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使用化肥的卫生知识

浅谈使用化肥的卫生知识

一、漫谈使用化肥的卫生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苏超[1](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陈秋[2](2018)在《近代以来民间通书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民间通书,俗称老黄历或通胜,是指导民众生活的民间百科全书。作为一种常见的民俗资料,民间通书中的传统农历和术数内容传承至今具有稳定性。同时,伴随时代发展和民众生活变化,民间通书中传统知识革新和现代知识嵌入构成其发展延续的变异性。在以往学者主要对其稳定不变的术数内容研究基础上,以“变”为切入点试图打破人们传统观念中老黄历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的偏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文章撰写的材料支撑,主要来源于多种途径搜集的近百本民间通书。通过文本分析、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民间通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论证分析。第一部分首先对民间通书文化变迁进行整体概述,梳理民间通书文化变迁轨迹,总结民间通书文化变迁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双重特征。在“变”与“不变”的矛盾统一中,引出下文对民间通书中“变”的内容论述。时政常识、商业广告、生产常识、生活常识四个方面内容是近代以来民间通书文化变迁的主要呈现。文章主体四个章节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内容变迁的背景、表现进行论述,探讨民间通书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在政治体制变迁的时代背景中,由封建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制再到无产阶级民主制,民间通书中时政常识随之发生变化,反映着民众生活空间、生活文化、生活模式的改变,民众生活呈现政治化趋势。在经济体制变迁的时代背景中,近代以来由商品经济到计划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变化过程中,民间通书中商业广告发生变迁,反映了民众日常消费品类型及商业习俗发生变化,民众生活日益商业化。近代实验农学的引进,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民间通书中生产常识主要包括了土壤施肥常识、病虫害治理常识、农田耕作常识,变迁体现在化肥、农药、农业机具在人们生产中的应用。生产常识变迁反映了民众生产方式改变而带来传统生产习俗的消退和新生产风习的产生,农业生产日趋科学化。在政治经济体制变迁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多重力量影响下,由传统生活到现代生活,民间通书中生活常识发生变迁,主要包括安全常识、卫生常识和医疗常识的变迁。用电安全、饮水卫生和西医疗法在人们生活中的传播应用,反映了民众生活的现代化。最后结语部分从两个方面提炼升华民间通书文化变迁的意义。一方面,近代以来民间通书文化变迁是社会变迁的镜像反映。政治经济体制变迁引起民间通书中时政常识和商业广告变化,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导致民间通书中生产生活常识变迁,因此这些内容变迁反映了社会变迁。另一方面,民间通书文化变迁与民众生活双向互动。民间通书以服务指导民众生活为宗旨,其内容变迁反映了民众生活政治化、商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趋势。同时民众生活日新月异促使民间通书内容不断更新以满足民众生活需求。

张丽[3](2017)在《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的营养之源,也是少数人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源头。农业作为食物生产的源头,是食物量和质的安全保障之始。本研究从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视角出发,以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为分析框架,以自20世纪中期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分析对象,解答中国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中的主要议题和矛盾——食物安全治理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结合国内外宏观背景,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两个自然禀赋不同村落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微观个案,主要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获取调研资料。研究发现,两个村庄食物与农作体系从最初传统农作方式和自给自足食物体系转变为以"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相结合的现代食物与农作模式,并引发系列矛盾和问题,尤以食物安全问题突出,并在近十年来出现"生态整合"新范式和"自下而上"的食物自保现象。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政策和实践深入微观村庄中,形成了村庄层面的食物政治图景。本研究进一步发现,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实质上是不同利益、观念、农业及环境伦理之争。当前的现实是,三种范式相争并存。"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紧密结合,成为主导范式,新出现的"生态整合"范式发展举步维艰。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透射出食物政治的实质是围绕"吃"的主权捍卫和利益争夺,即不同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围绕食物主权捍卫所进行的互动,以及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的选择。具体到现实层面,中国食物公共治理主题和矛盾为如何保障食物安全,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保障及两者的平衡。且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治理需求大,亟需整合"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监管和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食物自保力量。基于此,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当前中国食物政治的议题和问题,提出两项对策和建议。第一,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围绕保障"食物安全",整合政府公共治理和民众社会参与诉求及力量。对于"自上而下"政府食物公共治理而言,首先,政府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战略制定和执行时,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底层的、不同主体的利益和理念,充分考虑不同农业和食物经营主体,尤其小农户、不同阶层食物消费者以及不同层级粮食安全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行政组织和主体的需求;其次,对市场主体,农业企业和食品企业,应在加强引导和规范;最后,尊重不同地方的食物与农作体系特点和规律,继续支持"生态整合"范式下的生态农业在地化实践。对"自下而上"的底层食物自保和社会参与而言,替代性食物体系以及未来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的尝试,应建立在平等、公正的网络内对话及不同主体利益和理念的平衡基础上,并积极寻求与国家整体食物安全治理目标和利益的契合点。第二,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立足本土化,进行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尝试,并在全球食物公共治理中进行"中国模式"探索。首先,充分发挥我国的"威权型"食物政治制度优势,发挥"压力型体制"在贯彻中央意志,调动地方政府执行积极性上的优势。其次,食物公共治理更应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最后,尊重现代生物技术和伦理同时,挖掘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多学科交叉视角出发,并引入伦理学视角,深层解读中国当前食物政治中主要问题——食物安全问题。在方法上,在国际和国内两大宏观背景下,深入观察村落微观层面及其相应食物与农作政策及治理实践,全面且深入地呈现中国食物政治,并基于中国食物主权捍卫及食物政治的复杂性,对话国际上食物政治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视角——食物主权理论。这种对多中心现代食物公共治理的探索和研究视角,或许能够成为中国治理现代化,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化"食物公共治理新视角和新尝试。

