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杂交水稻亲本生长发育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宋远辉,花芹,林泉祥,郑思怡,欧阳晨林,杨晔,孙家猛,陈庆全,李金才,张海涛[1](2021)在《水稻穗异常突变体tutou4的鉴定及基因定位》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穗异常退化现象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发生。穗部退化可引起穗长、枝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影响单株产量。穗退化性状因其遗传基础复杂、受环境和生理因素影响较大,其分子机制及其遗传网络仍知之甚少。tutou4是一个来自于组织培养的穗异常退化突变体,该突变体表现为穗部部分颖花退化,每穗粒数和枝梗数减少,单株产量降低。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最终将候选基因定位在水稻第8染色体短臂端Os8-3-2和Os8-3-3之间,遗传距离为39.09 kb的范围内。该区间包括3个编码基因,通过测序发现tutou4突变体中基因LOCOs08g06480的起始密码子上游有4325 bp的片段缺失,且最后一个外显子(7538 bp)上碱基A被替换成碱基G,但氨基酸未改变。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突变体中表达量显着下降。因此,tutou4穗异常性状可能是由Tutou4启动子缺失或外显子碱基替换造成的基因表达量降低引起的表型突变。Tutou4为已报道基因OsLIS-L1/OsREL2/ASP1的等位基因。Tutou4穗发育异常的表型为研究穗部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材料基础。
岳丽昕[2](2021)在《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大白菜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蔬菜,生产上以一代杂交种为主。但是,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杂交种选育很大程度上依赖育种者的经验,育种效率低。因此,探索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对提高大白菜育种效率及阐明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筛选14份大白菜亲本配制组合,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选取两个代表性F1组合,利用不同方法对其F2分离群体的单株重进行QTL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耐热性大白菜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表现,鉴定了参与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如下:1、利用14份大白菜优良骨干亲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91个F1组合,对亲本及组合开展11个性状的田间调查,结果发现:91个组合在28天苗期生长量、单株重、叶球重、生育期(商品成熟期)等四个性状均表现显着的杂种优势,最大超亲优势值分别为241.84%、118.14%、120.69%和-207.79%,说明白菜杂交育种可显着提高产量并缩短生育期。2、对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2,444,676个高质量SNPs。基于全基因组SNPs差异和亲本间纯合差异SNPs位点的不同方法,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GD),遗传距离GDtotal和GDhomo的变幅分别为0.222~0.379和0.211~0.365。通过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Dhomo与28天生长量的中亲优势(r=0.262)和超亲优势(r=0.234)、球重的超亲优势(r=0.214)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遗传距离可以部分预测大白菜杂种优势。3、利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在产量强优势组合的F2群体(418株)中检测到4个控制单株重的QTLs:q PW1.1,q PW5.1,q PW7.1和q PW8.1。连续两年的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q PW8.1定位在标记A08_S45(18,172,719)和A08_S85(18,196,752)之间,约23.5 kb,解释了8.6%的单株重和23.6%的白菜总球叶数的表型变异;还包含一个可能控制单株重杂种优势的杂合区段。2)q PW1.1和q PW7.1解释的单株重表型变异分别是11.7%和10.7%,且q PW7.1表达易受环境影响。3)q PW5.1在着丝粒区域具有显着信号,推测其高杂合性造成的“假超显性效应”和来自亲本‘XJD4’的增效等位基因是影响大白菜产量杂种优势的可能原因。4、以亲本“玉田包尖”配制的大白菜组合具有显着杂种优势,且正反交F1、957株F2的单株重、球高等性状的遗传明显偏向该亲本,说明亲本“玉田包尖”为强优势亲本,具有较强的性状遗传力。确定单株重为“玉田包尖”类白菜的优势性状之一;采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将包尖组合单株重QTL定位在A09染色体。5、筛选耐热亲本‘268’和热敏亲本‘334’,分别对其进行高温胁迫与对照处理,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1,055和8,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所有DEGs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7个与高温胁迫高度相关的关键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高温胁迫后,耐热大白菜‘268’中谷胱甘肽代谢和核糖体生物发生途径显着上调,光合作用途径被抑制;而热敏大白菜‘334’中核心基因HSP17.6、HSP17.6B、HSP70-8、CLPB1、PAP1、PYR1、ADC2和GSTF1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刘畅[3](2021)在《结合QTL-seq和连锁分析发掘水稻中胚轴伸长相关QTL》文中认为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稳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近年来,水资源的消耗和劳动力的转移成为水稻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以省力、省工和低成本为特点的直播栽培形式有助于缓解水资源和劳动力稀缺的现状。但直播稻依然存在部分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比如,出苗困难、幼苗期杂草多、中后期易倒伏等。其中出苗困难问题亟需解决。研究表明,中胚轴长度(Mesocotyl length,ML)是影响旱直播水稻出苗和早期幼苗活力的重要性状,中胚轴伸长是幼苗迅速破土的关键动力。因此,发掘中胚轴伸长相关位点,解析其遗传机制,选育长中胚轴品种是促进旱直播技术推广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式。本研究以短中胚轴材料‘IR 145’(0.18 cm)为共同母本,分别与长中胚轴材料‘Basmati 385’(3.85 cm)、‘Changai’(4.75 cm)和‘BR 11’(4.60 cm)进行杂交,构建获得三个F2群体。对每个群体及双亲本进行中胚轴长度测定。于每个F2群体分别选择50个中胚轴极长个体和50个中胚轴极短个体构建极端池,并开展深度重测序(50×)。利用Δ(SNP-index)和G-value两种方法发掘中胚轴伸长显着位点。在IR 145×Basmati 385和IR 145×BR 11的F2群体中,未鉴定出显着的中胚轴伸长相关位点。利用IR 145×Changai的F2群体,在第1、3和7号染色体上共发掘到三个中胚轴伸长相关位点(q ML1、q ML3、q ML7)。q ML1(38.07 Mb~40.29 Mb)区间总长2.22 Mb,峰值点位于38.5 Mb。q ML3(29.56 Mb~33.28 Mb)区间总长为3.72 Mb,峰值点位于31.29 Mb处。q ML7(17.11 Mb~27.93 Mb)区间总长为10.82 Mb,峰值点位于23.36 Mb处。其中,q ML1和q ML3为本研究的有效目标位点。分别在q ML1和q ML3两个区间内开发6个和10个KASP标记,对184个F2株系开展连锁分析,将q ML1缩小至38.19 Mb~38.38 Mb,q ML3缩小至28.89 Mb~31.03Mb。结合连锁分析和基因注释结果,在q ML1和q ML3中初步筛选获得26个候选基因。采用q RT-PCR对上述基因进行亲本间表达模式验证,结果表明LOC_Os01g65850、LOC_Os01g65880、LOC_Os01g65902、LOC_Os01g65970、LOC_Os01g65986、LOC_Os01g66000、LOC_Os01g66010、LOC_Os01g66070、LOC_Os03g52450、LOC_Os03g56060、LOC_Os03g58290、LOC_Os03g58300、LOC_Os03g58320、LOC_Os03g56050和LOC_Os03g57640在长中胚轴品种‘Changai’和短中胚轴品种‘IR 145’中的表达量呈现显着差异,推测上述15个基因为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与植物激素的调控和细胞分裂相关机制有关。针对q ML1的变异位点开发了一个InDel标记,利用该标记扫描含有98份材料的育种群体,并开展基因型与表型的显着性检验,发现该标记可区分长短中胚轴材料,后续可应用于长中胚轴水稻育种。本研究为进一步精细定位中胚轴伸长相关基因,解析其遗传机制提供了遗传和材料基础,开发的分子标记对选育长中胚轴品种提供了有利工具。
