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浮力问题的已见(论文文献综述)
孙鹏飞[1](2020)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水动力性能研究及参数优化》文中指出国际海洋科学界将水深6500米以深的区域定义为“深渊海沟”,简称深渊,把专门研究深渊内的海洋科学称为深渊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质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前沿科学。作为深渊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下潜深度更大、作业时间更长的全海深潜水器在深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潜水器类型不同,则各自水动力特点也不同,水动力研究的重点亦有所差别。对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随着水深的增大和下潜上浮距离的增长,如何通过运动优化实现快速的水面与海底间迁移;如何通过外形优化减少阻力,降低能源消耗,保证长时间的水下可作业时间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水动力问题,使得水动力学科在全海深潜水器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动力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潜水器的经济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等。本课题以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在研发的“彩虹鱼”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相关水动力性能研究,通过研究进而对潜水器参数进行优化,旨在为潜水器研制提供技术支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本文分别对现有国内外全海深无人和载人潜水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全海深潜水器的功能和性能。从水动力性能研究方法出发,概述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流体动力学三种不同的方法。同时介绍了潜水器进行水动力性能的主要内容包括阻力计算、型线优化设计以及下潜上浮过程速度和姿态模拟,并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综述。(2)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别开展了潜水器直航和垂直下潜上浮工况下数值计算研究。为了建立精确有限元网格模型,分别开展了计算域尺度、网格大小等因素敏感性研究以及不同的湍流模型在直航和下潜上浮阻力计算中的适用性研究,并选取合适的湍流模型,通过与已有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网格模型和湍流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直航、多角度下潜上浮不同工况进行流体仿真,获得不同速度下的阻力及有效功率,通过流场云图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流场性能。(3)本文对潜水器的阻力性能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型线的方式获得了阻力较小的外形方案。从前进工况的流场云图和速度云图出发,研究了潜水器的阻力性能,将艏部型线作为优化目标,在Isight中搭建了CATIA-ICEM CFD-Fluent一体化优化平台,并采用了试验设计、克里格近似模型和自适应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式,通过优化分析得到了优化后的潜水器外形模型,降低了运动阻力。(4)本文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运动进行研究,获得了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运动性能。以下潜运动作为计算工况,在不考虑舵力的情况下,分别将下潜运动看成二维平面内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具有加速度、角速度的二维平面运动,并对每种运动情况分别展开分析。当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时,对压载铁三种不同的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运动方程并使用Matlab软件对每一种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下潜时间随压载铁重量等参数的变化关系,直观的表达出不同参数对于下潜的影响。看成是具有加速度和角速度的运动时,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建立无动力下潜运动模型并进行仿真,得到了下潜运动轨迹、速度变化曲线等结果,获得了下潜运动性能。本文具体研究意义如下:(1)本文建立了一套适用性好的数值计算模型,不仅可以为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为其他水下物体进行流体仿真提供一定的参考。(2)本文较全面的对潜水器前进后退和多角度下潜上浮各个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多航速下的阻力与有效功率,可以为潜水器后续进行推进系统配置提供理论依据。(3)本文通过所获得的潜水器三维模型,不仅改善了阻力性能,也可以对潜水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所设计的优化流程也可以为工程人员进行水下装备型线、结构等优化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4)本文对潜水器的无动力下潜运动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潜水器后续的潜浮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汪柳平[2](2005)在《中学物理前概念转化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及过程特征属性的概括和描述,是物理思维的基本形式。物理概念既是物理学的基础,又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人们已经意识到,学生已有的一些错误的、不妥的、不完整的物理前概念对建立、接受、理解和运用物理科学概念的影响,是物理概念难教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中学物理前概念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物理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教育学、建构主义、结构课程理论为指导,针对大量的存在于我国学生头脑中的某些前概念阻碍建立、接受、理解科学物理概念现象,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经过实践检验的便于教师操作的教学模式,并讨论了此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将物理前概念转化为科学物理概念上的一些优势。主要研究如下: 1、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谈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关于物理前概念的普查、成份分析和成因分析。 2、通过对“物理前概念测试”习题的统计,验证物理前概念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性和同一前概念年级差异,指出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转化学生物理前概念的作用并不理想。 3、在已有的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基础上,借鉴“激活式教学方法”,提出实现前概念转化的课前、课堂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教学进行了教学实验,得出了一些积极性结论。
