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论文文献综述)
廖春华[1](2008)在《《三字经》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字经》作为我国旧时的一部优秀启蒙教育读本,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和重要的教育价值,因而从思想、文化和教材角度研究《三字经》的文章很多。但研究《三字经》语言文字的文章极少,专论更是一篇未见。本文拟从语言文字角度,对《三字经》的用字、句法、结构、修辞、用韵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藉以突出《三字经》通俗易懂,简洁生动、琅琅上口、易学易记的特点。希望能为更深入的认识《三字经》的写作目的、写作思想提供素材,为人们仿写“三字经”提供参考。《三字经》用字的特点有二。一是,常用字比率高。《三字经》共374句(以三字一读为一句),总字数1122字次,字种数528。与《新编常用汉字字典》相对照,常用字有490个,约占93%,非常用字38个,仅约占7%。按常理推断,古代《三字经》的常用字比率应该比现在更高。二是,字频度较高。《三字经》平均字频度约为2、13次每字,与类似的《百家姓》《千字文》相比,字频度较高,且许多重复的字是一字(形)多义。这样既降低儿童掌握《三字经》的难度,又与记忆遗忘规律相应,有利于巩固儿童对这些文字特别是对这些文字所承载的不同意义的学习和认识。《三字经》的句法特点有五:一是,《三字经》的三字“短”句。迄今为止,已知的终篇采用三字短句的名篇名作仅有《三字经》,那么《三字经》为何在长度众多句式中,单单选中三字句式,笔者以为原因有二:首先,三字一句,句式短小,节奏明快,句式整齐,便于读记;其次,三字一句,足以表意。二是,《三字经》三字句的“奇”数节奏。由于汉语没有复辅音,所以汉语极富节奏感,汉字是一方块一音节,如此音节的时间长度与文字的空间跨度相辐合,因此使得汉语汉字可以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完美的展现汉语的节奏之美。相对来说,偶数节奏整齐有力,而奇数节奏自然、和谐、明快。《三字经》作者匠心独具,采用自然、和谐、明快的三字奇数句,给读者以轻松、明快的阅读感受。三是,四句一意的句法结构。“四句一意”意为:四个三字句共同叙说一件完整的事或道理。这种句式在《三字经》中比比皆是。《三字经》共374句,属于“四句一意”的句子就有346句,约占93%。四是,事理相近,句式相近。“事理相近,句式相近”意为:讲述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事理时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句式。这种相同或相近句式的连续使用,特别便于阅读和记忆,对读者来说当然是一大幸事。五是,复句使用广泛,以致文章内容系统,逻辑严密。《三字经》严谨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篇章结构简明谨严,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警勉教学;二,段内结构井然,比如第二段,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字与名物相结合的说明方式,层次异常清晰,降低了读者学习的难度;三是,复句繁多,逻辑性强。《三字经》的修辞类型丰富,大多具有方便记忆的功能。比如对偶,《现代汉语》说:“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它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1。《三字经》的对偶较多,类型全面,数量较大,比例较高,特别利于记诵。《三字经》的引用类型有引事、引文,其中引事达38次,引文12次。引事引用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或历史大事,或生动地给人以深刻印象,或轻松地使读者获知历史大致轮廓。《三字经》引用的特点有二:一是引事典型,利于记忆;二是文字简洁,便于记忆。《三字经》的反复共有10处,涉及34大句,136小句。反复的形式和内容灵活多样,但反复的字词在各句中的位置几乎完全相同,反复的字词在各句中所作的句子成分更是完全一致,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得《三字经》的反复不仅具有一般的内容强调功能,也具有强化记忆的作用。比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不学”都作上下句的前一句叙述句的状语和谓语,前后同位重复,非常利于读者的学习和记忆。此外,《三字经》的排比、对比、反问、顶针和类比都有提高表达效果,降低记忆难度的作用。《三字经》还具有非常突出的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源于句子结构和音韵两个方面,但主要是后者。通过以现代、近代、近古、中古音为依据对《三字经》的用韵情况的分析,笔者发现:以普通话语感为依据的《三字经》的用韵,上口率约为94%;以明清十三辙为依据的《三字经》用韵,上口率约为95%;以近古平水韵为依据的《三字经》用韵,上口率约为99%;以中古《广韵》为标准,《三字经》上口率也约为99%。由此可见,由古及今,《三字经》都属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之作。
冒继承[2](2010)在《《三字经》(节选)》文中研究指明【原文】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注释】1.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叶宝琪[3](2020)在《《三字经》教学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字经》是古代语文启蒙的识字教材以及国学启蒙的经典读本,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以及塑造民族精神的价值。近些年来,很多小学非常重视《三字经》的教学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或作为课外教材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当前《三字经》还未成为国家课程,虽然部编教材中选编了相关内容,但量少且不完整,很多教师缺乏对《三字经》的深入解读并且教学次数不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认识《三字经》及其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三字经》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以《三字经》教学为研究方向展开个案研究,以此为教师之后进行《三字经》教学乃至传统文化教学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了四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访谈法、观察法,了解他们关于《三字经》教学的认识、看法以及观察他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并且借鉴《三字经》教学的理论基础的要求,从中发现他们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之处,进而为小学语文教师今后进行《三字经》的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借鉴及实践上的方案和建议。