杨大兵[4](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认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宋丽双[5](2021)在《澳洲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种后代的筛选和鉴定》文中认为野生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蕴含了许多栽培稻所不具有的有利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育种过程中,加强对野生稻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对拓展栽培稻遗传基础和培育水稻新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澳洲野生稻广泛分布于澳洲北部,属于稻属EE基因组,具备许多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本研究在前期获得的稻属EE基因组澳洲野生稻和AA基因组栽培稻(粳稻品种日本睛)远缘杂交种F1基础上,继续与栽培稻回交,并借助胚拯救技术获得了种间杂种BC1F1植株,随后从多角度对杂种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同时利用栽培稻粳稻品种日本睛为轮回亲本进行多代回交与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初步构建了 44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种间杂种F1与栽培稻亲本进行大量的回交试验,借助胚拯救技术,本研究获得了 6株栽培稻粳稻品种日本晴和澳洲野生稻的种间杂种BC1F1植株。2、首先对获得的6株BC1F1植株进行了表型分析。在形态特征方面,发现所有BC1F1的粒长和部分BC1F1的剑叶宽表现出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大部分BC1F1的株高、穗长和粒宽都介于双亲之间,而大部分BC1F1的剑叶宽、剑叶长、一次枝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小于两个亲本。在生长习性方面,6株BC1F1的分蘖能力与穗型基本都与日本晴相近,而感光能力则与澳洲野生稻相近。在花粉育性方面,6株BC1F1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花粉败育现象,其中BC1F1-3的花粉育性最好,花粉败育程度低,BC1F1-2的花粉育性次之。BC1F1-6的花粉育性最差,花粉败育程度最高。3、然后对获得的BC1F1植株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发现6株BC1F1的根尖染色体数目都是24条染色体,暗示了澳洲野生稻与栽培稻染色体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4、最后选用前期已鉴定的192个SSR多态性标记和76个特异的Indel标记对种间杂种后代BC1F1进行了全基因组扫锚,利用GGT软件对6株BC1F1的图示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发现6株BC1F1植株中澳洲野生稻片段占比介于40.1%~70.7%之间,不同BC1F1植株间差异较大。供体片段占比最少的是BC1F1-3,供体片段占比为40.1%,供体片段占比最多的是BC1F1-6,供体片段占比为70.7%。这些结果证实了这6株BC1F1植株种间杂种的真实性。5、继续通过回交和自交,结合前期鉴定的280个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进行了辅助选择,初步获得了 44个携带澳洲野生稻片段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已获得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进行株高、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分蘖数、穗长、一次枝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粒长、粒宽、粒长宽比等13个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各个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分离,且不同的性状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显着相关性。
张毅[6](2021)在《甘蓝型油菜耐低温配合力分析与耐低温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冬油菜种植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低温冷害是限制该区域油菜产量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导致秋、冬季油菜苗期生长迟缓,生长量不足,易遭受秋季突然降温和冬季冻害而引起重大损失。目前,耐低温性相关的遗传机理与分子机理在油菜的研究也不多,探讨油菜耐低温冷害种质的遗传规律,旨在为耐低温性油菜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针对长江流域面临的低温冷害问题,筛选低温耐性优异的种质资源,并通过对低温胁迫下各萌发性状的研究,探讨油菜耐低温胁迫的遗传规律,拟南芥中Lhcb被报道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为了探究甘蓝型油菜中Lhcb是否响应低温胁迫,利用耐低温优异种质C18、敏感品种中双6号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到响应低温胁迫的Lhcb基因,对Lhcb家族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开展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到的10个低温耐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亲本,按照NCⅡ配制杂交组合,对低温胁迫下各萌发性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平均发芽时间)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鉴定出9℃下耐低温种质P2(宁油18)、P7(2007R13)、P10(C18),可作为油菜低温耐性遗传改良中的候选亲本;(B018×沪油17)×C18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较高,在9℃下各萌发性状表现优异,是耐低温性较强的组合。遗传参数分析表明,相对发芽指数的狭义遗传力较大,而广义遗传力相对较小,应在早代选择;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平均发芽时间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而广义遗传力相对较高,应在育种晚期高世代选择。此外,本研究通过对所选亲本的低温耐性综合比较分析发现,P10(C18)的抗低温能力最强,P3(ZS6)对低温最敏感。(2)本研究以耐低温优异种质C18、敏感品种中双6号在低温前后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拟南芥中捕光天线蛋白(Lhcb)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同源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筛选出35个甘蓝型油菜BnLhcb基因。