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理论争论:给定的技术,还是技术变动(下)(论文文献综述)
柳欣[1](1997)在《资本理论争论:给定的技术,还是技术变动(下)》文中认为 五、古典学派的分配理论 古典学派否定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按照古典学派的理论,资本是一笔由资本家支配的货币基金,用以雇用劳动和购买生产资料,通过生产来获取利润,利润是总产出(价值)减去投入(价值)后的剩余,利润率是利润对总投入的比率。李嘉图用一种单一产品模型来表明这种关系。假设
王璐,杨庆丰[2](2005)在《论价值与分配理论的争论:古典和新古典》文中认为在经济分析发展史上,价值与分配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不论是强调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传统,还是专注于技术分析的新古典供求传统,不同派别都对这一基础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理论一系列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全回避了特定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关系所致;相反,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则强调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以剩余概念来表述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经济本质。从而表明,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对现实问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叶祥松,白永秀[3](2004)在《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兼论苏星、谷书堂、何炼成之争及其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十余年前苏星、谷书堂、何炼成三位教授就劳动价值理论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 ,我国经济学界10年来基本上是围绕苏星、谷书堂和何炼成之争中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作者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又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基于这一理念 ,我们认为 ,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试图用扩大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外延而把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纳入创造价值的范畴是不科学的 ;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 ,如果认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 ,那就混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分别作用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极大地提高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但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和新价值 ;社会总产品价值只分解收入的观点是马克思曾严厉批判过的斯密教条 ,它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产品价值中的C部分为什么消失了 ,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构成的现实 ;产品的价值决定和收入分配具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产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而收入分配的方式则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不能因为我国现阶段提出要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谷书堂,柳欣[4](1993)在《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苏星同志商榷》文中指出本文认为,今天所面临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与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原则并不相同,传统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已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决定,需要在原劳动价值一元论基础上扩大劳动的外延,加入资本、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以及技术变动下的利益关系,以便对价值决定做出合乎现实的说明。文章根据逻辑一致性标准和逻辑批判方法,对这一命题作了分析与阐述。文章还依照对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对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及各种收入的来源作出了简要说明。
姚慧琴[5](2008)在《何炼成教授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及其贡献》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全面系统地梳理何炼成教授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贡献,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何炼成教授在价值学说史、生产劳动理论、劳动价值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归纳和总结,最终论证了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术贡献。
姚瑶[6](2013)在《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研究 ——基于转型经济下内生技术进步的视角》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与国际市场嬗变的时代格局下,中国需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迎接严峻的挑战。从具体的国情出发,中国需要关注的比较优势理论必须具有动态与内生的特征。中国是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要素禀赋结构正迅速地变化。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等具有静态特征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的指导意义并不显着。若照搬上述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极易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停滞在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阶段,从而落入以“低端锁定”为特征的“比较利益陷阱”。要避免这一不利局面的发生,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中国亟须高度关注亚当·斯密提出的具有动态、内生性特征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以社会分工的深化为主要途径,揭示微观主体的趋利动机可促进宏观社会福利的增进。同时社会分工的深化可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而上述比较优势要在真实世界中转化为现实的比较利益,还需厘清相关传导机制中的“转化”主体。无疑,企业家便是将上述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的关键“转化”主体。