基于对四位教师的访谈和观察情况,本研究发现他们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师对《三字经》教学定位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第二,教师在《三字经》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缺乏全面性,对于目标的分学段定位缺乏具体设想;第三,教师选取《三字经》教学内容的依据较单一,目的较随意、具有主观性且对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设计不够丰富与深入;第四,教师在选择《三字经》的教学方法上较单一,无针对性,灵活性,缺乏启发教学且对于教学方法的排列组合缺乏设计。本研究进一步结合教师在《三字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结合教育部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意见、语文课程标准中相关要求、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内容从转变教学认识、定位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提出教师进行《三字经》教学的优化策略。
刘爱华[4](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李卓林[5](2012)在《《三字经》研究》文中认为《三字经》是我国传统蒙学的代表,它的原作者问题一直是一个学术之谜。本文采取文献考证的方法,对此问题作出新的推测。同时,通过文献的搜集,进一步梳理《三字经》的版本系统,并对《三字经》传播的价值所在给予重新解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考察《三字经》作者与成书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应麟、区适子等人的相关史料作了进一步的收集与分析,认为王应麟是被托名作《三字经》的,事实上《三字经》是区适子在宋末元初草创,而后经过他人进一步增补,于元朝中后期定稿的。第二章,梳理《三字经》的各类版本。《三字经》的原本早已失传,现存的各类《三字经》版本主要是经后人注释、增订、仿作之后而留下的本子,但早期的注释本,被学界公认为最接近《三字经》原貌。本文将《三字经》版本归类为注释本、增订本、仿作本三类,分别例举了较有代表性的版本进行分析介绍。第三章,探讨《三字经》传播的状况和原因。本文从《三字经》传播的状况入手,详细介绍了《三字经》在国内的流传情况,认为《三字经》之所以能够广为传播,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一是其文本内容实用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二是其编排体制独特,适于启蒙教学。
谭敏捷[6](2014)在《宋代蒙学教材的当代德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现代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是以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为文化渊源,蒙学教材在中国古代奉行传统的“启蒙养正”的宗旨,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载体与世俗化形式。宋代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发展的高峰时期,承前启后,在继承前人编写蒙学教材的经验基础上,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宋代蒙学教育正是通过这些蒙学教材为载体,为儿童知识的汲取、智慧的增长、言行的规范及道德的强化等打下了坚实基础,使道德观念发展成为根深蒂固的优良文化传统。所以深入研究宋代蒙学教材的德育特点,分析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宜的德育内容,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借古鉴今,对现代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论文总有五个部分:前言部分,介绍本论文的选题原因,相关概念界定,已有研究综述及概括性的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即具体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整理,对宋代蒙学教材有初步认识,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从不同角度分析宋代蒙学教材兴盛发展的基础,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儿童适宜性,并简述宋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第二部分,本文的重点。从教材分析的三个维度入手,分别从教材的编写特点,内容及价值观三个角度,分析宋代蒙学教材的德育特点及与现代社会相适宜的德育价值观。其中德育特点分析的重点是教材中所包涵的与现代德育相契合的内容及教材编写的特点。第三部分,探讨宋代蒙学教材的当代德育价值,从当前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宋代蒙学教材中与当代社会契合的德育内容,倡导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与当代德育创造性的结合,对当代学校德育提供内容上的启示。论文结语部分,强调重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优秀成分的重要性及当代价值,同时指出宋代蒙学教材毕竟是历史产物,具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里面必定会包含一些不符合现代德育的内容。对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扬弃,不可盲目崇拜。
