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山林海学大庆,革命生产向前进(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瑾[1](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马修伦[2](2013)在《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生产运作机制进入了高度意识形态化时期。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亚类型之一,纪实影片被权力机构定位为“形象化的政论”。本文以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重点考察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呈现与重构,并将这种呈现与重构作为一种影像修辞和话语策略加以使用,以实现纪实影片创作的目的表述。具体来看,首先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创作中,“载道”功能是其最突出的价值特点;其中体现的由“天人合一”转化而来的“人定胜天”的自然观,与当时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与情感鼓动宣传相关;新的政府和执政党在塑造其合法地位的要求表述方面,纪实影片借助了“家国同构”的传统观念加以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表述,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借用了剧情电影的“影戏”观念与“影戏”手段、民俗和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的使用提高了影像的修辞表达能力。传统观念在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充当了意识形态影像展示的修辞手段和话语方式。其次,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观念之间重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于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宣传的目标要求,来自于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更来自于不同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的不同价值观念定位。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对许多观念的极端强调(如“载道”、“家国同构”等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偏执和滥用),直接导致了观众与众多艺术工作者对这些观念的排斥和抵触,也造成了这些观念在政治传统道路上表述的终结;并推动新时期的纪实影片在表述目的和表述方式上走向多元共生之路。再次,时代纪录影像与传统观念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辩证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既反对又借用,既抵抗又发展,既排斥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共融的关系。立足当下回望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纪实影片,已经作为一种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存在,成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影像建构的参照物象。文章共分为下述部分:绪论部分除阐明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和研究缘起外,重点对研究视域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发现本论题得以成立的前提,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和方法。第一章总体上对1949—1976年间的纪实影片进行概貌总结,主要对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创作状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并试图概括出其总体特点,以便为下面的论述提供基础。第二章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入手,论述1949—1976年的纪实影片呈现出“人定胜天”的表征,这一表征的形式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异化。本部分结合影像文本,重点从题材角度分析了阶级斗争、现代化建设、科考等方面的纪实影片中,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同时,从人物造型、自然造型、场景造型、氛围造型等影像本体角度,分析了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以及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三章从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念“家国同构”渊源的探究出发,论述了该观念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然后从劳动场景、人物身份、解说词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特点;通过纪实影片题材的选择、民众对“政党”与“国家”情感的微妙差别等角度论述了“国党”符号的合二为一;从劳动场景与生活空间等方面论述了私人空间的“国有化”;从性别定位,特别是女性身份定位体现出了国家中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纪实影片实现了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四章论述了从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文以载道”在电影中形成“影以载道”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载道”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传统观念,并通过叙事结构、场景渲染、色彩修辞强化等角度,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载道”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五章从中国电影“影戏”观的形成与发展着手,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在人物形象的定型化、字幕与解说的程式化、幕表式的叙事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以及注重表现而疏离写实等方面,对“影戏观”的呈现与重构。第六章结合传统民俗、民族艺术、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论述了纪实影片对传统民俗、民族艺术的呈现与重构。第七章作为延伸和总述,在前六章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及矛盾性;这种呈现与重构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的,体现了政治想象与观念引导的纠结;传统观念在纪实影片中作为一种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存在。时至今日,当时的纪实影片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成为进一步了解当时艺术形式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独特影像文本。
