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儿童DE希望之光(论文文献综述)
尹晓峰[1](2019)在《上海儿童(78岁)动作能力评价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动作能力的发展不仅能够对其认知和社会性及人格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还会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与提升产生以及规律锻炼行为养成有着重要价值。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变革在给现代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以“健康”为主线的关爱行动开始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提高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趋势、有效促进动作能力的发展己经成为公共健康领域和教育各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世界各国已经相继开展了围绕动作能力发展评估的测评工具和相关措施,但是儿童动作能力的发展会受到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地域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如何有效借鉴欧美动作发展领域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同时,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评估体系,构建多维度的儿童动作能力发展模型,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研究,还能够为我国新时期儿童动作能力的促进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本研究在梳理当前国内外有关儿童动作发展特征和评价的研究进展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法、数理统计法等规范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对德国儿童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评工具“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试(DMT6-18)”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试(CMT-SH)”,并对上海市市区、郊区共计8个辖区共计6010名84至107月龄段的儿童进行了测试,形成了上海市7至8岁适龄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常模。其次,运用CMT-SH测评工具对733名上海适龄儿童的动作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基于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详细分析了个体约束特征层、身体活动特征层以及社会—物理环境特征层各因素对上海儿童动作能力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建立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修订基础上编制的“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试(CMT-SH)”包含5个动作能力维度共计9项测试任务,该测评工具的客观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较好。5个维度包括力量、耐力、精准控制协调性、时间压力协调性以及柔韧性。9项测试任务由6分钟跑、20秒跑、15秒侧向跳、40秒仰卧起坐、40秒俯卧撑、80克投掷球、立定跳远、平衡倒退走以及立位体前屈。2.按照月龄段和性别建立了7岁和8岁儿童动作能力5各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常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对儿童动作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3.本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对上海地区二年级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通过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分别检验了个体约束特征层面、身体活动特征层面以及社会—物理环境特征层面因素对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1)在个体约束特征值层,年龄因素在各维度动作能力方面并未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但是从动作能力发展总体水平来看,对动作能力发展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作为身体形态典型性指标的BMI指数以及心理学因素的身体能力自我感知度都对儿童动作能力分组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BMI指数的增加,儿童的动作能力发展呈现显着下降的趋势。而身体能力自我感知度则对儿童动作能力分组有着正向影响。(2)在身体活动特征值层,儿童性别角色定式以及年龄因素在身体活动水平与动作能力发展水平之间并未表现出显着性影响。每周身体活动量的增加,特别是校内体育活动水平的增加对于提升动作能力有着显着作用。同时,儿童每周身体活动推荐量也是有效抑制儿童动作能力向低水平方向下滑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3)在社会—物理环境层,家庭结构能够对儿童动作能力水平产生显着性影响,“核心家庭”中成长儿童动作能力显着高于其他两类家庭。父母在运动方面积极的支持和父母双方规律性的健身行为,都能够对儿童动作能力水平的分组产生正向作用,其中父亲的影响明显高于母亲。另外,地理因素也在儿童早期动作能力表现方面产生了显着作用。4.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社会生态学视角,逻辑推导出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五个系统,即构成微观系统的个体约束特征层、构成中观系统的身体活动特征层、构成外周系统的社会—物理特征层、构成宏观系统的政策方针指导层以及构成反馈系统的动作能力反馈层。这些层面中又包含了影响儿童动作能力的不同因素。该模型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了五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15)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文中研究表明序千百年来医学不断探索,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良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一直是医者的神圣使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
吴国军[3](2017)在《以微生物基因组为核心探究肠道菌群、饮食与人体健康的互作》文中研究指明肠道菌群失调不仅是肥胖、2型糖尿病等人体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疾病的重要因素。饮食干预调节肠道菌群是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细菌功能是菌株特异性的,若想理解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实现精准营养干预,必须要在菌株水平对肠道菌群进行解析。本论文基于临床膳食干预试验,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集成创新出一套在菌株/基因组水平分析元基因组数据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多组学数据分析,探究了高膳食纤维饮食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儿童和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找到了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关键肠道菌群成员,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阐明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我们发现小胖威利综合征和单纯性肥胖患儿干预前肠道微生物组无显着差异,在接受了一套富含不易消化碳水化合物组成的饮食干预后,两组儿童体重显着减少并且血脂、炎症等得到改善,同时肠道微生物组均发生显着且相似的变化。从元基因组数据中重构118个高质量细菌基因组草图后,利用相关分析寻找与干预后显着变化的尿液代谢物显着相关的肠道细菌,并在其基因组中寻找靶向功能基因,找到了22个与硫酸吲哚酚或氧化三甲胺相关且携带其前体产生基因的肠道菌群成员。此外,根据群落中成员丰度变化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得到18个基因组互作群,找到了以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为核心、可能对整体菌群结构起决定作用并与宿主健康改善显着相关的功能群。在一名小胖威力综合征儿童干预后的同一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5个B.pseudocatenulatum菌株。结合它们的全基因组数据及该患儿的粪便元基因组数据发现,5个菌株在干预过程中对膳食干预的响应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与生理指标之间存在菌株特异的相关性。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基因组微多样性,包括共有功能基因的不同拷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5个菌株对膳食干预的差异响应。基于前述膳食干预研究的数据,比较干预前后肥胖儿童肠道抗性基因组,发现干预后肥胖儿童的肠道抗性基因组多样性及丰富度均显着下降。构建抗生素抗性基因与携带它们的细菌基因组之间的分布网络,发现携带多种抗性基因的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中的成员作为网络图中的热点出现并在干预后显着减少。此外,我们发现高膳食纤维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改善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与患者的健康改善显着相关,其中肠道菌群利用膳食纤维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是改善患者健康的关键代谢产物。尽管在组装得到的154个细菌高质量基因组草图中,有141个细菌具有生成短链脂肪酸的遗传能力,但是仅有15个在干预后被富集,是在这个系统中真正有活性的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其多样性和总丰度越高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会有更好的改善。综上所述,本论文建立的元基因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在菌株/基因组水平分析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其他组学数据,能够系统性地识别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肠道细菌,该策略或可用于疾病临床研究中,推动肠道微生物组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转化。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4](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201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序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日益加剧,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51亿,而目前已达2.85亿,按目前