周荣[7](2007)在《《三字经》译本的阐释学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对《三字经》的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三字经》,其国内外的影响地位,以及不同的译本,其中翟理斯的和J.Lau的译本是本文进行比较的研究的重点。接着文章引入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阐释学。文章讲到阐释学在国内、国外的发展与研究,并从各个角度展示出其理论背景,为做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三字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其文字简练,三字成韵,朗朗上口,同时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掌握《三字经》的真实含义对于继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字经》有多个英文译本,翻译质量各有千秋。本文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为理论基础,对《三字经》的两个英文译本,即翟理斯1910年的译本和黄桥网上发表的版权属于J.Lau的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传统阐释学起源于对圣经的解释,伽达默尔将其发展为系统的现代哲学阐释学,他的“历史解读”、“前见”和“视界融合”等概念对翻译研究意义非常重大。这些理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是译者和作者、译者和文本,以及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如此以来,文本不同层次的意思就会被挖掘出来,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在伽达默尔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就这两个译本在何种程度上接近原文意思,以及两者如何保存原文特色,本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的来说,J.Lau的译文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更甚于翟理斯的译文,理由有二:首先,J.Lau和作者享有更多共同的视界;其次,比起较早的译者翟理斯,J.Lau有更多的参考文献与相关的研究资料。然而翟理斯所做的翻译对现在《三字经》的再译也有不容忽视的贡献。本文认为,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会产生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我们不能单纯以好坏对其进行评价。译者必须要开阔自身视界,消除负面前见,才能挖掘出文本真实含义,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最大限度的视界融合。
一叶[8](2014)在《古人读书美谈》文中指出诗圣杜甫有名句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学有所成者无不是经历过十年寒窗苦读的,有些古人还把刻苦读书的精神贯穿了生命始终,不禁让我们今人肃然起敬。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朝历代都不乏出身寒微,但却能发奋苦读,终有所成者。《三字经》中说:"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负薪挂角,指的是汉朝朱买
韩扑[9](2014)在《《三字经》里的襄平李姓威震天下》文中研究说明多少代人以来,"三百千"乃是中国小孩们发蒙启智的最基本用书。近年作为国学新重镇的辽宁,传统蒙学读物的普及率也在全国领先。不过,孩子们在看《百家姓》时,多少有些遗憾:好几百个大姓小姓,咋没有几个姓的郡望在辽宁呢?这个得怨《百家姓》成书的时代。该书粗成于宋初,写书的是钱塘人,那时的东北地区还远远不在着者的视野之内。那么,中古时期咱辽东地区就是蛮荒一片、人们都没名没姓吗?错!从汉末起,咱辽东就是个出军事干部的地方。从后燕到唐朝,襄平(今辽
乐燎原[10](2014)在《修炼多从苦处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谈及有关勤学苦读的中华文史典故,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故事可谓数不胜数。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云:"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简短的三十六个字中,就记载着六个古人勤学苦读的典故,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读书治学,唯有勤奋苦读,绝无捷径可走。宋代诗人陆游在《寒夜读书》一诗中说:"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诗句中的"韦编屡绝",通常写作"韦编三绝",用来形容读书勤奋,精研细读。韦,是指熟牛皮;韦编,是指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成册。"韦编三绝"这个典故出自汉代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
二、《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论文提纲范文)
(1)《三字经》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2 《三字经》的版本 |
3 《三字经》的内容、写作目的与特点概说 |
3.1 《三字经》的内容和性质 |
3.2《三字经》的目标读者与形式特点 |
4 《三字经》的用字特点 |
4.1 《三字经》的用字情况统计 |
4.2 《三字经》用字特点 |
4.2.1 常用字比率高 |
4.2.2 字频度较高 |
5 《三字经》的句法 |
5.1 《三字经》“短”句 |
5.2 《三字经》三字句的节奏 |
5.2.1 《三字经》的三字“短”节奏 |
5.2.2 《三字经》的奇数节奏 |
5.3 四句一意 |
5.4 事理相近,句式相近 |
5.5 三字经的复句 |
6 《三字经》的结构 |
6.1 整体结构谨严 |
6.2 段落层次井然 |
6.3 句内逻辑严密 |
7 《三字经》的修辞及其作用 |
7.1 对偶 |
7.2 引用 |
7.3 反复 |
7.4 排比 |
7.5 对比 |
7.6 顶针 |
7.7 反问 |
7.8 类比 |
7.9 修辞作用小结 |
8《三字经》的音韵 |
8.1 引言 |
8.2 《三字经》的现、近代音韵统计及分析 |
8.2.1 以普通话语感为依据的《三字经》的用韵统计及分析 |
8.2.2 以明清十三辙为标准的《三字经》用韵统计与分析 |
8.3 《三字经》的近古音韵统计及分析 |
8.4 《三字经》的中古音韵统计及分析 |
8.4.1 以中古音系为依据的《三字经》用韵统计 |
8.4.2 《三字经》中古音韵分析 |
8.5 《三字经》音韵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致谢 |
(2)《三字经》(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1. 头悬梁, 锥刺股。彼不教, 自勤苦。 |