林升宝[4](2015)在《上海《青年自学丛书》述评(1973—1975)》文中指出《青年自学丛书》是上海有关方面为适应知青运动形势发展需要而推行的一项柔性措施。之所以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是为知青服务,而深层次目的则是维护和推进知青运动在全国的发展,维护毛泽东"再教育"和"反修防修"的理论。同时,作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新的"根据地",上海的当权者需要在维护运动及其理论的行动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莫国香[5](2016)在《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即为当地傣语“竜社勐”(部落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竜社曼”(氏族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等神山林的统称,它是在当地原始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祖先神灵崇拜文化特质的原始森林,是傣族集农业崇拜、森林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崇拜为一体的复合载体,即它是集傣族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和农耕文化现实需要为一体的傣族神山林。由于“竜林”不仅承载着傣族传统社会稻作生产赖以生存的森林水源,也寄托着傣族人民对森林和祖先的依赖、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祖先权威与规矩的信仰,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以保护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环境和稻作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傣族“林-农”农业生态观以及基于祖先崇拜名义的以建立稳定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为目标的农业社会规矩和由此衍生的遵循祖规的傣族系列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习俗。总之,它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最古老、原生型的傣族典型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既包括“竜林”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也包括以“竜林”信仰为基础而衍生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就其性质上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从起源上来看,尽管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具体产生的时间无法考证,但从当地傣族的起源及“竜林”地质、生态和神话传说等文史资料可以推断,该遗产应该发端于当地傣族原始农业社会初期,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它是一种远古的森林形态和文化遗存。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有限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以“竜林”为文化表征的森林水源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丰收的最主要保障,因此自然也是依靠水稻而生存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社会的根本依靠。所以,西双版纳傣族“竜林”的设立应该是出于强烈的稻作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考虑。加之,“竜林”祖先权威的规矩对农业社会的凝聚作用,因此,可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当地傣族借助祖先神灵的名义保护森林水源、建立农业社会生产秩序的生存智慧,是该地傣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的热带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和文化传统,这种生存模式和传统源于傣族崇拜森林的文化特质和农耕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并同祖先崇拜交汇融合在一起,成为依托森林、崇拜祖先、保护农业丰收的文化现象。作为傣族居住地的生存根源和文化寄托,“竜林”如同血脉一样将当地傣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并得以长久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召片领政权时期,由于“竜林”文化对经济繁荣、政治统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历代召片领政权对其都十分重视。这一期间,傣族人口和村寨日益增多,“竜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分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等级也不断得到提升,它从最初的单纯民间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发展到召片领政权的重大政治统治手段。这段时期,不仅召片领及其地方官员必须亲自参加“竜林”的祭典活动,部分已故召片领以及佛门菩萨请进“竜林”加以祀奉褒扬,各级地方政权还设置了有关“竜林”文化事项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竜林”文化管理制度,使得“竜林”这一特殊森林所包含的价值不断扩大,成为不仅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上层统治者对于竜林思想及“竜林”文化的认同、推崇和褒扬,同时又浓缩地体现了“竜林”发展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因此,西双版纳“竜林”文化在傣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当地傣族人民和政权机构的共同推崇和维护下,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还保护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观和热带地区“林-农”农业生态传统,这种传统是具有农业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突出价值。特别是,这种传统对于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因此,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遗存。