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事业方兴未艾(论文文献综述)
许燕[1](2021)在《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对水质进行实时和连续监测,并且能够对异常水质实现提前预警,对于提高城市水安全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水质在线监测项目是综合了市政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建设内容的公共基础项目。涉水工程项目的后评价研究,以供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BOT模式的污水处理工程等为主。除节水灌溉工程的后评价已有国家标准外,其余均是结合具体项目参照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研究建立后评价指标体系,未形成相对统一的后评价标准或规范。对于水质在线监测的研究多以在线监测器、预警系统建设等技术研究为主,已有学者开展了进度管理、风险识别控制等项目建设管理层面的研究,但对该项目后评价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水质在线监测项目的后评价进行探索研究,建立较为系统的科学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实现项目建设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可以有效促进该类项目的健康发展。本文将水质在线监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查法从过程评价、影响评价、创新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等四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借助yaahp软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计算得出,最后,运用该软件的模糊综合评价功能和专家调查法对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进行后评价计算,得出该项目的综合评分为87.66分,属于良好等级。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是可行的并且是能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一级指标的得分顺序由高到低为过程后评价>可持续性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创新后评价,表明项目整个建设运行的过程都表现优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方面,虽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但仍有可提高的空间;该项目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饮水安全需求,需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同时,对优势指标进行了总结提炼,如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和内部可持续性发展等,并对成功的经验加以分析。针对得分较低的指标如增加就业、公众满意度、技术创新、应急处置能力、运维经费情况、运维机构与管理和监测数据质量保障等,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张泽豪[2](2020)在《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西安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的城市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民众对于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在人们享受大城市智慧生活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面对这些需求与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的途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解决,高层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结合就是其中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对建筑立体绿化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查阅,对先验经典案例的分析解读,以及对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并梳理了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1)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显着;(2)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3)空间体验不佳;(4)植物状态不佳。继而从功能、空间、构件三个由大到小、逐一递进的层面分析了现状问题的成因。根据现状问题成因并结合西安市住宅建筑朝向、结构类型、屋顶类型几方面特点与要求的分析,对功能、空间、构件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解决与回应。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以及人类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一般要求综合考量,遵从立体绿化与建筑互利共生的原则,并以需求为导向,以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需求及人类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反推出适合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的建筑体块、空间、构件的设计策略:(1)建筑体块设计时应预留能容纳多种类型立体绿化的空间;(2)应根据类型需求匹配围合方式与视线通廊;(3)与建筑构件结合的、逐级串联的雨水利用收集系统的介入;(4)屋顶、阳台、屋面电梯间、种植槽等构件的设计优化;(5)适合各类型的建筑立体绿化的植物配植建议等。共同组成了符合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较完整且系统化的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研究策略能够在推进理想人居环境新模式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方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傅丹丹[3](2020)在《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同其他国家在许多领域展开了合作与交流。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迫切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介绍自己。我国公开的一些政治文献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政治文献的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强调译者应从文本的交际功能和目的出发,把翻译行为视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目的论,它由Hans Vermeer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目的论包含目的原则、连贯原则(语内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语际连贯原则)三个原则。其中,目的原则为首要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本报告选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原文本进行翻译实践,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原文本的文本类型、语言特征以及翻译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本报告共分为五章,主要包括翻译任务介绍、翻译过程描述、功能翻译理论综述,翻译实例分析和总结。第四章是本报告的核心章节,从词汇、句法、修辞三个层面结合功能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实例分析,并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指导翻译实践。翻译实践研究表明,功能翻译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政治文献的英译,提高译文的质量。此外,本翻译实践报告也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王利敏[4](2020)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R公司财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大国,而水资源对农业来讲更是至关重要,201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公布我国农业用水量占61.4%,仍以传统农业粗放漫灌为主,水利用效率低下,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人口逐年下降,在我国水资源及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精准智能节水灌溉是必然选择。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蓬勃的发展,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互联网+智慧农业企业的发展,智能节水灌溉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而R公司作为广西节水灌溉行业的领先者,其发展状况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广西R智能节水灌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哈佛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对R公司进行经营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节水灌溉市场方兴未艾,但目前节水灌溉企业集中度低、规模小,竞争加剧,人才储备不足,缺乏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资产方面,应收账款较多,对公司营运资金威胁很大;在财务方面,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关键设备需进口,成本费用高,公司治理结构待完善;在前景方面,节水灌溉企业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对政策依赖强,具有不确定性。