由此,本文尝试突破主流经济学在新古典范式市场主体行为研究中局限于“经济人”假定的窠臼,将企业家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和拓展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关键因素纳入中国动态比较优势内生性增进的分析框架。基于现有文献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从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出发,将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的综合分析框架中;其次尝试突破比较优势动态增进在计量测度上的困难,以生产率增长为表征的内生技术进步来估计比较优势的动态增进。再次,以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作为联系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关联纽带,进一步探寻两者良性互动的作用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家在动态比较优势增进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通过构建包含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考察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表征的内生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可以发现,企业家通过对先进适宜技术的选择和对技术内嵌型资本的利用,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增进。(2)比较优势的增进可具体刻画为生产技术前沿面的重塑或推进,企业家创新则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企业家创新属于一揽子要素优化配置的创新,其作用要高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单纯技术创新。通过对两类创新主体的特征差异比较以及区际层面的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企业家通过顺市场导向的要素整合创新有利于创新协同效应的发挥与生产技术前沿的推进。(3)“内生性”和“动态性”是比较优势的本质特征,比较优势的动态增进可体现为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故对市场规模进行合理测度可突破比较优势在定量分析上的困难。进一步论证表明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可作为联系企业家才能拓展与比较优势动态增进的关键纽带。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家才能在更宽广的时空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地区收入和财富水平获得显着提升,理论比较优势得以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4)企业家“干中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持续的技术扩散过程使得企业家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这种内生的创新动力不仅促使先发地区实现本土创新,同时促进后发地区利用技术扩散创造“后发优势”成为可能。因此,企业家创新与技术扩散的实现使得创新的“正反馈机制”得以激活,比较优势获得内生性的效率增进。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由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家才能往往处于“隐性”状态,因此企业家才能的显化和激活需要来自政府的支持与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政府多伸“支持之手”,强化“看得见的手”,有利于提升企业家“干中学”的效率。而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并化解体制障碍,可为企业家持续创新提供内生的动力机制、盈利机制和再投入的保障机制。综上所述,通过揭示企业家才能拓展在中国动态比较优势演进中的主体地位,并由此拓展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和现实意义。
赵春艳[7](2003)在《价值源泉与价值量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我国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文献,研究价值源泉与价值量两方面的问题。在价值源泉方面,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除此而外的生产要素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其次,在深化对价值、劳动、生产劳动、产品、商品等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哪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本文认为,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是劳动的成果以产品形式存在、产品的生产要消耗一定的劳动、产品是用来交换的;运用这一标准,认为第三产业中流通部门、为生产生活服务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而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 就价值的量而言,本文分析了部门价值、价值总量的决定以及价值增值的原因。部门价值考察的是一种商品价值的决定,主要分析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以及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它的本质仍然是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呈反比,个别价值与部门价值的差异是由各生产者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的,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与其所能获得的社会价值总量呈正比关系。价值总量是由各部门的价值合计而成的,不同部门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差别表现为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这是由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别导致的。本文引入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量化价值总量,因此,价值总量的决定中,时间不再是衡量价值量的唯一因素,劳动复杂程度和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总量。最后,运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分析了GDP指标的性质和价值增值的原因。现价GDP是价值量指标,用不变价核算的GDP既不是价值量指标,也不是使用价值量指标,但使用相同不变价的GDP的比值可以表示使用价值量的增长速度。在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慢于现价GDP增长的条件下,我们认为价值增值的原因在于劳动复杂程度的整体性提高。
