剂B。测试波长为600nm,显色时间为10min。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15-5.00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回归方程为A=0.2595C+0.0028,检出限为0.015mg/L。分析了实际水样,与国标法比较测定值相对误差小于10%,试剂可以至少稳定存在20天。以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实现了水中六价铬的快速检测,以(1+7)硫酸为试剂A,0.04g质量比为1:20的DPC-NaCl混合粉末为试剂B,测试波长为540nm。检出限为0.005mg/L,在0.005-1.00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6093C+0.006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所用试剂可以至少保存两个月,只需10min即可完成一个水样的测试。对于水中镍的检测,以0.05g过硫酸铵为试剂A,3mL丁二酮肟碱性以及掩蔽剂酒石酸钠混合液为试剂B,制作了镍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测试波长为470nm,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8-4.000mg/L,回归方程为A=0.2341C+0.0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028mg/L。测试了实际水样,与ICP-AES方法进行了对比,相对误差小于5%。试剂避光条件下可以至少稳定存在20天。
李海军[2](2016)在《低品位钴矿石生物浸出液的铜—铁—钴分离机理和新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但我国钴资源紧张,多为共伴生矿。其中低品位钴矿石(次生氧化铜钴矿)是重要的钴伴生矿之一,其可选性差,有价金属品位低,难以回收利用。低品位钴矿石的嗜酸属细菌(Acidithiobacillus)生物浸出液存在固体蛋白颗粒和铁含量高的特点,造成溶剂萃取界面污染和钴电积产品劣质,难以采用传统的溶剂萃取—电积工艺流程回收其有价金属。本文针对上述低品位钴矿生物浸出液的特点,重点开展铜萃取界面污物的产生及消除工艺,固体颗粒絮凝脱除机理,针铁矿法除铁技术及其滤饼过滤性能研究,细菌蛋白对钴电积的影响及脱除机制,消除了生物浸出液固体蛋白颗粒,降低铁含量,最终实现铜钴的提取和分离,铜、钴回收率分别达到99.40%和99.03%。论文结果对我国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通过对铜萃取过程界面污物进行分离及鉴定,发现溶剂萃取时进入萃取界面的固体颗粒是影响乳液的稳定性、造成金属、萃取剂损失的主要原因。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处理低品位钴矿浸出液,溶液去浊率可接近100%,使萃取界面污物的产生得以控制。(2)酸性硫酸盐介质中,引起界面污物产生的固体颗粒带有正电荷,具有良好的亲水特性。首次通过扩展德亚盖因—兰多—弗韦—奥弗比克理论(EDLVO理论)计算,确认颗粒之间的静电作用能及亲水排斥能是造成固体颗粒稳定,难于自然沉降的直接原因。研究发现,絮凝剂分子可通过异种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包覆于颗粒表面,形成絮团,致使固体颗粒之间的亲水排斥能转化为疏水吸引能,以利于固体颗粒的沉降。(3)脱除固体颗粒后,钴矿浸出液被用于萃取提铜。采用有机相为25%LIX984N的煤油溶液,在萃取相比为1:1,平衡pH值为1.25的条件下,可使铜萃取率达99.40%,铁的夹带为4.03%,钻为0.85%。采用中性水对负载有机相洗涤,可有效降低铁和钴的共萃率。洗涤后的负载有机相采用200 g·L-1的硫酸水溶液进行反萃,在相比为1:1时,通过两级逆流反萃,铜反萃率可达98.10%。(4)针对限制溶剂萃取提钴的铁元素,采用部分水解针铁矿法(E.Z法)进行脱除,并对沉淀的滤饼过滤性能进行研究。首次通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建立了除铁过程控制模型并获得了除铁参数的优化方法。E.Z法除铁后,含钴溶液的除铁率及钴回收率可同时接近100%,并且铁渣中铁含量及硫酸根含量分别控制在60%以上及10%以下。温度、pH值及晶种用量均会对构成沉淀的物质种类及形貌,过滤时的滤液流量及滤液质量产生影响。首次证实了针铁矿滤饼滤孔轮廓的分形维数与沉淀颗粒的物质种类及生成条件相关性。当滤饼中孔隙的分形维数介于1.24~1.25之间时,过滤过程能够维持较好的滤液流量及滤液质量。(5)采用溶剂萃取技术,对影响电积过程的低浓度铜、铁元素进行脱除,并对钴进行富集沉淀。最终形成的富钴溶液,钴浓度可达37.420 g·L-1,铁浓度为0.875 mg·L-1,铜浓度为0.178 mg·L-1,细菌蛋白为0.152 mg·L-1。此电解液采用氢氧化钠沉降,制备电积用氢氧化亚钴粉末,钴沉淀率可接近完全。(6)针对生物冶金技术回收电积钴时易产生劣质产品的问题进行研究。首次发现磷酸类萃取剂P507及含钴电解质对生物蛋白表现出良好润湿性能,致使部分细菌及其降解产物随钴的溶剂萃取进入电积流程。钴电积时,细菌蛋白吸附于阴极表面,增加钴析出的阴极过电位及沉积能耗,削弱整平剂的作用。当电解液内细菌蛋白浓度高于30 mg·L-1时,阴极钴形貌发生改变,甚至开裂剥落。(7)对钴电积过程进行优化,适宜电积条件为钴浓度60 g·L-1,硫酸钠浓度为25 g·L-1,电解质溶液温度为60 ℃,电解液pH值维持在4.0~5.0之间,阴极电流密度为400 A·m-2,该条件下钴电积电流效率可达到98%以上。研究中发现细菌蛋白存在累积现象,但累积的细菌蛋白可以通过提高阴极电流密度的方法予以分解。
青岛内燃机厂化验室[3](1967)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几例》文中提出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是测铜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试剂之一。1950年首次应用到纸及纸浆中铜的测定,后几年,不少文献介绍了其在不同合金中的应用,刘同锜专论了在钢中铜的测定。由于它除带色离子如 Fe+++、CrO4=、Ni++、Co++等色泽干扰外,其它离子在柠檬酸存在下,几乎全不干扰,这就决定了它可广泛应用的特点。
