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湖的发现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湖的发现及其意义

一、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型湖泊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雨,李永项,李文厚,李智超,李玉宏,张倩,杨博,白金莉[1](2021)在《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汾渭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作为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在周缘及内部一系列断裂带控制下,具有边断、边陷、边沉积的特征,新生代地层厚度逾几千米。本文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及相关钻井资料,综合岩石学、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测井及区域地质资料,系统研究了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各时期的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新生代汾渭盆地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及风成沉积5种沉积类型。盆地边缘及山前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向盆地中心逐渐过渡为河流、三角洲及湖泊沉积,风成堆积集中分布于盆地边缘。各次级盆地沉积演化具有差异性,除三门峡地区外,汾渭盆地主体自晚始新世开始沉积并持续至渐新世早期;渐新世晚期在经历隆升剥蚀作用后,中新世再次沉降,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至晚中新世,渭河盆地的西安凹陷、固市凹陷两大沉积区以及三门峡—芮城、运城—永济一线均为湖相分布区。上新世湖盆沉积范围达到最大,湖泊广泛分布,盆地边部则大量发育风成沉积。

刘成林,余小灿,袁学银,李瑞琴,姚佛军,沈立建,李强,赵元艺[2](2021)在《世界盐湖卤水型锂矿特征、分布规律与成矿动力模型》文中认为卤水锂矿在世界探明的锂矿总资源量中占比达65%,由于其易于开采,成本较低,其锂盐产品占总锂盐产品的75%左右。世界卤水锂矿主要产于现代盐湖,这些盐湖分布于世界三大高原:中国青藏高原、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形成了三大盐湖卤水锂成矿区。中国青藏高原盐湖主要包括西藏中北部和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锂(LiCl)资源量为2330万t;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盐湖,涵盖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盐湖,锂(Li2O)资源量为2300万t;北美西部高原盐湖卤水锂矿(Li2O)资源量为550万t。同时,中国华南地区在中生代晚期可能也是高原环境,高原地貌孕育了大量盐湖,并形成了一些富锂卤水矿。这些高原的形成与隆升都起因于板块俯冲及陆陆碰撞:南美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是太平洋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增生造山形成的,中国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陆陆碰撞形成的,而中国华南古高原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作用有关。板块俯冲及陆陆碰撞作用,一方面形成高原地貌,挡住了来自大洋的水汽,从而导致高原内部降水减少,形成干旱气候,引发强烈蒸发作用;洋壳俯冲至上地幔之后,由于脱水和部分熔融导致其中的氯、钾、锂和溴等挥发分进入岩浆并被带到地壳浅部富集;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形成大量构造盆地,同时,岩浆活动又引起大量温热泉水活动,高温水-岩反应将地壳中大量锂等成矿物质释放出来,汇入盆地并通过蒸发浓缩形成富锂盐湖。上述构造、气候和物源等成矿要素的耦合,最终导致高原盐湖卤水富锂成矿。综合世界卤水锂矿特征与成矿作用,提出盐湖卤水锂成矿动力学模式。

史运坤[3](2021)在《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文中指出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区,既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现代东亚季风区和中纬度西风区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表响应极佳的实验场所,但是该区域研究工作极少,年代记录缺乏,因此本文选择门源盆地风成黄土剖面和其他辅助剖面作为重建古环境的载体研究该区域环境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门源盆地YHC黄土剖面和其他9个辅助剖面开展了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结合古气候代用指标磁化率、粒度、色度、SOC、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重建了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全新世西风区及东亚季风区已有气候记录,探讨了门源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YHC黄土剖面中大量指标对门源盆地环境变化过程的指示意义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些许差异,因此研究区域环境演化过程需要选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2)通过高密度OSL建立门源盆地39~0 ka的年代框架,在35~24 ka和21~14 ka有两处明显的地层缺失,应为侵蚀间断,由冰川作用和风力侵蚀导致。(3)整合多种环境指标,重建39 ka以来门源盆地古环境演化,可分7阶段:39~35 ka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化,气候波动幅度增大;35~24 ka,地层缺失;24~21 ka气候达到最干冷期,冰川作用强烈,导致地层侵蚀,冰碛沉积、冰水沉积等特殊事件频发;21~14 ka,气候改善,冰川消退,冲洪积事件频发,风力强劲,地层受到侵蚀;14~8.5 ka,气候趋于暖湿化,降水显着增加,冲洪积事件频发,8.5ka达到最暖湿期;8.5~4 ka,气候最暖湿期;4~0 ka,气候由最暖湿向干旱化变化。(4)对比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亚季风区、中纬度西风区的环境过程,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由东亚季风所控制,同时也受中纬度西风的影响。

