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瓜抑制艾氏腹水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吴虹,魏伟,吴成义[1](2004)在《木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上海市化工七·二一工人大学第四期中草药短训班,上海南昌制药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2](1976)在《木瓜抑制艾氏腹水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初报)》文中研究指明自发现木瓜水煎液和醇提液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后,作者对木瓜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首先确定有效部位为有机酸类,进而从有机酸中分离得(-)—苹果酸钾盐、(-)—苹果酸,对艾氏腹水癌均有抑制作用。另还得到一结晶 Rf 值与反丁烯二酸相似,故进行商品反丁烯二酸的药理工作,初步认为也有较显着的抑制率。
王云亮,张芬,张华,白志川[3](2010)在《药用木瓜的综合开发利用》文中研究指明木瓜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多重开发价值。综述了木瓜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生态和观赏价值,分析了木瓜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并针对当前木瓜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木瓜资源提供依据。
由金文,廖朝林,刘海华,何银生[4](2010)在《恩施州58种抗癌药用植物》文中研究指明报导了湖北省恩施州58种抗癌药用植物,分别隶属于36科51属(菌类植物2科3属3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3科47属54种)。分别介绍了每种药用植物的药名、别名、来源、生长环境、分布、性味、功能,其中药用功能重点介绍其防癌抗癌作用,以期为广大医药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筛选、研究抗癌新药提供物质基础。
林铭堉[5](2011)在《《神农本草经》对研发抗肿瘤中药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现代最令人们恐惧且束手无策者,莫过于癌症了,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2007年38个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6.16/10万,恶性肿瘤依然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全世界的专家学者,莫不极力寻找有效的药物。《神农本草经》乃我中华民族现存最古老的医典之一,她反映了东汉以前药物学术经验及其成就。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标志之一。她奠定了中药学基础,中药理论体系便由此发生、发展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仍对中医各二级学科,特别是中医抗肿瘤中药的研发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故期望透过整理《神农本草经》抗肿瘤中药的研究来抛砖引玉,以便利人们对抗肿瘤中药的研发,以减少人类的病痛,在延长人类生命及改善生存质量有所贡献。研究方法:1.选定《神农本草经》版本。目前《神农本草经》版本诸多,经再三比较其内容,本经部份是否完备及编辑方式是否正确,确定以张登本主编之《神农本草经》全注全译为本研究之主要参考本。并简单介绍中医肿瘤学的基本内容,以方便后面《神农本草经》药物分述的开展。2.本文所摘录研究之中药选定是依据:1)《神农本草经》各药原文中载有肿瘤相关病症,如症瘕、积聚、痈疽、肿瘤之中药。2)现代有关肿瘤的书籍:①周岱翰教授主编的《临床中医肿瘤学》,②刘春安、彭明主编的《抗癌中药大词典》,两书中记载与《神农本草经》共同之中药,作为本研究之素材。将选取出的中药按肿瘤常用治疗法则分为六大类。每药按《神农本草经》原文、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临床研究八个部分,将相关文献中的资料整理归纳陈列,传统论述与现代医学对该药的相关记载,相互对照,作为临床研究治疗之参考。3.尝试归纳《神农本草经》抗肿瘤中药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运用;以及对某些常用、疗效显着的抗肿瘤中药进行深入、详细的介绍,包括详细的抗癌成分、抗癌药理、抗癌临床应用和现代剂型。结果:1.中医肿瘤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肿瘤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的专门学科,其学术内容涵盖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中医四诊在肿瘤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应用等。中医肿瘤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形成一门以中医特色为主的独特学术体系。中医肿瘤学有完整的中医肿瘤命名、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体系。2.《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着,大约成书于西汉至东汉时期。文章讨论了《神农本草经》书名的来由,介绍了《神农本草经》目前各种辑本的情况。《本经》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三品分类法是基于当时人们对药物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而得出的。此种分法对汉代及其以前按“草木虫石谷”“五药”分类法有所发展,并对后世本草学家对药分类法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发作用。随着本草分支学科的发展,后世医家发展了三品分类法,不断完善本草的分类法,如纲目分类法、或按功效治法分类法则等。本文选取目前临床较常使用且抗肿瘤功效较好之中药共115味(上品43味,中品45味,下品27味),按常见肿瘤常见治法活血化瘀法、化痰祛湿法、软坚散结法、以毒攻毒法、扶正固本法,将上述中药重新分类为:清热解毒类:干地黄、龙胆、白英、黄连、茵陈蒿、槐实、苍耳子、栝蒌根、苦参、茈胡、百合、知母、黄芩、茅根、紫草、败酱、地榆、牡丹、石苇、栀子、孽木、羚羊角、牛黄、大黄、草蒿、贯众、白头翁、羊桃、蓝实。活血化瘀类:薄黄、卷柏、丹参、徐长卿、王不留行、牡桂、麝香、木香、川芎、芍药、紫葳、桃核仁。化痰祛湿类:滑石、菖蒲、车前子、干姜、瞿麦、贝母、白芷、紫苑、橘柚、白鲜皮、枳实、厚朴、猪苓、五加皮、杏仁、白僵蚕、半夏、桔梗、旋复花、射干、泽漆、皂荚。软坚散结类:牡蛎、海藻、鳖甲、泽兰、乌贼骨、夏枯草、连翘、蜚虻。以毒攻毒类:雄黄、露蜂房、附子、莨菪子、芫花、鬼臼、巴豆、瓜蒂、斑猫、水蛭、虾蟆、(?)虫、甘遂、商陆。扶正固本类:人参、天门冬、甘草、菟丝子、女萎、麦门冬、薯蓣、薏苡仁、石斛、巴戟天、赤芝、黄芪、肉苁蓉、续断、五味子、枸杞、茯苓、杜仲、桑上寄生、女贞实、大枣、阿胶、龟甲、当归、元参、淫羊藿、狗脊、山茱萸、龙眼、鹿茸。每味中药按“本经内容、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临床研究”详细论述。3.详细介绍了《神农本草经》所载中药在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子宫颈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常见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特别介绍了《神农本草经》里当前常用抗癌中药:苦参、青黛(蓝实)、雄黄、赤芝、黄芪、人参、斑蝥、蟾蜍的抗癌成分、抗癌药理、临床应用和现代新剂型。