然而,这种遗产的价值需要被社会和公众所认识和重视并使其从中受益,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西双版纳现存的相当数量的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将选题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史为鉴,以点带面,目的在于完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唤起人们对西双版纳现存傣族“竜林”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重视和保护以及对森林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并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创新:第一,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竜林”在以水稻生产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挖掘遗产价值,建立“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并找出其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使“竜林”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与现实的维度上达到统一;第三,系统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历史与现实保护的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面临困境的根源,为人类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包括绪论、研究内容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内容主要为提出问题。在本章中,对于本论文选题的提出和确定进行了阐明,对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论文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基本结构和研究重点以及创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以及“竜林”文化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后文的论述和发展提供依据。第二章从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水文化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聚落系统以及村民的宗教信仰系统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第三章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论述了 “竜林”文化的起源,揭示“竜林”文化起源有着深刻的农耕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同时从形成、发展、繁荣、衰落及恢复阶段论述了“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点,揭示“竜林”文化历史变迁与稻作文化的兴衰存在内在关系。第四章通过对磨歇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分析,发掘傣族“竜林”的水稻农耕文化根源。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磨歇村“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而创造的保护模式,为后面章节的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从生态、科技、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并从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方面论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以及“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三个方面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论述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本章中,首先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应寻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净土和热带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使得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和现实的统一的维度上达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同时还提出了保护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当前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针对第六章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六种典型保护模式建议。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是在前七章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的总结性论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所具有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和对其保护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来提出展望。

赵锡海[6](2008)在《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监管研究》文中提出蔬菜总体质量不高,农药残留量超标是当前导致我国蔬菜出口均价下降、被拒入关等问题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加我国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特征与一般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蔬菜风险评价方法的理论分析,尝试性提出了蔬菜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兰州、济南、合肥、青岛、天津5个城市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进行蔬菜监管的必要性,在分析比较美、德两国蔬菜质量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蔬菜质量监管的措施和建议。在理论上,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蔬菜质量安全的特征与一般规律。本文通过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出蔬菜质量安全的特性,即危害的隐蔽性、危害的单一性、危害的多发性、管理的复杂性等,认为蔬菜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生产经营程度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方法上,尝试性建立了蔬菜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协调性、全面性、重要性等原则,进行了蔬菜质量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设计,指标体系分总体层、中间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共计12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了5个城市的蔬菜质量风险的实证分析。在实证上,进行了蔬菜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和完善我国蔬菜质量监管体系相关研究。本文选择了兰州、济南、合肥、青岛、天津5个城市对所构建的蔬菜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在这5个城市里,天津的蔬菜质量风险最低,兰州的质量风险最大。本文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蔬菜质量监管的必要性,通过深入地研究美、德两国的蔬菜质量监管体系,基于我国蔬菜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在对策上,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措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一是健全质量管理体制;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四是推进质量检测体系;五是抓好质量信息体系;六是强化全程质量监控。

