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论文文献综述)
王尧[1](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与回忆》前言与题解》文中研究说明前言作为逐渐成熟的学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文献的整理。三十多年前由茅盾、周扬、巴金等担任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联合编纂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有数十种之多,对当代文学史料建设起过推进作用。这些年来,陆续出版了林林总总的中国当代作家文集、文学大系、作家传记、论争集、文学活动编年、词典和其他工具书等。常见的有江曾培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王蒙、王元化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九
袁洪权[2](2010)在《“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一战线”政策,作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主要理论立足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新中国建国后,“统一战线”政策仍然作为文艺政策的出发点,对文艺队伍、文艺思想的有效清理与整合,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不能否认,建国初期新中国文艺思想的组成、文艺队伍的组合是复杂的。建国初期无疑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时间段,它不能无限期地延长下去,全国文艺界必然要进行“转型”,过渡到另一个历史时段。“统一战线”政策其实包含深刻的政治内容,“统一战线”政策本身,也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但它有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是“统一战线”政策文艺战线上的具体实施。之后建立的新中国文艺队伍、指导中国文艺的思想,都在这次会议上得以确立;9月,文教政策的立论依据,仍旧依照的是“统一战线”政策。1950年,中共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为1951年党外整风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同时,经历一年的经济及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社会局面得到了一定的转变,这为1951年文艺界展开文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本论文集中关注1951年中国文艺界,试图勾勒出1951年在新中国作为关键年份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1951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跟新中国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为1952年全国性学习《“文艺讲话”》和文艺界展开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以专题为框架,以点和线的梳理为基础,达到对1951年作整体观照。梳理过程中,论文以中央文学研究所、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为横向考察点,试图通过这几个重大事件的历史还原,勾勒出1951年的重要意义。第1章围绕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建及学员学习作考察。创建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一文艺学校,已经表明中共对新中国文艺队伍的“不信任”。中共试图建立一支纯洁的文艺队伍,努力通过学校培养的方式,建立工农兵文艺工作者的合法地位。但工农兵文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导致中央文学研究所最终招收1期2班学员来充斥新的文艺队伍,形塑着新中国文艺队伍。这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整合”提供了经验。第2章以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及遭遇批判为考察中心。展开对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针对的是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这一私营性质的经济形态。昆仑因其革命贡献,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统战对象”,但经济的过渡是新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中共选择昆仑为突破口,从而对私营电影业进行了改造,对在私营电影业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产生了“震慑作用”,赵丹、孙瑜、郑君里之后的电影遭遇已经证明它的意义。对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的批判,直接导致新中国电影局面的“转变”,私营电影业1952年寿终正寝。它为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3章以开明版“新文学选集”和三联·人文版“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为考察视点。“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开始都有“统一战线”政策的考虑,但“文艺建设丛书”最终出版之时,这一文艺政策没有考虑,它成为“清一色”的延安文艺青年文艺创作实绩的表现。“新文学选集”虽然作为“统一战线”的产物,但与新中国文学观念的建构存在距离,最终于1952年12月出版普及版之后,融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家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因素,“编选”原则及选目标准则发生改变。这为新中国文学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4章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为考察契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前,《实践论》得以重新发表,其背后原来是强大的学习运动在酝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后,全国政协会议确立思想改造为全国政治运动。显然,《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为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话语蓝本”,之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遍及全国,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酝酿成功,《“文艺讲话”》成为思想学习运动中引用率最高的文本,这为1952年《“文艺讲话”》十年纪念和全国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坚实舆论。它们为新中国文艺队伍和文艺思想进一步的“整合”扫清了障碍,形成了统一认识,“统一战线”政策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无疑,1951年是新中国文学思想史的重要年份,虽然文艺界实行的是“统一战线”政策,但所谓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有强烈的政治价值作为基本准则的。
