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台硅整流电力机车应用简介

我国第一台硅整流电力机车应用简介

一、我国第一台硅整流器电力机车运用情况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国晔[1](2021)在《电力机车出韶山》文中研究指明1958年12月28日,我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韶山号"问世。此后,韶山系列电力机车牵引着中国铁路,从蒸汽机车时代飞速驶入电力机车时代。"韶山"电力机车,是我国铁路电力机车的一种系列类型,因最初在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韶山地区研制生产,故名"韶山"。在"和谐"号电力机车问世前的几十年间,韶山电力机车为中国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以韶山号为起点,中国铁路在不断突破中风驰电掣,跑出了新速度,奔向了新辉煌。远赴苏联学造车新中国成立以后,

伍赛特[2](2021)在《机车电传动系统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机车电传动系统的组成、分类、相关技术特点及应用,重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未来,机车电传动领域将广泛采用交流传动方式,并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电子技术和车载微机控制技术的研发,同时也将建立机车技术开发平台,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针对电传动而开展的相关技术研究及工程试验将有力推动我国未来机车车辆技术的发展。

路风[3](2019)在《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文中研究指明走上自主开发道路和形成以高铁替代传统铁路的"激进方针"是中国高铁被公认为伟大成就的两个关键因素。但是,这两个因素在中国开始建设高铁的起点上并不存在,而是在过程中才出现的。本文采取过程性和历史性的视角,通过对这两个"转变"过程的全景式分析,揭示出在解释中国高铁的成功时被广泛忽略的因素——中国铁路装备工业的技术能力基础和国家对于发动铁路激进创新的关键作用。这些分析否定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的流行性说法,也指出了造就成功的战略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最后指出,系统层次的创新是保持中国高铁领先的关键。

郭炎彬[4](2019)在《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开关器件(晶闸管、GTO、IGBT等)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业生产对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一些行业中,如化工冶金、铁路运输等,设备工作所需要的电流和电压非常大,单个半导体开关器件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常常需要将这些开关器件串并联使用。铁路机车的整流柜中大量使用了半导体开关器件,由于机车整流柜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的特点,其中的整流半导体开关器件普遍应用了串并联技术,由于各个开关器件的伏安特性差异和开启通断时间的不一致,会导致开关器件在整流电路中电流或电压分配不均匀,这种不均匀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开关器件的直接损坏,因此,在半导体开关器件串并联应用中必须要通过均压均流测试以保证这些器件分配电压或电流的均匀性。本文以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均压均流试验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包含均流试验中的试验大电流负载技术、均压试验中的高电压产生技术;还有针对我国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主整流柜均压均流试验台设计的大功率晶闸管触发技术、接线自动控制技术及自动测试技术。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单相和三相整流电路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整流开关器件的电流和耐压给出计算依据;分析典型整流器件二极管和可控硅的特性,为其均压均流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对大功率开关管均流均压试验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主整流柜的均压均流试验台为对象,研究了其中的试验电源、负载对象、晶闸管触发、试验过程控制自动化及试验测试自动化系统。(3)设计了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主整流柜均压均流试验的硬件电路,包括试验电源主电路、试验自动控制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试验数据采集电路。(4)设计了均压均流试验台控制程序,包括试验过程控制的上位机监控软件系统和下位机晶闸管脉冲触发系统程序。最后在SS6B和SS3G电力机车主整流柜上对试验台的均流和均压测试功能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技术提高了机车整流柜均流均压试验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安全操作水平和数据准确性水平。