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品牌效应,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拓宽融资方式,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进口设备实现本土化生产以降低成本;紧跟国家宏观政策,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本文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方法对R公司战略、会计、财务、前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希望能为其同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赵海波[5](2020)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绿色农业发展背景及国内外对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入手,在梳理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绿色农业基本概念、内涵认识及对其相关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运用SWOT方法从定性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黑龙江省在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绿色农业营销手段滞后、品牌多乱杂、绿色投入品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时,构建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经过定量分析可知,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出一种不断提高的态势。为了更好得解决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终制定了一系列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保障措施。本文认为,应该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以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个基本路径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为了保证可以顺利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本文认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绿色农业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绿色农业补贴制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以及构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图1幅,表13个,参考文献69篇
丁新辉[6](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杜圣臻[7](2020)在《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本世纪初,低碳问题逐渐被诸多专家学者所提及,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普及,低碳发展方兴未艾。从其研究方向和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两大方面上,低碳发展在农业农村领域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处在世界前列,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国内对低碳农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处于初期,未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急需迫切加快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山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各种基础生产条件和现实经济条件也说明发展低碳农业有较大潜力,加快实现本地区低碳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树立资源型经济转型产业模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在低碳农业理论研究和山西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包括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碳排放发展水平和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4个准则层在内的由31个分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求得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山西省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生态环境这3个准则层的发展水平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变化率较小;农业碳排放是影响整体发展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农业碳排放准则层和整体发展水平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变化数值和变化率较大;低碳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指数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增长率达到了31.07%。随后采取灰色预测模型对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计算结果显示,未来五年内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通过构建以10年的发展水平指数为母序列,以5个相关投入指标为子序列的灰色关联度矩阵,对其进行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林牧渔劳动力资源、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总播种面积和农药使用量这四者的变化与发展水平指数变化的相关性较高,在近几年的变化中呈现下降趋势,是影响山西省低碳农业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趋势与其他4个投入指标则不同,关联度在2018年降至最低,机械总动力的投入变化不会较大地影响低碳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并进行相关原因分析。最后分别从政策制度、技术保障、产业体系和宣传教育4个方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山西省乡村振兴和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张瑜洪[8](2019)在《灌区建设 守护粮食安全“命脉”》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以来,水利对于我国农业生产举足轻重。农谚说:"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多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1亩水浇地的收益是1亩旱地的2~4倍,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70年来,我们通过一条具有中国
谭薇[9](2019)在《PPP模式项目全周期税收筹划研究 ——以吉林省节水灌溉发展股份公司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推进,而旧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常都是当地财政资金支持投入,因而对于部分地市,由于财政资金有限,相关市政建设项目无法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而PPP模式是目前国际上通认较为成熟的一种基础设施建造融资模式。在PPP模式逐渐发展的同时,由于税收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的各个环节,因此其自身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也显现的越来越重要。而我国接触纳税筹划有关概念的起步较晚,在该领域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在PPP方面并没有单独制定相应税收制度。因此,深入研究PPP模式的纳税筹划策略,从而降低税收负担为PPP的发展提供支持还是相当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并结合分析企业实际案例,对PPP项目全周期税收环节进行了梳理,阐述了纳税筹划的原则与基本思路。以此为基础,着重分析吉林省节水公司承建的PPP项目税负情况及各环节存在的纳税问题,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结合我国现行相关税收政策更为全面的分析了所涉不同税种对企业纳税的影响,给企业提出减轻实际税负的合理性建议。
