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杭州制氧机厂试车组[1](1977)在《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文中认为1-15/50型空压机是150米3/时制氧机配套的机组之一,系沈阳气体压缩机厂产品。我厂根据空分设备试车的需要,从沈阳购来了数台1-15/50型空压机。通过安装和空、重负荷试车,有如下几点体会:
陈志新[2](1971)在《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文中指出1—15/50型空压机是150米3/时制氧机配套的机组之一,系沈阳气体压缩机厂产品。我厂根据空分设备试车的需要,从沈阳购来了数台1—15/50型空压机。通过安装和空、重负荷试车,有如下几点体会:
朱磊[3](2019)在《液体配料阀及启阀器装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体配料生产线是香精、香料等精细化工行业配料必备的核心设备,而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是全自动液体配料生产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人工配料方式存在效率低下、配料过程难以追踪、配料信息不可追溯、配料过程不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发全自动液体配料系统成为行业的急需。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液体配料系统的发展趋势,对现有配料系统中的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明确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的研究核心及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具有防溅射、防残留、高精度的液体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论文研究包括了自动配料系统的工艺路线研究、配料阀的结构设计、启阀器装置的设定及流体理论分析。为达到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与整个配料线的有机统一,需要确定阀和启阀器在配料线设备上的工艺路线和工作方式。为了兼顾生产效率和配料精度,配料阀采用二级流量阀结构形式,并对阀的溅射和残留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启阀器控制阀的开关和流量,采用分离式结构。根据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在生产线中的功能需求,确定其整体结构,从而达到所需要求。针对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olid works软件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利用流体力学中的理论,进行分析其可行性,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所设定的阀和启阀器装置完全满足要求。最后对研发的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进行现场安装调试,结果表明液体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能够在保证可靠性、环保性、全自动化的前提下,实现自动液体配料系统的配料操作,完全满足工程实际中的要求和用户的需求。
陈礼仪[4](2004)在《泡沫及泡沫钻进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作者亲自负责或参与的有关泡沫和泡沫钻进技术系列科学研究工作的归纳和总结。论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泡沫流体理论研究,二是泡沫和泡沫钻进技术的实践成果。在泡沫流体理论部分,主要是对长达十几年研究工作中所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作为理论研究的成果之一,充气泡沫泥浆护壁与堵漏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最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不仅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而且指导在我们进行泡沫和泡沫钻进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泡沫和泡沫钻进技术的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了钻探(井)专用发泡剂——DF-1型泡沫剂的研制过程,以及DF-1型泡沫剂在潜孔锤泡沫钻进和充气泡沫泥浆钻进中的应用成效。而PQ—I泡沫发生器的研制成功,有效地解决了不用空压机的泡沫泥浆的充气问题,是充气泡沫泥浆成功应用的关键设备。这些研究工作均是以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项目为支撑,曾获得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成都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 综上所述,泡沫流体理论、泡沫剂研制、潜孔锤泡沫钻进技术、充气泡沫泥浆和泡沫发生器的研制,以理论为支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构成了泡沫和泡沫钻进技术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其主要成果如下: 1.在泡沫流体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宏观实验和微观观察,发现了泡沫吸附壁的存在。并从胶体化学、物理化学角度,比较系统地论证了泡沫吸附壁的形成机理。在对泡沫吸附壁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泡沫吸附壁具有“三相、三吸附、三特性”的观点,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 2.研究论证了泡沫群体结构在漏失通道中的动态封堵和疏水屏蔽作用。