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字母组合th的读音(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点[1](2020)在《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拼读能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音教学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是经常被忽视的教学部分,自然拼读法是教授字母音形对应关系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发音规则和技能,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语音课堂中的使用具有研究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语音和音素意识具有指导意义。而将自然拼读法运用到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自然拼读教学时间不足、课本与自然拼读教材利用不合理、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为了探究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拼读能力的影响,本文以新疆S市W小学四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拼读法和英语词汇拼读能力为研究点,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对S市W小学四年级小学生进行词汇拼读能力前测、问卷调查,后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结合学校课本(外研社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所需掌握的单词系统地教授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实验,学期末进行与前测内容相对应的测试与问卷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问题:1.自然拼读法会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看词能读能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自然拼读法会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听音能写能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自然拼读法会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自然拼读法能够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看词能读、听音能写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并且能够提升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本研究总结了自然拼读法在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时获得的启示,并给出了可供教师参考的几点自然拼读教学策略:1.多种方式教学,增强语音学习趣味;2.结合已学词汇,构建完整知识结构;3.利用汉语拼音,语言迁移辅助记忆。
梁茂华[2](2014)在《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文字发展史是越南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古至今,越南曾经出现过三种文字:汉字、字喃和国语字。此外,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越南在某些领域还短暂使用过法文。前人在研究越南文字问题时,多单独关注字喃或国语字,鲜有学者从整体上对越南文字发展的轨迹做总体性的研究分析。这就造成了学界对越南文字发展历程的诸多重要问题,不能得出一个总体的认识。事实上,汉字、字喃和国语字是越南文字发展史中的三个阶段。它们的发展演变不仅有各自显着的特点,而且也体现了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及其发展的内部规律。将民族思想文化、民族意识、民族认同、跨民族文化交流等因素引入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结合,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和认识越南文字发展史。传疑时代,越南没有自己的文字。红河三角洲是古代越南文化的摇篮。从越南公布的考古材料来看,红河三角洲出现过较为丰富的刻画文,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若干状况。但它们不具备文字的性质和特性。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和使用长达两千余年,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本土文化。秦朝,汉字开始传入越南,成为越南民族历史上的第一种正式文字。秦至唐末是越南历史上的“郡县时代”。在这千余年中,汉字和中华文化在越南传播和使用与内地诸州郡县基本相同。历代从中原到越南的封建官吏、避难名士、僧侣、移民、戍卫将士等人员,为汉字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十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中后期,是越南的自主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越南历代封建王朝继续推崇汉字,积极推行文教事业。儒学和科举在越南的盛行,进一步扩大了汉字在越南传播和使用的范围。十九世纪中后期,越南逐步变成法国的殖民地。为了强化殖民统治,同化越南人,法国殖民者通过殖民政策逐步限制和废除汉字和科举制度。在此背景下,汉字在越南逐步走向衰落。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获得民族独立后,规定国语字成为国家的正式通用文字。至此,汉字在越南两千余年的通用文字地位被终结。字喃是历史上中越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产物。它脱胎于汉字,根据汉字六书中的假借、会意和形声法则,以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构字部件进行造字。字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越关系史密切相关。千年郡县时代,是字喃萌芽的阶段;十世纪中后期,越南脱离中国建立自主封建国家。国家的独立在客观上需要建立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字喃得到迅速发展,并于十三世纪走向成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汉字和字喃同时存在,各司其职。汉字是越南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文字,被尊为“圣贤之字”和“儒字”;字喃是越南的传统民族文字,被视为“不正之父”。字喃不仅在越南民族诗文创作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而且还是越南乡约、宗教和辞书的重要载体。字喃是越南民族文化试图挣脱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一种尝试,但由于主客观诸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获得成功。