陈嘉文[3](2019)在《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等压力日益增大。坡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缓解各种城市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坡地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发展将不可避免会遇到地下水的问题,无论是阻水结构还是减压抗浮结构,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干扰地下水环境,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升高或降低、地下水流量的增加或减少,进而改变土体结构及其工程性质、危害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安全、恶化地下生化环境或影响地表植被生长等。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分析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利用GeoStudio软件分析多种类型的地下结构物及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规律,并探讨影响坡地渗流的几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2)分析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利用GeoStudio软件分析两种类型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及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规律,并探究上下游地下空间开发顺序、留空宽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3)制作并改进一套二维渗流试验砂槽模型,重点研究结构物端部有无绕流、上下游变水头差及变嵌入深度条件下的渗流场变化规律。(4)分析绕渗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将二维剖面渗流计算软件GeoStudio与多层渗流计算程序进行对比,验证多层渗流计算程序可用于三维绕渗的影响分析。利用多层渗流计算程序分析绕渗带来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并得到何种情况下绕渗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
沈聪[4](2019)在《圆碟形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与空抛入水研究》文中指出圆碟形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水下滑翔机,其突破了传统水下滑翔机的外形设计思路,采用轴对称的圆碟形机身,无需长距离的回转运动,通过内部滑块的调节即可实现运动方向的改变,机动性更好、更适合小水体内的机动运动。本文以课题组自行设计研发的圆碟形水下滑翔机样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滑翔机的稳态运动方程并利用CFD技术建立了圆碟形水下滑翔机的外形设计分析方法,进而分析了导流沿、机身高度对其水动力和运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导流沿结构会增加单位垂直高度对应的水平滑行距离,但也会降低水平方向的滑行速度;机身高度的降低会增大水平方向的滑行速度,但不影响单位垂直高度对应的水平滑行距离。然后,考虑到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内部滑块运动的影响,本文将滑翔机视为一多质点系统,建立了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基于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外形轴对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满足其全方位操纵性的特殊粘性水动力计算方法。然后对圆碟形水下滑翔机的典型运动(包括水平方向的锯齿形运动、垂直方向的锯齿形运动和全方位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行而且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最后,基于有限体积法研究了静水中圆碟形水下滑翔机的空抛入水问题。为说明本文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首先模拟了小球入水过程,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可信,可以用于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入水问题的研究。然后基于已验证有效的数值模型,讨论了初始入水速度与角度对入水过程中滑翔机姿态、轨迹及冲击载荷的影响。
黄云[5](2012)在《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标把课堂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生生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当前“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但从目前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物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较为难学并且有一定畏惧心理的学科,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比较难教的学科。这种难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讨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蕴涵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课题研究从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现实出发,借助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在对我校部分学生的讨论式学习素养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式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对讨论式教学的一般模式进行了探索,对初中物理教学中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开展讨论式教学活动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概况;第三章是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概述;第四章是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第五章是对讨论式教学法实施效果的总结和思考。