对所筛选出的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序列特征、蛋白理化性质和染色体位置等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油菜中共有35条Lhcbs蛋白,蛋白质长度为234 aa~329 aa,可分为8个亚家族。同一亚组内BnLhcbs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均比较相同。35条BnLhcbs蛋白基因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C01、C06、C10、A01和A04染色体均无BnLhcb基因分布,其中A染色体8条,C染色体7条,其余每条染色体分布着1~4个BnLhcb基因。甘蓝型油菜BnLhcb基因所含的外显子数目从1到6个之间,且甘蓝型油菜同一亚组内的Lhcb基因具有完全一致的基因结构。通过比较BnLhcbs家族成员在耐低温优异种质C18、敏感品种中双6号甘蓝型油菜中低温胁迫下的表达量发现,有9个基因(BnLhcb2.1、BnLhcb2.2、BnLhcb2.3、BnLhcb2.5、BnLhcb2.6、BnLhcb2.7、BnLhcb3.4、BnLhcb6.1和BnLhcb6.2)在C18(抗性材料)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ZS6(敏感材料),其中BnLhcb3.4在两个材料中差异最显着,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油菜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了BnLhcb3.4基因进行下一步的功能研究。(3)为了验证BnLhcb3.4的耐低温功能,本研究克隆到BnLhcb3.4基因,在油菜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BnLhcb3.4-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BnLhcb3.4蛋白定位于叶绿体。构建了BnLhcb3.4的超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化拟南芥,获得纯系T3代以及拟南芥同源基因lhcb3的T-DNA插入突变体,利用上述材料与野生型拟南芥一同进行低温胁迫处理(-5℃,2 h),室温恢复生长5天,对其存活率、光合参数、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低温响应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低温胁迫处理2 h,室温恢复生长5 d,超表达BnLhcb3.4植株的存活率显着高于WT和lhcb3植株;BnLhcb3.4通过提高转基因拟南芥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的含量,提高拟南芥的低温耐性;BnLhcb3.4显着提高低温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这些基因主要包括ABA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CBF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以上结果表明,BnLhcb3.4在拟南芥对低温胁迫的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油菜耐低温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鄢柳慧[7](2021)在《两个水稻材料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 L.)不仅是单子叶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还是我国以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是为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虫害之一,防治褐飞虱最经济安全的途径是从水稻种质资源中发掘褐飞虱抗性基因,培育抗虫水稻品种。本研究以抗褐飞虱籼稻品种CL48和CL123为抗源,通过分别与籼稻品系抗蚊青占(KW)和9311杂交、回交构建遗传连锁作图群体和遗传连锁图谱,精细定位抗褐飞虱基因并对抗性候选基因进行分析。前人利用CL48与KW杂交构建F2群体,将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日本晴基因组第11染色体11M16.89和11M18.41之间。基于前人的定位结果,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从8,674个F3单株中筛选得到100个重组单株,并利用这些重组单株将抗性基因定位在日本晴基因组第11染色体YL5和YL12之间,片段长度约为55kb。该区段内的4个候选基因(G1/G2/G3/G4)的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在褐飞虱取食各个时间点中,G2、G3和G4在抗、感植株中的表达量水平均存在显着差异。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将G4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G4的基因组序列,我们构建了G4的互补载体并获得16株阳性T0代转基因植株。同时,基于CRISPR/Cas9系统,我们构建了G4的双元表达载体pYL-Cas9-g G4。此外,从抗虫的抗生性、趋避性和耐虫性三种抗性机制对CL48的抗性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抗虫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抗性材料CL48携带的抗性基因介导了对褐飞虱的抗生性,但不表现趋避性和耐虫性。前人利用CL123与9311杂交构建F2群体,将抗性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RM3.688与RM11.353之间。基于前人的定位结果,本研究通过回交构建BC4F3群体,将抗性基因精细定位于日本晴基因组第4染色体RM3.688与RM4.487之间,片段长度约为0.799Mb。同时,我们考察了BC5F2:3家系的农艺性状,统计结果表明BC5F2:3家系的粒长、粒宽和千粒重与轮回亲本9311均无显着差异,说明BC5F2:3家系的遗传背景与9311具有极高的相似度。本研究为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抗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陈志爱[8](2021)在《水稻穗长QTL qPL5和抽穗期QTL qHd2-1的定位与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Oryzasativa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和重要口粮。近年来,水稻单产一直在一个比较高的基数上徘徊不前,而人口却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也日趋匮乏,提高水稻产量对保证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同时,新时期消费结构转变及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如何在减投提效和减损促稳下增产提质已成为水稻生产的新目标。实践表明,水稻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是增产提质的最有效途径。当前,在优良品种选育方面,传统育种已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分子设计育种技术逐渐呈现出巨大的潜力,而有利等位基因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基础。因此,发掘控制产量与品质相关性状的优异等位基因对于我国水稻增产提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水稻产量及品质性状是综合复杂性状,受多个遗传因素及环境的影响。穗型和抽穗期相关性状是影响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以籼稻品种9311为供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受体构建的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覆盖目标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叠代系的策略,利用后代测验的方法定位穗型和抽穗期相关性状的QTL,并对他们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构建含目标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明确了目标基因的遗传效应,具体结果如下:(1)qPL5是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新穗长QTL。