李知宇[5](2015)在《集成滤波电感技术及其在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机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直流传动电力机车被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所取代。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频率越来越高,电力机车所采用的交流传动系统所产生的高次谐波,给牵引供电系统、电力设备及通信线路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诸如车网谐振、破坏电力设备、影响通信线路等。因此,研究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高次谐波抑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对交流牵引传动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四象限整流器的瞬态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和牵引逆变器的空间矢量电压控制方法。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了交流牵引传动系统谐波产生的机理,并在MATLAB中建立交流牵引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其谐波特性,并探讨谐波输出特性与机车所处工况、输出功率以及网压之间的关系。(2)研究了现有抑制高次谐波的措施,并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介绍磁集成技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针对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提出了一种集成滤波电感技术的牵引变压器,通过集成滤波电感绕组外接滤波电容实现对高次谐波的抑制;建立了采用集成滤波电感牵引变压器的牵引传动系统(简称:新牵引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其传递函数幅频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实现高次谐波抑制的系统参数的约束条件。(3)基于某一实际牵引变压器结构参数,为了解决集成滤波绕组与高压绕组之间的复合短路阻抗的计算难题,提出一种降阶电感矩阵求解复合短路阻抗的新方法;针对集成滤波绕组布置位置不同,分析了复合短路阻抗和滤波电容的变化范围,在MATLAB中建立新型牵引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引入等效干扰电流作为判据,得出复合短路阻抗和滤波电容的最优配合,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陈政[6](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于兆忻[7](2012)在《HXD3B型电力机车主电路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XD3B型电力机车是目前世界上6轴机车中单机功率最大、技术水平高、性能指标先进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该型机车现已用于干线牵引的货运电力机车,采用交—直—交的传动方式,其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采用大功率水冷IGBT水冷变流器,单轴控制技术,大功率异步交流牵引电动机,框架式承载车体,设备布置采用中央走廊设备布置方式,电线路系统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机车采用了车内高压柜设计方案,将除受电弓及支持绝缘子、避雷器以外的其它高压电器全部集中布置在车内的设计方案,将极大提高机车的可靠性。2、1632kw大转矩异步牵引电动机,具有起动(持续)牵引力大、恒功率速度范围宽、粘着性能好、功率因数高等特点,3、总体设计采用高度集成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电气屏柜和各种辅助机组斜对称布置在中间走廊的两侧。4、装用3组由大功率水冷IGBT元件组成的牵引变流器,采用轴控技术。在每组牵引变流器内集成一台由中间直流回路供电的辅助逆变器。5、采用冗余的分布式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实现了逻辑控制、自诊断功能,而且实现了机车的网络重联功能。6、采用下悬式安装的一体化多绕组牵引主变压器,内部集成三台谐振电抗器,冷却方式为强迫导向油循环风冷。本文总结了该型机车主电路系统中受电弓、主变压器、高压电压互感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改进和使用,问题得以解决,主电路系统可以高效稳定的正常使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明富[8](2011)在《交直机车与交直交机车混跑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电力机车负载已经成为电网的主要谐波源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方便治理电气化铁路谐波,有必要开展机车的谐波特性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我国现有的交-直机车和交-直-交机车的主要车型,研究了交-直电力机车与交-直-交电力机车网侧电流的谐波特性。选择了SS4型机车作为交-直机车的代表车型,详细分析了其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建立了主电路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选择了CRH2型机车作为交-直-交电力机车的代表车型,对CRH2型交-直-交电力机车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研究了三电平四象限变流器的主电路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总结了交-直电力机车和交-直-交电力机车负荷电流的谐波特点,介绍了牵引负荷电流谐波的叠加理论。本文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SS4型交-直电力机车和CRH2型交-直-交电力机车的仿真模型,对机车的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两种机车的谐波特性。还建立了一台交-直机车与一台交-直-交机车混跑时的仿真模型,对交-直机车稳定运行而交-直-交机车处于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了馈线总电流的谐波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本文还把文献中CRH2型电力机车实测的谐波电流的频谱分析与相同牵引工况下仿真谐波电流的频谱分析相对比,结果很接近,说明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度较高。

李红艳[9](2010)在《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多物理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机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铁路运输的优势十分明显。我国人多地少,发展铁路运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车载牵引供电系统是电力机车中核心装备之一,其中牵引变压器又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是高漏抗、多绕组、单相供电变压器,它的运行原理和普通变压器相同。牵引变压器的工作条件特殊,在运行中会受到振动,空间尺寸和重量受到限制,当副边绕组发生短路故障时各绕组承受相当大的短路作用力。由于牵引变压器的特殊性,对其做多物理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仅包括第一章,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史,给出了电力牵引变压器的特殊性及其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其中第二章介绍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并根据实际尺寸建立了牵引变压器有限元模型。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几种短路阻抗的计算方法,然后计算了牵引变压器的复合短路阻抗。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首先分析了牵引变压器的漏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对变压器拉杆、油箱和绕组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第五章对牵引变压器的电动力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安琪[10](2009)在《新中国铁路60年——机辆篇》文中认为旧中国人称"万国铁路博览会"。当时中国铁路上行驶的机车和车辆绝大多数都是从西方列强进口的。机车车辆工业的落后使中国铁路不得不受制于人。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机车车辆装备体系。特别是2002年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铁路具备了生产时速200~350公里动车组和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的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实现了历史的腾飞。