在泡沫流变性理论的指导下,首次系统探讨了充气泡沫泥浆防塌护壁机理和防塌堵漏机理,并为实践所证实。为充气泡沫泥浆的推广和应用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以表面活性剂理论为基础,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研制成功了钻探(井)专用发泡剂——DF-1型泡沫剂。其合成工艺和生产流程合理,产品性能稳定,成本低、价格较便宜。还具有发泡率高、稳定性好、携岩能力强、流变性好、抗钙抗盐抗污染和抗高温等特点,且无毒无环境污染,易生物降解等。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并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经国内外查新检索证实,未发现采用相同工艺生产的钻探(井)专用发泡剂,具有新颖性。 4.潜孔锤泡沫钻进技术彻底攻克了潜孔锤在潮湿地层钻进的难关,加深了潜孔锤水下钻进的深度,找到了一条在涌水破碎地层进行潜孔锤钻进的有效途径。是一条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完善的钻探(井)新技术、新方法。 5.充气泡沫泥浆由于比重低,液柱压力低,实现了负压钻进,能大幅度提高机械钻进,延长钻头寿命。特别在渗透性漏失孔段是防漏的优良冲洗液,在中等漏失孔段可缓解冲洗液的漏失程度。充气泡沫泥浆由于泡沫的高结构流变性,不仅携带岩屑(粉)能力高于清水和普通泥浆,而且能有效地减少对弱胶结、未固结不稳定岩层孔壁的冲刷,有利于防塌。是一种新型的钻探冲洗液类型,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R毖一1型泡沫发生器以喷射理论为基础,以吸人空气与基浆混合程度高为设计目标,研制了叶片式蜗轮泡沫分散切割器,实现了充气泡沫泥浆中泡沫分散均匀、泡沫微细且稳定性强,而且可根据钻进需要,十分方便地通过调节气液比,得到相应比重的充气泡沫泥浆。泡沫发生器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维护方便、适应性强,完全适合野外钻探(井)工作的要求,实现了不用空压机的发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高山缺水、运输不便地区使用充气泡沫泥浆的技术难题,经检测其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外无压气机式泡沫发生器或装置。
王兆嘉[5](2019)在《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源系统作为列车制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然而,现阶段针对这些问题的防范、预警与解决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故障监测与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相关方法的研究,从而减小故障出现的概率,极具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1、经过对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相关内容的发展现状调研,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统计结果进行了机理分析,将常见故障归纳为漏风、油温高及漏油三大类,并提供了基本的防范控制建议。2、以漏风和油温高两种故障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给出了详细的数据采集方案,将其总体结构划分为采集终端、通信模块及监控中心三部分:对于采集终端,设计了以STM32F107VCT6为核心控制器,配合外围相关模块电路的硬件结构和嵌入式软件;对于通信模块,选用了基于TCP传输的GPRS/WiFi的远程通信方式,以I/O多路复用select作为网络通信模型,并自定义应用层通信协议;按照既定方案,成功采集到了漏风声音响度以及所需的温度数据,并传输至监控中心。3、研究了漏风故障的监测方法,从时、频域对漏风声音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语谱图把时域和频域结合起来,设定量化指标,制定故障分类分级原则,实现了智能监控、及时预警的目的,并减少了冗余工作量,提高了监控效率。4、探索了漏风故障的诊断方法,按照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处理思路,将诊断过程分解为两个子问题:源数目估计和源信号恢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奇异值分解与K均值聚类结合的算法,有效解决了因传感器数目有限而导致无法准确估计故障源数目的难点;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和最小化l1范式的求解过程,做稀疏成分分析,计算得到了混叠矩阵,进而复原了信号,并最终完成了诊断任务。5、对于系统的油温高故障,明确了研究瓶颈在于油温数据难以及时准确测取,为此给出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案,以易于得到的辅助变量为输入训练网络,建立起它们与油温的关系,并按照两种建模方式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为今后的故障监控和诊断工作提供了参考。
付尧[6](2017)在《曙光油田杜66断块区常规火驱配套地面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杜66区块火驱先导试验井组有明显增油效果,相对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等转换试验,火驱试验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火驱是目前杜66块最有潜力且可操作的开发方式。针对曙光油田杜66断块区常规火驱配套地面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设计,选择合适的配套设备和实施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地面工程建设方案和先进成熟、可靠适用的技术方案,为杜66断块区建成集空气注入、尾气处理及利用、含水原油集输及处理、污水处理回用等生产设施为一体的稠油火驱试验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增加收采效率,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生产需求。