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和阿尔茨海默氏症

铝和阿尔茨海默氏症

一、铝元素与老年痴呆症(论文文献综述)

白钰如(Rebecca Yuk-Yu)[1](2019)在《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网状Meta分析及取穴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这一新颖的统计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人群的有效率、MMSE、ADL、HDS-R等指标,以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循证依据;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针灸干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选穴规律。方法:制定相关的文献检索公式:计算机检索数据库CNKI、CBM、VIP、Wangfang、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日期从数据库建库开始截止至2019年8月。中文检索式为:(AB=针灸OR AB=针刺OR AB=电针OR AB=浮针OR AB=针OR AB=艾灸OR AB=温针OR AB=耳穴OR AB=耳针OR AB=穴位注射OR AB=火针OR AB=拔罐OR AB=温针灸)AND(AB=老年性痴呆OR AB=神经认知障碍OR AB=老年痴呆OR AB=阿尔茨海默病OR AB=老年痴呆症)AND(AB=随机OR AB=随机对照OR AB=分组OR AB=分组OR AB=对照)NOT(TI=大鼠OR TI=小鼠 OR TI=猴)(以CNKI 为例);英文检索式为(以Pubmed为例):Pharmacopuncture[Title/Abstract]OR Acupuncture Treatment[Title/Abstract]OR Acupuncture Treatments[Title/Abstract]OR Treatment,Acupuncture[Title/Abstract]OR Therapy,Acupuncture[Title/Abstract]OR Pharmacoacupuncture Treatment[Title/Abstract]OR Treatment,Pharmacoacupuncture[Title/Abstract]OR Pharmacoacupuncture Therapy[Title/Abstract]OR Therapy,Pharmacoacupuncture[Title/Abstract]OR Acupotomy[Title/Abstract]OR Acupotomies[Title/Abstract]OR Moxibustion[Title/Abstract]OR Warm Needle[Title/Abstract]OR Temperature Needle[Title/Abstract])OR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Title/Abstract]OR Points,Auricular Acupuncture[Title/Abstract])OR Fire-Needle Therapy[Title/Abstract]OR Needle Warming Therapy[Title/Abstract]AND Alzheimer disease[Title/Abstract]OR AD[Title/Abstract]OR Dementia,Senile[Title/Abstract]OR Senile Dementia[Title/Abstract]OR Dementia,Alzheimer Type[Title/Abstract]OR Alzheimer Type Senile Dementia[Title/Abstract]OR Primary Senile Degenerative Dementia[Title/Abstract]OR Alzheimer Sclerosis[Title/Abstract]OR Alzheimer Syndrome[Title/Abstract]OR Alzheimer Dementia[Title/Abstract]OR Senile Dementia,Alzheimer Type[Title/Abstract]OR Senile Dementia,Acute Confusional[Title/Abstract]OR Presenile Dementia[Title/Abstract]OR Alzheimer Disease,Late Onset[Title/Abstra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资料的提取,统一制定数据资料提取表提取以下内容:论文题目、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各臂样本量、干预措施、年龄、疗程、随访时间、文献质量评价的相关条目和临床疗效的相关结局指标以及相关的穴位。对被纳入研究的文献资料结局指标进行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4.0进行数据统计,本次网状 Meta 分析评价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Hasegawa Dementia Scale Revised(HDS-R)为连续性变量,采用相应指标治疗后的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为效应量,并计算 WMD 的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有效率为计数资料,计数类数据将使用优势比(odds ratio,OR)作为统计数据的效应尺度,并计算OR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本研究将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风险偏倚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网络证据关系图、森林图、等级概率图、漏斗图的绘制以及相应的统计,采用节点劈裂法(node-splitting method)进行一致性检验,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结果一致,并且使用STATA14.0对各个闭环进行一致检验。