王洁[6](2015)在《“我参与”课堂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文中指出课程改革几十年,全国各省市响应课改号召,各地课改进程从不间断,成功案例在各地市层出不穷,课改在各地百花齐放。如何能做到以人为本,完成基础教育改革目标,成为每一个坚守教育一线教师的终生课题。本文是响应新乡市一中提出“我参与”课堂模式的号召,是物理学科实施“我参与”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我参与”课堂模式以导学案为学生的学习导向,教师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重新整合教材及知识点,编制出合适学生合作学习的资料。“我参与”课堂模式主要以预习、探究、训练三个环节为主,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我参与”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师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掌控,对学生的评价原则。针对这一课堂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分析了“我参与”课堂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影响以及该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给出了“我参与”课堂模式的具体流程及操作策略。相应的教学实验表明:“我参与”课堂模式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方面有显着效果,特别是学生合作对提高学生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谷思雨[7](2019)在《银川河东机场小样本雷暴中尺度分析及分类客观预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从航空气象业务保障实际出发,为建立银川河东机场雷暴天气分类预报模型,在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80mm的严重干旱区,针对河东机场雷暴天气小样本数据,进行了中尺度天气背景分析,将数据进行业务映射,并利用峰度偏度系数、χ2以及Q-Q图进行检验,表明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线性、非线性以及人工智能建立模型,试用表明预报能力较好。由于本文研究的机场位于中国所有省会城市年降水量最少的城市,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80mm,并且机场建成时间较晚,资料记录较少,因此对发生在银川河东机场的雷暴天气进行年际、逐月、逐旬、逐候、逐时、持续时间多种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河东机场年雷暴日数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2)雷暴主要发生在7月份;雷暴高发月份正值机场航班起降暑运高峰,对航班影响较大。(3)7月下旬尤其是第六候出现雷暴日数相对较多。(4)15:00-16:00以及20:00-21:00是机场发生雷暴最频繁的两个时段。(5)在机场雷暴个例中,56%个例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h,41%的持续时间在13h,3%的持续时间达到3h以上。针对机场雷暴天气进行中尺度系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雷暴大风天气,500hPa存在显着气流汇合区的可能性较高。(2)雷暴大风和降雨天气,银川北部蒙古地区存在南北、东西走向的中尺度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叠加;银川周围存在24h降温区。(3)雷暴降雨天气,银川附近中尺度系统呈南北走向;北部蒙古地区同样存在南北走向中尺度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叠加;700以及500hPa银川西部存在冷中心。在本地航空气象业务实践中,常规气象要素原始量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航空气象保障的本质需求,为了客观、定量地对伴随不同天气现象的雷暴过程进行预报,从航空气象保障实际出发,在天气学原理的指导下,根据河东机场航空气象保障需求及相关物理量参数对雷暴样本进行业务映射分级转化,分别对机场雷暴伴随大风、降水等不同天气现象进行业务映射。并采用峰度偏度系数、χ2以及Q-Q图3种方法对映射后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按天气现象分类的样本服从正态分布,未分类样本基本服从。针对小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种客观预报模型,选取其中效果较好的模型对雷暴伴随的天气现象及强度进行预报。依据强对流发生的“配料法”分析思路,选取与雷暴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参量作为预报因子,分别对分类以及未分类样本建立线性、非线性、BP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机(SVM)预报模型。将因子回代验证,发现分类样本的线性以及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情况与样本值高度近似,而未分类样本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主要原因是未分类样本业务映射转换数值没有严格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将预报模型于2017年投入河东机场进行试用,结果表明,对于各种天气现象的预报,每种模型预报效果各有差异:(1)BP神经元网络以及SVM方法对天气现象的预报准确率较高,达到66.7%,针对弱雨以及大风和降雨同时出现天气的预报尤为突出。(2)分类逐步回归模型对弱雨强度预报准确率较高,高达75%。(3)分类多元回归模型对强降雨强度预报准确率较高,达到66.7%。(4)分类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大风和降雨同时发生的强度预报较好,达60%。文中5种模型各自存在优势和缺点,根据不同预报模型的性质,采取整体最优化设计,利用各自优势综合设计业务流程:首先利用BP神经元网络和SVM模型对雷暴天气现象进行判断,随后利用分类逐步、多元以及非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弱雨、强雨或大风以及大风和降雨同时发生的雷暴天气现象进行强度预报。结合短时预报系统的基本原则,在软件工程学原理的指导下开发了雷暴业务预报系统,功能模块包括:1资料收集,2资料处理,3天气现象预报,4天气强度预报,5生成预警预报文档,6消息推送;该系统实现了银川河东机场雷暴预报模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雷云[8](2019)在《海底管道气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天然气需求量不断攀升,水下油气开采规模逐渐扩大,海底管道发生泄漏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本文针对油气开发工程中潜在的泄漏事故,研究了水下气体泄漏扩散运动行为,对海底管道泄漏扩散计算模型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为防止泄漏事故发生和泄漏应急处置提供评估工具。首先,提出了海底管道气体泄漏率计算模型,探索管道泄漏点处气体出流运动行为。在气体状态方程中考虑变化的压缩因子,根据泄漏孔径将计算模型分为小孔模型、管道模型和大孔模型;利用MATLAB对大孔模型的管内亚临界流、泄漏孔临界流和管内与泄漏孔均为亚临界流的两种情况进行编程计算;以某10m水深输气管道为例,对泄漏率等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其次,建立了海底管道气体泄漏扩散模型,研究泄漏气体在水体中的运动行为。利用Fluent中的VOF模型模拟了水下气体泄漏扩散运动行为,通过水槽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讨论了管道内压、海流速度、泄漏孔径对气体泄漏扩散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管道内压下海水中剩余气体的形态以及气体扩散至海面时对自由表面的影响。最后,针对海底管道破损泄漏问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建立了ANP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基于德尔菲法和三角模糊数,邀请专家对各风险因素进行相互影响重要度评判,使用MATLAB软件完成极限超矩阵和全局权重向量的编程计算;以南海荔湾某在役输气管道为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结果与事故统计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模糊ANP的失效风险综合评价的合理性;另外,通过事件树分析方法给出海底管道泄漏概率计算公式。