王希鹏[10](2019)在《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效益分析》文中指出自从全球的气候开始走向温暖化时,白城地区的气候也变得很奇异。本来降水量呈现相对较多的趋势,但随着气候变得干燥,降水量也变得很低。除此之外,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从而也使城市的排放量增加,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里将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长期的这种污染问题存在,并且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保护,促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水资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发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适度的开发,一定的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相对的支撑。为了解决白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改善白城生态环境,白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研讨、咨询、论证会,并广泛征求了省内外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为解决白城水资源问题只有在嫩江引水,渠首在镇赉白沙滩,该工程主要作用是为白城市城区、镇赉县城、水田灌溉、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等各方面供水。基于此,本文研究主要为了了解“引嫩入白”工程项目对于白城地区水资源解决的效果及预期对比分析。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引嫩入白”工程项目预期效果对比及分析。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首先,介绍当前水利工程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趋势,概述本文探讨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第二章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在第三章部分,详细介绍“引嫩入白”工程项目。在第四章部分,阐述了“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效益预期对比及分析。在第五章部分,阐述了“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效益提升的对策。
二、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事业方兴未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事业方兴未艾(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 |
2.1.1 项目后评价 |
2.1.2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2.1.3 项目后评价的过程 |
2.1.4 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2.2 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
2.2.1 国外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
2.2.2 国内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
2.2.3 项目后评价文献研究评述 |
2.3 水质在线监测研究综述 |
2.3.1 我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现状 |
2.3.2 水质在线监测研究综述 |
2.3.3 水质在线监测文献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基本情况 |
3.2 运用的基本方法 |
3.2.1 社会调查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3 后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1 后评价指标的识别思路 |
3.3.2 后评价指标的初选 |
3.3.3 后评价指标的优化及后评价体系的建立 |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3.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3.4.2 专家问卷调查 |
3.4.3 问卷调查的数据验证及计算 |
3.4.4 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综合后评价 |
4.1 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模糊综合后评价 |
4.1.1 确定评语集和生成专家测评表 |
4.1.2 专家评分和结果计算 |
4.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1 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专家打分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对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 |
1.1.2 西安市经济、人口及城市定位 |
1.1.3 政策支持立体绿化但力度不足 |
1.1.4 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提出及阐释 |
2.1.1 共生关系 |
2.1.2 立体绿化 |
2.1.3 共生关系下的建筑立体绿化 |
2.2 共生关系下人类/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相互作用 |
2.2.1 生态效应 |
2.2.2 社会效益 |
2.3 西安市发展建筑立体绿化的基础条件 |
2.3.1 西安市干湿状况 |
2.3.2 西安市风环境 |
2.3.3 西安市温度状况 |
2.3.4 西安市气候特征总结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 |
3.1 共生关系下屋顶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1.1 日本“ACROS”福冈 |
3.1.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
3.2 共生关系下阳台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2.1 米兰垂直森林 |
3.2.2 成都七一城市森林花园 |
3.3 共生关系下建筑整体立体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3.1 常州树立方 |
3.3.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现状调研 |
4.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背景概况 |
4.1.1 主管部门及政策概况 |
4.1.2 民众认知与态度 |
4.1.3 实施现状 |
4.2 西安市建筑绿化现状调研 |
4.2.1 屋顶绿化实例 |
4.2.2 阳台绿化实例—九座花园 |
4.2.3 垂直绿化实例 |
4.3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实例小结 |
4.3.1 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 |
4.3.2 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明显 |
4.3.3 空间感受不佳 |
4.3.4 立体绿化植物状态不佳 |
第5章 西安市住宅建筑立体绿化现状问题分析 |
5.1 西安市现状问题分层次分析 |
5.1.1 养护问题分析 |
5.1.2 生态及社会效应分析 |
5.1.3 空间感受分析 |
5.1.4 植物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5.2 功能层面问题分析 |
5.2.1 景观功能未达标 |
5.2.2 生态及社会效应实现状况不理想 |
5.2.3 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
5.3 空间层面问题分析 |
5.3.1 建筑体块的影响 |
5.3.2 建筑空间限定的影响 |
5.3.3 空间异质性及其空间关联性分析 |
5.4 构件层面问题分析 |
5.4.1 屋面电梯间及机房的影响 |
5.4.2 阳台布局的影响 |
5.4.3 种植槽设计问题 |
5.4.4 植物选择问题 |
5.4.5 雨水收集系统的缺失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生关系下西安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结合设计策略 |
6.1 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特点 |
6.1.1 建筑朝向 |
6.1.2 建筑结构类型 |
6.1.3 屋顶类型 |
6.2 基于功能策划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2.1 满足景观功能 |
6.2.2 促进发挥共生关系下的生态及社会效应 |
6.2.3 保证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正常运转 |
6.3 基于空间需求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3.1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体块生成策略 |
6.3.2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限定策略 |
6.3.3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异质性及关联性策略 |
6.4 基于构件特征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4.1 屋面电梯间与阶梯式屋顶的结合设计 |
6.4.2 错动式/错层式布局的阳台设计 |
6.4.3 可蓄水式种植槽设计 |
6.4.4 不同尺寸种植槽的设计及匹配 |
6.4.5 植物类型的选择及种植方式 |
6.4.6 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各模块的串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认知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西安市屋顶绿化技术规范》 |
附录3 :《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 |
附录4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
附录5 :《基质理化性状要求》 |
附录6 :《植物基质厚度参考值》 |