本研究采用SUCRA计算每种治疗方案的累积排序概率,SUCRA的数值越大,说明该干预措施效果越好。关于文献取穴规律的研究,研究方法为计算机检索数据库CNKI、CBM、VIP、Wangfang、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按本研究中提及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最终纳入文献的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并行预处理,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穴位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17.0进行聚类分析,以得出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取穴规律。结果: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 1629 篇,其中 Pubmed(n=45)、Embase(n=64)、Cochrane Library(n=375)、CNKI(n=263)、CBM(n=403)、WanFang Data(n=299)、VIP(n=180),手工检索来源(n=20),阅读标题和摘要剔除无关文献后共有310篇,经过排除重复文献以及严格遵照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67篇RCTs,共计纳入4806例患者。纳入本网状Meta分析67项RCTs研究总体质量尚可,英文文献5篇。23篇研究详细描述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式并且随机化的方式正确,2篇文献未进行盲法,为高风险,其余研究仅提及随机,但并未对随机方法进行描述;1篇文献均详细描述了实施盲法及测量盲法的使用,其余研究均未提及;1文献描述了对病人实施盲法,其余未描述;在是否存在选择性报道评价方面,2篇文献研究设计中提及需报道ADL指标,但在文献报道中未进行报道,存在选择性报道的风险,其余均为低风险;对于是否存在不完整的数据和其他偏倚风险而言,67篇RCTs偏倚风险均较低。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率方面,SUCRA值排序:温针灸(86.1%)>温针灸+西药(82.5%)>电针+中药(75.9%)>针刺+西药(75.7%)>耳穴+中药(70.5%)>针刺+中药(60.3%)>针刺+中药+西药(59.6%)>电针+中药+西药(55%)>火针+西药(53.2%)>电针(33.3%)>艾灸+中药+西药(28.5%)>电针+西药(27.8%)>中药(21.4%)>针刺(12%)>西药(8.2%);在提升阿尔茨海默病MMSE评分方面,SUCRA值排序:电针+中药(93.4%)>火针+西药(90.9%)>温针灸+西药(74.2%)>针刺+中药+西药(66%)>电针+西药(65.8%)>针刺+西药(60.4%)>针刺+中药(47.3%)>耳穴+中药(46.2%)>电针(39.6%)>艾灸+中药+西药(35%)>西药(17.6%)>针刺(9.4%)>中药(4.3%);在提升阿尔茨海默病ADL评分方面:中药(94%)>电针+中药(73.8%)>针刺+中药(59.9%)>西药(58.5%)>针刺(58.2%)>针刺+西药(56.3%)>针刺十中药+西药(50.3%)>电针(47.7%)>火针+西药(41.3%)>耳穴+中药(33.9%)>电针+中药+西药(33.3%)>电针+西药(32.5%)>温针灸(10.3%);在提升阿尔茨海默病HDS-R评分方面:温针灸(92.4%)>电针+中药+西药(82.4%)>针刺+西药(69.6%)>电针+西药(69.0%)>针刺+中药(38.9%)>西药(37.5%)>电针(33.8%)>针刺(26.0%)>中药(0.3%)。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使用频次大于或等于4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将25个腧穴分为4大类,其中百会、足三里、四神聪各成一类,第四类分为5个小类,分别为“内关—三阴交”、“大钟—悬钟—太溪”、“颞三针—脑三针—智三针—人中—印堂—风池—血海—中脘—合谷—丰隆—风府—风池—命门—涌泉—神庭—肾俞”、神门以及大椎各成一类。结论:1.根据网状Meta分析的1)SUCRA概率排序结果,在提高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率针灸治疗组合比较有效的前5位治疗组合为温针灸、温针灸+西药、电针+中药、针刺+西药、耳穴+中药;2)在提高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MSE评分针灸治疗组合比较有效的前5位治疗组合为电针+中药、火针+西药、温针灸+西药、针刺+中药+西药、电针+西药;3)在提高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L评分针灸治疗组合比较有效的前5位治疗组合为中药、电针+中药、针刺+中药、西药、针刺;4)在提高治疗阿尔茨海默病HDS-R评分针灸治疗组合比较有效的前5位治疗措施分别为温针灸、电针+中药+西药、针刺+西药、电针+西药、针刺+中药。2.根据相关的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可知,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穴位为百会、四神聪、足三里、太溪、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单一应用或组合为百会、四神聪、足三里、“颞三针—脑三针—智三针”、“血海—中脘”等。