童欣[3](2013)在《《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文中提出一、批判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始末(一)《我们夫妇之间》的发表与改编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写于一九四九年秋,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五〇年一月第一卷第三期上。这篇小说由秦兆阳约稿,茅盾审查通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有一二十家报纸转载,其中包括一些地方党报和团报。小说以其城市题材和日常生活描写受到市民读者的欢迎,可以说是建国后第一篇产生热烈反响的短篇小说。①读者对小说的欢迎,推动了《我们夫妇之间》由小
褚亚男[4](2011)在《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文中认为昆仑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昆仑”出品的电影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目前电影史学界大部分研究以“昆仑”1945-1949年的发展为主要对象,而对1949-1952年的“昆仑”则略而不谈,或只做极其简单的史述。在这一研究现状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被纳入中国经典电影之列,而1949年之后的作品如《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至今仍不断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因此,完整地叙述1945-1952年“昆仑”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学术尝试。本篇论文依据新的史料,以1946年“昆仑”创立为时间起点,到1952年被完全纳入到新中国电影体制为止,从产业体制、文化事件、电影人三个层面对“昆仑”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重写“昆仑”的发展历史,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试图对受到“左”的影响而被忽略的历史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还原,这将对中国电影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本论文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构成,另外还包括绪论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论文写作的缘起、方法和构架进行介绍。上编由第一、二、三章构成,论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题为“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本章将1945-1949年“昆仑”的产业发展划分为创立初期(1946-1947)、宗记合作制片时期(1948-1949)、迁往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49)三个阶段,并对争取“联华”摄影场(1946)、投资人撤资(1947)、公司股权之争(1948)等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第二章题为“1945-1949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将“昆仑”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两部史诗片获得“中正”文化奖金、《新闺怨》改拍结尾、重映以及“昆仑”如何塑造银幕形象等文化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还原;第三章题为“‘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本章通过对影人群体的构成及其所具备的知识分子气质和精英文化观的分析来追寻“昆仑”在四十年代中国影坛走出的一条主流精英之路。下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主要叙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从被新中国政权认可、重视到滑落边缘,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政治原因。本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第四章题为“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主要叙述“昆仑”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在产业层面做出的调整,重点说明建国后“昆仑”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它被纳入到公私合营的轨道,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行政过程;第五章题为“1949-1952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本章通过对《武训传》遭受全国大批判,《我们夫妇之间》被禁映等文化事件的深度历史扫描来展示“昆仑”在新中国文艺界滑落边缘的具体过程;第六章题为“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这一章主要探讨“昆仑”影人的思想变迁,描述他们试图融入新中国主流文化的艰辛过程,沿着他们的自我反省与改造之路,“昆仑”历史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跨越了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政权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文化、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对于“昆仑”影片的批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只有完整、客观地看待“昆仑”1945-1952年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加深入、理性地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并对中国电影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重要启示,这也正是研究“昆仑”的意义所在。