刘继杰[7](2014)在《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藏族的草地利用方式、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系,都是伴随人与自然的互动而形成的,对生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有很高的适应性。与草地利用有关的藏族文化体系主要体现在生态伦理、圣境文化、生产方式、村规民约、认知方式、地方性组织以及生态智慧与技能等内容中。这些文化因素在形成之后,持续作用于藏族应对自然的方式,结果之一就是使藏族注重与生态系统建立和谐的关系。社会发展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后果,其本质原因是藏族社会与生态这两个平行的复杂系统之间在运行中的过分偏离。此外,近年来人们不断对传统草地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反思,并采取了各类生态保护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对藏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藏族成员的主体性给予足够重视,使二者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因此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在当今社会和生态变迁的背景下,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仍能促进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同时,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拉萨墨竹工卡县斯布村和当雄县甲多村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藏族村落位于西藏的农牧过渡地带上,农牧兼营,但比重有所差异。通过田野调查,本文梳理了包含在藏族草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民族文化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藏族文化在当地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能够发挥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作为资本的藏族文化,是当地藏族长期社会行动的结果,是“当地人”在特定生境中,经过主动选择不断积累下来的人类劳动成果,这些文化资本构成了当地社会发展的核心。斯布村和甲多村的藏族文化与其生境内的生态系统之间的适应性绝非单一的、孤立的应对,而是综合的、系统的适应体系。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案例来看,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稳态延续,形成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互利、和谐相处的格局,可以通过文化制衡和文化自觉来达成。所谓文化制衡,旨在通过具有能动创新能力的文化节制,促进物质与能量、文化与生态作有序、有节制的内聚式运行,借此发育出层次有别、功能各异的物质与能量聚合单元。文化自觉的意义则在于促使人们重视和发挥本民族文化应有的价值,同时借鉴异文化的有益成分。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8](201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中提出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促进人才资源有效开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桂"奋斗目标,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序言人才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

王绍凤[9](2008)在《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农业发展出现许多问题,石油农业遇到不可克服的弊端,西方国家提出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由于有机农业产量低,价格高,适合高收入人群,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首先解决粮食数量安全问题,中国提出绿色农业,绿色农业落实不够,所以本文研究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1)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历史现状比较法深入分析替代农业的各种形态,结合中国国情分析西方的有机农业的利弊得失,得出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的现实选择的结论。(2)设计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对中国绿色农业实践体系进行构建,进行技术体系(包括绿色种植业要素、绿色种植业结构、绿色种植业的运行)和管理体系(包括绿色种植业制度、绿色种植业组织、绿色种植业产出)的建构。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差距分析,执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的建议。(3)设计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设计出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七个二级指标包括技术体系,管理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二十四个三级指标包括种植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信息技术,品种技术,人力资源,标准体系,市场体系,制度体系,认证主体,认证对象,认证依据,认证程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环境的监测,省绿办指定检测机构,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检验,人类健康,保护环境,食物安全,生物圈自然生命循环,生物多样性,土壤生物活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资源投入,产量高品质优。对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梳理,用专家测评法对吉林省的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可以用专家测评法对绿色种植业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简单实用。

笪玲[10](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二、漫谈使用化肥的卫生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使用化肥的卫生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近代以来民间通书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术语阐释
        (一)民间通书
        (二)文化变迁
    二 研究现状
        (一)形式设计研究
        (二)术数内容研究
        (三)天文历法研究
    三 选题意义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 资料来源
第一章 民间通书文化变迁概述
    一 民间通书文化变迁轨迹
        (一)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民间通书
        (二)建国至文革时期的民间通书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民间通书
    二 民间通书文化变迁特征
        (一)演变中的稳定性
        (二)稳定中的变异性
    三 小结
第二章 民间通书时政常识变迁
    一 时政常识变迁的背景
        (一)政治体制变迁中国家对基层控制力加强
        (二)民众对时政常识的需求日益凸显
    二 时政常识变迁的表现与民众生活政治化
        (一)政态宣传与民众生活空间
        (二)政治运动号召与民众生活文化改造
        (三)政治理论宣传与民众生活集体化
    三 小结
第三章 民间通书商业广告变迁
    一 商业广告变迁的背景