谭君[3](2013)在《“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文中研究表明总的来看,“十七年”时期(1949-1966年),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疾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几乎冲垮了各个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社会陷入混乱,经济出现滑坡,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倒退。“文革”初期,处于政治中心的北京遭到了尤为严重的冲击,各方面的情况尤其糟糕。因此,在“文革”初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短时间内急剧衰落,一度陷入了单调、乏味、低迷的历史低谷。进入7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九一三事件”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开始走向复苏和恢复,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再加上国内政治气氛的相对缓和,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的打开,到了“文革”后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文革”初期单调、乏味的情况有了明显的不同。但需要指出的是,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文革”中后期所发生的变化,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而且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恢复并没有超过“文革”前的水平。除去绪论、北京概况和结论以外,本文用六章的篇幅来论述“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的概况,并按照娱乐主体参与娱乐活动的不同方式,将娱乐生活分为“静态娱乐”和“动态娱乐”。按照这个分类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中的电影、广播、电视、音乐和歌曲、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文艺演出、图书、报刊、图书馆和图书借阅属于静态娱乐;第五章至第七章中的群众体育、体育赛事、春节、“十一”、“五一”、旅游、展览、餐厅、文化馆和群众文化生活属于动态娱乐。
新源林场女子采伐班[4](1977)在《扎根深山干革命 誓把一生献给党》文中研究指明巍巍高山在欢呼,涛涛林海在歌唱。红色电波传来了特大喜讯,我们——战斗在深山林海之中的女伐木青年们,个个欢欣鼓舞,毫情满怀,最热烈地欢庆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热烈地欢庆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虽然我们与北京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边疆深山林海中的女青年的
黄巍[5](2012)在《“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文革”时期政治化的女性形象入手,通过阐释“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类型、特征、历史原因、文化内涵等情况,尝试考察“文革”时期女性形象与政治的互动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和新中国十七年的女性形象定位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保证女性享有同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在促进男女平等、推动女性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观体系的重新确立,使诸如女英雄、女劳动模范等新女性形象成为新中国初期舆论媒体宣传的热门话题。“大跃进”运动开始后,由于劳动力短缺,很多行业出现了“以女替男”现象,客观环境要求女性必须从事以前只有男性才能做的工作。这样,政治舆论的引导,客观环境的需要,为“穆桂英”、“花木兰”等女性形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阶级斗争”意识逐渐被强化,“文革”开始后,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一切行动的指南,在政治高于一切的浪潮裹挟下,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口号推动下,女性形象逐渐开始发生政治化转向,并出现了本文研究的“三忠于、四无限”的忠诚女性形象;“敢说、敢做”的女红卫兵形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姑娘”形象;永远“扎根”农村的女知青形象;“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战士形象。通过对“文革”时期政治化女性形象的梳理,这一时期的政治化女性形象呈现出模式化、阶段性、短暂性的特征。“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究其缘由,既有中共对妇女解放认识的影响,又有教育力量的推动;既有全国妇联和地方各级妇联组织对女性的组织和动员,又有“批林批孔”运动对“男尊女卑”意识的批判;既有文艺作品的引导,又有舆论媒介的宣传作用。总之,“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发生,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又有国家权力的干预和舆论导向的影响以及客观环境的促动,是各种合力的结果。本文尝试揭示“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内涵,从个人崇拜情结、“血统论”入手,以便揭示出即使新的社会制度确立,但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一定能随着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的客观现实。而国家政治仪式与国家符号的在场,也使民间社会呈现出“文革”时期的革命剧场情景,国家和社会高度一体化,政治上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和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力量都得到了加强,使女性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政治仪式的规范,从而使女性形象逐渐发生政治化转向。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受到了国家权力和男权意识一定程度的挤压,女性性别意识在逃离,甚至出现“男性化”倾向,女性形象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可能,并呈现出由自主性、多元性向被动性、单一性的发展脉络。对“文革”时期政治化女性形象的角色认同,处于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和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男性对其评价各不相同。而当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冲突时,“红五类”和“黑五类”的女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态度也迥然两异。“文革”结束后,当政治化的女性重新审视自己时,又有太多的迷茫与困惑。所以,当理想与现实、个人利益和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更往往能呈现出人们的多维面相。
