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卒中病变性质部位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背景与目的: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案。多个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血管再通率(mTICI2b/3)为59~90%,良好预后率(90dm RS≤2分)为32.6~71%。上述数据表明血管再通并不等于良好预后,部分血管再通为无效再通。本部分研究以回顾分析为主,旨在阐述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纳入血管内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29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再通分级、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临床数据,应用SPSS 22.0(SPSS,Chicago,I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90dm RS≤2分和90dm RS>2分作为二分类结局,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p<0.05)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管成功再通(mTICI2b/3)248例,123例达到mTICI 2b级,125例达到mTICI 3级,未成功再通(mTICI 0、1、2a)47例,再通率84.1%。患者90天预后良好(m RS≤2分)比例为44.7%,s ICH发生率10.5%,死亡率13.6%(40/2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基线血糖,串联病变,基线NIHSS评分,全麻与不良预后相关。纳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为:糖尿病,串联病变,基线NIHSS评分高,全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患者的90天预后更好,吸烟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史,基线血糖,串联病变,基线NIHSS评分,全麻与不良预后相关,其中糖尿病史,串联病变,基线NIHSS评分高,全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患者的90天预后更好,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第二部分: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血流自动调节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脑血流调节是人体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内在机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调节功能会发生明显变化,研究已经证实,这些变化与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而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阐述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血流自动调节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09月至2020年8月间,接受血管内治疗且成功再通(m TICI2b/3)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同时纳入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将术后1-2天、3-5天、7-9天作为时间点,进行3次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监测。监测方式:逐次心跳无创血压测量仪监测血压波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导出数据,采用传递函数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在0.06-0.12Hz频域范围内,得到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PD)、增益(Gain)、相干函数(Coherence)三个参数,应用SPSS23.0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血管内治疗患者70例,其中男性62例(88.57%),女性8例(11.43%);平均年龄57.89±11.82。纳入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成年人对照组70例,包括男性62例(88.57%),女性8例(11.43%);平均年龄58.89±11.78岁。结果显示:术后1-2天、3-5天、7-9天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均明显受损,与健侧相比,患侧受损更重,且无恢复趋势。术后1-2天健、患侧相位差及术后3-5天患侧相位差高的患者预后更好,术后1-2天患侧相位差≥30.77度、术后3-5天患侧相位差≥23.61度是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脑血流自动调节变化与血管内治疗患者的预后相关,患者术后1-2天、3-5天、7-9天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均明显受损,与健侧相比,患侧受损更重,且无恢复趋势。术后1-2天健、患侧相位差及术后3-5天患侧相位差是良好预后的预测因素。术后1-2天患侧相位差≥30.77度、术后3-5天患侧相位差≥23.61度是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第三部分: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探索背景与目的:由于第二部分研究发现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发生明显变化,术后1-2天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变化与预后相关。因此本部分研究旨在阐述血管内治疗术后1-2天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的机制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本部分研究以第二部分研究纳入的患者及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除基本临床数据外,另收集术后24小时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总胆固醇(mmol/L)、维生素B12(pmol/L)、叶酸(ng/ml)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监测术后48小时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计算HRV频域指标:校正的LF(n LF)、校正的HF(n HF)、LF/HF,n LF=LF/(总功率-VLF)×100,n HF=HF/(总功率-VLF)×100。统计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分析。结果:血管内治疗患者的n LF(52.18 vs.39.38,P=0.008)及LF/HF(1.24vs0.63,p=0.013)明显高于对照组,n HF明显低于对照组(47.82 vs.60.62,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n HF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 HF与患侧相位差呈正相关(标准化β=0.636,p=0.035);既往吸烟史与患侧相位差呈负相关(标准化β=-0.728,p=0.04)。将LF/HF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F/HF与患侧相位差呈负相关(标准化β=0.667,p=0.033);既往吸烟史与患侧相位差呈负相关(标准化β=-0.916,p=0.027)。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减弱,且交感-副交感平衡被打破;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变化是血管内治疗患者脑血流调节受损的可能机制。
