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椭圆形作为基础造形的研究和艺术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汪燕[1](2021)在《胡明哲岩彩画造形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韩一哲[2](2020)在《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画相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其认识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当二者于内在的艺术规律层面相通的时候,就是自觉远离模仿客体外形而发扬人的创造力来塑造书画意象。伴随着这一过程,笔墨形式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逐渐成熟并独立出来。徐渭的书画作品属于文人书法和文人画体系,强调自律而反对他律。书画相通是文人画的重要特质,书画不但笔法相通,而且取物造象的思想也相通。都不是描摹自然万物之外形,而是采用抽象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方式,塑造意象来传达情感。徐渭生逢晚明时期个性大解放潮流,加之其天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其文艺理论强调表现自我,尊重个体的情感。文人画在明代逐步由小写意向大写意演变,在沈周的作品中趋向豪放,至陈淳则书与画都是进一步豪放,徐渭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创了大写意书画。除笔墨豪放之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扬弃模仿,而以独立的笔墨形式来大胆而主动地构建意象。徐渭具有优秀的思维品质,果敢的思维勇气使其具有自觉地创新意识,能够高质量处理信息并且能够迅速把握不同表象的事物内含的共同本质。丰富的想象力使他能突破现有经验的束缚,创造出新的书画意象。丰富的联想力使其对己有表象进行重组和改造,进而亦是产生新的书画意象。徐渭思维具有的深刻思辨性,不断开拓其眼界和心胸。成就其自我面貌并且能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学理,也使徐渭在诗、文、书、画多个领域融汇贯通。徐渭思维具备良好的悟性,使其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意识和本末意识,并且能够抽象把握事物核心要素。这样就方便领悟和感受不同事物所拥有的审美通感,在此基础上书画之间的审美同构得以顺利生发。徐渭的书画创作均明确要求以神驭形,将神放置在首要位置,根据神的需要来造形。也就是意在笔先,其优点是可以有的放矢。书画意象均是以毛笔的运用做为基石,毛笔在中国文化中既有工具层面的意义,又在文化层面具有独特的内涵。徐渭在笔性、笔意、笔法三个层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并且在这三个层面详细阐释书画意象的构建问题。正是徐渭成熟的意象理论,使其大胆地冲破形似和传统字形的束缚,主动以笔墨形式营构书画意象,来传达无限意蕴。徐渭的书画意象具有鲜活的生命情趣,亦得益于其因“兴”而处于亢奋状态。这种状态需要解衣盘礴的自由舒适做为前提条件。这种特殊的状态使徐渭的潜能高效地迸发出来,不但感官系统变得敏锐,而且以律动的方式运笔、泼墨。因此其物化在纸面的书画意象活力四射、神采照人。同时徐渭以势造形,这样一是使书画意象充满律动感,二是以有限的意象传达出无限的意蕴。徐渭自觉的形式意识和强烈表现真实情感的欲望,使其深谙形式与情感的对立关系,创作出奋发、愤懑、野逸三种情感类型的书画意象。采用豪健的形式元素、迅捷的视觉节奏,郁勃的组合方式来构建出劲健的书画意象,来表现其奋发有为的精神。采用乖戾的形式元素、急促的视觉节奏、紧密与交叉的组合方式来营构出峥嵘的书画意象,来宣泄其愤懑之气。采用圆润的形式元素、舒缓的视觉节奏、疏朗的组合方式来建构出萧散的书画意象,来抒发其野逸的情怀。徐渭书画相通所结硕果被后世继承并发扬光大。在创作方面文人画更加脱离形似而追求不似之似,书法之笔法与墨法均进一步发展,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感而采用相应的笔墨形式。在书画理论方面,不断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更加重视主动思考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对于“兴”在书画创作中所起作用亦有新的认识,并提出在音乐感很强的状态下创作,对于形式与情感的对应关系亦有更新的认识。另外,徐渭的书画创作对于当代书画教学,在要领意识、主体意识、正气意识、严谨意识、律动意识方面均有启示意义。
孟明明[3](2020)在《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现代创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非遗“抖空竹”与“空竹制作”均处于传统造物至现代化设计演变进程中。作为非遗文化表现载体的空竹玩具扮演着举足轻重地文化角色,传统空竹的当代再设计拓宽了空竹文化的生存空间及传承渠道,传统空竹与产品设计等艺术领域的结合,衍生出了多元化周边,极大促进了本民族优秀传统空竹文化的复变与革新。本课题主要以我国五大类传统空竹玩具与五枚当代储藏类白瓷厨具的融合设计,以及空竹玩具造型作为一项非遗载体的文化审美效益及应用创新价值为研究主体。论文立足于空竹玩具之客观历史渊源,基于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的功能结构分类及平面造形美学,以途释空竹中的造物智慧,人文情怀与商业价值为主线,重点撰写“空竹再设计”的文化趋势,并提出独道地美学观点。文章中插入具象案例即老北京张国良“异型空竹”与日本3D灯光空竹,以期图文并茂地佐证空竹再设计的发展前景及时代意义。论文将现代空竹产品的造型异化与功能革新设为“空竹再设计”理念的创新支撑点,深入浅出地论述传统空竹造型在日用白瓷厨具设计中的理念创新与组合应用。“抖瓷”采用融合性设计手段,将单轮空竹,双轮空竹,双轴空竹,篓子空竹,地轴空竹本身的玩具造型与储藏类白瓷厨具中的酱料杯,白盐罐,油浆壶,醋味瓶与香料盏五枚不同器型地产品进行深度融合与价值链接,进而推析由传统空竹玩具造型向异型空竹厨具过渡而产生的异型空竹文化审美及新的实用价值,乃至反思当代产品设计与传统造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与内部矛盾,进而推动本民族空竹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异型空竹厨具作为论文研究的现实支撑亦作为传统空竹文化的创新性物化形态,最终落脚于用户实效体验与文化情感关照层面,研究主要借助空竹的传统文化象征性与日用厨具产品的广泛性,使渊远流长地中国空竹文化积极渗透到时代性人文商业环境中来,从而通过践行异型空竹厨具进万家,真正实现弘扬本民族传统空竹文化之愿景。