附录7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
附录8 :《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参考表》 |
附录9 :表目录 |
附录10 :图目录 |
(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1.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Task |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2.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elected |
2.2.3 Translation Plans Made |
2.3 Measures Taken after Translation Task |
2.3.1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 |
2.3.2 Evaluations on Realizations of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
2.3.3 Evaluations from the Customers |
Chapter 3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
3.2 Major Rules in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
3.2.1 Skopos Rule |
3.2.2 Coherence Rule |
3.2.3 Fidelity Rule |
3.2.4 Function plus Loyalty |
3.3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4 Case Study |
4.1 Translation Problems at Lexical Level and Solutions |
4.1.1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
4.1.2 Translation of Four-Character Phrase |
4.1.3 Translation of Vocabula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4.1.4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
4.2 Translation Problems at Syntactic Level and Solutions |
4.2.1 Translation of Non-Subject Sentences |
4.2.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
4.2.3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3 Translation Problems at Rhetorical Level and Solutions |
4.3.1 Translation of Repetition |
4.3.2 Translation of Parallelism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Practice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Ⅰ Glossary |
Appendix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Ⅲ Target Text |
Achievements |
(4)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R公司财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财务分析概述 |
2.1.1 财务分析相关概念 |
2.1.2 财务分析内容 |
2.1.3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
2.2 哈佛分析框架概述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逻辑框架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四个维度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章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R公司财务现状分析 |
3.1 R公司概况 |
3.1.1 R公司简介 |
3.1.2 R公司商业模式 |
3.1.3 R公司主要融资方式 |
3.1.4 R公司股权结构 |
3.1.5 R公司可比公司概况 |
3.2 哈佛分析框架下R公司财务分析 |
3.2.1 战略分析 |
3.2.2 会计分析 |
3.2.3 财务分析 |
3.2.4 前景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R公司存在问题 |
4.1 战略层面存在的问题 |
4.1.1 企业规模小且集中度低 |
4.1.2 地域限制导致市场占有率低 |
4.1.3 同质化严重造成品牌效应不明显 |
4.1.4 人才储备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缺乏 |
4.2 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应收账款占比高影响公司现金流 |
4.2.2 存货增长速度快占用公司资金 |
4.3 财务层面存在的问题 |
4.3.1 融资方式单一且融资成本较高 |
4.3.2 关键设备需进口导致成本费用高 |
4.3.3 引进战略投资者导致公司治理的问题 |
4.4 前景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1 国家政策对节水灌溉行业影响较大 |
4.4.2 农村土地分散且农民接受力度不强 |
第五章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R公司改进对策 |
5.1 战略层面的改进对策 |
5.1.1 注重整合现有资源并完善产业链条 |
5.1.2 突破地域限制以扩大市场份额 |
5.1.3 实施差异化战略并加强品牌效应 |
5.1.4 注重人才储备以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
5.2 会计层面的改进对策 |
5.2.1 加强催收管理以降低应收账款占比 |
5.2.2 加强存货的周转以减少资金的占用 |
5.3 财务层面的改进对策 |
5.3.1 拓宽融资渠道并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
5.3.2 应对上游价格波动实施进口设备本土化 |
5.3.3 优化股权结构以加强公司治理 |
5.4 前景方面的改进对策 |
5.4.1 紧跟国家宏观政策以预防政策退出风险 |
5.4.2 合理放开农村土地流转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5)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绿色农业理论透视 |
2.1 绿色农业的界定 |
2.1.1 绿色农业的内涵 |
2.1.2 绿色农业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比较 |
2.2 绿色农业的特征 |
2.2.1 产品绿色化 |
2.2.2 环境友好化 |
2.2.3 资源节约化 |
2.3 发展绿色农业的客观必然性 |
2.3.1 发展绿色农业是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的需要 |
2.3.2 发展绿色农业是满足人们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
2.3.3 发展绿色农业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2.3.4 发展绿色农业是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需要 |
2.4 发展绿色农业的理论依据 |
2.4.1 生态经济理论 |
2.4.2 环境经济理论 |
2.4.3 循环经济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
3.1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3.1.1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迅猛 |
3.1.2 农业资源保护逐步加快推进 |
3.1.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
3.2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分析 |
3.2.1 良好的资源禀赋 |
3.2.2 特殊的气候条件 |
3.2.3 坚实的科技支撑 |
3.2.4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2.5 优越的政策条件 |
3.3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劣势分析 |
3.3.1 绿色发展意识不强 |
3.3.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3 绿色农业营销手段滞后 |
3.3.4 绿色食品品牌多、乱、杂 |
3.3.5 绿色投入品不足 |
3.4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机遇分析 |
3.4.1 我国农业处于转型期 |
3.4.2 人们消费需求转变 |
3.4.3 国家政策扶持 |
3.5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挑战分析 |
3.5.1 国外农产品的冲击 |
3.5.2 绿色农业生产标准不健全 |
3.5.3 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
4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1 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选取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方法选择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实证分析及其结论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评价结果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举措 |
5.1.1 美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2 德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3 日本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4 韩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5.2.1 品牌带动模式 |