2. 如囊萤, 如映雪。家虽贫, 学不辍。 |
3. 如负薪, 如挂角。身虽劳, 犹苦卓。 |
4. 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 读书籍。 |
5. 彼既老, 犹悔迟。尔小生, 宜早思。 |
(3)《三字经》教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新课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 |
1.1.2 《三字经》的重要价值 |
1.1.3 对当前小学中进行《三字经》教学的思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三字经》成书年代的研究 |
1.3.2 《三字经》启蒙教育功能的研究 |
1.3.3 《三字经》教材编写的研究 |
1.3.4 《三字经》教学的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蒙学 |
1.4.2 蒙学教材 |
1.4.3 《三字经》 |
1.5 研究过程 |
1.6 研究问题 |
2.《三字经》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结构教学理论 |
3 《三字经》教学的个案研究设计 |
3.1 个案研究方法 |
3.1.1 个案研究学校的选择 |
3.1.2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资料收集的方法 |
3.2.1 观察法 |
3.2.2 访谈法 |
3.3 个案研究框架 |
3.4 研究伦理的考虑 |
4 《三字经》教学的个案研究结果 |
4.1 教师对《三字经》的认识 |
4.1.1 对《三字经》特点的认识 |
4.1.2 对《三字经》价值的认识 |
4.2 教师对《三字经》教学的认识 |
4.2.1 对《三字经》教学的态度 |
4.2.2 对《三字经》教学定位的认识 |
4.2.3 对《三字经》教学意义的认识 |
4.2.4 对《三字经》教学实现学生发展的认识 |
4.3 教师进行《三字经》教学的实践过程 |
4.3.1 《三字经》教学目标定位情况 |
4.3.2 《三字经》教学内容选取情况 |
4.3.3 《三字经》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情况 |
4.3.4 《三字经》教学效果及评价情况 |
5 教师在《三字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5.1 教师在《三字经》及其教学的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
5.1.1 对《三字经》价值的认识较为局限 |
5.1.2 对《三字经》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
5.1.3 对《三字经》教学定位的认识较为局限 |
5.2 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存在的问题 |
5.2.1 目标定位缺乏全面性 |
5.2.2 目标分学段定位缺乏具体设想 |
5.3 教师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存在的问题 |
5.3.1 教材内容缺乏取舍和调整 |
5.3.2 教学内容选取依据较单一,目的较随意、主观 |
5.3.3 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设计不够充实、丰富 |
5.4 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
5.4.1 方法较单一,缺乏启发性教学 |
5.4.2 方法缺乏针对性、灵活性 |
5.4.3 方法的组合排列缺乏设计,教学过程呈现模式化 |
6 小学《三字经》教学的优化策略 |
6.1 《三字经》教学认识上的优化策略 |
6.1.1 客观、辩证地看待《三字经》的价值 |
6.1.2 多角度地认识《三字经》教学的意义 |
6.1.3 重视《三字经》乃至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 |
6.1.4 基于传统文化教学的要求来定位《三字经》的教学 |
6.2 《三字经》教学目标定位上的优化策略 |
6.2.1 目标注重全面性,兼顾智力启蒙和品格塑造两方面 |
6.2.2 目标注重分学段定位,有序推进《三字经》教学 |
6.3 教学内容选取上的优化策略 |
6.3.1 传统结合现实,辩证解读和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
6.3.2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整合、设计 |
6.4 教学方法选择上的优化策略 |
6.4.1 方法选择呈现多样性,注重启发式教学 |
6.4.2 方法选择有针对性,注重方法间的优化组合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字经》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2 小学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答辩委员签字页 |
致谢 |
(4)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
一、经义类教材 |
二、律政类教材 |
三、礼制类教材 |
四、告诫类教材 |
五、文体类教材 |
六、军事类教材 |
七、科技类教材 |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5)《三字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一章 《三字经》的作者与成书 |
第一节 王应麟与《三字经》 |
第二节 区适子与《三字经》 |
第三节 《三字经》成书判词 |
第二章 《三字经》的版本 |
第一节 《三字经》的注释本 |
第二节 《三字经》的增订本 |
第三节 《三字经》的仿作本 |
第三章 《三字经》的传播 |
第一节 《三字经》的传播状况 |
第二节 《三字经》的传播价值 |
第三节 《三字经》的传播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三字经》书目稿 |
《三字经》古籍版本书影 |
后记 |
(6)宋代蒙学教材的当代德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关于蒙学教材相关研究的综述 |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宋代蒙学教材的基础 |
(一) 繁荣发展的宋代蒙学教材 |
(二) 宋代蒙学教材空前发展的基础 |
1. “蒙以养正”的教育主张 |
2. “及早施教”的心理学基础 |
3. “长幼有序”的伦理基础 |
4. “重文抑武”的文教政策 |
5. 诸多儒学大师积极投身蒙学教育的实践基础 |
(三) 宋代蒙学教材的类型 |
二、宋代蒙学教材的德育价值体现 |
(一) 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蒙学教材简介 |
1. 《三字经》 |
2. 《小学》 |
3. 《童蒙须知》 |