为进一步定位qPL5,利用携带籼稻9311 qPL5位点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N58与受体亲本日本晴杂交构建了遗传分析群体。结果表明,籼稻9311 qPL5等位基因相对于粳稻日本晴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覆盖qPL5位点的染色体单片段叠代系群体,基于后代测验的方法将qPL5精细定位在第5染色体21.86 kb的物理区段内;定位区间内包含2个具有明确的功能注释开放阅读框,LOCOs05g41230和LOCOs05g41240,分别编码BRI1相关受体激酶和MYB类DNA结合蛋白。测序结果显示,在NP和N58之间,两个ORF的启动子区域均存在多处差异,CDS区仅在LOCOs05g41230上存在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的变异;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在代换系N58不同发育阶段幼穗中,LOCOs05g41230的相对表达量的均显着高于NP,LOCOs05g41240表达无显着差异。因此,我们推测LOCOs05g41230极可能为qPL5的候选基因。为明确qPL5的效应及育种价值,构建了直立穗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及弯曲穗粳稻品种日本晴遗传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性状鉴定表明,9311 qPL5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在不同穗型粳稻遗传背景下的遗传效应基本一致,能显着增加穗长、株高和剑叶长,提高每穗粒数与单株产量,但并不改变着粒密度、分蘖数及抽穗期等性状。细胞学分析表明,qPL5可显着改变穗轴的细胞长度,进而引起穗型发生相应的变化。(2)以籼稻9311为供体,粳稻日本晴为受体构建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N22-1为材料,在第2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微效的抽穗期QTL qHd2-1。遗传的分析表明,籼稻9311 qHd2-1等位基因相对于NP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在长日照条件下可使抽穗期提前约3-4天。利用染色体片段替代作图的方法将qHd2-1精细定位在分子标记STS2-20和STS2-22之间,物理距离105 kb。定位区间内共包含17个ORF,其中4个具有明确的功能注释,分别为LOCOs02g01355、LOCOs02g01360、LOC Os02g01440和 LOC Os02g01480。进一步分析表明,LOCOs02g01355和LOCOs02g01360为MADS-box基因。已有研究中已明确MADS-box基因参与了抽穗期的遗传调控。基于此,重点分析了这两个ORF的基因组序列及在不同光照处理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仅LOCOs02g01360的表达量表现出昼夜节律变化,且在长日照条件下,代换系N22-1中LOCOs02g01360的相对表达量高于NP,该结果与N22-1的抽穗期提前的表型一致(图3.4G)。基于以上分析,推测LOCOs02g01360可能是抽穗期QTL qHd2-1的候选基因。此外,在长日照条件下发现qHd2-1通过上调成花素基因Hd3a和RFT1发挥作用。构建了日本晴背景下了包含560kb供体片段的近等基因系,明确了qHd2-1除引起抽穗期显着提前外,还可显着降低株高、分蘖数、剑叶长以及千粒重等性状,降低的比例分别为11.05%,14.4%,10.86%和8.29%。以上的研究结果不仅为进一步克隆qPL5和qHd2-1提供了基础,也为分子设计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田彪[9](2021)在《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分析和最长根长QTL qLRL4的精细定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一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食。因此,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不懈追求的目标。以杂交水稻为标志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是最早开始杂交水稻研究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水稻产量大幅升。但是,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9311与培矮64S(PA64S)为亲本构建的132个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与9311进行测交,得到了一套RILT1(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text crossing 1)群体。对亲本、RIL和RILT1群体的4个性状(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粒数)进行测定,用于水稻杂种优势性状的分析。结果发现,这4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显着,尤其是二次枝梗数和穗粒数的相关性最大。RILT1群体的4个性状的中亲值均为正值,表现出明显的中亲优势现象。利用经过重测序得到的SNP遗传图谱对4个水稻穗部杂种优势性状开展QTL分析,共检测到11个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其中发现两个QTL簇,分别为qPBNH-2和qSBNH-2、qSNH-8和qSBNH-8,可能存在一因多效。为了高水稻产量,科研工作者们大多关注水稻的地上部分,但水稻的地下部分具有吸收水肥、固定植株以及合成、运输物质等生理生化功能,与水稻产量息息相关。因此,对水稻早期根系发育的研究有助于后期生物量和产量的高。为了研究水稻幼苗时期根系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9311和日本晴(Nipponbare,NPB)杂交获得的148个株系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构建了一张高密度遗传图谱,用于水稻根系性状的QTL分析。使用RIL群体收获的种子为材料,使用改良营养液进行培养实验,对苗期5个水稻根系性状(最长根长、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直径)进行测定后发现,5个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利用RIL群体的遗传图谱,共检测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的26个水稻根系性状QTL;发现有4个QTL簇,其中只有第4号染色体上的最长根长和根直径相关QTL在二次重复中检测到染色体位置相同。为了对该最长根长QTL qLRL4进行精细定位,我们构建了以9311为背景、qLRL4区间来自NPB的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NIL-qLRL4。利用NIL-qLRL4与9311构建的大规模F2群体,最终将qLRL4精细定位于水稻第4号染色体插入缺失(InDel)标记IND4-1和IND4-3之间约68.23 kb的物理距离内。