孔夏雯[4](2020)在《炳灵寺石窟唐代主尊像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佛教石窟艺术中,主尊像处于窟龛的中心位置,是人们信仰和观瞻的重中之重,集中了发愿者的主要精神寄托和期望。对主尊像的研究,毫无疑问是研究窟龛艺术最重要的方面。炳灵寺石窟中唐代造像占比很高、分量也很重,但之前专家学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以西秦169窟为主的早期窟龛和壁画,对唐朝窟龛和壁画的研究显得不够充分和深入。基于此,本文在对炳灵寺石窟宏观把握的背景下,重点对唐代造像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并选取最具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窟龛进行了深入细微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唐代主尊像的艺术特征。本文较为详尽地考证了炳灵寺石窟的形成历史,根据其石窟的整体情况,采取4个分期的方法,对石窟造像的分期特征进行了实证和总结,对主尊造像艺术特点做了梳理分析。重点选取第171龛弥勒大佛,概括出了唐代大佛四个方面的基本艺术特征,同时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其建造年代与文献记录不同的意见,并阐述了分析推论的具体理由。在典型分析中,从结跏跌坐佛、善跏跌坐佛、立佛三种不同姿态佛像造型的角度出发,分别确定最具代表性的第28、29、64龛造像,通过逐龛分析和横向对比,概括总结了三种姿态造像的具体形象特征和艺术表现方式。特别是,通过第64龛造像研究,提出了唐代石窟立佛具有“三美”特征的观点,初步总结出了其艺术菁华之所在。在典型分析的基础上,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炳灵寺石窟唐代主尊造像具有的四大艺术特征,基本揭示了唐代石窟造像形成的历史规律,总结出了艺术本质。
张笑笑[5](2020)在《平面造形在现当代绘画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中国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中,文化相互融合、信息资源共享。中国绘画在吸收西方艺术精华的同时,并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具民族艺术特色。民族艺术特色不只是语言形式上的特色,更包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纵观现当代绘画作品具有平面性,而平面性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特征,是平面造形的基本属性。平面造形是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美学观念的体现。本文主要研究平面造形在现当代绘画中是如何表现并发展,结合个人毕业创作,把文章分为四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展开梳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平面造形”。其次,梳理西方绘画中的“平面造形”。通过对中西方绘画中“平面造形”的分析,理清中西方绘画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的脉络。再次,以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例,从视觉角度出发总结出在现当代绘画创作中平面造形有三种表现方式,分别为平铺式、分散式、构成式。艺术家在作品呈现平面性的前提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表现方式。最后,通过对个人作品的分析,阐释平面造形对个人创作的启示。
茹天[6](2020)在《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视觉样式在科学技术的催动下不断涌现,数理性设计形态就是其中之一,数理性设计形态以“平坦的世界”为创意来源,以数字化为技术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平台,从创意、工具、材料、传播方式上改变了设计的面貌,具有数理美感的设计形态不仅反映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也表达着人类智能对美学的理性思考。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还是一种策略、一种思维方式,它讲求在思维层面上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并与逻辑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数理性设计形态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显着特点。参数控制结构、模块拓扑结构、模块线性变化结构、以及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从构形规则中反映了数理性结构的总体形式语汇,现代设计形态所呈现的数理性结构不仅仅是现代设计者依靠计算机工具简单生成的视觉形式,更是自然造物法则、人类审美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统一的结果。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是一个从创意产生,到素材选择,再到模型建立的连续过程,这一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环形流程而并非线性流程,各个步骤之间有时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生相互融合与渗透,数理性设计形态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式的设计,是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获得的逻辑上的关联,并最终落脚在数理性的形态上给出的设计雏形和理念。