董丽菊[6](2013)在《不同品种木瓜光合特性及品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选用宣州木瓜品种芝麻点,沂州木瓜品种绿玉、沂锦和曹州木瓜品种豆青、狮子头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各品种木瓜叶片主要光合参数即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和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即稳态荧光产量(Fs)、光适应下最大荧光产量(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最小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暗适应下最大可变荧光(Fv)、PSII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NPQ)进行了日变化和基于花后天数的动态变化的测定。同时分别对各品种木瓜果实、叶片和花(盛花期花瓣)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Vc、类黄酮、总酚、花青素的含量及SOD活性进行了基于花后天数的动态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曹州木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为单峰曲线,日变化为双峰曲线且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为非气孔限制;沂州木瓜和宣州木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为双峰曲线,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各品种木瓜叶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及动态变化趋势均与其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相似。2、各品种木瓜叶片的蒸腾速率是影响各品种木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最重要的因子,各品种木瓜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其净光合速率显着相关。3、各品种木瓜果实收获期均大致分为药用采收期和食用采收期两个黄金采收期,前者采摘日期偏早而后者稍晚。沂州木瓜和宣州木瓜果实的两个黄金采收期分别在花后100天左右和花后120天左右,曹州木瓜果实则分别于花后140天左右和花后160天左右达两个黄金采收期。4、沂州木瓜和宣州木瓜果实更适合于药用和开发保健性食品,如木瓜叶茶、木瓜酒等,且应适时早收;曹州木瓜果实更适合于果品的开发,如木瓜果脯、木瓜罐头等系列果品,可以相对晚收。
陈勤[7](2008)在《宣木瓜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宣木瓜,又名皱皮木瓜、铁脚梨,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的成熟果实。宣木瓜为安徽道地药材,以宣城地区所产的品质优良,特称"宣木瓜"。正如《本草图经》云:"木瓜今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
邹传宗[8](2012)在《木瓜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木瓜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报道,为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木瓜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李娜[9](2010)在《宣木瓜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宣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是安徽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显着的保健作用,应用前景广泛而深远。但目前,由于宣木瓜生产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其发展空间,使其作为道地药材的地位正岌岌可危。因此,综合开发利用宣木瓜中的活性成分、完善其生物功能的研究、开辟加工利用的新途径已迫在眉睫。本文对宣木瓜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提取工艺的优化,并对其中的有机酸进行分离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同时研究了宣木瓜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有效部位进行了初步筛选,以期拓展宣木瓜的新用途。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确定宣木瓜中总黄酮、皂苷、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不同采收时期的含量进行分析,为针对不同加工方向选择合适品种及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提示:可以选择在6月下旬采收罗汉脐品种和8月初采收苹果红品种,应用在食品加工方面,选择7月上、中旬采收嫁接木瓜,应用在医药、保健领域。(2)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宣木瓜中总黄酮、皂苷、有机酸的提取工艺,并以皂苷和有机酸为主选择联合提取条件。联合提取条件:先以1:25的比例加入75%乙醇在65℃下水浴浸提2.5h,残渣再以1:25的比例加入80%乙醇在90℃下水浴下进行第二次提取,提取3h;所得总黄酮、皂苷和有机酸的提取率分别为2.51%、1.95%、11.95%,均大于正交设计中的提取率。(3)通过比较酸碱处理—有机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法、离子交换法纯化宣木瓜中总有机酸的方法,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表明:利用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有机酸部位的方法最佳,纯化后有机酸的纯度为65.15%。