宋添力[4](2021)在《疏勒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中指出疏勒河中下游地区位于河西走廊西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人类活动经历了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骟马文化三个时期。本文系统梳理了此三支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简史、典型遗址、分布范围、分期和年代以及文化面貌等。本文认为史前时期该地区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是相互的。西城驿文化和四坝文化时期,气候日趋干冷,人群迫于生产压力,发展麦类/粟黍-畜牧业的混合经济,并从事青铜冶炼业。骟马文化时期气候一度湿润,草原面积扩张,人群转向游牧经济,仍兼营种植业和青铜冶炼业。两段时期人类的农业和青铜冶炼活动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但这种影响的强度和范围是有限的。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在史前时期的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史前时期该地区是“史前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组成部分,其上的文化交流大致经历了肇始→兴盛→式微三个阶段。

赵旭东[5](2021)在《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展布样式的时空演变是岩石圈构造运动、气候系统演化以及地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存在盆地内的河流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河流地貌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下的演化过程。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北天山为实际例证,以沉积学和物源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构造、气候以及河流自身调节在河流地貌演化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并以此讨论了印度-欧亚碰撞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形-地貌演变,限定了现今高原东缘水系格局的建立时间。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南缘、西昌盆地、会理盆地、楚雄盆地的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地层与沉积特征,结合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合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综合物源分析发现,晚白垩世–早古近纪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近南–北向、大陆尺度的南流水系,其物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义敦和四川盆地的早中生代沉积岩。结合以往的古高程、碎屑锆石物源及蒸发岩来源研究推断,这一大型水系在流经印支地体的思茅和呵叻盆地后最终汇入新特提斯洋。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区域性的南流模式与现今高原东部的东流水系格局截然不同,暗示藏东地区地形-地貌在晚白垩世以来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陆尺度河流的长期存在也暗示当时区域构造环境长期保持稳定,地形起伏有限,海平面稳定。在这种区域背景下,青藏高原东缘逐渐发育一大型夷平面。同时,大型水系横向迁移、摆动反过来又会促进广泛低起伏地貌的发育。直至新生代中晚期,随着地表加速抬升、断裂活动加剧,以及河流快速下切,这一区域性的夷平面逐渐被分割解体,残留的低起伏地貌面被保存在现今青藏高原东部各深切峡谷之间。(2)基于沉积学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分、砾石成分以及古水流相等多种物源分析方法,探讨了始新世宁蒗盆地的演化历史。研究认为,早始新世(~56–45 Ma)宁蒗盆地为小型内流盆地,宁蒗组一段时期主要受一系列垂直山体的横向水系控制,沉积环境以水动力较强的冲积扇体系为主;二段时期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逐渐转变为辫状河和湖泊为主,水动力环境整体较弱。至三段沉积期(~45 Ma),区内水系由内流转为外流,流域规模迅速扩张。盆地北部形成了一条近南–北向的纵向水系,其上游可追溯至靠近高原内部的贡觉地区,流域规模类似于现今金沙江上段;同时,在盆地南部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的大型水系与之汇合。宁蒗组四段时期,盆地南部外流水系消亡,但盆地北部仍处于大河系统之下;直至~35 Ma,流经宁蒗地区的大河系统彻底消亡。结合以往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重建等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在~45Ma和~35Ma两次区域构造抬升分别导致宁蒗盆地水系发生内流–外流转换和最终消亡。此外,在始新世中后期逐渐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增加的降雨量会加大河川径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次区域性水系重组事件的发生。