蔡玉川[9](2017)在《倾斜油藏蒸汽驱中后期开发技术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辽河油田齐40块全面开始蒸汽驱工业化实施,共转驱149个井组,动用石油地质储量3774万吨。目前,齐40块蒸汽驱处于开发中后期,已经进入了剥蚀调整阶段,如果仍然使用常规蒸汽驱技术则产量持续递减是必然的;另外,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区域内油层倾角>10°井组占据较大比例,其中仅倾角≥15°井组就有22个,占总井组数的22/149≈1/7;油层倾角的存在加剧了蒸汽超覆,对中后期开发效果影响严重,齐40块蒸汽驱目前的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本文针对齐40块地质特征和生产实际问题,深入开展高倾角油藏蒸汽驱中后期如何改善开发效果的理论和实(试)验研究工作,对缓解齐40块蒸汽驱当前的生产矛盾有明显作用,对提高我国蒸汽驱整体技术水平也是有重大意义的。在文中,通过对倾斜油藏蒸汽驱过程油、汽(水)运移规律理论分析,建立了倾斜油层中油汽运移力学模型,揭示了油层倾角与蒸汽运移方向、蒸汽超覆程度的关系。根据运移规律提出了倾斜油层重力辅助蒸汽驱新的技术方案,给出了应用新技术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技术参数。本文这一结果对倾斜油藏蒸汽驱改善开发效果、优化注采参数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依据因次分析和液流相似原理,提出了6个可用于模拟蒸汽驱油藏生产实际的相似准则;提出了模型与原型参数之间相互转换的计算方法,设计制造了蒸汽驱比例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在此基础上进行倾斜油藏蒸汽驱比例物理模拟实验,取得了与齐40块生产实际相符合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油层倾角≥12°时,规则井网注汽井上倾部位生产井与下倾部位生产井相比较,上倾部位生产井蒸汽突破时间要提前8年左右,即在蒸汽驱有效时间内蒸汽几乎不可能到达下倾部位生产井,必须调整注汽井位置才能取得蒸汽驱预期效果。采用蒸汽腔高部位在油层顶、底部发育的速度差来表征蒸汽超覆程度,提出了一种蒸汽超覆程度分析方法和减缓蒸汽超覆措施。指出当油层倾角≥10°之后,应根据油层的厚度不同,确定不同射孔位置,单层厚度在2m5m的油层射开下部2/3、单层厚度大于5m的油层射开下部1/2;要根据油层的倾角不同来确定注汽井在井组中的不同位置,015°油层倾角,注汽井位于井组中心;1525°油层倾角,注汽井位于距离下倾3/7处;>25°油层倾角,注汽井位于距离下倾3/8处。基于齐40块高倾角油藏实际,以追求原油采收率、热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本文提出了倾斜油藏蒸汽驱中后期反九点井网调整方法。研究表明采用70m井距、反九点井网比较适合目前齐40块倾斜油藏蒸汽驱;在此井距、井网基础上,优选出了不同倾角油藏注汽井位置为:010°情况,注汽井位于距低部位生产井70m;11°20°情况,注汽井位于距低部位生产井60m;>20°情况,注汽井位于距低部位生产井46m;研究表明,倾斜油藏蒸汽驱高部位井产液量为低部位井的1/5时开发效果较好;在蒸汽驱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最优注采参数。本文还应用Petrel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应用CMG-STARS软件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数值模拟完成了4个典型井组的生产历史拟合,给出了生产动态分析结果,依据典型井组蒸汽驱数值模拟结果,提出齐40块倾斜油藏蒸汽驱中后期的接替开发方式可采用间歇汽驱或考虑重力辅助作用的连续蒸汽驱,部分区块可采用分层蒸汽驱方式。在文末,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倾斜油层重力辅助蒸汽驱新技术可行性,确定了现场施工可用注采参数、收到了较好增产效果。经过采用本文新技术,试验区内有8口汽窜井已恢复正常生产;试验区日产油由原来的150吨上升到最高206吨,目前日产油177吨;截至目前,节约注汽量55000吨,增加产油量4760吨,油气比从试验前的0.13上升到目前的0.18,创经济效益920万元。成功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重力辅助蒸汽驱新技术是倾斜油藏(地层倾角≥120左右)蒸汽驱中后期有效增产技术之一。与本文试验条件相近的油藏,建议可考虑应用重力辅助蒸汽驱新技术来改善蒸汽驱效果。
武智俊[10](2018)在《扬州地区初中生物理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阶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以核心素养为核心框架全面推行,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托于课程进行,因此不同学科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分别承担着不同的部分,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分成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而初中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因为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探究非常重要,所以笔者选取科学探究为切入点,研究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本文主首先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根据一些比较权威的专家学者的理论总结了科学探究素养的概念,科学探究素养的水平层次划分,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意义和内涵。并且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理论依据。其次笔者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扬州市范围内的初中师生进行调查来研究当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合理性,问卷经过多次试问卷和反复修改,最终得到了比较全面详实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笔者总结出当前科学探究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三大不足之处并进行了归因性的分析。随后笔者根据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继续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通过这一系列的策略分别解决科学探究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点,从而完善整个科学探究素养培养体系。之后笔者将上述策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去,研究了策略具体融入教学过程的方式,案例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实验课、课后探究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具体的详细教案介绍了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策略如何灵活融入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在教案中具体如何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点,笔者都进行了标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章的最后笔者对整个研究的全过程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展望,期待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二、一个浮力问题的已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浮力问题的已见(论文提纲范文)