田紫煜[2](2021)在《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中成药的合理规范使用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而急性脑卒中诊疗环节复杂多样,进一步加大了此类研究的难点。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适应症提示其可同时用于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且其为北京120急救车用于中风急救的唯一必备中成药。但真实世界中急性脑卒中诊疗环节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该药用于急性脑卒中的认知态度、使用规范程度以及是不是该早用尚无相关证据。目的旨在为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脑卒中的合理应用及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开展提供多角度的证据依据。方法1.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中风的循证证据再评价根据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标准,通过系统检索7大中英文常用数据库,纳入有关醒脑静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和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或Meta分析,运用系统综述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及证据质量评价工具GRADE对当前醒脑静治疗AIS、ICH的证据进行系统总结及证据质量评价。2.横断面调查:基于某三甲中医医院数据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调取北京某三甲中医院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HIS数据库,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以“AIS”或“ICH”为第一诊断的患者,采集所有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患者的电子病例基本信息及醒脑静使用情况、合并中药西药情况、神经功能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信息,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筛选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疗程、合并疾病、病情轻重(AIS患者入院NIHSS评分;ICH患者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再灌注治疗与患者出入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index,BI)及NIHSS评分变化之间(出院与入院减少1分为临床最小有意义值)的影响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筛选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3.临床医师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认知和态度基于研究2定量数据结果,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为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临床医师三个焦点组。使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4.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实践指南依从性稽查以AIS中西医早期基础治疗及中医诊疗规范为稽查主题,在研究2的864例AIS病例中按照患者姓名使用Excel进行随机排序,并通过随机函数随机抽取300例进行临床稽查,西医指南稽查参照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医指南则选取包含诊断、辨证论治及中药处方的相关指南。结果1.文献研究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5篇,经筛选后最终分别纳入醒脑静治疗AIS、ICH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10篇、13篇。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都非常低。纳入的AIS文献,共20个重要结局指标,有7个(35%)结局指标被评为低质量证据,有10个(50%)结局指标被评为极低质量证据,有3个(15%)结局指标被评为的中等质量证据。纳入的ICH文献,共36个重要结局指标,有2个(5.6%)结局指标被评为中等质量证据,有7个(19.4%)结局指标被评为证据质量低,有27个(75%)结局指标被评为证据质量极低。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与丹参注射液相比,醒脑静联合常规治疗可以降低AIS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与常规治疗相比,醒脑静可降低急性ICH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共10篇SR报告了轻微不良事件,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当前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急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中所有研究均未关注治疗急性卒中的不同用药时点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当前的研究无法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卒中有效性及安全性下肯定结论;2.醒脑静治疗急性中风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共调取1024例患者,最终符合急性期诊断的急性ICH患者46例;AIS患者864例。2.1急性脑出血用药特征分析:46例急性ICH患者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人数为33例,该医院醒脑静在急性ICH患者中使用率为71.7%。33例使用醒脑静的患者中11例由120急救车送至入急诊(占33.3%),在急救车开始使用醒脑静1例(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3%);20例患者由急诊收治入院(60.6%),共有22例(66.7%)在急诊开始使用醒脑静;33例患者发病6小时内开始使用醒脑静的使用率最高达51.5%(17例);合并使用西药中,天麻素注射液的使用率最高达81.8%(27例)。33例急性ICH患者中,入院出院BI评分共11例数据缺失,有效数据为22例。因原始病例中对ICH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等是影响患者出院BI的关键因素信息数据的缺失,未对醒脑静不同干预时点等因素对ICH患者出院BI进行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2.2急性缺血性卒中用药特征分析:8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有167例,该医院醒脑静在AIS患者的使用率为19.3%。167例AIS患者,由急诊入院占比最高达70.1%(117例),由急救车送入院的患者27例,占比16.2%;在120急救车使用醒脑静1例(占所有AIS患者的0.6%);22例动静脉溶栓患者中,有2例在静脉溶栓前口服安宫牛黄丸,占比9.1%,12例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开始用醒脑静占比54.5%;AIS发病72小时后使用醒脑静占比最高达28.1%(47例);AIS患者首次使用醒脑静科室神经内科占比最高达74.8%(125例);合并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托伐他汀,使用频率为88.02%(147例);合并使用中成药最多的为丹红注射液51.5%(83例)。预后相关性分析:167例AIS患者中,入院出院NIHSS评分共29例数据缺失,有效数据为138例。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及非参检验提示,性别、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入院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既往脑出血以及再灌注治疗与AIS患者NIHSS变化具有相关性;不同用药时点与AIS患者出院BI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发病24小时内、发病72小时内)、高血压、既往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对AIS患者出院—入院NIHSS变化的影响不显着(P>0.05),而AIS发病6小时内使用醒脑静以及患者入院NIHSS评分是出入院NIHSS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IS患者发病6小时内使用醒脑静是6小时后使用醒脑静的患者NIHSS神经功能改善的4.099倍(OR=4.099,95%CI 1.459-11.512)。3.定性访谈参与访谈的11位临床医师中,神经内科医师5人,神经外科医师3人,急诊科医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人;西医背景2人,中医背景6人,中西医结合背景3人,工作年限2-25年不等,平均工作年限9.91年,访谈时间2021.1.24-1.28日。定性资料的结果显示,共获得5个主题,180个编码。必选项:意识障碍、AIS伴出血和渗血,而醒脑静的中医适应症如痰热证、火证等,中医临床大夫也会第一时间使用,而神经外科西医师及非脑病专业的急诊医师则不会第一时间用(影响因素主要是岗位性质原因、医保限制);用法用量则更多是根据个人用药习惯(对医保的解读不同);用药时点及用药顺序:溶栓后,立即使用醒脑静,或溶栓后24小时用(担心药物交互作用,加重出血风险),对于急性ICH则无特殊考虑;早用的态度(急救车用):支持(中医师认为需辨证使用),中立(西医师)。4.临床稽查4.1急性缺血性卒中西医指南临床稽查300例AIS患者影像学检查、溶栓、血压控制及抗板的治疗符合度为100%,NIHSS的评估达99.7%;而指南未推荐的神经保护剂使用率较高,此条符合度为53.3%;早期康复的符合度仅为13.3%;院内强化降脂的符合度为100%。4.2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医指南临床稽查中医诊断的符合度为95%,辨证分型的符合度为96.8%,而中草药的处方符合度为84.7%,中成药活血化瘀剂使用疗程等符合度为100%,但对于活血化瘀剂的使用时机,指南未给出明确推荐。结论1.混合方法研究结果提示,基于某三甲中医院167例住院病历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发病6小时内与发病6小时后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相比,早期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虽然中医内科临床医师支持尽早使用醒脑静注射液,但当醒脑静与溶栓等再灌注治疗措施有时间冲突时,会存在用药顾虑,仍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来验证疗效的因果关系;2.混合方法研究结果提示,该三甲中医院醒脑静注射液在中风急救的不同科室用药存在差异,很大原因是医保的限制,但医生对医保的解读并无统一标准;3.临床稽查发现: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被调查医院中西医治疗方案与西医指南溶栓、血压、血糖控制、抗板、降脂治疗符合度较高;但神经保护剂的使用超出指南推荐范畴,病情稳定患者发病24小时后床旁康复的体现度较低,未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中、西医医院对中医及西医常规诊疗的差异性。