国语字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以拉丁字母记录越南语言的拼音文字,主要用于传播西方宗教。国语字的创制始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1651年,法国传教士罗德编撰的《越-葡-拉字典》问世,标志着国语字进入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此后两个多世纪,国语字不断发展和完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法国逐渐在越南确立了殖民统治地位。为了达到长期占领越南、同化越南土着的终极目的,法国殖民者废除汉字、推行国语字。越南民族志士和共产党人充分利用国语字易学易懂的优点,倡导、推广和普及国语字,宣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独立、抗法救国的革命思想。国语字成为越南战胜法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利器。国语字取代汉字成为越南的官方通用文字,是越南民族的自主选择,是越南文字发展规律的体现,与越南民族思想文化总体特征相符。
亓文婧[3](2019)在《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文中指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地处中原官话区的最东端,与官话两大次方言区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毗邻。不仅方言语音颇具特色,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本文以实地调查的46个点的方言资料为基础,并参照中原官话和山东其他方言的情况,辅以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共时描写和历时研究。本文共分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原官话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和分区。第二节总结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历史,并指出当前研究中的3点局限。第三节则重点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以及文中所用材料的来源。关于材料来源,文中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笔者2014年至2017年的所做的多次田野调查。第二章,声母研究。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声母概况,分析了本区声母的共性和差异,并从差异入手讨论声母的读音。第二节首先描述和分析了尖团音的读音情况,指出46点方言中只有8点尚存尖团之别,其余38点尖团音已合并。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本区精组音值的齿间化现象,认为精组齿间化的进程可能与知三章读为舌叶音相关。第三节介绍了今普通话读合口呼韵母前精组声母的演变情况,有14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呼读成t(?)y-t(?)y-cy-,13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三等咸山摄字(含少数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读tsu-tshu-su-,并讨论了形成这种读音的机制。第四节讨论了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其中有7点知二庄与知三章的读音二分,依据读音差异又可分为3种子类型,并结合近代韵书中分混情况和山东其他地区的方言读音,分析知庄章的历史层次。第五节的讨论重点在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问题上,依据实际读音将知系合口字分为3类,并结合整个中原官话的读音,从发音机制、文献材料和移民因素3个方面出发,得出东片区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的现象是自发演变的结论。第六节介绍了古日母字的读音情况,这一节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于止摄日母字的读音,有21点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读为(?),6点读为自成音节的(?),并利用语音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二者的语音特征和实际音值。第七节讨论了古影喻疑微的读音及其演变,通过参照近代韵书材料和其他方言读音,认为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读(?)音或γ音是语音逆向发展的结果。第三章,韵母研究。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韵母的概况,分析了本区韵母的共性和差异。第二节介绍了韵母的读音特点,分别讨论了中古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的读音、中古见系果摄一等字的韵母今读、非组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知系蟹止摄合口字、韵尾-m、双河集(牡丹区)深臻摄部分字读同曾梗通摄、宕江摄入声韵7个问题,通过总结官话韵书中的发展路径,并将其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读音作比对,得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阴声韵的历史层次。本章还着重在第三节对儿化和儿化韵现象进行了讨论,除了与普通话儿化韵相同的儿化形式外,本区还有9个方言点存在儿化变韵形式,7个方言点有儿化变韵的残留形式,对比整个山东地区的儿化变韵与演变,认为儿化变韵与幼儿型儿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分析儿化变韵现象衰退的原因。此外,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儿化还存在增音现象,通过语音实验的手段,确定了增音—齿龈闪音(?)的语音性质。本章还描写了东明焦园乡的子变韵现象,这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存在子变韵的方言点,根据其语音特点和历史地理特点,讨论了焦园乡子变韵的来源问题。第四章,声调研究。第一节分析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调型及分布特点,依据调型的差异,将本区声调分为北部型和南部型两个类型,北部型含37个方言点,其调型特点可以概况为:阴平-中升、阳平-高降、上声-高平、去声-降升;南部型含9个方言点,其调型特点可以概括为:阴平-降升、阳平-高平、上声-中升、去声-高降。除此之外,本区的部分方言点还存在嘎裂情况,本章以东平为例,结合实验语音的方法,观察了嘎裂声的语音特性。另外,文章还梳理了46点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归调情况,有部分清入字和次浊入的声调已经发生了变化,重新派入除阴平以外的三声。次浊入声字读为阴平的比例低于清入字,清入字读阴平的比例介于84.18%至93.75%之间,而次浊入声字中这一比例明显要低,介于35.9%至76.93%之间。第四节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滕州声调的变迁,通过praat测算了8位发音人的单字调读音,发现滕州单字调存在5个特点:三调类与四调类的并存、人际读音差异大、同一发音人的调类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变体、同一发音人前后发音不同、调值的细微差异是区别音位的标志之一。