1)对曙光油田杜66断块区常规火驱配套地面设备进行分析,说明现有配套设备情况;2)根据设计要求、设备现状和生产要求,确定配套工程方案;3)依据设计规范和设计参数,进行火驱工艺相关设备的计算和选取;4)分析此项目火驱配套地面工程的技术优势,为辽河油田其他区块的火驱工程提供参考。通过对杜66断块区常规火驱地面工程的研究设计,提出科学合理的地面工程建设方案和先进成熟、可靠适用的技术方案,为杜66断块区建成集空气注入、尾气处理及利用、含水原油集输及处理、污水处理回用等生产设施为一体的稠油火驱试验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完成投资费用最小,经济效益最高;实现杜66断块区火驱规模141个井组,预计阶段开发18年,最高年产油38.4万吨,阶段累计产油524.3万吨,最终采收率可达55.2%。同时兼对其他相关的环境、安全、消防和节能等设施进行必要的改造,以使整个配套系统能够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7](1991)在《我国部份省、市、地区单位的节能科技应用实例》文中研究表明 前言 在9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之际,上海市能源研究会收集了部份省、市、地区单位的节能经验。提供给广大节能工作同志借鉴参考。以便节能工作推向全社会,掀起群众性的节能高潮。 “八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业将继续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近期把节能放在突出位置。到199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可达11.72亿吨标准煤比1990年增加1.32亿吨,平均每年增长2.4%,其中原煤可增加1.5亿吨。发电量于1995年将达到8100亿千瓦时,比1990年增加1920亿千瓦时。“八五”计划规定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而一次能源年约增长只
杨佐勋[8](2019)在《燃煤电站压缩空气干燥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压缩空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力、化工、食品等工工业领域。压缩空气系统是火电机组中不可或缺的公用系统,热机、热控、除灰、脱硫等系统需用到压缩空气,保证压缩空气系统的安全,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保证全厂电力生产的安全。在压缩空气的气源净化处理过程中,除水是必要的一个环节,如何高效去除压缩空气中所含水分,对于火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常规除灰用气干燥系统利用微热再生干燥器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天气较长,空气湿度增加,使得微热再生干燥器的负载增大,导致干燥器除湿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室外输气管道结冰堵塞等问题,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我国北方冬季环境气温较低的特点,基于湿空气降温析水原理,利用室外冷空气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析水干燥,提出压缩空气凝结换热干燥优化系统。选取某典型2×300 MW机组,在分析机组除灰用气净化干燥系统基础上,搭建凝结换热系统优化模型。对凝结换热的工况特点进行分析后,凝结换热系统中回热器、凝结式换热器选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换热板片选用超宽通道鼓包板片,并对所选取的换热板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进行凝结换热系统设计计算。凝结换热优化系统投入工程现场应用后,结合现场实际换热工况特点,基于平均温差计算法,搭建了凝结换热系统耦合变工况计算模型,对部分现场运行数据进行变工况计算分析,并讨论引起数据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参数符合较好,验证了凝结换热系统的可行性。从现场运行数据分析可知,凝结换热系统冬季运行稳定,8 0%以上水分得到有效脱除,满足除灰用气含水量要求,除湿效果良好,压缩空气回热后温度多在23℃~27℃之间,远离了压力露点,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了输气管道及用气系统安全。本文研究成果为火电机组除灰用气净化干燥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甘心[9](2016)在《油气勘探钻井用闭式循环空气锤及三通道钻具系统研制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油气资源作为现代产业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及意义,并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及国家安全、稳定的主要标志。而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钻井工程是直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以及发现和开发油气资源最有效、最准确的手段。21世纪油气资源勘探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为:更快、更深、更清洁、更廉价。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对油气勘探钻井的提速技术及机具系统开展大量形式各异的研究和试验工作,提出了许多已经行之有效的钻井提速技术并研发出相应的钻进机具。