刘传淮[3](2021)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采用超声观察偏瘫患者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及其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偏瘫患者腹肌募集能力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1)招募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3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两侧Tra、IO、EO在收缩过程的厚度变化以量化肌肉募集能力,对比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2)选取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评价双侧Tra、IO、EO的募集能力,采用PASS、BBS、ADL量表评估姿势控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3)将96例脑卒中随机为对照组、浅剌组、深刺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浅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IO肌腹;深刺组则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Tra肌腹。以腹肌募集能力与PASS、BBS、FAC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3周后进行评价,三部分实验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息状态下偏瘫患者的患侧EO比健侧明显较厚(P<0.05),对照组双侧Tra比偏瘫患者明显较薄(P<0.05);在运动过程中对照组两侧Tra、IO及EO的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偏瘫患者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2)PASS、BBS及ADL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PASS量表中的姿势维持评分与健、患两侧的Tra与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姿势变换评分与完成ADIM时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与完成AC时健、患侧的Tra和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3)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完成AC时深刺组健患两侧和浅刺组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健患两侧Tra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患侧Tra收缩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和AC时患侧的I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浅刺组两侧I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I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EO的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完成AC时三组健侧的E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深刺组、浅刺组两侧E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完成ADIM时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EO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成AC时深刺组患侧E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例的PASS、BBS、FAC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病例在治疗后PASS、BBS、ADL评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三组PASS量表中两部分得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刺组在治疗后姿势维持得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深刺组、浅刺组在治疗后姿势变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康人群两侧的腹部肌肉运动时总体变化趋势都是增厚(收缩比例>1),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完成收缩动作时,健、患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有着明显差异,健侧与正常人收缩比例相似,但患侧明显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逆收缩(收缩比例<1)。(2)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受嗜烟史、嗜酒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心血管病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因素影响;卒中患者患侧腹部肌群收缩比例受嗜烟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等因素影响。PASS、BBS、ADL量表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患侧Tra、IO收缩比例越高,EO的代偿性收缩越低,量表得分越高。(3)深刺带脉穴能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Tra、IO、EO的厚度与收缩比例趋于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和动态稳定)、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浅刺带脉穴能提高患者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的IO、EO的收缩收缩比例相对平衡,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
米淑琦[4](2021)在《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脑卒中后遗症期遗留吞咽障碍或肢体障碍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具有基础情况差、病原菌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痰、氧疗等对症处理为辅,在控制感染、排痰不畅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受到关注。既往不少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分别用于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抗炎、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在于探究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的优势所在。研究目的1.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究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选穴依据。2.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拔罐在肺炎治疗的作用优势及特点,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参考。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罐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针罐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治疗作用,包括对患者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排痰方面)、血液炎性指标、预后等,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纳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观察、队列研究。