确定了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上样浓度为1.676mg/mL,上样体积为15.1BV(柱体积),洗脱剂为3.4BV的0.3mol/L HCl。(4)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比较宣木瓜总有机酸与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宣木瓜总有机酸对醋酸和温度引起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醇提物无显着性差异。(5)采用比色法研究了宣木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有效部位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宣木瓜的醇提物与水提物均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着增强,在同等浓度作用下,醇提物的抑制率大于水提物的抑制率;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有效部位,其IC50为0.148mg/mL。
刘杨[10](2009)在《木瓜的质量评价及其指纹图谱研究》文中指出木瓜[Chaenomeles lagenaria(Loisel.)Koidz]为蔷薇科木瓜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木瓜药食兼用,以药用为主。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木瓜仍为一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记载木瓜的功能与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药用木瓜饮片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祛风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转筋吐泻、腰膝关节酸肿疼痛、湿痹、拘挛、脚气、水肿、痢疾等病症。在现代临床应用中,药用木瓜在单方应用和配伍运用都十分广泛,在现代中西医临床应用上,木瓜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药材。本课题对木瓜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定了木瓜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对木瓜药材的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生药鉴定,确定了木瓜的生药学鉴定依据,可为该药材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随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9个不同产地的木瓜样品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安徽宣城的样品含量最高,建议木瓜中齐墩果酸含量不得低于0.164%,熊果酸含量不得低于0.270%。同时对重庆市綦江县产的木瓜药材进行了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药典法加工的药材中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最高,同时对重庆市綦江县产的木瓜药材进行了不同采收期也进行了研究,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8月初到8月中旬采收的药材中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较高,究竟采用何种方法的加工品,以及何时采收的疗效更好,有待结合药理与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此外,还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检测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质量评价,包括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等,均符合中国药典木瓜项下有关规定,为建立木瓜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这为我们提供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原药材,为下一步原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保障。本文初步对全国不同产地的药材木瓜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木瓜药材甲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指纹图谱的测定条件,通过分析指纹图谱,11个峰为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构成该药材特有的色谱指纹图谱特征,以熊果酸为参照物,对其他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计算,作为技术参数评价指纹图谱,并计算各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和《中药注射剂色谱指纹图谱实验研究技术指南》的要求。同时,通过对全国不同产地的木瓜样品的多个活性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重庆道地药材木瓜为建模对象,合成出木瓜的标准指纹图谱模型;以熊果酸为参考峰,计算各特征成分相对保留时间比和相对峰面积比。采用此模型和特征成分的相对峰面积比准确的区分不同产地木瓜,为追踪不同产地的生药来源、保证中成药的质量可控,建立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规范了木瓜药材的质量标准,加强了木瓜药材的质量控制,为制定木瓜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依据。
二、木瓜抑制艾氏腹水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瓜抑制艾氏腹水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木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药学研究 |
2 化学成分 |
2.1 有机酸类 |
2.2 三萜类 |
2.3 黄酮类 |
2.4 其他 |
3 药理活性 |
3.1 抗肿瘤作用 |
3.2 保肝作用 |
3.3 抗炎作用 |
3.4 抗菌作用 |
4 结语 |
(3)药用木瓜的综合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价值及应用 |
1.1 抗肿瘤功效 |
1.2 抗菌消炎 |
1.3 保肝作用 |
1.4 其他作用 |
2 食用价值 |
2.1 食品加工 |
