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主要文章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陈诚[1](2020)在《带自然冷却型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数据中心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促使服务器电路板集成度越来越高,热流密度趋于密集化,释放的热量急速增加,有统计表明,单个电子元器件工作温度每提高10℃,其因为散热不良导致的热失效概率上升至少一倍,为满足数据中心服务器持续稳定运行要求,就需要及时对其运行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平衡。数据机房基础设施的能耗主要由电子设备、空调系统、电源系统等组成,其中空调系统能耗占比仅次于IT设备,大约占数据中心全部能耗的40%。而为有效的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必须优化改进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多联机具备区域化高效制冷能力,优势表现为密度大、占空间小、不会产生显着的损耗,能够更好运用到机房空调领域,本文经过对多联机系统设计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数据机房内的全年冷负荷在没有重大改造的前提下,全年基本持平,机房空调不会出现低负荷和部分负荷运行的情况。同时对三类主流热管技术(重力、液相动力和气相动力)的应用对比分析,重力热管在应用时有安装条件的限制,这种蒸发器在下,冷凝器在上的结构形式往往影响了重力型分离式热管的行业应用,在一些特殊场合却无法满足应用条件。液相动力热管是通过冷媒泵做功产生的驱动力,推进循环工质在换热器之间流动,在冷媒泵的驱动力作用下,热管系统内部循环工质可以克服重力势能的影响,但是其设计时因为增加了冷媒泵和切换阀门,所以相应增加了成本、切换故障以及冷媒泄露的概率。经过综合比较,本文认为,采用气相动力热管循环,既能降低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能耗,也能够避免重力热管和液相动力热管面临的突出问题。所以本文着手开发的带自然冷却型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集成运用直流变频、兼顾多联和气相动力热管技术,主要取得的成果有:(1)基于行业设计标准和规范,开发设计一拖三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样机;(2)在焓差试验室模拟不同室外环境温度条件进行性能试验及研究。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宋一平[3](2020)在《集中空调冷水系统全面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公共建筑多采用集中空调冷水系统来进行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在这类公共建筑物中,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很大,而其中的供冷水系统能耗又是空调系统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用优化运行的方式降低其能耗,一直都是节能领域的热点课题,其中不乏对系统中冷水机组和水泵等各设备的优化运行研究。然而,系统中各设备在进行自身的优化运行时,相互间的耦合作用会对总体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只有考虑系统的全面优化,才能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在公共建筑中采用的水冷式集中空调冷水系统中,双冷水机组及双泵的一级泵系统是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形式,本论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冷水机组等设备局部优化、冷冻水和冷却水子系统各自全局优化直至供冷水系统全面优化的研究,揭示了集中空调冷水系统各设备能耗的影响因素,水系统全面优化与各子系统全局优化、设备局部优化的节能效果以及系统的节能重点所在。将水泵、电机和变频器组合成一个整体,定义为变频水泵机组。从变频水泵机组运行原理着手,分析其运行特点,推导出变频水泵机组流量比与频率比的一次函数特征方程、扬程比与频率比的二次函数特征方程以及功率比与频率比的三次函数特征方程。为验证以上三个特征方程形式的准确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实验室内搭建了空调水系统多功能水力工况实验平台进行验证。该实验平台既可进行水泵及水泵机组单设备的性能试验,也可进行一级泵闭式水系统的水力工况试验,并通过相应转换,还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开式水系统的实验研究。经该实验平台验证,变频水泵机组的三个特征方程形式准确,且其计算精度高于目前常用的三组水泵相似定律方程。冷水机组是集中空调冷水系统耗能最大的设备,分析发现,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却水入口温度及部分负荷率是影响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的三大因素。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双变水温的冷水机组性能系数(COP)模型,其适用于变冷冻水供水温度及变冷却水入口温度情况下的螺杆冷水机组COP性能预测模型,该模型特别适用于不同的冷冻水入口温度情况下,随着部分负荷率降低,其功率降低趋势一致的螺杆冷水机组。通过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经典GN模型进行对比,表明该螺杆式冷水机组能耗数学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以集中空调冷水一级泵系统为基础建立冷冻水子系统物理模型,以定流量运行模式作为基准运行模式,建立以最小能耗为目标函数的变流量冷冻水子系统全年能耗数学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冷冻水子系统运行能耗的主要因素为冷冻水供水温度及冷水机组运行台数、水泵机组的定变频模式及运行台数。在冷冻水子系统的全局优化时,由于冷水机组与冷冻水泵机组的耦合作用,冷水机组相对于系统节能率为2.44%,低于仅采用冷水机组局部优化运行的3.84%;水泵机组相对于系统节能率平均值为5.26%,低于仅采用水泵机组局部优化运行的5.88%;但此时系统的优化效果最好,节能率平均值为7.70%。采用与冷冻水子系统优化相同的方法进行冷却水子系统的优化,分析发现,在冷却水子系统中,影响其运行能耗的主要因素为冷水机组运行台数、水泵机组的定变频模式及运行台数、冷却塔的运行模式及运行台数。在给定的冷水机组冷却水入口温度情况下,冷却水子系统各设备之间运行不存在耦合现象,即设备的局部优化节能率即等于冷却水子系统整体优化中各设备的节能率。水泵机组相对于系统节能率为12.32%,冷却塔为4.91%,此时系统的整体优化节能率为17.23%。仍以集中空调冷水一级泵系统为基础,结合冷冻水和冷却水子系统物理模型,建立以最小能耗为目标函数全面优化数学模型。结果发现,在集中空调冷水系统全面优化运行时,冷冻水子系统相对于全系统的节能率与冷冻水子系统全局优化运行的结果相同,平均值均为6.84%;冷却水子系统相对于全系统的节能率为2.02%,高于仅采用冷却水子系统全局优化运行的1.94%,差别不大;全系统的全面优化效果最好,节能率平均值为8.86%,高于冷冻水子系统全局优化节能率和冷却水子系统全局优化节能率之和。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年节能性系统全面优化思想,所建立的集中空调供冷水系统节能全面优化数学模型,除可进行双冷机双泵的供冷水系统节能全面优化外,也可以作为多机多泵等后续复杂的系统优化的基础。
