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拉丁方排列方法的一点记住(论文文献综述)
常瀚[1](2021)在《不同认知参与程度体育活动对儿童执行功能的效果》文中指出
宋子明[2](2021)在《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眼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音信息在阅读中的作用一直是语言加工领域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者就该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普遍认为在自然阅读过程中,语音信息会自动激活,但是这些自动激活的语音信息是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理解过程的,目前还存在争议。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考察语音重叠的效应。其中,绕口令效应是语音重叠的典型代表。研究者认为绕口令效应是揭示语音在阅读中的作用的有力证据。绕口令效应是指读者阅读绕口令的时间显着长于阅读正常句子的时间。目前,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汉语,都证实了绕口令效应的存在,并且围绕绕口令效应“是什么(What)”;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以及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关于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以及“如何发生(How)”的问题的研究发现都是基于英语绕口令的研究得出来的。其中,关于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的问题,汉语阅读中还缺少直接的证据。关于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问题,一方面,研究者提出的发音干扰解释中认为自动激活的发音特征涉及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那么这些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是如何影响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值得进一步澄清;另一方面研究者提出的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解释中认为相似或者重叠的语音表征会储存在工作记忆中,那么这些相似性表征信息的数量是如何影响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的,也是值得探索的重要方面。因此,本研究将以精密的眼动仪为研究工具,围绕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问题开展三项研究,系统地探讨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特点。研究一主要考察“何时发生(When)”这一问题(实验1),即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实时地记录在认知加工的不同阶段,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由于绕口令效应与语音密切相关,而相比于默读而言,语音在朗读中的影响可能更大。以往的研究也发现语音在两种阅读方式中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更好的澄清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问题。实验1同时操纵了句子类型(绕口令和控制句)和阅读方式(朗读和默读)两个变量,进一步考察绕口令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问题。实验1的结果发现朗读时绕口令效应从早期的词汇识别阶段开始产生直到句子整合阶段。而默读时绕口令效应出现的相对较晚,主要出现在词汇加工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研究二主要从发音干扰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问题。发音干扰的解释认为自动激活的发音表征涉及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因此研究二将从发音位置(实验2)和发音类型(实验3)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影响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因素。实验2操纵音素重叠的位置(声母重叠,韵母重叠和控制条件)这一变量,考察了不同音素重叠的位置上,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与控制条件相比,声母重叠和韵母重叠两种条件下读者的阅读速度均显着更慢,注视时间更长。并且,在词汇加工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韵母重叠比声母重叠产生的干扰更大。实验3操纵音素重叠的类型(相同音素重叠,相似音素重叠和控制条件)这一变量,考察在不同音素重叠的类型上,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相同音素重叠和相似音素重叠都产生了显着的绕口令效应,即读者在相似音素和相同音素重叠条件下的阅读速度更慢,注视时间更长。而相同音素与相似音素所产生的绕口令效应的干扰程度没有显着差别。研究三则从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问题。研究三主要操纵了音素重叠的次数这一变量,考察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4和实验5)。实验4操纵连续音素重叠的次数(重叠2个字、重叠4个字、重叠8个字,重叠12个字),考察了随着音素重叠次数的增加,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与重叠2个字和重叠4个字相比,读者在重叠8个字和重叠12个字上的注视时间更长,且注视时间的差异主要出现在词汇加工的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整体的数据呈现出随着音素重叠字数的增加,读者的阅读速度逐渐变慢,注视时间逐渐增加的趋势。考虑到在自然的绕口令句子中,连续的音素重叠中往往会插入一些语音无关字,因此在实验5还操纵了间隔的音素重叠这一变量(间隔0个语音无关字、间隔1个语音无关字、间隔2个语音无关字、间隔3个语音无关字),从而考察随着语音无关字的加入,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在绕口令中插入语音无关的字会影响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且随着间隔字数的增加,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会逐渐下降,并且这种显着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词汇识别的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从三种间隔条件与无间隔条件的对比来看,至少在绕口令中要插入3个语音无关的字才能诱发绕口令效应强度的显着变化。综合三个研究的结果,结论如下:(1)关于汉语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的发现说明:汉语阅读中存在稳定的绕口令效应,且不同阅读方式下绕口令效应的发生时程是存在差异的。对于默读来说,绕口令效应主要在词汇加工的晚期才开始出现,直到句子整合阶段;对于朗读来说,绕口令效应从早期的词汇识别到句子整合阶段一直存在。(2)关于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研究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发音干扰以及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解释。首先,从发音干扰的角度来看,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生会受到音素的发音特征,如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的影响。韵母重叠的绕口令效应所产生的干扰大于声母重叠的绕口令效应,且这种干扰主要出现在晚期的句子整合阶段。相同音素和相似音素所诱发的绕口令效应没有显着差异。其次,从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角度来看,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强度还会受到音素重叠的数量的影响。