5.2.2 循环农业模式 |
5.2.3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
5.2.4 设施农业模式 |
5.3 主要经验与启示 |
5.3.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3.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6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
6.1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
6.1.1 发展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6.2.1 大力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
6.2.2 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
6.2.3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
6.3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6.3.1 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
6.3.2 健全绿色农业法律制度体系 |
6.3.3 完善绿色农业补贴制度 |
6.3.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6.3.5 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
6.3.6 构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
2.1.1 评价目的 |
2.1.2 被评价对象 |
2.1.3 评价者 |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
2.1.5 权重系数 |
2.1.6 综合评价模型 |
2.1.7 评价结果 |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
2.3.1 事前评价 |
2.3.2 事中评价 |
2.3.3 事后评价 |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
2.4.1 确定研究范围 |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数据分析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
3.3.1 小区布设 |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3.3.3 典型相关分析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
4.1.1 治沙沙障比选 |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
4.3.1 评价对象 |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
4.4 小结 |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指标体系建立 |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
5.4 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研究方法 |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低碳农业 |
2.1.2 生态文明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发展概况 |
3.1.1 自然经济状况 |
3.1.2 农业发展状况 |
3.2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2.1 S-优势 |
3.2.2 W-劣势 |
3.2.3 O-机会 |
3.2.4 T-威胁 |
3.3 山西省农业碳排放量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体系构建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依据 |
4.1.4 指标意义及计算说明 |
4.2 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及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熵权法计算过程 |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GM(1,1)预测 |
4.3.1 预测计算过程 |
4.3.2 预测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1 评价方法的筛选 |
5.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依据 |
5.3 计算灰色关联度 |
5.4 数据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1 农业生产过程污染严重 |
6.1.2 农业低碳减排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
6.1.3 地方财政投资不足 |
6.1.4 低碳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
6.1.5 低碳发展意识普遍不高 |
6.2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完善低碳农业的政策制度 |
6.2.2 落实低碳农业的技术保障 |
6.2.3 优化低碳农业的产业体系 |
6.2.4 强化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9)PPP模式项目全周期税收筹划研究 ——以吉林省节水灌溉发展股份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 主要工作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背景 |
2.1 PPP模式的相关概念 |
2.1.1 PPP模式的定义及特征 |
2.1.2 PPP模式的运作流程 |
2.2 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 |
2.2.1 税收筹划的基本内涵 |
2.2.2 税收筹划的原因 |
2.2.3 税收筹划基本原则 |
2.3 PPP项目全周期涉税问题梳理 |
2.3.1 项目识别、设立阶段涉税梳理 |
2.3.2 项目融资阶段涉税梳理 |
2.3.3 项目建设阶段涉税梳理 |
2.3.4 项目运营阶段涉税梳理 |
2.3.5 项目移交阶段涉税梳理 |
第三章 吉林省节水灌溉股份公司PPP项目实施中的纳税筹划 |
3.1 项目介绍 |
3.2 项目基础税负数据及相关分析 |
3.3 不同环节税收影响及筹划分析 |
3.3.1 项目设立阶段的筹划 |
3.3.2 项目融资阶段的筹划 |
3.3.3 项目建设阶段的筹划 |
3.3.4 项目运营阶段的筹划 |
3.3.5 项目移交阶段的筹划 |
第四章 吉林节水灌溉公司纳税筹划各环节注意事项 |
4.1 融资环节注意事项 |
4.2 建设环节注意事项 |
4.3 运营环节注意事项 |
4.4 移交环节注意事项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 国内水利工程建造现状及分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水利工程相关概念 |
2.2 水利建设项目评价相关概念 |
第3章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的概述 |
3.1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 |
3.2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实施的背景 |
第4章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的预期分析 |
4.1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投资概算 |
4.2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效益评估 |
第5章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的效益提升对策 |
5.1 “引嫩入白”工程功能和效益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
5.2 制约“引嫩入白”工程功能和效益发挥的障碍因素 |
5.3 提高“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效益的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一 |
访谈提纲 |
谢辞 |
四、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事业方兴未艾(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水质在线监测项目后评价研究[D]. 许燕. 山东大学, 2021(09)
- [2]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D]. 张泽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例[D]. 傅丹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R公司财务分析[D]. 王利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5]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 赵海波.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20(12)
- [6]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7]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杜圣臻.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1)
- [8]灌区建设 守护粮食安全“命脉”[J]. 张瑜洪. 中国水利, 2019(19)
- [9]PPP模式项目全周期税收筹划研究 ——以吉林省节水灌溉发展股份公司为例[D]. 谭薇. 广西大学, 2019(01)
- [10]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项目效益分析[D]. 王希鹏. 延边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