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风型内燃机车应急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任相[1](2021)在《电传动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如今随着电力机车的发展,内燃机车已经濒临淘汰的边缘,但是由于自备能源的特点,使其在铁路运输中存在一定价值,目前,运行的内燃机车数量为六千余量。电传动系统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内燃机车安全平稳的运行,内燃机车电传动系统包括主发励磁控制和辅发励磁控制两部分。本课题所研究的DF4和DF7型内燃机车生产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在主要用于调车机车和小运转机车,受限于当时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导致机车故障率高,不能满足人们要求,而如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因此采用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对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很有必要,使机车运行更加平稳和安全。本课题主要对内燃机车柴油发电机组和辅发励磁蓄电池充电电路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内燃机车作为铁路运输牵引动力来源,因此需要对内燃机车牵引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内燃机车能量流动和采用柴油机直驱的内燃机车牵引特性,引出直驱内燃机车牵引特性不满足内燃机车牵引特性,因此内燃机车必须采用传动装置。本课题研究对象是DF4和DF7系列内燃机车所采用的电力传动装置为交-直流传动,然后对电力传动结构采用的型号和参数进行介绍。最后建立内燃机车电机的数学模型,为后面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基础。(2)针对电传动内燃机车在负载发生扰动下,转速会发生波动,致使柴油机功率与牵引发电机功率不匹配,导致机车运行不平稳。本文提出BP神经网络预测进行内燃机车转速控制,并对内燃机车调速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以及对目前内燃机车调速系统所采用的控制算法进行分析。最后对BP神经网络预测的内燃机车转速控制系统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对目前所采用的经典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证明,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内燃机机车调速系统控制性能好,同时针对负载突变时响应快、超调量小和调整时间短。(3)完成内燃机车调速系统设计和改进后,需要对内燃机车励磁调节器进行设计。首先对恒功率励磁原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工作原理提出恒功率励磁控制策略,并对励磁调节系统进行数学建模。针对内燃机车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设计出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励磁调节器,同时搭建内燃机车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提出的模糊自适应PID励磁调节器对内燃机车恒功率励磁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同时使主发电机的输出端电压更加稳定。(4)针对内燃机车在辅发蓄电池充电中,蓄电池电量耗尽时进行充电导致充电电流过大现象,对内燃机车辅发励磁充电电路原理进行分析。结合Buck电路的特点设计出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并对控制算法改进为电压电流双环PI控制。通过对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以及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可以将蓄电池充电电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王进[2](2021)在《中车CDD5B内燃机车冷却水系统故障分析及应急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生产实际,针对为适应肯尼亚气候及运输环境而改进生产的中车CDD5B内燃机车冷却水系统原理进行阐述,特别是对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消防冷却水系统故障提供了解决思路。
许人华,姚国胜[3](2021)在《关于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及其柴油机发展问题的研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内燃机车独特优势、中国铁路路内和路外市场需求的全面分析研究,认为内燃机车在中国铁路仍然有较好的、长远的发展前景。中国铁路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交流传动、中小功率、高可靠性、节能环保、产品平台、知识产权"6个关键词。建议中国铁路部门采取一些扶持措施帮助内燃机车企业克服当前的困难、促进内燃机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研讨了内燃机车最核心部件——柴油机的发展问题,认为中国铁路部门应坚持发展中速柴油机的技术政策不动摇,采取"择优扶强"政策重点扶持少数几种节能环保柴油机的发展,鼓励和支持柴油机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
