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蕤[1](2020)在《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以“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补肾”、“益肾”、“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西药”、“雄激素”、“环孢素”、“Tonifying kidney”、“Chinese medicine”、“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Western medicine”、“Androgen”、“Cyclosporine”等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PubMed)数据库检索建库到2020年2月3日公开发表的运用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AA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语种包括中文和英文。由两位研究员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合格文献,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29-59]随机对照试验,总病例数为2126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实验组在提高总有效[RR=1.32,95%CI(1.25,1.39),Z=10.35(P<0.00001)]、基本治愈[RR=1.64,95%CI(1.40,1.92),Z=6.12(P<0.00001)]、WBC[WMD=0.82,95%CI(0.39,1.25),Z=3.75(P=0.0002)]、HGB[WMD=17.47,95%CI(13.71,21.23),Z=9.10(P<0.00001)]、PLT[WMD=16.19,95%CI(8.09,24.28),Z=3.92(P<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提高骨髓活跃或明显活跃例数[RR=1.59,95%CI(1.27,1.99),Z=4.06(P<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实验组在降低骨髓骨髓减低或极度减低例数[RR=0.72,95%CI(0.49,1.05),Z=1.69(P=0.09)]方面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WMD=-6.32,95%CI(-8.70,-3.95),Z=10.57(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提高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RR=1.28,95%CI(1.17,1.41),Z=5.10(P<0.00001)]、中医症状疗效临床痊愈[RR=2.59,95%CI(1.58,4.25),Z=3.77(P=0.0002)]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RR=0.71,95%CI(0.50,1.01),Z=1.92(P=0.05)],但实验组在降低肝功能损害[RR=0.48,95%CI(0.32,0.73),Z=3.40(P=0.0007)]、牙龈增生[RR=0.59,95%CI(0.41,0.85),Z=2.82(P=0.005)]、痤疮[RR=0.35,95%CI(0.20,0.61),Z=3.76(P=0.0002)]、胃肠道反应[RR=0.37,95%CI(0.19,0.75),Z=2.76(P=0.006)]方面优于对照组。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熟地26次,菟丝子24次,当归24次,黄芪23次,墨旱莲(旱莲草)19次,女贞子18次,补骨脂18次。18篇文献报道治疗后不良反应,2篇文献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报道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腹泻等)、牙龈增生、痤疮、多毛症、肾功能异常、手颤、喑哑、麻木、高血压、惊厥、血糖异常、心电图异常、双下肢水肿。上述不良反应中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腹泻等)、牙龈增生、痤疮、多毛症为主。结论: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提高总有效率、基本治愈、WBC、HGB、PLT、髓活跃或明显活跃例数、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中医症状疗效临床痊愈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在降低骨髓骨髓减低或极度减低例数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补肾法联合西药组在降低肝功能损害、牙龈增生、痤疮、胃肠道反应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熟地、菟丝子、当归、黄芪、墨旱莲(旱莲草)、女贞子和补骨脂。不良反应中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腹泻等)、牙龈增生、痤疮、多毛症为主。此次分析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异质性较大,可能会影响此次分析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实验。
王锦捷[2](2020)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研究及相关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前各中医学家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百花争鸣,但却一直没有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制约了传统医学在治疗本病上的推广及应用。故本课题通过收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资料,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数据,分析其中医证型与相关特异性客观指标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进而有利于制定统一的辨证标准,为临床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增效使用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客观化医学依据。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临床病例,按照中医诊断标准将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热毒壅盛型五个证型,由两名调查人员共同填写患者一般情况和证候信息表,当调查人员意见不符合时,请示上级医师进行仲裁。运用Boruta算法、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决策树法建立其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采用R3.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2.检索建库至2019年11月的CNKI、Wan Fang Data、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查找关于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RCT,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搜索文献资料,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通过讨论或交由第三位研究者裁决。