王丹[4](2009)在《低分子双水相体系的理论研究及其在铜的分离富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双水相体系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萃取分离体系。它利用成相物质对水的缔合竞争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相,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选择性分配,使用特定的萃取方法,即可对所需物质进行分离。本文研究了有机物-小分子无机盐的成相机理和成相性质,并利用乙醇-盐-H2O双水相体系对Cu2+和Fe3+进行了分离富集的研究。⑴研究了双水相的分相条件,无机盐、有机物成相能力,建立了一种初步判断有机溶剂+无机盐+水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成相物质分相能力的判别方法。并对不同类型双水相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综合稳定性最好。⑵研究了双水相分相时间的影响因子,为双水相萃取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⑶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了不同双水相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及成相范围。⑷研究了以铜试剂(DDTC-Na)为萃取剂,Cu2+和Fe3+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通过大量的实验,对影响萃取分离的酸度、萃取剂用量、盐用量、离子强度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进行了不同配比的Cu2+和Fe3+的混合分离实验。⑸通过连续变化法和摩尔比法测定了乙醇相中Cu2+与DDTC-Na的络合组成。结果表明,Cu2+:DDTC-Na=1:2。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该双水相体系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是络合作用、静电引力、氢键、憎水键的多种力的综合结果。⑹通过对Cu2+和Fe3+不同配比的混合分离实验,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在pH=4,0.5ml0.1%DDTC-Na溶液,15ml80%乙醇,体系总体积为30ml,加入6g硫酸铵分相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Cu2+和Fe3+混合液的定量分离。与以往的溶剂萃取法相比,具有分析率高、操作简便、价廉、无毒的优点。
二、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几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几例(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与铜铬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重金属介绍及对人体的危害 |
1.2.1 铜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2 铬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3 镍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3 未知污染物种类判别方法 |
1.3.1 非器材检判法 |
1.3.2 器材检判法 |
1.4 国内外水质重金属的常规分析检测方法 |
1.4.1 分光光度法 |
1.4.2 原子光谱法 |
1.4.3 溶出伏安法 |
1.5 国内外水质重金属的现场快速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5.1 试纸法 |
1.5.2 测试盒法 |
1.5.3 酶抑制法 |
1.5.4 免疫分析法 |
1.5.5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
1.5.6 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 |
1.6 国内外铜(II)铬(VI)镍(II)显色体系的研究进展 |
1.6.1 铜(II)显色体系 |
1.6.2 铬(VI)显色体系 |
1.6.3 镍(II)显色体系 |
1.7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7.1 突发水污染中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判别 |
1.7.2 突发水污染中铜铬(VI)镍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中重金属离子快速判别方法建立 |
2.2.2 水中铜铬(VI)镍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
第3章 突发水污染中重金属快速判别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锌试剂快速判别水中锌(铜)钴镍锰铅离子 |
3.2.1 锌试剂用量的影响 |
3.2.2 吸收光谱绘制以及波峰的确定 |
3.2.3 检出限实验 |
3.2.4 干扰离子的影响 |
3.2.5 不同离子与锌试剂显色实验 |
3.2.6 试剂稳定性实验 |
3.3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快速判别水样中铜离子 |
3.3.1 检出限实验 |
3.3.2 干扰试验 |
3.4 二苯碳酰二肼(DPC)快速判别水样中六价铬 |
3.4.1 检出限实验 |
3.4.2 干扰试验 |
3.5 重金属快速判别试剂盒制作 |
3.6 重金属快速判别试剂盒的操作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突发水污染中铜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
4.1 引言 |
4.2 显色体系优化 |
4.2.1 显色剂种类的选择 |
4.2.2 显色剂与络合物吸收曲线 |
4.2.3 显色剂浓度以及用量的考察 |
4.2.4 缓冲体系的选择 |
4.2.5 缓冲体系 pH 的选择 |
4.2.6 显色时间的选择 |
4.3 共存离子的影响 |