(1)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水动力性能研究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全海深潜水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潜水器水动力性能研究方法及现状 |
1.3.1 水动力性能研究方法概述 |
1.3.2 潜水器水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可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数值模型建立 |
2.1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数值计算方法原理 |
2.1.1 控制方程建立 |
2.1.2 边界条件 |
2.1.3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和离散格式 |
2.1.4 非结构网格划分方法 |
2.1.5 离散方程求解 |
2.2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主尺度参数 |
2.3 潜水器直航工况数值模型建立 |
2.3.1 计算域尺度敏感性分析 |
2.3.2 网格尺度敏感性分析 |
2.3.3 湍流模型选择 |
2.3.3.1 湍流模型概述 |
2.3.3.2 前进方向计算湍流模型对比 |
2.3.3.3 前进工况数值模型试验验证 |
2.3.3.4 后退方向计算湍流模型对比 |
2.3.3.5 后退工况数值模型试验验证 |
2.4 潜水器垂直潜浮工况数值模型建立 |
2.4.1 计算域尺度敏感性分析 |
2.4.2 网格敏感性分析 |
2.4.3 湍流模型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阻力及有效功率预报 |
3.1 直航工况阻力及有效功率预报 |
3.1.1 前进方向阻力及有效功率预报 |
3.1.2 后退方向阻力及有效功率预报 |
3.2 上浮工况阻力及有效功率预报 |
3.3 下潜工况阻力及有效功率预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潜水器艏部型线优化研究 |
4.1 优化问题描述 |
4.2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建立 |
4.2.1 设计变量确定 |
4.2.2 约束条件设定 |
4.2.3 目标函数设定 |
4.3 基于Isight平台的潜水器阻力优化 |
4.3.1 Isight软件简介 |
4.3.2 优化具体流程 |
4.3.3 潜水器参数化建模 |
4.3.4 有限元网格划分模块 |
4.3.5 阻力计算模块 |
4.3.6 DOE试验设计 |
4.3.6.1 试验设计方法概述 |
4.3.6.2 试验设计方案及局部优化分析 |
4.3.7 近似模型搭建 |
4.3.7.1 近似模型理论概述 |
4.3.7.2 Kriging模型建立 |
4.3.8 优化算法选择及优化分析 |
4.3.8.1 全局优化算法概述 |
4.3.8.2 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无动力下潜运动研究 |
5.1 概述 |
5.2 无动力下潜上浮运动数学模型建立 |
5.3 无“位移加速度&角加速度”项无动力下潜运动研究 |
5.3.1 压载铁位于重心下方 |
5.3.1.1 运动方程建立 |
5.3.1.2 不同攻角水动力系数计算 |
5.3.1.3 压载铁重量与下潜时间关系 |
5.3.2 压载铁位于潜水器艏部 |
5.3.2.1 运动方程建立 |
5.3.2.2 方案设计 |
5.3.2.3 计算结果及讨论 |
5.3.2.4 小结 |
5.3.3 压载铁位于潜水器艉部 |
5.3.3.1 运动方程建立 |
5.3.3.2 方案设计 |
5.3.3.3 计算结果及讨论 |
5.3.3.4 小结 |
5.4 考虑“位移加速度和角加速度”项无动力下潜运动研究 |
5.4.1 运动方程建立 |
5.4.2 无动力下潜运动仿真 |
5.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专利 |
(2)中学物理前概念转化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一、时代发展对物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及物理教育的现状 |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 |
三、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
第二部分 关于物理前概念 |
一、物理前概念的定义 |
二、物理前概念的特点 |
三、错误前概念的成因分析 |
四、物理前概念对物理概念建立的作用 |
第三部分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四部分 非科学的物理前概念转化的理论依据 |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及其由来 |
二、物理概念的建构性实质 |
三、当今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解释 |
四、当今建构主义对教学的解释 |
五、当今建构主义对概念转化的理解 |
第五部分 转化错误物理前概念教学的策略 |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
二、什么是前概念转化的策略 |
三、在建构主义下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 |
第六部分 关于转化非科学物理概念的实验研究 |
研究一、关于中学生物理前概念对调查 |
研究二、促进学生物理前概念转化的教学研究 |
第七部分 综合讨论与教学启示 |
一 实践方面总结 |
二 理论方面总结 |
第八部分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的不足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实施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物理前概念调查试题 |
附录二 高中物理前概念调查试题 |
附录三 “浮力”前测试题 |
附录四 “浮力”后测的题 |
附录五 “牛顿第一定律”前测试题 |
附录六 “牛顿第一定律”后测试题 |
附录七 初二学生名单及物理概念前、后测成绩 |
附录八 高一学生名单及物理概念前、后测成绩 |
(3)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渗流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 |
1.2.2 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
1.2.3 地下水环境对城市地质环境的作用 |
1.2.4 坡地地形渗流特性的研究 |
1.2.5 地下结构物阻水作用的计算方法 |
1.2.6 减压抗浮法的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2.1 坡地地形地质及常见地下结构物 |
2.1.1 坡地地形地质 |
2.1.2 常见地下结构物 |
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2.2.1 GeoStudio软件介绍 |
2.2.2 模型几何、网格和材料性质 |
2.2.3 自由溢出面的处理 |
2.2.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2.3 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2.3.1 单个大型结构物的影响 |