    二 商业广告变迁的表现与生活商业化
        (一)日用商品广告内容增多
        (二)生活服务广告内容凸显
    三 小结
第四章 民间通书生产常识变迁
    一 生产常识变迁的背景
    二 生产常识变迁的表现与生产科学化
        (一)从粪肥到化肥:土壤施肥常识的变迁
        (二)从生物防治到农药:病虫害治理常识的变迁
        (三)从人畜力到机械动力:农田耕作常识的变迁
    三 小结
第五章 民间通书生活常识变迁
    一 生活常识变迁的背景
    二 生活常识变迁的表现与民众生活现代化
        (一)安全常识变迁
        (二)卫生常识变迁
        (三)医疗常识变迁
    三 小结
结语
    一 民间通书文化变迁是社会变迁镜像反映
    二 民间通书文化变迁与民众生活双向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民间通书基本信息统计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及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现状及评述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1.2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的变迁
    1.3 中国食物安全主要问题和矛盾: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1.4 小结及讨论
第二章 田野概览:微观社区的食物图景
    2.1 选择变村和古村的缘由
    2.2 村庄概况及其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2.3 食物安全问题背景下的村庄食物政治
    2.4 小结
第三章 "吃饱"与"吃好":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3.1 "吃饱——量为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实践
    3.2 "吃好——质要保":个体食品安全焦虑和诉求
    3.3 "吃饱"与"吃好"两种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3.4 小结
第四章 "吃好——质要保":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与社会食物自保
    4.1 "自上而下"的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和监管实践
    4.2 "吃好——质要保":来自社会的食物自保
    4.3 食品监管与食物自保力量整合——建立多元治理和对话平台
    4.4 小结
第五章 食物主权与中国食物安全治理现实对照
    5.1 食物主权——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概念和实践
    5.2 食物主权在中国的现状
    5.3 全球食物主权实践对中国食物公共治理的参照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
    6.1 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利益、观念与伦理之争
    6.2 中国食物政治的主要议题和特征
    6.3 变村和古村个案及其引申
    6.4 食物政治的未来及可能性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村干部&合作社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农资公司&店铺负责人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农业&食品相关部门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乡农业及食品相关部门
    农户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关系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对象的演进
        二、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内涵
        三、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水资源
        四、气候
        五、土壤
        六、植被
    第三节 “竜林”文化的社会背景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区沿革及现状
        二、人口及民族概况
        三、社会经济
        四、宗教文化
        五、农耕文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森林环境
        二、江河环境
        三、坝子环境
    第二节 “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
        一、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节 水文化系统
        一、“竜林”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二、“竜林”文化体系中的水文化表现
    第四节 农业生产系统
        一、森林水源提供
        二、土壤肥力补充
        三、农林病虫害防控
        四、农田水土保持
    第五节 农村聚落系统
        一、竜林
        二、村寨
        三、稻田
        四、河谷
    第六节 村民宗教信仰系统
        一、原始宗教信仰
        二、小乘佛教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的起源
        一、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
        二、宗教信仰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一、桑木底时代竜林文化的形成
        二、勐泐王时代竜林文化的发展
        三、召片领时期竜林文化的繁荣
        四、解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竜林文化的衰落
        五、二十一世纪初期竜林文化的恢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个案分析
    第一节 磨歇村概况及选点依据
        一、磨歇村概况
        二、选点依据
    第二节 磨歇“竜林”文化系统构成及其根源
        一、文化系统构成
        二、稻作文化根源
    第三节 磨歇“竜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一、磨歇村“竜林”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二、磨歇“竜林”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一、生态价值
        二、科技价值
        三、历史价值
        四、社会价值
        五、文化价值
        六、经济价值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作用
        一、生态环保方面作用
        二、农业生产方面作用
        三、社会文化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一、橡胶种植与“竜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城镇化及开发建设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三、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
        一、当地政府重视不足
        二、传统宗教信仰保护力量式微
        三、村民“竜林”文化观念淡化
        四、社会消费环境较差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
        一、研究相对缺乏
        二、投入相对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对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的思考
        一、寻找“竜林”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进行保护