采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析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 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Libaray,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2月,纳入相关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拔罐在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有效率方面的作用。3.针罐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6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分至试验组、对照组。3.1治疗方案3.1.1对照组根据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西医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先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示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施以化痰、吸氧、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1.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拔罐治疗。针刺:主穴为肺俞、大椎、尺泽、合谷、足三里。实证加中脘;虚证加气海。发热加鱼际,腹胀便秘加天枢,咳痰不畅加天突。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针刺肺俞、大椎,肺俞行平补平泻法30秒,大椎行提插泻法15秒,均不留针;而后取仰卧位,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诸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留针15-20分钟。拔罐:选穴为大椎、风门、肺俞以及依据胸部听诊啰音较多部位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在上背部和听诊啰音较多部位施予闪罐,而后在上述选穴施予留罐5分钟,力度使得罐内皮肤隆起约1-2mm,不宜过度吸拔。每日行针刺、拔罐治疗各1次,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1个疗程。3.2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3.2.1主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排痰积分:痰液性质和排痰量。评价时点:每日监测,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进行比较。3.2.2次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包括血WBC、NE%、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患者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评价时点:实验室指标、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评价。死亡率于治疗结束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记录评价。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一1.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出4276篇文献,查重后剩2740篇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共提取处穴位处方51组,涉及腧穴82个,总频次340次。1.2结果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居多;取穴以四肢、背腰部为主;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络穴较为常用;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曲池-足三里-合谷。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丰隆;列缺、中府、风池;脾俞、肾俞、肺俞、大椎。2.文献研究二2.1纳入文献情况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7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表时间为2007-2020年,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均为单纯拔罐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9项研究对象为儿童,余4项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2.2结果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4),P<0.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能缩短患者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MD=-0.46 天,95%CI(-0.68,-0.24),P=0.0005;MD=-1.86 天,95%CI(-2.05,-1.67),P<0.00001;MD=-1.00 天,95%CI(-1.13,-0.87),P<0.0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能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肺部体征。3.临床研究3.1排痰积分在排痰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排痰积分经治疗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液性质积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排痰量积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第3天(P<0.01);对照组中,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液炎性指标WBC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相比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N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7天低于第3天(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治疗各时点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较第3天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CPIS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CPIS评分显着降低(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5第14天及第28天死亡率两组患者在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本病重视近部选穴,循经远取;阳经使用居多;强调特定穴使用;核心穴对是“曲池-合谷-足三里”。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能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痰液性质、减少痰量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王小婕[5](2021)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351例,选择术后住院期内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7例。根据脑血管病的发生类型分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脑卒中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PCI史、高血压史、房颤史、糖尿病史、心脏瓣膜病史、吸烟、颈动脉狭窄情况),实验室检查资料(Plt、Hb、INR、APTT、D-dimer、CK-MB、c Tn T、TC、TG、LDL-C、HDL-C、FBG),手术资料(术前病房血压、术前手术室血压、术中血压、术后手术室血压、术后病房血压、卒中时血压、术中是否进行球囊扩张、术中冠脉造影病变血管、术中植入支架数、术中肝素用量、术中冠脉血栓抽吸情况、术中是否应用比伐芦定、手术时间),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时间、治疗情况、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手术资料、治疗方案等。结果1.PCI术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血管的发生率为0.22%(27/12351),死亡率为7.4%(2/27)。