二、我国第一台硅整流器电力机车运用情况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第一台硅整流器电力机车运用情况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机车出韶山(论文提纲范文)

远赴苏联学造车
29个月驶出韶山
3次改造称雄世界

(2)机车电传动系统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机车电传动系统基本组成
2 机车电传动系统分类
    2.1 按电能供给方式分类
    2.2 按牵引电动机工作电流性质分类
3 直流电传动系统及其技术特点
    3.1 直一直流电传动系统
    3.2 交一直流电传动系统
    3.3 交一直流传动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4 交流电传动系统及其技术特点
    4.1 交流电传动系统及其历史发展
    4.2 交一交流传动系统
    4.3 交一直一交流传动系统
    4.4 直一交流传动系统
        4.3.1 向更大功率的通用型机车发展
        4.3.2 使用高阻断能力的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GTO)元件的变流装置
        4.3.3 充分发挥机车的黏着牵引力
        4.3.4 使用微机自动化系统
5 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5.1 交流传动技术是重要发展方向
    5.2 机车电传动的发展特点
        5.2.1 采用交流传动方式
        5.2.2 采用新型电力电子技术和车载微机控制技术
        5.2.3 建立机车技术开发平台,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
6 总结与展望

(4)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半导体开关器件均压均流研究现状
        1.2.1 半导体开关器件均流均压问题的提出
        1.2.2 电力机车中均流均压技术应用现状
        1.2.3 机车主整流柜均流均压试验台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整流电路中大功率晶闸管的均流均压
    2.1 整流开关器件伏安特性分析
        2.1.1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分析
        2.1.2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分析
    2.2 电力机车主整流柜应用的整流电路
        2.2.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2.2.2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2.2.3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2.3 大功率晶闸管的均流和均压技术
        2.3.1 大功率晶闸管的并联均流
        2.3.2 大功率晶闸管的串联均压
    2.4 电力机车整流柜中开关管的并联和串联
        2.4.1 电力机车整流电路中开关管并联应用
        2.4.2 电力机车整流电路中开关管串联应用
    2.5 均流试验和均压试验
        2.5.1 均流试验
        2.5.2 均压试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中的关键技术
    3.1 均流试验中的负载方案
    3.2 均压试验中的高压建立
    3.3 均流均压试验的数据采集
        3.3.1 均流试验中电流检测传感器
        3.3.2 均压试验中电压检测传感器
        3.3.3 电压电流参数的数据采集模块
        3.3.4 Modbus通讯协议
    3.4 大功率晶闸管触发技术
        3.4.1 同步信号的触发方式
        3.4.2 H型桥式晶闸管触发电路
    3.5 试验接线自动控制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硬件系统设计
    4.1 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组成原理
    4.2 试验台电源主电路的设计
    4.3 均压均流试验控制电路
        4.3.1 均流和均压试验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4.3.2 均流和均压试验自动控制电路
    4.4 晶闸管触发电路设计
        4.4.1 微处理控制单元
        4.4.2 GZ7-41 型脉冲输出盒的驱动要求
        4.4.3 基于IR2104的H型桥式交流驱动电路
    4.5 均流均压试验参数检测电路设计
        4.5.1 试验电流参数检测
        4.5.2 试验电压参数检测
        4.5.3 采样滤波电路设计
        4.5.4 信号采集电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的软件设计
    5.1 晶闸管触发控制程序设计
    5.2 试验台上位机软件设计平台选择
        5.2.1 均流均压试验台上位机软件的功能需求
        5.2.2 均流均压试验台上位机软件平台
    5.3 试验台MCGS监控数据库的设计
    5.4 组态设备连接
    5.5 软件测试系统界面设计
        5.5.1 主界面设计
        5.5.2 均流和均压试验信息输入界面设计
        5.5.3 均流测试界面设计
        5.5.4 均压测试界面设计
        5.5.5 数据操作界面设计
    5.6 软件功能脚本程序
        5.6.1 均流试验界面脚本程序
        5.6.2 均压试验界面脚本程序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的测试
    6.1 试验台均流试验测试验证
    6.2 试验台均压试验测试验证
    6.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A 实时数据库
附录 B 脚本程序