付晓苹,许玉艳,宋怿,孟娣[2](2014)在《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中铝的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第67次和第74次会议对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中铝的风险评估报告为主要依据,分析了铝的毒性、来源和暴露情况。指出JECFA推荐铝的健康指导值是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为2.0 mg/kg(按体质量计)。详细介绍了JECFA对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中铝的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旨在方便快捷地了解国际组织对铝的风险评估情况,为开展食品中铝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贺婷婷[3](2013)在《浅谈铝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铝元素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一旦摄入过量的铝元素,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几率。对于婴幼儿,摄入过量的铝也会引起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等。生活中充满了铝元素,随时都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摄入铝元素,有效减少铝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必要。

罗红松[4](2018)在《日本结缕草铝胁迫转录响应及ZjOMT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南方土壤酸化加剧,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产生了很大影响。培育抗铝的植物品种并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并且具有生态、环保、经济的优势。日本结缕草是一种优良的暖季型草坪草,广泛生长在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它能在含铝量比较高的酸化土壤中生长良好,是一种耐铝的植物。为了揭示日本结缕草耐铝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日本结缕草铝胁迫下响应的转录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日本结缕草ZjOMT基因的序列和功能特征,并在大肠杆菌和拟南芥中进行表达。主要结果如下:(1)日本结缕草铝响应转录组分析通过铝处理和未处理的日本结缕草转录组测序,获得了 34,743个Unigenes,其中14,555个为差异表达基因,包括4,845个下调基因和9,710个上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中93.17%的基因为已知基因,其中314个基因尚未被注释,已经被注释的的基因中,包含大量的转运蛋白基因、转录因子、热激蛋白基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因、以及参与果胶合成、柠檬酸合成等抗铝相关的基因。新基因中与离子结合相关的XLOC007305、XLOC010540、XLOC03748在铝胁迫过程中表达量明显提高。KEGG富集显示:在铝胁迫下,日本结缕草中糖酵解途径、抗坏血酸和代谢、氧化磷酸化、光合作用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与铝胁迫响应较为密切。(2)日本结缕草ZjOMT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从日本结缕草中克隆了一个甲基转移酶基因ZjOMT。ZjOMT编码序列为1080bp,编码蛋白序列包含359个氨基酸。铝胁迫下,ZjOMT在叶和根中的表达量上调可达20.86倍和31.18倍。(3)日本结缕草ZjOMT基因功能研究将ZjOMT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大肠杆菌的褪黑素合成能力提高了8倍,并且重组载体的铝抗性显着提高。将ZjOMT基因进一步转入拟南芥中进行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褪黑素含量明显上升,3个过量表达ZjOMT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褪黑素含量最高达72 ng/g,为野生型的4.0倍。另外两个株系也分别高达3.2倍和2.7倍。转基因植株的根长在200μM氯化铝胁迫下比对照分别减少了 20%、35%和37%,而野生型的根伸长减少60%,野生型拟南芥遭受氯化铝毒害,根长仅为过量表达ZjOMT基因株系的57-78%,转基因株系在200 μM氯化铝胁迫下MDA含量分别为野生型含量的81.1%、73.5%、64.4%,过量表达ZjOMT基因的拟南芥抗铝性显着提高。ZjOMT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植物褪黑素含量,进而提高抗铝毒能力,ZjOMT既可以作为提高作物褪黑素含量的候选基因,也可作为植物抗铝毒基因工程的基因资源。