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1.5%,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占18.5%。在一年的随访期内,因再发急性脑血管病死亡5例,病死率为31.3%(5/16)。2.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时间最短为术中30min,最长为术后第5天。大部分发生在术后2h后(74.1%),多为平静状态下发病(48.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大部分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受限、麻木无力(50%),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大部分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60%)。3.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瓣膜病史、PCI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房颤史、颈动脉狭窄情况、吸烟情况没有差别(P>0.05);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UA患者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所占比例高(P<0.05)。4.两组患者的Plt、Hb、TC、TG、HDL-C、LDL-C、INR、CK-MB、c Tn T、FPG、Ddimer、APTT没有差别(P>0.05)。5.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中,与术中及术后2h内发病者相比,术后2h后发病者合并高血压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比例较高(P<0.05);其次,与术后2h后发病者相比,术中及术后2h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年龄≥75岁、合并颈动脉狭窄比例较高(P<0.05)。术中及术后2h内发病者与术后2h后发病者房颤、卒中史、糖尿病史、心脏瓣膜病史、PCI史、吸烟情况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植入支架数、冠脉病变血管、球囊扩张情况均无差异(P>0.05);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发生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术中肝素用量较大、术中使用比伐芦定比例较高(P<0.05)。7.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与术后2h后发病者相比,术中及术后2h内发病者冠脉血栓抽吸比例较高(P<0.05)。8.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术后病房舒张压、卒中舒张压较高(P<0.05)。两组间术前病房舒张压、术前手术室舒张压、术中舒张压、术后病房舒张压无显着差异(P>0.05)。9.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术后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比例大(P<0.05)。10.在一年随访期内,全因死亡7例,其中,因再发急性脑血管病死亡5例。大部分患者肢体活动逐渐恢复正常、言语清晰(60%)。结论1.PCI术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血管的发生率为0.22%,死亡率为7.4%,发生率低,死亡率较高。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受限、麻木无力及头痛。一年随访期内,病死率为31.3%。2.PCI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可能与抗栓药物的使用剂量、血压增高或大幅度降低有关。
郭佳宁[6](2021)在《中老年脑梗死急性期PSCI合并PSDS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心理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首次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中老年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 state,PSDS)的检出率及二者共存时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1.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45岁≤年龄≤80岁首次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家属或知情者均采用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nformant Questionnaire on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IQCODE)进行调查,目的在于排除脑卒中前已存在认知障碍者,共纳入113例。对纳入的所有患者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s,Mo CA)北京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他评17项版本进行整体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筛查评估,并根据2017年中国卒中学会及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中PSCI的诊断标准,2018年巴西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中国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实践指南》中PSDS的诊断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且无抑郁状态组(简称正常组)29例,卒中后认知障碍且无抑郁状态组(简称PSCI组)43例,卒中后抑郁状态且无认知障碍组(简称PSDS组)15例,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卒中后抑郁状态组(简称PSCI+PSDS组)26例。记录所有入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自然情况、相关疾病、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Hachinski缺血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ale,HIS)、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华山版、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test,DST)、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igit symbol modalities test,DSMT)、波士顿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BNT)中文版、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复制交叉五边形、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y Scale,HAMA)他评14项版本、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等神经心理学量表的评估。2.统计纳入试验研究的PSCI患者、PSDS患者及PSCI+PSDS患者的检出率;3.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正常组、PSCI组、PSCI+PSDS组在以下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1)自然情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2)生化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3)相关疾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4)影像学检查:梗死灶数量、梗死部位、脑白质疏松及疏松程度;(5)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4.将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PSCI+PSDS组为因变量,探讨发生PSCI+PSDS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5.比较PSCI组与PSCI+PSDS组在以下神经心理学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1)认知功能:整体认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能力、语言功能、视空间能力;(2)焦虑状态及神经精神症状;(3)日常生活能力。6.分析PSCI+PSDS组Mo CA北京版评分与HAMD他评17项版本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1.检出率:PSCI患者的检出率为38.05%,PSDS患者的检出率为13.28%,PSCI+PSDS患者的检出率为23.01%。2.