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干函大和讲师团工作——王凤胜同志在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和全省讲师团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辛志军[1](2018)在《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经过无数艰难曲折,探索到的一条被事实所证明的成功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精神纽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开的国门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不良思想对青年大学生不断地产生着冲击,形成着多样化的影响,这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警惕和防范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了未来,赢得了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也就赢得了这条道路继续发展所需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也就赢得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明天。大力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是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性重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大学生的凝聚作用,如何赢得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多学科辨析,根据党的十八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义,结合十九大报告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概括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应包括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目标引领的认同教育、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和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15.0 FOR WINDOWS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陕西15所院校的1860余份调查问卷分别从历史观、对资本主义认识、对社会主义认识,以及对两条道路的比较认识进行统计分析,把握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影响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辨析。本文进一步对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原则、特点和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等基本要求展开了学理分析,对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今天百年来,在高等学校开展的道路认同教育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成功经验,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学生开展道路认同教育的状况、内容、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可以借鉴之处。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最终提出应通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环体育人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道路自信,为提高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途径进行了探索。
刘业伟[2](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张全新[3](2000)在《求真务实 探索创新 开拓理论宣讲工作新局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们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及其组织和推动工作的情况和经验,研究讨论了如何把基层理论教育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问题。时间虽短,收获不小,会开得很成功。下面,结合这个会,谈些想法。 一、讲师团的同志在理论下基层活动中带了个好头,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把这项工作搞得更有生色,更有实效。 去年以来,省委讲师团提出了“抓住主要地带,再
王凤胜[4](1995)在《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干函大和讲师团工作——王凤胜同志在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和全省讲师团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加强函授站建设研讨会和全省讲师团系统第四次理论研讨会,是我们1995年度的两次重要会议.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和省委宣传部、干函大的领导同志非常关心,要求我们把这两个研讨会当作宣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定要开好这两个会议.菏泽地委、行署和地委宣传部、
二、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干函大和讲师团工作——王凤胜同志在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和全省讲师团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干函大和讲师团工作——王凤胜同志在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和全省讲师团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历史的感悟 |
1.1.2 现实的感召 |
1.1.3 新时代的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认同”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生与道路认同的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域下的道路认同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道路认同 |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道路认同 |
2.1.3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道路认同 |
2.1.4 历史唯物主义观与道路认同 |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范畴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规律 |
2.3 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3.1 客观认知:道路认同教育的起点 |
2.3.2 情感共鸣:道路认同教育的重点 |
2.3.3 思维想象:道路认同教育的深化 |
2.3.4 理性选择: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化 |
2.3.5 意志行为:道路认同教育的升华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容 |
3.1 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 |
3.1.1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1.2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2 目标指引的认同教育 |
3.2.1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3.2.2 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3 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 |
3.2.4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 |
3.3 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 |
3.3.1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合法性 |
3.3.2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 |
3.3.3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性保障执政的长期性 |
3.4 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 |
3.5 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 |
3.5.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
3.5.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
3.5.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 |
3.5.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
3.6 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 |
3.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
3.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3.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3.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 |
3.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 |
3.7 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 |
3.7.1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
3.7.2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现实状况 |
4.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调查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3 问卷发放和统计 |
4.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的实证调研分析 |
4.2.1 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分析 |
4.2.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比较分析 |
4.2.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
4.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主流 |
4.3.1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4.3.2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
4.3.3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4.3.4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
4.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道路发展历程认知欠缺 |
4.4.2 社会主义理论内涵认知不准确 |
4.4.3 社会主义制度认知不清晰 |
4.4.4 社会主义比较性优势认知不足 |
4.4.5 部分学生价值观认知受西方影响较重 |
4.5 调研分析结论 |
4.6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 |
4.6.1 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
4.6.2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挫折 |
4.6.3 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 |
4.6.4 价值多元化的博弈 |
4.6.5 社会思潮的冲击 |
4.6.6 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
4.6.7 家庭教育因素与个人心理因素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5.1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正确导向原则 |
5.1.2 实事求是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1.4 灌输引导原则 |
5.1.5 全面渗透原则 |
5.1.6 多层推进原则 |
5.1.7 激励驱动原则 |
5.1.8 以身示范原则 |
5.2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特点 |
5.2.1 社会性 |
5.2.2 计划性 |
5.2.3 引导性 |
5.2.4 渐进性 |
5.2.5 复杂性 |
5.2.6 实践性 |
5.3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
5.3.1 理论与现实相联系 |
5.3.2 主导与多样相协调 |
5.3.3 灌输与说服相配合 |
5.3.4 课堂与实践相贯通 |
5.3.5 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
5.3.6 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第6章 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成功经验 |
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道路的选择与认同教育 |
6.1.1 革命初期与大革命时期 |
6.1.2 土地革命时期 |
6.1.3 抗日战争时期 |
6.1.4 解放战争时期 |
6.2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2.1 从建国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
6.2.2 社会主义改造后至改革开放前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1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4 道路认同教育的成功经验 |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6.4.2 坚持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 |
6.4.3 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为根本保障 |
6.4.4 坚持实践需要为逻辑起点 |
6.4.5 坚持以人为本为育人理念 |
6.4.6 坚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核心骨干 |
第7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认同教育及其启示 |
7.1 美、英、德、新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1 美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2 英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3 德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4 新加坡的道路认同教育 |
7.2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1 美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2 英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3 德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4 新加坡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3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启示 |
7.3.1 引进“政治社会化”合理内核 |
7.3.2 开展广泛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
7.3.3 加强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的力度 |
7.3.4 打造合力教育系统网络 |
7.3.5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7.3.6 重视社会实践的成长功能 |
第8章 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8.1 课程育人:推动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时代化 |
8.1.1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8.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8.1.3 抓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
8.2 实践育人:实现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多维化 |
8.2.1 推广实践体验促进自我教育 |
8.2.2 提高社会实践质量 |
8.2.3 加强党团建设和红色教育 |
8.2.4 丰富教育实践的方法 |
8.3 管理育人:强化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责任制 |
8.3.1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 |
8.3.2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
8.3.3 加强全体教职工思想建设 |
8.4 网络育人:推进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信息化 |
8.4.1 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
8.4.2 强化网络教育主阵地 |
8.4.3 净化网络环境 |
8.5 环体育人:构建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长效机制 |
8.5.1 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社会环境 |
8.5.2 营造“三位一体”的道路认同教育架构 |
8.5.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
一、为何选择丁玲? |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
一、文研所的筹备 |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一、文讲所的恢复 |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
一、活跃的课堂 |
二、多彩的课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
二、在办学中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
一、文研所时期 |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
三、九十年代 |
四、新世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理论学习 |
二、社会实践 |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文讲所前期 |
二、文讲所后期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八十年代 |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
三、新世纪高研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
本章小结 |
附录 |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
六、史料 |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后记 |
致谢 |
四、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干函大和讲师团工作——王凤胜同志在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和全省讲师团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D]. 辛志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3]求真务实 探索创新 开拓理论宣讲工作新局面[J]. 张全新. 理论学习, 2000(10)
- [4]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干函大和讲师团工作——王凤胜同志在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和全省讲师团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J]. 王凤胜. 理论学习, 1995(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