音素重叠次数越多,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强度就越大,对读者产生的干扰就越多。在工作记忆容量范围内,汉语绕口令效应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累加的趋势。此外,语音无关字数的插入会降低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且至少插入3个语音无关的字就会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产生显着影响。(3)汉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特点说明语音在汉语阅读中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汉语阅读中也会受到精细的语音表征的影响(如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另一方面,汉语阅读中语音信息的影响出现的较晚,主要在词汇加工的晚期,但影响比较持久,一直到句子的理解与整合阶段。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本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了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模型。
白胜南[3](2021)在《中学生概率概念学习进阶的构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概率素养已然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或缺的数学素养,因而为了进行概率思维的培养,概率内容被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但无论是在TIMSS、PISA等大型测评项目,还是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都发现: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部分相比,学生在“概率与统计”部分表现不佳。并且以往研究多为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对概率概念的内部结构关注度不高,因此对学生概率概念认知结构的研究较为薄弱。如今,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构建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接轨国际教育研究对学生学习与评估的动态趋向,本研究试图为学生概率的认知发展建模,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概率概念的思维发展过程。基于此,本研究以7到11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概率概念”的问题解决作为研究主题,尝试基于认知诊断理论进行概率概念假设性学习进阶的构建,并据此形成正式的概率概念学习进阶,最终将其应用到学生概率概念理解的诊断评估中,详细描述学生的学习表现,以促进课程、教学和评估的一体化。研究问题1:如何基于认知诊断理论来构建概率概念的假设性学习进阶?该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先是提取了“概率概念”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需要的属性(知识、技能和策略等)。确定为5个基本概念:随机性、样本空间、概率比较、概率计算、概率估计,并从中提取出9个认知属性:A1-随机性、A2-一维样本空间、A3-二维样本空间、A4-一维概率比较、A5-二维概率比较、A6-一维概率计算、A7-二维概率计算、A8-一维概率估计、A9-二维概率估计。其次,建立起所提取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最后,根据所提取的属性及属性间层级关系,确定假设性学习进阶的进阶维度、进阶水平和预期学生学习表现,形成了概率概念的假设性学习进阶。研究问题2:如何根据G-DINA模型进行概率概念学习进阶的检验与修订?该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测验法。先是确定测验矩阵,并据此编制概率概念的认知诊断测验,共包含26个测验题目,采用0、1计分方式,回答正确记为“1”,回答错误记为“0”,测试时间设定为40分钟。其次,根据多种数据分析结果来验证所提取的属性、属性间层级关系和假设性学习进阶的合理性。经检验,所提取的属性及所建立的属性间层级关系较为科学合理;概率概念认知诊断测验(修订版)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假设性学习进阶的设置基本合理,其中学生在A8-一维概率估计上的表现低于预期,根据属性掌握概率,将其从学习进阶的水平2调整到水平3,形成正式的概率概念学习进阶,以用于评估中学生的学习表现。研究问题3:应用概率概念的学习进阶评估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如何?该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测验法。先是分析了中学生概率概念的学习进阶水平,结果显示:学生对概率概念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并且对一维概率概念的认识发展较快,对二维概率概念的认识发展相对缓慢。8年级学生的学习表现较7年级有所下降,但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次分析了中学生概率概念的认知结构,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概率属性掌握模式不断向进阶终点聚集。具体而言,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主要的概率属性掌握模式类别在减少,越来越集中,从7、8年级的10个左右减少到4个;同时,学生所掌握的属性个数逐步在增加,从7、8年级的3到6个之间,直到11年级,学生基本都掌握了8个或9个属性,并且达到进阶终点的学生比例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此外,中学生概率概念的认知劣势多数都能转化为认知优势。最后,展开对中学生概率概念的多元化学习路径的设计,分别依据主要的属性掌握模式和学生个体认知诊断进行选例分析,提供了多种学习路径。综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为:将认知诊断理论引入到概率概念学习进阶的构建过程,并将正式的学习进阶应用到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估中,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补救措施。最终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使用认知诊断模型来构建学习进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同时,也不难发现:将学习进阶与认知诊断理论相结合,既具有很大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本研究为今后基于认知诊断理论来完成学习进阶的构建提供了经验。另一方面,本研究所构建的学习进阶能够为学生概率概念的评估提供丰富的认知诊断信息,有助于学习进阶的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也能为学生的自我改善提供可能,但在这一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多方专家的支持和更进一步的探索。
潘佑东[4](2021)在《斜拉桥横向减震体系多参数联合优化及非对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斜拉桥横向地震响应以及结构损伤的控制问题逐渐引起工程师们的关注,然而现阶段对于斜拉桥横向减震策略的开发及减震体系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此外,已有研究的桥型均基本对称,优化方法也普遍采用工作量大、分析效率低的控制变量法,且未考虑到多参数联合变化的影响。本文基于控制结构内力与位移响应相平衡的原则,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分别对一座对称斜拉桥及两座非对称斜拉桥的横向减震体系的关键参数展开了多参数联合优化及结构的非对称效应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一座对称斜拉桥分别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与控制变量法进行过渡墩单向可动支座与桥塔抗风支座关键参数的联合优化研究,通过对比两类方法的优化结果,验证了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可靠性,评价了两类优化方法的优劣。(2)对一座整体非对称但局部对称的斜拉桥进行了以软钢阻尼器为主的减震体系关键参数的联合优化研究,分别以结构关键地震响应、软钢阻尼器的总耗能为控制目标,探究软钢阻尼器屈服力与抗风支座初始间隙对软钢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3)以一座完全非对称斜拉桥为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混合水平法构造正交表,安排墩顶摩擦摆支座及桥塔抗风支座关键参数的分析工况,探究两者对非对称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找寻兼顾内力与位移响应的最优参数组合。(4)探究了斜拉桥结构的非对称性导致的结构非对称力学行为对横向减震体系关键参数优化的影响。