叶蓓[6](2018)在《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便始终与党并肩同行,中国共产党亦重视发挥妇女的能动作用,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将其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潜在劳力进一步被挖掘,妇女解放与党的事业结合得更为紧密。五十年代末,以上山开荒为主要任务的妇女耕山队,因契合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社会动员之下,福建妇女普遍通过参加妇女耕山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福建妇女耕山队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劳动妇女投身国家建设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是新中国妇女史不同寻常的篇章。本文将福建妇女耕山队置于社会动员视域下展开研究,突出社会动员在福建妇女耕山队的衍生与演进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探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组织在良好的运作环境下逐步展开社会动员,进一步阐释运作方式、分析动员特征,并对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社会动员进行考量,从而为新形势下社会动员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红娟[7](2018)在《东北抗联文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初,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把东北3000万同胞推向战争的苦难深渊。在中华民族面临严峻危机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号召广大民众行动起来,建立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东北抗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也是中国抗战历史上唯一一支进行十四年战斗的队伍。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一条重要函件,“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将‘八年抗战’一律改成‘十四年抗战’。”“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东北抗联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关注热点进入到人们研究的视野中,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东北抗联所进行的抗日游击战争有别于中国其他抗日战场斗争:长期持久、艰苦卓绝、孤悬敌后、曲折复杂。东北抗联将士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而且在文化上也进行着英勇的反抗,东北抗联文化就是文化抗战的产物和标志。东北抗联文化是以抗联为主体,在中国东北产生的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东北广大革命志士在白山黑水间继承和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十九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为指导,以现代文化学理论为突破,与东北抗联的基本史实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对应,争取立体展现东北抗联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待分析其特征,确定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东北抗联文化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相关史料进行综述以后,拟采取系统研究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东北抗联文化进行研究,同时指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绪论为本论文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背景。东北抗联文化产生和发展具有深邃的理论基础以及重要的现实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针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构成内容、文化的产生发展等问题作了论述。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了符合中国革命实践的文化。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争是抗联文化植根的历史背景,东北地域文化中浓重的乡土气息是抗联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二者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东北抗联文化。这部分为第三章到第五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东北抗联文化的主要内容。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广义的文化概念角度出发,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为维持自身生存,坚持斗争所进行的饮食、被装生产、“密营”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工作、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建设等;精神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有抗联文学、抗联歌曲和抗联报刊等。物质文化是前提和基础,精神文化是动力和保障,制度文化是中介和手段,三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第四章东北抗联文化的基本特征。这部分是本文的难点。东北抗联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端于东北抗日战争年代,伴随东北抗联的形成而逐步发展起来,除了兼具文化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革命性、地域性、群众性和国际性。第五章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来源于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强大,而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强大,归根到底来源于文化的强盛。今天总结和提炼东北抗联文化是因为它是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特殊地域下产生发展的文化,作为抗战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东北抗联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和平年代,东北抗联文化更多的是以其蕴含的丰富的治国、治党和治军的经验,为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