        二、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当前“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一、生态小区保护示范模式
        二、公益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三、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保护模式
        四、城市雨林公园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保护模式
        六、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七、多渠道宣传教育保护模式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建议
        一、促进“竜林”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营造“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加大“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力度
    第四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典型保护模式建议
        一、生态友好型胶园发展模式
        二、“竜林”文化遗产旅游和大健康产业保护模式
        三、碳汇交易保护模式
        四、防护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态农业保护模式
        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食物质量安全成为食物安全研究重点
        1.1.2 全面小康社会需要重新审视蔬菜安全问题
        1.1.3 WTO 对我国蔬菜质量提出新的挑战
        1.1.4 蔬菜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
        1.1.5 蔬菜安全是扩大出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蔬菜数量安全研究
        1.2.2 蔬菜质量安全研究
        1.2.3 蔬菜安全监管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1.6 研究的特色
第二章 蔬菜质量安全的特征与一般规律
    2.1 蔬菜质量安全的基本内涵
    2.2 生鲜蔬菜的界定
    2.3 不同蔬菜种类
        2.3.1 常规蔬菜
        2.3.2 无公害蔬菜
        2.3.3 绿色蔬菜
        2.3.4 有机蔬菜
    2.4 蔬菜质量安全的特性
        2.4.1 蔬菜生产的特点
        2.4.2 蔬菜质量安全的特性
    2.5 蔬菜质量安全的一般规律
        2.5.1 蔬菜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
        2.5.2 蔬菜质量与科学技术水平
        2.5.3 蔬菜质量与居民生活水平
        2.5.4 蔬菜质量与生产经营程度
    2.6 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因素
        2.6.1 产前环节
        2.6.2 产中环节
        2.6.3 加工、流通环节
第三章 蔬菜质量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3.1 风险分析的内涵
    3.2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3.3 基于AHP 的评价方法
        3.3.1 德尔菲法的应用
        3.3.2 选择AHP 的依据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AHP 法的优点
        3.4.2 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
    3.5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第四章 蔬菜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4.1 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4.2 蔬菜质量风险指标体系的设计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4.2.3 指标选择
    4.3 蔬菜质量风险指标
        4.3.1 社会发展风险指数
        4.3.2 农业投入品污染指数
        4.3.3 产地环境风险指数
        4.3.4 质量检测风险指数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4.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4.2 层次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的展示
    4.5 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4.5.1 几个指标的计算说明
        4.5.2 计算质量风险指数得分及排序
        4.5.3 结论
第五章 蔬菜质量监管体系的问题
    5.1 蔬菜质量监管
        5.1.1 蔬菜安全管理的发展阶段
        5.1.2 蔬菜质量监管必要性
    5.2 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5.2.1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缺陷
        5.2.2 法律法规体系缺陷
        5.2.3 技术标准体系缺陷
        5.2.4 检验检测体系缺陷
        5.2.5 认证体系缺陷
        5.2.6 全过程管理缺陷
        5.2.7 信息服务体系缺陷
第六章 国外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6.1 美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6.1.1 美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6.1.2 美国蔬菜质量安全体系
    6.2 德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6.2.1 德国蔬菜产业现状
        6.2.2 德国蔬菜质量安全体系
    6.3 经验启示
第七章 完善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措施
    7.1 构建质量管理体制
    7.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7.3 加强质量标准体系
    7.4 推进质量检测体系
    7.5 抓好质量信息体系
    7.6 强化全程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一、对文化与生态关系的讨论
        二、与藏族草地利用相关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涉及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四节 田野地点的基本情况
        一、斯布村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概况
        二、甲多村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概况
        三、样本的选择及其概况
第二章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变迁
    第一节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
        一、农耕
        二、放牧
        三、采集
        四、采矿
    第二节 传统草地利用方式的变迁
        一、耕地和草场所有制的变迁
        二、耕作方式的变化
        三、天然草地改良
        四、牲畜防疫和品种改良
    第三节 不利于草地利用的牧民行为
        一、不当的放牧行为
        二、过度的资源开采
        三、单一的能源消费
        四、有限的垃圾处理
        五、地方性知识的失范
第三章 草地利用中的民族文化体系
    第一节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