通过对比已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滕州单字调读音复杂的现状是外部扩散和内部演变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总结了影响滕州声调变迁的7点因素。此外,在本章中还讨论了连读变调和轻声前变调的情况,总结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连读变调的3种语音类型和轻声变调的4个特点。第五章,以微山方言的内部差异为例,讨论了行政区划、移民与方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微山方言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中心型、北市型、移民型,其中中心型、北市型的差异是历史上行政区划差异造成的,同一政区内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的一体化自然会促使方言的一体化,移民型是清咸丰年间菏泽黄河水患移民形成的,通过与迁出地方言、迁入地方言作对比,以移民方言特征的保留程度为分类条件,将移民方言分为3类,并总结出影响微山县菏泽移民方言演变的6点因素。文末还附有46点方言音系和46点方言字音对照表供参考和研究之用。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为:第一,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区46个点的比较全面的共时语音资料,其中不少点填补了以往调查的空白,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和整个中原官话区的研究以及山东方言的研究打下了更为扎实的资料基础。第二,运用音系分析、实验分析和历史比较等方法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声韵调及音变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和多角度的分析,揭示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的一些特点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深化了对该地区方音的研究。第三,新发现并分析了一些以往未见披露的方音现象。如东明西南部的“子变韵”、菏泽双河集存在的深臻摄读同曾梗摄,都是以前未见报道、且为山东省内目前仅见的方言现象。又如,对方言岛其内部差异的调查,为研究方言与地理、移民以及政区变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岳岚[4](2015)在《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形成了历史上西方人汉语学习的第二次高潮。以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为主的西方人为了各自的目的学习汉语,编写了类型多样、卷帙浩繁的汉语教材。本文以这些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占有较为完备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史学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这一时期西方人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总结他们汉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与特征,为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第一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概况。在这一百多年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00-1840年,初步探索期。教材数量少,编写水平有限,主要在翻译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写,语法教材以印欧语法为框架,对汉语特征认识存在不足,学习者以传教士为主。第二阶段,1841-1860年,快速发展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方言教材增加。除了传教士之外,商人、外交人员等学习者大量出现,相应地也出现了为不同学习者准备的教材。第三阶段,1861-1890年,日渐成熟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门进一步打开,方言教材进一步增多,北京官话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书面语教材应需而生。西方人有意识地采用安、奥林多夫教学法等进行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和汉语教学都走向成熟。第四阶段,1891-1911年,全面繁荣期。中西交流空前活跃,汉语教材类型更丰富,教材编写数量更多,结构体例更加成熟,各个语言要素结合更加自然,语法教材退出舞台。第二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西方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罗马注音的方式辅助汉语语音学习,这一时期西方人开始采用英语语音进行标记,创制了多个拼音系统,但是无论哪个系统都不能完全正确地表示汉语语音,真正的汉语语音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声调和送气音在西方语言中并不存在,也形成了西方人语音学习的难点,不过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声调和送气音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第三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法教学。西方人一方面在印欧语法的框架下进行汉语语法的分析,对汉语进行八大词类的划分:同时努力寻找和西方语法对应的汉语语法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关注汉语的特性,对汉语语法中的独特特征进行追寻,对中西语言共性中的个性语法现象也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西方人偏重教学语法,多采用翻译法、例证法、功能概念法和比较对照等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在语法学习中提倡多观察,还对语法学习中的难点给予特别关注。第四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和词汇教学。汉字是表意文字,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形成西方人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在汉字教学中,他们注重汉字部首及部件的学习,强调书写汉字的笔画、笔顺及练习方法。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西方人同样对汉语,特别是方言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写了双语对照词汇书和字典:语法教材侧重从构词法的角度对汉语词语进行分析:其他教材中词汇教学逐渐成为重要板块。另外,西方人注重具有汉语特色的四字词语、谚语、俗语等的学习。