在造型的过程中,形式美学原则、通用技术原则、和观念创新原则是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补充,从形式美学、技术手段和设计观,三个层次对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形态生成时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数理性设计形态并不是冰冷的数学模型,人对它的形式创造使其焕发出美的温度感和人文特征,数理结构只是构成造型的骨架,真正赋予这种数理性形态生命体本质的是形式美学的创新,对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始终是为了启发人们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新兴的视觉样式,从而指导现代设计者用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更好的设计创意。本文从理论基础、结构构架、设计原则、生成方法这四个层面剖析了现代设计中的数理性设计形态,可以发现,数理性设计形态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图式的现象,它不仅仅是某一设计领域产生的设计方法,而是顺应了面向未来的大众审美所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具有科技感的造形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数理性设计形态是科技之美在设计形态上的体现,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是对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理论构建。
周卫华[7](2019)在《论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叙事方式与艺术风格》文中研究表明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地区发现了大量魏晋时期墓葬,部分绘制有壁画,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重要遗存,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社会动态,更具有特殊背景下的东西文化交流意义。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受制于墓室建筑的形制,包括穹窿顶的墓顶构造和下部闭合的四壁;墓顶构造为穹窿顶,与帐舍、中原墓葬、窑洞有密切的关联;其壁画因砖砌的凹凸效果和分割画面的特征,既划分了大的画面空间,又影响到了艺术创作中叙事和布局的方式。墓室有模拟地上建筑的形式,似乎在嘉峪关魏晋墓的檐砌构造中包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新的认识;这样的形式也影响到了墓室壁画的叙事表现方式,主要包括一砖一画的零散式分布、多砖共同组成一个画面的连续绘制、整幅而绘的主题性表现这三种方法。嘉峪关魏晋墓壁画是以线条为主的勾勒手法表现的,首先匹配于墓室建筑结构的内部空间、砖砌浮雕和线刻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表现手法以线条造型为主,色彩为辅;壁画的绘制普遍采用的弧线和粗线,线条厚重、多样,对动感的塑造、质感的表现可见出画家对笔性的掌握和技巧的熟练。壁画中能够见出各种透视方法的应用,使平面的布置具有了三维的空间效果。在壁画中,色彩的运用或是平涂边框,或是淡色起稿,或是点提关键部位,或是造型分割画面,或是暗示光影;整体看以赭红色为主,手法为平涂与晕染,关键部位特殊强调。各种砖砌、砖雕造型与线条、彩绘组成渐变的、和谐的壁面雕绘效果。是早于魏晋艺术理论和隋唐墓室壁画大繁荣的先行实践。因对中原墓葬艺术的承传和汉代造型风格的继承,更受到本地种族、环境的多重影响而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固地域风格,与中原墓葬艺术相比有“滞后性”;因葬俗的一致性和绘画风格的大致相似以及绘画技法的不尽一致,推测此地已经具有可能共用壁画技师、但又可能有家族自给自养画师的条件。与中原墓室壁画相比,嘉峪关的壁画绘制风格更具有灵活性,题材也更具有现实性。将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与汉代和唐代作纵向的联系,与周边地区作横向的比较,更能见出多种文化的影响和独特的创造性。
李立山[8](2019)在《“印从书出”的先行者 ——邓石如篆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邓石如是清代中期着名的书法家、篆刻家。本文集中对邓石如书法和篆刻进行研究,梳理其书风、印风的形成脉络,通过邓石如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艺术交游去研究和阐述他的印学理念与印学实践。本文共分六章展开研究:第一章,邓石如的生平概述与艺术交游;第二章,邓石如的书法成就;第三章,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生成;第四章,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篆刻分期;第五章,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篆刻实践;第六章,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对后世的影响。邓石如艺术成就在清代乾嘉金石学的学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研究邓石如的家学渊源与艺术交游,这些在内、外因上促成了邓石如艺术风格的形成。邓石如三十余年的游历,结交众多良师益友,或乾嘉学者、或金石大家、或授业恩师、或弟子门人,这些交游对于邓石如书法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推扬起了关键性作用。邓石如的书法成就,首先是对其邓石如书风产生原因和书学理念进行总结;其次对其艺术实践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邓石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研究,分析邓石如不同时期书法风格取法的特点,以及书法用笔的师承对其书风形成的影响,归纳邓石如书法的主要成就和主要思想。