(3)以分布于高原东缘金沙江、安宁河河谷及周边地区的上新统–下更新统昔格达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018个昔格达组和现代河沙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结合已发表数据,重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水系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华坪–攀枝花一带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呈现多峰值特征,且含有晚白垩世–新生代锆石组分,与现今金沙江碎屑锆石信号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更靠近上游的涛源地区昔格达组呈现出700–900 Ma显着峰值,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物源信号。残存于安宁河谷内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200–240Ma,与大渡河锆石组分基本一致。物源结果证实,金沙江至少在上新世之前就已经开始向东流动,但大渡河、雅砻江和安宁河在昔格达组沉积之前展布模式与现今明显不同。由此推测,上新世时期小江断裂的快速走滑可能阻断了金沙江,形成昔格达古湖;早更新世古昔格达湖的溃决诱发了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快速下切,进而导致水系发生袭夺–重组,最终形成现今水系格局。(4)以北天山奎屯河流域及流经的晚中新世-第四纪独山子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1632个碎屑锆石年龄和17个重矿物样品的物源综合分析,探讨了北天山中新世以来沉积过程的驱动因素。该研究首先证实了北天山~7.0 Ma的构造隆升事件,之后揭示3.3–2.5 Ma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现今奎屯河上游的冰川覆盖区。这表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沉积速率加快、沉积相转换,以及物源信号变化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冰期开始–扩张的响应。尽管复杂,但这项研究强调,中国北天山在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是可以区分的。

刘甜甜[6](2021)在《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的环境演变记录及碳埋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全新世是距今最近的一个时段,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受人类影响程度最大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地球轨道参数、全球冰量等没有发生显着的变化,并且处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有助于辨别人类社会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湖泊作为记录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信息承载体以及有机碳埋藏的场所,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了解和重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气候环境以及有机碳埋藏的变化体系,可作为评估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和“碳汇”潜力的重要手段,并可为未来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的估算提供自然背景和数据支撑。星云湖位于云南高原的中部,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和人为营养物质输入加剧,湖泊呈现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本研究以星云湖为对象,重建了2690 cal.a BP以来的年代序列,通过对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色度、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以及有机碳埋藏速率(OCBR)等多代用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结合Morlet小波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等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流域气候环境的变化特征,及OCBR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气候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星云湖沉积物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在2690~1890cal.a BP期间,星云湖各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较为平稳,流域内生产力较低,内源有机质占比较大,整体气候较为温干。该阶段后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TP以及中值粒径等值增大;在1890~1270 cal.a BP期间,流域气候整体较为温干,后期朝着温湿的方向发展。TP含量的变化说明此时流域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扰动;在1270~610 cal.a BP期间,流域内温度降低,降水增多,气候由温湿转变成冷湿,但830~680 cal.a BP期间显示为冷干的气候特征。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突变,表明此时人类活动的影响极为显着;610 cal.a BP至今,流域内的气候相对比较冷湿,而在小冰期期间,湿度反而略有增大。沉积岩芯顶部有机质含量等的突升,主要是农牧业发展以及化肥使用等人类活动造成的。2.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在2690~1890cal.a BP期间,总OCBR受到外源OCBR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埋藏速率22 g/(m2·a);在1890~1270 cal.a BP期间,总的OCBR较前一阶段明显变大,最大值可达到116 g/(cm2·a)。这两个阶段人类活动相对较弱,温度变化对星云湖沉积物OCBR的影响较为显着。