而随着我国深井、超深井、水平井以及定向井所占比重不断扩大,遇到地质条件复杂、低渗透、埋藏深等地层的几率也不断增加,为了解决上述地层中钻进效率低、井下复杂事故多、钻井周期长、成本高等突出难题,提高我国在复杂条件下的油气藏以及品质较差储层的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推动我国油气资源勘探钻井提速技术的发展,本文创新研发出了一套集合空气锤高效碎岩旋冲钻井、压缩空气封闭循环、钻井泥浆辅助碎岩及排屑和护壁等多个优点于一身的多工艺、多介质的复合式钻井新技术及配套钻具系统,并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相应的计算公式推导、数值模拟分析以及模拟试验。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主要有:(1)研发出一套新型闭式循环空气锤及三通道钻具系统,具体包括:带有防掉落机构的BQ-190闭式循环空气锤及配套球齿钻头、TSB-146同轴三壁钻杆以及三通道四方主动钻杆。(2)这套闭式循环空气锤及三通道钻具系统能够实现一种新型的多工艺、多介质的复合式钻井技术,具体为:当闭式循环空气锤与常规硬质合金球齿钻头配合时,可以实现“空气锤旋冲钻进+钻井泥浆正循环或者反循环排屑、护壁”的钻井技术;与喷射钻头配合时,可以实现“空气锤旋冲钻进+泥浆高压喷射碎岩”的钻井技术;与气举反循环钻头配合时,可以实现“空气锤旋冲钻进+气举反循环排渣”的钻井技术。(3)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球齿钻头强度进行分析得出:防掉落罩与钻头连接配合区段的应力值明显小于钻头尾部及颈部各段的应力值,较大限度地减小了钻头在防掉落罩配合段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有效地起到防止当钻头尾部及颈部发生断裂时,钻头冠部落入井底的恶性事故。(4)通过应力波理论和弹塑性理论相关知识推导得出:齿孔过盈量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活塞冲击末速度(vc)、钻头本体和合金齿材料性能(E、ρ、γ、σs)、合金齿径(d)、齿孔深度(h)以及相邻齿孔壁之间距离(l)。(5)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合金齿与齿孔间过盈配合进行动态分析,得出:1)在合金齿压入齿孔后,齿孔侧壁的应力和位移大小及变化幅度均最大,且往往处于塑性变形状态,而在远离齿孔侧壁的钻头胎体中,应力和位移大小及变化幅度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2)在相同过盈量和动摩擦系数条件下,合金齿直径越大,对齿孔周围胎体产生的应力值和位移量越小;3)在相同齿径和动摩擦系数条件下,过盈量越大,对齿孔周围胎体产生的应力和位移值越大,变化幅度越明显;4)在相同齿径和过盈量条件下,动摩擦系数越大,对齿孔周围胎体产生的应力和位移值越大,变化幅度越明显。(6)通过对闭式循环空气锤动力系统进行分析得出:1)圆底型中心孔底的应力集中区域以及与钻头底唇面之间的应力值明显小于平底型和尖底型,且对钻头下部各变截面的应力值影响也优于平底型和尖底型;2)当钻头的圆底型中心孔深度为340 mm时,其颈部、冠部以及中心孔与底唇面之间的应力值最小。(7)通过流体力学相关理论推导TSB-146三壁钻杆压力降的计算公式得出:1)在三壁钻杆进、排气道各结构尺寸确定后,其沿程压力损失与空压机容积流量Q0的1.75次方成正比,与供气压力p的0.75次方成反比;2)三壁钻杆进、排气道的局部压力损失与容积流量Q0的平方以及局部压力损失系数ζ成正比,与供气压力p成反比。(8)通过Flow Simulation分别对TSB-146三壁钻杆及三通道四方主动钻杆进、排气道压力降进行分析得出:1)三壁钻杆进、排气道采用导正凸台端面突出于接头底端面一定距离的结构设计所产生的压力降和压缩空气流速波动幅值最小;2)无论是三壁钻杆还是三通道四方主动钻杆,其进、排气道的压力降均随供气量的增大而加速增大,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排气道的压力降均小于进气道的压力降。(9)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测试管路压力降进行监测,得出:1)压力降随着管路长度的增加而加速增大;2)压力降随着过流断面积比的增大而减小;3)在气水混合流体中,压力降随着液相含量的增大而加速增大。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首次研发出能够适用于油气资源勘探钻井用的闭式循环空气锤及同轴三通道钻具系统,其中包括:带有防钻头掉落机构的BQ-190闭式循环空气锤及配套球齿钻头、TSB-146三壁钻杆以及三通道四方主动钻杆。(2)结合闭式循环空气锤及三通道钻具系统的结构特点,首次提出一种集合了空气锤高效碎岩旋冲钻进、压缩空气封闭循环、钻井泥浆辅助碎岩及排屑和护壁等多个优点于一身的多工艺、多介质的复合式钻井新技术。(3)采用应力波理论及弹塑性理论推导出钻头齿孔过盈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开展合金齿与齿孔之间过盈配合的动态分析,研究了不同合金齿径、不同过盈量以及不同动摩擦系数对齿孔周围胎体应力和位移的影响。(4)针对三种不同中心孔底(平底型、尖底型和圆底型)形状的钻头强度以及中心孔深度对钻头下部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得出较优的结构参数。(5)采用流体力学知识推导出TSB-146三壁钻杆压力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采用Flow Simulation对TSB-146三壁钻杆及三通道四方主动钻杆进气道和排气道压力降进行分析,研究各自在不同供气量和供气压力条件下的压力降大小及变化趋势。
张翔[10](2019)在《视觉智能检测线硬件平台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人工检测已不能满足工件大规模的生产需求,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工件的自动化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工业视觉检测凭借其具有非接触、可靠性强、检测精度高等优势,正逐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本文针对视觉智能检测线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内外视觉检测平台的设计实例,参考相关的电气设计标准,搭建了一套视觉智能检测线传输与控制系统试验平台。该检测线系统是一套集机械设计、电气设计、PLC控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OPC过程化通信、运行优化算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验平台。