张博华[5](2020)在《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记忆上的比较 ——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文中认为生存情景加工过后会有更好的记忆,这个现象被称之为生存加工优势效应。前人研究发现生存加工优势是一种稳定而又强大的记忆优势,在记忆水平上生存加工组甚至比自我参照加工组还要好(Nairne,Thompson,&Pandeirada,2007;卢莉莉,2015)。但是,stephen A.Dewhurst(2017)认为前人出现自我参照组记忆水平等于或者低于生存加工组,是因为之前的研究都使用的是自传体自我参照任务,Dewhurst使用描述性自我参照任务,发现自我参照组的词汇记忆水平高于生存加工组(Dewhurst,Anderson,Grace,&Boland,2017)。前人集中对比了自我参照组与生存加工组在项目记忆上的记忆水平,但是得出的结果尚且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不清楚若使用描述性自我参照任务,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二者在源记忆水平上谁更好。本文通过四个实验,利用回忆与再认范式,以及源记忆多键范式,在项目记忆和源记忆上,使用描述性自我参照任务对比了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的记忆水平,从而寻找一种更好的助记措施。同时,利用ERPs技术探讨这种记忆对比背后的神经机制。实验一使用回忆任务范式,在回忆上考察了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项目记忆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自我参照在回忆范式上的项目记忆好于生存加工,同时重复了生存加工的优势效应;实验二两个分实验,使用再认加工条件源记忆范式,统计了被试项目再认正确率以及源判断正确率,考察了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源记忆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项目记忆中自我参照在词汇再认上好于生存加工,但在源记忆上两者没有差异。实验三使用ERP技术,使用了记忆编码的范式,运用单因素三水平被试内实验设计,通过检测这种记忆编码方式背后的神经机制,探讨了两者记忆差异背后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1)自我参照在回忆范式上的项目记忆好于生存加工,同时我们验证了生存加工的优势效应;(2)自我参照在项目再认上好于生存加工,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推广到源记忆中;(3)结果发现在P3平均波幅上,自我参照组与生存加工组、搬家加工组没有显着差异。而在PSW平均波幅上,我们发现自我参照组在额区、左侧和中线产生了比生存加工与搬家加工更正的波幅。综上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参照在项目记忆上的记忆效果好于生存加工;自我参照相对于生存加工在项目记忆上的优势,可能不能被推广到源记忆上,不过总体来说自我参照是一种比生存加工更好的记忆措施。在项目记忆中这种记忆对比背后的机制,可能是自我参照激发了社会赞许性判断从而导致了持续的注意资源投入,进而导致自我参照的项目记忆水平好于生存加工。在源记忆中有可能是认知负载削弱了自我参照在晚期持续注意的作用,同时生存加工可能是心理进化的结果,从而对背景信息的记忆更好,所以,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源记忆上有相同记忆水平。我们并没有在ERP数据上找到自我参照加工作用的证据,目前的结果从反证的角度支持了生存加工的适应性假说。
尤雅茹[6](2020)在《不同词汇呈现方式对中职生词汇记忆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而词汇呈现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阶段,越来越受到语言教学者的关注。在互联网+时代日益加深的过程中,词汇教学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地位不断提高,学生词汇量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中职生的英语水平。目前在我国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词汇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致低迷;记忆困难,遗忘快等。因此,选择合适的词汇呈现方式对中职生词汇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增添理论和记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教学实验和访谈,以淮北市濉溪职业技术学校2019级秋季微机班的三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词汇呈现方式对中职生英语词汇记忆的影响,在三个受试班级分别采取词汇表、PPT、例句三种方式进行呈现,词汇教学呈现后立即对各个被试班级进行即时测试,两次延时测试分别安排在即时测试的一周后和一月后进行,然后把三次实验所得数据输入SPSS 21.0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词汇呈现方式对中职生词汇记忆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即时测试中,词汇表与例句呈现对词汇记忆效果有显着差异,第一次延时测试中,三种呈现方式两两均无显着差异,而在第二次延时测试中词汇表与例句呈现均与PPT呈现表现出显着性差异;(2)即时测试中,词汇记忆效果最好的是词汇表呈现,两次延时测试结果都显示PPT呈现的效果最好;(3)在记忆保持方面,三种词汇呈现方式中,词汇表的遗忘速度最快,PPT居中,例句呈现的遗忘速度最慢。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为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提出几条相关建议:(1)在词汇记忆内容较多而时间不充裕的条件下,可以选择词汇表呈现方式进行记忆;(2)日常教学时间比较充裕时可以选择PPT或例句方式进行呈现,以促进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度加工,保存至长时记忆;(3)单一的词汇呈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等综合多种方式进行呈现。本研究选取信息加工水平依次增加的三种方式进行词汇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的方式。今后的研究还可以从各年级之间的纵向对比、男女生词汇呈现方式喜好不同等角度进行着手,以期进一步找出最适合中职生记忆词汇的呈现方式。
王宇晖[7](2020)在《系统可用性量表在感知可用性纵向研究中的改进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感知可用性代表了用户对系统的满意程度,是用户对系统的直接评价,也反映了系统的声誉和用户的忠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感知可用性的评价会逐渐发生变化,测量感知可用性变化的过程对系统可用性工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感知可用性、标准化可用性测量量表和纵向研究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中文版系统可用性量表(SUS),数据质量检查方法,以及应对重测效应的SUS复本,构建了感知可用性纵向研究的综合评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纵向研究测量工具缺失的问题,建立了中文版SUS。通过对跨文化适应结果偏差的分析,结合SUS的特征构建了跨文化适应和实验评价体系。使用“前向-后向”翻译方法和结构性访谈-反向访谈过程,形成了经过跨文化适应的中文版SUS。心理测度实验表明经过跨文化适应之后的中文版SUS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灵敏度。与直接翻译版本的对比实验表明,经过跨文化适应的中文版SUS更具测量优势,能够满足感知可用性测量要求。针对纵向研究数据质量控制问题,建立了SUS新的数据检查方法。