在1270~610 cal.a BP期间,流域内有机质的来源依然以外源为主,总OCBR由高值逐渐减小,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减小,流域侵蚀强度增大,裸露表土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所致;610 cal.a BP至今,总OCBR变化趋势较为平稳。而表层OCBR的高值,除了与气候和人类活动有关之外,还受到顶部沉积速率较快,TOC的埋藏时间较短,仍有部分TOC未完全矿化等因素的影响。3.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周期:在2400~1200 cal.a BP之间,星云湖气候变化的周期信号以500 a为主,250 a的周期信号也较为明显。800 cal.a BP以来星云湖流域的环境变化出现了百年、十年尺度的短周期信号。4.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将星云湖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与董哥洞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发现星云湖多代用指标与董哥洞石笋的氧同位素随着太阳辐射强度减弱,均表现出较为冷干的气候特征;反之,气候较为暖湿。由此可知,太阳辐射的强弱变化对于季风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星云湖流域500 a的气候变化周期,进一步说明太阳辐射的强弱变化是导致星云湖流域气候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近千年来的短周期信号则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星云湖流域的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刘雪媛[7](2021)在《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定西市水汽来源研究》文中认为大气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输入项,水分子中蕴藏的同位素信息成为示踪水汽来源的重要凭证,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水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甘肃定西地处于我国黄土高原区,气候极度干旱、环境灾害频发,对于本区水资源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使用同位素技术研究定西地区水循环成为新技术手段,本文依据实地测量数据对定西市的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信息进行了补充和研究,并对定西地区水汽来源状况进行解析。采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和统计分析法总结出定西地区降水同位素值的变化;运用拉格朗日混合粒子模型和大气水汽通量模型法研究定西地区水汽来源特征,划分出水汽来源的类型,结合稳定同位素方法和分析模型方法再次对定西地区的水汽来源特征进行详细解读。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定西地区同位素值的年内变幅小,波动不明显。在季节变化方面,降水δ18O和δD值夏高冬季低。在定西南北部地区δ18O值与温度呈现正相关系,南部较北部相关性更强,旱雨两季中同位素值与温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季节内也存在着较强的温度效应。(2)定西市南北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表现为南部大于北部,截距的差异更大,同样是表现为南部大于北部,斜率最小值出现在渭源,最大值出现在通渭,且在空间上表现出东南高西北部低的趋势。δ18O值在夏季时较高,冬季的平均值相对较低且容易出现极低值,d-excess值的变动较平缓,降水中δ18O和δD的空间分布有规律可循,表现为从东南部的渭源县到西北部的漳县同位素的值逐渐贫化,漳县的同位素值最低。(3)依据不同的水汽来源,将定西地区的水汽来源类型共分为内陆型、西风型、西风-内陆混合型和西风-内陆-夏季风/东南风混合型。就单纯的内陆型而言,水汽全部都来自于内陆板块,无海洋水汽补给;对于单纯西风性质的水汽来源来讲,均处于冬季和初春时期,表现出单纯性的西风环流控制;对于西风-内陆型混合的水汽来源类型来讲,从季节方面考虑多来源于春秋两季,其中西风环流水汽占比最高;在定西地区夏季时期,水汽来源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西风、内陆蒸发和来自季风的三种水汽来源,但是均表现为季风水汽的贡献最大,且同时受到来自西南方向和东北方向两股水汽的共同作用;定西地区的水汽通量流线均是沿纬线大致沿纬线反向运动,大气可降水量夏秋季大于冬春季,夏季水汽来源最为复杂。(4)根据所划分的不同水汽输送路径通过计算得到的稳定同位素值,西风-内陆-季风型水汽来源的稳定同位素值最高,西风-内陆型的稳定同位素值最低;西风型水汽来源的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最大,西风-内陆-季风混合型的斜率最小;西风-内陆型水汽来源d值最高,西风型水汽来源的d值最低。西风-内陆型水汽来源d均值最高,西风型水汽来源的d均值最低(5)定西地区水汽来源的判定为兼有大陆性和季风性质的水汽来源,在季风期表现为以大型海洋为水汽源地的水汽来源,而在非季风期间,表现为西风带影响、内陆大型湖泊、河流以及其他形式的蒸发面要素影响的水汽来源。

杨盼盼[8](2021)在《哈拉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的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受到生态系统、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org)特征可以为区域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提供证据。然而,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不同,加上湖泊沉积环境的分异,可能导致δ13Corg在湖泊中空间分布特征不一样,需要详细的现代过程研究以确定其环境意义。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哈拉湖(38°11′~38°25′N,97°24′~97°47′E,4078 m a.s.l)是位于祁连山脉腹地的一个大型封闭深水湖泊,湖盆四周被高山包围,人为干扰较少,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该湖沉积物δ13Corg的环境指示意义尚未明确。