彭波[6](2016)在《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占一国家总人口的1/5以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HRB)不仅与其当前及以后健康状况有关,且影响到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做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促进工作,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保障。AHRB监测依赖于被访者对自我行为报告的准确度与坦诚度,且相关报告涉及高度敏感的问题。欠发达地区调查难度高、可操作性低等原因导致其AHRB问题被关注的较少,成为AHRB健康促进工作的短板与盲区。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定样本,调查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深入剖析,并提出健康促进对策。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之方法,充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多视角地整理、总结国内外AHRB的研究进展。其次,在现有研究经验的指导下,利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于2013年选取属于政府划定的欠发达地区的广安市中学生为样本,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其中男生628份,女生634份。用SPSS软件(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结论与现有文献报告加以对比,甄别欠发达地区AHRB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尝试对AHRB进行综合评分,总结特点、分析原因;继而评价现有AHRB的健康促进措施,结合欠发达地区AHRB问题与特点优化健康促进对策。文献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少子高龄化趋势严峻等问题,虽使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着提升,其成长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但也让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增多。AHRB已引起WHO等国际组织及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已于1990年建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并于1991年起每2年对全美青少年进行监测。而我国监测工作起步滞后、覆盖面不全、监测中断现象频发,北上广等大城市关注度较高,而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成为监测与研究的盲区。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经济转型等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成为AHRB的高发地区,欠发达地区青少年是健康危险行为集聚性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理论梳理发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主要以问题行为理论、危险保护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以及其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行为的产生机制、改变途径与干预方法。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经常喝软饮料(≥1次/d,12.75%,95%CI:10.9114.59%)、经常吃甜食(≥1次/d,18.64%,95%CI:16.4920.79%)均低于发达地区报告情况,但经常不吃早餐(≥4d/w,7.05%,95%CI:5.648.47%)的检出率较高。经常不喝奶制品的报告率为21.08%(95%ci:18.8223.33%),奶制品的饮用频数分布出现“双峰分布”的两极分化现象,每天喝奶制品(19.81%)和每天都不喝奶制品(18.7%,95%ci:16.6920.72%)人数均较多。(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运动锻炼与体力活动强度较大,但仍有20.84%的青少年缺乏锻炼。经常看视屏(≥2h/d)的检出率达35.02%(95%ci:32.3837.66%)、经常玩游戏(≥1h/d)为40.79%(95%ci:38.0843.51%)等静坐行为生活方式均存在,但检出率较低。为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静坐时间较长,70.44%的青少年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课外作业。(3)肢体暴力与语言暴力伤害的发生率较高,打架(31.45%,95%ci:28.8834.02%)、常被他人勒索财物(1.11%,95%ci:0.521.69%)、常受到肢体暴力伤害(1.36%,95%ci:0.722.00%)、常被恶意取笑(5.48%,95%ci:4.236.74%)行为存在。孤独感(12.60%)、自杀意念(19.26%)、离家出走意念(29.59%)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4)步行违规(3.57%)、骑车违规(36.61%)等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较低,但易导致溺水的行为检出率(12.92%)较高。(5)吸烟行为(20.29%,95%ci:18.0722.51%)与现有报告相近,但饮酒行为检出率较高(57.23%,95%ci:54.5059.96%)。初次吸烟与饮酒行为有低龄化趋势。在欠发达青少年中检出了毒品(1.03%)、镇静安眠药(5.15%)等精神成瘾类物质的使用行为,与大部分发达地区的报告率相似,但低于武汉与杭州等地的报告率。(6)57.5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一方面网络成瘾的表现,上网大多以聊天、娱乐、游戏为目的。赌博的自报率为12.83%。(7)不健康音像与书籍制品观看、边缘性行为以及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低于2005全国报告率。研究对象的ahrb平均得分为38.865(95%ci:38.07539.655),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大于高中生。除高中生组与亚组外,其他各组平均分都高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结果。ahrb具有性别上的差异性:男生吸烟、饮酒、喝软饮、玩游戏、违规骑车、危险游泳、网络成瘾、接触色情制品的检出率大于女生;而女生在孤独感、失眠、吃甜食、“向胖认同”、厌食、缺乏运动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一些ahrb具呈现学龄段方面的差异性:初中生喝软饮、遭受恐吓威胁等语言暴力、被冷漠对待、不行违规、骑车违规的报告率大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接触色情制品、赌博、喝酒、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的检出率更高。青少年吸烟、饮酒具有年轻化趋势。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但目前缺少积极、健全与系统的监测与干预措施。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欠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人口将迅速增多,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健康促进任务艰巨。因此,应在政策、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形成保障,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立体的、动态的监护网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与力量成立相关机构,促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干预与研究工作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徐江华[7](2019)在《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保障“物”的安全状态、决策“人”的安全行为、满足客舱“生态”安全。论文选题来自于科研项目与设计实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飞机客舱事故发生前的预防,综合运用工业设计、人机工学、航空安全等多学科知识交叉研究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理论,形成本土飞机客舱设施造型设计风格和创意特色,理论联系实践,为我国大飞机战略的研发与制造业服务。本论文主要从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与实践验证三个部分开展研究。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理论。飞机客舱安全人机就是研究“人—客舱设施—情景—文化与审美”之间安全和谐的关系。以航空安全为背景,以工业设计、客舱安全、人本主义、系统设计、人机工学、航空设计文化等理论为基础,以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和谐”设计为最终目标,从安全与舒适、人机与人因、生态安全三个方面构建飞机客舱设施安全人机设计内容。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原则。针对当前民航客机客舱客观现状调研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以大量优秀的飞机客舱设施设计作品作为研究依据,在实践中检验分析。通过系统研究与归纳分析,详细解析了飞机客舱设施安全人机“人因”要素、“物性”要素、情境要素、文化与审美要素;系统归纳出飞机客舱设施产品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基础原则、“物”的安全状态原则、“人”的安全行为原则、人与物和谐原则;安全人机设计理论、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安全人机设计原则揭示了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方法。通过TRIZ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功能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实现“物”的安全状态目标;以感性工学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外观特征与情感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决策“人”的安全行为目标;PSS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服务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达到“生态”安全目标。三个目标的实现,最终系统为乘客提供“安全和谐”的终极目标体验。实践验证。系统解析乘客活动空间主要设施—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及布局安全人机设计,构建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模型。基于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与方法,以正在研发的国产大型客机C929较典型的客舱区域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原创设计应用,通过实例验证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理论,探索基础理论的核心与设计新方向,满足国产大飞机客舱设施研发自主创新要求。
张强峰[8](2019)在《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文中认为身体素养是学生长期体育锻炼后的重要结果体现,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订与实施的主要目标,因此身体素养是《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重要导向。但作为新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身体素养的概念界定、评价体系、实施策略都等存在差异。在其制订与实施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养,注重学生身体素养的哪些方面不得而知。越早期的运动干预,对于青少年成年后体育锻炼、意志品质的影响越大。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身体素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拟全面、系统探究身体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历史演变与现实实施中的身体素养导向,剖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寄希望为《标准》促进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养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借助系统分析、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身体素养的内涵概念,哲学基础,指标体系进行重新界定,基于论文界定的身体素养,对我国《标准》(小学阶段)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并探析《标准》(小学阶段)修订中存在的不足。借助教育部《标准》测试数据复核的机会,在我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南部省份各选取1个省份,每个省份10所小学,共计对30所小学的2400名3-6年级小学生,3600名1-6年级小学生家长,12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身体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体现出有目的身体活动的知识,技能,理解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各种身体活动中的由内而外的综合表现,并能维持终身体育活动参与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技术和能力;运动的动机和行为;运动的规则和策略;运动的个人和社会属性四个方面。身体素养以一元论和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培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家校社的协同机制,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制订中,注重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重点来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发展,但也存在: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抑制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忽视学生发展的过程,抑制学生的运动规则和策略的发展;测试项目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忽视学生内在个体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趋于共性。《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学生方面存在着学生参与的认知有待提高,参与的态度有待端正,参与的动机有待强化;《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外界支持方面存在着父母与学校的协同度有待提高,学校运动场地配备有待落实,社会对于学校的支持有待量化。导致《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主体与客体的错位;素质与素养的差异。《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应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档案应对当务之急;构建强制与自由的测评体系面对长远发展;发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功能;呼吁家庭教育的理性回归。在《标准》的未来制订上,应健全测试体系,促进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拓展关注群体,提升《标准》实施的外环境,健全学生身体素养发展的社会属性;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学生身体素养中规则与策略意识的发展。