高志军[5](2018)在《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文中认为变动时代,大学亦为之一变。变动的大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是役成为深刻影响近代中国政局走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时局愈加风云激荡,诸事亟待应变。在此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岭南大学既有自身困局又受到时局牵扯甚广。前者主要因岭南大学原校长李应林抱恙恳让校长职位而引发。其间,该校校董会从中筹划,迭经多方劝请方才使原执教于南开大学的陈序经于1948年夏以代理校长身份主政岭南大学,后因陈擘划有为,终获聘校长之职。后者是激荡政局的涟漪冲击岭南大学时的主动因应与调适。该校受政局影响必须应对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南迁学生,在应对南迁学生时虽颇为棘手,但有惊无险;二是迁校之议,与众高校相似,该校亦有迁澳、迁港说,但力主扎根南粤大地的意志不曾动摇;三是延聘教授,借变动时代众教授有意南下的契机,加之陈序经等众人措置得当,为岭南大学延聘了大量学界名流,相当充实了该校。此时,岭南大学与国民政府虽有合作,但疏离远多于合作。伴随国民政府的垮台,政权旋即改旗易帜,“旧”大学走进了新时代。岭南大学因应时局展现出自我调适的姿态。此种姿态虽是主动与被动夹杂,但显见其在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引导下的被动调适,实乏自主。因之,被动因应的格局下隐伏着政学间的冲突与纠葛。不过,政学间的角力虽时有暗波涌动,但一般隐而不彰。因力量悬殊,岭南大学往往“逆来顺受”。即便是岭南大学与政府间因招生而引发的风波,仍证明岭南大学反击的无力与无效。宣告无果后,岭南大学态度软化,随即改善策略、顺势而为。这提示着政学之间虽有对抗,但温和可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私立大学管控的加强。时移势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特别是奥斯汀事件后,中美走向激烈对抗。中国国内首先出现针对奥斯汀在联合国言论的抗议声势,复几经酝酿发酵,以致发出控美的浪潮。美国对此予以回击,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是项举措彻底激怒了中国政府,进而决定割断美国在华援助机构与美国的联系。割断美援实际上动摇了教会大学赖以生存的经费基础。岭南大学儿童工艺所运转经费本为美国一手擘划,受到冲击尤甚。工艺所的经费不得不转靠岭南大学拨付维持。而此时岭南大学在美存款已被冻结,加之要额外支撑工艺所运作,工艺所日益成为岭南大学的沉重包袱。与此同时,为争夺工艺所所有权,岭南大学与广州市救济分会数度博弈,前后持续一年有余。博弈终因岭南大学经费不支败下阵来。其实,岭南大学经费支绌由来已久,但美国冻结款额及工艺所经费由其自身筹措加剧了该校经费的紧张态势。政府对岭南大学实施有条件的经费补贴,一则缓解了该校经费困局,二则为政府强势介入大学内部提供了绝佳时机,大学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剥夺。随着中国政府卷入朝鲜战争日深,且在多数位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面临外敌威胁的情况下,这促使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彼时,我国工业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基此,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远涉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为目的的工学院院系调整势在必行。思想改造是院系调整的重要一环,岭南大学师生的思想改造又以清除“美帝”影响为重点。美籍教师由“诲人不倦”到“毁”人不倦形象的流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师生思想转变的实情。但这种转变是在美籍教师已离开中国,承受外部压力以及知识分子普遍的“原罪”心理作祟等情况下所取得,并且难有衡量这一程度的标准。官方所标榜的“彻底”打击了“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恐怕也未必尽然。经过思想改造运动后,一场全国性的院系调整随即拉开了大幕。因时代条件的限制,教会大学消逝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焦仕刚[6](2017)在《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5-1965年上海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上海电影在这20年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先是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乃至繁荣,成就中国电影又一个辉煌,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化,上海电影极短时间内迅速地从中心沦为边缘。前后天壤之别导致这20年间上海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上海电影发展史本体角度出发,将1945-1965年间上海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电影等隐形与显性话语符码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历史维度,历时性思考、探究这20年上海电影影像叙事理念、时代主题、共名与无名景象、产业机制、类型特征、集体文化症候、国族想象、社会情绪、符码形态、传播格局、资源共置等命题,寻找这20年上海电影内在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这20年上海电影共通的艺术本质范式和历史发展动力结构,从而描画出这20年上海电影发展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点历史性镜鉴。论文以1953年为界,将这20年上海电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性研究。1945-1952年这一阶段,论文突出寻找上海电影高度发达背后,却因为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困境形成了社会怨恨情绪,在国族想象与革命乌托邦吸引下,上海电影隐含了暴力与革命的影像话语,影像内部已经蕴涵后一阶段盛行的斗争、革命、理想等叙事主题。1953-1965年这个阶段,我们一是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新政权加强全国电影传播网络建设,打破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化电影传播格局,构建一个农村为主的电影传播格局,寻找这个阶段上海电影从中心走向边缘的政治性原因,二是农村等边缘区域为主的电影传播空间,客观上促成了上海电影更广泛地传播,反而增强了上海电影中心性主体功能发挥。三是此时上海电影在政治规训下,类型特征、影像符码发生了变异,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富裕而多面的影像符码系统,借助历史、戏曲、民俗等富有解释空间的电影叙事符码系统,实现了类型化电影的隐形存在。四是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电影明星已经消失,但是优秀人民演员的评选、政治造星运动、观众投票等政治性电影活动依然包含了明星机制,明星依然具备强大的明星效应,于是明星成为一个悖论性存在。五是我们重点探讨上海电影的艺术性、娱乐化、商业化传统如何在沪语电影、政治主流电影中隐然存在,从而保留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血脉,成为今天中国电影宝贵的资源。论文内容分为上下编,上编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这个阶段自主与多元电影机制研究,二是跨媒介、跨时空角度下探寻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三是对这个阶段上海电影成熟的明星与明星制、明星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对上海电影这个阶段面临的政治困境、经济困境、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电影的抗争等命题,给予史料性研究和梳理。