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使用肾宁散治疗肾炎十一年获显著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开封市革委会财政局医务所[1](1971)在《坚持使用肾宁散治疗肾炎十一年获显著成效》文中提出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伟大号召下,从一九五九年开始,参考《增广验方新编》成方镇坎散,试用草药肾宁散治疗急慢性肾炎,十一年来共治疗500多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岳虹[2](2019)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传承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既往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称谓,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该指南建议用DKD取代DN作为临床诊断。中医药治疗DKD有优势,近年来使用“风药”治疗DKD逐渐受到重视。赵进喜教授在吕仁和教授“微型癥瘕”学说基础上,提出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使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究竟如何指导临床实际应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究竟通过何种机制取效?我们对临床医案进行了数据挖掘,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与科学依据。目的1、通过对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梳理赵进喜教授对其师吕仁和教授治疗DKD经验的继承与发展,说明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的传承脉络,揭示“肾络伏风”病机假说以及“从风论治”思路指导DKD临床诊治的具体特点。2、通过动物实验,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足细胞自噬,探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描述性统计、支持向量机等定量研究的方法,结合定性研究的思路,对吕仁和教授、赵进喜教授的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吕仁和、赵进喜诊治DKD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特点,以两位医家治疗单纯糖尿病无DKD并发症的医案作对比,揭示益气祛风通络在DKD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2、通过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荧光PCR定量等技术方法,研究益气祛风通络方对足细胞自噬正调节因子AMPK、负调节因子mTOR,以及AMPK/mTOR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ATG1,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Desmin在DKD大鼠肾脏组织中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1)纳入875例医案,其中DKD医案中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46.68%),其次是血瘀证(44.63%),风邪证候出现频率较低(2.21%)。(2)全部医案所有药物,以不同疾病和证候为分类属性进行分析,SMO分析的分类准确度高于ZeroR分析;以“DKD”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为84.86%,以“气虚”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为76.31%,以“血瘀”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为72.71%,以疾病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高于以证候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3)吕仁和、赵进喜医案分别进行分析,以“DKD”为分类属性进行的SMO分析中,益气药、活血药、祛风药所占权重皆较高。(4)对赵进喜治疗DKD医案进行分析,以益气祛风通络的核心药物黄芪、鬼箭羽、穿山龙、牛蒡子分别为分类属性进行的SMO分析中,DKD的疾病诊断所占权重基本都高于各个症状、舌象、脉象所占的权重。2、(1)24h尿蛋白:药物干预的各组在实验过程中的24h尿蛋白定量升高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组、假手术组、中药组、正常组(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糖:造模成功后,除中药组血糖不断下降,其余三组皆维持在高水平上,干预前后的血糖差值,中药组分别与模型组(P=0.001)、西药组(P=0.000)、雷帕霉素组(P=0.006)相比,都有统计学意义。(3)肾功能:Scr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假手术组、中药组、雷帕霉素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雷帕霉素组(P=0.009),BUN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假手术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雷帕霉素组、中药+雷帕霉素组(P=0.000)。(4)血脂:中药组的TG(P=0.001)、CHO(P=0.000)、LDLC(P=0.000)都显著低于模型组、西药组、雷帕霉素组。(5)肝功能:ALT从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雷帕霉素组、西药组、中药+雷帕霉素组、中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P=0.000),AST从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西药组、雷帕霉素组、中药+雷帕霉素组、中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P=0.000)。(6)免疫组化: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肾组织中AMPK(P=0.973)、ATG1(P=0.037)、Nephrin(P=0.666)、Podocin(P=0.465)表达增加,Desmin(P=0.000)表达减少。(7)Western Blot: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P=0.018)、Podocin(P=0.342)表达增加,mTOR(P=0.742)、Desmin(P=0.086)表达减少。(8)荧光PCR定量: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 mRNA(P=0.000)、Podocin mRNA(P=0.000)表达增加,mTOR mRNA(P=0.019)、Desmin mRNA(P=0.000)表达减少。结论1、吕仁和教授、赵进喜教授治疗DKD,强调疾病、证候、症状、尤其重视疾病的基本病机。DKD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肾络伏风,基本治法是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核心药物组成是黄芪、鬼箭羽、穿山龙、牛蒡子。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2、益气祛风通络方能够降低DKD大鼠的24h尿蛋白,调节血糖与血脂,保护其肾功能、肝功能。具体机制可能是增加DKD大鼠肾脏组织中AMPK、ATG1、Nephrin、Podocin表达,降低Desmin表达,可能促进肾脏足细胞自噬,从而发挥肾脏保护的作用。鉴于中药多靶点作用的特点,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郑身宏[3](2010)在《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内经》成书以来,众多医家在其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各自独道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这些不同的学术内容经过实践证明,有的被淘汰有的被保留,保留下来的学术内容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在经过师承传授和学术沿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学术流派因各自学术观点不一,互相争鸣,从而丰富了中医学内容,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故开展与加强祖国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各个中医学术流派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评价他们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及地位,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而更好的推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促进现代化条件下的中医药学术的繁荣与提高。目的与方法:目的:仲景伤寒学术发展历史悠久,产生了众多的著名医家,每一位著名医家在继承中医理论和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其个人的独到经验及学说。独立的研究每一位医家,虽然可以从中挖掘出其理论建树及临证经验,但往往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学说,并难以对其学术成就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也不能从中发现此流派发展的清晰脉络,及总结伤寒学术所取得的历史宝贵经验。同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伤寒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判定标准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标准。特别是关于近现代中医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发展及应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况,而本文在梳理伤寒学术流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伤寒学术流派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这正好可以弥补以上诸方面的不足。方法:本文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及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两个课题中的211名名老中医和伤寒大师刘渡舟老、胡希恕老、广州中医药大学原伤寒教研室主任熊曼琪教授为筛选对象,研究他们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学术思想、学术传承等,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分析当代名老中医伤寒学术流派现状;分析总结当代典型伤寒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师承脉络、学术特色、临证特点、发展状况等。具体方法为“先纵后横”。“先纵”是指按照研究任务的要求,调阅、收集、整理214名名老中医基本状况、学术思想、传承体系等相关信息,同时筛选出符合当代伤寒学术流派要求的名老中医。“后横”是指在纵向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初步筛选出来的名老中医进行进一步分析其学医历程、传承脉络,筛选出具有学术流派传承的医家。