刘力生[9](2011)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在1999年和2005年版本基础上修订的,由高血压联盟(中国)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近百位专家,包括心内科、肾脏科、神经科、老年科和内分泌科等学科专家多次讨论编撰而成。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200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比较,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些社区高血压管理后的控制率超过60%。农村脑卒中死亡率呈增长态势;城市中老年人群高血压主要并发症——脑卒中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年轻人群中却是增加的。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防治策略应当基于心血管总体危险的评估(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随临床疾患)。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140/90mm Hg(1mm Hg=0.133kPa),≥65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是<150/90mm 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糖尿病、肾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降压目标为<130/80mm Hg;对高危患者管理应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改善如限盐、戒烟、减重、限酒、增加钾摄入量及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有意义的。5大类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特殊人群高血压需特别处理,如少儿、老年、妊娠、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等。由于健康医疗政策和水平的差别,在指南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两个不同级别的推荐(标准建议和基本建议),允许主管医师作出合适的选择。
邓奇[10](2018)在《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感知经验是人通过身体感官,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获取的经验。人们常通过感知经验来理解心理和抽象经验,逐步发展了对物理、心理及抽象世界的认识。感知经验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又受到生存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语言对比研究愈加重视认知机制的对比,试图比较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少学者通过认知的研究视角对比英汉语义范畴,且卓有成效,为英汉语义对比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感知形容词,它表述人们通过五大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性质、状态及变化。本文首先在共时层面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语义层面对比并解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然后通过历时研究讨论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和理据。本文对比英汉感知经验范畴的组织和形成,希冀可以更好地探究感知经验与概念表征及语言表征之间的关联,更全面地理解原型、认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和概念基块(Halliday&Matthiessen,1999)都体现了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在范畴和范畴化研究上具有一致的对象和目标,都旨在考察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识解经验。原型范畴理论关注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都关涉经验识解和范畴化,三者具有交叉点,且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它们在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上又具有互补性。我们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主体,融合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的理论和概念,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我们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本文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和数据,结合共时与历时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共时语料采自英国国家语料库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历时语料取自英汉历时词典和历时语料库。历时词典包括《牛津英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及《汉语大词典》。历时语料库主要包括赫尔辛基历史英语语料库和北大中文古代汉语语料库。我们在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早期现代英语时期及现代英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在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及现代汉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调查问卷包括自由列举问卷和典型性评分量表,考察了英汉语言使用者对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认知。我们得出以下发现:(1)原型成员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即触觉和空间觉形容词。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具有相同的生理感知机制,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英汉触觉、空间觉及嗅觉形容词范畴具有不同的原型成员。汉语味觉形容词的典型性显着高于英语同类词。子类词范畴中,英汉温度觉类词、宽窄类词、明亮类词、辣类词及香类词的典型程度相差较大,因为这些类感知经验在英汉文化模型中的显着性具有较大差异。感知经验不只是生理的产物,也是社会的、文化的产物。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差异源自英国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变迁。(2)原型特征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原型都是感官感知义,语义功能原型都是<描述语>和<属性>。英汉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构成原型关联,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构成原型关联。英汉温度觉类词的环境和触觉温度义与<描述语>存在原型关联,个体感受温度义与<属性>存在原型关联。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对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识解也具有一些共同点。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也具有一些差异。首先,英汉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存在差异,尤其是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形容词。在英汉文化模型中,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经验与认知域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同的紧密度和重要性。其次,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与语义功能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同。英语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和认知扫描存在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与其子类词在原型特征上的差异不是“客观”经验的对立,而是源自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上的差异。(3)原型成员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一直是触觉与空间觉形容词。在子类词中,英汉空间觉、视觉及听觉形容词范畴一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时期的变化最大,汉语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变化更显着。英汉味觉和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历时演变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文化模型中,感知经验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先验性存在,而是随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改变。原型成员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感知经验在社会文化中的变化。原型特征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语义特征原型一直是感官感知义。从子类词来看,英汉触觉、空间觉、味觉及听觉形容词的原型特征一直是感官感知义。由于受到英汉社会、历史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视觉形容词语义特征原型的演变存在较大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子类词范畴语义功能原型的演变存在差异,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认知扫描有所不同,表征的经验变化也存在差异。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变化,英汉语言使用者为了满足自身经验表达的需要,不断调整词的语义功能。总之,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的演变呈现出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可见,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是认知和文化的统一体。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具有相似性,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的识解具有共性。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又具有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文化模型方面也具有区别。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共同影响着原型的产生和发展。(4)范畴化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机制一直都是以转喻为主;都含有从目标域向始源域进行映射的隐喻,体现了隐喻的双向性。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以转喻为主。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依赖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而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是转喻,关联的理据性逐渐增强。汉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更多样。在上古汉语时期,汉语感知形容词通过转喻、形象象似等多种机制与原型实例关联在一起。自中古汉语时期起,汉语新增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显着减少,关联的理据性也逐渐减弱。这些差异与英汉语言体系的性质特点和整体演变有关。英语属于音素文字,是他源文字,英语字母与所指对象之间不存在象似性关联。而汉语是语素文字,作为自源文字,直接体现了汉先民对经验的划分和识解。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演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经验表达的需要,顺应语言内部自我调节机制。英语通过派生词来扩展词形,汉语通过复合词来增加音节。派生词和复合词分别满足了英语屈折语和汉语语素文字的特点。从认知视角来看,派生词的范畴化依赖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异同是英汉语言系统的特点、经验的表达需求、语言接触及认知机制等多个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综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源自英汉语言系统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又反映了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语言接触及社会变迁的需要,是语言系统内外“合力”的结果。本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几点创新:(1)本文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来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理论基础涵盖了共时和历时层面的研究,为今后的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理论借鉴;(2)本文通过语料库与问卷调查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两者的结合使用提高了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3)本文结合频率统计、标记性、历时研究及语言习得研究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该研究思路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二、肥胖儿童DE希望之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胖儿童DE希望之光(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儿童(78岁)动作能力评价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时代呼唤 |