对筛选后的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3.6.0和Rev Man5.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一、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分型的相关因素: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纳入98例,主要以50至80岁中老年人为主,青少年患者(<20岁)发病率女性要远远大于男性,患者病程较长,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最显着,具有发热不典型的特征。2.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的分布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阴阳两虚型(29.6%)>肾阴虚型(22.4%)=肾阳虚型(22.4%)>阴虚火旺型(16.3%)>热毒壅盛型(9.2%)。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入院血小板值与患者阴虚火旺型的患病概率呈反比关系,与肾阴虚型患病概率呈正比关系;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患者阴阳两虚型的患病概率呈反比关系,与热毒壅盛型患病概率呈正比关系。4.相对于病程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程长的患者随着入院血小板值增加,中医证型为肾阴虚型的概率变高的越明显;患者病程越长入院血小板值越小,中医证型为肾阳虚型的概率越低;患者病程越长入院血小板值越大,中医证型为阴阳两虚型的概率越低;阴虚火旺型、热毒壅盛型患者入院血小板值与病程之间的交互关系不明显。5.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入院血小板数P=0.00159、凝血酶原时间P=0.00074、入院血小板数*病程P=0.02010,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的有效指标。6.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住院白细胞数<0.835*1012/L时,分型为热毒壅盛型概率最大,占比71%;患者同时满足住院白细胞数<5.595*1012/L且≥0.835*1012/L、入院血小板数≥14*109/L、舒张压≥60.5 mm Hg、凝血酶原时间≥10.85s、发病季节为春或冬季时,分型为肾阳虚型概率最大,占比72%;患者同时满足住院白细胞数≥0.835*1012/L、入院血小板数≥7.5*109/L、舒张压<60.5 mm Hg时,分型为肾阴虚型概率最大,占比58%;患者同时满足住院白细胞数≥0.835*1012/L、入院血小板数<7.5*109/L时,分型为阴虚火旺型概率最大,占比64%;患者同时满足住院白细胞数≥5.595*1012/L、入院血小板数≥14*109/L、舒张压≥60.5 mm Hg、凝血酶原时间≥10.85s时,分型为阴阳两虚型概率最大,占比71%。二、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63个RCT,涉及4083例患者,13种中药:复方皂矾丸、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清开灵、血复生、扶正补血颗粒、补髓生血颗粒、滋髓生血胶囊、补肾活髓颗粒、熟地多糖口服液、养血生髓汤、再障煎剂。随机效应Meta分析结果:与单纯使用常规疗法相比,中药联合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5,95%CI[1.29,1.42],P<0.00001)。网状Meta分析结果:与单纯使用常规疗法相比,复方皂矾丸(OR=5.15,95%CI[3.73,7.03])联合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有效率,成为治疗最佳选择的可能性最大(SUCRA占比84%);再障煎剂(MD=33.56,95%CI[18.44,48.49])联合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血红蛋白数量下降的状况,成为治疗最佳选择的可能性最大(SUCRA占比100%);再障煎剂(MD=86.36,95%CI[73.57,99.04])联合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小板数量下降的状况,成为治疗最佳选择的可能性最大(SUCRA占比95%);补髓生血颗粒(MD=5.91,95%CI[2.79,9.1])联合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网织红细胞数量下降的状况,成为治疗最佳选择的可能性最大(SUCRA占比100%);养血生髓汤(MD=1.2,95%CI[0.57,1.81])联合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白细胞数量下降的状况,成为治疗最佳选择的可能性最大(SUCRA占比79%)。结论: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中老年居多,青少年期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病程较长,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最显着,且发热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入院血小板数与病程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关系;入院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住院白细胞数、舒张压、发病季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之间具有潜在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临床对其辨证的参考依据。2.与常规治疗相比,中药联合常规治疗可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有效率。在改善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下降状况上,凸显优势。其中复方皂矾丸、再障煎剂、补髓生血颗粒、养血生髓汤的疗效尤其值得关注,治疗本病可优先考虑以上中药辅助常规治疗,但不同中药疗效各有侧重,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中药种类。
陈蕊[3](2019)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真实医疗环境,挖掘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药处方和《中国药典》收载相关中药制剂组方药味规律,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的用药情况,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点评提供参考。同时从整体的循证医学评价中药在该病种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药味频次、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挖掘,分析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处方用药,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并对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3软件和Stata14.0软件进行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本院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西药主要为环孢素,利可君片、十一酸睾酮等。使用的中药种类较西药多且丰富,涉及320味,常用中药饮片有牡丹皮、白术、白芍、菟丝子等,核心药味配伍组合为牡丹皮-生地黄-白芍,中药类别主要为清热类、补虚类和止血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清热药使用较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补虚药为主。