(5)集成滤波电感技术及其在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
        1.1.2 电气化铁道谐波研究现状与抑制发展
    1.2 磁集成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交流电传系统的组成及谐波特性分析
    2.1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概述
        2.1.1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
        2.1.2 四象限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2.1.3 牵引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2.2 交流电力机车谐波产生的机理
        2.2.1 变流器低次谐波产生机理
        2.2.2 变流器高次谐波产生机理
        2.2.3 交流电力机车网侧电流谐波的数学分析
    2.3 交流电传系统仿真建立与谐波分析
        2.3.1 交流机车谐波分布情况及其与工况关系的验证
        2.3.2 机车处于不同负载功率下谐波的输出特性分析
        2.3.3 牵引网电压变化时机车谐波的输出特性
    2.4 高次谐波的危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成滤波电感技术在交流牵引传动系统中的运用
    3.1 现有的谐波抑制措施
        3.1.1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3.1.2 多重化PWM整流器的载波移相
        3.1.3 在牵引变电所加装高通滤波器
    3.2 磁集成技术原理
    3.3 集成滤波电感技术在交流传动系统中的运用
        3.3.1 集成滤波电感多绕组变压器的接线方案
        3.3.2 新型牵引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3.3.3 新型牵引传动系统对系统参数的要求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复合短路阻抗的计算与系统参数的优化配合
    4.1 复合短路阻抗的计算
        4.1.1 基于组合场路耦合法的复合短路阻抗的计算
        4.1.2 基于降阶电感矩阵法的复合短路阻抗的计算
    4.2 新牵引传动系统的滤波分析与仿真验证
    4.3 本章总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B1 集成滤波绕组在不同位置的牵引变压器电感矩阵
附录B2 谐波加权系数表