从而能够对名老中医为学术核心的当代伤寒学术流派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客观评价伤寒学术流派在整个中医学术体系中的地位、发展状况、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及临床疗效、存在问题等。结论与启示:结论:通过综合分析,伤寒学术流派发展到当代大致有以下四个流派:火神派,寒温统一派,方证对应派,六经辨证论治派。1.火神派,火神派又称扶阳学派,是指以清朝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子、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伤寒学术流派,其中,又尤以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这个流派以郑钦安为祖师,其后代表者有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等,此派至当代学者众多。2.寒温统一派,“寒”是指伤寒,“温”是指温病。寒温统一派是指赞同用某种辨证施治的方法(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来结束寒温分离,实现伤寒与温病的合二为一,同时建立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外感病学辨证体系的一大群医家。自清代中期开始,由俞根初、吴贞首先提出。至当代寒温统一的观点已成为多数中医学者的共同观点,但是如何统一,则是见仁见智。3.方证对应派,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临床证候只要与仲景的描述相契合(有时“但见一证便是”),便可放胆使用而不必强求舌、脉、症的面面俱备。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颇有执简驭繁、驾轻就熟之妙,这是准确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方证对应追求的是疗效,靠的是经验,总结识证、组方、遣药方面的经验,使方与证之间达到固定的最佳组合从而确保最优的疗效。这个学派的学术渊源来自唐初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其后代表性医家有许宏、柯琴等。在当代持有方证对应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4.六经辨证论治派,六经辨证论治是指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以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而联系于脏腑、经络,尢其是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对人体的病因、病性、病位、正邪盛衰等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来确定其为六经的某病、某证、某方。这一学说早已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所采纳,故当今的大部分伤寒学者基本上采用的就是这种六经辨证论治。启示:“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三大法宝,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保障。当代伤寒学术流派其繁荣程度已大不如前,其要想继续繁荣就必须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提倡师带徒制度,改革中医教育体制,走精英教育之路。从而为新的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刘雁峰[4](2011)在《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中医妇科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中医妇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妇科学得以发展的必然途径。肖承惊教授为东直门医院妇科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先生的嫡孙女。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40余年,2007年10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15名中医妇科名专家之一。肖承惊教授家学渊源,加之多年的勤奋努力,现已在中医妇科界大有建树。肖承惊教授从医多年,在诊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病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色,临床疗效显著。较系统地整理肖承惊教授学术思想、治学特点及临床经验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研究方法及内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肖承惊教授学术思想渊源(1)通过对肖师家学影响、成长背景、学习工作经历及临床实践经历的整理,分析其学术思想形成渊源。(2)从中医古籍渊薮,论述肖师学术论点的形成秉承古训,又博采众长,并勇于创新,确具中医妇科名家之实力。2.治学特点及学术思想总结(1)以相关疾病诊治特点为出发点,总结肖师对妇科常见疑难病以及其专科外擅治疾病的独到见解和诊疗特色:①温通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之痛经;②新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肠覃);③补消结合治疗子宫肌瘤;④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⑤调补冲脉治疗崩漏;⑥补肾活络助育法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低;⑦补肾疏肝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⑧经前期综合征重心理疏导;⑨治病与安胎并举防治妊娠期流感;⑩标本兼顾治疗痤疮。(2)总结肖师对中医四诊含义延伸的新认识,及其在中医妇科临床诊治中的具体应用。(3)总结肖师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理论的认识及其在中医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具体应用。(4)总结肖师临床常用药对,以体现其用药精妙、严谨、灵巧之特点。(5)三年时间侍诊肖师左右,她不但临证时思路清晰、处方严谨,就诊间隙,还常就一些话题突发思想火花,处处体现肖师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故本论文也采撷部分肖师临证有感时的妙思遐想及理论见识。通过对肖师临证思路、理论学说、用药特色、辨证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使其治学特点和学术思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3.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引起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伴有躯体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为妇女绝经前后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肖承惊教授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心肾不交证是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型之一,该病的主要病机为肾阴亏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心肾失济,阴阳失衡,因而治疗上应着重滋肾宁心,其临床经验方,临床疗效颇佳。本论文临床研究部分,对肖承惊教授经验方治疗心肾不交证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临床观察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服用肖承惊教授经验方,西药治疗组口服倍美力加安宫黄体酮,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填写临床症状观察表、Kupperman评分表,并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显效率为73.34%,西药组显效率为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肖承惊教授经验方治疗本病与激素治疗疗效相当;中药治疗组在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失眠健忘、心烦不宁、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情志症状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FSH、LH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西药组治疗后下降较中药明显,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西药组治疗后上升较中药组略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卵巢功能。此外,本论文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发扬地通过5一羟色胺与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的相关分析,进一步对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肖承惊教授家学渊源,又得严格、系统的院校正规教育,先天秉肥,后天得沃,学术观点秉承古训。经年磨砺,肖承惊教授在诊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病方面形成了独到见解和独特的诊疗特色,临床疗效显著。此外,她对中医四诊含义的延伸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中医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亦有独到的认识。肖承惊教授用药精妙、严谨,善用药对,效果彰显。她与时俱进思维敏捷,临证时随处可掘其思想火花。总结其治学特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中医妇科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中医妇科疑难疾病的治疗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论文创新点:1.既往肖承惊教授学生(尤其博士研究生)多对其临床经验进行临床实验研究或单个疾病诊治疗效观察的研究,尚未系统整理其学术思想经验。本论文从其学术思想形成渊源、对妇科常见疑难病独到见解和诊疗特色的分析等多方面,通过对肖师临证思路、理论学说、用药特色、辨证特点的总结分析,使其治学特点和学术思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2.本论文将跟师期间捕捉到的肖师临证思想火花进行了采撷和整理,更突显了师承学术论文的特色。3.