各证型进行药物关联规则挖掘,药味选择有一定差异,但药味组合均以补气药-补血药,清热凉血药-补气药-补血药为主。中药制剂主要包括茜蓟生血片、造血再生片、宁血络片等医院自制制剂和益血生胶囊等。63种药典收载的补血、清热、止血作用的中成药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与本院用药结果不同。截至2019年1月的文献Meta分析显示:中西药联用能提高治疗有效率(RR=1.31,95%CI[1.28,1.35],P<0.00001),且能降低患者肝功能异常(RR=0.35,95%CI[0.27,0.46],P<0.00001)、痤疮(RR=0.36,95%CI[0.26,0.50],P<0.00001)、多毛(RR=0.22,95%CI[0.13,0.38],P<0.00001)、声音嘶哑(RR=0.33,95%CI[0.14,0.79],P=0.01)、牙龈增生(RR=0.29,95%CI[0.17,0.49],P<0.0001)、手颤(RR=0.24,95%CI[0.14,0.41],P<0.00001)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是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清热、补虚、止血作用的中药及制剂,“扶正袪邪”并施,体现“健脾补肾”、“清热凉血”的疗法。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补血、清热、止血作用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的功效类别与本院AA临床使用的中药功效类别不同。Meta分析显示,中药对AA的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赵凤[4](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周永明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规律及经验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导师周永明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用药规律。2.观察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形成的健脾补肾经验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3.探讨健脾补肾经验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1.对周教授的CAA门诊病案开展相应的整理以及归纳,从而将诊断明确、有完善完整记录的60例318诊次的病案经过预处理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V2.5)中的临床采集系统,构建周永明教授治疗CAA病案信息系统,运用其中方剂管理、统计报表、方剂分析等模块下的频数分析、归经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等进行数据挖掘,从中药分类、高频药物归经、高频分类处方、新方聚类等方面,总结出周教授的用药规律及特色,并将统计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健脾补肾经验方。2.选取45例CAA患者和10例健康人,采用ELLSA检测外周血VEGF及HIF-1α水平。3.45例CAA患者通过随机的模式界定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其中的对照组采用雄性激素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经验方随证加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出血程度分级、中医症状积分、血常规、VEGF及HIF-1α的差异。结果1.周永明教授治疗CAA共使用中药134种,常用的单味药物为补骨脂、女贞子、杜仲、制何首乌、丹参、牡丹皮、炒白术、淫羊藿、炒白芍、仙鹤草、白花蛇舌草、黄芪、菟丝子、炙甘草、景天三七、枸杞子、卷柏、太子参、桑寄生、姜半夏、山药、生地黄、茜草、车前子等。常用的中药类型为补虚药、活血止血、清热药等。按药物归经分类依次为肝、脾、肾经、肺经、胃经、心经、小肠经、大肠经、胆经、心包经。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药组:第一组为黄芪、菟丝子、女贞子、白术、白芍。第二组为僵蚕、木馒头、老鹳草、丹皮。第三组为蒲公英、黄芩、瓜蒌、金钱草、白扁豆。第四组为丹参、景天三七、山楂、卷柏。第五组为淫羊藿、补骨脂、山药、太子参、女贞子、制何首乌、牛膝。基于数据挖掘所形成的健脾补肾经验方剂由黄芪、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制何首乌、山药、淫羊藿、白术、丹皮、丹参、甘草组成。2.CAA组与正常对照组VEGF及HIF-1α水平比较:CAA组VE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AA组HIF-1α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AA组与正常对照组VEGF及HIF-1α表型比例相关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及HIF-1α表型比例轻度相关(r=0.368)。3.CAA治疗组与CAA对照组治疗前后指标比较:(1)血常规:CAA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白细胞计数由2.80±1.10上升至3.70±0.80血红蛋白浓度由76.50±28.98上升至101.50±22.41,中性粒细胞计数由1.00±0.80上升至1.20±1.60,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CAA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由52.00±36.00上升至82.00±71.25,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VEGF及HIF-1α水平比较:CAA治疗组治疗后VEGF及HIF-1α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CAA对照组治疗后VEGF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IF-1α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周永明教授治疗CAA的基本原则为健脾补肾以固本,泻火止血以治标,活血化瘀以生新,采用变法以求功;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健脾补肾、活血止血等,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得出周永明教授治疗CAA的用药规律,这为更好的继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2.健脾补肾经验方联合雄性激素治疗CAA在临床证候改善、出血症状减轻的同时,外周血象提升,VEGF、HIF-1α水平明显提高,明显优于单用雄性激素对照组。为再障的深入研究和名医经验方的新药研发、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3.健脾补肾经验方联合雄性激素治疗CAA的疗效作用机理之一是调整HIF-1α的转录功能,通过作用于VEGF基因,强化VEGF m RNA的稳定性,进而提升VEGF水平,增强VEGF功能,从而发挥改善造血微环境的作用,有利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安丰富[5](2019)在《补肾膏方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再障疗效观察及肾虚髓枯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补肾膏方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再障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判定补肾膏方联合西药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再障能否够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并从微观指标角度对“肾虚髓枯”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收集41例肾阴虚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以及补肾膏方治疗。