2.2 酿造行业 |
3 生态和观赏价值 |
4 结语 |
(4)恩施州58种抗癌药用植物(论文提纲范文)
1树舌 |
2冬菇 |
3香菇 |
4三尖杉 |
5肿节风 |
6柘根 |
7马兜铃 |
8水红花子 |
9莼菜 |
10盾叶唐松草 |
11小果唐松草 |
12东亚唐松草 |
13窝儿七 |
14防己 |
15佛甲草 |
16垂盆草 |
17常山 |
18锈球根 |
19毛叶木瓜 |
20响铃草 |
21蓖麻子 |
22棉花根 |
23油茶 |
24喜树根 |
25菱角 |
26南烛子 |
27铁仔 |
28白檀 |
29女贞子 |
30鱼胆草 |
31长春花 |
32龟叶草 |
33冬凌草 |
34烟草 |
35欧白英 |
36白英 |
37龙葵 |
38猪殃殃 |
39白花蛇舌草 |
40土贝母 |
41绞股蓝 |
42瓜蒌 |
43苍术 |
44白术 |
45葵花盘 |
46苦荬菜 |
47蒲公英 |
48川谷根 |
49糯稻根 |
50毛竹茹 |
51玉米轴 |
52魔芋 |
53天南星 |
54大蒜 |
55重楼 |
56菝葜 |
57水仙 |
58高山薯蓣 |
(5)《神农本草经》对研发抗肿瘤中药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肿瘤学的概述 |
1.1 中医学对肿瘤相关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肿瘤的辨证论治大法 |
1.3.1 辨证 |
1.3.2 论治及治法 |
第二部分 《神农本草经》的沿革 |
2.1 书名的来由 |
2.1.1 "本草"的来源 |
2.1.2 神农氏与本草之关系 |
2.2 各种辑录本简介 |
2.2.1 几个重要的辑录本 |
2.2.2 其它几种辑录本 |
2.2.3 《神农本草经》的现代研究本 |
第三部分 依中医抗肿瘤功效、治法对《神农本草经》有关药物的分类 |
3.1 摘录抗肿瘤中药统计 |
3.2 六大类中药分述 |
3.2.1 清热解毒类29味 |
干地黄 |
龙胆 |
白英 |
黄连 |
茵陈蒿 |
槐实 |
蓝实 |
葈耳实 |
栝楼根 |
苦参 |
茈胡 |
百合 |
知母 |
黄芩 |
茅根 |
紫草 |
败酱 |
地榆 |
牡丹 |
石韦 |
栀子 |
蘖木 |
羚羊角 |
牛黄 |
大黄 |
草蒿 |
贯众 |
白头翁 |
羊桃 |
3.2.2 活血化瘀类12味 |
蒲黄 |
卷柏 |
丹参 |
徐长卿 |
王不留行 |
牡桂 |
麝香 |
木香 |
芎藭 |
芍药 |
紫葳 |
桃核仁 |
3.2.3 化痰祛湿类22味 |
滑石 |
菖蒲 |
车前子 |
橘柚 |
干姜 |
瞿麦 |
贝母 |
白芷 |
紫苑 |
白鲜 |
枳实 |
厚朴 |
猪苓 |
五加皮 |
杏核仁 |
白殭蚕 |
半夏 |
桔梗 |
旋覆花 |
射干 |
泽漆 |
皂荚 |
3.2.4 软坚散结类8味 |
牡蛎 |
海藻 |
鳖甲 |
泽兰 |
乌贼鱼骨 |
连翘 |
夏枯草 |
蜚虻 |
3.2.5 以毒攻毒类14味 |
雄黄 |
露蜂房 |
附子 |
莨菪子 |
荛花 |
鬼臼 |
巴豆 |
瓜蒂 |
斑蝥 |
水蛭 |
虾蟆 |
(?)虫 |
甘遂 |
商陆 |
3.2.6 扶正固本类30味 |
人参 |
天门冬 |
甘草 |
菟丝子 |
女萎 |
麦门冬 |
薯蓣 |
薏苡仁 |
石斛 |
巴戟天 |
赤芝 |
黄芪 |
肉苁蓉 |
续断 |
五味子 |
枸杞 |
茯苓 |
杜仲 |
桑上寄生 |
女贞实 |
大枣 |
阿胶 |
龟甲 |
当归 |
元参 |
淫羊藿 |
狗脊 |
山茱萸 |
龙眼 |
鹿茸 |
第四部分 《神农本草经》所载抗中药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4.1 肺癌 |
4.2 鼻咽癌 |
4.3 乳腺癌 |
4.4 食管癌 |
4.5 胃癌 |
4.6 大肠癌 |
4.7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 |
4.8 子宫颈癌 |
4.9 卵巢癌 |
4.10 恶性淋巴瘤 |
第五部分 《神农本草经》所载、现代抗癌常用的中药介绍 |
5.1 人参 |
5.2 赤芝 |
5.3 黄芪 |
5.4 苦参 |
5.5 雄黄 |
5.6 斑蝥 |
5.7 蟾蜍 |
5.8 青黛(蓝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不同品种木瓜光合特性及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木瓜研究概述 |
1.1.1 木瓜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
1.1.2 木瓜的栽培与繁殖 |
1.1.3 木瓜的成分与药效 |
1.1.4 木瓜的采收与加工 |
1.2 光合特性研究概述 |
1.2.1 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内容 |
1.2.2 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方法 |
1.2.3 木瓜光合特性的研究 |
1.3 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述 |
1.3.1 生物活性物质的概念与来源 |
1.3.2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类与作用 |
1.3.3 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与检测 |
1.3.4 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应用 |
1.3.5 木瓜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
1.4 木瓜开发利用现状、前景以及存在问题 |
1.4.1 发展现状与前景 |
1.4.2 存在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设计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光合及荧光特征的测定 |
2.3.2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中光合色素及活性成分的测定 |
2.3.3 不同品种木瓜果实鲜重及果实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
2.3.4 不同品种木瓜花瓣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
2.4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及其光合、荧光特性的比较 |
3.1.1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3.1.2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主要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 |
3.1.3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主要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 |
3.2 不同品种木瓜果实鲜重的比较 |
3.3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与果实中常作为营养成分的活性物质的比较 |