杨植[10](2021)在《枣与酸枣杂交后代花与果实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枣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杂交育种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果树育种手段之一。但由于枣花小、去雄难、坐果率低、胚败育率高,枣树人工去雄杂交的杂种率通常不足万分之一,使得枣树杂交育种长期停滞不前,对枣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规律迄今所知甚少。本文以‘JMS2’(Z.jujuba‘JMS2’)×酸枣‘邢16’(Z.acidojujuba‘Xing16’)的杂交群体及其亲本为试材,调查花与果实指标表型性状,测定糖、酸、Vc、黄酮和总酚等果实营养指标,应用相关性和聚类分析与混合遗传分析,揭示各指标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倾向与遗传效应,为进一步研究枣杂交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蕾裂时间与初花期、花序花朵数呈显着性负相关,初花期越早,花序花朵数越多的单株,其蕾裂时间越晚。蜜盘占比与蜜盘直径、蜜盘面积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花径、花面积呈显着性负相关,即花面积越大,蜜盘占比越小。2.枣花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34%~61.15%之间。通过对枣花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贡献率达72.06%的4个主成分。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分为父本类群、母本类群和中间类群;父本类群占总数的78.53%,母本类群占比仅为13.56%,杂交子代枣花更偏向父本。3.花径、花面积、蜜盘直径、蜜盘面积和盛花始期亲中优势值为负值表明存在显性遗传效应。蜜盘面积、花序花朵数和花粉量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花面积和蕾裂时间被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与花期相关的性状由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蜜盘占比被2对加性主基因控制。在枣杂交后代的花性状遗传中,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且子代花性状偏向父本方向,花表型性状均表现出加性和显性双重效应。4.枣和酸枣杂交F1代果实内含物和大小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达12.91%~43.24%。对果实的外观描述性性状统计发现,父母本相同的表现型中果面光滑、平果肩、萼片脱落、有核和幼果无红晕5个表现型均在子代中占比高达74.31%~100%。子代果实外观性状偏向父本。5.对果实外观的8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表明,父本类群占总数的76.30%,是3个类群中最大的。父本类群果实较小偏圆,与父本果实相似。用6种果实内在营养物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母本类群的占比最高,占总数的67.12%。外观指标更偏向于父本,营养内含物偏向于母本。6.糖、酸、Vc、黄酮、总酚和核横径6个性状的F1后代均值超出亲本范围,存在超亲分离现象,除果实Vc和酸含量低于亲本范围外,其他性状均性状高于亲本。酸、Vc、蛋白、单果重、果实纵径、和单核重6个性状的亲中优势值为负值,减效基因显性遗传效应强。对果实进行混合遗传分析,酸、蛋白、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核纵径的最适模型为A-0模型无主基因控制外,Vc、黄酮、总酚、单果重、单核重和核横径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糖含量被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
二、对杂交水稻亲本生长发育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杂交水稻亲本生长发育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穗异常突变体tutou4的鉴定及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定位群体的构建 |
1.3 农艺性状考察与花粉活力的测定 |
1.4 目标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
1.5 候选基因测序及TAIL-PCR |
1.6 RNA提取与Real-time PCR表达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utou4突变体表型分析 |
2.2 花粉活力的分析 |
2.3 tutou4遗传分析 |
2.4 穗退化基因的定位 |
2.5 候选基因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其遗传机理 |
1.1.1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2 杂种优势的三个经典假说 |
1.1.3 其他假说 |
1.2 杂种优势预测 |
1.2.1 配合力法 |
1.2.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1.2.3 其他预测方法 |
1.3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4 BSA基因定位的发展及应用 |
1.5 大白菜产量性状研究 |
1.5.1 大白菜的产量构成及其相关性 |
1.5.2 大白菜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1.6 大白菜耐热性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白菜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及F_1的田间性状表现 |
2.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3 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4 遗传参数估计与分析 |
2.2.5 大白菜杂种优势表现 |
2.3 讨论 |
2.3.1 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2 遗传效应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3 大白菜产量、生育期表现显着优势 |
第三章 SNP标记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表型鉴定与数据分析 |
3.1.3 欧式距离计算与表型聚类分析 |
3.1.4 亲本的DNA提取与重测序 |
3.1.5 数据质控与变异检测 |
3.1.6 基于SNP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和亲本的聚类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3.2.2 亲本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2.3 亲本重测序与SNP标记开发 |
3.2.4 基于SNP标记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
3.2.5 基于SNPs的聚类分析 |
3.2.6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SNP遗传距离有助于准确聚类 |
3.3.2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3 双亲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矮桩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4.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4.1.5 GPS关联分析 |
4.1.6 SNP-index分析和ED分析 |
4.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4.1.8 候选基因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白菜单株重的遗传特性 |
4.2.2 单株重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4.2.4 单株重QTL验证及候选基因预测 |
4.2.5 杂合区段可能是导致单株重杂种优势的原因 |
4.3 讨论 |
4.3.1 与单株重相关的杂种优势QTL分析 |
4.3.2 A05 着丝粒高杂合的原因及解释 |
4.3.3 三种QTL分析方法的比较 |
4.3.4 QTL“一因多效”现象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五章 包尖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5.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5.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5.1.5 GPS关联分析 |
5.1.6 SNP-index分析 |
5.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包尖大白菜优势性状的确定 |
5.2.2 亲本、F_1、F_2分离群体的田间性状表现 |
5.2.3 优势性状-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5.2.4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 |