临床研究部分,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发扬地进行了5—羟色胺与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的相关分析,对发病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目的研究肖承惊教授交通心肾法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临床观察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口服肖承惊教授经验方,西药治疗组口服倍美力加安宫黄体酮,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填写临床症状观察表、Kupperman评分表,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中药治疗组显效率为73.34%,西药治疗组显效率为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均有明显疗效,但中药在改善失眠多梦、心烦不宁、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情志症状上与西药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FSH、LH值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西药组较中药组略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西药组较中药组明显,但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孙洪生[5](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黄智超[6](2016)在《张步桃运用五首经方治疗妇科病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台湾经方大师张步桃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病的经验及其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为不同地域医家更好地传承仲景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1)以张医师已出版的25本书籍著作、学术演讲稿为纸质文献资料,探讨张医师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妇科治疗经验。(2)将张医师自1997年至2011年运用五首金匮要略经方(当归芍药散、温经汤、小柴胡汤、芎归胶艾汤、桂枝茯苓丸)的妇科门诊原始记录Excel文档,建立“病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藉助频次统计分析及Apriori算法挖掘关联规则进以逐层搜索的迭代方法,统计数据库以下内容:①台湾地区不同年龄阶段妇科常见病种;②五首经方治疗的妇科病例数;③五首经方主治的妇科病种;④五首经方与其他方药合用的频次;⑤病名与主诉症状关联频次;⑥经方、病名及主诉与药物关联频次;⑦五首经方治疗的主诉;⑧五首经方与它方合用治疗的病名及主诉;⑨单味药对应病名主诉关联频次;⑩五首经方所加单味药与主诉关联;11五首经方与加药味数用量的变化。结果:1.张步桃医师自幼贫困深刻体验人间疾苦而对医药产生浓厚兴趣,弱冠之年即以珍珠囊药性赋等书为课外读物,奋发精进自学成才,广泛学习各类中医经典,术德兼备而终成一代名医,治疗妇科病尤宗仲景之方,其处方用药主要特色是简便廉效。2.台湾地区不同年龄段妇科疾病:①0-7岁女性:常见恶心呕吐、咳嗽、感冒、腹痛及过敏性鼻炎;②8-14岁女性:以月经异常、痛经、腹痛、过敏性鼻炎及恶心呕吐居多;③15-28岁女性:以月经异常、’痛经、腹痛、倦怠及疲劳体力下降、痤疮较多;④29-35岁女性:常见月经异常、痛经、腹痛以及癥瘕、不孕;⑤36-49岁女性:其疾病与前期女性相差无几,但癥瘕发病率提升位次;⑥50岁以上的女性,以倦怠及疲劳体力下降、月经异常、腹痛、恶心及呕吐,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症常见,另外瘢瘕窜升第一位。3.五首经方治疗病案数其排序如下:当归芍药散、小柴胡汤、芎归胶艾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但是各方用在妇科病案的比例上其排序如下:桂枝茯苓丸、温经汤、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小柴胡汤。由此可见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适应症范围较广,故用量最多;而桂枝茯苓丸、温经汤、芎归胶艾汤在治疗妇科疾病时其针对性较明确。4.五首经方其主治病名频次先后排序如下:月经异常(21469)、痛经(9268)、子宫平滑肌瘤(8991)、不(未)孕症(6305)、腹痛(3871)、倦怠及疲劳体力(-)(3160)、睡眠障碍(2844)、腰痛(酸)(2593)、子宫内膜异位症(2573)、(白)带下(2525)、卵巢肿瘤(1647)、恶心及呕吐(1214)、感冒(1181)、妊娠期并发症(655)、甲状腺肿(432)。5.五首经方治疗前十个常见病名中,居前五位的关联性主诉分别是痛经、睡眠障碍、经血瘀块、腰痛(酸)、眩晕。6.五首经方常用加药及其关联主症:香附、丹参加味频次最高,是五首经方单味加药内均会使用到的,使用比例很高,部分药物对治主诉关联性如下:延胡索对治痛经主诉最高达42.52%;菟丝子对治疗不(未)孕症比例达49.17%;紫菀对治便秘、胸痛(痞);连翘对治痤疮(粉刺);仙鹤革对治淋沥不断、睡眠障碾、腰痛(酸)、眩晕、经血瘀瑰;泽兰对治经血瘀块;大腹皮对治肠胃气胀;骨碎补对治腰痛(酸);续断对治腰痛(酸)、经血瘀块、经迟(退日);郁金对治胸痛(痞)等关联性较高。7.五首经方常用合方及其关联病证统计:经方与经方、时方合方运用以当归芍药散与加味逍遥散最高,治疗前三个病名月经异常38.92%、不(未)孕症17.81%、痛经14.04%;桂枝茯苓丸与当归芍药散合方运用治疗子宫平滑肌瘤44.21%、子宫内膜异位症12.08%、卵巢肿瘤10.45%;显然二者合用化癞瘕有其优势。8.药对与方剂组合常治疾病的关系:怀牛膝、丹参、香附对治子宫肌瘤;延胡索、泽兰合用对治疗痛经;三棱、泽兰合用及当归芍药散、丹参、香附合用对治经血瘀块;另鸡血藤、丹参;及鸡血藤、加味逍遥散、香附合用对治月经过少。结论:1.从张医师的成长经历与学术思想可见:厚植国学基础与不断提升专业为首要,重视中医典籍,善于掌握各家学说的重点,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穷理变通,视病如亲,以传承医道,复兴文化为己志,诚乃仲景学术传承之典范。2.概括张医师运用五首经方的特色:(1)用方思路源于张仲景,并基于原文主治对所治妇科疾病范畴加以拓展,体现其师古不泥古的精神,赋予了经方更大的生命力。(2)遣方思路灵活:①“有故无陨亦无陨也”治法运用精当;②治疗妇科各类疾病或经方并用,或与时方合用,治法选方灵活变化;③遣方用药,理血分亦重调气分;④治疗妇科杂病时强调气血双调,疏肝、理脾、解郁以调畅情志,与张仲景在治疗妇科杂病的精神一同。
金伟[7](2016)在《顾乃龙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开展名老中医顾乃龙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研究工作,总结顾乃龙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观察顾乃龙研制消积镇痛膏阿是穴贴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顾乃龙名老中医的学习经历和历代医家对气血的认识和发展源流进行整理,对其学术思想渊源和学术思想特点进行挖掘和概述。阐述顾乃龙对肿瘤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和治则的认识,基于EXCEL软件,建立顾乃龙治疗肿瘤用药数据库,利用MATLAB R2013a统计分析软件对585张处方中的用药频数、性味归经、功效分类进行分析,并采用R型聚类法的指标聚类模型进行药物的相关性分析。总结顾乃龙治疗肿瘤的学术经验和用药特点,以及其他疾病的临床经验。同时对纳入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以合理对症支持治疗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癌痛规范化治疗,治疗组予以癌痛规范化治疗联合消积镇痛膏阿是穴贴敷治疗。贴敷位置选择以阿是穴(疼痛点)为中心,每日1贴,敷药时间为6小时,观察期为7天。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疼痛程度分级、治疗期间出现爆发痛的次数和使用速释吗啡片的总剂量以及第七天全天使用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的剂量、KPS评分、QOL评分、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以及有无不良反应。收集数据再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顾乃龙老师勤学经典,广纳百家,术假于道,深受《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影响,并且注重“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的作用,推崇人以气血为本,认为气血平和,则身安无病,气血失和,则百病由生。顾师在治疗肿瘤的585张处方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24位中药有:炙甘草、焦三仙、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陈皮、莪术、三棱、丹参、郁金、白花蛇舌草、炒山药、太子参、远志、酸枣仁、苦参、熟地、当归、川芎、山慈菇、法半夏。在中药性味分布方面,顾师所用甘温药物占多数,辛平味药物次之,苦寒药物较少;在中药归经方面,善用入脾胃经的药物,其次是肝肾经,再者为心经、肺经;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顾师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如莪术与三棱,党参与黄芪,牡丹皮与栀子,厚朴与枳壳,木香与砂仁,酸枣仁与远志,炒白术与茯苓,当归与熟地黄,红花与桃仁,丹参与郁金及佛手,败酱草与鱼腥草、黄芩、桔梗、贝母、杏仁、款冬花、紫菀、紫苏叶、紫苏子,炙甘草,焦三仙等。在中药功效分类方面,多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居多,辅以养心安神药物。顾师将重视气血论治的学术思想充分的付诸于临床实践之中,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出以“清肺降浊、益气活血、调畅气机”的治则,常用“疏风宣肺、调气理血”治疗慢性咳嗽,并且从气血论治高血压、失眠取得较好疗效。在消积镇痛膏阿是穴贴敷治疗癌痛临床疗效观察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疼痛程度分级以及疼痛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5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效率为66.67%,经卡方检验,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构成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爆发痛次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处理爆发痛所用速释吗啡片总剂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处理爆发痛所用速释吗啡片总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第七天奥施康定总剂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七日控制疼痛所用奥施康定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KP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10),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组的KP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对照组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的KPS评分(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的KPS评分(P<0.001)。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QOL评分对比,以及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QOL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组的QOL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对照组治疗后的QOL评分高于治疗前的QOL评分(P<0.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QOL评分高于治疗前的QOL评分(P<0.001)。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因本研究用药引起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异常。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便秘6例,发生率为40.00%,治疗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例/呕吐3例,头晕1例,便秘1例,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皮肤反应,如皮疹、水疱等现象。