3.3.1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与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
3.3.2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与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 |
3.3.3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与果实中维生素 C 含量的变化规律 |
3.4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果实与花中常作为药效成分的活性物质的比较 |
3.4.1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与果实中 SOD 活性的变化规律 |
3.4.2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与果实中类黄酮、总酚与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3.4.3 不同品种木瓜花中 SOD 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及花青素的含量 |
3.5 不同品种木瓜果实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及其叶片与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
3.5.1 不同品种木瓜果实不同收获期活性物质总量的多重比较 |
3.5.2 模糊概率法对不同品种木瓜两个最佳采收期内果实与叶片品质的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的光合特性 |
4.2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的荧光特性 |
4.3 不同品种木瓜光合特性与荧光特性的关系 |
4.4 木瓜的栽培管理技术 |
4.5 不同品种木瓜叶片、果实与花中的活性物质 |
4.6 木瓜果实的黄金采收期 |
4.7 木瓜的开发利用 |
5 结论 |
5.1 不同品种木瓜的光合特性 |
5.2 不同品种木瓜果实中活性物质含量与最佳采收期 |
5.3 不同品种木瓜果实药用和食用的选择及叶片的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宣木瓜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2 药理研究 |
2.1 保肝作用 |
2.2 胃肠解痉作用 |
2.3 抗炎镇痛作用 |
2.4 祛风除湿作用 |
2.5 抗肿瘤作用 |
2.6 增强免疫作用 |
3 结语 |
(8)木瓜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木瓜有效成分的研究概况 |
1.1 黄酮类 |
1.2 有机酸类 |
1.3 氨基酸类 |
1.4 三萜类 |
1.5 挥发油 |
1.6 糖类 |
1.7 无机成分 |
1.8 其他 |
2 药用价值研究 |
2.1 抗肿瘤 |
2.2 消炎镇痛 |
2.3 保肝 |
2.4 降血脂 |
3 小结 |
(9)宣木瓜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宣木瓜研究进展 |
1.1 宣木瓜概况 |
1.2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4 宣木瓜的应用 |
2 有机酸的研究进展 |
2.1 理化性质 |
2.2 含量测定 |
2.3 提取分离 |
2.4 生物活性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采收时期宣木瓜活性成分含量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黄酮含量分析 |
2.2 总皂苷含量分析 |
2.3 总有机酸含量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宣木瓜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2 正交实验结果 |
2.3 提取次数的影响 |
2.4 联合提取条件的确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宣木瓜总有机酸的纯化及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总有机酸的纯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酸碱处理——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2.2 大孔树脂纯化方法 |
2.3 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方法 |
3 讨论 |
第二节 总有机酸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宣木瓜总有机酸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2.2 宣木瓜总有机酸对醋酸扭体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2.3 宣木瓜总有机酸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宣木瓜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初步探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
2.2 宣木瓜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有效部位的初步筛选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木瓜的质量评价及其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木瓜属植物学分类 |
1.2 药用木瓜的植物学与本草考证 |
1.2.1 药用木瓜的文献记载及品种来源考证 |
1.2.2 药用木瓜的特征、分类及分布 |
1.3 药用木瓜的化学成分研究 |
1.3.1 有机酸类 |
1.3.2 三萜类 |
1.3.3 黄酮类 |
1.3.4 木瓜属挥发性成分研究 |
1.3.5 其它 |
1.4 木瓜的药理作用 |
1.4.1 抗烧伤作用 |
1.4.2 抗菌作用 |
1.4.3 对肝脏的作用 |
1.4.4 抗癌作用 |
1.4.5 降血脂作用 |
1.4.6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1.5 木瓜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 |
1.5.1 治疗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
1.5.2 治疗急性菌痢 |
1.5.3 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
1.5.4 治疗三叉神经痛 |
1.5.5 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 |
1.5.6 缩泉良药 |
1.5.7 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