本文对哈拉湖不同水深位置表层沉积物、湖泊南北向断面不同水深共14根沉积物岩芯进行了δ13Corg分析,辅以沉积物的粒度、XRF元素扫描、有机质含量、碳酸盐含量等数据,分析哈拉湖沉积环境基本特征、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δ13Corg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湖泊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在55 m水深以内哈拉湖沉积物δ13Corg数据与水深显着负相关,可以用于指示湖泊水的变化情况,这主要是藻类在不同水深处的光合作用效率差异以及水生植物类型空间分布不同所造成的。湖泊中心位置(水深66.8 m)HL19-07沉积物岩芯沉积物δ13Corg反映了哈拉湖晚全新世4500年间的水位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4.5-3 cal ka BP)整体水位均处于高值,哈拉湖水位逐渐升高,并在4.1-3.9 cal ka BP期间出现次高值;第二阶段(3-2.1cal ka BP)湖水平面稳步持续下降;第三阶段(2.1-1.5 cal ka BP)水位回升;第四阶段(0.5-1.5 cal ka BP)哈拉湖水位波动中下降,在1 cal ka BP出现次低值;第五阶段(0.5 cal ka BP至今)水位波动但无明显变化趋势,且已接近现代哈拉湖水位,近期出现上升趋势。哈拉湖沉积物δ13Corg所反映的水位变化和树轮重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曲线对比表明,影响哈拉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区域气温变化。这是因为冰川融水是哈拉湖补给的重要来源,冰川融水补给量的大小与区域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牛雅婷[9](2021)在《生态人类学视阈下那曲牧区生活垃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高地”。在此背景下,关注西藏广阔牧区因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生态人类学的视角,以那曲市安多县和比如县为田野点,在“牧民——文化——自然”多元素的交织互动关系的框架中探讨那曲牧区生活垃圾的历史、现状,分析西藏牧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文章通过深度访谈方法,梳理牧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包括生态环境知识在内的“地方性知识”,这套知识系统下,牧民有对“垃圾”独特的本土表达、处理及分类方式,在处理生活垃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文章指出历史上由于封建农奴制这一剥削制度的存在,再加上高原牧区自然资源的相对贫瘠,牧区经济水平较低,牧民生活贫困,西藏牧区生活垃圾数量较少,且垃圾多为可降解的自然材质构成,牧区基本不存在生活垃圾问题。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以来,伴随西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牧区的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垃圾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一变化也为牧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压力。文章分析了那曲安多县和比如县两县县城、乡镇及牧业点的生活垃圾现状、处理方式,探讨了牧区赛马节、虫草采集期两个特殊时段的生活垃圾问题,并以牲畜误食垃圾这一事件呈现牧区生活垃圾处置不当产生的直接后果,指出科学高效解决牧区生活垃圾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当前那曲牧区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着高成本困境、法制化管理缺席、环境保护宣传浮于表面、牧民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缺失等问题,提出治理那曲生活垃圾的有效路径: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健全牧区垃圾法制化管理,有关生活垃圾治理的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在垃圾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如加强宣传教育、明确垃圾分区域治理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此外,还要引导牧民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治理,传承和发扬地方性知识。

罗珍,仁增拉姆,陈虎林,黄香[10](2021)在《西藏巴松措暖季水温与水质变化特征》文中提出巴松措是藏东南面积最大的冰川堰塞湖,是温带半湿润高原深水型湖泊。2019年7月,对巴松措暖季垂直剖面水温分层的基本特征、水体理化性质与水温分层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松措暖季垂直剖面水温分布具有明显的深水湖泊分层特征。其表层0.5 m至水深20 m处为变温层,水温在9.4~13.9℃;水深20~40 m为温跃层,水温在6.9~9.4℃,平均强度为0.12℃/m;水深40 m以下为等温层,水温变幅在6.4~6.8℃,平均水温为6.5℃。巴松措湖底水温在6℃左右,与湖泊表层最大温差为7.5℃。水体的p H、溶解氧和浊度呈现与水温近似相同的层次结构与分层现象,而总溶解盐、电导率和矿化度这三者在垂向变化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在温跃层下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巴松措暖季水体的分层,特别是温跃层的存在导致了湖水各层次水体理化性质的差异。

二、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型湖泊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型湖泊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地层及岩性特征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冲积扇沉积
    3.2 河流沉积
    3.3 三角洲沉积
    3.4 湖泊沉积
    3.5 风成沉积
4 沉积演化
5 结论

(2)世界盐湖卤水型锂矿特征、分布规律与成矿动力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北美西部高原盐湖卤水锂矿特征