2.3.2 防渗墙或防渗帷幕的影响 |
2.3.3 减压抗浮方法中集水结构物的影响 |
2.4 对影响坡地渗流的几个因素的探讨 |
2.4.1 成层土的影响 |
2.4.2 上游远场地下水位的影响 |
2.4.3 坡度的影响 |
2.4.4 降雨的影响 |
2.5 减少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3.1 下游开发新结构对上游既有地下结构物的影响 |
3.2 上游开发新结构对上游既有地下结构物的影响 |
3.3 对影响坡地渗流的几个因素的探讨 |
3.3.1 地下结构物间留空宽度的影响 |
3.3.2 地下结构物嵌入比的影响 |
3.4 减少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绕渗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4.1 绕坝渗流的计算 |
4.2 二维渗流试验 |
4.2.1 试验模型 |
4.2.2 试验目的及试验条件 |
4.2.3 试验操作方法 |
4.2.4 试验结果分析 |
4.3 三维绕渗有限元分析 |
4.3.1 多层渗流计算程序 |
4.3.2 留空宽度对三维绕渗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圆碟形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与空抛入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下滑翔机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外形水下滑翔机研究现状 |
1.2.2 翼身融合形水下滑翔机研究现状 |
1.3 空抛入水问题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外形设计研究 |
2.1 引言 |
2.2 机构简介与平衡方程 |
2.3 外形设计方法的建立 |
2.3.1 样机参数 |
2.3.2 水动力分析 |
2.3.3 运动速度分析 |
2.4 外形设计的研究 |
2.4.1 导流沿的影响分析 |
2.4.2 机身高度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动力学建模与三维运动仿真 |
3.1 引言 |
3.2 动力学模型 |
3.2.1 运动学方程 |
3.2.2 动力学方程 |
3.2.3 粘性水动力方程 |
3.2.4 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 |
3.3 运动仿真 |
3.3.1 水平方向的锯齿形运动 |
3.3.2 垂直方向的锯齿形运动 |
3.3.3 虚拟系泊时的全方位运动 |
3.4 本章小结 |
4 圆碟形水下滑翔机空抛入水研究 |
4.1 引言 |
4.2 小球入水验证 |
4.2.1 基本理论 |
4.2.2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
4.2.3 网格设置及无关性验证 |
4.2.4 数值方法验证 |
4.3 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入水过程模拟 |
4.3.1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
4.3.2 网格设置及无关性验证 |
4.3.3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原则和主要内容 |
1.4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
第二章 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概况 |
2.1 课题研究的假设与界定 |
2.2 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2.3 讨论式教学法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的现状 |
2.4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及学生讨论式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章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概述 |
3.1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
3.2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
3.3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
第四章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4.1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条件 |
4.2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
4.3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
第五章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效果的总结和反思 |
5.1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效果的总结 |
5.2 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效果的反思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我参与”课堂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教学模式 |
2.1.2 自主学习 |
2.1.3 合作学习 |
2.1.4 “我参与”课堂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人本主义思想 |
第三章 “我参与”教学模式的流程及实施策略 |
3.1 基于导学案下的“我参与”教学模式的课堂环节 |
3.1.1 “我参与”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及编制流程 |
3.1.2 基于导学案的“我参与”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环节 |
3.2 “我参与”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策略 |
3.2.1 “我参与”教学模式下评价新理念 |
第四章 “我参与”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预期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材料 |
4.1.4 实验的内容及课程安排 |
4.1.5 干扰因素的控制 |
4.2 初中物理新授课“我参与”课堂模式教学及实施(教学案例) |
4.3 初中物理复习课“我参与”课堂模式教学及实施(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我参与”教学模式研究的结果及讨论 |
5.1 物理成绩比较分析 |
5.2 问卷统计情况 |
5.2.0 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 |
5.2.1 学生学习合作意识的变化 |
5.2.2 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 |
5.2.3 学生素质的提高 |
5.2.4 “我参与”教学模式的认可 |
第六章 “我参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结论与建议 |
6.1 实验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6.2.1 “我参与”教学模式的不足 |
6.2.2 本实验研究的不足 |
6.2.3 应用及推广“我参与”教学模式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物理成绩(满分70分) |
附录2:初中物理学习现状前测调查问卷 |