单因素分析结果:(1)正常组、PSCI组、PSCI+PSDS组之间的比较: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Hcy、LDL、Hb A1c、梗死灶数量、NIHSS评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HDL、梗死部位、脑白质疏松、脑白质疏松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2)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PSCI组与正常组比较:年龄、受教育程度、梗死灶数量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3),Hb A1c、梗死部位、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67);PSCI+PSDS组与正常组比较:年龄、Hcy、LDL、Hb A1c、NIHSS评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3),性别、HDL、梗死灶数量、脑白质疏松、脑白质疏松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67);PSCI+PSDS组与PSCI组比较:Hcy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3),性别、LDL、HDL、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67)。3.多因素分析结果:以发生PSCI+PSDS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Hcy、LDL、HDL、Hb A1c、脑白质疏松程度、梗死灶数量、NIHSS评分为自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中Hcy(OR=1.055,95%置信区间1.003-1.109)、NIHSS评分(OR=1.380,95%置信区间1.051-1.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PSCI+PSDS组与PSCI组神经心理学方面的比较,Mo CA北京版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倒背、DSMT、HAMA他评14项版本、NPI评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第三部分PSCI+PSDS组HAMD他评17项版本评分与Mo CA北京版评分呈负相关(r=-0.477,P<0.05)。结果:第一部分结论:1.首次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中老年患者,单纯PSCI的检出率为38.05%,PSCI总的检出率为61.06%;单纯PSDS的检出率为13.28%,PSDS总的检出率为36.29%;PSCI合并PSDS的检出率为23.01%。2.高龄、女性、Hcy升高、HLD降低、LDL升高、高Hb A1c、脑白质疏松、脑白质疏松严重、多发梗死(≥2)及NIHSS评分高可能是PSCI+PSDS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Hcy升高和NIHSS评分高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并且Hcy和NIHSS评分与其发生呈正相关。3.PSCI+PSDS的患者与单纯PSCI的患者相比,整体认知水平低,其中注意力和执行能力的损害更严重;精神行为症状及焦虑症状更严重;但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变化。4.PSCI+PSDS的患者认知水平越低,抑郁状态越严重。
田园[7](2020)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是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72h内出现的神经功能恶化,主要症状是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病情加重。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存在明显相关性。25-羟维生素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之一,最近研究表明,25-羟维生素D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25-羟维生素D3缺乏或不足可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以期为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目的比较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3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神经功能恶化组(n=42)和非神经功能恶化组(n=89)。收集所有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疾病史、NIHSS评分、血常规、实验室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全部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42例发生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占32.06%。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男性比例显着降低、年龄明显增高、糖尿病比例和冠心病比例明显增高、NIHSS评分显着增高、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减低,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吸烟比例、饮酒比例、高血压比例、高脂血症比例、白细胞计数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多因素校正后,筛选出25羟维生素D3水平、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田黎[8](2020)在《湘西龙山县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湘西龙山县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分析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尽早控制可干预因素,为优化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连续在龙山县人民医院神经科收集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并依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然后依据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17)评估其抑郁程度。通过对所有患者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功能(家庭关怀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疾病史(卒中类型、卒中病灶部位、卒中病灶数量、NIHSS评分)及相关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将所得数据采用SSPS 23.0软件描述分析,对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得出脑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共收集了龙山县人民医院神经科21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有13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抑郁组及非抑郁组人数分别为43和96人,湘西龙山县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0.9%,其中轻度抑郁28例(65.1%),中度抑郁11例(39.2%),重度抑郁4例(9.3%);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之间的年龄、文化水平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女性、离婚或丧偶、缺乏家庭关怀、多发病灶合并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卒中患者更易出现脑卒中后抑郁(P<0.05);两组在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病灶的部位及脑卒中类型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152,P=0.001)、单发病灶(OR=0.243,P=0.023)为其保护因素,高血压(OR=7.085,P=0.008)、神经功能缺损(OR=1.496,P=0.001)是脑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湘西龙山县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为30.9%,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一般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脑卒中后抑郁是多因素综合所致,女性、家庭关怀度低、离婚丧偶、多发病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更容易发生脑卒中后抑郁;高血压、女性、神经功能缺损及多发病灶是是脑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积极对其危险因素加以防治至关重要。