1.1.2 儿童青少年动作能力发展的价值体现 |
1.1.3 儿童青少年动作能力评价的科研诉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预测试阶段测量对象 |
1.3.2 正式测试阶段测量对象 |
1.3.3 CMT-SH测量对象 |
1.3.4 问卷调查对象和量表测量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创新 |
2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研究进展 |
2.1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研究的重要术语和概念 |
2.1.1 动作与运动 |
2.1.2 动作能力 |
2.2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研究范畴 |
2.2.1 人类发展领域 |
2.2.2 人类发展阶段 |
2.3 儿童动作能力的相关研究 |
2.3.1 生物学因素与儿童动作能力关系研究 |
2.3.2 心理因素与儿童动作能力关系研究 |
2.3.3 社会学因素与儿童动作能力关系研究 |
2.4 儿童动作能力评价研究 |
2.4.1 动作技能类的测评工具 |
2.4.2 动作表现类测评工具 |
2.4.3 我国动作能力测评相关工具的修订与引进研究 |
2.4.4 儿童动作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2.5 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试(DMT6-18)概况 |
2.5.1 DMT6-8 测试体系构建背景 |
2.5.2 DMT6-18 测试体系的基本构成 |
2.5.3 DMT6-18 测试体系的结构 |
2.5.4 DMT6-18 测试体系的局限性 |
2.6 小结 |
3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模型 |
3.1.1 纽厄尔的约束模型 |
3.1.2 克拉克的山峰模型 |
3.1.3 沙漏模型 |
3.1.4 嵌套模型 |
3.2 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生物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3.2.2 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3.2.3 社会文化领域的理论基础 |
3.2.3 生态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3.3 小结 |
4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与上海常模建立 |
4.1 研究结果 |
4.1.1 CMT-SH预测试分析 |
4.1.2 CMT-SH质量分析 |
4.1.3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常模(7~8 岁)的建立 |
4.2 讨论 |
4.2.1 基于专家调查和测量数据完成了DMT6-18 的中文译制 |
4.2.2 CMT-SH在上海儿童中应用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
4.2.3 按照年龄和性别建立了上海地区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常模 |
4.3 结论 |
5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解释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个体约束特征层面对儿童动作能力影响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2 身体活动特征层面对儿童动作能力影响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3 社会—物理环境特征层面对儿童动作能力的影响 |
6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构建 |
6.1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社会生态系统因子综合分析 |
6.2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 |
6.2.1 微观系统 |
6.2.2 中观系统 |
6.2.3 外周系统 |
6.2.4 宏观系统 |
6.2.5 反馈系统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试DMT6-18 |
附录二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试CMT-SH |
附录三 :上海市“儿童敏感期动作能力”测试告家长书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与身体活动综合调查表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序 |
前言 |
1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
2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3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
4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
5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
6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
7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8戒烟 |
9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10低血糖 |
11.2减重手术的禁忌证 |
12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
1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
14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
15代谢综合征 |
16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
附录 |
附录1本指南常用名词术语英文缩略语释义 |
附录2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
1初诊 |
2随诊 |
附录3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 |
附录4常用降糖药(不包括胰岛素) |
附录5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 |
附录6高血压常用降压药 |
附录7常用调脂药物 |
附录8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方法 |
附录9常用体质指标 |
附录10常用实验室检查数据及换算 |
(3)以微生物基因组为核心探究肠道菌群、饮食与人体健康的互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肠道菌群参与人体健康 |
1.1.1 与肥胖有关的肠道菌群特征 |
1.1.2 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肠道菌群特征 |
1.1.3 肠道菌群失调或许是推动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
1.1.4 肠道菌群推动人体代谢性疾病发展的主要机制 |
1.2 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2.1 饮食是肠道菌群的重要调控因素 |
1.2.2 饮食中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2.3 饮食中蛋白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2.4 饮食中脂肪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2.5 益生元和益生菌 |
1.3 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常用测序平台简介 |
1.3.2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微生物研究 |
1.3.3 应用标记基因测序开展菌群研究 |
1.3.4 应用元基因组测序开展菌群研究 |
1.3.5 基于元基因组学如何开展菌群组成分析 |
1.3.6 基于元基因组学如何开展菌群功能分析 |
1.3.7 基于元基因组数据如何重构细菌基因组 |
1.4 菌株/基因组水平的肠道菌群研究 |
1.4.1 基因组差异及菌株特异性功能 |
1.4.2 以基因组为核心的元基因组学如何推动菌株水平的肠道菌群研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结合元基因组与代谢组学在基因组及互作群水平分析定位参与儿童遗传性肥胖的关键肠道菌群成员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元基因组数据测序及其质量的控制 |
2.1.2 非冗余基因集合的构建及其丰度的计算 |
2.1.3 共丰度基因集合(co-abundance gene group,CAG)的构建及分析 |
2.1.4 基因组互作群(genome interaction group,GIG)的构建 |
2.1.5 细菌CAG的基因组草图组装及组装质量的评价 |
2.1.6 基因组草图与参考基因组的比较 |
2.1.7 基因组草图的分类地位识别 |
2.1.8 元基因组数据中碳水化合物激活酶(carhohydate-active enzymes,CAZys)基因的识别及其丰度计算 |
2.1.9 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分析 |
2.1.10 功能分析 |
2.1.11 序列登录号 |
2.2 实验结果 |
2.2.1 膳食干预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
2.2.2 基因组互作网络的分析 |
2.2.3 膳食干预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
2.2.4 碳水化合物引起的肠道内代谢变化 |
2.2.5 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代谢物互作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文章附表 |
第三章 膳食干预对肥胖儿童的肠道抗性基因组的影响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集 |
3.1.2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识别 |
3.1.3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计算 |
3.1.4 共丰度基因集合(co-abundance gene groups,CAGs)的分类地位识别 |
3.2 实验结果 |
3.2.1 被改变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 |
3.2.2 被改变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类别及所对应抵抗的抗生素 |
3.2.3 识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宿主 |
3.2.4 抗生素抗性基因及其宿主的分布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文章附表 |
第四章 基因组微多样性是假小链双歧杆菌不同菌株对膳食干预响应有差异的基础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该名小胖威利综合征肥胖儿童的临床干预 |
4.1.2 元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
4.1.3 全基因组测序及数据的组装 |
4.1.4 基因组一般特征的预测 |
4.1.5 泛基因组的计算 |
4.1.6 比较基因组分析 |
4.1.7 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基因合成簇的识别 |
4.1.8 碳水化合物激活酶(Carbohydrate-Activated Enzymes,CAZys)的识别 |
4.1.9 统计检验 |
4.1.10 数据提供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膳食干预后改善的生理指标及改变的肠道菌群 |
4.2.2 五个B.pseudocatenulatum菌株对膳食干预的不同响应 |
4.2.3 B.pseudocatenulatum的泛基因组(Pan-genome)分析 |
4.2.4 B.pseudocatenulatum基因组的一般特征 |