杜永强[4](2020)在《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HXN3B型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是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根据原铁道部科技研究计划而研制的新一代调车内燃机车,填补了我国在大功率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领域的空白。机车装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EM2000微机控制系统,具有自动黏着控制、自动切除故障部件等先进功能,广泛应用于HXN3系列客、货运内燃机车。目前,第一批次HXN3B型内燃机车已投入运用近6年时间,按铁路总公司检修技术规程规定需要进入高级修程。本课题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通过深入研究微机控制系统的特性,结合现场调研收集到的机车运用需求,探索机车在进行高级修程时的微机控制系统功能和控制策略的优化升级方案,以求在高级修程中对微机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提升,本课题主要研究的优化项点如下:(1)通过修改机车FIRE显示屏控制软件以及加装以太网通讯线缆,增加机车微机控制系统与CMD系统LDP主机的通信功能,进而实现机车用户通过CMD系统地面客户端可以实时接收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数据的需求。(2)通过修改机车FIRE显示屏和电喷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实现CAN通信网络数据的自动修正。在保留原有牵引工况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用于小型编组场的编组场牵引模式功能,提升机车多环境运用适用性。(3)通过重新选取微机控制系统的开关量输出信号、变更控制信号线缆接线位置和增加少量部件,优化机车电子燃油泵、除尘风机以及空调机组的控制策略,提升部件可靠性和乘务员舒适度。在完成HXN3B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后,通过地面测试与装车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确实优化了HXN3B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控制策略,实现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性能的技术提升目标。同时,该优化设计方案也可为其它HXN3系列内燃机车在高级修程中的技术提升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赵杨杰[5](2020)在《HXN5内燃机车电机对机车信号干扰防护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青藏铁路及既有线的持续运营,内燃机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鉴于内燃机车上微电子器件的弱电设备广泛使用,强电与弱电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开始引起铁路工作者和学者的注意。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可能对机车信号形成严重干扰,引起接收线圈接收的码型严重畸变,甚至出现其它码型特征,导致机车信号突变和译码错误,从而引发制动降低运行效率,甚至由于信号升级带来安全隐患。本文以此类故障案例为背景,对机车牵引电机的交变磁场以及对外干扰展开研究,结合铁路现场实际案例分析机车信号车载系统受干扰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保障机车信号解码译码的准确性。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机车牵引电机对机车信号接收线圈的干扰分析。从机车结构原理出发,介绍机车传动系统以及牵引电机形成干扰原因;围绕电磁骚扰三要素,分析典型牵引电机对机车信号接收线圈的干扰及其耦合关系。(2)三相异步电机的状态分析和仿真分析。概述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状况,电机绕组的磁势以及产生感应电流和磁场的关系;基于有限元理论以Maxwell方程组为基础搭建牵引电机仿真模型,研究牵引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磁场干扰强度。(3)机车信号受干扰定量研究。以现场实际应用的交流计数轨道电路为例,对轨道电路的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通过ANSYS仿真平台,研究机车信号接收三种不同信号时的波形;对比铁路现场数据,得出机车信号受干扰原因。(4)机车信号干扰抑制措施分析。以电磁干扰常用的抑制技术为基础,采用主动屏蔽的方式抑制牵引电机对机车信号的电磁干扰;通过ANSYS仿真分析,得出抑制效果。图54幅,表12个,参考文献51篇。