寓真[8](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研究指明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扎玛[9](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新疆自治区农林局乌苏林场革委会[10](1977)在《深山林海学大庆,革命生产向前进》文中认为我们自治区乌苏林场乌拉斯台工队(一队),驻在乌苏县乌拉斯台林区,现有职工82人,担负着木材生产和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最近几年以来,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我们狠抓学习毛主席著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坚决同林彪和“四人邦”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斗,同资本主义倾向斗,同资产阶级思想斗,举大庆旗,走大庆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干社会主义,年年完成国家计划。一九七六年木材生产计划3500
二、深山林海学大庆,革命生产向前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山林海学大庆,革命生产向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 纪实影片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纪实影片的创作及特点(1949-1976) |
第一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概貌及特点 |
一、 创作概貌 |
二、 创作特点 |
第二章 自然观的呈现与重构:“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 |
第一节 “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人定胜天”观念的发展演变 |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
一、 题材选择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
二、 造型表征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
三、 “人定胜天”观念重构的内在驱动 |
第三章 政治伦理观的呈现与重构:“家国同构” |
第一节 “家国同构”观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与“家国同构”观 |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
一、 “国家利益”至上 |
二、 “党”“国”符号的合二为一 |
三、 “私人空间”的“国有化” |
四、 性别定位与国家中心 |
第四章 文艺价值观的呈现与重构:“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 |
第一节 “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的发展 |
一、 “文以载道”观的历史渊源 |
二、 “影以载道”观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载道”历史 |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呈现(1949-1976) |
一、 叙事结构展示“载道”功能 |
二、 场景呈现“载道”功能 |
三、 “色彩”修辞强化“载道”功能 |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重构(1949-1976) |
第五章 影像观的呈现与重构:“影戏”观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理论与“影戏”观 |
一、 关于“影戏”的论争与定型 |
二、 “影戏”观念发展历史 |
第二节 “影戏”观与电影创作 |
一、 早期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
二、 新中国的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影戏”观的呈现(1949-1976) |
一、 人物形象的定型化 |
二、 “幕表”式的叙事单元 |
三、 戏剧冲突律 |
四、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 |
五、 注重表现,疏离写实 |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影戏”观的重构(1949-1976) |
第六章 民俗与民族艺术形式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
第一节 纪实影片中的民俗、民族仪式 |
一、 传统民俗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
二、 “仪式”化的影像 |
三、 少数民族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
第二节 传统艺术与政治表述 |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传统民俗和民族艺术 |
第七章 对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反思 |
第一节 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必然 |
一、 传统观念的稳定性 |
二、 传统观念重构的必然性 |
第二节 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 |
一、 影像修辞 |
二、 话语策略 |
第三节 政治想象与观念纠结 |
第四节 景观呈现与纪实影片 |
附录 |
重要参考资料 |
一、 参考文献 |
二、 参考影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 公开发表的论文 |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 获奖情况 |
后记 |
(3)“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
二、学术研究概况 |
(一)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 |
(二) “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 |
(三) 20世纪初至今的娱乐生活的研究 |
三、研究资料、角度、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概况(1949~1976) |
一、行政区划的变迁 |
二、人口的变化 |
三、城乡居民劳动时间、收入和消费情况 |
(一) 劳动时间 |
(二) 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 |
(三) 农村居民的收支情况 |
(四) 货币购买力情况 |
四、结论 |
第二章 声电光影的交汇 |
第一节 电影 |
一、看什么电影 |
(一) 1966年5月-1969年底 |
(二) 1970年初-1976年10月 |
(三) 内参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 |
二、怎样看电影 |
(一) 城镇居民的观影方式 |
(二) 郊区和农村居民的观影方式 |
(三) 单位租片放映 |
(四) 北京市整体的观影情况 |
第二节 广播 |
一、听什么广播 |
二、怎样听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一、看什么电视 |
二、怎样看电视 |
小结 |
第三章 红舞台上的红色记忆 |
第一节 音乐、歌曲 |
一、1966年5月—1969年底 |
(一) 领袖颂歌 |
(二) 语录歌 |
(三) 红卫兵歌曲 |
二、1970年初—1976年10月 |
(一) 战地新歌 |
(二) 知青歌曲 |
(三) 电影歌曲 |
(四) 音乐演出 |
(五) 外国音乐团队和音乐家的来访演出 |
三、器乐 |
第二节 舞蹈 |
一、“造反舞”和“忠字舞” |
(一) “造反舞” |
(二) “忠字舞” |
二、舞蹈领域的复苏 |
三、外国舞蹈(歌舞)团体来访演出 |
第三节 戏剧 |
一、“革命样板戏” |
(一) “样板戏”的来源与成型 |
(二) “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
(三) 人们对于“样板戏”的不同感受 |
二、“样板戏”之后 |
(一) 折子戏 |
(二) 移植“样板戏” |
三、其它戏剧 |