        一、藏族生态伦理的来源
        二、藏族信仰中的生态伦理
        三、藏族传统法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
        四、藏族日常生活禁忌中的生态伦理
    第二节 草地利用的地方特色
        一、相互配合的农牧业生产
        二、农牧业生产的宗教色彩
        三、基于多种考虑的牲畜选择
        四、随环境改变而转换的转场轮牧
        五、顺应自然的农田利用和保护
    第三节 与草地利用有关的地方组织
        一、村民委员会
        二、村民间的互助组织
        三、藏传佛教及僧人
第四章 藏族生态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烙印
        一、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造就藏族独特的认知结果
        二、藏族生态文化源自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的认知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影响
        一、传统知识在藏族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二、历史记忆直接影响藏族的草地利用方式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作用
        一、宗教信仰在藏族认知过程中的持续作用
        二、宗教信仰影响藏族对人与自然的认知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促进
        一、社会的发展促进藏族认知的发展
        二、认知的拓展促进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第五章 牧民认知对草地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 社区居民对草原生态的认知
        一、对草地重要性的认知
        二、对草地功能的认知
        三、对草地质量变化的认知
        四、对草地退化的归因
    第二节 社区居民对草地管理的心理认知
        一、对草地家庭承包制度的了解程度
        二、对草地承包方式的选择倾向
        三、对控制出栏率的认知
        四、对围栏建设的认知
第六章 藏族文化对缓解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第一节 藏族草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一、生态领域的风险
        二、经济领域的风险
        三、社会领域的风险
    第二节 藏族文化对降低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一、传统文化强化了藏族民众的风险意识
        二、民族文化的约束降低了风险的产生几率
        三、藏族文化促进了风险应激体系的完整性
        四、藏族传统文化完善了现代风险控制体系
第七章 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文化反思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动
        一、生态系统对社会系统的作用
        二、社会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回馈
        三、文化对生态系统的适应
    第二节 文化制衡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一、文化制衡的内涵
        二、文化制衡在草地利用过程中的体现
        三、变迁背景下藏族文化制衡机制建构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一、正确认知藏族文化的价值
        二、重视利用藏族文化
        三、借鉴异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四、顺应藏族的民族心理需要
        五、发挥藏族作为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
结语
    一、作为资本的藏族文化
    二、藏族文化对生态系统的适应
    三、藏族文化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四、文化向生态回归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二、指导方针、战略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 指导方针
    (二) 战略目标
    (三) 总体部署
        1. 重点突破阶段 (2010—2015年) 。
        2. 全面推进阶段 (2016—2020年) 。
三、主要任务
    (一) 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二) 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开发
        1. 工业产业等经济领域重点人才开发
        2. 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开发
    (三) 加强区域人才开发与合作
        1.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
        2. 西江经济带人才开发
        3. 桂西资源富集区人才开发
        4. 区内外人才交流与合作
    (四) 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开发
    (五)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 党政人才队伍
        2.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3.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 高技能人才队伍
        5.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6.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四、重点工程
    (一) 八桂学者工程
    (二) 特聘专家工程
    (三) 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
    (四) 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
    (五)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集聚工程
    (六) 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
    (七) 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工程
    (八) 重点工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
    (九) 外向型人才开发工程
    (十)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
五、激活体制机制
    (一) 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 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2. 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3. 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
    (二)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 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2. 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3. 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4. 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5. 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六、创新政策措施
    (一) 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二) 实施高层次人才开发引领政策