给予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环孢素软胶囊与司坦唑醇片治疗。共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进行结果分析。另收集30例慢性再障骨髓以及13例正常人骨髓,提取单个核细胞,通过PCR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P15、P16、TPP1、RAP1 的 mRNA 表达。结果:1、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然而服用补肾膏方组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组(p<0.05)。2、两组治疗后WBC、PLT、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3、补肾膏方联合西药在提升WBC与Hb方面更具有优势(P<0.05)。4、对照组有效率为50%,观察组有效率为80.95%,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5、慢性再障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P15、P16 mRNA表达较正常组表达降低(P<0.05),TPP1、RAP1 mRNA较正常组表达升高(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都能够提升肾阴虚型慢性再障患者WBC、Hb与PLT计数。补肾膏方联合西药在升高肾阴虚型慢性再障患者外周血Hb与WBC方面要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但在提升血小板方面两者并无明显差异。补肾膏方联合西药较单用西药组在改善肾阴虚型慢性再障患者中医症候方面更为有效。P15、P16、TPP1、RAP1可能间接参与了慢性再障“肾虚髓枯”的发病机制。
何建国,陈京莲,王瑞超,丁军[6](2017)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一种难治性血液病,其病情迁延反复,医疗费用沉重,且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西医治疗主要是免疫抑制疗法和雄性激素治疗,中医主要以辨证施治,以补肾健脾为基础,并结合清肝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疗法。目前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中药毒副作用小,费用低,适合长期用药,一经确诊应尽早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于海艳[7](2016)在《补髄生血颗粒对慢性髄劳病电压门控钾通道Kv1.3蛋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髓劳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Kv1.3通道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Kv1.3通道蛋白与髓劳病发生的相关性以及补髓生血颗粒对Kv1.3通道蛋白的干预作用,进而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髓劳病可能的疗效机理。方法:收集30例慢性髓劳患者并采用补髓生血颗粒进行治疗以10例健康人的骨髓液做正常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慢性髓劳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Kv1.3通道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1.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髓劳患者临床疗效80.00%,效果肯定。2.慢性髓劳患者治疗前Kv1.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后,Kv1.3蛋白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Kv 1.3蛋白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的水平仍然是偏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髓劳患者临床疗效肯定。2.慢性髓劳患者Kv 1.3通道蛋白的异常低表达可能与参与慢性髓劳的发病过程。3.补髓生血颗粒可能通过提高慢性髓劳患者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以调节整合素β1介导的造血微环境损伤,进而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以达到治疗慢性髓劳病的目的。
胡妮[8](2016)在《两地升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元亏损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两地升血汤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血象、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骨髓象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揭示出两地升血汤治疗CAA的优势,为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依据,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做出贡献。方法:将6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方剂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方剂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中药方剂组采用两地升血汤中药煎剂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环孢素A、安雄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两组都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骨髓象水平。结果:中药方剂组西医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均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象,经统计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中药方剂组与西药对照组改善中医症候疗效进行比较,中药方剂组总有效率90.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经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方剂组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且中药方剂组与西药对照组均可提升CAA患者血象,且中药方剂组较西药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并可有效调节CA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且效果相当。治疗后,对两组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巨核细胞计数进行组间比较,经检验,除巨核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药方剂组与西药对照组均可促进再障患者骨髓造血,且中药方剂组较西药对照组效果更明显。