4.2.5 B.pseudocatenulatum与其他Bifidobacterium种之间的比较 |
4.2.6 B.pseudocatenulatum基因组的微多样性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第五章 元基因组学分析寻找高纤维膳食改善2型糖尿病的肠道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元基因组测序及质量控制 |
5.1.2 非冗余元基因组基因集合的构建及基因丰度的计算 |
5.1.3 共丰度基因集合(Co-abundance gene groups,CAGs)的构建 |
5.1.4 细菌CAG的组装及分类地位的识别 |
5.1.5 元基因组数据中碳水化合物激活酶(carhohydate-active enzymes,CAZys)基因的识别及其丰度计算 |
5.1.6 肠道菌群整体的功能注释 |
5.1.7 ESP指数的计算 |
5.1.8 统计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干预后被显着改变的肠道菌群结构 |
5.2.2 基于基因的肠道菌群功能变化 |
5.2.3 对膳食纤维摄入有响应的特定菌株 |
5.2.4 利用ESPs预测干预的临床效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全文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 |
附录1 缩写及全称 |
附录2 仪器设备 |
致谢 |
博士期间已(待)发表的学术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已(待)发表的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 |
参加的科研课题 |
(4)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
1.2.1. 1 总体用药: |
1.2.1. 2 单一用药: |
1.2.1. 3 联合用药: |
1.2.1. 4 复方制剂: |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
2.2 药物分类 |
2.2.1 利尿剂 |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
2.2.3钙通道阻滞剂 |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
2.2.7. 1 硝酸酯类[34] |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
3.1 利尿剂 |
3.1.1 概述 |
3.1.2 分类 |
3.1.3 用药原则 |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2 钙通道阻滞剂 |
3.2.1 概述 |
3.2.2 CCB的分类 |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
3.2.3 用药原则 |
3.2.3. 1 适应证: |
3.2.3. 2 禁忌证: |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3.3.1 概述 |
3.3.2 分类 |
3.3.3 用药原则 |
3.3.3. 1 适应证: |
3.3.3. 2 禁忌证 |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3.4.1 概述 |
3.4.2 分类 |
3.4.3 用药原则 |
3.4.3. 1 适应证: |
3.4.3. 2 禁忌证: |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5 β受体阻滞剂 |
3.5.1 概述 |
3.5.2 分类 |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
3.5.3 用药原则 |
3.5.3. 1 适应证: |
3.5.3. 2 禁忌证: |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 α受体阻滞剂 |
3.6.1 概述 |
3.6.2 分类 |
3.6.3 用药原则 |
3.6.3. 1 适应证: |
3.6.3. 2 禁忌证 |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 固定复方制剂 |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
3.7.1. 1 概述: |
3.7.1. 2 分类: |
3.7.1. 3 用药原则 |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
3.7.2. 1 分类: |
3.7.2. 2 应用证据: |
3.7.2. 3 应用原则: |
3.7.2. 4 方案推荐 |
3.8 中枢性降压药 |
3.8.1 概述 |
3.8.2 分类 |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
3.8.3 用药原则 |
3.8.3. 1 适应证 |
3.8.3. 2 不良反应 |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
3.8.4 方案推荐 |
4 国产创新药物 |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
4.1.1 药理学 |
4.1.2 创新点 |
4.1.3 药物作用 |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4.1.5 规格和用法 |
4.2 尼群洛尔片 |
4.2.1 药理作用 |
4.2.2 降压特点 |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4.2.4 药物规格 |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
4.3 阿利沙坦酯 |
4.3.1 临床药理学 |
4.3.2 创新点 |
4.3.3 临床效果 |
4.3.4 安全性 |
4.3.5 禁忌证 |
4.3.6 药物相互作用 |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4.4.1药理学 |
4.4.2适应证 |
4.4.3 原创点 |
4.4.4 开发背景 |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4.4.6 循证证据 |
4.4.7 药物规格 |
4.5 左旋氨氯地平 |
4.5.1 药学部分 |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
4.5.4 临床推荐 |
4.5.5 |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5.1.1 概述 |
5.1.2 降压药物选择 |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1.2. 2 药物推荐: |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5.2.1 概述 |
5.2.2 降压药物选择 |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5.3.1 概述 |
5.3.2 降压药物选择 |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3.2. 2 目标管理: |
5.3.2. 3 药物推荐: |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
5.4.1 概述 |
5.4.2 降压药物选择 |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
5.5.1 概述 |
5.5.2 降压药物选择 |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5.2. 2 指南推荐 |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
5.6.1 概述 |
5.6.2 降压药物选择 |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6.2. 2 指南推荐: |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5.7.1 概述 |
5.7.2 降压药物选择 |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
5.7.2. 2 指南推荐: |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
5.7.3. 5 监测血钾: |
5.8 高血压急症 |
5.8.1 概述 |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
5.8.3 |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
6.1.1 概述 |
6.1.2 降压药物选择 |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
6.1.2. 2 指南推荐: |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1.3. 1 降压目标: |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
6.2.2 诊断和评估 |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
6.2.2. 2 诊断和评估: |
6.2.3 综合干预 |
6.2.3. 1 非药物治疗: |
6.2.3. 2 药物治疗 |
6.2.3. 3 其他治疗: |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
6.3.1 概述 |
6.3.2 降压药物选择 |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
6.3.2. 5 联合用药: |
6.3.3 注意事项 |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
6.4.1 概述 |
6.4.2 降压药物选择 |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5 老年高血压 |
6.5.1 概述 |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
6.5.5 药物选择 |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
6.6.1 概述 |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
6.6.3. 2 术前准备: |
6.6.3. 3 预后: |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
6.6.4. 2 药物治疗: |
6.7 难治性高血压 |
6.7.1 概述 |
6.7.2 降压药物选择 |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
6.8.1 概述 |
6.8.2 降压药物选择 |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
6.9.1 定义与病因 |
6.9.2 诊断 |
6.9.3 药物治疗 |
6.9.4 其他治疗 |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
6.1 0. 1 概述 |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
8 小结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 |
2中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关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 |
4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和综合治疗 |
5关于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 |
6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流程图 |
7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 |
8手术治疗糖尿病 |
9抗血小板治疗 |
10下肢血管病变 |
1 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
1.1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1.2 妊娠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1.3 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
1.4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 |
1.4.1 城市化 |
1.4.2 老龄化 |
1.4.3 生活方式改变 |
1.4.4 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 |
1.4.5 筛查方法 |
1.4.6 中国人的易感性 |
1.4.7 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 |
2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2.1 糖尿病的诊断 |
2.2 关于用Hb A1c诊断糖尿病的问题 |
2.3 糖尿病的分型 |
2.4 区别1型和2型糖尿病 |
2.5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 |
3 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
3.1 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概念 |
3.2 2型糖尿病防治中一级预防的策略 |
3.2.1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干预策略 |
3.2.3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
3.3 2型糖尿病防治中二级预防的策略 |
3.3.1 血糖控制 |
3.3.2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 |
3.4 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的策略 |
3.4.1 血糖控制 |
3.4.2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 |
4 糖尿病的教育与管理 |
4.1 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
4.2 教育和管理的目标和形式 |
4.3 教育管理的落实 |
4.4 教育的内容 |
4.5 糖尿病初诊和随诊方案见附录1。 |
4.6 血糖监测 |
4.6.1 Hb A1c |
4.6.2 自我血糖监测 |
4.7 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的监测 |