刘丹丽[4](2020)在《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文中指出粮食仓储工艺与设备相关技术是随着粮食行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突飞猛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仓储技术工艺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由于粮食进出仓、通风降温、降水、熏蒸杀虫等活动会消耗电能产生碳排放,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分析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并计算碳排放量,对于实现粮食储藏过程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产生的因素,得出影响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的主要储粮技术为粮食进出仓、储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充氮气调、空调以及谷物冷却机控温。(2)通过对比分析碳排放的核算标准及其计算方法,选定碳排放因子法作为本文研究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的方法。分析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关键储粮技术的工作原理,找出影响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碳排放的设备因素,并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分别建立各关键储粮技术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3)以上海市某一粮库为例,对该粮库其中一个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调研,收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关键储粮技术的数据,并根据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计算出各关键储粮技术的碳排放量。案例研究表明:上海市某高大平房仓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产生碳排放的总量为30.37吨,其中机械通风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31.11%,其次是谷物冷却机通风降温,谷物冷却机通风降温产生的碳排放量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2.05%,然后是粮食进出仓,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1.85%,环流熏蒸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少,仅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66%。并以此结果,提出降低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的相关措施,为高大平房仓绿色、低能耗储粮和减少碳排放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根据第四章对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碳排放量的计算,提出降低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措施,主要包括:粮食进出仓环节所有设备采用路径最优原则,机械通风环节采用小功率风机、吸出式以及阶段式通风、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及时有效密闭隔热等措施,空调控温环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以及节能型风机等措施,环流熏蒸环节采用膜下环流熏蒸以及内环流措施,充氮气调以及谷物冷却通风降温环节采用改造仓房气密性的措施,以及采用粮仓光伏发电、双层自呼吸屋面、差异化储粮等措施来降低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符越[5](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薛超男[6](2020)在《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商业建筑的地下中庭往往具有大面积的采光天窗,为室内引入自然光的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热量交换,导致采光与得热、照明能耗与空调能耗具有潜在的矛盾,造成能耗的浪费,因此地下中庭的光热整合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夏热冬冷的上海市更是如此。本文以商业建筑中具有采光顶的、核心式地下中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调研实测和软件模拟的研究方法,建立适用于上海市商业建筑地下中庭的光热环境数值模拟的标准模型,探讨地下中庭的天窗面积比、平面形状和遮阳卷帘材料对其光热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最优选择,为建筑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意见。首先,本文分析了商业建筑地下中庭的光热环境特点,通过文献研究选取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环境、热环境和光热环境综合情况的评价指标,并在控制地下中庭面积、体积一定的前提下,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变量。接着通过现场调研、客观测试的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商业建筑地下中庭的空间现状和光热环境现状。其后,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光热环境模拟标准模型的建立方式、参数确定方法和参数列表。继而,基于现场调研实测和相关规范,建立了上海市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数值模拟的标准模型,并进行光热环境模拟计算。使用DesignBuilder软件模拟和分析了地下中庭的天窗面积比、平面形状和遮阳卷帘材料对其室内光环境、热环境和光热环境综合情况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下中庭的天窗面积比和遮阳卷帘的太阳能透过率对地下中庭光热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平面形状对光热环境的影响较小。对于所建立的上海市商业建筑地下中庭标准模型,光热环境综合情况最优的选择是天窗面积比为0.8,平面形状为圆形,遮阳卷帘的太阳能透过率为0.5。本文通过对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的相关研究的归纳分析,结合上海市商业建筑地下中庭的实地调研实测情况,将地下中庭的三项建筑设计要素对其光热环境的影响趋势进行模拟研究,总结其一般规律,能够为同类实际项目提供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共有图72幅,表40个,参考文献104篇。
丁凤珠[7](2020)在《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开始,国内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院建设工作大规模展开,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更高效、舒心、安全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民生工程的核心质量。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一直以来在医院的运行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医院的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愈加庞大,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组织与建设便成了更加复杂、重要的工作项目。医院后勤保障服务主要负责为医院各项工作、科研、教学和生活的稳定开展提供各类支撑,主要有提供水、暖、电的建筑设备支撑、提供医疗活动所需的医疗设备支撑、存放各类物资的医疗保障支撑、以及提供饮食、被服及垃圾、污水处理的其他后勤保障支撑。