该平台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适应多种结构相近的小型产品的柔性化在线检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对现有检测线系统的不足与局限性分析,分别对系统硬件传输平台与控制系统进行方案设计,经对比论证,确定了系统最终的设计方案。设计搭建了一套循环传输检测平台,并实现其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循环传输平台由倍速线模块、辊筒转弯线模块和气动模块组成,实现待测工件底板的在线循环传输。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为控制器及传感器选型、电机变频调速设计、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控制柜设计调试和上位机硬件组态,该部分为实现系统的控制要求提供了硬件支持。完成控制系统整体软件的开发。系统软件包括PLC控制程序、人机交互界面软件和视觉处理软件通信客户端。PLC程序通过STEP7编程软件开发,满足了检测线的整体运行控制要求;人机交互界面基于WinCC组态软件进行开发,实现了用户管理、动态显示、故障报警、配方管理等功能;视觉处理软件通信客户端运用OPC技术于VS2013环境下开发,可完成人机界面与视觉处理信息的集成。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进行现场调试,系统运行平稳、人机交互良好、实时通讯强,有效满足了设计要求。最后,通过不同条件下检测线的运行试验,分析了待测工件底板的运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检测节拍最优与电机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的运行效率优化算法。选取不同的测试用例进行实验,三个测试用例的检测节拍分别提高了15.67%、30.26%、22.29%,并减少了电机运行能耗。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优化效果,实现了智能化的目标。
二、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3)液体配料阀及启阀器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全自动液体配料的工艺流程 |
2.1 全自动液体配料系统的组成 |
2.2 液体配料阀和启阀器装置的工艺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液体配料阀的结构设计及启阀器装置的设计 |
3.1 液体配料阀的设计需求 |
3.2 阀的整体设计 |
3.2.1 节流阀口的选择 |
3.2.2 结构尺寸设定 |
3.2.3 密封方式 |
3.2.4 密封圈的沟槽设计 |
3.3 复位弹簧的设计 |
3.3.1 静摩擦力的计算 |
3.3.2 上端弹簧 |
3.3.3 下端弹簧 |
3.4 配料阀结构图和三维图 |
3.5 启阀器装置设计内容 |
3.5.1 启阀器移动电机(含减速机)选型计算 |
3.5.2 齿轮齿条选型计算 |
3.5.3 线轨选型计算 |
3.5.4 电动缸选型计算 |
3.5.5 启阀器气缸选型计算 |
3.6 启阀器装置三维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4 关于配料阀的流体理论分析和计算优化 |
4.1 流体通过阀门和管道的流体性状 |
4.1.1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层流和紊流 |
4.1.2 Reynolds(雷诺)数 |
4.1.3 阀体管口的设定理论依据 |
4.1.4 阀体结构设定理论依据 |
4.1.5 讨论紊流状态下的射流结构与特征 |
4.1.6 流速大小设定在管道中理论依据 |
4.2 配料阀的实验分析 |
4.2.1 配料阀的精度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 |
4.3 配料阀的算法优化 |
4.3.1 原配料说明 |
4.3.2 配料算法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泡沫及泡沫钻进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泡沫钻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2 我国泡沫钻进技术的现状与水平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泡沫流体理论 |
2.1 低密度流体及其分类 |
2.2 泡沫流体 |
2.3 泡沫流体的组成 |
2.3.1 气相 |
2.3.2 液相 |
2.3.3 发泡剂 |
2.3.4 发泡剂性能的评价方法 |
2.3.5 泡沫稳定剂的评价及配方 |
2.4 泡沫流体的性能 |
2.4.1 泡沫质量参数 |
2.4.2 泡沫悬浮性和携岩能力 |
2.4.3 泡沫的滤失性能 |
2.4.4 泡沫的热物理性能 |
2.4.5 泡沫的腐蚀性 |
2.4.6 泡沫的导电性 |
2.4.7 发泡剂的生物降解性 |
2.4.8 发泡剂的毒性 |
2.5 泡沫流体的稳定 |
2.5.1 泡沫的形成 |
2.5.2 泡沫液膜的性质 |
2.5.3 泡沫的稳定性 |
2.5.3.1 影响液膜强度和排液速度的因素 |
2.5.3.2 气体通过液膜的扩散(气体透过性) |
2.5.4 国内泡沫稳定机理的研究 |
2.5.4.1 泡沫的稳定性 |
2.5.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6 泡沫流体的流变性及其影响因素 |
2.6.1 基本概念 |
2.6.1.1 泡沫质量 |
2.6.1.2 气体偏差系数 |
2.6.2 泡沫流体的流变特性 |
2.6.2.1 液体的流变特性 |
2.6.2.2 泡沫流体流变性 |
2.6.2.3 泡沫流变性能参数 |
2.6.3 携带能力与循环摩擦损失 |
2.6.3.1 泡沫流体的携带能力 |
2.6.3.2 泡沫流体循环摩擦损失 |
2.7 充气泡沫泥浆的护壁与堵漏 |
2.7.1 防塌护壁机理 |
2.7.1.1 防塌护壁试验 |
2.7.1.2 泡沫泥浆滤饼结构 |
2.7.1.3 泡沫吸附壁微观结构 |
2.7.1.4 泡沫吸附壁特性 |
2.7.2 防漏堵漏机理 |
2.7.2.1 防漏堵漏模拟试验 |
2.7.2.2 防漏堵漏机理研究 |
2.7.2.3 独特的流变特性 |
第3章 DF-1型泡沫剂的研制 |
3.1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3.2 泡沫剂的种类、特点及要求 |