董成[6](2020)在《基于作业预算的A铁路机务段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和市场对铁路会计信息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改善路局各站段会计工作模式粗放,预算指标不统一,业务财务预算“两张皮”的现状,国铁集团自2019年开始,全面推进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各局站段的预算指标体系的再构建进行讨论,并开始架构财务共享平台辅助会计工作的开展。然而,全国各铁路站段职能分工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在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上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基于此,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如何为铁路基层站段构建以作业预算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体系。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在政策层面上,本文的研究基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各集团公司对于预算方法改革的迫切需要以及铁路市场化后管理会计工作科学化的需求;在现实意义上,铁路各局各站段在预算管理上缺乏统一性、规范性的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影响铁路预算编制的准确度,铁路行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理论层面上,在我国众多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深化业财融合的预算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能够为在作业预算管理框架的构建和预算体系优化方面提供参考价值。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和作业预算的理论分析,结合对A机务段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流程优化设计。在预算编制上,本文并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方法,对A铁路机务段的业务作业进行分解,并分配作业中心,以便更好地分析实际作业动因,从而更精确地分配预算额,编制A段作业预算。在对预算执行的改进上,本文首先采用差异预算的方法发现预算差异产生原因,然后通过引入铁路财务共享平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障预算指标的顺利实施。在预算考核层面,本文通过重新构建预算考评指标,优化考核组织流程,改进预算考核工作。通过本文的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从整体来看,为A机务段的作业预算管理提供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流程的完整优化方案;在预算编制上,实现业财融合,形成以业务预算为中心的作业预算编制体系。在预算执行的方面,通过差异分析法和财务共享实现预算差异实时分析把控。在预算考核层面,本文通过改进考评指标与考评方法,使铁路站段的预算考评更加规范。
邱铁鑫[7](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孟贺[8](2019)在《调车机车智能化风源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风源系统作为机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机车制动系统、辅助用风系统及车辆提供符合规定压力的、高质量压缩空气。其可靠性是机车正常运用的重要基础,供风能力是影响机车性能和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调车机车主要应用于编组站和地方厂矿工作环境恶劣,运用工况复杂。现有调车机车风源系统无法监测调车机车用风情况及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压缩机润滑油乳化、部件维修不及时等情况多发。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极大地提升调车机车的可用性。因此,调车机车智能化风源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设计一套适应调车机车运用工况的智能化风源系统,可实现监测风源系统各部件工作状态,控制空气压缩机自动启停、风源净化装置与压缩机协同工作与自动排污、风源控制主机与机车控制系统的实时通讯等功能。通过机车最大用风量计算完成了压缩机等主要部件的选型工作;明确系统监测项点完成相应硬件设计实现系统主要参数的采集、监控功能;设计连续运转装置的控制策略,开发“调车模式”功能解决了润滑油乳化问题,适应了调车机车为长大列车充风工况。采用此设计方案可以初步实现调车机车风源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实际运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根据调车机车工况变化做出合理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徐刚[9](2019)在《内燃机车静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法——以冶金企业东风10D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东风10D型内燃机车现为我公司常用的厂内小运转机车,其整车质量以及各性能指标适合冶金铁路运输企业生产需求,但其部位部件故障也有其特性,比如静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经过经验总结做如下分析和解决:东风10D型内燃机车冷却风扇的驱动采用液压传动技术,即静液压传动装置,又称为静液压传动系统。在此装置中,通过与液压马达并联的温度控制阀的节流调速原理,调节温度控制阀节流口的旁泄液压油流量来控制实际进入液压马达的工作介质的流量,从而实现冷却风扇转速的无级自动控制,保证柴油机润滑油和冷却水工作在正常温度要求的范围内。这种装置不仅降低了冷却风扇的功率消耗,同时也提高了柴油机的经济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杨卫[10](2019)在《东风4B内燃机车柴油机运转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文中研究表明东风4B型内燃机车在一些特殊的铁路客、货运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安全运行更是关系着运输任务能否完成的最直接因素。本文以东风4B型机车在运行中已经发生过的或可能发生的故障,从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等方面加以分析,提出内燃机车柴油机的保养主要方法。以便相关维护人员能够及时识别柴油机故障的先兆,并采取措施。