顾卫东[8](2002)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也和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致的。在当今世界上,不仅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措施。已形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世界性大潮。由于特殊的发展背景和成长路径,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企业经营以粗放型为主,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低。面对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尤其是加入WTO的现实挑战,我国中小企业惟有走技术创新之路,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才能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实现“第二次创业”。这既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也为先进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本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侧重于对创新要素与创新载体关系的研究,研究问题的类型属于决策性和行动性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创新主体类型主要是指中小型工业企业。 本文依据技术创新过程理论的基本命题:规模与创新,结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测度分析,提出并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资源劣势与行为优势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相应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在这一创新模式下,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具体问题进行: ①创新过程的R&D问题:资源约束与策略选择 ②创新过程的工艺问题:创新滞后与制造方式 ③创新过程的产权问题:模仿创新与创新产权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对技术创新经典理论中的创新过程理论进行了归纳,给出了具有影响意义的创新过程模型;以熊彼特小企业创新约束假说为起点,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基本命题——规模与创新进行了阐述,包括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机会、进入成本等与创新的相互关系;对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学术成果中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学术观点进行了评价。 第二章,首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征作了实证性考查和分析。得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具有资源劣势与行为优势的结论。以技术创新
何炼成[9](1994)在《也谈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简评苏、谷之争及其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苏星同志《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谷书堂、柳欣两同志《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之间的争论,认为各有偏颇之处。苏文否认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参与价值决定、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谷、柳文提出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以及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文章最后还对有人主张“改造劳动价值论” 的错误观点,进行了评析和批驳。
任保平[10](2002)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理解及其现代阐释》文中研究指明要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必须科学地理解这一理论。科学理解应该从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理解,以整个价值理论为背景来理解,从方法论层次上来理解,从准确把握一些概念及其关系上来理解。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知识能否创造价值等问题进行合理的阐释。在科学理解的前提下,正确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明确当前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重点。
二、资本理论争论:给定的技术,还是技术变动(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本理论争论:给定的技术,还是技术变动(下)(论文提纲范文)
(2)论价值与分配理论的争论:古典和新古典(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古典的价值与分配理论及其悖论 |
1.边际学说 |
2.r与K/L的悖论 |
3.总量与资本加总问题 |
二、古典学派的价值与分配理论 |
1.剩余分析法 |
2.斯密 |
3.李嘉图 |
三、马克思的价值与分配理论和“转形” |
1.马克思 |
2.斯拉法体系的重新解释 |
(3)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兼论苏星、谷书堂、何炼成之争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苏星、谷书堂之争和何炼成教授的评论 |
(一) 苏、谷争论的主要问题 |
1.苏星对谷书堂、柳欣教授的批评 |
2.谷书堂、柳欣教授的答辩 |
(1) 谷、柳的“多元论”方法和判断理论是非的“另一条标准” |
(2) 另一种 (或者说新的)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
(3) 谷、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问题的解释 |
(二) 何炼成教授的评析 |
三、应当坚持何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
四、对几种“新劳动价值论”的辨析 |
(一) 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 |
(二) 第三产业是否都创造价值 |
(三) 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
(四)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否只分解为收入 |
(五) 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 |
(六)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只有从逻辑上否定才能加以发展 |
五、几点结论 |
(5)何炼成教授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古典学派 |
二、关于价值概念本质的研究和科学论证 |
三、关于价值、平均价值、市场价值等 |
四、关于价值决定问题的独到见解和理论论证 |
五、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 |
(6)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研究 ——基于转型经济下内生技术进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比较优势理论的进展及评述 |
2.1.1 比较优势理论的进展回顾 |
2.1.2 比较优势理论评述 |
2.1.3 以分工深化为途径的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测度 |
2.2 “企业家”的经济史回顾及理论溯源 |
2.2.1 “企业家才能”的定义与“企业家”职能的界定 |
2.2.2 “信息”与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
2.2.3 “知识”与“企业家才能”的创造性本质 |
2.2.4 “激励”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合约属性 |
2.3 人力资本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3.1 人力资本的卢卡斯作用机制 |
2.3.2 人力资本的尼尔森——菲尔普斯作用机制 |
2.4 总结性评论 |
3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机理分析 |