3.2.1 泡沫剂的种类和特点 |
3.2.2 泡沫钻进对泡沫剂的要求 |
3.2.3 泡沫剂合成方法及常用的泡沫剂简介 |
3.3 表面活性剂简介 |
3.3.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3.3.2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性质和内部特性 |
3.4 DF-1型泡沫剂的研制 |
3.4.1 单体原料的筛选 |
3.4.2 单体的性能筛选试验 |
3.4.3 复配筛选 |
3.4.4 复配方案的确定 |
3.4.5 合成及复配工艺 |
3.4.6 DF-1型泡沫剂研制过程的室内评价 |
3.4.7 DF-1型泡沫剂的安全性 |
3.5 DF-1型泡沫剂的主要性质及评价 |
3.5.1 DF-1型泡沫剂的性质 |
3.5.2 泡沫剂性能评价 |
3.5.3 泡沫剂携带性能评价 |
3.5.4 国内外泡沫剂性能对比 |
3.5.5 小结 |
3.6 DF-1型泡沫剂作用机理探讨 |
3.6.1 发泡与稳泡机理 |
3.6.2 抗钙镁机理 |
3.6.3 携岩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潜孔锤泡沫钻进技术 |
4.1 潜孔锤泡沫钻进技术的特点 |
4.2 潜孔锤泡沫钻进工艺 |
4.2.1 泡沫剂的浓度和泵量 |
4.2.2 空压机供风量 |
4.2.3 空压机的风压 |
4.2.4 转速 |
4.2.5 钻压 |
4.3 DF-1型泡沫剂在增压潜孔锤泡沫钻进中的应用 |
4.3.1 主要设备及钻具 |
4.3.2 应用效果 |
4.4 DF-1型泡沫剂在低压潜孔锤泡沫钻进中的应用 |
4.4.1 主要设备和机具 |
4.4.2 应用效果 |
4.5 潜孔锤泡沫液钻进技术 |
4.5.1 灌注技术 |
4.5.2 携岩能力 |
4.5.3 钻进效率 |
4.5.4 时间利用率和钻孔质量 |
4.5.5 发泡剂类型与效率关系 |
4.5.6 泡沫钻进综合效益 |
4.6 潜孔锤泡沫钻进规程 |
第5章 充气泡沫泥浆钻进技术 |
5.1 充气泡沫泥浆钻进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
5.2 充气泡沫泥浆的配制工艺 |
5.2.1 泡沫剂的研制与选用 |
5.2.2 稳定性研究 |
5.2.3 优化配方的确定 |
5.2.4 泡沫泥浆配制实例 |
5.3 充气泡沫泥浆特性及作用 |
5.3.1 防漏堵漏作用 |
5.3.2 防塌护壁作用 |
5.3.3 润滑减阻作用 |
5.3.4 带砂携岩作用 |
5.3.5 剪切稀释作用 |
5.4 充气泡沫泥浆适应性与维护管理 |
5.4.1 效用 |
5.4.2 地层适用性及应用范围 |
5.4.3 配制方法及性能要求 |
5.4.4 使用维护与管理 |
5.5 地面装置与循环系统 |
5.5.1 要求 |
5.5.2 地面装置布置及器具 |
第6章 充气泡沫泥浆泡沫发生器的研制 |
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2 泡沫发生器的研制 |
6.2.1 研制的技术思路 |
6.2.2 技术指标的确定 |
6.2.3 设计的总体要求 |
6.2.4 PQ-I型泡沫发生器的设计方案 |
6.2.5 PQ-I型泡沫发生器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
6.2.6 喷射系统设计 |
6.2.7 涡轮设计计算 |
6.3 室内实验及数据整理 |
6.3.1 实验仪器及测量设备 |
6.3.2 实验数据 |
6.3.3 泵量Q与吸气量的关系 |
6.3.4 泵量Q与气液比Φ的关系 |
6.4 喷嘴直径的确定 |
6.5 气液比的调节和充气时间的计算 |
6.5.1 气液比的调节 |
6.5.2 充气时间的计算 |
6.6 制备充气泡沫泥浆的质量分析 |
6.6.1 未安装蜗轮泡沫分散切割器时的质量情况 |
6.6.2 PQ-I型泡沫发生器制取泡沫泥浆的质量 |
6.6.3 PQ-I型泡沫发生器制取的泡沫泥浆质量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风源系统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2.1 风源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现有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风源系统工作原理介绍及故障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作原理介绍 |
2.2.1 系统结构介绍 |
2.2.2 工作流程介绍 |
2.3 故障机理分析 |
2.3.1 漏风故障分析 |
2.3.2 油温高故障分析 |
2.3.3 漏油故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源系统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数据采集方案总体设计 |
3.3 数据采集终端设计 |
3.3.1 采集终端结构设计 |
3.3.2 采集终端器件选型及相关模块电路设计 |
3.3.3 采集终端嵌入式软件设计 |
3.4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
3.4.1 通信模块结构设计 |
3.4.2 通信模块器件选型 |
3.4.3 通信协议设计 |
3.4.4 通信模块嵌入式软件设计 |
3.4.5 通信流程设计 |
3.5 数据采集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源系统漏风故障监测 |
4.1 引言 |
4.2 漏风故障监测原理 |
4.3 漏风故障监测方法 |
4.3.1 故障时、频域分析法 |
4.3.2 故障语谱图分析法 |
4.4 漏风故障监测指标与分类分级原则 |
4.4.1 故障时、频域指标 |
4.4.2 故障语谱图指标 |
4.4.3 故障分类分级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源系统漏风故障诊断 |
5.1 引言 |
5.2 漏风故障诊断方法 |
5.2.1 故障源数目估计方法 |
5.2.2 故障源信号恢复方法 |
5.3 漏风故障诊断结果 |
5.3.1 故障仿真实验诊断结果 |
5.3.2 故障实际数据诊断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源系统油温高故障研究 |
6.1 引言 |
6.2 油温高故障研究方法 |