4.4 铜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及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
4.4.1 铜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 |
4.4.2 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
4.5 试剂稳定性实验 |
4.6 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检出限、精密度的确定 |
4.6.1 标准曲线绘制 |
4.6.2 方法检出限 |
4.6.3 方法的精密度 |
4.7 样品测定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突发水污染中水中铬(VI)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
5.1 引言 |
5.2 试剂形式的选择 |
5.2.1 全固体粉末形式 |
5.2.2 固液组合形式 |
5.3 显色体系优化 |
5.3.1 丙酮的影响 |
5.3.2 DPC 与氯化钠配比 |
5.3.3 吸收光谱 |
5.3.4 (1+7)硫酸的影响 |
5.3.5 混合粉末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
5.3.6 显色时间的确定 |
5.3.7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5.4 干扰离子的影响 |
5.5 六价铬快速检测试剂盒制作及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
5.5.1 快速检测试剂盒制作 |
5.5.2 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
5.6 试剂稳定性实验 |
5.7 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检出限、精密度的确定 |
5.7.1 标准曲线绘制 |
5.7.2 方法检出限 |
5.7.3 方法精密度 |
5.8 样品测定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突发水污染中镍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
6.1 引言 |
6.2 显色体系的优化 |
6.2.1 显色剂种类的选择 |
6.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6.2.3 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
6.2.4 显色剂用量的考察 |
6.2.5 过硫酸铵加入量的影响 |
6.2.6 显色时间及络合物的稳定性 |
6.3 掩蔽剂的选择及干扰离子的影响 |
6.4 镍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及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
6.4.1 镍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 |
6.4.2 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
6.5 试剂稳定性实验 |
6.6 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检出限、精密度的确定 |
6.6.1 标准曲线绘制 |
6.6.2 方法检出限 |
6.6.3 方法精密度 |
6.7 样品测定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低品位钴矿石生物浸出液的铜—铁—钴分离机理和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
1.1.1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特点 |
1.1.2 生物浸出—溶剂萃取—电积技术流程 |
1.2 生物浸出的特点 |
1.2.1 浸矿细菌 |
1.2.2 生物溶胶的形成 |
1.2.3 铁离子及硫酸根的富集 |
1.2.4 固体微粒及杂质的产生 |
1.3 铜钴溶剂萃取及电积 |
1.3.1 铜钴的溶剂萃取 |
1.3.2 铁离子的影响 |
1.3.3 溶剂萃取界面污物 |
1.3.4 杂质对电积的影响 |
1.4 溶液沉淀除铁技术 |
1.4.1 溶液中铁沉淀析出机理 |
1.4.2 除铁技术的工业应用 |
1.4.3 存在的问题 |
1.4.4 滤饼过滤与分形理论 |
1.5 固体颗粒絮凝分离技术 |
1.5.1 高分子絮凝剂作用模型 |
1.5.2 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 |
1.5.3 生物浸出体系的新现象 |
1.6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2 试验研究方法 |
2.2.1 界面污物的分离与鉴定 |
2.2.2 生物浸出液的絮凝净化 |
2.2.3 固体润湿性能测试 |
2.2.4 溶剂萃取操作 |
2.2.5 针铁矿法除铁 |
2.2.6 钴的电积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2.3.1 铜浓度的测定 |
2.3.2 铁浓度的测定 |
2.3.3 钴浓度的测定 |
2.4 试验测试方法 |
2.4.1 样品晶态结构 |
2.4.2 样品形貌结构 |
2.4.3 电化学试验及测试 |
2.4.4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3章 生物浸出液的铜萃取界面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界面污物的分离与鉴定 |
3.2.1 试验方法 |
3.2.2 界面污物类型 |
3.2.3 化学结构分析 |
3.2.4 固体成分分析 |
3.3 固体颗粒的絮凝净化 |
3.3.1 固体颗粒的动电位 |
3.3.2 聚丙烯酰胺类型 |
3.3.3 絮凝剂浓度 |
3.3.4 溶液酸度 |
3.3.5 溶液温度 |
3.3.6 絮凝后萃取界面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体颗粒的絮凝脱稳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EDLVO理论 |