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顾师勤求于古,发遑其义,有所创新,在治疗慢性虚损疾病,尤其是肺病、肿瘤等慢性虚损性疾患中注重顾护先天之肾气和后天之脾胃,调和气血、扶正祛邪。通过对中医经典的反复研习,启于《内经》、《伤寒论》“治未病”思想,提出“治在病先,防于病后”、“治虽在医,病愈在患”的观点,又承从东垣、景岳重视脾、肾二脏的学术思想,提出“益肾滋于胃,而守藏于心”、“证治有其时,未离气血津”的辨证思想。顾师认为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内外合州形成癌瘤;其发病形式主要有伏而后发、发和复发三种类型;在治疗方面,出五原则:治在病先、防于病后:健脾益肾、脾肾同治;调气理血、气血同治;化痰袪瘀、痰瘀同治;清热解毒、热毒同治。顾师治疗肿瘤的585张处方中涉及169味中药,用药最多的均为益气扶正、健脾补肾、活血祛瘀药物。根据前24味药物的组方,充分体现了顾师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学术思想。根据前24味中药性味来看,顾师多以的补益、扶正的甘温药物为主,辅以辛平味药物助行气活血之功效,佐以清热解毒抗肿瘤药物。从药物归经来看,顾师在治疗肿瘤疾患时用药多走脾胃、肝肾、心肺经,以固护脾胃、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顾师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往往以两至三五个药味同时出现,可以相互协同、相互制约,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在临床组方中多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居多,辅以养心安神药物,均体现了其重视先天之肾、后天之脾的学术思想理论,在临床辨证中灵活应用,在兼证中主次分明,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顾师“益肾滋于胃,而守藏于心”的学术思想内涵。通过对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在均使用癌痛规范化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缓解疼痛。在癌痛规范化治疗基础上联合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能起到联合止痛作用,治疗组较对照组能用低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处理爆发痛,以及控制疼痛所需总阿片类药物的剂量。经过止痛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提高KPS评分、QOL评分,说明无论是单纯癌痛规范化治疗,还是联合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均能减轻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联合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提高KPS评分更为明显。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晕、便秘不良反应出现,主要考虑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有不同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总之,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能够协同阿片类药物起到止痛作用,相应的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丰富了中晚期癌痛的治疗方法。
许二平[8](2007)在《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和意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本课题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观察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了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验证“从肝脑论治抑郁症”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进而为中医药防治抑郁症提供实验基础,为今后以活性评价为导向、从复方中定向、追踪分离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进而研制开发出新型低毒的纯中药抗抑郁制剂提供的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研究方法:临床研究:观察了60例抑郁症病人,其中治疗组30例,氟西汀胶囊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8周为1疗程,观察指标:1、安全性观察: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2、不良反应观察;3、临床主诉及相关症状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观察、抑郁自评量表观察、中医疗效标准观察。实验研究: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1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低剂量组、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高剂量组、氟西汀组。随后分别按氟西汀组0.75mg/kg、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低剂量组1.8g/kg、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高剂量组3.6g/kg,各组均按1.0ml/100g体重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按1.0ml/100g生理盐水灌胃,1次/d,每天应激前灌胃,采用大鼠抑郁动物模型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加单居模型,从造模第一天开始,至动物处死当天共21天。采用光镜观察海马病理学特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化学检测法检测大鼠模型下丘脑内多巴胺(DA)的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通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糖水消耗量等方法评价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及体重变化;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对大鼠模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①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治疗抑郁症总有效率为90.0%,对中医证候的改善率为96.67%,提示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在改善抑郁症患者症状方面疗效显著。②治疗组、氟西汀组治疗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氟西汀组均显示出一定疗效,而治疗2周后两组HRSD总分组间比较P>0.05,显示在2周后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第4、6、8周两组HRSD总分仍呈下降趋势,在疗程结束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组间比较,P<0.05,说明治疗结束时两组疗效差异显著,提示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改善抑郁症的效果明显,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调节的优势。实验研究:①造模后的动物在规定时间内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少,体重增加减慢,糖水消耗量降低。而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加动物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提高抑郁大鼠的蔗糖偏嗜度,改善大鼠的抑郁状态。②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增加,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高剂量组下丘脑内多巴胺(D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3、4一二羟基苯乙酸(DOPAC)无明显变化,提示本方能提高脑内5-羟色胺(5-HT)的含量达到抗抑郁的作用,氟西汀组大鼠下丘脑内5-HT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DA、DOPAC与模型组相比较低,差别明显(p<0.05)。而氟西汀组与高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在提高5-HT含量的功效上与氟西汀组无明显差异。③模型组动物其血清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说明模型动物存在HPA轴的异常亢奋和高皮质醇血症;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高剂量组治疗后,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CORT、ACTH的浓度,提示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可以拮抗应激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和行为学变化,具有抗抑郁的药理作用;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组IL-1β含量接近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相比明显减低P<0.05,说明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通过下调IL-1β,进而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减轻抑郁症状。④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的表达较空白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各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下丘脑CRH基因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可能是通过下调慢性应激诱导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基因表达,抑制HPA轴功能亢进,达到抗抑郁作用。⑤模型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可见细胞固缩、核膜皱缩、线粒体肿胀,数量减少,核内、外空泡变性等表现,说明慢性应激导致海马区细胞形态结构受到损害,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高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细胞核形态规则,核膜完整,未见空泡变性,胞浆内Nissl物质比模型组丰富,损伤不明显,表明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能够减轻应激造成的海马神经元损伤,另发现部分细胞有凋亡小体形成,多集中在模型组,而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组凋亡小体比较少,说明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对慢性应激状态下导致的抑郁症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初步阐明了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和“从肝脑论治抑郁症”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证实该药对防治抑郁症有确切的疗效。