3.1 企业家的创新特质及与内生技术进步的联系 |
3.2 包含企业家才能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 |
3.3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分析性框架 |
4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实证检验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分析 |
4.1 企业家才能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联系 |
4.2 企业家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分析 |
4.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介绍 |
4.2.2 全要素生产率核算及变量选择 |
4.2.3 回归方法与模型设定 |
4.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实证检验Ⅱ:基于生产技术前沿推进的分析 |
5.1 基于企业家才能的知识生产函数构建 |
5.2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市场规模扩大的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
5.2.1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市场规模扩大的协同效应 |
5.2.2 纳入市场规模因素后的实证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实现路径:基于社会分工深化的途径 |
6.1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证检验 |
6.1.1 基于人力资本尼尔森—一菲尔普斯作用机制的“影响”分析 |
6.1.2 基于人力资本卢卡斯作用机制的“影响”分析 |
6.2 基于地区发展路径差异的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的效率增进:基于人力资本“技术扩散”效应的分析 |
7.1 人力资本“技术扩散效应”的理论分析 |
7.2 企业家“干中学”效应、技术扩散与动态比较优势效率增进的实证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
(7)价值源泉与价值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新时期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1.1.1 新时期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 |
1.1.2 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要点 |
2 价值的源泉 |
2.1 价值的一般性定义 |
2.2 价值理论的回顾 |
2.2.1 供给决定论 |
2.2.2 需求决定论 |
2.2.3 供求决定论 |
2.3 价值源泉的一元性 |
2.4 技术、知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
2.4.1 技术、知识在生产中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
2.4.2 技术、知识不创造价值 |
2.4.3 高新技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原因 |
3 创造价值的劳动 |
3.1 对劳动范畴的再认识 |
3.1.1 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 |
3.1.2 劳动的广义定义 |
3.2 有关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争论 |
3.2.1 我国学者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争论 |
3.2.2 对生产劳动的再认识 |
3.3 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 |
3.3.1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科学意义 |
3.3.2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 |
4 第三产业劳动的分类及特性 |
4.1 当代劳动的新特点 |
4.2 第三产业兴起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
4.2.1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产生 |
4.2.2 第三产业兴起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
4.3 第三产业劳动的特性 |
4.3.1 第三产业劳动的分类 |
4.3.2 第三产业劳动的特性 |
5 第三产业劳动价值创造分析 |
5.1 商品概念外延的扩展 |
5.1.1 商品概念的外延:实物产品、服务产品 |
5.1.2 价值与劳动物化 |
5.2 当前关于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争论的综述 |
5.3 第三产业内各部门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分析 |
5.3.1 流通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
5.3.2 为生产生活服务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
5.3.3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
5.3.4 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
6 部门价值量的决定 |
6.1 必要劳动Ⅰ对价值的决定作用 |
6.1.1 部门平均价值的决定 |
6.1.2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决定的关系 |
6.2 必要劳动Ⅱ对价值决定的作用 |
6.2.1 供求不平衡初期的价值决定 |
6.2.2 供给调整后的价值决定 |
6.2.3 有关必要劳动Ⅱ在价值决定中作用的争议的看法 |
6.2.4 几点说明 |
6.3 价值与价格 |
7 价值总量的决定 |
7.1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 |
7.1.1 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论述 |
7.1.2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本质区别 |
7.2 价值总量的决定 |
8 价值总量与GDP的关系比较 |
8.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 |
8.1.1 两大核算体系的产生历程 |
8.1.2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 |
8.2 两大核算体系中产出核算的理论基础 |
8.2.1 SNA体系中产出核算的理论基础 |
8.2.2 MPS体系中产出核算的理论基础 |
8.3 GDP指标的性质分析 |
8.3.1 GDP是价值量指标 |
8.3.2 GDP核算的价格 |
8.3.3 正确认识GDP是价值量指标的内涵 |
8.4 GDP增值的原因分析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1.1 研究的理论背景:从规模优势到对规模的再认识 |
0.1.2 研究的实践意义: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与挑战 |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1 中小企业标准的界定 |
0.2.2 技术创新定义辩析 |
0.2.3 技术创新类型划分 |
0.3 研究问题的界定与研究特点 |
0.3.1 关于研究的领域 |
0.3.2 关于具体研究问题 |
0.3.3 论文的研究特点 |
0.4 论文的研究路线与内容安排 |
0.4.1 论文的研究路线 |
0.4.2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基本命题与学术观点 |
1.1 创新过程研究的理论平台:技术创新过程模式 |
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基本命题:规模与创新 |
1.2.1 小企业创新的熊彼特约束 |
1.2.2 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 |