同时,核心是探究战后上海民众群体,由于现实苦难,形成了希望而怨望乃至怨恨的社会情绪,最终促成大量电影作品隐含了斗争、革命、乌托邦想象等影像话语。下编共有两章,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在电影放映队大量建立的基础上,农村与农民为主的全国电影传播格局形成,上海电影借助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和影响。面对强势政治规训,电影影像符码系统的自足性,促成了戏曲电影、历史电影等类型电影特征的隐形存在。这个时期,电影明星由于政治性原因,二律悖反是其本质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沪语电影和主流电影作品影像中寻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性传统。积极探寻这个时期外来电影资源的隐形存在形态,证明这个阶段上海电影开放性传统依然存在,成为后来中国电影能够顺利对接外国电影艺术传统的重要基础。
纯然,黄专[7](1991)在《潘天寿艺术活动年谱》文中研究表明 卷一艺术启蒙期[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 1岁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原名天谨,学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别署懒秃、朽居士、懒道人、懒头陀、颐者、心阿兰若住持寿者、三门湾人、古竹园丁寿者,晚年常署雷婆头峰寿者,东越大颐。父名秉璋,字子陶。县学生,能书。初薄有祖产,后家境不顺,逐渐破落。(潘公凯:《潘天寿评传》附录“潘天寿年表”)吴昌硕55岁徐悲鸿3岁商奇峰9岁陈师曾22岁齐白石35岁黄宾虹33岁高剑父19岁李叔同19岁诸闻韵4岁吴湖帆4岁贺天健7岁钱瘐铁1岁钱松岩1岁余绍宋15岁吕凤子12岁
曾立平[8](1981)在《评历史剧创作中的反历史主义倾向》文中认为“历史剧创作中存在着反历史主义倾向”。这是青年作者曾立平同志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剧进行了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如何认识存在于历史剧创作中的“图解古人”、“以古证今”、“以古媚今”的倾向,不但是戏剧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史学界所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历史剧创作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也是剧作家驰骋的一个领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几千年,剧作家在这个浩翰的海洋中是大有可为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待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怎样分清艺术上虚构与歪曲历史的界限,等等。对历史剧创作,进行一番认真的讨论,力求取得比较正确的认识,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本刊乐于为之提供园地,欢迎来稿。
赵子夜[9](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范际燕[10](1981)在《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意义和经验》文中研究说明自去年以来,有几家报刊陆续刊载了一些要求为武训和电影《武训传》“平反昭雪”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主要是呼吁对《武训传》问题进行学术性探讨,但也颇不乏明确直率的观点。例如有的同志就说,武训“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只是他没有着述罢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穷人的孩子就学来说,有着广阔的天地。但象武训那样吃大苦、受屈辱、办学堂的教育工作者究竟有多少!仅这一点,难道不值得那些特级教师们学习一辈子吗!我们建国三十余年,初中在农村还普及不了,办义学究竟犯了何罪”;而且还说,《武训传》“是我国电影史上传记故事片的优秀代表作”。
二、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与回忆》前言与题解(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上卷题解 |
关于文代会 |
新的人民的文艺 |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 (存目) |
继往开来, 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 (存目) |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 (存目) |
关于方针政策 |
一九五○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 |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文艺干部整风学习的报告 |
中国作家协会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的工作纲要———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 (扩大) 通过 |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怀仁堂的讲话 |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存目) |
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
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草案) |
中央关于加强文艺战线的指示 |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存目) |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关于文艺运动 |
编导《武训传》记 |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存目) |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存目) |
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 (节选) |
中国作协党组关于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报告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联席扩大会议决议 |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
“再批判”按语 (存目) |
《文艺报》编者 |
一九八一年批判《苦恋》的前前后后 |
关于创作方法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 |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
各报刊关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的讨论 (综述) |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是文艺历史发展的规律 |