余泱川[9](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著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著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著、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著作;著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著、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著、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著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著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著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张焱[10](2016)在《贾六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整理挖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山西省名中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梳理导师学术渊源,凝练学术思想,总结临床经验。领悟导师治病思想与方法,阐明学习心得体会,以加深认识,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小儿肺系疾病常见多发,其中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率日渐增高,占居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的首位,影响小儿身心发育。围绕小儿肺系疾病深入系统地总结贾六金教授的诊疗经验,探析导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用药规律,总结用药经验。推新师意,进一步评价自拟方宣清化痰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本课题的研究将为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系疾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丰富治疗方法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研究探索有效的研究模式。研究内容与方法1.理论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凝练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总结其临床经验。通过文献调研、跟师侍诊、医案整理、听师讲座、临床观察等多种途径,结合深度访谈等方法,高度凝练贾六金教授的学术思想,归纳总结导师诊疗儿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尤其围绕小儿肺系疾病全面系统总结导师证治经验。从病证方药体系全面反映导师学术思想在临证中的应用。2.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用药规律。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入选病例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研究的观察方法,采用EXCEL和SPSS数据挖掘,用Ward聚类分析,采用clementine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贾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用药规律,总结用药经验。3.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宣清化痰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评价自拟方宣清化痰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针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特需门诊与儿科门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符合纳入标准的,进行暴露分组,进入队列,治疗组口服宣清化痰汤,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观察周期21天。对咳嗽的程度、证候总积分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统计分析方法应用SAS统计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1.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渊源贾六金老作为新中国成立初始的一代中医人,为山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巨大贡献。峥嵘岁月痴国医,志在活人施妙药,贾六金学术思想的形成源于他系统学习,研读经典,师从名医,勤于实践,善于总结的过程。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尤以专科四经典《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幼幼集成》、《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奠定导师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又深得恩师李翰卿先生、张光煜先生的真传,经五十余载精勤不倦积累,形成其学术思想与诊疗特色。2.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2.1贾六金学术思想体现2.1.1中西结合,优势互补:贾师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是研究疾病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各取所长,为我所用,合理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2.1.2重视组合,继承创新:他善用组合思维的模式,给我们一把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贾师古不泥古,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识病的基础上,重视证的组合,治法方药的组合,提高临床疗效。2.1.3四诊合参,重于望诊:贾师非常重视望诊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他博采众家之长,不仅对神色形态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发掘望小儿口咽、气池色泽、诊察指纹等内容,以此指导临床辨证。2.1.4纵横识病,动态辨证:贾师擅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病证方药体系的构建,纵横识病,并认识证的运动变化性,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1.5脏腑证治,突出肺脾:贾师临证擅用脏腑辨证方法指导临床实践,强调一证之中,各有侧重,定要审清辨明,从而指导有效的治疗。针对儿病,重视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论,并注重肺脾的密切联系,以此指导常见病的辨治。2.1.6多法并举,擅用和清:贾师辨证施治常多法并用,擅用和法,和解表里,兼顾虚实,顾护肺脾;又因儿科温热病多,则擅用清法,按不同脏腑、不同病位与不同阶段,选择相应治法。2.1.7对方组药,用之多效:贾师审明主治从治,擅用复方,特别是两两相合,组成对方,增强疗效。临证遣方用药,擅用药组,增效减毒,用药平和。2.2总结贾六金教授对儿科病证的临床经验,通过临床实践医案整理,围绕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胸膜炎6个肺系疾病,与5个疑难病症(复杂型热厥、癫痫、脑性瘫痪、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总结贾师证治经验。从病证方药体系反映导师诊治儿科病证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小儿肺炎重视痰热闭肺的影响,注意后期调护肺脾;反复呼吸道感染擅用和法,自拟复感灵疗效卓著;哮喘以三期辨治,辨病辨证结合,急性期首重西药的治疗,持续期重在辨治寒热,缓解期注意肺脾肾调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以祛痰为要;慢性咳嗽辨病辨证相结合,注意病的诊断和证的辨识;胸膜炎分阶段辨治,消补兼施,重视和法。总结贾师治肺系疾病的“治肺十二法”。归纳贾师在肺系疾病治疗中常用的3首自拟方(银柴退热汤、解毒透脓汤、加味苍耳子散)的应用;并选取贾师临证常用6组药物,阐发其遣方用药精华。3.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3.1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用药规律探析:通过对76例患儿门诊160诊次的处方分析,贾六金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共用中药53味总计2057味次。用Ward法聚类分析获得5类,集中体现化痰止咳平喘药物。12味中药出现频率大于50%,出现频率在10%~50%之间的有12味中药。用药归经以入肺脾胃经药物为核心药物,其中入肺经药物有42味,使用频次1667次,占据总使用药物频次的81%,占据总药物数的79.24%。clementine关联规则结果显示麻黄、杏仁、甘草、陈皮、茯苓、姜半夏、桔梗、贝母、地龙、紫菀、冬花的关联性较强。3.2宣清化痰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纳入患儿共计69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34例,脱落8例,纳入统计分析61例。咳嗽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6.52±1.02,治疗后2.14±1.38;对照组治疗前6.44±1.11,治疗后3.09±1.6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前23.34±2.70,治疗后8.66±3.89;对照组治疗前22.78±2.47,治疗后11.78±4.72,经过治疗后两组间证候总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6%,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贾六金教授勤思敏学,博采众长,通过研读经典、师从名医、勤于实践五十余载的业医历程,形成系统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贾师精于儿科,擅长小儿肺系疾病、感染性疾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系统总结贾师论治小儿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加深了认识,丰富了儿科疾病的治疗方法。通过挖掘整理贾六金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提高了认识水平,促进了现代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大量的宝贵经验急需进一步整理与挖掘。2.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重视小儿体质特点,突出肺脾论治的学术思想,重视和法与清法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立足于伏痰,重在化痰止咳兼顾祛风宣肺,注重复方化裁活用,擅用组药协同增效,一药多效药取兼功,精方简药贵在平和,用药经验值得学习应用。3.通过跟师学习,研究自拟宣清化痰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提示该方可有效减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咳嗽程度,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确切。但更需要进一步优化临床研究方法以进一步证实作用机理。本研究提示应用导师从清肺法着手论治本病有效,丰富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认识与临床诊疗方案。