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本文以邓石如印式形成中的“书”作为研究主线,邓石如作为“印从书出”印学理念实践者,他是“实践先行”,将印式研究自元迄明的“印中求印”推进到“印从书出”,邓石如改变了“印中求印”中“以刀法传古人之笔法”的模式为“以刀法传自己篆、隶书风”的实践状态,从印式范畴上将“刀法”研究推进到“字法”研究范畴,他的印学理念后来发展成赵之谦“印外求印”,又将“入印文字”进一步扩展,带来了晚清篆刻艺术百家争鸣的创作时代。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篆刻分期和实践,主要是邓石如书法在篆刻中实践以及不同阶段的研究分析。探究邓石如印式在不同阶段字法、刀法、章法及边款的风格特征,从刀法师承徽浙、字法师承秦汉的“平直方整”向“刚健婀娜”的印风转变,最终形成邓石如“以书入印、计白当黑”的个人印式。邓石如在书法篆刻方面取得的影响,直接影响了邓家后人及弟子门人,邓石如弟子包世臣,为其着书立说,广传“邓派”。其再传弟子吴让之更是“印从书出、以书入印”继承者,这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重要的体现在篆刻艺术作品中,这些最终构建了以邓石如为开创者的“皖派”。作为清代中期书法篆刻艺术实践转型的先行者,“印从书出”印学思想和邓石如书法篆刻的实践,至今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设置及当代篆刻家艺术风格探索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空间。
王婷[9](2019)在《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时期的包装具有不同的特点,研究包装需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贸易情况结合进行探讨,同时还需要关注包装内容物的特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的发展,并通过比较法、图像学等方法,归纳出外销漆制包装的种类、功能及特点,总结了这一时期外销漆制包装的设计审美特征,为现代高端商品的包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分析了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的兴起和发展,这一时期,工艺技术的提高为漆制包装的制作打下了物质基础;通商政策的出台为漆制包装的外销创造良好的路径;贸易繁荣的推动加速漆制包装的外销;而文化交流的促进丰富了漆制包装的样式,扩大了外销漆制包装设计的空间,带动了漆制包装的发展。其次,围绕外销漆制包装的种类、功能及设计特征进行论述。外销漆制包装品类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象征性以及文化性,在材质、工艺、纹样、造型等四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特征,不仅选材优良,制作精美,而且装饰繁复,造形多变;总体来看,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充分展现了清代制漆的精湛技术,同时吸收了西方洛可可风格的元素,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漆艺文化,逐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最后,进行外销漆制包装设计的现代应用实践,首先分析了茶文化概况,以茶文化为切入点,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发现当前广东高端茶叶包装设计的不足,材质与工艺千篇一律,缺失地域文化内涵。而十三行时期外销茶叶的包装大量运用漆制包装工艺,一度引起西方“中国风格”的热潮,提升了外销茶叶的附加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将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的设计审美特征应用到广东高端茶叶包装设计中,深层次挖掘历史故事、文化背景来赋予高端茶叶包装浓厚的文化内涵,为茶叶创造出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最后,选定广东红茶为包装内容物,进行“怡和行”广东红茶包装设计实践,实施路径以设计元素提取—重构—组合—应用的方式,进行红茶包装设计,以古鉴今,更好的提升茶叶的附加价值,为当前广东高端茶叶包装市场带来新的思考方向。
杨迪[10](2019)在《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居住区售楼处作为社会物质环境及城市发展脉络的外在表现形式,除了要满足居住使用中的功能及形式,更为迫切的需要置入叙事情节上的诉说,并将情节的故事性予以涵构。而将叙事设计引入居住区售楼处当中,更为注重人作为主体的居住体验,通过增加故事性的叙事,从而增加其售楼处整体的品质及意涵。本文主要以叙事设计方法探讨居住区售楼处的相关研究,辅以文化符号、展示设计、景观叙事等文献与理论的应用与研究,借以建立初步理论与居住区售楼处的框架架构。以两岸居住区售楼处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台湾中台北、台中、台南的旧城改造区以及大陆苏南及东北地区的资料搜集、现场调研、案例分析、理论架构等方法,去探究整体居住区售楼处脉络之发展。首先,思考并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从而明确所依托的研究方法,来建构主要研究的内容,对相关的理论及概念进行较清晰的界定。其次,通过分析台湾及大陆两岸的居住区售楼处组成,对两岸居住区售楼处进行比较,以便了解整体的建构通用原则。再次通过依托文化符号的叙事设计三层次中的策略层、意义层、技术层对台湾旧城改造实践及大陆新中式实践,进行较充实的田野调查,笔者通过大陆与台湾两岸居住区售楼处设计实践中的叙事设计模式,通过对比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探讨与总结。最后将理论结合现有的建筑空间叙事及博物馆空间展示叙事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其叙事设计必要性的同时,依托于文化符号、空间叙事、空间展示设计对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理论进行延伸展望及建立其框架,提升整体叙事意涵。
二、椭圆形作为基础造形的研究和艺术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椭圆形作为基础造形的研究和艺术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2)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形成 |