搞好“三结合”, 坚持“三过硬”, 创作更多好的作品 |
关于人情、人性、人道主义 |
论人情 |
论“文学是人学” |
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存目) |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存目) |
关于京剧革命 |
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 |
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 |
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阵地 |
京剧革命十年 |
关于“文革” |
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 (存目) |
《文艺报》资料室 |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
评“三家村” (存目) |
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 |
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 (存目) |
为林彪、“四人帮”迫害逝世和身后遭受诬陷的作家、艺术家们致哀 |
驳“文艺黑线”论 |
关于“新诗潮” |
致读者 |
在新的崛起面前 |
令人气闷的“朦胧” |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
崛起的诗群 |
关于“现代派” |
现代化与现代派 |
关于“现代派”的通信 |
关于“寻根文学” |
文学的“根” |
文化制约着人类 |
关于“女性写作” |
黑夜的意识 |
关于理论和批评 |
十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上的一个小问题 |
为文艺正名 |
要不要制订“文艺法” |
关于“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对话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论文学的主体性 |
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 |
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之后 |
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
关于文学创作 |
文学十年历程 |
《红旗歌谣》编者的话 |
题材问题 |
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
“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百家期刊联名征文启事 |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 |
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 |
下卷题解 |
我所知道的中央文献研究所和所长丁玲 |
随江青参加武训历史调查 |
零零碎碎的记忆 |
斗争经过 |
筹建中国作家协会 |
四十年间半部书 (节选) |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 |
我写《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由来 |
不该发生的故事 |
在颐年堂听毛泽东谈“双百方针” |
我和“三家村” |
难忘的广州会议 |
大连会议·中间人物·刘志丹 |
《二月提纲》和东湖之行 |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产生前后 |
中国作协“文化大革命”的历程 |
十七年文艺战线的一些大事 |
一九七○-一九七八年北京的地下诗坛 |
文艺界真理标准大讨论 |
春花秋月系相思 |
批判《苦恋》前后琐忆 |
为周扬起草文章始末 |
马克思百年祭 |
人与事: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 |
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 |
(2)“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缘起 |
绪论 "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新中国"文艺界"作为观察视点 |
第一节 "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轨迹及经验 |
第二节 1949至1951年新中国"文艺界"描述的"关键词" |
第三节 "文坛霸权主义"的文学格局与《"文艺讲话"》的"裂缝"——1949至1951年中国“文艺界”的总体观照 |
第四节 1951年:考察新中国"文艺界"整合的关键年份 |
第一章 培养新文艺工作者的"实验"——中央文学研究所1951年开学的前前后后 |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文艺学校建构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文艺学校的"构想" |
第三节 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简况 |
第四节 "文艺学校"的体制化探索经验——微观考察中央文学研究所 |
第二章 宿命的召唤:1951年昆仑影业公司的"命运"——以电影《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批判为视角 |
第一节 电影经验总结的透视与新中国电影界的"统一战线"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格局与昆仑影业公司 |
第三节 私营电影业的新处境与昆仑影业公司的拍片——《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拍摄简况 |
第四节 批判声浪中私营电影业的"命运" |
第三章 "文艺建设丛书"与"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
第一节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辑出版与影响 |
第二节 "文艺建设丛书"的出版 |
第三节 "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
第四节 思想的"整合":两种丛书不同的命运走向——“文艺建设丛书”、“新文学选集”最终命运的考察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与发行的"背后" |
第一节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的"前奏曲" |
第二节 思想改造运动话语建构的"蓝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 |
第三节 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的"兴起"——全国文艺界文艺学习运动的"新动向"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3)《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判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始末 |
(一) 《我们夫妇之间》的发表与改编 |
(二) 《文艺报》批判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
(三) 萧也牧之死 |
二、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罪证” |
三、《文艺报》发起批判运动的原因和背景 |
(一) 《文艺报》的角色 |