中药方剂组治疗安全性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1.两地升血汤治疗CAA有确切疗效。2.两地升血汤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外周血象及网织红细胞计数、促进骨髓造血,有效调节CA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3.两地升血汤治疗CAA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陆银玲[9](2016)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外周血象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整合素VLA-3mRNA表达的水平,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LA-3mRNA表达水平的干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CAA的发病可能与造血微环境中整合素家族粘附分子表达异常的关系。方法:1、收集确诊为CAA的患者32例(2例脱落被剔除),服用补髓生血颗粒,服药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外周血象的变化;2、应用RT-PCR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整合素VLA-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CAA患者经6个月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中医症状积分亦有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0例CAA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3.CAA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治疗后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中单个核细胞整合素VLA-3mRN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治疗后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疗效确切,能显着改善患者的外周血象及临床症状;2.本次研究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整合素VLA-3mRNA水平呈低表达状态,可能与再障的发生相关,补髓生血颗粒可能通过升高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整合素VLA-3mRNA水平,调整骨髓造血微环境,从而恢复造血功能。
祁昌杰,柴立民,许明东,邝自珍,张宁[10](2015)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理与免疫因素介导的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造血微环境异常相关。近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及防治防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医药防治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从肾精亏虚、毒损髓络、生血乏源入手,以补肾填精、生血解毒为治疗法则,采用中药方剂或/和联合西药,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并可以调控T淋巴细胞的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中药治疗可以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不同程度的恢复骨髓的造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就中医药对此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的数据库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剔除标准 |
1.4 文献检索方法 |
1.5 方法学质量评估 |
1.6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1.8 敏感性分析 |
1.9 发表偏移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干预措施 |
2.4 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 |
2.5 Meta分析结果 |
2.6 发表偏移 |
讨论 |
1.中医对AA的认识 |
1.1 中医对AA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各医家对AA的认识 |
2.常用补肾中药的药理研究 |
3.补肾中药治疗AA的机制研究 |
4.环孢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
5.本次异质性的来源分析 |
6.研究过程存在的不足及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研究及相关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 |
1 临床研究设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6.1 一般情况和证候信息采集表的编制 |
1.6.2 病例采集 |
1.6.3 数据录入分析 |
1.6.4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
2.1.1 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
2.1.2 发病季节分布情况 |
2.1.3 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
2.1.4 患者体温分布情况 |
2.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3 建立AA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参数模型 |
2.3.1 AA中医证型参数模型重要变量的初次筛选 |
2.3.2 AA中医证型参数模型重要变量的二次筛选 |
2.3.3 AA中医证型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初步筛选 |
2.3.4 AA中医证型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最终确定 |
2.4 建立AA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非参数模型 |
2.4.1 建立决策树模型的变量选择 |
2.4.2 AA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决策树分析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来源与策略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1.4.1 改良Jadad量表文献评分 |
1.4.2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文献评估 |
1.5 统计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评价 |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2.4.1 临床有效率 |
2.4.2 血象指标 |
2.5 比较-校正漏斗图 |
2.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 |
1.2 中药名称规范及功效分类 |