但是作者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工作中,发现如今西安地区的医院建筑设计主要把重心放在医院的主要医疗服务空间上(如:门诊、医技、综合住院部),而医院后勤保障部分往往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西安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医疗资源发展仍有些许不足。并且在我国,对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将通过资料研究、实地走访等方法着重探索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医院案例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经验,并结合当下及未来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工艺的发展,使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建设水平得以提升,从而更好的顺应未来医疗服务发展需求,为西安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本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相关因素,从宏观政策、后勤管理模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来探究对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的影响,并对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从中发掘问题;第三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从综合医院总体布局规划角度,研究医院后勤保障用房与风向、水文等自然的关系,以及详细地分析各类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单体建筑与各个医疗部分、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将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分为建筑设备用房、医疗设备用房、医疗保障用房及其他后勤保障用房三大类,并且从具体的每一类建筑用房进行较为细致的建筑单体设计研究;第五章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提出初步建议及相关材料支撑,从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后勤保障用房发展方向、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到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各类后勤保障功能用房规模占比,以及新技术在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中的运用等多方面,对未来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的发展进行初步论述;第六章结论,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李轶楠[8](2019)在《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近远期路线图及政策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过去20年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建居住建筑面积大幅增加。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我国居住建筑能耗的高速增长,加剧了我国能源资源的紧缺程度。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政策,包含法律法规、财政激励和标准规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世界银行研究,中国城镇化水平于2030年将达到7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居住建筑能耗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为了应对进一步的能源紧缺,如何系统化地设定我国2030年前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并确定相应的技术发展策略、技术路径及配套政策对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SIX-SIGMA DMAIC方法对整体研究方法进行构建。根据方法学框架,研究首先基于来自一线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意见、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历程及发展趋势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定义进行构建,并采用德尔菲法对未来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梯度及评价指标体系(路线图)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相应的能效提升技术策略、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并通过建筑能耗模拟及敏感性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引进政策周期理论、网格化政策设计理论及政策环境理论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领域内存在的障碍、相应的影响因素及驱动力进行了系统化的评估和分析。评估基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机构问卷与德尔菲法问卷对我国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领域“一线人员”进行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问卷对可量化描述的数据采用李克特五分度量表进行量化。获得数据依据相应的数据特征和预期结论要求,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对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政策措施体系进行了设计及研究。体系内单项措施的设计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关键问题为目标。单项措施有效性的评估基于专家给出的打分进行。在筛选出具有高有效性的措施并去重后,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综合政策体系,并基于网格化政策设计理论及政策资源理论对该政策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定义应明确,并且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目标研究的结果表明,从2020年开始,新建居住建筑的能效水平应每五年提升30%,即与20世纪80年代典型居住建筑的能耗水平相比,新建居住建筑于2020年应实现75%的节能率。这一水平到2025年应提升为82%,到2030年提升为88%。为达到该能效目标,技术策略为“被动式技术优先加可再生能源辅助”。关于新建居住建筑实际能效水平提升及高能效水平新建居住建筑的推广,目前核心障碍是“预期的节能量无法有效转化成实际的节能收益”。这种转化机制的缺乏是政府政策设计缺陷及其实施不足,利益相关方缺乏实施能力,以及相关市场的法制化水平相对较低三个主要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个主要障碍与政策周期相关,后两个障碍存在于新建居住建筑能效促进的政策环境中。针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消除障碍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政策类因素的影响将在远期下降,市场因素将占据影响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主导地位。