(二) 为什么是丁玲领衔批判 |
(三) 毛泽东在这场批判中的影响 |
(4)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
二、研究创新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预期问题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昆仑影业公司的创立 |
第三节“宗记合作制片”阶段 |
第四节 香港分支机构的设立 |
第二章 1945-1949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史诗”片获“中正”文化奖金 |
第二节 关于《新闺怨》的争议和重拍 |
第三节“昆仑”女明星的银幕形象 |
第三章 “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民族资本的整合 |
第二节 影人群体的构成分析 |
第三节 知识分子气质与精英价值观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1949-1952) |
第一节 建国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体制中“昆仑”的境遇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与“昆仑”的结束 |
第五章 1949-1952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 歌颂“工农兵”的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拍摄历史传记片《武训传》 |
第三节 改编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
第六章 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主流政治 |
第二节“昆仑”影人的境遇分析 |
第三节 自我反省与文化改造 |
结语 |
一、产业分析与文化定位 |
二、史学评价 |
参考影片 |
昆仑影业公司编年表 |
重要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5)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时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雨欲来: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岭南大学 |
第一节 陈序经主政岭大 |
一、波折中陈序经出任岭大代理校长 |
二、治校有方:陈序经留任岭南大学校长 |
第二节 时变与迁校之议 |
一、迁校之议缘起 |
二、平津、华东及华北各院校对迁校态度 |
三、各院校不迁校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延聘名师与岭大去留 |
一、南迁学生与岭大去留 |
二、岭大延聘教授来穗执教 |
三、何以能延聘名师来岭大执教? |
四、抓教授对岭大影响 |
第二章 除“旧”布“新”:岭南大学的因应与调适 |
第一节 岭大应变与自我调适 |
一、时局与岭大应变 |
二、岭大全面向新政权靠拢 |
三、适应新政权,岭大的自我调适 |
第二节 调适中政学间的紧张 |
一、政府介入岭大事务与岭大的疲于“应付” |
二、购置书籍的自由与不自由 |
三、岭南大学“土改” |
四、聘请教员受阻 |
五、涉外无小事 |
六、岭大招生风波 |
第三章 存废之间:朝鲜战争与岭南大学 |
第一节 奥斯汀事件与岭大回应 |
一、奥斯汀事件与教会大学的回击 |
二、岭大对奥斯汀事件的回应 |
三、“控美”后对岭大的影响 |
第二节 割断美援与工艺所风波 |
一、岭大彻底斩断与美国关系 |
二、儿童工艺所所有权之争 |
第三节 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 |
一、岭大经费筹措渠道 |
二、新政权成立前后岭大经费 |
三、经费短绌动因分析 |
四、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措施 |
第四章 走向落幕:岭南大学的裁撤 |
第一节 政局与美籍教师形象的流变 |
一、美籍教师“诲人不倦”的形塑 |
二、受到挑战的美籍教师形象 |
三、美籍教师“毁”人不倦形象的定型 |
四、岭大师生思想改造效果研判 |
第二节 岭南大学的消逝 |
一、院系调整缘起 |
二、岭南大学的院系调整 |
三、院系调整中的“杂音”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四、论文重点与架构 |
上编: 上海电影的灿烂多姿(1945-1952) |
第一章 无名时代的执着与辉煌 |
第一节 上海电影自主与多元机制探究 |
一、弱势的官方电影控制 |
二、强势外部力量挤压下电影自主竞争机制 |
三、游民与现代意识交织下的电影文化形态机制 |
第二节 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研究 |
一、时间轴线下战后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考察 |
二、战后上海电影跨媒介性传播形态探究 |
第三节 上海电影明星与明星制 |
一、战后上海电影明星塑造机制 |
二、明星个案分析 |
第二章 走向革命乌托邦 |
第一节 电影的困境与抗争 |
一、上海电影的政治困境 |
二、上海电影的经济困境 |
三、上海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 |
四、上海电影的艰难抗争 |
第二节 电影影像:怨恨与革命乌托邦 |
一、希望与怨望 |
二、苦难、怨恨与乌托邦 |
下编: 上海电影再出发(1953-1965) |
第三章 主体置换与乌托邦再生 |
第一节 主控与权威 |
一、电影传播空间与主体重置 |
二、政治规训与符码置换 |
第二节 隐晦的明星 |
一、政治造星运动 |
二、魅惑的政治明星事件 |
三、革命与明星本质 |
第四章 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 |
第一节 缝隙中能量集聚与再生 |
一、边缘类电影的另类艺术传承 |
二、主流电影叙事中执着的艺术坚守 |
第二节 主观抗拒与客观操控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存在 |
二、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的隐性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与回忆》前言与题解[J]. 王尧. 东吴学术, 2014(01)
- [2]“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D]. 袁洪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3]《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J]. 童欣. 当代作家评论, 2013(03)
- [4]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D]. 褚亚男. 上海大学, 2011(11)
- [5]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D]. 高志军. 暨南大学, 2018(01)
- [6]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 厦门大学, 2017(08)
- [7]潘天寿艺术活动年谱[J]. 纯然,黄专. 新美术, 1991(02)
- [8]评历史剧创作中的反历史主义倾向[J]. 曾立平. 戏剧艺术, 1981(01)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10]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意义和经验[J]. 范际燕.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