(6)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产业创新系统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2.2 历史友好模型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2.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3.1 蒸汽机车时代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3.1.3 小结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2.7 小结
    3.3 电力机车时代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3.8 小结
    3.4 高速铁路时代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4.7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1.1 知识层面
        4.1.2 技术层面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4.2.3 组织类型
        4.2.4 出口活动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3.1 国家政策
        4.3.2 铁路企业规模
        4.3.3 企业研发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4.1 研发合作环境
        4.4.2 服务环境
        4.4.3 大气环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5.5 产业动力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内容
    6.2 建议
        6.2.1 技术创新方面
        6.2.2 技术扩散方面
        6.2.3 体制改革方面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HXD3B型电力机车主电路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HXD3B型机车总体
    1.1 HXD3B型机车简介
    1.2 机车主要特点
    1.3 机车主要技术参数
        1.3.1 工作电源
        1.3.2 牵引性能参数
        1.3.3 动力制动性能参数
        1.3.4 主要结构尺寸
        1.3.5 功率因数
        1.3.6 等效干扰电流(JP)和谐波含量
        1.3.7 机车总效率
        1.3.8 相关标准
        1.3.9 控制系统功能
        1.3.10 机车动力学性能
        1.3.11 最大制动距离
    1.4 机车特性
        1.4.1 牵引特性
        1.4.2 制动特性
    1.5 控制系统
        1.5.1 概述
        1.5.2 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构成及特点
        1.5.3 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功能
第二章 主电路系统
    2.1 网侧电路
        2.1.1 受电弓PG1、PG2
        2.1.2 高压隔离开关QS1、QS2
        2.1.3 高压电压互感器TV1
        2.1.4 主断路器QF1
        2.1.5 避雷器F1、F2和F3
        2.1.6 电流传感器TA1、TA2和TA3
        2.1.7 模拟监测保护装置AMP1、AMP2
        2.1.8 接地开关QS3
        2.1.9 回流接地装置EB1~EB6
    2.2 主变压器
    2.3 变流器
        2.3.0 概述
        2.3.1 网侧变流器
        2.3.2 DC-Link直流环节
        2.3.3 二次谐振回路
        2.3.4 电机变流器
    2.4 牵引电机
        2.4.1 技术参数
        2.4.2 相关设计
        2.4.3 监控和保护方法
        2.4.4 冷却方式
    2.5 能量计量
第三章 受电弓应用研究
    3.1 概述
    3.2 技术引进情况
    3.3 主要技术参数
    3.4 结构原理
    3.5 升降弓原理
    3.6 主要性能特点
    3.7 应用研究
        3.7.1 升弓压力调整
        3.7.2 ADD阀
第四章 主变压器应用研究
    4.1 概述
    4.2 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4.3 保护功能
        4.3.1 温度保护
        4.3.2 油流保护
        4.3.3 压力保护
        4.3.4 布赫继电器保护
    4.4 内部布置和油循环原理
    4.5 外形尺寸、外部附件布置及实物
    4.6 主变压器油样气体含量超标问题的分析及整改
        4.6.1 问题描述
        4.6.2 原因分析
        4.6.3 整改措施
        4.6.4 整改结果
第五章 高压电压互感器应用研究
    5.1 概述
    5.2 应用研究
        5.2.1 使用及故障概况
        5.2.2 故障时机车状况
        5.2.3 现场原因查找
        5.2.4 故障现象
        5.2.5 原因分析
        5.2.6 针对性的设计改进
        5.2.7 对改进设计结论的验证
        5.2.8 解决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交直机车与交直交机车混跑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交-直电力机车原理与仿真
    2.1 交-直电力机车简介
    2.2 SS4型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2.3 SS4型机车数学模型
        2.3.1 整流桥第一段分析
        2.3.2 整流桥第二段分析
        2.3.3 整流桥第三段分析
        2.3.4 整流桥第四段分析
        2.3.5 触发角的计算
    2.4 SS4型电力机车的模型建立与仿真
        2.4.1 仿真工具Matlab
        2.4.2 机车主电路器件介绍
        2.4.3 牵引电机电压与电枢电流关系
        2.4.4 机车的Matlab仿真模型的建立
        2.4.5 交-直机车的仿真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直-交机车建模与仿真
    3.1 交-直-交机车概述
    3.2 CRH2型动车组分析
        3.2.1 三电平四象限变流器工作原理
        3.2.2 三电平四象限变流器控制原理
        3.2.3 逆变器与负载部分的分析
    3.3 CRH2型机车主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3.3.1 CRH2型机车仿真模型的建立
        3.3.2 CRH2型动车组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两种电力机车混跑仿真研究
    4.1 两种电力机车的谐波状况
    4.2 牵引负荷谐波的叠加
    4.3 交-直机车与交-直-交机车同时运行的仿真
        4.3.1 两种机车同为牵引工况的仿真
        4.3.2 交-直机车稳定运行CRH2动车组处于再生工况的仿真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多物理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
    1.2 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概述
        1.2.1 电力机车简介
        1.2.2 电力机车的优点
        1.2.3 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史
    1.3 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的发展方向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磁场基本理论和牵引变压器模型的建立
    2.1 电磁场基本理论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1.2 电磁场常见边界条件
    2.2 有限元模拟技术
        2.2.1 有限元常用术语
        2.2.2 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2.2.3 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短路阻抗计算
    3.1 短路阻抗及其计算方法
        3.1.1 场路耦合法短路阻抗计算
        3.1.2 基于能量法的短路阻抗计算
        3.1.3 磁路法短路阻抗计算
    3.2 复合短路阻抗的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牵引变压器涡流损耗计算及温度场分析
    4.1 漏磁场分布
        4.1.1 变压器漏磁场产生的原因
        4.1.2 主磁通和漏磁通的分布
    4.2 温度场分析
        4.2.1 热传递的方式
        4.2.2 变压器的热效应
        4.2.3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4.3 变压器拉杆涡流场和温度场仿真分析
    4.4 油箱涡流损耗和温度场分析
        4.4.1 油箱涡流损耗计算
        4.4.2 油箱温度场分布计算
    4.5 绕组温度场分析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牵引变压器绕组电动力分析
    5.1 绕组电动力计算原理
    5.2 牵引变压器绕组电动力的计算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我国第一台硅整流器电力机车运用情况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机车出韶山[J]. 国晔. 国企管理, 2021(21)
  • [2]机车电传动系统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 伍赛特. 传动技术, 2021(03)
  • [3]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J]. 路风. 管理世界, 2019(09)
  • [4]大功率晶闸管均流均压试验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 郭炎彬.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集成滤波电感技术及其在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李知宇. 湖南大学, 2015(03)
  • [6]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7]HXD3B型电力机车主电路系统应用研究[D]. 于兆忻. 大连交通大学, 2012(07)
  • [8]交直机车与交直交机车混跑仿真研究[D]. 郭明富.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9]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多物理场分析[D]. 李红艳. 湖南大学, 2010(04)
  • [10]新中国铁路60年——机辆篇[J]. 安琪. 铁道知识, 2009(05)

标签:;  ;  ;  ;  ;  

我国第一台硅整流电力机车应用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