1.5.8 其它 |
1.6 优质药用木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介绍 |
1.7 木瓜的采收与加工 |
1.7.1 采收 |
1.7.2 加工 |
1.8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 |
1.8.1 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 |
1.8.2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分析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水平的提高 |
1.8.3 中药质量控制中指标成分的选择及其检测方法 |
1.8.4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9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1.9.1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和特点 |
1.9.2 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和发展 |
1.9.3 国内外对指纹图谱的实施概况 |
1.9.4 中药指纹图谱的作用和意义 |
1.9.5 中药指纹图谱的信息化和知识化 |
1.9.6 中药指纹图谱的评价方法 |
1.9.7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3章 木瓜质量标准研究 |
3.1 木瓜的生药鉴定 |
3.1.1 来源鉴定 |
3.1.2 性状鉴定 |
3.1.3 显微鉴定 |
3.2 理化鉴定 |
3.2.1 实验材料 |
3.2.3 仪器与试药 |
3.2.4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薄层色谱鉴别法 |
3.3.1 实验材料 |
3.3.2 仪器与试药 |
3.3.3 实验方法 |
3.3.4 实验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产地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
4.1 实验材料 |
4.2 仪器与试药 |
4.2.1 仪器 |
4.2.2 试药 |
4.3 实验方法 |
4.3.1 色谱条件 |
4.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4 精密度试验 |
4.3.5 重现性试验 |
4.3.6 稳定性试验 |
4.3.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4 实验结果 |
4.5 小结与讨论 |
4.6 不同加工方法的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
4.6.1 实验材料 |
4.6.2 仪器与试药 |
4.6.3 实验方法 |
4.6.4 实验结果 |
4.7 不同采收期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
4.7.1 实验材料 |
4.7.2 仪器与试药 |
4.7.3 实验方法 |
4.7.4 实验结果 |
4.7.5 小结与讨论 |
4.8 药典规定检查项下内容 |
4.8.1 水分检查 |
4.8.2 总灰分检查 |
4.8.3 酸不溶性灰分检查 |
4.8.4 浸出物检查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木瓜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的考察 |
5.2.2 色谱条件的筛选 |
5.2.3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
5.3 木瓜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技术参数 |
5.3.1 木瓜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5.3.2 木瓜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比较和辨认 |
5.3.3 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
5.3.4 共有峰与非共有峰面积计算结果 |
5.3.5 不同产地木瓜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计算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的考察 |
5.4.2 色谱条件的选择及优化 |
5.4.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5.4.4 分析时间的选择 |
5.4.5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编写专着、获奖及参研课题 |
四、木瓜抑制艾氏腹水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木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J]. 吴虹,魏伟,吴成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02)
- [2]木瓜抑制艾氏腹水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初报)[J]. 上海市化工七·二一工人大学第四期中草药短训班,上海南昌制药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草药通讯, 1976(06)
- [3]药用木瓜的综合开发利用[J]. 王云亮,张芬,张华,白志川.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6)
- [4]恩施州58种抗癌药用植物[J]. 由金文,廖朝林,刘海华,何银生. 亚太传统医药, 2010(08)
- [5]《神农本草经》对研发抗肿瘤中药的贡献[D]. 林铭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不同品种木瓜光合特性及品质评价[D]. 董丽菊.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7]宣木瓜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 陈勤.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06)
- [8]木瓜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 邹传宗. 园艺与种苗, 2012(03)
- [9]宣木瓜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D]. 李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木瓜的质量评价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 刘杨. 西南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