赵丽[9](2020)在《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潜在高危因素,为本病的预防提供依据;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从中医角度探讨本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疗区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6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医保类型、受教育程度)、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部位、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的信息。在患者发病后的14天±2天,给与HAMD测评,根据HAMD评分结果,将其分为PSD组和非PSD组,观察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医保类型、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部位与PSD的关系;观察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与PSD的关系。结果:1.对符合纳排标准的16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其中卒中后抑郁患者共81例,总发生率为48.5%。其中轻度卒中后抑郁患者有48例,发生率为59.3%;中度卒中后抑郁患者有24例,发生率为29.6%;重度卒中后抑郁患者有9例,发生率为11.1%;2.经单因素筛选发现,位于基底节区的急性脑卒中发病人数33例,抑郁发生12例,占36.4%;位于脑叶的急性脑卒中发病人数34例,抑郁发生9例,占26.5%;位于脑干的急性脑卒中发病人数27例,抑郁发生18例,占66.7%;位于丘脑的急性脑卒中发病人数30例,抑郁发生10例,占33.3%;多发病灶的急性脑卒中发病人数43例,抑郁发生32例,占74.4%,PSD组与非PSD组在卒中部位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与非PSD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医保类型、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病灶部位、高血压是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基底节区病灶为参照,丘脑病变的抑郁发生情况为参照病灶的3.297倍,多发病变的抑郁发生情况为参照病灶的5.521倍;合并高血压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风险是未合并高血压的7.077倍;4.对两组患者的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PSD组与非PSD组在内火证、气虚证、痰湿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风后内火证、气虚证、痰湿证与PS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且β>0,Exp>1)。中风病内火证积分高的患者发生PSD的可能性是积分低的患者的1.133倍,气虚证积分高的患者发生PSD的可能性是积分低患者的1.105倍,痰湿证积分高的患者发生PSD的可能性是积分低患者的1.077倍。结论:1.PSD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卒中部位是PSD的相关危险因素。2.PSD的发生与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内火证、气虚证、痰湿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出现抑郁。
张霜梅[10](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二、急性脑卒中病变性质部位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卒中病变性质部位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管内治疗进展 |
2.1.1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概况 |
2.1.2 静脉溶栓与血管内治疗 |
2.1.3 影响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因素 |
2.2 脑血流调节与脑血管病 |
2.2.1 脑血流调节的基本概况 |
2.2.2 脑血流调节的主要测量方式 |
2.2.3 脑血流调节对缺血性脑组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研究内容 |
3.1 第一部分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 |
3.1.1 材料及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3.2 第二部分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血流自动调节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
3.2.1 对象与研究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3.3 第三部分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探索 |
3.3.1 前言 |
3.3.2 对象与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3.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结论与创新 |
4.1 结论 |
4.2 特色与创新 |
第5章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急性中风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1 急性中风流行病学调查 |
2 急性中风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3 急性中风早期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
1 混合方法研究的概念 |
2 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 |
研究一 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中风循证证据再评价 |
1 背景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解释性序列混合方法研究 |
前言 |
研究二 横断面调查: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急性卒中醒脑静注射液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定性研究: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临床医师对急性卒中早期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认知和态度 |
1 方法 |
2 访谈提纲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四 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西医早期管理临床稽查 |
1 背景 |
2 稽查主题 |
3 稽查标准及内容 |
4 抽样与数据收集 |
5 结果 |
6 讨论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两侧腹部核心肌群收缩对称性的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 |
2.2 健康对照组 |
2.3 脑卒中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偏瘫患者) |
3.2 纳入标准(对照组) |
3.3 排除标准(偏瘫患者) |
3.4 排除标准(对照组) |
4 超声检查方法与募集能力指标 |
4.1 检测仪器与观察指标 |
4.2 检测肌肉 |
4.3 检测操作 |
4.4 检测动作 |
4.5 注意事项 |
5 统计学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资料比较 |
7.2 各组受试者肌骨超声结果 |
8 讨论 |
8.1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肌肉厚度的差异 |
8.2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收缩比例的差异 |
第二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工具 |
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3.2 肌骨超声检测 |
3.3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 |
3.4 Berg平衡量表 |
3.5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4 研究过程 |
4.1 资料收集 |
4.2 统计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姿势控制能力相关量表评分情况 |
5.3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情况 |
5.4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
5.5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6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5.7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8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6 分析与讨论 |