新方法根据SUS的特征并结合目前使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设计,同时建立了新方法有效性的评价体系。方法验证实验揭示了在多种测量环境下数据质量的差异,以及证明了本文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法相比原检查方法,能够良好的识别低质量的测量数据。为减少纵向研究中的重测效应,提出了SUS应对重测效应的方法。根据SUS问卷的特征和复本测量不变性的要求,建立了SUS复本的设计方法和范例。复本信度测量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SUS复本具有较高的复本信度,能够替代原SUS使用。复本记忆效应验证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SUS复本可以显着减少重测效应。使用SUS完成了对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的纵向研究。本文将SUS的中文版问卷、数据检查方法和复本应用至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纵向研究的测量设计,提出了SUS的复本使用方法和基于两种测量模式的综合评估。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的纵向研究实验表明,多模式的综合评估能够反映用户的真实评价过程,使用本文提出的SUS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完成纵向测量,同时根据纵向研究结果制定了可用性优化策略。通过上述的研究,本文为感知可用性纵向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合适的测量方法和研究应用范例,也为扩展SUS的应用提供了具体的实验证明。
尤洋[8](2020)在《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着进展。教学视频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使用数量最多、使用频次最高的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视频的大量应用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普遍现象。教育部在新冠疫情期间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中小学利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教学活动就是最直接的例证。教学视频因其自身强大的视听信息可视化呈现功能,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内容的重要工具,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与教学视频本体呈现特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关于教学视频本体呈现特性与学习者学习情况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教学视频的教学论、学习科学理论及视觉舒适度理论为基础,结合心理学理论、扎根理论,以眼动心理学实验方法、E-prime心理学实验方法、问卷法、认知负荷效率测量法、访谈法为研究方法,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学习效果的关系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本研究共九章,分别为:研究问题与现状综述(第一章);阐述研究相关理论基础,提出视觉舒适度理论,构建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模型(第二、三章);利用眼动实验方法采集120名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眼动数据,验证不同教学视频的视觉舒适度存在差异(第四章);针对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关系问题,通过眼动实验方法、E-prime实验方法、问卷法、访谈法对120名学习者进行实验研究(第五章);针对视觉舒适度与认知负荷关系问题,利用问卷法、认知负荷效率测量法、访谈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150名学习者进行实证研究(第六章);实验研究与实证研究结论探讨(第七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基于视觉舒适度的教学视频应用策略与建议(第八章);总结与展望(第九章)。本研究的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构建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的理论模型。教学视频作为教学活动中承载教学信息的媒介,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教学论、学习科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视觉心理生理学理论,提出了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理论,构建了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的研究框架。二、运用多种实验研究方法验证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模型。基于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模型的理论建构,本部分利用眼动实验、E-prime实验方法、问卷法、访谈法,分别进行教学视频的视觉舒适度眼动实验研究、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的实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与讨论,验证假设理论模型成立。三、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关系。基于前文研究基础,本部分研究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展开,研究中运用问卷法、认知负荷效率测量法、访谈法对学习者学习不同视觉舒适度的教学视频分别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与讨论,得出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对学习者认知负荷、学习效果确实存在影响关系。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认知负荷不同,学习效果不同。即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高,学习者认知负荷低,学习效果高。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低,学习者认知负荷高,学习效果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基于视觉舒适度的教学视频应用策略与建议。在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的应用方面,从影响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的六个维度出发(构图、镜头、景别、亮度、剪辑、呈现终端)提出建议。在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从课堂教学、移动学习角度提供相应策略。