附录3:初中物理“我参与”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
致谢 |
(7)银川河东机场小样本雷暴中尺度分析及分类客观预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雷暴天气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银川河东机场雷暴的时间分布特征 |
3.1 银川河东机场雷暴的年际变化特征 |
3.2 银川河东机场雷暴逐月、逐旬、逐候的变化特征 |
3.3 银川河东机场雷暴逐时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雷暴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
4.1 银川河东机场雷暴伴随天气现象统计分析 |
4.2 银川河东机场雷暴天气500hPa环流背景 |
4.3 雷暴大风天气中尺度分析 |
4.3.1 低涡型雷暴大风天气中尺度分析 |
4.3.2 平直西风型雷暴大风天气中尺度分析 |
4.3.3 西北气流型雷暴大风天气中尺度分析 |
4.4 雷暴大风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4.1 低涡型雷暴大风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4.2 平直西风型雷暴大风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4.3 西北气流型雷暴大风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4.4 西风槽型雷暴大风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5 雷暴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5.1 低涡型雷暴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5.2 平直西风型雷暴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5.3 西北气流型雷暴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5.4 西风槽型雷暴降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
4.6 业务应用要点 |
第五章 业务映射 |
5.1 雷暴样本业务映射 |
5.2 转换方法研究 |
第六章 正态性检验 |
6.1 正态性检验意义 |
6.2 转换总体效果 |
6.3 多方法检验 |
6.3.1 偏度、峰度系数检验 |
6.3.2 χ~2正态检验 |
6.3.3 Q-Q图 |
6.3.4 原始资料正态性检验 |
6.4 小结 |
第七章 客观预报模型建立 |
7.1 预报因子的选取 |
7.2 逐步回归分析 |
7.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4 非线性回归分析 |
7.5 BP人工神经元网络 |
7.6 支持向量机(SVM) |
7.7 小结 |
第八章 业务预报效果检验及业务系统设计 |
8.1 业务预报效果检验 |
8.2 业务预报系统设计 |
8.2.1 业务预报系统构架 |
8.2.2 业务预报系统流程 |
第九章 结论 |
9.1 多尺度时间分布规律 |
9.2 中尺度分析 |
9.3 业务映射及正态性检验 |
9.4 客观预报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9.5 业务预报系统 |
9.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海底管道气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泄漏率 |
1.2.2 海底管道泄漏扩散 |
1.2.3 管道失效风险评价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海底管道气体泄漏率计算模型 |
2.1 模型概述 |
2.2 压缩因子的选取 |
2.3 计算模型 |
2.3.1 小孔模型 |
2.3.2 管道模型 |
2.3.3 大孔模型 |
2.3.4 大孔模型的编程计算 |
2.4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气体泄漏扩散理论 |
3.1 气泡羽流概述 |
3.2 水下油气泄漏扩散过程及特点 |
3.2.1 气体泄漏 |
3.2.2 油泄漏 |
3.3 水下气体泄漏扩散模型概述 |
3.4 水下气体泄漏扩散基本方程 |
3.4.1 气泡体积分数 |
3.4.2 质量控制方程 |
3.4.3 动量控制方程 |
3.4.4 热量控制方程 |
3.4.5 盐度及浓度控制方程 |
3.4.6 掺混方程 |
3.5 气体的溶解与质量迁移 |
3.5.1 水中气体的溶解度 |
3.5.2 质量迁移系数 |
3.6 气体水合物相关理论 |
3.6.1 水合物的形成 |
3.6.2 水合物的分解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底管道气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 |
4.1 CFD软件介绍 |
4.2 建模过程 |
4.3 水下气体泄漏扩散Fluent数值模拟 |
4.3.1 VOF方法介绍 |
4.3.2 湍流模型介绍 |
4.3.3 UDF设置及初始化 |
4.3.4 模型验证 |
4.3.5 气体泄漏扩散过程描述 |
4.4 水下气体泄漏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管道内压的影响 |
4.4.2 海流速度的影响 |
4.4.3 泄漏孔径的影响 |
4.5 不同管道内压下海水中剩余气体形态 |
4.6 对自由表面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底管道破损风险评估 |
5.1 基本理论 |
5.1.1 德尔菲法 |
5.1.2 三角模糊数 |
5.1.3 反模糊化 |
5.1.4 网络分析法 |
5.1.5 模糊综合评价 |
5.2 模糊ANP计算流程 |
5.3 实例分析 |
5.4 海底管道泄漏概率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倾斜油藏蒸汽驱中后期开发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蒸汽驱热力采油技术现状 |
1.2 蒸汽驱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
1.3 齐40块蒸汽驱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倾斜油层中油汽(水)运移规律研究 |
2.1 非倾斜油层中油汽(水)的运移规律 |
2.1.1 静态条件下油汽分离的机理 |
2.1.2 油层流体渗流过程中油汽的分异 |
2.2 倾斜油层中油汽(水)的运移规律 |
2.2.1 沿油层方向油汽的运移 |
2.2.2 垂直油层方向油汽运移 |
2.3 倾斜油层中影响油汽(水)运移的其它因素分析 |
2.3.1 非均质性的影响 |
2.3.2 开发井网的影响 |
2.3.3 注采参数的影响 |
2.4 倾斜油藏重力辅助蒸汽驱新技术方案的提出 |
2.4.1 新技术原理 |
2.4.2 操作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倾斜油藏蒸汽驱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3.1 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相似准则的导出 |
3.1.1 模型与原型的相似性 |
3.1.2 蒸汽驱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相似准则 |
3.1.3 模型与原型参数之间的转换 |
3.2 井网模型 |
3.3 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 |
3.3.1 模型本体 |
3.3.2 倾角12°倾斜油层蒸汽驱比例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
3.4 比例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步骤 |
3.4.1 实验前期准备 |
3.4.2 实验模型装填 |
3.4.3 模型密封 |
3.4.4 建立初始温度场 |
3.4.5 注入流体调试 |