5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5.1 |
5.2 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 |
6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
6.1 医学营养治疗总则 |
6.2 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
6.3 营养素 |
6.3.1 脂肪 |
6.3.2 碳水化合物 |
6.3.3 蛋白质 |
6.3.4 饮酒 |
6.3.5 膳食纤维 |
6.3.6 盐 |
7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7.1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原则 |
8 戒烟 |
9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9.1 口服降糖药物 |
9.1.1 二甲双胍 |
9.1.2 磺脲类药物 |
9.1.3 TZDs |
9.1.4 格列奈类药物 |
9.1.6 DPP-4抑制剂 |
9.2 GLP-1受体激动剂 |
9.3 胰岛素 |
9.3.1 概述 |
9.3.2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注意事项 |
9.3.3 胰岛素的强化治疗 |
9.3.4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
9.3.5 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 |
1 0 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
1 0.1 手术方式与疗效 |
1 0.2 手术治疗的缓解标准 |
1 0.3 代谢手术治疗糖尿病的适应证 |
1 0.4 代谢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禁忌证 |
1 0.5 代谢手术的风险 |
1 0.6 代谢手术的管理 |
1 1 2型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
1 1.1 筛查 |
1 1.2 心血管病变风险因素的控制 |
1 1.2.1 高血压 |
1 1.2.2 血脂异常 |
11.2.3抗血小板治疗 |
1 2 低血糖 |
1 2.1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
12.2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 |
1 2.3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
1 2.4 低血糖分类 |
1 2.5 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预防对策 |
1 2.6 低血糖的治疗 |
1 3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
1 3.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
1 3.1.1 临床表现DKA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
1 3.1.2 检查 |
1 3.1.3 诊断 |
1 3.1.4 治疗 |
1 3.2 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HHS) |
1 3.2.1 临床表现 |
13.2.2化验检查 |
1 3.2.3 诊断 |
1 3.2.4 治疗 |
1 3.2.5 预后 |
1 3.3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1 3.3.1 临床表现 |
1 3.3.2 实验室检查 |
1 3.3.3 治疗 |
1 3.3.4 预防 |
1 4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
1 4.1 糖尿病肾脏病变 |
1 4.1.1 诊断和筛查 |
1 4.1.2 治疗 |
1 4.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失明 |
1 4.2.1 分级 |
1 4.2.2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筛查、随诊和治疗 |
1 4.3 糖尿病神经病变 |
1 4.3.1 分型 |
1 4.3.2 诊断 |
1 4.3.3 管理和治疗 |
1 4.4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1 4.4.1 筛查 |
1 4.4.2 诊断 |
1 4.4.3 治疗 |
1 4.5.1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
1 4.5.2 糖尿病足的筛查 |
1 4.5.3 糖尿病足的预防 |
1 4.5.4 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 |
1 5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
1 5.1 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 |
1 5.1.1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 |
1 5.1.2 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 |
1 5.1.3 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 |
1 5.1.4 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 |
1 5.1.5 糖尿病合并妊娠时的特殊问题 |
1 5.2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
1 5.2.1 1型糖尿病 |
1 5.2.2 2型糖尿病 |
1 5.3 老年糖尿病 |
1 5.3.1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1 5.3.2 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
1 5.3.3 老年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5.3.4 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
1 5.4 围术期糖尿病管理 |
1 5.4.1 术前准备及评估 |
1 5.4.2 术中处理 |
1 5.4.3 术后处理 |
1 5.5 糖尿病与感染 |
1 5.6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
1 5.7 糖尿病与抑郁症 |
1 5.8 精神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与糖尿病 |
(6)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样本代表性及研究可行性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与路线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况 |
(二)国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小结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二)测量指标、测量工具与调查要求 |
(三)数据收集、处理及质量控制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健康促进理论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
(二)健康促进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理论 |
(一)问题行为理论 |
(二)危险和保护理论 |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四)行为与行为管理假设 |
(五)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相关的其他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广安市样本的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一般人口学情况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基于广安市的调查 |
(一)不良饮食行为 |
(二)缺乏运动和锻炼行为 |
(三)故意伤害行为 |
(四)非故意伤害行为 |
(五)物质成瘾行为 |
(六)精神成瘾行为 |
(七)危险性行为 |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基于现有文献的对比 |
(一)营养缺乏型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 |
(二)体力活动参与率高而运动锻炼少,因学习而静坐的时间较长 |
(三)故意伤害行为与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
(四)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低,但溺水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高 |
(五)吸烟、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有低龄化现象 |
(六)上网等精神成瘾行为检出率与现有报告相似,赌博检出率较低 |
(七)危险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较低 |
四、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有特征与问题 |
(一)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
(二)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集聚性与多样性 |
(三)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性 |
(四)不同性别、学段等亚群中差异明显 |
第四章 量化评分探究及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探究 |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方法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得分频数分布情况 |
(三)基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比较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甄选 |
(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
(一)缺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政策支持 |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方法的存在瓶颈 |
(三)欠发达地区客观环境带来诸多健康促进工作的难题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
一、现有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评析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主要范式 |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优点 |
(三)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缺陷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
(一)以“互联网+移动设备+监测哨点”构筑大数据监测系统 |
(二)以家庭为纽带的健康危险行为的矫治:情、知、信、行 |
(三)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作用 |
(四)协同构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控屏障和诊疗干预网络 |
(五)重视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7)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的缘起 |
1.2.1 研究的背景 |
1.2.2 课题的来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评述 |
1.4.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设计 |
1.4.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的研究现状 |
1.5 概念界定 |
1.5.1 安全人机工程学 |
1.5.2 TRIZ |
1.5.3 感性工学 |
1.5.4 PSS |
1.5.5 系统设计 |
1.5.6 人本主义设计 |
1.6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理论 |
2.1 飞机客舱安全 |
2.1.1 飞机客舱安全的产生与分类 |
2.1.2 飞机客舱安全事故的分类 |
2.1.3 飞机客舱安全事故的致因与预防 |
2.2 飞机客舱设施的安全需求 |
2.2.1 飞机客舱的分类 |
2.2.2 飞机客舱设施的分类 |
2.2.3 飞机客舱设施研发的安全因素 |
2.2.4 飞机客舱设施安全设计导向 |
2.3 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 |
2.3.1 安全与舒适 |
2.3.2 人机与人因 |
2.3.3 生态安全 |
2.3.4 安全人机设计原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原则 |
3.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 |
3.1.1 “人因”要素 |
3.1.2 “物性”要素 |
3.1.3 情境要素 |
3.1.4 文化与审美要素 |
3.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则 |
3.2.1 基本原则 |
3.2.2 “物”的安全状态原则 |
3.2.3 “人”的安全行为原则 |
3.2.4 人物和谐原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方法研究 |