1.1 文人画体系中的徐渭书画 |
1.1.1 文人画的特征 |
1.1.2 徐渭的文人书、画态度 |
1.2 徐渭书画相通的历史因素 |
1.2.1 晚明时期文化特征 |
1.2.2 徐渭文艺理论的特征 |
1.2.3 徐渭性情对其书画的影响 |
1.2.4 徐渭书画意象的历史承接 |
1.3 徐渭书画相通所需要素 |
1.3.1 本质意识与一般规律意识 |
1.3.2 清晰的表现原则 |
1.3.3 亢奋状态 |
1.3.4 兼善多种路数 |
1.4 徐渭书画相通的贡献 |
1.4.1 以笔墨形式主动创造意象 |
1.4.2 开创多种风格类型书画意象 |
第二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思维机制 |
2.1 果敢的思维勇气 |
2.1.1 创新精神 |
2.1.2 丰富的想象力 |
2.1.3 丰富的联想 |
2.2 深刻的思辨性 |
2.2.1 思维的广阔性 |
2.2.2 思维的辩证性 |
2.3 良好的悟性 |
2.3.1 思维的深度 |
2.3.2 审美通感 |
2.3.3 审美同构 |
第三章 徐渭书画之表现原则 |
3.1 神采为上 |
3.1.1 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徐渭言神采 |
3.1.2 深识书者唯观神采 |
3.1.3 画尽意在以全神气 |
3.2 意在笔先 |
3.2.1 意前笔后者胜 |
3.2.2 徐渭的笔性、笔意与笔法 |
3.3 意象表达 |
3.3.1 意象传统 |
3.3.2 嚼之不已更有余味——徐渭诗文意象 |
3.3.3 能书者发其笔意——徐渭书法意象 |
3.3.4 不求似而有余——徐渭绘画意象 |
第四章 徐渭书画之艺术传达 |
4.1 解衣盘礴 |
4.1.1 先散怀抱 |
4.1.2 忌讳拘谨 |
4.1.3 以酒助力 |
4.2 乘兴展开 |
4.2.1 贵于词者兴——徐渭言兴 |
4.2.2 乘兴挥毫作书 |
4.2.3 乘兴泼墨作画 |
4.3 以势造形 |
4.3.1 势范畴及徐渭的势意识 |
4.3.2 传统书论言势 |
4.3.3 书要认势——徐渭书法之势 |
4.3.4 传统画论言势 |
4.3.5 总看奔逸势——徐渭绘画之势 |
第五章 徐渭多种类型的书画意象 |
5.1 奋发类书画意象 |
5.1.1 徐渭奋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
5.1.2 形式元素的特征——豪健 |
5.1.3 形式元素的节奏——迅捷 |
5.1.4 形式元素的组合——郁勃 |
5.2 愤懑类书画意象 |
5.2.1 徐渭愤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
5.2.2 形式元素的特征——乖戾 |
5.2.3 形式元素的节奏——急促 |
5.2.4 形式元素的组合——紧密、交叉 |
5.3 野逸类书画意象 |
5.3.1 徐渭野逸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
5.3.2 形式元素的特征——圆润 |
5.3.3 形式元素的节奏——舒缓 |
5.3.4 形式元素的组合——疏朗 |
第六章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后世的影响 |
6.1 后世书画创作继承与发展徐渭书画 |
6.1.1 绘画更加脱离形似的束缚 |
6.1.2 书法之笔法与墨法进一步发展 |
6.1.3 书画创作自觉使用多种风格 |
6.2 后世对书画相通的继续思考 |
6.2.1 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 |
6.2.2 注重思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 |
6.2.3 深化对“兴”的认识 |
6.2.4 深入探究形式与情感的对应 |
6.3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当代书画教学的启示 |
6.3.1 要领意识 |
6.3.2 主体意识 |
6.3.3 正气意识 |
6.3.4 严谨意识 |
6.3.5 律动意识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3)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现代创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空竹的历史沿革 |
1.1.2 空竹的传承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课题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空竹玩具的功能结构及造形美学 |
2.1 空竹玩具的功能结构分类 |
2.1.1 地轴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2 双轮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3 单轮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4 双轴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5 篓子空竹的功能结构 |
2.2 空竹玩具的平面造形美学 |
2.2.1 地轴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2 双轮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3 单轮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4 双轴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5 篓子空竹的造形美学 |
2.3 空竹玩具中的造物智慧与人文情怀 |
第3章 传统空竹的当代再设计 |
3.1 空竹再设计案例 |
3.1.1 老北京张国良异型空竹设计 |
3.1.2 日本3D灯光空竹秀 |
3.2 “空竹再设计”的创新性内涵 |
3.2.1 传统空竹玩具的造型异化 |
3.2.2 传统空竹玩具的功能革新 |
3.3 传统空竹玩具再设计的现世价值 |
3.3.1 空竹再设计的人文社会效益 |
3.3.2 空竹再设计的商业市场份额 |
第4章 传统空竹的现代创意设计应用 |
4.1 空竹与储藏类白瓷厨具的融合性设计 |
4.1.1 白色日用瓷的概念及论述 |
4.1.2 厨具的功能性审美 |
4.1.3 储藏类白瓷厨具的设计趋势 |
4.1.4 异型空竹厨具的设计构思 |
4.1.5 异型空竹厨具的设计表现 |