4.2.1 范德华作用能 |
4.2.2 静电作用能 |
4.2.3 界面极性相互作用能 |
4.3 固体颗粒稳定悬浮机理 |
4.3.1 固体颗粒间的范德华作用能 |
4.3.2 固体颗粒间的静电作用能 |
4.3.3 固体颗粒间界面极性相互作用能 |
4.3.4 固体颗粒间作用能 |
4.4 絮凝剂脱除固体颗粒机理 |
4.4.1 絮团间的范德华作用能 |
4.4.2 絮团间的静电作用能 |
4.4.3 絮团间的界面极性相互作用能 |
4.4.4 絮团间作用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浸出液萃取提铜试验 |
5.1 引言 |
5.2 LIX984N的萃取机理 |
5.3 铜萃取过程研究 |
5.3.1 铜的饱和萃取容量 |
5.3.2 平衡pH值 |
5.3.3 萃取时间及温度 |
5.4 铜负载有机相的反萃 |
5.4.1 负载有机相的洗涤 |
5.4.2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针铁矿法除铁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针铁矿晶种的制备 |
6.2.1 试验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针铁矿法除铁试验 |
6.3.1 操作pH值 |
6.3.2 操作温度 |
6.3.3 晶种加入量 |
6.4 中心复合设计试验 |
6.4.1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
6.4.2 模型拟合 |
6.4.3 模型分析 |
6.4.4 E.Z法除铁工艺的优化 |
6.5 滤饼过滤性能研究 |
6.5.1 试验方法 |
6.5.2 操作pH值 |
6.5.3 操作温度 |
6.5.4 晶种加入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物含钴溶液的电积工艺研究 |
7.1 引言 |
7.2 含钴溶液的铜铁净化 |
7.2.1 试验方法 |
7.2.2 结果与分析 |
7.3 含钴溶液的富集 |
7.3.1 平衡pH值 |
7.3.2 皂化率与平衡pH值 |
7.3.3 温度及混合时间 |
7.3.4 P507负载有机相反萃 |
7.4 细菌蛋白对钴萃取-电积的影响 |
7.4.1 细菌蛋白的行为 |
7.4.2 沉积电位测试 |
7.4.3 循环伏安分析 |
7.4.4 电积钴形貌 |
7.4.5 钴结晶取向分析 |
7.5 硫酸溶液中钴的电积 |
7.5.1 中和用氢氧化亚钴制备 |
7.5.2 电积钻浓度 |
7.5.3 硫酸钠浓度 |
7.5.4 操作温度 |
7.5.5 操作pH值 |
7.5.6 阴极电流密度 |
7.6 生物浸钴液提取新工艺环境意义的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等项 |
(4)低分子双水相体系的理论研究及其在铜的分离富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双水相体系的分类 |
1.2 双水相系统的成相机理 |
1.2.1 聚合物/聚合物的成相机理 |
1.2.2 聚合物/小分子系统 |
1.3 双水相系统的特点 |
1.4 双水相体系的相图 |
1.5 双水相体系与其它技术的集成 |
1.6 双水相技术的应用 |
1.6.1 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 |
1.6.2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萃取 |
1.6.3 稀有金属以及贵金属的分离与检测 |
1.7 铜的分离富集方法 |
1.7.1 铜的性质及国内铜市场现状 |
1.7.2 铜的分离方法 |
1.8 铜、铁的测定方法 |
1.8.1 铜的测定方法 |
1.8.2 铁的测定方法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水相体系的研究 |
2.1 双水相体系成相的基本原理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无机盐的成相能力 |
2.3.2 有机物的成相能力 |
2.3.3 体系稳定性研究 |
2.3.4 分相时间的研究 |
2.3.5 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液-液平衡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量铜和铁的分离与富集 |
3.1 原理及萃取体系 |
3.1.1 双水相体系萃取原理 |
3.1.2 铜试剂(Na-DDTC)的性质 |
3.2 仪器及主要试剂 |
3.3 试剂配制 |
3.4 实验方法 |
3.4.1 铜含量的测量 |
3.4.2 铁含量的测量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Cu-DDTC 络合物 |
3.5.2 Cu~(2+)的工作曲线 |
3.5.3 Fe-邻二氮菲络合物 |
3.5.4 溶液酸度对体系分相的影响 |
3.5.5 双水相体系中影响金属离子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 |
3.5.6 Cu~(2+)和Fe~(3+)的混合分离 |
3.5.7 萃取机理的探讨 |
3.5.8 络合物的稳定时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4.1 双水相体系的分相条件 |
4.2 影响金属离子在双水相体系中分配的因素 |
4.3 CU~(2+)和FE~(3+)的混合分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几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与铜铬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王娜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2]低品位钴矿石生物浸出液的铜—铁—钴分离机理和新工艺研究[D]. 李海军. 东北大学, 2016(07)
- [3]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几例[J]. 青岛内燃机厂化验室. 理化检验通讯, 1967(05)
- [4]低分子双水相体系的理论研究及其在铜的分离富集中的应用[D]. 王丹. 湘潭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