(一) 话剧 |
(二) 木偶戏、皮影戏 |
四、外国戏剧表演团体的来访演出 |
第四节 曲艺、杂技 |
一、曲艺 |
二、杂技 |
第五节 文艺演出 |
一、艺术表演团体和专业剧场 |
(一) 艺术表演团体 |
(二) 专业剧场 |
二、文艺演出 |
(一) 演出票价 |
(二) “文革”后期的文艺调演 |
小结 |
第四章 无知岁月的阅读求知 |
第一节 图书 |
一、阅读生活的“三座大山” |
二、正规出版社的图书出版 |
(一) 1966年5月—1970年底 |
1、毛泽东著作 |
2、“样板戏”图书 |
3、政治文件 |
(二) 1971年初-1976年10月 |
1、出版事业的复苏 |
2、政治运动中的古籍出版 |
三、连环画 |
四、其他读书来源(非正规渠道的读书来源) |
(一) 私人藏书 |
(二) 内部书 |
(三) 图书馆、资料室流散出来的书 |
(四) 手抄本 |
五、读书活动 |
第二节 报刊 |
一、报纸 |
(一) “文革小报” |
(二) 正规报纸 |
二、期刊 |
第三节 图书馆和图书借阅 |
小结 |
第五章 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一、单位中的体育 |
(一) 学校体育 |
(二) 职工体育 |
(三) 广播体操 |
(四) “语录操” |
二、生活中的体育 |
(一) 游泳 |
(二) 乒乓球 |
(三) 滑冰 |
(四) 自行车 |
(五) 其他/孩子们的游戏 |
第二节 体育赛事 |
一、北京的体育场馆 |
二、重大体育赛事 |
(一) 国内重大体育赛事 |
1、五项球类运动会 |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 |
3、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
(二) 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
1、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
2、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
3、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
4、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 |
三、一般性/普通体育赛事 |
(一) 国内普通赛事 |
(二) 国际普通赛事 |
四、“文革”中体育比赛的各种趣闻 |
小结 |
第六章 举城欢腾的节日庆典 |
第一节 春节 |
一、“文革”前的过年习俗 |
二、“文革”时期的过年习俗 |
(一) 吃 |
(二) 习俗 |
(三) 玩 |
(四) 文艺节目和电影 |
(五) 公园和风景区 |
(六) 春节环城赛跑 |
第二节 “十一”和“五一 |
一、“十七年”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
(一) “十一 |
(二) “五一 |
二、“文革”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
(一) 1966~1971年 |
1、“十一 |
2、“五一 |
(二) 1972~1976年 |
小结 |
第七章 其他娱乐活动 |
第一节 旅游 |
一、大串连 |
二、公园和风景区 |
(一) “文革”初期对公园和风景区的破坏 |
(二) “文革”中后期的调整与恢复 |
1、天安门 |
2、古建公园 |
3、植物园 |
4、动物园 |
(三) 游览概况 |
第二节 展览 |
一、博物馆和展览馆 |
二、国内展览 |
三、国际性展览 |
第三节 餐厅 |
一、“文革”初期的餐饮怪象 |
二、莫斯科餐厅 |
三、中餐馆 |
第四节 文化馆和群众文化活动 |
一、“十七年”时期的群众文化 |
二、“文革”时期的群众文化 |
(一) 文化馆 |
(二) 群众文化活动 |
1、艺术表演活动 |
2、美术、摄影、书法活动 |
3、文学活动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一、特征 |
二、启示 |
三、一点思考 |
附录:文艺调演节目单 |
参考文献 |
谢辞 |
(5)“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资料来源 |
五、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 |
第一节 新中国十七年的女性形象定位 |
一、新中国初期——新女性形象的产生 |
二、“大跃进”运动时期——“穆桂英”等女性形象的出现 |
第二节 “文革”前后的政治文化语境及女性形象政治化形成 |
一、“文革”前后的政治文化语境 |
二、《中国妇女》杂志——理解“文革”前后妇女问题的一把钥匙 |
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类型 |
一、“三忠于、四无限”的忠诚女性形象 |
二、“敢说、敢做”的女红卫兵形象 |
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姑娘”形象 |
四、永远“扎根”农村的女知青形象 |
五、“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战士形象 |
第二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特征 |
一、模式化特征 |
二、阶段性特征 |
三、短暂性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中共对妇女解放运动认识的简单回顾 |
一、中共诞生后妇女解放运动焕然一新 |
二、新中国十七年中共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认识 |
三、“文革”时期强化妇女干部的“阶级斗争”意识 |
四、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原则 |
第二节 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与“突出政治”的教育 |
一、强调共产主义理想的十七年教育 |
二、强调“突出政治”的“文革”教育 |
三、树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理想 |
第三节 全国妇联和地方各级妇联对女性的组织和动员 |
一、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妇联组织 |
二、号召女性参与政治生活 |
三、动员女性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
第四节 “批林批孔”运动对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强化 |
一、“批林批孔”运动批判的内容 |
二、“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 |
第五节 舆论宣传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侣导 |
一、“样板戏”中塑造的政治化女性形象 |
二、电影、话剧、音乐作品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提倡 |
三、电视、广播、报刊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倡导 |
小结 |
第四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社会与旧观念 |
一、“文革”时期女性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原因解读 |
二、“血统论”制约下女性的无奈 |
第二节 国家权力与民间社会 |
一、国家政治仪式与国家符号的在场 |
二、演员与观众的双重角色 |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男权社会 |
一、女性的“革命”理想遭遇男权社会 |
二、女性性别意识的逃离 |
三、女性的“男性化”倾向与女性文化心理 |
小结 |
第五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和女性的多维面相 |
第一节 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 |
一、女性自身的角色认同 |
二、男性心目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第二节 女性的多维面相 |
一、个人利益遇到革命利益 |