1.3 处方录入与核对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疾病分类结果 |
2.2 总体用药结果 |
2.3 中医疾病统计结果 |
2.4 中医疾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功效分类结果 |
2.5 中医证候统计结果 |
2.6 虚劳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结果 |
2.7 髓劳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结果 |
3 讨论 |
3.1 常用药味分析 |
3.2 总体用药讨论 |
第二章 2015年版《中国药典》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组方用药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药味名称处理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的统计与类别 |
2.2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药味频次 |
2.3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关联规则 |
3 讨论 |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策略 |
1.4 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2.4 中医药治疗AA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 |
2.5 中医药改善AA患者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论文发表情况 |
(4)基于数据挖掘周永明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规律及经验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周永明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用药规律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构建“周永明教授治疗 CAA 病案信息系统” |
2.2 中药规范化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3 数据挖掘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频数分布分析 |
3.3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3.4 基于数据挖掘结果形成健脾补肾经验方 |
第二部分 健脾补肾经验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疗效标准 |
1.4 纳入病例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中止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检测指标实验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3 观察指标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背景资料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2 VEGF 及 HIF-1α 的的表达水平 |
3 CAA患者治疗后疗效分析 |
3.1 总体疗效比较 |
3.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分级比较 |
4 CAA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比较 |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 |
4.2 细胞因子 VEGF 及 HIF-1α 的测定 |
讨论与分析 |
1 AA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
1.1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
1.2 造血微环境的异常 |
1.3 免疫机制的异常 |
2 HIF研究进展 |
2.1 HIF与血管生成 |
2.2 HIF与 CSC |
3 基于HIF-1α探讨AA的发病机制 |
3.1 AA与 VEGF |
3.2 AA与 HIF-1α |
3.3 VEGF与 HIF-1α表达相关性分析 |
4 AA的中医研究概况 |
4.1 病因病机 |
4.2 治疗概况 |
4.3 周永明教授对于慢性再障的认识 |
5 基于数据挖掘的数据分析结果 |
5.1 基本资料 |
5.2 中药使用频数分析结果 |
5.3 药物功效及归经分类分析结果 |
5.4 核心药组分析结果 |
6 健脾补肾经验方治疗 CAA 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 |
6.1 疗效评价 |
6.2 作用机制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缺氧诱导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
附录三 再障症状积分量化表 |
(5)补肾膏方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再障疗效观察及肾虚髓枯发病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部分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病例标准 |
(四) 排除病例标准 |
(五) 剔除及脱落标准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判定 |
(一) 西医疗效标准 |
(二)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五、统计方法 |
六、结果 |
(一) 患者基本情况 |
(二) 疗效比较 |
(三) 剔除及脱落病例 |
实验部分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一) 入选标准 |
(二) 排除标准 |
四、实验试剂与仪器 |
(一) 主要试验耗材 |
(二) 主要仪器 |
五、实验方法 |
(一) 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
(二) RNA提取 |
(三) 总RNA测定 |
(四) 逆转录--cDNA第一链合成 |
(五) 荧光定量RT-PCR反应 |
六、统计学方法 |
七、实验结果 |
(一) CAA患者P15mRNA表达情况 |
(二) CAA患者P16mRNA表达情况 |
(三) CAA患者TPP1mRNA表达情况 |
(四) CAA患者RAP1mRNA表达情况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
(一) 慢性再障的中医学病名简况 |
(二) 慢性再障的病机——肾虚髓枯 |
(三) 慢性再障的中西医结合论治 |
(四) 中医膏方 |
二、RAP1、TPP1、P15、P16与“肾虚髓枯”发病机制 |
(一) 端粒与再障 |
(二) 端粒保护蛋白TPP1 |
(三) 端粒保护蛋白RAP1 |
(四) P15、P16基因与血液病 |
(五) P15、P16、RAP1、TPP1与“肾虚髓枯” |
三、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附件 |
(6)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AA西医治疗 |
2 CAA中医治疗 |
2.1 补肾填精, 健脾益胃 |
2.2 补肾泻肝, 清热解毒 |
2.3 活血化瘀, 凉血止血 |
3 CAA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结语 |
(7)补髄生血颗粒对慢性髄劳病电压门控钾通道Kv1.3蛋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髓劳病的研究进展 |
1.1 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 以补肾为主治疗的进展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