2 南美安第斯高原盐湖卤水锂矿特征
3 中国青藏高原盐湖卤水锂矿床
4 中国华南地区卤水锂矿
5 卤水锂矿的物质来源与富集机理
    5.1 锂来源
        5.1.1 物源的构造背景
        5.1.2 温热泉水补给
        5.1.3 区域锂异常背景
    5.2 卤水锂富集机理
6 高原盐湖卤水锂矿成矿动力学模式
7 结论

(3)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1.1 古气候的研究意义
        1.1.2 青藏高原的研究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多材料记录的环境变化
        1.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年代学研究
        1.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和西风研究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2.2 .研究剖面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光释光样品年代测量
        3.1.1 光释光原理
        3.1.2 释光样品处理
        3.1.3 剂量率测定
        3.1.4 纯度检验和De测试
        3.1.5 OSL流程
    3.2 粒度参数指标
        3.2.1 粒度的沉积学意义
        3.2.2 粒度的测试
    3.3 磁化率参数指标
        3.3.1 磁学的沉积学意义
        3.3.2 磁化率的测试
    3.4 色度参数指标
        3.4.1 色度的沉积学意义
        3.4.2 色度的测试
    3.5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3.5.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5.2 元素地球化学的测试
    3.6 土壤有机碳指标
        3.6.1 土壤有机碳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6.2 土壤有机碳的测试
    3.7 碳酸盐指标
        3.7.1 碳酸盐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7.2 碳酸盐的测试
    3.8 软件使用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OSL结果
        4.1.1 剂量率分析
        4.1.2 石英OSL释光特征分析
        4.1.3 年代结果
    4.2 粒度参数结果
        4.2.1 粒度组成特征
        4.2.2 沉积判别
        4.2.3 沉积组成特征
        4.2.4 粒度参数特征
        4.2.5 沉积动力特征
        4.2.6 粒度敏感因子提取
    4.3 磁化率参数结果
    4.4 色度参数结果
    4.5 元素地球化学
        4.5.1 常量元素
        4.5.2 微量元素
        4.5.3 稀土元素
    4.6 有机碳结果
    4.7 碳酸盐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门源盆地各指标相关分析
    5.2 门源盆地的时间序列
    5.3 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
    5.4 门源盆地黄土动力学分析
    5.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异同
    5.6 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疏勒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 疏勒河中下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疏勒河中下游地区概况
    第二节 西城驿文化
    第三节 四坝文化
    第四节 骟马文化
第二章 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环境变化对史前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史前人类活动对本地区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疏勒河中下游地区与临近地区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肇始:西城驿文化时期
    第二节 兴盛:四坝文化时期
    第三节 式微:骟马文化时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1 青藏高原东缘古水系演化
        1.2.2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5.1 文献调研与前人资料汇总
        1.5.2 野外实地考察
        1.5.3 室内实验测试
        1.5.4 数据处理、绘制图件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白垩世–早古近纪水系格局重建及其对低起伏地貌面形成机制的启示
    2.1 引言
    2.2 青藏高原东缘晚中生代构造稳定
    2.3 地层时代与沉积特征
        2.3.1 都江堰剖面
        2.3.2 乐山剖面
        2.3.3 西昌盆地
        2.3.4 会理盆地
        2.3.5 楚雄盆地
    2.4 物源结果及分析
    2.5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大陆尺度古水系
    2.6 低起伏古地貌形成机制
    2.7 结论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始新世水系演化及其对高原生长的启示:来自宁蒗盆地沉积和物源证据
    3.1 前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地层与沉积特征
    3.4 宁蒗组时代归属
    3.5 物源结果
        3.5.1 砾石成分
        3.5.2 砂岩碎屑成分
        3.5.3 重矿物
        3.5.4 碎屑锆石年龄
    3.6 物源分析
        3.6.1 周邻潜在物源区对比
        3.6.2 物源综合分析
    3.7 水系演化历史
    3.8 水系转换机制及对青藏高原生长的启示意义
    3.9 结论