1.2.3 技术机会、进入成本与技术创新 |
1.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学术观点评述 |
1.3.1 小企业与大企业创新优势、劣势比较研究 |
1.3.2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创新分布研究 |
1.3.3 高新技术产业与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阶段划分与过程模式 |
2.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基本特征:资源劣势与行为优势 |
2.1.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资源劣势” |
2.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行为优势” |
2.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 |
2.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阶段性测度:投入、实施、产出 |
3.1 企业技术创新测度指标与框架 |
3.1.1 技术创新测度 |
3.1.2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构成分析 |
3.1.3 本文应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测度框架 |
3.2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测度 |
3.2.1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 |
3.2.2 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
3.2.3 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思想来源 |
3.3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过程实施测度 |
3.3.1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因素 |
3.3.2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过程成败因素总体评估 |
3.4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产出测度 |
3.4.1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微观效应分析 |
3.4.2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产出测度指标 |
3.4.3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产出测度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创新过程的R&D问题资源约束与R&D策略选择 |
4.1 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特征考察 |
4.1.1 R&D活动的组织方式:内部化倾向 |
4.1.2 R&D活动的阶段分布重心:试验开发 |
4.1.3 R&D活动的目标导向:产品创新 |
4.2 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的资源约束 |
4.2.1 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的资金约束 |
4.2.2 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的技术资源约束 |
4.3 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的策略选择与R&D资源配置 |
4.3.1 中小企业R&D活动的选择模式 |
4.3.2 中小企业R&D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中小企业R&D活动与竞争战略的一致性 |
4.4.1 R&D战略职能的确定 |
4.4.2 R&D活动的战略性评价 |
第五章 创新过程的工艺问题:工艺创新滞后与制造方式选择 |
5.1 技术创新过程的周期性特征: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系 |
5.2 我国中小企业工艺创新现状考查 |
5.3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生产制造模式分析 |
5.4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过程生产制造方式选择依据分析 |
5.5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产品与工艺创新均衡化 |
第六章 创新过程的产权问题:模仿创新与知识产权 |
6.1 我国中小企业模仿创新特征考察 |
6.1.1 模仿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选择 |
6.1.2 我国中小企业模仿创新类型分析 |
6.1.3 中小企业模仿创新过程特征 |
6.1.4 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产权环境的变化 |
6.2 中小企业模仿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效应分析 |
6.2.1 知识产权制度下的率先创新利益溢出 |
6.2.2 知识产权对模仿创新的制约分析 |
6.2.3 知识产权对模仿创新的促进分析 |
6.2.4 合法与非法模仿创新的比较分析 |
6.3 创新产权规制下我国中小企业模仿创新对策 |
6.3.1 核心能力:扬长避短的资本 |
6.3.2 启动时机:降低风险与提高收益的关键 |
6.3.3 创新联盟:发挥行为优势的舞台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也谈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简评苏、谷之争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参与价值决定 |
二、简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
三、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吗? |
四、按贡献分配与按劳分配 |
五、评所谓“改造劳动价值论” |
四、资本理论争论:给定的技术,还是技术变动(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理论争论:给定的技术,还是技术变动(下)[J]. 柳欣. 经济学动态, 1997(01)
- [2]论价值与分配理论的争论:古典和新古典[J]. 王璐,杨庆丰. 经济评论, 2005(02)
- [3]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兼论苏星、谷书堂、何炼成之争及其反思[J]. 叶祥松,白永秀. 经济评论, 2004(05)
- [4]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苏星同志商榷[J]. 谷书堂,柳欣.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6)
- [5]何炼成教授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及其贡献[J]. 姚慧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6]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研究 ——基于转型经济下内生技术进步的视角[D]. 姚瑶. 浙江大学, 2013(08)
- [7]价值源泉与价值量问题研究[D]. 赵春艳. 西北大学, 2003(03)
- [8]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问题研究[D]. 顾卫东. 辽宁大学, 2002(11)
- [9]也谈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简评苏、谷之争及其他[J]. 何炼成.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4)
- [10]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理解及其现代阐释[A]. 任保平.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