二、光环背后的迷茫与困惑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发展概况(1958-1965)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孕育与演进 |
一、农业合作社中耕山队的产生 |
二、异军突起:“平和十八女将” |
三、两面旗帜:“林海娘子军”与玉溪妇女耕山队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类型与分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组织类型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若干问题探析 |
一、“耕山先锋地”与第一支妇女耕山队的衍生要素探析 |
二、以玉溪妇女耕山队为例探析福建妇女耕山队组织特征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与外省妇女林业队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及主客体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政治环境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经济环境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主客体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组织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动员对象 |
第三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及运作方式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 |
一、动员准备:思想改造与经验借鉴 |
二、抓好头头:妇女耕山队队长以一带多 |
三、多方渗透:广泛动员妇女群众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方式 |
一、宣传教育 |
二、情感调动 |
三、典型示范 |
四、评比竞赛 |
第四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双重激励 |
一、激励法与社会动员相始终 |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二节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沟通 |
一、党的事业与妇女诉求相契合 |
二、动员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集体发动与个别串连有机结合 |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
二、集体发动为主,个别串连为辅 |
第五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若干考量 |
第一节 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半边天”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与无性别观念的冲突 |
第三节 耕山女与国家、家庭之间的互动及效应 |
第四节 历史的承续: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附录1 福建妇女耕山队大事年表(1958-1965) |
附录2 福建妇女耕山队口述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东北抗联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
2.1.2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 |
2.1.3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 |
2.2 实践条件 |
2.2.1 东北抗日联军概况 |
2.2.2 东北地域文化 |
第3章 东北抗联文化的主要内容 |
3.1 物质文化 |
3.1.1 饮食 |
3.1.2 被服生产 |
3.1.3 “密营”建设 |
3.1.4 地下交通 |
3.1.5 医疗卫生 |
3.2 制度文化 |
3.2.1 政治思想工作 |
3.2.2 政治制度建设 |
3.2.3 军事制度工作 |
3.2.4 政治军事学校与干部培训 |
3.3 精神文化 |
3.3.1 抗日文学 |
3.3.2 革命歌曲 |
3.3.3 进步报刊 |
第4章 东北抗联文化的基本特征 |
4.1 革命性 |
4.1.1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
4.1.2 服务于战争的时代精神 |
4.2 地域性 |
4.2.1 鲜明的自然地理特色 |
4.2.2 兼容并包的民族融合性 |
4.3 群众性 |
4.3.1 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
4.3.2 “军爱民、民拥军”的情怀 |
4.4 国际性 |
4.4.1 中朝两国文化的交融 |
4.4.2 中苏之间的文化交流 |
第5章 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 |
5.1 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作用 |
5.1.1 团结和争取了抗日同盟者 |
5.1.2 激励和鼓舞了前方抗日将士 |
5.1.3 揭露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5.2 东北抗联文化的时代价值 |
5.2.1 丰富了全国抗战文化的内容 |
5.2.2 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资源 |
5.2.3 为深化军队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
5.2.4 引领当代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5.2.5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精神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
五 区域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三 技术创新能力 |
四 企业规模度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 |
作者声明 |
四、深山林海学大庆,革命生产向前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2]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D]. 马修伦. 上海大学, 2013(06)
- [3]“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D]. 谭君.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4]扎根深山干革命 誓把一生献给党[J]. 新源林场女子采伐班. 新疆林业, 1977(01)
- [5]“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D]. 黄巍.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2)
- [6]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D]. 叶蓓.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东北抗联文化研究[D]. 李红娟. 吉林大学, 2018(12)
- [8]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9]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10]深山林海学大庆,革命生产向前进[J]. 新疆自治区农林局乌苏林场革委会. 新疆林业, 197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