(二) 宋代蒙学教材的编写特点 |
1. 统一性与综合性的结合,可以“一本多用” |
2. 利用汉字特性,教材多样,形式丰富多彩 |
3. 注重心理特征,新颖有趣 |
4. 秉承“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性与伦理性相统一 |
5. 流行“语录体”,口语化,自然朴素 |
(三) 宋代蒙学教材传承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 |
1. 强调立志与积习并行 |
2. 强调学思结合与尊师重道 |
3. 立足生活与规范行为 |
4. 修身养性与塑造人格 |
5. 事理结合与榜样教育 |
(四) 宋代蒙学教材蕴涵的与当代社会相契合的德育价值观 |
1. “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则 |
2. 以“仁”为中心的传统道德规范 |
3. “德行为先”的道德评价观 |
三、宋代蒙学教材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借鉴意义 |
(一) 当代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
1. 过分强调外在的制度规范约束,忽视了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
2. 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灌输,忽视品质形成过程中知行的转化 |
3. 德育流于形式教育,轻效果,忽视学生的现实意愿和内在需求 |
4. 改革后的思想品德课程尚未走出“直接道德教学”的困境 |
(二) 宋代蒙学教材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启示 |
1. 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认识与理解 |
2. 重视学生道德自我修养,注重立志、自省、积习的统一 |
3. 注重学校德育教材的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着作类 |
2. 硕博论文类 |
3. 期刊类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后记 |
(7)《三字经》译本的阐释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The Motive of the Thesis |
0.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0.3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One A Review of 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 |
1.1 The Writer and the Content of 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 |
1.2 The Position of 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 at Home |
1.3 The Position of 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 Abroad |
1.4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 |
Chapter Two Hermeneu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y |
2.1 Hermeneutics |
2.1.1 Classical Hermeneutics |
2.1.2 Modem Hermeneutics |
2.1.3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
2.1.4 Hermeneutics in China |
2.2 Translation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
2.2.1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
2.2.2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ranslation |
2.2.2.1 Gadamer's Prejudice and Translation |
2.2.2.2 Gadamer's Historicality and Translation |
2.2.2.3 Gadamer's Fusion of Horizons and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s of 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 Compa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
3.1 Linguistic Differences |
3.2 Cultural Differences |
3.3 Two Fusions of Horizons Between the Translator,the Author and the Target Reader |
3.3.1.The Fusion of the Translator's Horizon with that of the Author |
3.3.2 The Newly-acquired Fusion with that of the Target Reader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10)修炼多从苦处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四、《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字经》语言研究[D]. 廖春华. 重庆师范大学, 2008(01)
- [2]《三字经》(节选)[J]. 冒继承. 阅读, 2010(Z2)
- [3]《三字经》教学的个案研究[D]. 叶宝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三字经》研究[D]. 李卓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宋代蒙学教材的当代德育价值研究[D]. 谭敏捷. 西南大学, 2014(10)
- [7]《三字经》译本的阐释学对比研究[D]. 周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07(11)
- [8]古人读书美谈[J]. 一叶. 水利天地, 2014(11)
- [9]《三字经》里的襄平李姓威震天下[J]. 韩扑. 今日辽宁, 2014(08)
- [10]修炼多从苦处来[J]. 乐燎原. 当代学生, 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