5.3 讨论 |
5.3.1 混池的数量及大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3.2 “玉田包尖”类白菜表现偏向遗传 |
5.3.3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分析 |
第六章 大白菜耐热性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高温胁迫处理 |
6.1.2 取样与转录组测序 |
6.1.3 转录组分析 |
6.1.4 差异表达分析 |
6.1.5 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1.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可视化 |
6.1.7 q RT-PCR验证候选hub基因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大白菜品种高温处理表型 |
6.2.2 转录组测序分析 |
6.2.3 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的DEGs比较 |
6.2.4 DEGs的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2.5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6.2.6 基因共表达网络确定七个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模块 |
6.2.7 关键模块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2.8 与高温胁迫及其恢复处理相关的hub基因 |
6.2.9 候选hub基因的表达验证 |
6.3 讨论 |
6.3.1 利用WGCNA分析构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共表达网络 |
6.3.2 长期胁迫与短期胁迫机制的差异 |
6.3.3 HSPs和 HSF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4 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6 自噬相关基因可能在高温胁迫中起保护作用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结合QTL-seq和连锁分析发掘水稻中胚轴伸长相关QTL(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直播稻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
1.2 水稻直播出苗的动力源分析 |
1.3 水稻中胚轴伸长 |
1.3.1 影响中胚轴伸长的环境因素 |
1.3.2 植物激素对中胚轴伸长的调控 |
1.3.3 水稻中胚轴伸长机制 |
1.4 QTL定位 |
1.4.1 QTL定位原理 |
1.4.2 QTL定位的分子标记 |
1.4.3 已定位的水稻中胚轴伸长QTL |
1.4.4 已发掘的中胚轴伸长相关基因 |
1.5 QTL-seq用于作物QTL定位 |
1.6 KASP高通量分型技术 |
1.7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2.1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
2.2.2 常用生化试剂 |
2.2.3 CTAB缓冲液的配制 |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幼苗培养与中胚轴长度测定 |
2.3.2 DNA提取 |
2.3.3 混池测序和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2.3.4 SNP检测与注释 |
2.3.5 KASP标记检测 |
2.3.6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鉴定 |
2.3.7 InDel标记开发与鉴定 |
2.3.8 统计分析 |
2.3.9 水稻幼苗中胚轴组织的总RNA提取 |
2.3.10 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中胚轴长度比较 |
3.2 表型测定 |
3.3 混池测序 |
3.3.1 测序数据统计 |
3.3.2 候选区间的确定 |
3.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分析 |
3.5 候选基因注释及表达量分析 |
3.6 InDel标记的开发 |
3.7 InDel标记在亲本和自然材料中的鉴定 |
第四章 讨论 |
4.1 水稻中胚轴伸长QTL定位 |
4.2 水稻中胚轴伸长相关候选基因的发掘 |
4.3 水稻中胚轴长度InDel标记的开发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澳洲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种后代的筛选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野生稻资源的挖掘及利用 |
1.3 澳洲野生稻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学特征及分布 |
1.3.2 生理学特征 |
1.3.3 基因组分析 |
1.3.4 有利基因挖掘 |
1.4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
1.4.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定义 |
1.4.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1.4.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研究进展 |
1.5 分子标记的发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设计思路 |
2.2.2 杂种F1的获得 |
2.2.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2.2.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2.5 花粉育性的观察 |
2.2.6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
2.2.7 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种间杂种BC1F1的获得与鉴定 |
3.1.1 种间杂种BC1F1的获得 |
3.1.2 种间杂种BC1F1的形态鉴定 |
3.1.3 BC1F1花粉育性 |
3.1.4 BC1F1根尖染色体数目 |
3.1.5 分子生物学鉴定BCIFI真实性 |
3.1.6 BC1F1图示基因型 |
3.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构建 |
3.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农艺性状评估 |
3.3.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农艺性状表型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4.2.1 远缘杂交杂种优势探讨 |
4.2.2 远缘杂交的类型 |
4.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甘蓝型油菜耐低温配合力分析与耐低温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低温耐性的遗传机制 |
1.3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 |
1.3.1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感知 |
1.3.2 植物低温信号的转导 |
1.3.3 植物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
1.4 捕光色素蛋白在植物抗逆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油菜萌发期低温耐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低温胁迫对油菜萌发期主要性状的影响 |
2.3.2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2.3.3 低温胁迫下亲本萌发期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2.3.4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2.3.5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 |