二、东风型内燃机车应急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风型内燃机车应急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电传动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内燃机车电力传动方式发展 |
1.2.1 直-直流电力传动 |
1.2.2 交-直流电力传动 |
1.2.3 交-交流电力传动 |
1.3 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内燃机车牵引性能分析及电力传动结构数学建模 |
2.1 内燃机车牵引特性分析 |
2.2 内燃机车电力传动结构 |
2.2.1 柴油机 |
2.2.2 主发电机 |
2.2.3 整流器 |
2.2.4 牵引电动机 |
2.2.5 启动发电机 |
2.3 内燃机车电机数学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3 内燃机车调速系统设计 |
3.1 调速系统原理和数学模型 |
3.1.1 调速系统原理 |
3.1.2 调速系统数学模型 |
3.2 调速控制器算法 |
3.3 调速控制器的算法改进 |
3.3.1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
3.3.2 BP神经网络算法 |
3.3.3 BP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算法 |
3.4 调速控制系统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内燃机车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设计 |
4.1 恒功率励磁原理 |
4.1.1 牵引发电机的理想外特性 |
4.1.2 牵引发电机的自然外特性 |
4.2 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 |
4.2.1 励磁控制系统作用 |
4.2.2 励磁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4.2.3 恒功率励磁控制策略及数学建模 |
4.3 恒功率励磁调节器的算法改进 |
4.3.1 模糊控制 |
4.3.2 模糊自适应PID励磁调节器设计 |
4.4 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内燃机车辅发励磁充电电路设计 |
5.1 充电电路控制及原理 |
5.1.1 PWM产生原理 |
5.1.2 充电电路原理 |
5.2 充电电路设计及改进 |
5.2.1 电路结构改进 |
5.2.2 改进电路结构理论推导 |
5.3 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系统建模 |
5.3.1 控制信号产生算法 |
5.3.2 软件控制流程 |
5.4 仿真实验 |
5.4.1 带Buck缓冲的辅助发电机励磁充电电路模型 |
5.4.2 仿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车CDD5B内燃机车冷却水系统故障分析及应急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CDD5B内燃机车结构与性能 |
2 CDD5B型内燃机车冷却水系统工作原理 |
2.1 冷却水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
2.2 膨胀水箱作用 |
2.3 机车辅助水箱作用 |
2.4 水箱加水操作 |
3 CDD5B内燃机车冷却水系统故障及原因分析 |
3.1 冷却水系统异常损耗 |
3.2 膨胀水箱涨水 |
3.2.1 冷却水气化产生气体。 |
3.2.2 外界空气进入冷却水系统 |
3.2.3 高压燃气进入冷却水系统 |
3.3 膨胀水箱自身故障 |
4 冷却水系统故障的处理措施 |
4.1 冷却水系统异常损耗的应急处理及改进办法 |
4.1.1 途中应急处理 |
4.1.2 回库后改进措施 |
4.2 气体进入冷却水系统的处理措施 |
4.2.1 外界空气进入冷却水系统的故障处理 |
4.2.2 燃气进入冷却水系统的故障处理 |
4.3 膨胀水箱故障的处理措施 |
5 结语 |
(3)关于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及其柴油机发展问题的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铁路内燃机车的市场前景 |
2 中国铁路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 |
3 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
4 中国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技术发展政策 |
4.1 中国铁路部门应坚持发展中速柴油机的技术政策不动摇 |
4.2 中国铁路部门应采取“择优扶强”政策重点扶持少数几种新型柴油机的发展 |
4.3 中国铁路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柴油机核心技术、关键部件自主研发 |
(1)燃油电子喷射系统特别是共轨式燃油电子喷射系统。 |
(2)高压比增压器。 |
(3)前、后处理装置。 |
5 结束语 |