    (三) 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政策
    (四) 实施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
    (五) 实施鼓励人才向基层和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六) 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七) 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八) 实施区域性人事人才制度改革试验区政策
七、组织实施保障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二) 建立规划体系
    (三) 强化基础建设
    (四) 营造良好环境

(9)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产品数量安全问题
        1.1.2 资源短缺问题
        1.1.3 生态资源恶化与污染
        1.1.4 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1.1.5 国际贸易出现绿色壁垒
        1.1.6 各国应对石油农业危机的思路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农业的演化进程
        1.2.2 西方石油农业的弊端与替代农业的提出
        1.2.3 有机农业的利弊得失分析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论文的选题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3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
        1.5.1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1.5.2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1.5.3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替代农业形态与西方有机农业实践
    2.1 替代农业研究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替代农业形态分析
    2.2 西方有机农业的实践
        2.2.1 美国
        2.3.2 德国
        2.3.3 日本
        2.3.4 国外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的特点
    2.3 西方有机农业的比较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3.1 中国在替代农业方面的实践探索
    3.2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设计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3.2.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2.2 中国提出绿色农业
        3.2.3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3.2.4 中国绿色农业实践体系建构
    3.3 绿色种植业技术体系建构
        3.3.1 绿色种植业要素
        3.3.2 绿色种植业结构
        3.3.3 绿色种植业运行
    3.4 绿色种植业经济管理建构
        3.4.1 绿色种植业制度
        3.4.2 绿色种植业组织
        3.4.3 绿色种植业产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种植业产地环境监测系统与绿色食品
    4.1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
    4.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
        4.2.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概念
        4.2.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原则
        4.2.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内容
    4.3 绿色农业标准化的内涵
    4.4 绿色食品标准
        4.4.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4.4.2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4.4.3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4.4 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及储运标准
        4.4.5 A 级和AA 级绿色食品标准
        4.4.6 绿色食品标准和标准体系的特点
    4.5 绿色食品标准与有机食品标准差距分析
    4.6 执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的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5.1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绿色种植业定量指标计算
        5.2.1 环境监测指标
        5.2.2 环境监测合格率
        5.2.3 农用生产资料采购数量与质量指标
        5.2.4 绿色生产资料使用状况指标
    5.3 定性指标的评定
    5.4 综合目标值的确定
    5.5 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
        5.5.1 吉林省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5.5.2 吉林省开发绿色食品的历程及现状
        5.5.3 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的条件
    5.6 相关调查、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5.6.1 相关调查
        5.6.2 发现的问题
        5.6.3 问题分析与结论
    5.7 对吉林省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5.7.1 基于专家测评法的测度与评价
        5.7.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测度与评价
        5.7.3 结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漫谈使用化肥的卫生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2]近代以来民间通书文化变迁研究[D]. 陈秋. 河南大学, 2018(01)
  • [3]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D]. 张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4]上海《青年自学丛书》述评(1973—1975)[J]. 林升宝. 中共党史研究, 2015(02)
  •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莫国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6]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监管研究[D]. 赵锡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D]. 刘继杰. 兰州大学, 2014(08)
  • [8]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人事天地, 2011(09)
  • [9]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D]. 王绍凤. 天津大学, 2008(08)
  • [10]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浅谈使用化肥的卫生知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