黄新宇[5](2017)在《电针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D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2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现在已经成为人类两个主要的健康问题。有研究提出,糖尿病和AD两者之间存在重要联系。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发脑血管病变,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影响大脑中的神经结构、神经递质、神经电生理等方面,引发病理改变,进一步发展可以引起认知功能的损害。T2D的主要因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同时也是能引起AD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这一假说得到了研究支持,大量的研究确认在它们中间存在共同的分子作为链接存在。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AD患者具有1型和2型糖尿病两者部分特点,其表现包括有胰岛素抵抗状态以及胰岛素水平下降,有研究明确表明,糖尿病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是以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因此,有学者提出AD是“3型糖尿病”或“脑特异性2型糖尿病”(brain-specific T2D)。通过我们的前期研究,我们发现针刺可以有效改善IR状态,因此本研究设计是通过T2D和AD之间的共同特征,以PI3K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为研究基础,设计实验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以自发性胰岛素抵抗模型-OLETF(Ost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OLETF)大鼠为动物模型建立AD模型,用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方法,检测指标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C肽、脑脊液胰岛素,以观察针刺干预对AD-OLETF大鼠海马中IRS-1、IRS-2、PI3K、Akt、GSK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大鼠海马组织和脑脊液中的Aβ以及Tau蛋白改变的情况,由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原理。目的:以自发性胰岛素抵抗模型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在此动物模型基础上建立AD模型,观察针刺(穴选百会、肾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对AD模型大鼠中枢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对AD模型大鼠中枢胰岛素信号转导PI3K通路各组成蛋白(IRS-1、IRS-2,PI3K,Akt,IDE,GSK-3α/β),以及对Aβ和Tau蛋白的影响,从中枢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阐释针灸治疗AD的机理。方法:以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同品系正常LETO大鼠(long-evans tokushima Otsuka,LETO)为对照组,以OLETF大鼠为基础,建立AD模型。所有大鼠从隔离环境转移到SPF级饲养环境后,先适应性喂养一周,等待所有大鼠适应环境后进行水迷宫测试,参照Morris水迷宫的实验方案,剔除不合格模型。大鼠在SPF级隔离环境下饲养,给予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从第11周大时开始对OLETF大鼠造模。造模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AlCl3溶液的方法建立AD模型。D-半乳糖采用60mg·kg-1·d-1,AlCl3采用50mg·kg-1·day-1,按照10ml/kg溶液体积配置溶液,连续造模90天。造模完成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完成行为学检测,筛选模型。将筛选合格的8只正常LETO大鼠作为正常组LETO组,将筛选合格后的OLETF大鼠随机挑选8只作为OLETF组。剩余OLETF大鼠进行造模处理,造模完成后,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将造模成功的OLETF大鼠按体重从大到小排序,再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将建成的AD模型OLETF大鼠为AD-OLETF组,针刺干预AD模型OLETF大鼠组为EA-AD-OLETF组,每组均为8只。