第4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水系袭夺–重组加速河流下切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
    4.3 样品信息
    4.4 碎屑锆石年龄结果
    4.5 物源分析
    4.6 上新世–早更新世藏东地区水系演化
    4.7 早更新世河流下切机制探讨
    4.8 结论
第5章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5.1.引言
    5.2 地质背景
    5.3 沉积与物源结果
        5.3.1 地层与沉积特征
        5.3.2 重矿物组合
        5.3.3 锆石U-Pb年龄
    5.4 讨论
        5.4.1 北天山晚新生代地貌演化
        5.4.2 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分析及其意义
        5.4.3 对全球范围内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砾石成因的启示意义
    5.5 结论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论文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的环境演变记录及碳埋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湖泊有机碳埋藏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植被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样品测试
        3.2.1 粒度、磁化率及色度的测定
        3.2.2 碳酸钙的测定
        3.2.3 TOC、TN及 TP的测定
    3.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3.1 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估算方法
        3.3.2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3.3.3 内外源有机碳的估算方法
        3.3.4 小波分析方法
第4章 星云湖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特征
    4.1 星云湖沉积岩芯年代序列的建立
    4.2 湖泊沉积物各代用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4.2.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4.2.2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4.2.3 色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4.2.4 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
        4.2.5 TOC、TN、TP含量及其比值的环境指示意义
    4.3 星云湖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的结果分析
        4.3.1 粒度参数的结果分析
        4.3.2 磁化率、色度以及碳酸盐的结果分析
        4.3.3 TOC、TN、TP及其比值的结果分析
        4.3.4 内外源有机碳及OCBR的结果分析
    4.4 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多环境代用指标的因子分析
    4.5 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环境演变周期特征分析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5.1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及区域对比
        5.1.1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
        5.1.2 区域湖泊环境演化对比
    5.2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区域对比及影响因素
        5.2.1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变化趋势及区域对比
        5.2.2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OCBR的影响因素
    5.3 星云湖流域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定西市水汽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水稳定同位素监测台网建立
        1.2.2 大气降水线研究
        1.2.3 降水稳定同位素环境效应研究
        1.2.4 水汽来源研究
        1.2.5 定西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象特征
        2.1.4 水文特征
3 数据资料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资料
        3.1.1 降水样品采集与测量
        3.1.2 全球再分析气候数据
        3.1.3 地面气象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最小二乘回归法
        3.2.2 拉格朗日混合粒子积分轨迹模式法
        3.2.3 水汽通量的计算方法
4 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分析
    4.1 δ~(18)O和δD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δ~(18)O和δD的时间变化特征
    4.3 降水稳定同位素环境效应
        4.3.1 温度效应
        4.3.2 降水量效应
    4.4 局地大气降水线特征
    4.5 过量氘特征
        4.5.1 过量氘的参数特征
        4.5.2 过量氘指示水汽来源信息
    4.6 小结
5 分析模型对定西地区水汽来源的解析
    5.1 拉格朗日混合粒子模型对水汽来源的解析
    5.2 水汽输送轨迹类型的分类
        5.2.1 内陆型水汽来源