这种变化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政府的行政措施在促进近期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方面至关重要。从远期来看,政府应逐步开始综合利用政策资源,以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针对驱动力分析的结果表明,居民对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求是推动政府制定政策促进建筑能效提升的源驱动力。中央政府的财政补助及“地方业绩政府评估体系”可以有效地将居民的需求转变为地方政府推动工作的实际动力。这样的动力机制使得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一直保持在政策议程中。最终,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目标路线图,并提出了实现相应目标的技术策略和关键技术。根据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领域内存在的障碍、影响因素及驱动力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政策措施体系以及促进政府持续激励并引导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约束措施体系。本研究对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领域一线人员对该领域内的诸多研究问题的意见进行了调研、描述,采用针对政策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相应的结论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高力强[9](2019)在《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全过程低能耗设计是提高校园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法,符合节约型校园客观需求,是未来校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国高校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的今天,校园建筑群也暴露出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影响着现代校园的生活和空间品质,亟需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研究。本文期望提出以能耗优化为目标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和应用,为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思路。以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为研究对象,利用敏感性因素分析、能源空间置换和负荷平准化优化等方法,对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的能耗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情景的聚类组合及能耗模拟,发现综合体的形态变化与校园规划的低能耗特性存在较强的联系。进而结合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的耦合因素和常用标准参数,将综合体设计的低能耗信息转换为层级因素及分级数据库,提出设计前期阶段低能耗约束的设计框架。针对校园规划现状进行综合体建筑调研和能源分析,提取建筑与能源发展的模块化设计规律,建立了基于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体系。采用解构和重构的方法,对校园综合体能源利用进行建筑群负荷分项模拟,提出综合体的形态初步控制、配套环境耦合和建筑混合配比三项约束指标,通过聚类组合和负荷平准化的优化分析确定了外在形态、内部负荷对综合体能耗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规划低能耗设计路径;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索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环境协同的详细设计方法与策略,力求实现能耗设计与建筑规划多目标的全程化规划设计。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影响因素,获得多因素多目的的耦合因素敏感性层级关系,提出校园设计前期阶段的约束性规划设计框架。(2)分析了校园建筑与用能发展的模块化特征,建立了分级的设计参数数据库,提出了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方法体系。(3)以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入手,明确了综合体形态与能耗的量化关系,建立了基于综合体形态的初步控制、空间置换和最优配比等多因素约束下的低能耗建筑设计路径。(4)从模块化设计与多因素约束耦合视角和校园规划层面,实现了设计前期阶段多因素约束下校园综合体“组合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低能耗设计应用。通过深入研究,文章为寒冷地区“高容、低密、低能耗”的新校园规划设计提供了便捷、可行的量化设计依据和设计新思路,为实现节约型校园设计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
刘永刚[10](2019)在《专利视角下E集团技术创新研究 ——以涡旋压缩机产品为例》文中提出涡旋压缩机作为第三代压缩机,在制冷、冷冻、供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涡旋压缩机却遭遇了重大困难:在中小功率空调市场上,面临着技术虽不够先进、但却具有成本优势的转子压缩机的挤压;而大功率市场,则面临着来自于传统大功率螺杆压缩机小型化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本文以全球最大的涡旋压缩机生产商E集团作为研究的对象,探索涡旋压缩机技术研发的方向,应对市场的挑战。本文在结合中国涡旋压缩机市场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针对涡旋压缩机专利进行了检索与分析,主要工作包括:1.以“涡旋”和“压缩机”作为检索关键词,并利用国际专利分类法(IPC)筛选相关专利;2.利用MATLAB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未来专利申请趋势;3.综合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的S曲线进化理论、专利指标法等方法对涡旋压缩机技术进行技术生命周期分析;4.利用INCOPAT软件的专利聚合功能对E集团及其竞争对手专利进行聚合分析,绘制专利地图;5.利用专利组合理论对于E集团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判断;6.结合1-5的分析结果对E集团未来的研发策略进行了探讨;7.讨论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手段为E集团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涡旋压缩机技术目前处于技术成熟期;2.与竞争对手相比,E集团处于技术领导者的地位,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处于技术活跃者、潜在技术竞争者和技术落后者的位置上;3.未来技术研发重点着眼于:a)放弃小功率与转子压缩机的低成本竞争;b)加强大功率产品和适应超低温环境的产品研发;c)在高效节能领域,在变频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不放弃E集团独树一帜的数码涡旋技术;d)加强涡旋压缩机在热泵、烘干等新应用领域的技术研究。