2.3.6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油菜Lhcb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BnLhcbs候选基因的鉴定 |
3.1.2 BnLhcbs理化性质分析 |
3.1.3 BnLhcbs染色体定位与基因结构分析 |
3.1.4 BnLhcbs基因家族的进化树分析 |
3.1.5 BnLhcbs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菜Lhcb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2 油菜Lhcb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
3.2.3 油菜Lhcb基因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 |
3.2.4 低温胁迫下油菜Lhcb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BnLhcb3.4 基因提高植物低温耐性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及载体 |
4.1.3 试验试剂 |
4.1.4 引物合成及测序 |
4.1.5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4.2 主要实验方法 |
4.2.1 油菜叶片总RNA的提取 |
4.2.2 目的基因扩增 |
4.2.3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4.2.4 BnLhcb3.4 基因的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5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的筛选鉴定 |
4.2.6 冷冻胁迫处理 |
4.2.7 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的测定 |
4.2.8 状态转换测定 |
4.2.9 生理相关指标测定 |
4.2.10 油菜原生质体的转化 |
4.2.11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nLhcb3.4 基因编码油菜PSⅡ捕光天线LHCB3 |
4.3.2 BnLhcb3.4 基因正调控植株的低温耐性 |
4.3.3 BnLhcb3.4 基因提高了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渗透保护能力和生物膜的稳定性 |
4.3.4 BnLhcb3 亚细胞定位分析 |
4.3.5 BnLhcb3.4 基因促进低温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4.3.6 BnLhcb3.4 基因促进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
4.3.7 ABA对超表达BnLhcb3.4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影响 |
4.3.8 BnLhcb3.4 基因对拟南芥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3.9 BnLhcb3.4 基因对低温胁迫前拟南芥q S和 q T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两个水稻材料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褐飞虱研究概况 |
1.1.1 褐飞虱形态特征 |
1.1.2 褐飞虱生物型 |
1.1.3 褐飞虱的分布、危害及防治 |
1.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概况 |
1.2.1 作物基因定位群体 |
1.2.2 QTL定位方法 |
1.2.3 植物基因克隆方法 |
1.2.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 |
1.2.5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克隆 |
1.2.6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应用 |
1.2.7 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聚合育种中的应用 |
1.3 植物与昆虫互作机理研究 |
1.3.1 植物生理抗性类型 |
1.3.2 植物抗虫机理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褐飞虱来源 |
2.3 分子标记种类与来源 |
2.4 主要试剂 |
2.5 主要仪器设备 |
2.6 实验方法 |
2.6.1 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
2.6.2 水稻叶片DNA提取 |
2.6.3 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
2.6.4 PCR扩增与电泳 |
2.6.5 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方法 |
2.6.6 水稻叶鞘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
2.6.7 RT-PCR |
2.6.8 基因组序列扩增 |
2.6.9 CRISPR/Cas9载体构建方法 |
2.6.10 水稻农艺性状考察方法 |
2.6.11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材料CL48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3.1.1 抗源CL48及重组单株的褐飞虱抗性鉴定 |
3.1.2 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 |
3.1.3 抗褐飞虱基因进一步精细定位 |
3.1.4 定位区段候选基因分析 |
3.1.5 水稻叶鞘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3.1.6 基因组序列的扩增 |
3.1.7 CRISPR/Cas9载体构建 |
3.1.8 抗褐飞虱基因介导的抗性机理分析 |
3.2 水稻材料CL123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 |
3.2.1 分子标记检测回交后代基因型 |
3.2.2 回交群体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3 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 |
3.2.4 回交后代农艺性状考察 |
4 讨论与总结 |
4.1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定位 |
4.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抗性机制 |
4.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利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水稻RNA提取方法 |
2、RNA质量鉴定 |
3、RNA反转录为c DNA |
4、PCR产物纯化方法 |
5、质粒提取方法 |
6、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 |
7、本实验使用的试剂配制方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水稻穗长QTL qPL5和抽穗期QTL qHd2-1的定位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水稻QTL的定位 |
1.1.1 遗传群体的的种类及利用 |
1.1.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发展 |
1.1.3 QTL定位方法 |
1.2 水稻穗型研究进展 |
1.2.1 穗型遗传及相互关系 |
1.2.2 穗型性状QTL的定位 |
1.2.3 穗粒数及枝梗数QTL定位和克隆 |
1.2.4 水稻穗长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3 水稻抽穗期研究进展 |
1.3.1 水稻抽穗期的概述 |
1.3.2 水稻抽穗期基因的克隆 |
1.3.3 水稻抽穗期的调控通路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水稻穗长QTL qPL5的定位与效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遗传群体构建 |
2.1.2 农艺性状调查 |
2.1.3 分子标记开发 |
2.1.4 DNA提取与PCR反应 |
2.1.5 穗轴细胞形态观察 |
2.1.6 RNA提取及qRT-PCR分析 |
2.1.7 候选基因分析 |