        5.2.2 西风型水汽来源
        5.2.3 西风-内陆混合型水汽来源
        5.2.4 西风-内陆-季风混合型水汽来源
    5.3 水汽通量对水汽来源的指示
    5.4 小结
6 定西地区水汽来源综合分析
    6.1 不同水汽来源类型下的降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6.2 不同水汽来源类型下的大气降水线分析
    6.3 不同水汽来源类型下的过量氘的特征分析
    6.4 定西地区的水汽来源综合判定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哈拉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的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概念
    1.2 湖泊沉积物δ~13C_org的影响因素
    1.3 湖泊沉积物δ~(13)C_(org)研究进展
    1.4 目前湖泊沉积物δ~(13)C_(org)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背景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条件
    2.5 植被情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分析实验方法
        3.2.2 XRF元素扫描实验方法
        3.2.3 烧失量(LOI)实验方法
        3.2.4 有机碳同位素实验方法
        3.2.5 水体离子实验方法
第四章 结果分析
    4.1 哈拉湖表层沉积物δ~(13)C_(org)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2 哈拉湖沉积物δ~(13)C_(org)随水深变化的原因
    4.3 深水区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时间变化特征
        4.3.1 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建立
        4.3.2 晚全新世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指示的水位变化
    4.4 HL19-07 沉积物岩芯其他代用指标对比分析
        4.4.1 粒度组分划分及其变化特征
        4.4.2 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4.4.3 碳酸盐含量变化特征
        4.4.4 XRF岩芯扫描元素变化特征
    4.5 多指标揭示的哈拉湖晚全新世水位与环境变化
第五章 哈拉湖水位重建与区域气候记录对比
    5.1 哈拉湖水位对气候事件的响应
    5.2 哈拉湖水位变化的驱动机制探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生态人类学视阈下那曲牧区生活垃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那曲牧区本土垃圾认知体系
    第一节 牧民对垃圾的认知
    第二节 影响那曲牧民垃圾观念的因素
第二章 那曲牧区牧民生活垃圾状况及处理方式
    第一节 西藏牧区垃圾现象概述
    第二节 牧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第三节 牧区特殊垃圾问题
第三章 牧区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牧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高成本困境
    第二节 制约牧区生活垃圾处理的软环境因素
    第三节 牧民环保意识与行动的缺失
第四章 有效解决那曲牧区生活垃圾问题的路径
    第一节 健全牧区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 发挥政府在生活垃圾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节 引导牧民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西藏巴松措暖季水温与水质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温空间变化特征
    2.2 水体理化参数空间变化特征
    2.3 巴松措暖季各理化参数的垂直结构分析
    2.4 理化参数对水温分层的响应分析
3 结论

四、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型湖泊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特征[J]. 李兆雨,李永项,李文厚,李智超,李玉宏,张倩,杨博,白金莉. 地质科学, 2021(04)
  • [2]世界盐湖卤水型锂矿特征、分布规律与成矿动力模型[J]. 刘成林,余小灿,袁学银,李瑞琴,姚佛军,沈立建,李强,赵元艺. 地质学报, 2021(07)
  • [3]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D]. 史运坤.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4]疏勒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D]. 宋添力. 兰州大学, 2021(12)
  • [5]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D]. 赵旭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6]晚全新世以来星云湖沉积物的环境演变记录及碳埋藏研究[D]. 刘甜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定西市水汽来源研究[D]. 刘雪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哈拉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的环境指示意义[D]. 杨盼盼. 兰州大学, 2021(09)
  • [9]生态人类学视阈下那曲牧区生活垃圾研究[D]. 牛雅婷.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10]西藏巴松措暖季水温与水质变化特征[J]. 罗珍,仁增拉姆,陈虎林,黄香. 环境生态学, 2021(04)

标签:;  ;  

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湖的发现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