针刺组给予针刺干预,穴选百会、肾俞(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所刺入穴位中,针刺百会、三阴交、肾腧穴只做留针处理,同侧足三里和内关连接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连续干预三周。干预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血清C-肽(C-P),和海马中的IRS-1、IRS-2、PI3K-p85α、Akt、IDE、GSK-3α/β,以及海马和脑脊液中的Aβ、Tau蛋白。结果:针刺干预后,EA-AD-OLETF组大鼠的体重趋向于稳定并且表现出不再增长的趋势。OLETF组和AD-OLETF组较EA-AD-OLETF组的明显较重,差异明显(P<0.01)。针刺干预后,EA-AD-OLETF组大鼠的FPG、FINS、C-P较模型AD-OLETF组显着降低(P<0.01)。OLETF组、AD-OLETF组和EA-AD-OLETF组大鼠的脑脊液胰岛素明显低于LETO组大鼠,EA-AD-OLETF组大鼠的脑脊液胰岛素与AD-OLETF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模型AD-OLETF组较正常LETO组穿越原平台象限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减小(P<0.01);第5天空间探索实验,EA-AD-OLETF较AD-OLETF穿越原平台象限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增大(P<0.05)。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针刺干预后,相比于模型AD-OLETF组大鼠,EA-AD-OLETF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数目多,且细胞排列较整齐、结构较清晰;细胞核固缩现象改善,可见变形细胞核。海马中的IRS-1、IRS-2、PI3K-p85α、Akt、IDE、GSK-3α/β针刺作用后,其mRNA变化不明显。但是其相关的p-IRS-1、p-IRS-2、IDE、p-GSK-3β蛋白在干预后有了明显的提升(P<0.01,P<0.05),p-PI3K-p85α、p-Akt蛋白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在针刺干预后,针刺组EA-AD-OLETF组大鼠海马和脑脊液中Aβ含量较AD-OLETF组明显减少(P<0.01)。EA-AD-OLETF组大鼠海马Tau蛋白的含量较AD-OLETF组有所降低(P<0.01)。结论:IR与DE关系密切,IR是DE发病的重要原因,通过改善IR治疗DE是积极和有效的方式,然而,DE是AD的早期表现,IR引起DE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关联到众多影响因子、蛋白,涉及到病态的生理反应,由于DE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有没有共识,并且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这样也促进了对发病原因和机制的探索。AD可能为糖尿病的另一种表现类型,也可能是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类似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不管最后AD是否被定义为3型糖尿病,两种疾病间的密切联系和表现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潜在治疗方向: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或许能够使用以延缓AD的发病进程;据此反推,用于治疗AD的药物或许可以用于干预糖尿病的发病。本研究采用自发性胰岛素抵抗大鼠模拟胰岛素抵抗病态发生的过程,采用D-半乳糖和氯化铝联合造模的方法成功诱导出以胰岛素抵抗模型为基础的AD模型。针刺可以降低FPG、FINS、C-P,提升脑脊液胰岛素含量,改善AD模型大鼠外周及中枢胰岛素抵抗状态。HE染色显示针刺干预后可以改善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通过Morrirs水迷宫实验证明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均较正常组显着降低,在针刺干预后症状有了明显改善。本研究表明,针刺干预能够影响中枢海马中PI3K通路的信号转导,降低PI3K-p85α、Akt的过度表达,提升IRS-1、IRS-2、IDE、GSK-3β的表达,以调整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进而降低Aβ在海马中的含量,同时影响Tau蛋白的表达,来改善AD状态。总结提出“针刺影响胰岛素IRS-PI3K-Akt-GS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针刺干预胰岛素抵抗影响AD状态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临床运用针刺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新的科学证据和理论基础。