(4)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
1.2.2 国内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场调研与系统特性研究 |
2.1 运用调研与用户需求 |
2.1.1 现场调研情况 |
2.1.2 用户需求 |
2.2 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 |
2.3 微机控制系统的构成 |
2.3.1 微机箱 |
2.3.2 FIRE显示屏 |
2.3.3 电源箱 |
2.3.4 控制回路 |
2.4 机车通信网络 |
2.4.1 CAN通信网络 |
2.4.2 以太网通信网络 |
2.5 牵引传动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增加功能 |
3.1 微机控制系统与CMD系统传输功能 |
3.1.1 设计背景 |
3.1.2 组网加装方案 |
3.1.3 通信数据的选择 |
3.1.4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
3.1.5 软件编写 |
3.1.6 自动校时功能 |
3.2 编组场模式功能 |
3.2.1 加装方案的选择 |
3.2.2 控制逻辑的设计 |
3.2.3 可行性验证与数据采集 |
3.2.4 变更电喷控制系统软件 |
3.2.5 变更显示屏软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案 |
4.1 电子燃油泵控制优化 |
4.1.1 电子燃油泵现有控制策略 |
4.1.2 电子燃油泵优化控制方案 |
4.1.3 电子燃油泵优化电路设计 |
4.2 除尘风机控制优化 |
4.2.1 除尘风机现有控制策略 |
4.2.2 除尘风机优化控制方案 |
4.2.3 除尘风机优化电路设计 |
4.3 空调机组控制优化 |
4.3.1 空调机组开启控制的优化设计 |
4.3.2 空调机组供电控制的优化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的试验与应用 |
5.1 FIRE显示屏测试试验 |
5.1.1 显示屏软硬件测试试验 |
5.1.2 显示屏CAN通信网络数据试验 |
5.1.3 显示屏以太网通信网络数据试验 |
5.1.4 显示屏功能试验 |
5.2 微机控制系统与CMD系统通信试验 |
5.2.1 实时数据功能试验 |
5.2.2 显示屏数据信息功能试验 |
5.2.3 历史故障记录功能试验 |
5.2.4 时间自动校准试验 |
5.2.5 CMD系统数据测试 |
5.2.6 故障处置经验 |
5.3 编组场模式功能试验 |
5.3.1 切换工况模式菜单试验 |
5.3.2 柴油机功率试验 |
5.3.3 机车主发电机功率试验 |
5.3.4 机车超速提示测试 |
5.4 优化控制策略试验 |
5.4.1 电子燃油泵控制策略试验 |
5.4.2 除尘风机控制策略试验 |
5.4.3 空调机组控制策略试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HXN5内燃机车电机对机车信号干扰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和论文安排 |
2 HXN5内燃机车及电磁干扰 |
2.1 HXN5型内燃机车结构和原理概述 |
2.1.1 HXN5型内燃机车整体介绍 |
2.1.2 HXN5型内燃机车传动系统 |
2.2 机车信号系统电磁环境分析 |
2.2.1 铁路信号系统组成概述 |
2.2.2 铁路信号系统中的电磁干扰 |
2.3 HXN5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电磁干扰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相异步电机运行状态分析与仿真 |
3.1 三相异步电机基本结构 |
3.2 三相异步电机铁磁材料 |
3.3 三相异步电机主磁路饱和模型 |
3.4 有限元分析 |
3.5 有限元建模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4 机车信号受干扰机理分析 |
4.1 交流计数电码机车信号 |
4.2 机车信号接收线圈工作仿真分析 |
4.2.1 机车信号线圈接收轨道电路信号 |
4.2.2 机车信号线圈接收牵引电机交变磁场信号 |
4.2.3 机车信号线圈接收轨道电路信号和牵引电机交变磁场信号 |
4.3 机车信号接收线圈现场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机车电磁干扰抑制措施 |
5.1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
5.1.1 滤波技术 |
5.1.2 屏蔽技术 |
5.1.3 接地技术 |
5.2 机车干扰源的主动屏蔽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作业预算的A铁路机务段预算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 |
2.2 作业预算 |
2.3 铁路企业预算管理 |
2.4 文献述评 |
3.A机务段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3.1 铁路机务段业务概述 |
3.1.1 铁路机务段简介 |
3.1.2 铁路机务段职能 |
3.1.3 机务段主要业务及设施 |
3.2 A机务段简介 |
3.2.1 A机务段基本情况 |
3.2.2 A机务段主要业务 |
3.2.3 A机务段主要成本项目 |
3.2.4 A机务段战略目标 |
3.3 A机务段预算现状 |
3.3.1 A机务段预算管理现状 |
3.3.2 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
4.作业预算管理优化 |
4.1 预算管理的理论依据 |
4.1.1 全面预算 |
4.1.2 作业基础预算 |
4.2 优化总体思路 |
4.3 预算编制优化 |
4.3.1 预算编制改善建议 |
4.3.2 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预算编制 |
4.4 预算执行优化 |
4.4.1 改善预算执行方法 |