二、坚持使用肾宁散治疗肾炎十一年获显著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使用肾宁散治疗肾炎十一年获显著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2)益气祛风通络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传承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一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DKD中医病机研究进展 |
1 气阴两虚痰瘀阻滞 |
2 脾肾亏虚痰瘀阻滞 |
3 肾精亏虚痰瘀胶结 |
4 肾络瘀痹 |
5 毒损肾络 |
6 “微型癥瘕”学说 |
7 玄府郁滞 |
8 “肾络伏风”学说 |
9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研究进展 |
1 定量研究在名老中医传承中的应用 |
2 定性研究在名老中医传承中的应用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DKD与 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足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
1 DKD与足细胞自噬 |
2 DKD与 AMPK/mTOR信号通路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二 临床部分 基于医案数据挖掘的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传承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三 实验部分 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足细胞自噬探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学术流派与伤寒学术流派 |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 |
(一) 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 |
(二)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标准 |
(三) 影响中医学术流派存在与发展的五大因素 |
(四) 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意义 |
二、伤寒学术流派 |
第二章 伤寒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一、伤寒学说的形成期(先秦-西晋) |
二、伤寒学说的发展期(东晋-建国前) |
三、伤寒学说的繁荣和创新期(建国后) |
(一) 伤寒学说的传承方式的改变 |
(二) 伤寒学说的理论研究 |
(三) 伤寒学说的临床研究 |
第三章 建国前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明清时期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 重订错简派 |
(二) 维护旧论派 |
(三) 辨证论治派 |
二、民国时期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 绍派伤寒 |
(二) 火神派 |
第四章 当代(建国后)伤寒学术流派研究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章 当代典型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其传承体系分析 |
1. 李培生 |
2. 于己百 |
3. 陈瑞春 |
4. 方和谦 |
5. 郭子光 |
6. 何任 |
7. 陈可冀 |
8. 李寿山 |
9. 段富津 |
10.聂惠民 |
11. 梅国强 |
12. 李可 |
13. 伍炳彩 |
14. 刘继祖 |
15. 黄保中 |
16. 刘渡舟 |
17 胡希恕 |
18. 熊曼琪 |
第六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及核心医家共异性 |
一、核心医家共性 |
二、核心医家特异性 |
三、当代伤寒学术流派 |
(一) 火神派 |
(二) 寒温统一派 |
(三) 方证对应派 |
(四) 六经辨证论治派 |
第七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核心医家典型医案 |
1. 李培生医案 |
2. 于己百医案 |
3. 陈瑞春医案 |
4. 聂惠民医案 |
5. 梅国强医案 |
6. 李可医案 |
7. 刘渡舟医案 |
8. 胡希恕医案 |
9. 熊曼琪医案 |
第八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面临的困境与可行方法 |
一、当代伤寒学术流派面临的困境 |
二、可行方法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点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肖承惊教授简介 |
第一部分 家学渊源志在岐黄 |
一、名师成长背景 |
二、学术思想渊源—秉承古训,勇于创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崇尚经典,融汇中西—治学特点、学术经验总结 |
第一章 勤求古训,恃继承勇发扬 |
一、古方"葫芦巴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之痛症 |
二、新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肠覃) |
三、分期论治子宫肌瘤 |
四、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
五、调补冲脉治疗崩漏 |
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特色 |
七、补肾疏肝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
八、经前期综合征重心理疏导 |
九、治病与安胎并举防治妊娠期流感 |
十、标本兼顾治疗痤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融汇新知,大医精诚 |
一、对中医四诊的新认识 |
二、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用药精妙,灵巧严谨 |
一、车前草、土茯苓、蛇床子 |
二、白芷、椿根皮、鸡冠花 |
三、生石决明、灵磁石 |
四、红藤、忍冬藤 |
五、败酱草、鱼腥草 |
六、肉苁蓉、锁阳 |
七、月季花、玫瑰花、绿萼梅 |
八、龙骨、牡蛎 |
九、补骨脂、骨碎补 |
十、枸杞、狗脊 |
十一、紫石英、石楠叶 |
十二、虎杖、马鞭草 |
十三、桑寄生、川断 |
十四、苏木、地鳖虫 |
十五、丹参、赤芍 |
十六、川断、川牛膝 |
十七、路路通、皂角刺 |
十八、橘核、荔枝核 |
十九、丹参、鸡血藤 |
二十、鸡内金、佛手 |
二十一、茯苓、土茯苓 |
二十二、黄精、当归 |
二十三、潼蒺藜、白蒺藜 |
二十四、莪术、王不留行 |
二十五、鬼箭羽、夏枯草 |
第四章 与时俱进,暮霞溢彩 |
一、妇科医话——水火无情 |
二、关于"五不女" |
三、"围城"与妇女生理病理 |
四、"潜伏"与治未病 |
五、环境因素与疾病 |
第三部分 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一、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 |
(一) 中医药治疗近况 |
(二) 命名 |
(三) 西医药治疗概况 |
(四) 中西医结合治疗 |
(五)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临床研究 |
(一) 前言 |
(二) 临床资料 |
(三) 诊疗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结果 |
(六) 结论 |
(七) 5-羟色胺与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相关性的探讨 |
(八) 讨论 |
结语与致谢 |
个人简介 |
(5)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1.1.2 《黄帝内经》 |
1.1.1.3 《难经》 |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
1.2.1 目不瞑 |
1.2.2 不得眠和失眠 |
1.2.3 不得睡 |
1.2.4 不得卧 |
1.2.5 不寐 |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4.1 治法的发展 |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
5.1 针灸疗法 |
5.2 心理、精神疗法 |
5.3 饮食疗法 |
5.4 外治疗法 |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
6.1.2.2 《内经》本义考 |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
6.2 关于胆型不寐 |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
各论 |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
1.2.2.1 《诗经》 |
1.2.2.2 《楚辞》 |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
1.2.4 《黄帝内经》 |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
1.2.5 《难经》 |
1.2.6 《伤寒论》 |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
1.2.7 《金匮要略》 |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2.2.1 《脉经》 |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
2.2.2 《针灸甲乙经》 |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
2.2.3 《小品方》 |
2.2.4 《集验方》 |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
2.2.3.3 重服药食忌 |
2.2.5 《华氏中藏经》 |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
2.2.6 《诸病源候论》 |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
2.2.7 《千金方》 |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
2.2.8 《外台秘要》 |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
3.1.4 道家与睡功 |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3.2.1 《太平圣惠方》 |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
3.2.3 《圣济总录》 |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
3.2.4 《普济本事方》 |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3.2.6 《针灸资生经》 |
3.2.7 刘完素及其著作 |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
3.2.9 李东垣及其著作 |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
3.2.10 朱丹溪及其著作 |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
4.1.6 气功与养生著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4.2.1 戴思恭及其著作 |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