4.1.5.1 地轴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2 双轮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3 单轮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4 双轴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5 篓子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2 空竹玩具造型在储藏类白瓷厨具中的应用价值 |
第5章 用户体验中的相关陈述与分析 |
5.1 用户体验相关设计理论 |
5.1.1 用户体验概述 |
5.1.2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
5.2 “抖瓷”设计中的用户体验 |
5.2.1 用户体验实效性 |
5.2.2 用户体验情感化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抖瓷”系列设计部分草图及制作过程 |
附录2: “抖瓷”系列作品电子设计图展示 |
附录3: “抖瓷”系列设计效果图展示 |
附录4: “抖瓷”系列作品包装礼盒集中展示 |
附录5: “抖瓷”设计之中国空竹文化宣传海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及荣誉成果 |
致谢 |
(4)炳灵寺石窟唐代主尊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炳灵寺石窟的历史背景 |
1.3 炳灵寺石窟的现有调查成果 |
1.4 研究方法 |
2 炳灵寺石窟唐代以前主尊像概述 |
2.1 十六国时期造像 |
2.2 北魏时期造像 |
2.3 北周时期造像 |
2.4 隋代造像 |
3 炳灵寺石窟唐代主尊像分期特征 |
3.1 唐代主尊像总体情况 |
3.2 初唐造像——僵硬模仿中的发展 |
3.3 盛唐前期造像——宗教化和世俗化的完美结合 |
3.4 盛唐后期造像——崇尚丰腴肥硕的品味 |
3.5 唐代晚期造像——匀称有余而夸张不足 |
4 炳灵寺第171龛弥勒大佛像 |
4.1 关于弥勒大佛造像的身份考证 |
4.2 关于弥勒大佛造像的年代推断 |
4.3 关于弥勒大佛造像的艺术特征 |
4.3.1 造像符合佛经仪轨 |
4.3.2 面部塑造协调饱满 |
4.3.3 体态塑造端直威严 |
4.3.4 唐代大佛造像对比 |
5 第28、29、64龛主尊造像 |
5.1 第28龛造像 |
5.2 第29龛造像 |
5.3 第64龛造像 |
5.3.1 含蓄温婉的意境美 |
5.3.2 流畅灵动的线条美 |
5.3.3 活泼生动的造型美 |
6 炳灵寺石窟唐代佛教主尊像的艺术特征 |
6.1 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 |
6.2 线条造型的灵动流畅 |
6.3 “以形写神”的人物塑造 |
6.4 体态强健的吐蕃造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平面造形在现当代绘画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界定 |
第四节 本文所涉及的术语阐释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平面造形” |
第二章 西方绘画中的“平面造形” |
第三章 现当代绘画中的“平面造形”表现方式 |
第一节 “造形”的要素 |
第二节 “平面造形”的表现方式 |
第四章 “平面造形”在个人创作中的实践 |
第一节 关于“平面造形”的创作构想 |
第二节 对“平面造形”的实践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6)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语言和新媒介的产生 |
1.1.2 数字技术和新媒介对设计的影响 |
1.1.3 数据化与设计的数理性 |
1.1.4 设计数理性的实现基础 |
1.创意来源——平坦化的世界 |
2.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 |
3.表现平台——多媒体技术 |
4.传播介质——数字信息网络 |
1.1.5 新图式现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第2章 数理性设计的基础 |
2.1 数理的认识 |
2.1.1 西方的数理认识 |
2.1.2 东方的数理认识 |
2.2 数理与形式 |
2.2.1 西方的数理与形式 |
2.2.2 东方的数理和形式 |
2.2.3 现代设计中的数理与形式 |
2.3 形成数理性的基本尺度 |
2.3.1 比例 |
1.对称 |
2.变形 |
3.黄金分割 |
4.人体比例 |
2.3.2 模数 |
1.模块 |
2.单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形态中的数理性结构 |
3.1 参数控制结构 |
3.1.1 线性结构形态 |
3.1.2 体块结构形态 |
3.2 模块拓扑结构 |
3.2.1 “单点——单点”拓扑结构 |
1.环形拓扑结构 |
2.莫比乌斯环结构 |
3.2.2 “单点——多点”拓扑结构 |
1.树形拓扑结构 |
2.星型拓扑结构 |
3.树形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的融合 |
3.2.3 “多点——多点”拓扑结构 |
1.网状拓扑结构 |
(1)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不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蜂窝状拓扑结构 |
3.2.4 多种拓扑结构的交织 |
1.星型拓扑和环形拓扑的交织 |
2.扭结和链环 |
3.3 模块的线性变化结构 |
3.3.1 直线变化——模块渐次数列结构 |
3.3.2 曲线变化——模块螺旋排列结构 |
3.4 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 形式美学原则 |
4.1.1 对称与秩序 |
4.1.2 节奏与统一 |
4.2 通用技术原则 |
4.2.1 软件编辑 |
4.2.2 模型制作 |
4.3 观念创新原则 |
4.3.1 形式新颖 |
4.3.2 多解与环保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 |
5.1 创意的产生 |
5.1.1 仿生 |
5.1.2 抽象 |
5.2 素材的选择 |
5.2.1 无机形 |
5.2.2 有机形 |
5.3 数理模型的建立 |
5.3.1 多重模型 |
1.重复 |
2.模组化 |
5.3.2 连续模型 |
1.变形 |
2.几何化 |
(1)拓扑几何变形 |
(2)数据几何变形 |