4.4.2 利用财务共享平台进行预算执行监控 |
4.5 预算考核优化 |
4.5.1 明确各成本作业中心 |
4.5.2 建立多维度预算考核指标 |
4.5.3 建立预算考评组织 |
4.6 预算改进效果分析——以中修作业中心为例 |
4.6.1 预算方法改进效果比较 |
4.6.2 作业预算的优点 |
5.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8)调车机车智能化风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机车风源系统现状 |
1.2.2 其他领域风源的智能化控制 |
1.2.3 风源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设置 |
2 系统的需求分析及部件功能要求 |
2.1 系统的功能概述 |
2.2 风源系统主要部件技术要求 |
2.2.1 风源控制主机 |
2.2.2 空气压缩机组 |
2.2.3 风源净化装置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3.1 方案概述 |
3.2 系统耗风量的计算 |
3.2.1 列车管路容积计算 |
3.2.2 压缩空气的换算容积 |
3.2.3 列车每分钟用风容积 |
3.2.4 压缩机组容积流量的校核 |
3.3 系统主机设计方案 |
3.3.1 主机硬件组成 |
3.3.2 信息采集与主要部件控制功能说明 |
3.4 主要部件的监控方案设计 |
3.4.1 空压机监控方案 |
3.4.2 风源净化装置监控方案设计 |
3.5 系统的工作模式 |
3.5.1 正常工作模式 |
3.5.2 强制启动模式 |
3.5.3 延时工作模式 |
3.6 连续运转装置方案介绍 |
3.6.1 连续运转装置原理图及安装位置 |
3.6.2 连续运转装置的工作原理 |
3.7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4.1 系统软件概述 |
4.2 系统控制逻辑架构 |
4.2.1 系统的总体框架 |
4.2.2 系统参数设置 |
4.2.3 系统自检功能设计 |
4.2.4 系统工作时间自动分配功能设计 |
4.3 故障预警功能设计 |
4.4 调车模式功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验证试验与实际应用 |
5.1 系统主机的安装验证 |
5.1.1 系统操作 |
5.1.2 数据的下载读取与分析 |
5.1.3 数据的记录 |
5.2 系统的验证试验 |
5.2.1 测试设备 |
5.2.2 系统性能试验方法 |
5.2.3 系统性能试验评定标准 |
5.2.4 系统试验结果 |
5.3 调车模式的验证试验 |
5.3.1 调车模式试验方法 |
5.3.2 调车模式试验评定标准 |
5.3.3 调车模式试验结果 |
5.4 连续运转功能验证试验 |
5.4.1 压缩机运转率线路情况记录 |
5.4.2 连续运转功能高温环境模拟试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内燃机车静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法——以冶金企业东风10D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静液压油泵故障 |
1.1 柱塞连杆组卡滞弯曲变形、断裂 |
1.2 静液压油泵泵油压力不足 |
2 温度控制阀故障 |
3 静液压油箱故障 |
3.1 油箱上、下喷嘴工作不良或脱落 |
3.2 静液压油箱磁性滤清器故障 |
4 静液压油热交换器故障 |
(10)东风4B内燃机车柴油机运转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东风4B内燃机车 |
1.1 东风4B内燃机概述 |
1.2 结构特征 |
2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
2.1 机油循环系统故障与处理 |
2.2 差示压力计反压差及处理 |
3 柴油机的保养措施 |
4 结语 |
四、东风型内燃机车应急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传动内燃机车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D]. 任相.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中车CDD5B内燃机车冷却水系统故障分析及应急处理[J]. 王进.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6)
- [3]关于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及其柴油机发展问题的研讨[J]. 许人华,姚国胜. 铁道机车与动车, 2021(01)
- [4]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杜永强.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HXN5内燃机车电机对机车信号干扰防护研究[D]. 赵杨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基于作业预算的A铁路机务段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董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调车机车智能化风源系统设计[D]. 孟贺.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内燃机车静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法——以冶金企业东风10D型为例[J]. 徐刚. 冶金与材料, 2019(05)
- [10]东风4B内燃机车柴油机运转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 杨卫. 长春大学学报,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