二、2002年《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主要文章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主要文章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带自然冷却型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工作内容 |
2 带自然冷却型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系统方案优化 |
2.3 热力循环计算 |
3 带自然冷却型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主要设备 |
3.1 耦合冷凝器 |
3.2 蒸发器 |
3.3 压缩机 |
3.4 电子膨胀阀 |
3.5 分离器 |
3.6 制冷管道 |
3.7 空气过滤器 |
4 带自然冷却型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试验 |
4.1 试验样机 |
4.2 试验过程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3)集中空调冷水系统全面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设备能耗模型及节能研究 |
1.2.2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水力工况实验台研制 |
2.1 实验台功能研究 |
2.1.1 实验台需求分析 |
2.1.2 实验台方案设计原理 |
2.2 实验台建设 |
2.2.1 实验台的配置 |
2.2.2 实验台搭建及调试 |
2.3 实验台误差分析 |
2.3.1 直接测量值误差分析 |
2.3.2 间接测量值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频水泵机组的特征方程 |
3.1 变频水泵机组特征方程 |
3.1.1 流量特征方程 |
3.1.2 扬程特征方程 |
3.1.3 功率特征方程 |
3.2 变频水泵机组特征方程待定系数确定的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台准备 |
3.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 闭式系统中变频水泵机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测试参数结果分析 |
3.3.2 待定系数分析与特征方程 |
3.4 开式系统中变频水泵机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测试参数结果分析 |
3.4.2 变频水泵机组开式系统特征方程 |
3.4.3 系统高差对水泵机组特征方程待定系数影响的理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热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1 冷水机组数学模型 |
4.1.1 冷水机组的水力模型 |
4.1.2 冷水机组性能系数数学模型 |
4.2 风机盘管与冷却塔数学模型 |
4.2.1 风机盘管数学模型 |
4.2.2 冷却塔的数学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冻水一级泵子系统变流量优化运行研究 |
5.1 冷冻水子系统物理模型的建立 |
5.1.1 冷冻水子系统物理模型 |
5.1.2 冷冻水子系统主要设备 |
5.2 冷冻水子系统设备调节控制模式 |
5.2.1 末端用户的负荷特性及控制 |
5.2.2 冷冻水子系统控制模式研究 |
5.3 冷冻水子系统水力工况模拟 |
5.3.1 实验与模拟方法 |
5.3.2 实验与模拟结果分析 |
5.4 冷冻水子系统节能优化运行模拟 |
5.4.1 冷冻水子系统节能优化数学模型 |
5.4.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冷却水子系统变流量优化运行研究 |
6.1 冷却水子系统物理模型的建立 |
6.1.1 冷却水子系统物理模型 |
6.1.2 冷却水子系统主要设备 |
6.2 冷却水子系统及设备调节控制模式 |
6.2.1 冷却水子系统基准运行模式确定 |
6.2.2 冷水机组等设备的调节控制模式 |
6.3 冷却水子系统节能优化运行模拟 |
6.3.1 冷却水子系统节能优化数学模型 |
6.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集中空调冷水—级泵系统全面优化运行模拟研究 |
7.1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物理模型的建立 |
7.1.1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物理模型及运行模式 |
7.1.2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运行模式 |
7.2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节能优化运行模拟 |
7.2.1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优化运行能耗数学模型 |
7.2.2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3 集中空调冷水系统全面优化运行措施简述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绿色低碳粮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粮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1 影响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的因素 |
2.2 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调研 |
2.2.1 调研方法 |
2.2.2 问卷数据处理 |
2.2.3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粮仓的碳排放计算模型 |
3.1 碳排放的核算标准及计算方法 |
3.1.1 碳排放的核算标准 |
3.1.2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
3.2 碳排放因子法基本原理 |
3.3 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构建 |
3.3.1 粮食进出仓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2 粮仓机械通风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3 粮仓环流熏蒸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4 粮仓充氮气调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5 粮仓空调控温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6 粮仓谷物冷却机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某粮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 |
4.1 粮仓概况 |
4.2 粮仓粮食储藏过程设备耗电碳排放计算 |
4.2.1 粮食进出仓碳排放量分析 |
4.2.2 粮仓机械通风碳排放分析 |
4.2.3 粮仓环流熏蒸碳排放分析 |
4.2.4 粮仓充氮气调碳排放分析 |
4.2.5 粮仓空调控温碳排放分析 |
4.2.6 粮仓谷物冷却机技术碳排放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降低粮仓碳排放的措施 |
5.1 降低粮食进出仓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2 降低机械通风碳排放的措施 |
5.3 降低环流熏蒸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4 降低空调控温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5 降低充氮气调、谷物冷却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6 其他降低碳排放的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6)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2 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概述与调研实测 |