4.2.2 《普济方》 |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
4.2.3.2 提倡侧卧踡曲的睡法实践 |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
4.2.6.2 脉候之辨 |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
4.2.9 缪希雍及其著作 |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
4.2.12 张介宾及其著作 |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
4.2.13 李中梓及其著作 |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
5.1.1 对病名的考辨 |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
5.1.1.2 名义考辨 |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
5.1.4.1 动静辨证论 |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5.2.1 陈士铎及其著作 |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
5.2.2 沈时誉与《医衡》 |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
5.2.7 吴澄与《不居集》 |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
5.2.17 郑寿全及其著作 |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
5.2.20.1 卧寐之辨 |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
6.1.2 临床表现 |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
6.1.5 治疗 |
6.1.5.1 药物治疗 |
6.1.5.2 非药物治疗 |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
6.2.1.1 情志所伤 |
6.2.1.2 饮食失节 |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
6.2.1.4 禀赋不足 |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
6.2.2.1 辨证要点 |
6.2.2.2 分型论治 |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
6.2.3.1 综合辨证 |
6.2.3.2 从脏腑论治 |
6.2.3.3 从脑论治 |
6.2.3.4 从营卫论治 |
6.2.3.5 从气血论治 |
6.2.3.6 从阴阳论治 |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
6.2.4 著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
6.3.1 治法研究 |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
6.3.1.2 综合辨治法 |
6.3.1.3 安神十法 |
6.3.1.4 治胃五法 |
6.3.1.5 治肝六法 |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
6.3.1.8 解郁安神法 |
6.3.1.9 育阴(开郁)法 |
6.3.1.10 辛散行气法 |
6.3.1.11 益气温阳法 |
6.3.1.12 升阳化湿法 |
6.3.1.13 调理阴阳法 |
6.3.1.14 阴阳分调法 |
6.3.1.15 双向调节法 |
6.3.1.16 通法 |
6.3.1.17 综合疗法 |
6.3.1.18 择时服药法 |
6.3.2 自拟方研究 |
6.3.2.1 通治方 |
6.3.2.2 通治加减方 |
6.3.2.3 证型用方 |
6.3.2.4 对证通用方 |
6.3.3 古方研究 |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
6.3.3.3 古方新用 |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
6.3.4.1 用药经验 |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
6.3.4.3 单、验方治疗 |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
6.4.1 针灸辨证治疗 |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
6.4.1.2 诊治经验 |
6.4.2 腧穴治疗研究 |
6.4.2.1 腧穴治疗 |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
6.4.3 针灸治法研究 |
6.4.3.1 调阴阳跷法 |
6.4.3.2 泻阳补阴法 |
6.4.3.3 调和安神法 |
6.4.3.4 交通心肾法 |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
6.4.3.6 烧山火法 |
6.4.3.7 夜针法 |
6.4.3.8 浮刺法 |
6.4.3.9 刺血法 |
6.4.3.10 豹文刺法 |
6.4.3.11 芒针透刺法 |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
6.4.4.1 头针法 |
6.4.4.2 颈三针法 |
6.4.4.3 眼针法 |
6.4.4.4 腕踝针 |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
6.4.5.1 耳穴贴压 |
6.4.5.2 耳针 |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
6.4.6.1 穴位磁疗 |
6.4.6.2 磁极针 |
6.4.6.3 磁圆针 |
6.4.6.3 磁提针 |
6.4.7 水针治疗 |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
6.4.8.1 埋线疗法 |
6.4.8.2 埋针疗法 |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
6.4.9.1 电针 |
6.4.9.2 皮肤针 |
6.4.9.3 蜂针 |
6.4.10 灸法治疗 |
6.4.10.1 艾条灸 |
6.4.10.2 艾炷灸 |
6.4.10.3 温针灸 |
6.4.11 综合疗法 |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
6.5.1 按摩治疗 |
6.5.1.1 全身按摩 |
6.5.1.2 足部按摩 |
6.5.1.3 头部按摩 |
6.5.1.4 自我按摩 |
6.5.2 气功治疗 |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
6.6.1 外治疗法 |
6.6.1.1 贴敷 |
6.6.1.2 药熏 |
6.6.1.3 药浴 |
6.6.1.4 药枕 |
6.6.1.5 拔罐 |
6.6.1.6 刮痧 |
6.6.2 饮食疗法 |
6.6.3 运动疗法 |
6.6.4 音乐疗法 |
6.6.5 沐浴疗法 |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
6.7.1 病证特点研究 |
6.7.1.1 激素水平 |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
6.7.2 方药研究 |
6.7.2.1 单味药研究 |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
6.8.1 方证相对治法 |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
6.8.1.2 分证治疗 |
6.8.2 治方研究 |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
6.8.3 针灸治疗研究 |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
(6)张步桃运用五首经方治疗妇科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与妇科相关的重要经典内容及专著概要 |
1 秦汉时期 |
1.1 《黄帝内经》—妇科学的萌芽,标竿性的学术钜作 |
1.2 《金匮要略》一妇科学专篇的起源 |
2 魏晋隋唐时期 |
2.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2.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
3 宋金元时期 |
3.1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3.2 齐仲甫《女科百问》 |
3.3 金元四大家妇科相关论述 |
4 明清时期 |
4.1 时逸人《中医妇科学》 |
4.2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
4.3 傅山《傅青主女科》 |
4.4 吴谦等《医宗金鉴》 |
第二章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主要内容与五首经方主治应用概述 |
1 妇人病三篇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1.1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 |
1.2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 |
1.3 妇人杂病病脉证并治篇 |
2 《金匮要略》妇人病五首常用经方主治应用概述及张医师用治见解 |
2.1 小柴胡汤 |
2.2 当归芍药散 |
2.3 芎归胶艾汤 |
2.4 桂枝茯苓丸 |
2.5 温经汤 |
第三章 台湾地区常见妇科疾病病因探讨及妇科诊疗考试科目概述 |
1 台湾地区地理环境气候介绍 |
1.1 台湾地区气候特征简介 |
1.2 台湾地区的雨量 |
1.3 台湾地区的温度 |
2 台湾地区妇科常见疾病及中医妇科医疗考试科目情况概述 |
2.1 台湾地区妇科常见疾病概述 |
2.2 台湾地区中医妇科医疗情况概述 |
2.3 台湾地区不同时期中医师妇科考试的指定书目 |
第四章 张医师学术思想及妇科治疗经验探讨 |
1 张医师青幼年情形 |
2 张医师读书工作经历 |
3 张医师学习中医之路 |
4 张医师中医执业概况 |
5 张医师从医教学写作之路 |
6 张医师学术功底养成及治学精神与方法探究 |
7 张医师学术思想特色 |
7.1 著书立说,弘扬中医 |
7.2 传承医道,复兴文化 |
7.3 养生养心,淡泊名利 |
7.4 融贯中西,诊治互参 |
7.5 德术兼备,验方广传 |
7.6 辨证施治,穷理园通 |
7.7 方宗仲景,简便廉效 |
7.8 十剂八法,主次分明 |
7.9 身心调治,善用七情 |
7.10 研发创新,医政并举 |
8 张医师治疗妇科常见疾病选方用药及食疗选粹 |
8.1 月经病、痛经 |
8.2 不孕证 |
8.3 胎动不安、妊娠呕吐 |
8.4 保产安胎、胎位不正 |
8.5 妊娠水肿、脱肛 |
8.6 妊娠静脉曲张 |
8.7 妊娠中毒血压升高及新生儿疾病防犯 |
8.8 半产、崩漏、带下 |
8.9 难产引产 |
8.10 恶露、胎死腹中、闭经 |
8.11 产后乳汁稀少 |
8.12 产后病 |
8.13 癥瘕 |
8.14 乳房疾病 |
8.15 更年期(围绝经期综合征) |
8.16 外阴疾病 |
8.17 妇科杂病-癃闭、胎疝、阴挺 |
8.18 面疱痤疮脂肪瘤 |
8.19 丰胸 |
8.20 妇科美容美白 |
8.21 医案举例:产前子宫肌瘤—助孕—妊娠疾病—顺产(及消癥) |
8.22 病案举例 |
9 小结 |
第五章 张医师治疗妇科常用五首经方探讨及其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 |
1 统计资料 |
1.1 统计资料背景来源说明 |
1.2 原始资料病名的过滤 |
1.2.1 泌尿系统疾病及男性生殖器官疾病 |
1.2.2 女性骨盆腔内器官之炎症 |
1.2.3 女性生殖道之其他疾患 |
1.2.4 妊娠生产及产乳期之并发症 |
1.2.5 内分泌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与免疫性疾患 |
1.2.6 周产期病态 |
1.2.7 良性肿瘤 |
1.2.8 恶性肿瘤 |
1.2.9 证候症状及诊断欠明之各种病态 |
2 分析方法及相关概念简介 |
2.1 数据处理 |
2.1.1 数据收集 |
2.1.2 数据转换 |
2.1.3 数据规范 |
2.1.4 数据存储 |
2.2 关联规则 |
2.2.1 多维关联规则 |
2.2.2 关联规则的度量指标 |
2.2.3 Apriori算法:使用候选项集找频繁项集 |
2.3 数据分析 |
2.3.1 多维关联规则分析 |
2.3.2 分析步骤 |
3 统计结果及分析与讨论 |