6.3 油温高故障研究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6)曙光油田杜66断块区常规火驱配套地面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1.1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
1.1.1 项目背景 |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2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
1.2.1 自然条件 |
1.2.2 工程地质 |
1.2.3 水文和水文地质 |
1.2.4 气象 |
1.2.5 地震基本烈度 |
1.2.6 交通运输 |
第二章 总体布局及建设规模 |
2.1 总体布局 |
2.1.1 总体布局方案 |
2.1.2 总体布局方案比选 |
2.2 建设规模 |
第三章 注空气系统 |
3.1 井组部署 |
3.2 注空气系统 |
3.2.1 设计参数 |
3.2.2 注空气系统布局方案 |
3.2.3 注空气系统布局方案比选 |
3.2.4 推荐方案描述 |
3.3 注空气站 |
3.3.1 设计规模 |
3.3.2 工艺流程 |
3.3.3 设计参数 |
3.3.4 主要设备选型 |
3.4 注空气管道 |
3.4.1 注空气管道概况 |
3.4.2 管道用管 |
3.4.3 管线强度和稳定性较核 |
3.4.4 管道敷设 |
3.5 主要工程量 |
第四章 油气集输及处理 |
4.1 集输现状 |
4.1.1 计量接转站工程现状 |
4.1.2 曙五联工程现状 |
4.1.3 曙四联工程现状 |
4.1.4 集油、掺水管线现状 |
4.2 基础数据及设计参数 |
4.2.1 井组部署 |
4.2.2 基础数据 |
4.2.3 设计参数 |
4.2.4 集输工艺方案 |
4.2.5 集油工艺方案 |
4.2.6 计量工艺 |
4.3 集输系统推荐方案描述 |
4.3.1 集输系统流程 |
4.3.2 集输系统工艺计算 |
4.3.3 井场 |
4.3.4 计量接转站 |
4.4 原油脱水 |
4.4.1 曙五联 |
4.4.2 曙四联 |
4.5 油气集输管道 |
4.5.1 油气集输管道概况 |
4.5.2 管道用管 |
4.6 主要工程量 |
第五章 防腐与保温 |
5.1 防腐 |
5.1.1 管线内防腐 |
5.1.2 管线外防腐 |
5.2 保温 |
5.2.1 管道保温方案 |
5.2.2 地上工艺管道和设备保温方案 |
5.3 内腐蚀监测 |
5.4 工程采用的新工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燃煤电站压缩空气干燥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发展现状 |
1.2.1 吸附式干燥机 |
1.2.2 冷冻式干燥机 |
1.3 常用换热器发展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案例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分析及优化 |
2.1 现有机组情况 |
2.2 凝结析水机理分析 |
2.3 凝结换热系统优化设计 |
2.4 凝结换热系统换热器选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换热器传热阻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3.1 CFD模拟软件 |
3.2 换热器数值模拟 |
3.2.1 几何模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设定及数学模型 |
3.2.4 数值求解 |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凝结换热系统设计计算 |
4.1 换热工况参数 |
4.2 基本方程式及计算流程 |
4.3 传热系数计算 |
4.3.1 板侧传热系数 |
4.3.2 管侧传热系数 |
4.3.3 总传热系数 |
4.4 换热温差及面积计算 |
4.4.1 换热温差 |
4.4.2 换热面积 |
4.5 压降计算及校核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应用情况及性能分析 |
5.1 现场应用情况 |
5.2 变工况计算模型 |
5.2.1 平均温差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
5.2.2 凝结换热变工况模型 |
5.3 现场运行数据对比计算 |
5.4 凝结换热系统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
致谢 |
(9)油气勘探钻井用闭式循环空气锤及三通道钻具系统研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油气勘探钻井提速技术 |
1.2.1 复合式钻井技术 |
1.2.2 旋冲钻井技术 |
1.2.3 气体钻井技术 |
1.2.4 高压喷射钻井技术 |
1.2.5 水力脉冲式空化射流钻井技术 |
1.3 空气锤在油气资源勘探钻井应用及发展现状 |
1.3.1 空气锤在垂直井应用及发展 |
1.3.2 空气锤在水平井及定向井应用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闭式循环空气锤钻井工艺研究 |
2.1 闭式循环空气锤钻井工艺原理研究 |
2.2 闭式循环空气锤钻井工艺特点 |
2.3 闭式循环空气锤钻井工艺应用在油气勘探钻井的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闭式循环空气锤及三通道钻具系统研制 |
3.1 BQ-190闭式循环空气锤研制 |
3.1.1 BQ-190闭式循环空气锤内部结构设计 |
3.1.2 BQ-190闭式循环空气锤性能指标 |
3.1.3 BQ-190闭式循环空气锤防钻头掉落机构设计 |
3.1.4 BQ-190闭式循环空气锤内部主要零件设计 |
3.2 球齿钻头结构设计 |
3.2.1 钻头整体结构参数 |
3.2.2 钻头底面结构设计 |
3.2.3 钻头布齿设计 |
3.3 同轴三通道钻具系统研制 |
3.3.1 TSB-146同轴三壁钻杆研制 |
3.3.2 三通道四方主动钻杆研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头齿孔过盈量计算公式推导及模拟分析 |
4.1 齿孔过盈量计算公式推导 |
4.2 合金齿与齿孔过盈配合的数值模拟分析 |
4.2.1 ABAQUS简介 |
4.2.2 前处理操作 |
4.2.3 结果分析 |
4.3 配套球齿钻头齿孔过盈量及固齿工艺选定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闭式循环空气锤动力系统强度分析 |