5.3.3 参数模型 |
1.模拟 |
(1)变数 |
(2)粒子控制 |
(3)集群 |
2.参数化 |
(1)多解 |
(2)限制 |
5.3.4 流动模型 |
1.运动 |
(1)交错 |
(2)层理 |
2.视觉化 |
(1)视觉化网络 |
(2)视觉化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 |
6.1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 |
6.1.1 多元化设计方案 |
6.1.2 可交互的设计形式 |
6.2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未来 |
6.2.1 “人——机”互联的视觉媒介 |
6.2.2 从二维到多维的视觉形态转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致谢 |
(7)论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叙事方式与艺术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研究现状 |
二 课题的选材与出发点 |
三 论文的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空间形态中的存在与叙事方式 |
一 对穹窿顶与蒙古包构造的模仿 |
(一)穹窿顶在墓室顶部的广泛应用 |
(二)特殊地域下墓室空间的变异 |
二 檐砌与砖砌的空间分割与室内功能 |
(一)墓室的檐砌与地上建筑的关联 |
(二)砖砌的内部空间效果 |
(三)檐砌与砖砌对画面的空间分割 |
三 墓室壁画内容的三种叙事表现方式 |
(一)一砖一画的零散式分布 |
(二)多砖共同组成一个画面的连续绘制 |
(三)整幅而绘的主题性表现 |
四 墓室空间艺术构成因素的形态功能和整体效果 |
(一)后室的空间结构层次及艺术效果 |
(二)中室、前室的艺术结构层次和效果 |
(三)墓门门楼的艺术功能 |
第二章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艺术风格中的技法 |
一 以线条为主的勾勒表现方法 |
(一)线条造型与壁面空间的关联 |
(二)从线条的厚重看毛笔的使用 |
二 画面骨法的弧线和粗线 |
(一)粗线的厚重性 |
(二)弧线呈现出的技巧熟练 |
(三)弧线造型的动态感 |
三 透视关系、彩绘空间、色彩形式的处理 |
(一)透视手法与整体壁面情节表达的关系处理 |
(二)彩绘空间处理与壁面场域 |
(三)关键部位的色彩省提 |
第三章 承传与演进中的嘉峪关魏晋墓壁画风格 |
一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滞后性” |
二 创作主体的不确定性 |
三 创作主体相对自由的表达 |
结语 |
附表一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一览表 |
附表二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内容分布一览表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印从书出”的先行者 ——邓石如篆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邓石如生平概述与艺术交游 |
第一节 邓石如的生平概述 |
一、寒门书香默化功(1743-1763) |
二、布衣浪游振书名(1764-1793) |
三、人鹤两化青云冢(1794-1805) |
第二节 邓石如的艺术交游 |
一、与粱巘、程瑶田交游 |
二、与梅镠、毕兰泉、黄易等交游 |
三、与曹文埴、毕沅、包世臣等交游 |
第二章 邓石如的书法成就 |
第一节 邓石如书风的成因 |
第二节 邓石如书风的分析 |
一、悬腕双钩管随指转 |
二、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
三、融秦铸汉出入古今 |
第三节 邓石如“篆隶书”的成就 |
一、启蒙期32 岁以前(1743-1774) |
二、创新期32 岁-48 岁(1774-1790) |
三、成熟期48 岁-63 岁(1790-1805) |
第四节 邓石如“楷行书”的成就 |
第三章 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生成 |
第一节 “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萌芽 |
第二节 “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提出 |
第三节 “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影响 |
第四章 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篆刻分期 |
第一节 邓石如书法在篆刻中的应用 |
第二节 邓石如“印从书出”的篆刻实践初始期 |
第三节 邓石如“印从书出”的篆刻实践融合期 |
第四节 邓石如“印从书出”的篆刻实践成熟期 |
第五章 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的篆刻实践 |
第一节 印从书出以书入印 |
第二节 刀笔相承使刀如笔 |
第三节 款从书出书款互证 |
第六章 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邓石如书法艺术实践的影响 |
第二节 邓石如篆刻艺术实践的影响 |
第三节 邓石如“印从书出”对于当下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的发展概况 |
2.1 工艺技术的提高 |
2.2 通商政策的颁布 |
2.3 贸易繁荣的推动 |
2.4 文化交流的促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的种类和功能 |
3.1 茶叶漆盒 |
3.2 缝纫漆盒 |
3.3 漆扇盒 |
3.4 游戏漆盒 |
3.5 其他漆盒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销漆制包装的设计特征 |
4.1 选材优良,材质天然 |
4.2 工艺考究,制作精美 |
4.3 装饰华丽,坚固耐用 |
4.4 造形多变,样式新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销漆制包装设计的现代应用实践—以广东茶叶包装设计为例 |
5.1 茶文化概况 |
5.2 广东高端茶叶包装的现状 |
5.3 设计定位 |
5.4 设计实践部分 |
5.4.1 材料选择 |
5.4.2 造型设计 |
5.4.3 工艺技法 |
5.4.4 平面设计 |
5.4.5 最终方案展示 |