2.1 病因的研究 |
2.2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3 治疗研究的进展 |
3. Kv1.3通道的研究进展 |
3.1 钾离子通道简介 |
3.2 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结构与分布 |
3.3 Kv1.3通道的作用 |
4. Kv1.3通道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病的作用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判定标准 |
2.3 纳入、排除、剔除、终止研究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药物治疗 |
3.2 一般治疗 |
4. 骨髓单个核细胞Kv1.3通道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4.1 主要仪器 |
4.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4.3 标本采集 |
4.4 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Kv1.3蛋白 |
5. 疗效判定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临床疗效 |
2. 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Kv1.3蛋白表达水平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肾虚髓枯为本病关键病机 |
1.2 补肾填精为基本治则 |
1.3 补髓生血颗粒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
1.4 补髓生血颗粒改善黏附分子的表达 |
2. 补髓生血颗粒的组方分析 |
2.1 方药组成 |
2.2 组方原则及方义 |
2.3 补髓生血颗粒现代药理研究 |
3. 补髓生血颗粒对CAA患者Kv1.3通道蛋白的影响及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8)两地升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元亏损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
1.1 病人来源 |
1.2 一般资料比较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病例脱落标准 |
3.4 试验中止标准 |
3.5 病例剔除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随机分组 |
2.治疗方法 |
3.观察内容 |
3.1 疗效性指标观察 |
3.2 西医临床疾病疗效评定标准如下图: |
3.3 中医症候学疗效评定标准如下图: |
3.4 安全性指标观测 |
4.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临床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2.临床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3.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4.血常规变化比较 |
5.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
6.两组骨髓象比较 |
7.西医临床疾病疗效比较 |
8.关于不良反应 |
第四部分 讨论 |
1.中医 学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CAA病 因病机的认识 |
2.西医学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认识 |
2.1 T淋 巴细胞免疫异常在AA中的作用 |
2.2 细胞凋亡在AA中的作用 |
2.3 造血调控因子异常 |
3 导师对CAA的认识 |
4.两地升血汤的组方依据及方解 |
4.1 两地升血汤药物选择依据 |
4.2 两地升血汤立意依据 |
5.临床疗效评价 |
5.1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5.2 西医临床疗效评价 |
5.3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评价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 |
附录 B: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9)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慢性再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慢性再障治疗的研究进展 |
3. 整合素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排除、剔除、终止研究标准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定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治疗前后症状平均积分的比较 |
2. 中医证候疗效 |
3. 临床有效率 |
4. 治疗前后外周血象的比较 |
5. 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VLA-3MRNA的变化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组方分析 |
3. 观察指标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中医药治疗AA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 |
2中医药治疗AA研究进展 |
2.1中药汤剂治疗 |
2.2中西医结合 |
2.3中医药干预AA的免疫机制研究 |
2.4中医药的实验研究 |
3总结与展望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D]. 王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研究及相关网状Meta分析[D]. 王锦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3]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D]. 陈蕊.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基于数据挖掘周永明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规律及经验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D]. 赵凤.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补肾膏方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再障疗效观察及肾虚髓枯发病机制的研究[D]. 安丰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何建国,陈京莲,王瑞超,丁军. 河北中医, 2017(08)
- [7]补髄生血颗粒对慢性髄劳病电压门控钾通道Kv1.3蛋白影响的研究[D]. 于海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两地升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元亏损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胡妮.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观察[D]. 陆银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J]. 祁昌杰,柴立民,许明东,邝自珍,张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