6.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
6.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6.3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现状 |
6.4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 |
6.5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现状 |
6.6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
6.7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 |
第三部分 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
2.3 针刺用品 |
2.4 研究方法 |
2.5 疗效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医学伦理问题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及脱落病例 |
4.2 基线比较 |
4.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课题设计分析 |
5.1.1 中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障碍的认识 |
5.1.2 康复医学对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
5.1.3 带脉穴选穴理论支持 |
5.1.4 针刺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安全性 |
5.1.5 腹部肌群测量动作的选择与依据 |
5.1.6 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5.1.7 量表的选择与依据 |
5.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5.2.1 基线情况分析 |
5.2.2 静息状态下腹部肌群厚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完成ADIM和 AC时腹肌收缩比例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5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6 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7 针刺带脉穴的安全深度分析 |
6 课题创新点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特点 |
5 诊断方法 |
6 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综合防治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延袭 |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二 拔罐辅助西药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类型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伦理审查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 |
3.1 严格筛选受试者 |
3.2 规范针刺、拔罐干预过程 |
3.3 依从性保证 |
3.4 盲法衡量和判断结果 |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5.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
5.3 临床疗效比较 |
5.4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选题依据 |
6.2 研究方案分析 |
6.3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6.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死亡率、病死率 |
2.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 |
3.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比较 |
4.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化检测指标比较 |
5.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6.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资料比较 |
7.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冠脉血栓抽吸比较.. |
8.两组不同时间舒张压比较 |
9.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术后抗栓治疗比较 |
10.治疗及随访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老年脑梗死急性期PSCI合并PSDS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心理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卒中后认知障碍及抑郁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分组 |
2.3 25羟维生素D3测量 |
2.4 一般资料的收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END组和非END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ACI 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
3.3 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论文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维生素 D 水平缺乏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参考文献 |
(8)湘西龙山县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诊断标准 |
3.方法 |
4.统计学分析 |
5.质量控制 |
二、结果 |
1.PSD发病率及临床特征 |
2.PSD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
3.PSD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 |
三、讨论 |
1.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 |
2.PSD发生的相关因素 |
3.治疗及预后 |
4.本研究的不足 |
四、结论 |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后抑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
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 |
文献综述二 |
卒中后抑郁的中医研究进展 |
研究方案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4 信息采集 |
5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
八、小结 |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
四、网状Meta证据图 |
五、网状Meta结果图 |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
三、局限性 |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急性脑卒中病变性质部位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变化研究[D]. 李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2]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D]. 田紫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D]. 刘传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米淑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D]. 王小婕.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中老年脑梗死急性期PSCI合并PSDS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心理学特征[D]. 郭佳宁.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D]. 田园.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8]湘西龙山县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D]. 田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的分析[D]. 赵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