2.1.8 目标基因CRISPR/Cas9载体的构建与水稻转化 |
2.1.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代换系N58中导入片段鉴定及农艺性状考查 |
2.2.2 qPL5的连锁分析 |
2.2.3 qPL5的精细定位 |
2.2.4 qPL5候选基因分析 |
2.2.5 qPL5的遗传效应分析 |
2.2.6 穗长增加的细胞学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水稻抽穗期QTL qHd2-1的定位与效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稻材料及遗传种群构建 |
3.1.2 农艺性状的考查 |
3.1.3 分子标记的开发 |
3.1.4 DNA提取与PCR反应 |
3.1.5 RNA提取及qRT-PCR分析 |
3.1.6 候选基因分析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抽穗期QTL qHd2-1的检测 |
3.2.2 qHd2-1定位 |
3.2.3 候选基因分析 |
3.2.4 qHd2-1调控抽穗期的遗传途径 |
3.2.5 qHd2-1遗传效应分析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研究中基因定位、测序及荧光定量所使用的引物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分析和最长根长QTL qLRL4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稻杂种优势 |
1.1.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1.2 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 |
1.1.3 QTL与杂种优势 |
1.1.4 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
1.2 水稻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
1.2.1 水稻根系的研究 |
1.2.2 水稻根系性状的研究进展 |
1.2.3 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和相关基因的定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 QTL 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种植 |
2.1.3 性状考察 |
2.1.4 数据统计与图表分析 |
2.1.5 连锁图谱构建与QTL分析 |
2.1.6 DNA 提取 |
2.1.7 PCR反应体系及凝胶电泳检测 |
2.2 实验结果 |
2.2.1 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与分布 |
2.2.2 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2.2.3 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定位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三章 水稻苗期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最长根长QTL qLRL4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种植方法 |
3.1.3 性状考察 |
3.1.4 统计与图表分析 |
3.1.5 连锁图谱构建与QTL分析 |
3.1.6 DNA 提取 |
3.1.7 PCR反应体系及凝胶电泳检测 |
3.1.8 RNA 提取 |
3.1.9 cDNA反转录程序 |
3.1.10 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qRT-PCR)程序 |
3.2 实验结果 |
3.2.1 双亲和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根系性状表型差异 |
3.2.2 RIL群体各根系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3 RIL群体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
3.2.4 最长根长QTL qLRL4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确定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枣与酸枣杂交后代花与果实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果树性状遗传规律分析研究 |
1.1.1 果实外观遗传分离规律 |
1.1.2 果实内在营养指标遗传分离规律 |
1.2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研究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枣与酸枣杂交后代花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枣与酸枣杂交后代花性状分离结果分析 |
2.2.2 枣与酸枣杂交后代花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3 枣与酸枣杂交群体花性状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3.1 枣与酸枣杂交群体花性状的分离 |
2.3.2 枣花表观性状间的相关性 |
2.3.3 枣花表观性状的遗传倾向 |
第3章 枣与酸枣杂交后代花性状遗传混合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亲中优势分析 |
3.2.2 遗传效应分析 |
3.2.3 遗传参数估计 |
3.3 讨论 |
3.3.1 亲中优势分析 |
3.3.2 遗传混合分析 |
第4章 枣与酸枣杂交后代果实遗传倾向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果实外观性状遗传分离结果分析 |
4.2.2 果实外观性状聚类分析 |
4.2.3 果实内在营养物分离结果分析 |
4.2.4 果实内在营养物指标聚类分析 |
4.2.5 果实性状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枣与酸枣杂交后代果实性状分离 |
4.3.2 果实指标间的相关性 |
4.3.3 果实指标的遗传倾向 |
第5章 枣与酸枣杂交后代果实性状混合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2.1 亲中优势分析 |
5.2.2 遗传效应分析 |
5.2.3 遗传参数估计 |
5.3 讨论 |
5.3.1 亲中优势 |
5.3.2 遗传混合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对杂交水稻亲本生长发育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穗异常突变体tutou4的鉴定及基因定位[J]. 宋远辉,花芹,林泉祥,郑思怡,欧阳晨林,杨晔,孙家猛,陈庆全,李金才,张海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5)
- [2]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 岳丽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结合QTL-seq和连锁分析发掘水稻中胚轴伸长相关QTL[D]. 刘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澳洲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种后代的筛选和鉴定[D]. 宋丽双. 扬州大学, 2021(09)
- [6]甘蓝型油菜耐低温配合力分析与耐低温基因的功能研究[D]. 张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7]两个水稻材料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初步分析[D]. 鄢柳慧. 广西大学, 2021(12)
- [8]水稻穗长QTL qPL5和抽穗期QTL qHd2-1的定位与效应分析[D]. 陈志爱. 扬州大学, 2021(08)
- [9]水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分析和最长根长QTL qLRL4的精细定位[D]. 田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10]枣与酸枣杂交后代花与果实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 杨植. 塔里木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