4.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TRIZ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1.1 健壮设计是“物”的安全状态保障 |
4.1.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TRIZ理论的健壮设计 |
4.1.3 TRIZ设计方法的应用 |
4.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感性工学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2.1 感性意向调研分析 |
4.2.2 感性意向空间的构建 |
4.2.3 决策“人”的安全行为的感性工学设计方法 |
4.3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PSS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3.1 PSS绿色设计方法 |
4.3.2 PSS“集”设计方法 |
4.3.3 PSS模块化设计方法 |
4.3.4 PSS智能设计方法 |
4.3.5 PSS设计总体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设计视域下的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5.1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设计需求 |
5.1.1 乘客对飞机客舱座椅人机不适的主要体现 |
5.1.2 乘客对飞机客舱座椅造型不适的主要体现 |
5.1.3 乘客对飞机座椅布局不适的主要体现 |
5.2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系统层级分类 |
5.2.1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的发展与分类 |
5.2.2 经济舱乘客座椅组成部分的系统分析 |
5.3 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模型 |
5.3.1 人的层面 |
5.3.2 座椅的层面 |
5.3.3 环境的层面 |
5.3.4 文化与美学层面 |
5.4 经济舱乘客座椅布局方法 |
5.4.1 乘客对座椅布局的诉求 |
5.4.2 乘客座椅布局的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国产双通道宽体客机C929 应用的研究 |
6.1 C929 经济舱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1 C929 经济舱布局设计 |
6.1.2 C929 经济舱卧铺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3 C929 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4 C929 公共服务空间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2 C929 经济舱盥洗室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2.1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计调研与分析 |
6.2.2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构思 |
6.2.3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施造型及布局安全人机设计方案 |
6.3 C929 乘务员休息室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3.1 C929 乘务员休息室布局设计 |
6.3.2 C929 乘务员休息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3.3 C929 商务会议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 C929 厨房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1 C929 厨房布局及设施造型设计分析 |
6.4.2 C929 厨房布局与橱柜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3 C929 客舱运输服务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4 C929 航空餐具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1.着作 |
2.学术论文 |
3.科研奖励 |
4.专利 |
5.科研课题 |
(8)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已有的界定 |
二、本文对于身体素养的界定 |
三、体适能测评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身体素养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身体素养评价内容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素养评价方式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标准》的研究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过程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制订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逻辑起源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国家教育政策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全面发展 |
三、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 |
第二章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与全球共识 |
第一节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 |
一、发达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二、发展中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三、身体素养国际关注的小结 |
第二节 身体素养的全球共识 |
一、身体素养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前提 |
二、身体素养是积极生活方式的催化剂 |
三、身体素养是优异文化成绩的推动力 |
第三章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美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日本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研究现状的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身体素养实现的哲学基础 |
一、一元论的哲学基础 |
二、身体素养的现象学基础 |
第二节 身体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
一、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 |
二、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
三、家校社的协同机制 |
四、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 |
第三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的贡献 |
一、以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积极参与为重点 |
二、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中心 |
第四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制订的不足 |
一、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 |
二、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学生发展的过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三、测试项目的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体现 |
第五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实施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
二、外界支持方面的问题 |
第六节 《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理想与现实的偏差 |
二、主体与客体的错位 |
三、素质与素养的差异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改进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身体素养的内涵 |
二、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问题 |
三、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 |
第二节 改进建议 |
一、《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 |
二、《标准》的未来修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问卷 |
附件二 访谈题纲 |
附件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后记 |
(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论文提纲范文)
序 言 |
前 言 |
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
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
1.2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
1.3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1.3.1 高钠、低钾膳食 |
1.3.2 超重和肥胖 |
1.3.3 饮酒 |
1.3.4 精神紧张 |
1.3.5 其他危险因素 |
1.4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
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1 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
2.2 各种血压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
2.3 我国人群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的特点 |
3 诊断性评估 |
3.1 病史 |
3.2 体格检查 |
3.3 实验室检查 |
3.3.1 基本项目 |
3.3.2 推荐项目 |
3.3.3 选择项目 |
3.4 血压测量 |
3.4.1 诊室血压 |
3.4.2 动态血压 |
3.4.3 家庭血压 |
3.5 评估靶器官损害 |
3.5.1 心脏 |
3.5.2 血管 |
3.5.3 肾脏 |
3.5.4 眼底 |
3.5.5 脑 |
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
4.1 按血压水平分类 |
4.2 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
5 高血压的治疗 |
5.1 治疗目标 |
5.1.1 标准目标 |
5.1.2 基本目标 |
5.2 治疗策略 |
5.2.1 高危、很高危患者 |
5.2.2 中危患者 |
5.2.3 低危患者 |
5.3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
5.3.1 减少钠盐摄入 |
5.3.2 控制体质量 |
5.3.3 不吸烟 |
5.3.4 限制饮酒 |
5.3.5 体育运动 |
5.3.6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
5.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5.4.1 药物治疗的策略 |
5.4.2 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以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研究目标的随机对照降压治疗临床试验为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建立了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数十个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 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较早期的降压治疗试验, 主要研究积极降压治疗与安慰剂或不治疗对比是否能够明显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这些研究的结果一致显示, 通过降低血压可以明显降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这是我们治疗与管理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循证证据。 |
5.4.3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降压治疗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 即小剂量开始,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
5.4.4 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表8~10)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5类, 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此外, α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
5.4.5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108]。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 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应用≥2种降压药物。 |