陆基宗[6](2015)在《铝元素:老年痴呆症的诱因》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0豫,联合国已正式将我国列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老年痴呆症将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疾病之一。老年痴呆症(AD)是因脑器质性病变或大脑萎缩而造成的以智能衰退为主的慢性病变综合征。该病主要有两种类型: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症。哪些人群易得老年痴呆症呢?首先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其次与高血压、高血

宋玲玲[7](2020)在《基于“毒损脑络”研究大黄素、大黄酚对铝致AD小鼠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增长,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并日益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目前,AD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且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研发AD有效药物,明确其治疗AD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显得尤为迫切。传统中医认为,AD属“老年呆病”、“络病”范畴,“毒损脑络”学说是其病机关键。西医关于AD的病因病机存在多种学说。通过文献调研,本课题发现大脑中异常代谢的铝离子(A13+)与AD的多种发病机制均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由于大黄素和大黄酚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等功效,能通过血脑屏障,且能与Al3+螯合配位,因此,本课题提出:A13+是导致AD“毒损脑络”中“内生毒邪”产生的关键因素,大黄素、大黄酚可作为配体中药,通过螯合配位过量的A13+来改善Al3+致AD小鼠的记忆和行为,从而治疗AD。方法:1.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计算大黄素、大黄酚与Al3+的配位作用,并预测形成配位物时的配位化学参数,指导后续实验研究。2.灌胃AlC13(200mg/kg)造模AD小鼠,然后分别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0.1 mg/kg、1 mg/kg、10 mg/kg)大黄素:(1)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2)应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给药前后小鼠的记忆与行为学变化;(3)应用试剂盒测定给药前后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生物指标的变化;(4)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给药前后小鼠脑及血清中铝元素(Al)的含量变化。3.灌胃AlCl3(200mg/kg)造模AD小鼠,然后分别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0.1 mg/kg、1 mg/kg、10 mg/kg)大黄酚:(1)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2)应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给药前后小鼠的记忆与行为学变化;(3)应用试剂盒测定给药前后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生物指标的变化;(4)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给药前后小鼠脑及血清中铝元素(Al)的含量变化。结果:1.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大黄素、大黄酚均能与A13+形成1:1、2:1及3:1配位的配合物。其中,3:1配位的配合物可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1)造模期间,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差,出现行动迟缓、被毛杂乱无光泽等萎靡状态,且从第三周开始,铝染毒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值呈显着下降趋势(P<0.05)。而第五周给药大黄素后,铝染毒小鼠的行动变敏捷且被毛光泽度逐渐恢复。(2)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显着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则显着降低(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给药不同剂量大黄素后小鼠逃避潜伏期均有所降低,而穿越平台次数均有所增加。(3)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显着降低(P<0.001),AChE的活力(P<0.05)和MDA的含量(P<0.01)则显着升高。与铝染毒组相比,高剂量大黄素组(10 mg/kg)可升高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P<0.01),降低AChE的活力(P<0.001)和MDA的含量(P<0.001);中剂量大黄素组(1 mg/kg)可升高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P<0.05),降低AChE的活力(P<0.05)和MDA的含量(P<0.001);低剂量大黄素组(0.1 mg/kg)可升高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降低AChE的活力和MDA的含量(P<0.001)。(4)ICP-MS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脑铝及血清铝含量均显着增加(P<0.001)。与铝染毒组相比,各剂量大黄素给药组小鼠脑铝含量和血清铝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高剂量及中剂量大黄素可显着降低小鼠脑铝含量(P<0.001);高剂量大黄素可显着降低小鼠血清铝含量(P<0.01)。3.(1)造模期间,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差,出现行动迟缓、被毛杂乱无光泽等萎靡状态,且从第三周开始,铝染毒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值呈显着下降趋势(P<0.01)。而第五周给药大黄酚后,铝染毒小鼠的行动变敏捷且被毛光泽度逐渐恢复。(2)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显着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则显着降低(P<0.01)。与铝染毒组相比,给药不同剂量大黄酚后小鼠逃避潜伏期均有所降低,而穿越平台次数均有所增加。(3)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显着降低(P<0.01),AChE的活力(P<0.01)和MDA的含量(P<0.01)则显着升高。与铝染毒相比,高剂量大黄酚组(10mg/kg)可升高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P<0.001),降低AChE的活力和MDA的含量(P<0.001);中剂量大黄酚组(1 mg/kg)可升高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P<0.05),降低AChE的活力和MDA的含量(P<0.001);低剂量大黄酚组(0.1 mg/kg)可升高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降低AChE的活力和MDA的含量(P<0.001)。(4)ICP-MS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铝染毒组小鼠脑铝及血清铝含量均显着增加(P<0.001)。与铝染毒组相比,各剂量大黄酚给药组小鼠脑铝和血清铝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高剂量及中剂量大黄酚可显着降低小鼠脑铝含量(P<0.001);高剂量大黄酚可显着降低小鼠血清铝含量(P<0.05)。结论:1.大黄素、大黄酚均能与Al3+形成1:1、2:1及3:1配位的配合物。其中,3:1配位的配合物可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大黄素、大黄酚均能够改善Al致AD小鼠的发育迟缓现象,对AD小鼠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大黄素、大黄酚均可降低铝染毒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增加小鼠穿越平台次数。4.大黄素、大黄酚均可降低铝染毒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力、升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对小鼠脑组织胆碱能系统和抗氧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5.大黄素、大黄酚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排Al作用。综上所述,大黄素及大黄酚对AlCl3致AD小鼠的学习记忆均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螯合配位并排出小鼠体内过量的“外邪”A13+来减少AD小鼠脑中“内生毒邪”的产生,从而治疗AD。本课题的成功实施,不但可以阐释大黄素、大黄酚治疗AD的作用机制,佐证AD“毒损脑络”病机学说的正确性,同时,还能为开发其他配体中药提供借鉴。