3.4.6 实验运行 |
3.4.7 实验数据处理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汽超覆及其减缓措施研究 |
4.1 VanLookeren法分析蒸汽超覆 |
4.1.1 VanLookeren理论公式推导与解析 |
4.1.2 应用VanLookeren理论分析蒸汽超覆 |
4.2 数值模拟法分析蒸汽超覆 |
4.2.1 模型简介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油层倾角和油层厚度对蒸汽超覆程度影响 |
4.2.4 注汽速度对蒸汽超覆程度的影响 |
4.3 减缓蒸汽超覆的措施 |
4.3.1 调整射孔层位 |
4.3.2 优选注汽井位置 |
4.3.3 调整注汽速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网优化设计与调整方法研究 |
5.1 井网优化设计基本思路 |
5.2 高倾角部位油藏井网优化设计 |
5.2.1 油藏工程法设计结果与分析 |
5.2.2 数值模拟法设计结果与分析 |
5.3 倾斜油藏蒸汽驱井网调控对策 |
5.3.1 倾斜油藏蒸汽驱生产特征 |
5.3.2 注汽井位置优选方法 |
5.3.3 开发生产制度优选方法 |
5.4 倾斜油藏蒸汽驱后期反九点井网调整方法 |
5.4.1 沿油层倾斜方向调整井网 |
5.4.2 沿油层水平方向调整井网 |
5.4.3 反九点井网转变成五点井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注采参数优选与分析 |
6.1 影响蒸汽驱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
6.2 蒸汽驱热连通阶段注采参数优化 |
6.2.1 注汽强度优化 |
6.2.2 采注比优化 |
6.2.3 蒸汽干度优化 |
6.2.4 操作压力优化 |
6.3 蒸汽驱驱替阶段注采参数优化 |
6.3.1 注汽强度优化 |
6.3.2 采注比优化 |
6.3.3 蒸汽干度优化 |
6.3.4 操作压力优化 |
6.4 蒸汽驱蒸汽突破阶段注采参数优化 |
6.4.1 注汽强度优化 |
6.4.2 采注比优化 |
6.4.3 蒸汽干度优化 |
6.4.4 操作压力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后期接替开发方式优选与分析 |
7.1 典型井组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7.2 典型井组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
7.3 典型井组生产历史拟合 |
7.3.1 生产历史拟合的原则和指标 |
7.3.2 生产历史拟合的步骤 |
7.3.3 生产历史拟合结果 |
7.4 典型井组生产动态分析 |
7.5 典型井组“四场”分布特征 |
7.5.1 饱和度场分布特征 |
7.5.2 温度场分布特征 |
7.5.3 压力场分布特征 |
7.5.4 粘度场分布特征 |
7.6 倾斜油藏蒸汽驱中后期接替开发方式优化设计 |
7.6.1 分注合采 |
7.6.2 接替开发方式优选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倾斜油层重力辅助蒸汽驱新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
8.1 试验区块简介 |
8.2 重力辅助蒸汽驱新技术试验方案 |
8.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扬州地区初中生物理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科学探究素养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科学探究素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科学探究素养概念界定 |
2.2 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意义 |
2.3 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 |
2.4 科学探究素养理论基础 |
2.4.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
2.4.2 终身教育理论 |
2.4.3 建构主义理论 |
3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素养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目的 |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改进 |
3.3 调查的实施 |
3.4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5 主要结论与发现 |
4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策略研究 |
4.1 学生提出物理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
4.1.1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
4.1.2 建立物理模型培养学生问题转化能力 |
4.2 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策略 |
4.2.1 捕捉时机策略 |
4.2.2 智力激励策略 |
4.3 学生总结交流能力培养策略 |
4.3.1 实验报告的撰写 |
4.3.2 习题中培养学生评价反思能力 |
4.3.3 开展评价交流活动 |
5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科学探究素养实践案例研究 |
5.1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培养科学探究素养教学实践 |
5.2 以《压强》为例培养科学探究素养教学实践 |
5.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实验教学实践 |
5.4 习题课培养科学探究素养案例 |
5.5 指导学生课外科学探究案例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一个浮力问题的已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水动力性能研究及参数优化[D]. 孙鹏飞.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2]中学物理前概念转化的策略研究[D]. 汪柳平. 首都师范大学, 2005(12)
- [3]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D]. 陈嘉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圆碟形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与空抛入水研究[D]. 沈聪.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5]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 黄云. 苏州大学, 2012(10)
- [6]“我参与”课堂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D]. 王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7]银川河东机场小样本雷暴中尺度分析及分类客观预报方法研究[D]. 谷思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海底管道气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研究[D]. 雷云. 天津大学, 2019(01)
- [9]倾斜油藏蒸汽驱中后期开发技术优化研究[D]. 蔡玉川.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1)
- [10]扬州地区初中生物理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D]. 武智俊. 扬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