孙瑜[9](2020)在《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又称认知控制,或执行控制,是一系列以自我调节为中心的神经认知技能,是有机体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与有机体大脑的前额叶区域紧密相关,为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提供控制和动力。目前关于执行功能的研究主要将执行功能划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研究者将游戏者的长期游戏行为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探索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认为,在玩视频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不断固化或改变,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以不断增强个体的行为能力。不同的游戏者对于视频游戏种类的偏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类型的视频游戏在潜移默化中会对游戏者的注意力选择、思维决策、意识加工等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就是说,视频游戏类型通过游戏者长期的游戏行为,形成了某些经验,这些经验又会对个体执行功能产生影响。本研究将视频游戏按游戏内容划分为(1)动作类游戏、(2)冒险类游戏、(3)模拟类游戏、(4)角色扮演类游戏、(5)竞技类游戏5种,探讨不同类型的视频游戏对人们执行功能的影响,加深对游戏者执行功能更广阔的认识,同时也为游戏项目开发设计者对游戏提高人的智能及执行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12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行为实验,探索视频游戏类型对游戏者在执行功能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上的影响。本文有三个实验,实验一,视频游戏类型对游戏者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实验二,视频游戏类型对游戏者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实验三,视频游戏类型对游戏者认知灵活性的影响。研究中分别采用Stroop任务、字母N-back任务、任务切换实验范式,从抑制控制、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这三个子功能,对不同视频类型的游戏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考察。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动作类游戏、模拟类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能够显着提高游戏者的抑制控制能力,而冒险类游戏、竞技类游戏则对游戏者的抑制控制能力没有显着的影响;冒险类游戏组、模拟类游戏组的抑制控制能力显着优于角色扮演类游戏者。其他游戏组的抑制控制功能两两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2)冒险类游戏、竞技类游戏能够显着提高游戏者的工作记忆能力,而动作类游戏、模拟类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则对游戏者的工作记忆能力没有显着的影响;冒险类游戏组的工作记忆能力显着优于竞技类游戏组、模拟类游戏组、角色扮演类游戏组;动作类游戏组的工作记忆能力显着优于角色扮演类游戏组;竞技类游戏组的工作记忆能力显着优于模拟类游戏组、角色扮演类游戏组。其他游戏者的工作记忆能力两两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3)动作类游戏能够显着提高游戏者的认知灵活性,而冒险类游戏、模拟类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和竞技类游戏则对游戏者的认知灵活性没有显着的影响;动作类游戏组的认知灵活性显着优于冒险类游戏组和模拟类游戏组。其他游戏者的认知灵活性功能两两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
林菁[10](2020)在《老年人手机App导航设计的人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机app的导航机制是用户在app界面上搜索信息的路径指引机制,它帮助用户找到抵达目标的路径。面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为老年用户设计手机app导航需要在探索导航信息架构广度与深度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的合理配置问题。为了探索不同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组合的绩效水平,考察被试在不同导航结构下的认知负荷,采用焦点小组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三部分:研究一通过焦点小组访谈确定导航设计要素类型及各类型下老年用户的偏好程度,挖掘老年用户对于导航结构的潜在需求。研究二通过实验找出手机app导航信息架构中单层级相较于双层级而言导航绩效由好到差的拐点,从而确定单层级的最大广度。采用5(信息架构广度:4、5、6、7、8)×2(信息架构深度:单层、双层)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信息架构广度为组间变量,信息架构深度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任务完成时间。研究三通过实验探究当单层级条目数不超过5~6且最底层条目总数为16时,手机app导航信息架构深度和广度的合理配置,以及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的合理配置。采用3(导航信息架构:4×4结构、2×2×4结构、2×2×2×2结构)×3(导航模式:宫格式、标签式、侧边展开式)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导航信息架构为组间变量,导航模式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任务完成时间、路径最优率和认知负荷。结果显示:(1)信息架构深度的主效应显着,被试在双层结构下的任务完成时间显着长于单层结构;信息架构广度和深度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当广度为4、5、6时,单层结构的导航绩效显着优于双层结构;当广度为7、8时,两种结构的导航绩效差异不显着;(2)就任务完成时间而言,导航信息架构的主效应显着,被试在2×2×2×2结构下的任务完成时间显着长于4×4结构和2×2×4结构;导航模式的主效应显着,宫格式的任务完成时间显着短于侧边展开式,与标签式比较差异边缘显着;(3)就路径最优率而言,导航信息架构的主效应显着,被试在2×2×2×2结构下的路径最优率显着低于4×4结构和2×2×4结构;导航模式的主效应显着,宫格式和标签式的路径最优率均显着高于侧边展开式;导航信息架构与导航模式的交互效应显着,在2×2×2×2结构下,三种导航模式的路径最优率差异显着,宫格式导航的路径最优率明显高于侧边展开式;(4)被试在三种导航信息架构和三种导航模式下的认知负荷主观评价的差异均不显着,且两变量间无显着的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老年用户对导航设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导航信息架构的需求:熟悉并偏好于使用X型分类;希望分类标准统一、符合认知;希望层级结构清晰,目标信息不隐藏过深;(2)导航模式的需求:最为偏好宫格式,标签式次之,侧边展开式偏好程度最低;认为将不同导航模式组合使用效果更好;(2)手机app导航信息架构中单一层级的条目数建议不超过5~6个;当最底层条目总数为16时,深度建议不超过3层;(3)老年用户使用宫格式导航搜索时,任务完成时间更短,完成路径更优;使用侧边展开式导航搜索时,任务完成时间更长,完成路径更差;标签式导航的绩效居中。
二、关于拉丁方排列方法的一点记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拉丁方排列方法的一点记住(论文提纲范文)
(2)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汉语绕口令 |
1.1 汉语绕口令的含义 |
1.2 汉语绕口令的语音学特点 |
1.2.1 相同的声母或者韵母重叠 |
1.2.2 相近的声母或者韵母重叠 |
1.2.3 相同音节的重叠 |
1.3 汉语绕口令的类型 |
2 绕口令效应 |
2.1 绕口令效应的概念 |
2.2 绕口令效应的研究范式 |
2.2.1 句子合理性判断任务 |
2.2.2 词汇判断任务 |
2.2.3 自由回忆任务 |
2.2.4 自定步速阅读任务 |
2.2.5 自然阅读任务 |
3 绕口令效应的发生机制 |
3.1 发音干扰解释 |
3.2 语音工作记忆干扰解释 |
4 绕口令效应的研究现状 |
4.1 绕口令效应“是什么(What)” |
4.1.1 绕口令效应是语音混淆而非视觉混淆 |
4.1.2 绕口令效应对阅读效率的影响 |
4.2 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 |
4.2.1 绕口令效应仅出现在晚期的句子加工阶段 |
4.2.2 绕口令效应既存在于词汇识别阶段也存在于晚期的句子整合阶段 |
4.3 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 |
4.3.1 围绕发音干扰的探索 |
4.3.2 围绕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探索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框架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4 本研究的创新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汉语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 |