3.1 数据库内台湾地区女性各年龄阶段最常见5种病名及主诉 |
3.1.1 统计结果 |
3.1.2 分析与讨论 |
3.2 五首经方妇科病案数分布 |
3.2.1 统计结果 |
3.2.2 分析与讨论 |
3.3 五首经方治疗妇科病名分布与分析 |
3.3.1 统计结果 |
3.3.2 分析与讨论 |
3.3.2.1 桂枝茯苓丸 |
3.3.2.2 当归芍药散 |
3.3.2.3 温经汤 |
3.3.2.4 芎归胶艾汤 |
3.3.2.5 小柴胡汤 |
3.4 五首经方与他方合用加单味药频次分布 |
3.4.1 统计结果 |
3.4.2 分析与讨论 |
3.4.2.1 香附《本草备要》 |
3.4.2.2 丹参《本草备要》 |
3.4.2.3 延胡索《本草纲目》 |
3.4.2.4 远志《本草备要》 |
3.4.2.5 泽兰《本草备要》 |
3.4.2.6 菟丝子《本草备要》 |
3.4.2.7 连翘《本草备要》 |
3.4.2.8 鸡血藤《本草纲目拾遗》云南志 |
3.5 五首经方治疗前十个常见病名其相关主诉频次表与分析 |
3.5.1 统计结果 |
3.5.2 分析与讨论 |
3.6 五首经方治疗前五个病名其主诉病症与所加方剂及单味药复合关联频次表与分析 |
3.6.1 统计结果 |
3.6.2 分析与讨论 |
3.7 单味药治疗病名及主诉症状复合关联频次与分析 |
3.7.1 统计结果 |
3.7.2 分析与讨论 |
3.8 五首经方相互合方治疗的病名及主诉统计 |
3.8.1 统计结果 |
3.8.2 分析与讨论 |
3.9 五首经方治疗主诉分布与分析 |
3.9.1 统计结果 |
3.9.2 分析与讨论 |
3.10 五首经方病案中加药与症状关联分析 |
3.10.1 统计结果 |
3.10.1.1 当归芍药散中加药与主诉的关联性分析 |
3.10.1.2 桂枝茯苓丸中加药与主诉的关联性分析 |
3.10.1.3 温经汤中加药与主诉的关联性分析 |
3.10.1.4 小柴胡汤中加药与主诉的关联性分析 |
3.10.1.5 芎归胶艾汤中加药与主诉的关联性分析 |
3.10.2 分析与讨论 |
3.11 五首经方加味药数与主方用量变化分析 |
3.11.1 统计结果 |
3.11.1.1 当归芍药散加药味数与原方用量变化(详见表25) |
3.11.1.2 桂枝茯苓丸加药味数与原方用量变化(详见表28) |
3.11.1.3 温经汤加药味数与原方用量变化(详见表29) |
3.11.1.4 小柴胡汤加药味数与原方用量变化(详见表30) |
3.11.1.5 芎归胶艾汤加药味数与原方用量变化(详见表35) |
3.11.2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及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授权同意书 |
附录二:张医师诊所现况 |
附录三:张医师已发行出版品 |
综述一 温经汤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当归芍药散近10年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当归补血汤释义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7)顾乃龙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顾乃龙老师学术思想渊源 |
一、勤求于古 |
1 倡导“治未病” |
2 肾为先天之本 |
3 脾为后天之本 |
4 气血为贯穿始终之核心 |
二、博采于今 |
三、临床实践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顾乃龙老师学术思想概述 |
一、治在病先,防于病后 |
二、治虽在医,病愈在患 |
三、益肾滋于胃,而守藏于心 |
四、证治有其时,未离气血津 |
第三部分:顾乃龙老师治疗肿瘤及其他疾病学术经验总结分析 |
一、顾乃龙老师治疗肿瘤学术经验总结分析 |
1 顾乃龙老师对肿瘤病因的认识 |
2 顾乃龙老师对肿瘤发病形式的认识 |
3 顾乃龙老师对肿瘤病机的认识 |
4 顾乃龙老师治疗肿瘤的法则 |
5 研究方法 |
6 研究结果 |
7. 讨论 |
二、顾乃龙老师治疗其他疾病学术经验总结分析 |
1 “清肺降浊、益气活血、调畅气机”治疗肺胀 |
2 “疏风宣肺、调气理血”治疗慢性咳嗽 |
3 从气血论治高血压病 |
4 从气血论治失眠症 |
5 “疏肝解郁、化痰祛瘀”治疗瘿病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 |
抑郁症与肝脑相关性的中医理论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临床研究 |
1、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处方论证 |
1.1 处方组成 |
1.2 处方分析 |
1.3 现代药理研究 |
1.4 生产工艺 |
2、临床探讨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评定标准 |
2.5 疗效标准 |
2.6 临床资料 |
2.7 治疗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治疗结果 |
2.10 安全性观察 |
3、讨论 |
3.1 病因病机探讨 |
3.2 治疗治则探讨 |
3.3 临床研究分析 |
3.4 存在问题 |
3.5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各项指标的测定 |
4、统计学方法 |
5、实验结果 |
6、讨论 |
6.1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选择 |
6.2 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向 |
6.3 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内多巴胺(DA)、3、4一二羟基苯乙酸(DOPAC);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影响 |
6.4 对抑郁大鼠模型血清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 |
6.5 对抑郁大鼠模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6.6 对抑郁大鼠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6.7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
附图 |
动物造模方法 |
光镜观察 |
电镜观察 |
附表一: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表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 |
附表三:中医证候等级评分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
一、医史文献研究 |
二、中医理论研究 |
三、脉学研究 |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
三、妇科疾病防治 |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
二、临床研究方面 |
三、实验研究方面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
三、针刺麻醉研究 |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
一、侨港中医群体 |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
三、“二战”后著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图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贾六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渊源及相关流派学术观点 |
1 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1.1 研读经典,注重传承与创新 |
1.1.1 四大经典的学习 |
1.1.2 四小经典的学习 |
1.1.3 专科四经典的学习 |
1.2 师从名医,专注儿科数十载 |
1.2.1 李翰卿 |
1.2.2 张光煜 |
1.3 勤于实践,衷中参西善总结 |
2 相关流派的学术观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
1 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
1.2 重视组合,继承创新 |
1.3 四诊合参,重于望诊 |
1.4 纵横识病,动态辨证 |
1.5 脏腑证治,突出肺脾 |
1.6 多法并举,擅用和清 |
1.7 对方组药,用之多效 |
2 贾六金教授论治肺系疾病与疑难病经验总结 |
2.1 贾六金治疗小儿肺炎经验总结 |
2.2 贾六金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总结 |
2.3 贾六金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 |
2.4 贾六金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总结 |
2.5 贾六金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总结 |
2.6 贾六金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经验总结 |
2.7 贾六金治疗复杂型热厥经验总结 |
2.8 贾六金治疗小儿癫痫经验总结 |
2.9 贾六金治疗脑性瘫痪经验总结 |
2.10 贾六金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总结 |
2.11 贾六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总结 |
3 贾六金教授“治肺十二法”概述与常用方药总结 |
3.1 贾六金教授“治肺十二法”概述 |
3.2 贾六金教授常用方药总结 |
3.2.1 贾六金教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常用方总结 |
3.2.2 贾六金教授常用组药集萃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
综述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内容一 贾六金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用药规律探析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研究内容二 宣清化痰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4 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坚持使用肾宁散治疗肾炎十一年获显著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坚持使用肾宁散治疗肾炎十一年获显著成效[J]. 开封市革委会财政局医务所. 中草药通讯, 1971(01)
- [2]益气祛风通络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传承与机制研究[D]. 岳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D]. 郑身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4]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刘雁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5]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6]张步桃运用五首经方治疗妇科病经验研究[D]. 黄智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顾乃龙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D]. 金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加味丹栀逍遥散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和机制研究[D]. 许二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9)
- [9]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10]贾六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D]. 张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