张小明,张玉萍,陶晓琳,黄鑫,王颖,朱荣,沈琳琳[8](2021)在《纸吸管中铝元素迁移量的风险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我国市售纸吸管产品中铝元素的迁移情况,并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方法:随机购买市场流通环节的纸吸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中铝元素的迁移量,分别按照欧盟和美国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26批纸吸管样品的铝元素特定迁移结果均超过欧盟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法规中铝元素的特定迁移限量,其中2批样品铝元素的膳食暴露量超过了相应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WHO/JECFA)推荐的健康指导值。结论:纸吸管中铝元素的迁移量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需要更广泛地开展行业调研与持续市场监测,建议在标准修订时增加对铝元素的限量要求,以减少此类产品中铝元素迁移量过大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陆基宗[9](2019)在《多管齐下预防老年痴呆》文中提出老年痴呆是当今流行病之一,是因脑器质性病变或大脑萎缩而造成的以智能衰退为主的慢性病变综合征。主要有两种类型:血管性痴呆和阿尔采末痴呆(以前称阿兹海默症)。老年性痴呆发病机理复杂,公认的有血管性痴呆,即多发梗塞性痴呆,是种种原因所致的脑组织供血不足(最常见的是脑梗塞和脑动脉硬化)

陆基宗[10](2015)在《久服胃药谨防铝中毒》文中认为56岁的赵大妈是多年的老胃病,常年服用"胃舒平"、"胃喜"等胃药,胃疼似乎是控制住了,但是丢三落四的毛病却增加了。到大医院检查,医生说很像是早期老年痴呆症,这下把她和家人吓了一跳。医生嘱咐,不要使用铝锅、铝勺、铝盆等含铝的餐具,少吃含有铝元素的油条等食品,服胃药也要选择不含铝的品种,长年吃含铝的胃药可能造成老年痴呆。赵大妈也许就是常年服胃药成为铝中毒的受害者。科学研究已证实,铝是老年

二、铝元素与老年痴呆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铝元素与老年痴呆症(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网状Meta分析及取穴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内以及国外阿尔茨海默病文献研究
    1.1 西方医学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及相关研究进展
        1.1.1 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1.2 AD的病因研究
        1.1.3 AD的发病机制研究
        1.1.4 AD的临床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1.1.5 西方医学对AD的治疗手段
    1.2 AD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1.2.1 AD的中医学溯源
        1.2.2 AD的病因
        1.2.3 AD的病机研究
        1.2.4 中医关于AD的中医诊断分型
        1.2.5 中医治疗AD的措施
第二章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献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检索文献策略及来源
        2.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结局指标
        2.1.5 文献质量评价
        2.1.6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及纳入结果
        2.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2.3 绘制证据网络图
        2.2.4 闭合环的不一致性检验
        2.2.5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网状meta分析
        2.2.6 发表偏倚的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配穴规律分析
    3.1 文献纳入
        3.1.1 文献检索
        3.1.2 文献纳入标准
        3.1.3 文献排除标准
        3.1.4 文献检索结果
    3.2 数据库的建立
    3.3 取穴规律探讨
        3.3.1 分析类目
        3.3.2 分析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3.4 分析与总结
结论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2)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中铝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JECFA对铝的危害识别
    1.1 生化数据
    1.2 毒理学研究
        1.2.1 急性毒性
        1.2.2 短期毒性研究
        1.2.3 长期毒性和致癌性研究
        1.2.4 遗传毒性
        1.2.5 生殖毒性
        1.2.6 专项研究
    1.3 流行病学研究
2 JECFA对铝的危害特征描述
3 JECFA对铝的暴露评估
    3.1 膳食暴露 (包括饮用水)
        3.1.1 饮用水
        3.1.2 自然膳食中铝的来源
        3.1.3 来源于食品包装材料中的铝 (食物容器, 烹饪用具、器皿和包装袋)
        3.1.4 食品添加剂中的铝尚德荣等[59]
        3.1.5 总膳食中铝暴露量的评估
    3.2 其他来源
        3.2.1 吸入
        3.2.2消费者皮肤接触到含铝产品
        3.2.3 含铝药物的消耗
4 JECFA对铝的风险特征描述
5 讨论

(3)浅谈铝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铝元素的基本信息
2 铝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1 铝对人体的危害
    2.2 饮食中的铝
    2.3 炊具及易拉罐中的铝
    2.4 铝制剂与胃病
    2.5 铝与典型病症
    2.6 磷化铝中毒案件
3 结束语