实验1 汉语绕口令效应的时间进程:阅读方式的调节 |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1 结果 |
4 实验1 讨论 |
研究二 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音素重叠的位置和类型 |
实验2 音素重叠的位置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2 结果 |
4 实验2 讨论 |
实验3 音素重叠的类型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3 结果 |
4 实验3 讨论 |
研究三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音素重叠的次数 |
实验4 连续的音素重叠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4 结果 |
4 实验4 讨论 |
实验5 间隔的音素重叠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5 结果 |
4 实验5 讨论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1 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 |
2 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基于发音干扰的探索 |
3 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基于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探索 |
4 汉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机制 |
5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学生概率概念学习进阶的构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一、知识背景 |
二、认知发展理论 |
三、学习进阶理论 |
四、认知诊断理论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一、学生对概率概念理解的研究 |
二、学习进阶的相关研究 |
三、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小节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总体研究目标与框架 |
二、概率概念假设性学习进阶的构建 |
三、概率概念学习进阶的检验与修订 |
四、中学生概率概念学习表现的诊断评估 |
第五章 概率概念假设性学习进阶的构建 |
一、假设性学习进阶的理论依据 |
二、属性的提取 |
三、属性间层级关系的建立 |
四、概率概念假设性学习进阶的构建 |
第六章 概率概念学习进阶的检验与修订 |
一、概率概念认知诊断测验Q矩阵的确定 |
二、概率概念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 |
三、概率概念假设性学习进阶的检验与修订 |
第七章 中学生概率概念学习表现的诊断评估 |
一、中学生概率概念的学习进阶水平 |
二、中学生概率概念的认知结构 |
三、中学生概率概念的多元化学习路径 |
第八章 综合讨论 |
一、基于认知诊断理论构建概率概念的学习进阶 |
二、应用学习进阶评估学生概率概念的学习表现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概率内容课程目标 |
附录二 理想掌握模式和理想反应模式之间的相互对应 |
附录三 概率概念的认知诊断测验(修订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斜拉桥横向减震体系多参数联合优化及非对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斜拉桥减隔震研究现状 |
1.3 常用减隔震装置及力学模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研究说明 |
第二章 正交试验设计法 |
2.1 正交试验设计法 |
2.2 混合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
2.3 正交表的改造与构造方法 |
第三章 对称斜拉桥横向减震体系参数优化 |
3.1 工程概述 |
3.2 建模及边界模拟 |
3.3 横向地震动输入 |
3.4 正交试验设计法多因子联合优化 |
3.4.1 正交试验设计工况 |
3.4.2 塔底弯矩响应优化 |
3.4.3 过渡墩底弯矩响应优化 |
3.4.4 墩-梁相对位移响应优化 |
3.5 控制变量法多因子联合优化 |
3.6 正交试验设计法双因子联合优化 |
3.6.1 正交试验设计工况 |
3.6.2 塔、墩底弯矩响应优化 |
3.6.3 墩-梁相对位移响应优化 |
3.7 控制变量法双因子优化 |
3.7.1 控制变量法双因子联合优化 |
3.7.2 控制变量法双因子独立优化 |
3.8 两类方法联合优化对比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斜拉桥横向软钢阻尼器减震体系参数优化 |
4.1 工程概述 |
4.1.1 结构概况 |
4.1.2 约束体系布置 |
4.2 建模及边界模拟 |
4.3 横向地震动输入 |
4.4 正交试验设计工况 |
4.5 软钢阻尼器减震体系参数联合优化 |
4.5.1 辅助墩底弯矩响应优化 |
4.5.2 梁端位移响应优化 |
4.5.3 软钢阻尼器总耗能优化 |
4.5.4 塔底弯矩响应优化 |
4.5.5 结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对称斜拉桥横向摩擦摆减震体系参数优化 |
5.1 工程概况 |
5.2 建模及边界模拟 |
5.3 横向地震动输入 |
5.4 正交试验混合水平设计方案 |
5.5 摩擦摆减震体系参数联合优化 |
5.5.1 过渡墩底弯矩响应优化 |
5.5.2 辅助墩底弯矩响应优化 |
5.5.3 塔底弯矩响应优化 |
5.5.4 墩-梁相对位移响应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记忆上的比较 ——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记忆 |
1.1.1 相关定义 |
1.1.2 相关理论 |
1.1.3 相关范式 |
1.1.4 相关研究 |
1.2 自我参照 |
1.2.1 相关定义 |
1.2.2 相关理论 |
1.2.3 相关范式 |
1.2.4 相关研究 |
1.3 生存加工 |
1.3.1 相关定义 |
1.3.2 相关理论 |
1.3.3 相关范式 |
1.3.4 相关研究 |
1.4 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的关系 |
1.5 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记忆效果的对比 |
2.问题提出 |
3.实验设计 |
3.1 实验一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项目记忆上的特性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假设 |
3.1.3 实验设计 |
3.1.4 被试 |
3.1.5 实验材料 |
3.1.6 实验流程 |
3.1.7 结果 |
3.1.8 讨论 |
3.2 实验二A自我参照与搬家加工在源记忆上的特性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假设 |
3.2.3 实验设计 |
3.2.4 被试 |
3.2.5 实验材料 |
3.2.6 实验流程 |
3.2.7 结果 |
3.2.8 讨论 |
3.3 实验二B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源记忆上的特性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假设 |
3.3.3 实验设计 |
3.3.4 被试 |
3.3.5 实验材料 |
3.3.6 实验流程 |
3.3.7 结果 |
3.3.8 讨论 |
3.4 实验三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记忆上的差异:来自ERPs的证据 |
3.4.1 实验目的 |
3.4.2 实验设计 |
3.4.3 被试 |
3.4.4 实验材料 |
3.4.5 实验流程 |
3.4.6 脑电数据与分析 |
3.4.7 行为数据结果 |
3.4.8 ERP结果 |
3.4.9 讨论 |
4 总讨论 |
4.1 在项目记忆中自我参照加工好于生存加工 |
4.2 源记忆中没有发现自我参照加工的记忆优势 |
4.3 自我参照的记忆优势可能是因为激发了社会赞许性判断 |
4.4 生存加工可能是心理进化的结果 |
4.5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4.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不同词汇呈现方式对中职生词汇记忆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词汇 |
2.1.2 词汇呈现 |
2.1.3 词汇呈现的内容 |
2.1.4 词汇呈现的方式 |