5.5 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
5.5.1 调脂治疗 |
5.5.2 抗血小板治疗 |
5.5.3 血糖控制 |
5.5.4 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
5.5.5 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 |
5.6 高血压治疗随诊及记录 |
5.6.1 随诊的目的及内容 |
5.6.2 降压药物剂量的调整 |
5.6.3 危险分层的年度评估和分层与管理级别的调整 |
6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
6.1 老年高血压 |
6.1.1 流行现状 |
6.1.2 临床特点 |
6.1.3 诊断 |
6.1.4 治疗 |
6.2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
6.2.1 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
6.2.2 诊断 |
6.2.3 治疗 |
6.3 妊娠高血压 |
6.3.1 患病率与定义 |
6.3.2 降压治疗的策略 |
6.3.3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处理 |
6.3.4 降压药物的选择 (表16) |
6.4 高血压伴脑卒中 |
6.4.1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 |
6.4.2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
6.5 高血压伴冠心病 |
6.6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6.6.1 临床特点 |
6.6.2 降压的目标水平 |
6.6.3 药物选择和应用 |
6.7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6.7.1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 |
6.7.2 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的降压治疗 |
6.7.3 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的降压治疗 |
6.7.4 终末期肾病的降压治疗 |
6.8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6.8.1 降压治疗的目标 |
6.8.2 药物的选择和应用[8, 128, 162] |
6.9 代谢综合征 |
6.9.1 诊断标准 |
6.9.2 治疗原则和降压目标 |
6.10 外周血管病的降压治疗 |
6.11 难治性高血压[167-169] |
6.11.1 难治性高血压原因的筛查 |
6.11.2 处理原则 |
6.12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170-171] |
6.12.1 定义 |
6.12.2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
6.12.3 高血压亚急症的处理 |
6.13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
6.13.1 降压治疗的目标 |
6.13.2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防治 |
7 高血压防治的对策和策略 |
7.1 防治对策 |
7.2 高血压防治的策略 |
7.2.1 全人群策略 |
7.2.2 高血压易患人群策略 |
7.2.3 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
8 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
8.1 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
8.2 高血压社区管理流程 |
8.3 随访的方式 |
8.4 高血压社区防治主要的效果评价指标 |
9 继发性高血压 |
9.1 肾实质性高血压 |
9.2 内分泌性高血压 |
9.2.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
9.2.2 嗜铬细胞瘤 |
9.2.3 库欣综合征 |
9.3 肾动脉狭窄 |
9.4 主动脉缩窄 |
9.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9.6 药物性高血压 |
10 指南的推广与实施 |
10.1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指南宣传推广和实施中的作用 |
10.2 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医疗单位和企业界在指南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
10.3 开展全国高血压医院及社区规范化管理与考核评估 |
11 编后语 |
(10)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感知形容词的界定 |
1.2.2 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分类 |
1.3 研究问题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
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3 英汉感知形容词原型的对比研究 |
2.2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3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对比研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本文的理论基础 |
3.1.1 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 |
3.1.2 理论基础与论文研究的关联 |
3.2 研究方法 |
3.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选取和分类 |
3.2.2 共时与历时的对比分析法 |
3.2.3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1 基于语料库的原型成员对比 |
4.1.1 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划分 |
4.1.2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1.3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2 基于自由列举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
4.2.1 自由列举词项的筛选 |
4.2.2 自由列举任务的研究结果 |
4.2.3 自由列举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
4.3 基于典型性评分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
4.3.1 典型性评分的信度 |
4.3.2 典型性评分任务的研究结果 |
4.3.3 任务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
4.3.4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层级结构 |
4.3.5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成员 |
4.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与阐释 |
4.4.1 原型成员的对比小结 |
4.4.2 原型成员异同的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 |
5.1 语义特征原型的对比 |
5.2 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
5.2.1 语义功能的划分 |
5.2.2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的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
5.3 语义特征和语义功能之间的原型关联的对比 |
5.3.1 感官感知义与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
5.3.2 情感与认知感知义和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
5.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与阐释 |
5.4.1 原型特征的对比小结 |
5.4.2 原型特征异同的阐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1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 |
6.1.1 英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1.2 汉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 |
6.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 |
6.3.1 英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3.2 汉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4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 |
6.4.1 英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4.2 汉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5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 |
6.5.1 英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5.2 汉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6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 |
6.6.1 英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6.2 汉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7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历时对比的小结 |
6.7.1 原型成员的历时对比 |
6.7.2 原型特征的历时对比 |
6.7.3 原型—认知约束抑或文化选择?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1 英汉触觉形容词 |
7.1.1 英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1.2 汉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 |
7.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3 英汉视觉形容词 |
7.3.1 英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3.2 汉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4 英汉听觉形容词 |
7.4.1 英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4.2 汉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5 英汉味觉形容词 |
7.5.1 英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5.2 汉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6 英汉嗅觉形容词 |
7.6.1 英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6.2 汉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7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小结 |
7.7.1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相同点和阐释 |
7.7.2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差异和阐释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应用价值 |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肥胖儿童DE希望之光(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儿童(78岁)动作能力评价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的研究[D]. 尹晓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03)
- [3]以微生物基因组为核心探究肠道菌群、饮食与人体健康的互作[D]. 吴国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4]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06)
- [6]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D]. 彭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7]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D]. 徐江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D]. 张强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刘力生.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08)
- [10]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D]. 邓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