(4)日本结缕草铝胁迫转录响应及ZjOMT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铝毒危害
        1.1.1 植株整体水平
        1.1.2 显微水平
        1.1.3 生理生化水平
    1.2 铝毒防治措施
        1.2.1 防止土壤酸化
        1.2.2 使用土壤改良剂
        1.2.3 利用抗铝植物
    1.3 耐铝毒植物
        1.3.1 铝富集植物—蕨类植物
        1.3.2 铝富集植物—茶树、油茶
        1.3.3 抗铝植物—荞麦
        1.3.4 八仙花
        1.3.5 胡枝子
        1.3.6 抗铝植物--日本结缕草
    1.4 耐铝毒机制
        1.4.1 植物铝胁迫触发机制
        1.4.2 植物的耐铝机制
    1.5 植物内在的铝毒害缓解机制
        1.5.1 外侧阻碍机制
        1.5.2 抗性机制
    1.6 植物铝胁迫响应基因的研究进展
        1.6.1 植物铝胁迫响应基因的鉴定
        1.6.2 铝诱导的代谢相关基因
        1.6.3 受铝调控的胁迫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
        1.6.4 受铝调控的转录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
        1.8.1 评估日本结缕草抗铝能力
        1.8.2 日本结缕草根系转录组测序
        1.8.3 抗铝候选基因功能研究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日本结缕草铝胁迫响应生理特征及转录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方法
        2.1.3 Unigene功能注释
        2.1.4 解析差异表达基因
        2.1.5 qRT-PCR验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日本结缕草铝胁迫响应生理特征
        2.2.2 日本结缕草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
        2.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2.4 差异表达基因GO/Pathway功能分析
        2.2.5 qRT-PCR验证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日本结缕草ZjOMT基因功能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ZjOMT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3.1.3 铝处理日本结缕草中ZjOMT的表达模式分析
        3.1.4 ZjOMT的原核表达
        3.1.5 褪黑素含量测定
        3.1.6 大肠杆菌抗铝性鉴定
        3.1.7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3.1.8 日本结缕草ZjOMT基因转化拟南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ZjOMT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3.2.2 ZjOMT系统进化分析
        3.2.3 铝胁迫下日本结缕草中ZjOMT表达模式
        3.2.4 重组大肠杆菌ZjOMT蛋白的诱导表达
        3.2.5 大肠杆菌中表达ZjOMT的褪黑素含量分析
        3.2.6 表达ZjOMT的大肠杆菌抗铝性
        3.2.7 拟南芥转化
        3.2.8 表达ZjOMT基因的拟南芥褪黑素含量测定
        3.2.9 转ZjOMT基因拟南芥铝抗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电针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D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胰岛素与糖尿病脑病
        一、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
        二、糖尿病脑病(DE)
        三、胰岛素抵抗诱导糖尿病脑病的主要机制
        四、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脑病的治疗前景
        五、小结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概况
        一、现代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二、祖国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第三节 胰岛素抵抗与阿尔茨海默病
        一、胰岛素信号通路
        二、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与AD的关系
        三、胰岛素信号通路与胆固醇及AD的关系
        四、胰岛素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对AD的防治作用
    第四节 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
        二、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实验设计
        二、动物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与操作方法
        一、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检测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
        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三、针刺对AD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干预作用
        四、针刺对AD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中枢海马PI3K通路的影响
        五、针刺对AD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六、针刺对AD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脑脊液中Aβ的影响
        七、针刺对AD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脑脊液中Tau蛋白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一、胰岛素抵抗模型
        二、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制作AD动物模型
        三、实验大鼠的体重变化
        四、Morris水迷宫
        五、针刺对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
        六、针刺对PI3K通路的影响
        七、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与导致AD的其它机制的关系
        八、“3型糖尿病”学说与Aβ学说之间的关系
        九、针刺作用胰岛素抵抗角度治疗AD
        十、小结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毒损脑络”研究大黄素、大黄酚对铝致AD小鼠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世界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速,AD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
    2. 金属离子与痴呆机理
    3. 大黄与老年痴呆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大黄素、大黄酚与Al~(3+)配位作用的计算研究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大黄素对AlCl_3致AD小鼠的药理药效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大黄酚对AlCl_3致AD小鼠的药理药效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纸吸管中铝元素迁移量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试验方法
        1.3.2 评估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迁移试验结果
    2.2 风险评估结果
        2.2.1 危害评估
        2.2.2 暴露评估
        2.2.3 风险表征
    2.3 风险评估结果
3 结论

四、铝元素与老年痴呆症(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网状Meta分析及取穴规律探讨[D]. 白钰如(Rebecca Yuk-Y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中铝的风险评估[J]. 付晓苹,许玉艳,宋怿,孟娣.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
  • [3]浅谈铝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 贺婷婷.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3(02)
  • [4]日本结缕草铝胁迫转录响应及ZjOMT功能研究[D]. 罗红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电针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D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 黄新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4)
  • [6]铝元素:老年痴呆症的诱因[J]. 陆基宗.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06)
  • [7]基于“毒损脑络”研究大黄素、大黄酚对铝致AD小鼠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D]. 宋玲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纸吸管中铝元素迁移量的风险分析与评估[J]. 张小明,张玉萍,陶晓琳,黄鑫,王颖,朱荣,沈琳琳. 现代食品, 2021(01)
  • [9]多管齐下预防老年痴呆[J]. 陆基宗. 科学养生, 2019(03)
  • [10]久服胃药谨防铝中毒[J]. 陆基宗. 科学养生, 2015(05)

标签:;  ;  ;  ;  

铝和阿尔茨海默氏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