2.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2.2.3 小结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信息加工理论 |
2.3.2 增添理论 |
2.3.3 记忆理论 |
2.3.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实验材料 |
3.3.1 目标词的筛选 |
3.3.2 PPT呈现图片的选择 |
3.3.3 例句的选择 |
3.4 研究工具 |
3.4.1 词汇量水平测试卷 |
3.4.2 词汇记忆测试卷 |
3.4.3 SPSS21.0数据处理软件 |
3.5 研究方法 |
3.5.1 教学实验法 |
3.5.2 访谈法 |
3.6 研究过程 |
3.7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8 词汇测试卷的计分与评分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1 被试词汇量水平数据分析 |
4.1.1 词汇量水平测试的描述性统计 |
4.1.2 词汇量水平测试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1.3 词汇量水平测试的多重比较分析 |
4.2 即时测试结果的分析 |
4.2.1 即时测试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即时测试结果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2.3 即时测试结果的多重比较分析 |
4.3 延时测试结果分析 |
4.3.1 第一次延时测试结果分析 |
4.3.2 第二次延时测试结果分析 |
4.4 各种呈现方式三次测试结果及遗忘趋势的对比分析 |
4.4.1 词汇表呈现三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2 PPT呈现三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3 例句呈现三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4 三种词汇呈现方式的遗忘趋势对比分析 |
4.5 访谈结果分析 |
4.6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对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建议 |
5.3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5.3.1 研究的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7)系统可用性量表在感知可用性纵向研究中的改进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系统可用性量表(SUS)在纵向研究中的局限性 |
2.1 SUS的介绍和基础研究 |
2.2 SUS跨文化应用的局限性 |
2.3 SUS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局限性 |
2.4 SUS应对重测效应的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3.中文版SUS的构建与检验 |
3.1 中文版SUS的构建方法和评价体系 |
3.2 跨文化适应的方法、过程和结果 |
3.3 心理测度实验 |
3.4 与直接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SUS数据检查方法的改进和验证 |
4.1 SUS数据检查方法和有效性的评价体系 |
4.2 新检查方法的实施 |
4.3 实验研究 |
4.4 讨论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面向纵向研究的SUS复本设计和评估 |
5.1 SUS的复本设计 |
5.2 SUS复本实验评价体系 |
5.3 复本信度测量实验 |
5.4 复本记忆效应验证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应用SUS测量的感知可用性纵向研究 |
6.1 感知可用性纵向研究设计 |
6.2 SUS复本使用方法设计 |
6.3 纵向研究实验 |
6.4 讨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关系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4 本文使用的测试量表 |
(8)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教学视频的教学论与学习科学理论基础 |
2.1.1 学习效果的教学论与学习理论基础 |
2.1.2 .教学视频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理论基础 |
2.2 视觉的生理心理基础 |
2.2.1 学习与视知觉的基础 |
2.2.2 .视知觉基本原理 |
2.2.3 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在图像中的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模型构建研究 |
3.1 视觉舒适度 |
3.2 视觉舒适度的特征 |
3.2.1 视觉舒适度的生理特征 |
3.2.2 视觉舒适度的心理特征 |
3.2.3 视觉舒适度的物理特征 |
3.3 视觉舒适度预设模型变量 |
3.3.1 视觉舒适度元素分析 |
3.3.2 心理元素分析 |
3.3.3 认知负荷元素分析 |
3.3.4 .视觉舒适度元素与心理元素关系分析 |
3.3.5 心理元素与认知负荷元素关系分析 |
3.3.6 视觉舒适度、心理、认知负荷元素间的相关性及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学视频的视觉舒适度测量眼动实验设计 |
4.1 教学视频 |
4.1.1 教学视频的含义 |
4.1.2 教学视频分类 |
4.2 视觉舒适度测定的眼动实验方法 |
4.3 教学视频的视觉舒适度测量 |
4.3.1 实验一 |
4.3.2 实验二 |
4.3.3 实验三 |
4.3.4 实验四 |
4.3.5 实验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概述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设计 |
5.2 实验 |
5.2.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5.2.2 实验设计 |
5.2.3 被试 |
5.2.4 实验设备 |
5.2.5 实验材料 |
5.2.6 实验步骤 |
5.2.7 实验数据分析 |
5.2.8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5.3 学习者访谈与分析 |
5.3.1 学习者访谈设计与实施 |
5.3.2 访谈文本节点编码与分析 |
5.3.3 访谈内容分析 |
5.3.4 访谈分析结论 |
5.4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视觉舒适度与认知负荷关系的实证研究 |
6.1 研究概述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6.2.2 研究设计 |
6.2.3 被试 |
6.2.4 研究设备 |
6.2.5 研究材料 |
6.3 研究测量 |
6.3.1 问卷 |
6.3.2 问卷信效度验证 |
6.3.3 认知负荷效率测量方法 |
6.4 研究实施过程 |
6.5 研究数据分析 |
6.5.1 问卷数据结果分析 |
6.5.2 认知负荷效率测量结果分析 |
6.6 研究结论 |
6.6.1 实验数据结果 |
6.6.2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6.6.3 量化研究结论 |
6.7 访谈 |
6.7.1 学习者访谈设计与实施 |
6.7.2 访谈文本节点与编码分析 |
6.8 访谈内容分析 |
6.9 访谈结论 |
6.10 实证研究结论 |
6.11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验研究与实证研究结论探讨 |
7.1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模型正确性验证 |
7.2 教学视频对学习者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
7.3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对学习者认知负荷影响 |
7.4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影响 |
第八章 基于视觉舒适度的教学视频应用策略与建议研究 |
8.1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的应用策略 |
8.1.1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构图、景别应用策略 |
8.1.2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亮度应用策略 |