5.5 “怡和行”广东红茶包装推广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附录 |
(10)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及对象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课题的创新点 |
研究现状概况与比较 |
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的范畴 |
1.1 文化符号理论 |
1.1.1 语言学与符号学 |
1.1.2 设计文化符号 |
1.1.3 文化符号系统 |
1.2 展示设计理论 |
1.2.1 展示定义及观念 |
1.2.2 展示目的及要素 |
1.2.3 展示设计模式 |
1.3 叙事设计理论 |
1.3.1 叙事学基本概念 |
1.3.2 叙事设计分析 |
1.3.3 叙事设计思维 |
1.4 景观叙事理论 |
1.4.1 景观叙事的本质 |
1.4.2 景观叙事类型 |
1.4.3 售楼处景观叙事 |
第2章 居住区售楼处之设计组成分析 |
2.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之设计组成分析 |
2.1.1 居住区售楼处之分区布局 |
2.1.2 影响居住区售楼处的因素 |
2.1.3 构成居住区售楼处通用原则 |
2.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之组成分析 |
2.2.1 居住区售楼处之分区布局 |
2.2.2 影响居住区售楼处的因素 |
2.2.3 构成居住区售楼处通用原则 |
2.3 居住区售楼处组成分析之比较 |
2.3.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
2.3.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
2.3.3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
第3章 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实践研究 |
3.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实践 |
3.1.1 旧城改造之台北润泰奇岩 |
3.1.2 旧城改造之台中绿光计划 |
3.1.3 旧城改造之台南润隆真爱 |
3.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实践 |
3.2.1 新中式之苏州绿都姑苏雅集 |
3.2.2 新中式之大连万科·观贤 |
3.2.3 新中式之沈阳龙湖九里晴川 |
3.3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实践之比较 |
3.3.1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中的共性 |
3.3.2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中的差异性 |
第4章 叙事设计对售楼处设计趋势的影响 |
4.1 叙事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4.1.1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美秀美术馆 |
4.1.2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犹太博物馆 |
4.1.3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兰阳博物馆 |
4.2 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理论 |
4.2.1 居住区售楼处脉络演变之叙事介入 |
4.2.2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展示的理论归纳 |
4.2.3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叙事设计的理论归纳 |
4.3 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理论之展望 |
4.3.1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展示叙事设计延展 |
4.3.2 售楼处叙事设计的文化符号架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着 |
附录 |
致谢 |
四、椭圆形作为基础造形的研究和艺术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胡明哲岩彩画造形表现研究[D]. 汪燕. 西南大学, 2021
- [2]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D]. 韩一哲. 西北大学, 2020(07)
- [3]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现代创意设计研究[D]. 孟明明.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4]炳灵寺石窟唐代主尊像探究[D]. 孔夏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平面造形在现当代绘画中的运用[D]. 张笑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0(08)
- [6]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D]. 茹天.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7]论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的叙事方式与艺术风格[D]. 周卫华.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8]“印从书出”的先行者 ——邓石如篆刻研究[D]. 李立山.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9]十三行时期外销漆制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D]. 王婷.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D]. 杨迪.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