2.1 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特点 |
2.2 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
2.3 影响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的设计要素研究 |
2.4 上海市商业建筑地下中庭调研实测 |
2.5 本章小结 |
3 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模拟计算 |
3.1 光热环境模拟工具的选择 |
3.2 光热环境模拟标准模型研究 |
3.3 标准模型建模与参数设置 |
3.4 光热环境模拟计算与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优化分析 |
4.1 地下中庭天窗面积比优化 |
4.2 地下中庭平面形状优化 |
4.3 地下中庭遮阳卷帘材料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相关文献研究汇总 |
附录2 上海市商业建筑地下中庭调研情况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院发展的影响 |
1.1.2 综合医院的建设发展趋势 |
1.1.3 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在综合医院中的作用 |
1.1.4 国家相关医院建设新政与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关系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访谈研究法 |
1.6 小结 |
2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及西安地区现状 |
2.1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 |
2.1.1 宏观医疗政策的影响 |
2.1.2 医院后勤运营管理模式 |
2.1.3 医疗设备与技术发展的影响 |
2.1.4 医院的建设模式 |
2.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
2.2.1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旧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 |
2.2.2 西安市第三医院(新建大型综合医院) |
2.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
2.3.1 改扩建医院 |
2.3.2 新建医院 |
3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 |
3.1 特定用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3.1.1 与风向的关系 |
3.1.2 与水文地质、地表水系的关系 |
3.1.3 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关系 |
3.2 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与医院建筑模式的关系 |
3.2.1 高度集中型 |
3.2.2 半密集型 |
3.2.3 分散型 |
3.3 后勤保障用房在医院建设中的总体布局规划 |
3.3.1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疗服务部分之间的关系 |
3.3.2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 |
3.3.3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院外部的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 |
4.1 主要建筑设备用房 |
4.1.1 锅炉房 |
4.1.2 柴油发电机房 |
4.1.3 变配电室 |
4.1.4 制冷机房 |
4.1.5 水泵房 |
4.2 主要医疗设备用房 |
4.2.1 负压吸引站 |
4.2.2 中心供氧站 |
4.2.3 空气压缩机房 |
4.3 医疗保障用房 |
4.3.1 病案库 |
4.3.2 药库 |
4.3.3 太平间 |
4.3.4 信息中心机房 |
4.4 其他后勤保障用房 |
4.4.1 总务库 |
4.4.2 餐饮服务中心 |
4.4.3 洗衣房 |
4.4.4 污水处理站 |
4.4.5 垃圾废弃物收集站 |
4.5 本章小结 |
5 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建议 |
5.1 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建设发展趋势 |
5.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未来发展方向 |
5.2.1 西安老旧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
5.2.2 西安新建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
5.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规划优化建议 |
5.4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规模占比优化建议 |
5.5 部分后勤保障用房发展建议 |
5.6 绿色节能技术在后勤保障体系的应用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访谈录(摘录) |
致谢 |
(8)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近远期路线图及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重要性 |
1.1.2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能效 |
1.1.3 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现状 |
1.1.4 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问题简析 |
1.1.5 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未来发展趋势甄别 |
1.2 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国际经验 |
1.2.1 发达国家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总结 |
1.2.2 德国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体系分析 |
1.3 文献综述及简析 |
1.3.1 路线图与政策体系 |
1.3.2 技术与政策——系统化视角的重要性 |
1.3.3 实证分析——一线利益相关方声音的重要性 |
1.4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文章结构简述 |
第2章 政策研究相关理论与适应性分析 |
2.1 SIX-SIGMA DMAIC方法——整体研究方法构建 |
2.1.1 SIX-SIGMA DMAIC方法综述 |
2.1.2 SIX-SIGMA DMAIC适用性分析 |
2.1.3 SIX-SIGMA理论主要架构适应性分析 |
2.2 预测理论及方法——对于未来场景的描述 |
2.2.1 预测方法综述 |
2.2.2 预测方法筛选评价体系研究 |
2.3 政策周期理论及政策环境理论——系统化分析框架 |
2.4 网格化政策设计理论——如何设计良好的能效提升措施 |
2.5 问卷设计、质量评估及样本选择方法 |
2.5.1 问卷设计原则 |
2.5.2 问卷具体设计方法及调研质量评估 |
2.5.3 调研样本选择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SIX-SIGMA DMAIC框架下政策研究范围界定 |
3.2 基于SIX-SIGMA DMAIC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3.2.1 第一步:定义 |