5.1 ANSYS-LSDYNA简介 |
5.2 闭式循环空气锤动力系统模型建立及前处理 |
5.2.1 建模及网格划分 |
5.2.2 前处理参数设定 |
5.3 应力波在活塞及钻头内的传递分析 |
5.4 活塞及钻头各变截面的应力分析 |
5.5 钻头中心孔孔底形状对钻头下部的应力分析 |
5.5.1 三种中心孔孔底形状钻头轴向截面应力分析 |
5.5.2 三种中心孔孔底形状钻头颈部变截面的应力分析 |
5.5.3 三种中心孔孔底形状钻头冠部变截面的应力分析 |
5.5.4 三种钻头中心孔底与底唇面之间的应力分析 |
5.6 圆底型中心孔不同孔深对钻头下部的强度影响 |
5.6.1 钻头颈部变截面的应力分析 |
5.6.2 钻头冠部变截面的应力分析 |
5.6.3 中心孔底与钻头底唇面之间的应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通道钻具系统压力降分析 |
6.1 TSB-146三壁钻杆压力降计算公式推导 |
6.1.1 沿程压力损失计算公式 |
6.1.2 局部压力损失计算公式 |
6.1.3 压力损失的叠加原则 |
6.2 三通道钻具系统压力降的数值模拟分析 |
6.2.1 Flow Simulation概述 |
6.2.2 TSB-146三壁钻杆压力降分析 |
6.2.3 三通道四方主动钻杆压力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模拟管路内部流体压力降试验研究 |
7.1 试验方法和目的 |
7.2 试验内容 |
7.3 试验原理 |
7.4 试验系统组成 |
7.5 试验数据分析 |
7.5.1 管路长度对压力降的影响 |
7.5.2 过流断面突变对压力降的影响 |
7.5.3 气水混合对压力降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8.3.1 本文研究的不足 |
8.3.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件 |
(10)视觉智能检测线硬件平台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检测线总体方案设计 |
2.1 检测线传输方案设计 |
2.1.1 矩形循环回路 |
2.1.2 环形循环回路 |
2.1.3 方案比较与确定 |
2.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方案总体设计与规划 |
2.2.2 方案验证与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输与控制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3.1 循环输送模块设计 |
3.1.1 倍速线模块设计 |
3.1.2 转弯线模块设计 |
3.2 气动模块设计 |
3.2.1 顶升与阻挡部分结构设计 |
3.2.2 气路总体设计与参数计算 |
3.2.3 气路元件选型 |
3.3 下位机控制系统设计与硬件选型 |
3.3.1 主控制器选型 |
3.3.2 现场传感器选型 |
3.3.3 电机变频调速设计 |
3.3.4 电气控制线路与控制柜设计 |
3.4 上位机硬件组态 |
3.5 硬件系统总体安装调试 |
3.5.1 硬件系统的安装 |
3.5.2 控制模块与传感器调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测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下位机PLC控制程序设计 |
4.1.1 控制程序功能划分 |
4.1.2 主控程序设计 |
4.1.3 工位子模块设计 |
4.1.4 PLC控制程序调试 |
4.2 上位机Win CC组态监控软件设计 |
4.2.1 监控软件架构设计 |
4.2.2 项目组态与通信建立 |
4.2.3 过程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4.2.4 联合仿真与调试 |
4.3 视觉处理软件通信客户端开发 |
4.3.1 基于OPC技术的通信界面设计 |
4.3.2 基于C/S模型的客户端程序设计 |
4.3.3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测试 |
4.4 检测线系统总体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运行效率优化算法 |
5.1 工装板循环运行影响参数测试试验 |
5.1.1 转弯线模块运行测试 |
5.1.2 倍速线模块运行测试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检测效率最优的运行优化算法设计 |
5.2.1 工装板行走速度拟合 |
5.2.2 优化算法设计与实现 |
5.3 算法运行效果评定 |
5.3.1 检测线运行时间优化效果 |
5.3.2 检测线电机运行能耗优化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1.1 内容总结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四、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J]. 杭州制氧机厂试车组. 深冷技术, 1977(S1)
- [2]1-15/50型空压机安装点滴[J]. 陈志新. 深冷简报, 1971(01)
- [3]液体配料阀及启阀器装置的研究[D]. 朱磊.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4]泡沫及泡沫钻进技术的理论与实践[D]. 陈礼仪. 成都理工大学, 2004(04)
- [5]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王兆嘉. 东南大学, 2019(06)
- [6]曙光油田杜66断块区常规火驱配套地面工程设计[D]. 付尧.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7]我国部份省、市、地区单位的节能科技应用实例[J].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1(03)
- [8]燃煤电站压缩空气干燥系统优化研究[D]. 杨佐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 [9]油气勘探钻井用闭式循环空气锤及三通道钻具系统研制与分析[D]. 甘心. 吉林大学, 2016(08)
- [10]视觉智能检测线硬件平台与控制系统研究[D]. 张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