8.1.3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剪辑应用策略 |
8.1.4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字幕应用策略 |
8.1.5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终端呈现应用策略 |
8.2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建议 |
8.2.1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在学校课堂中的应用建议 |
8.2.2 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先前知识测量问卷 |
附录2 学后成绩测试问卷 |
附录3 教学内容保持、迁移能力测试问卷 |
附录4 记忆测试问卷 |
附录5 先前知识测量问卷 |
附录6 学后知识测量问卷 |
附录7 保持与迁移能力测量问卷 |
附录8 记忆测量问卷 |
附录9 Paas主观测量问卷 |
附录10 Paas&Van Merrienboer(2013)认知负荷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执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执行功能概述 |
1.1.1 执行功能的定义及其理论 |
1.1.2 执行功能的子功能及其测量 |
1.2 视频游戏概述 |
1.2.1 视频游戏的概念 |
1.2.2 视频游戏的分类 |
1.3 视频游戏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意义 |
2.4.1 理论意义 |
2.4.2 实践意义 |
2.5 研究创新 |
第3章 实验研究 |
3.1 实验一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被试 |
3.1.3 实验材料与设计 |
3.1.4 实验程序 |
3.1.5 实验结果 |
3.2 实验二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被试 |
3.2.3 实验材料与设计 |
3.2.4 实验程序 |
3.2.5 实验结果 |
3.3 实验三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认知灵活性的影响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被试 |
3.3.3 实验材料与设计 |
3.3.4 实验程序 |
3.3.5 实验结果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在执行功能上的影响 |
4.2 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在抑制控制功能上的影响 |
4.3 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在工作记忆功能上的影响 |
4.4 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在认知灵活性上的影响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老年人手机App导航设计的人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1.1 选题缘由 |
1.2 认知负荷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1.2.1 认知负荷的概念 |
1.2.2 认知负荷的结构模型 |
1.2.3 认知负荷的测量 |
1.2.4 认知负荷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 |
1.2.4.1 老年人的相关研究 |
1.3 分类导航结构的相关研究 |
1.3.1 导航概述 |
1.3.2 导航信息架构对导航绩效的影响 |
1.3.2.1 信息架构概述 |
1.3.2.2 网页菜单结构的相关研究 |
1.3.2.3 手机菜单与网页菜单的比较 |
1.3.2.4 老年用户的相关研究 |
1.3.3 导航模式对导航绩效的影响 |
1.3.3.1 导航模式的类型 |
1.3.3.2 导航模式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标和假设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假设 |
第二部分 研究一:导航设计要素的用户需求焦点小组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用户 |
2.2.2 访谈材料 |
2.2.3 焦点小组的实施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参与用户的基本信息 |
2.3.2 导航界面视觉设计要素的需求 |
2.3.3 导航信息架构的需求 |
2.3.4 导航模式的需求 |
2.4 结论 |
第三部分 研究二:导航信息架构最大广度的人因实验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工具 |
3.2.4 实验任务 |
3.2.5 实验设计 |
3.2.6 实验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一层级最大广度分析 |
3.3.2 不同年龄组单一层级最大广度分析 |
3.3.3 不同性别单一层级最大广度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部分 研究三:导航信息架构与模式合理配置的人因实验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工具 |
4.2.4 实验任务 |
4.2.5 实验设计 |
4.2.6 实验程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组合下的任务完成时间比较 |
4.3.2 不同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组合下的路径最优率比较 |
4.3.3 不同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组合下的认知负荷比较 |
4.4 讨论 |
4.4.1 导航信息架构对导航绩效的影响 |
4.4.2 导航模式对导航绩效的影响 |
4.4.3 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
4.4.4 导航信息架构和导航模式的搭配 |
4.5 结论 |
第五部分 总讨论 |
5.1 老年用户对导航结构的需求 |
5.2 导航信息架构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
5.3 导航信息架构与模式的合理配置 |
第六部分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为老年用户设计手机App导航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1 研究创新 |
6.3.2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焦点小组操作流程 |
附录2 焦点小组访谈脚本 |
附录3 用户背景问卷 |
附录4 实验材料示例 |
附录5 NASA-TLX量表 |
致谢 |
四、关于拉丁方排列方法的一点记住(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认知参与程度体育活动对儿童执行功能的效果[D]. 常瀚.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眼动研究[D]. 宋子明.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学生概率概念学习进阶的构建问题研究[D]. 白胜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斜拉桥横向减震体系多参数联合优化及非对称效应研究[D]. 潘佑东. 长安大学, 2021
- [5]生存加工与自我参照在记忆上的比较 ——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D]. 张博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不同词汇呈现方式对中职生词汇记忆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 尤雅茹.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系统可用性量表在感知可用性纵向研究中的改进和应用[D]. 王宇晖.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8]教学视频视觉舒适度与学习者认知负荷关系研究[D]. 尤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执行功能的影响[D]. 孙瑜. 鲁东大学, 2020(01)
- [10]老年人手机App导航设计的人因学研究[D]. 林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