3.2.2 第二步:评估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现状 |
3.2.3 第三步:分析 |
3.2.4 第四步:改进——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措施开发 |
3.2.5 第五步:控制——促进政府机构实现政策目标的措施开发 |
3.3 整体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法 |
3.4 目标设定与德尔菲法 |
3.4.1 设定能效提升目标梯度及指标体系陈述 |
3.4.2 目标设定数据收集——德尔菲法及修正及大规模机构问卷 |
3.4.3 德尔菲法问卷过程及数据处理 |
3.5 障碍识别及评估方法学研究 |
3.5.1 障碍收集及识别 |
3.5.2 障碍评估数据处理——李克特五分度量表及聚类分析 |
3.6 影响因素识别及分析方法学研究 |
3.6.1 影响因素识别及层次结构建立 |
3.6.2 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
3.7 驱动力识别及影响评估 |
3.7.1 驱动因素识别 |
3.7.2 驱动力影响评估数据收集 |
3.7.3 驱动力影响评估 |
3.8 基于建筑能耗模拟及敏感性分析的关键技术分析及验证 |
3.8.1 建筑能耗模拟方法及软件分析 |
3.8.2 因素敏感性分析及实验设计方法 |
3.8.3 模拟参数设定及关键技术验证方法 |
3.9 问卷设计及质量分析 |
3.9.1 问卷内容设计 |
3.9.2 问卷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 |
3.9.3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3.10 调研机构及专家选择 |
3.10.1 样本选择 |
3.10.2 问卷调研机构选择原则及结果 |
3.10.3 德尔菲法专家筛选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1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定义 |
4.1.1 机构问卷调研结果——定义要素分析 |
4.1.2 专家问卷结果分析——定义逻辑及定义形成 |
4.2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设定与路线图 |
4.2.1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梯度 |
4.2.2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指标体系 |
4.3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策略及技术路线 |
4.3.1 技术发展现状评估—基于大规模问卷 |
4.3.2 建筑能效提升技术发展理念 |
4.3.3 技术策略及关键技术识别 |
4.3.4 数据验证——基于模拟数据验证 |
4.4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障碍识别 |
4.4.1 障碍收集结果 |
4.4.2 机构评估意见统计分析 |
4.4.3 聚类分析结果 |
4.4.4 障碍的综合性评估 |
4.5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层次结构建立及调研结果 |
4.5.2 标准分类和子分类中因素的权重和排序 |
4.5.3 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4.6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驱动力分析 |
4.6.1 驱动力独立评估分析 |
4.6.2 驱动力综合评估分析 |
4.7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7.1 信度分析 |
4.7.2 效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政策资源视角的综合措施体系研究 |
5.1 障碍、影响因素、驱动力的关系 |
5.2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政策设计 |
5.3 市场机制完善措施研究 |
5.3.1 措施设计框架 |
5.3.2 理念提升——提高市场绿色化程度 |
5.3.3 意愿提升——提高市场活力 |
5.3.4 规则完善——提高市场健全程度 |
5.3.5 消除制度障碍 |
5.4 能力提升体系评估及综合分析 |
5.4.1 建筑各阶段权责需明确 |
5.4.2 产业链内相关主体能力提升 |
5.5 技术支撑体系 |
5.6 政策措施体系建议及评价 |
5.7 政府体系内部综合措施开发(控制)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能源利用现状调研 |
2.1 校园综合体定义及相关问题 |
2.1.1 校园综合体及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
2.1.2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 |
2.2 高校校园规划的形态演变及现状调研 |
2.2.1 高校校园建筑规划的演化过程 |
2.2.2 典型校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
2.3 寒冷地区校园的建筑能源利用与调研 |
2.3.1 传统校园建筑的节能发展 |
2.3.2 校园建筑的新能源利用与调研 |
2.3.3 绿色校园的提出与发展 |
2.4 当下校园规划中建筑能源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1 构建校园规划中低能耗设计因素模型平台 |
3.1.1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问题 |
3.1.2 低能耗设计耦合因素的提取 |
3.1.3 调研问卷内容及各专家组的确定 |
3.2 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3.2.1 R数据及相关分析方法概述 |
3.2.2 单一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2.3 多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3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层级关系研究 |
3.3.1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影响因素层级关系分析 |
3.3.2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设计因素研究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 |
4.1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概念 |
4.1.1 模块化设计 |
4.1.2 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4.1.3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4.2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特征 |
4.2.1 校园综合体的模块化特征 |
4.2.2 建筑低能耗的模块化特征 |
4.3 构建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数据库 |
4.3.1 校园建筑低能耗数据库的分级设置 |
4.3.2 部件级数据模块 |
4.3.3 组件级数据模块 |
4.3.4 元件级数据模块 |
4.4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 |
4.4.1 校园模块化设计与传统校园低能耗设计的区别 |
4.4.2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组合化设计方法 |
4.4.3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系列化设计方法 |
4.4.4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标准化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5.1 基于外在形态的综合体低能耗设计解构 |
5.1.1 构建模块化形态的校园综合体 |
5.1.2 综合体形态设计解构 |
5.2 外在形态的初步规划控制 |
5.2.1 外在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 |
5.2.2 步行生活的尺度控制 |
5.2.3 多目标耦合的功能组合 |
5.3 与低能耗设计耦合的建筑表皮空间整合 |
5.3.1 建筑外表皮的节能设计 |
5.3.2 建筑的太阳能收集空间优化设计 |
5.3.3 建筑空间与收集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
5.4 能源供需下综合体配套环境空间预测 |
5.4.1 建筑周边环境的地热空间组织与优化 |
5.4.2 环境空间与能源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内部负荷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6.1 校园综合体负荷模块解构及设计目标 |
6.1.1 模块化解构 |
6.1.2 设计目标 |
6.2 校园建筑负荷模拟及预测 |
6.2.1 模拟计算方法选择 |
6.2.2 相关参数设定 |
6.2.3 典型建筑的负荷模拟预测 |
6.3 基于负荷平准化的综合体建筑群优化设计 |
6.3.1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影响因素 |
6.3.2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预测方法比较 |
6.3.3 基于不同建筑群的综合体负荷平准化优化 |
6.3.4 日负荷平准化下的综合体配比与国标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解决方法及设计应用 |
7.1 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设计过程 |
7.2 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7.2.1 不同时期的国家校舍建筑指标对比及分析 |
7.2.2 校园综合体最优配比与国标对比及解决方案 |
7.3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应用 |
7.3.1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整体规划要求 |
7.3.2 校园综合体建筑的组合化设计 |
7.3.3 校园综合体技术的系列化设计 |
7.3.4 校园综合体参数的标准化设计 |
7.3.5 综合体特色的新校园规划设计优点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关于寒冷地区绿色校园建筑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函询问卷 |
附录 2:灯光作息规律 |
附录 3:设备作息规律 |
附录 4:人员逐时在室率 |
附录 5:Matlab 程序 |
附录 6:寒冷、严寒地区部分校园的综合体数据统计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专利视角下E集团技术创新研究 ——以涡旋压缩机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思路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
1.4.1 论文难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专利情报检索与分析 |
2.1.1 专利检索的对象 |
2.1.2 专利检索工具、检索范围与关键词选取 |
2.1.3 其他有关专利检索的说明 |
2.2 专利地图 |
2.2.1 专利地图简介 |
2.2.2 专利地图绘制方法 |
2.3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3.1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
2.3.2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S曲线) |
2.3.3 专利指标法 |
2.4 专利组合理论 |
第3章 E集团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
3.1 E集团与主要国际竞争对手 |
3.2 国内市场发展综述 |
3.3 空调行业压缩机市场分析 |
3.3.1 转子压缩机的挑战 |
3.3.2 涡旋压缩机:日美争霸 |
3.3.3 节能空调市场:变频与数码涡旋 |
3.4 冷冻行业压缩机市场分析 |
3.5 热泵行业压缩机市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E集团技术创新演化规律 |
4.1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
4.2 涡旋压缩机技术发展 |
4.3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S曲线) |
4.3.1 IPC筛选 |
4.3.2 美国专利数据拟合曲线(回归分析) |
4.3.3 基于美国专利数据的技术成熟度预测 |
4.3.4 对美国专利数据的分析 |
4.3.5 中国专利数据拟合曲线(回归分析) |
4.3.6 对中国专利数据的分析 |
4.4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专利指标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E集团技术创新外部竞争环境 |
5.1 专利地图 |
5.1.1 竞争对手的选择 |
5.1.2 E集团专利地图 |
5.1.3 日本公司专利地图 |
5.1.4 格力电器专利地图 |
5.1.5 美的集团专利地图 |
5.2 E集团与竞争对手专利组合分析 |
5.2.1 中国专利组合分析 |
5.2.2 美国专利组合分析 |
第6章 E集团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6.1 低成本与小型化 |
6.2 追求高效率 |
6.2.1 变频涡旋技术分析 |
6.2.2 E集团变频涡旋产品实践 |
6.2.3 变容量技术分析 |
6.3 积极开拓新产品 |
6.3.1 热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6.3.2 EVI技术: 热泵的强热之“芯 |
6.4 产品多元化 |
6.4.1 半封涡旋压缩机 |
6.4.2 热泵热水器 |
6.4.3 热泵烘干机 |
6.5 冷冻领域: 大功率技术研究 |
6.6 与空调生产商的竞争与合作 |
6.7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2002年《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主要文章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带自然冷却型变频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 陈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集中空调冷水系统全面优化运行研究[D]. 宋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D]. 刘丹丽.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6]商业建筑地下中庭光热环境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薛超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D]. 丁凤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近远期路线图及政策体系研究[D]. 李轶楠. 天津大学, 2019(02)
- [9]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D]. 高力强. 天津大学, 2019(06)
- [10]专利视角下E集团技术创新研究 ——以涡旋压缩机产品为例[D]. 刘永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建筑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建筑能耗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