本文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进行了四个时期的纵向梳理,并从语音、语法、汉字、词汇等方面进行横向考察,使得我们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有了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晚清时期的汉语教材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编写体例日趋成熟,多采用中外合作的编写模式,并能结合自身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对汉语各要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值得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借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中西语言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语言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还保存了鲜活的近代汉语语料,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
吴平(THIRAGUN ARPHON)[5](2019)在《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傣文是傣族所使用的文字,西双版纳傣文主要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使用,是傣文体系中重要的一支。伊桑经书文是泰国东北部伊桑地区使用的文字,主要用于书写佛教经典。西双版纳老傣文和伊桑经书文同源于中南半岛的古孟文和兰那文,虽然分布在并不接壤的国家,但呈现出诸多形体上的共同性。但随着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各自具有明显的不同点。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为研究对象,对两者来源、特点、形体演变、拼写法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对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受其他语言文字的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的难点和局限;其次明确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的定义;最后综述两种文字的研究现状,对已有成果进行整理总结。第二章: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来源与特点的研究。首先对腓尼基文字、婆罗米字母、帕拉瓦文、古孟文和兰那文等相关文字进行简介。其次梳理出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是由婆罗米文演变而来,婆罗米文、帕拉瓦文、孟文、兰那文对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的创立都有较大的影响,几种文字间的发展关系可以概括为:印度文字→婆罗米文→帕拉瓦文→(高棉文→泰文)孟文→兰那文(→伊桑经书文)→西双版纳傣文先描述相关文字的古孟文、兰那文辅音、元音、声调、数字和其他符号的形体,最后分别归纳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的特点。第三章: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形体比较。首先描述西双版纳老傣文、西双版纳新傣文、伊桑经书文辅音、元首、声调、数字和其他符号的形体,再整理比较伊桑经书文、西双版纳傣文形体在这五方面的异同及演变情况。通过比较,指出伊桑经书文和西双版纳老傣文同源于中南半岛的古孟文和兰那文,较大程度地保留了母体语言文字的形体特征,两者存在极近的亲缘关系;伊桑经书文和西双版纳傣文反映了民族语言文字中的“殊途同归”现象,可以作为比较文字学研究的材料。第四章: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拼写法比较。从辅音、元音、合体字、缩写字和声调、数字、符号等几个方面对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拼写法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指出伊桑经书文与老傣文的辅音、元音、元音带尾辅音、符号都有多种形体,字形方面既使用原来的形体,也使用缩写形式,使得伊桑经书文与老傣文的每个语音有很多种拼写法,情况复杂;而新傣文是一维线性文字,把老傣文中的一些重复符号简化,去掉了字母在下方的符号,并把字母上方和下方的一些符号改为后置,使新傣文一律横排;在新傣文中,韵母可以放在声母的前面或后面,韵尾要写在声母的后面,声调符号写在音节末尾字母的后面;在合体字方面,老傣文和伊桑经书文中有较多的合体字,但新傣文取消了合体字;在缩写字方面,老傣文和伊桑经书文经常使用缩写字,名词、代词、动词、副词、连词,习惯上用缩写形式来写,而新傣文只保留了“01[lε]和”和“02[lε:u]了”两个缩写字,与西双版纳老傣文相同。第五章:相关语言文字对西双版纳傣文的影响和伊桑经书文的影响。首先分析总结巴利语在字母形状、语音音素和数字符号等方面对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产生的影响。其次分析总结西双版纳傣文受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标点方面,新傣文吸收了汉字中的标点符号。正字法方面,在原来的老傣文中,元音写在辅音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声调符号拼写在辅音的正上方;而改革后的新傣文,只能从左至右将辅音、元音和声调符号拼写在一条线上;此外,傣文中还有一部分汉语借词。最后通过对泰文、兰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辅音、元音、数字、声调、新符号等形体和正字法的比较,总结泰语言文字对伊桑经书文的影响。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
李晓亮[6](2014)在《西方纳西学史研究(1867-1972)》文中研究表明纳西族生活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川滇藏交界地区,汉文史籍称之为么些,西方人译为"Mo-so"。十九世纪晚期,大批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和政府官员来到我国西南地区传教、考察。1867年,法国传教士德斯古丁斯首先发现了纳西族用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并将11页摹本寄回家中。西方人对这种象形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百年间不断有西方学者慕名来到纳西族地区收集和翻译东巴经,考察和研究当地人文地理、语言文字、宗教及文化,逐渐形成了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西方纳西学。本文以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的西方学者撰写的关于纳西族的论着为研究对象,了解西方对于纳西族认识、理解和研究的过程,评价西方纳西学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探寻西方纳西学研究的方法,为国内纳西学的研究提供参考。西方纳西学肇始于十九世纪中晚期,其时大批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外交家涌入中国内陆,他们大多是为了考察西藏地区。当时清政府禁止西方人进入西藏,西藏也经常发生西方传教士、探险家被害的事件,很多人只能停留在接近西藏的四川和云南等地。这些人无意间发现了藏族之外的中国西南的其他少数民族,并将这些见闻写进游记,纳西族也位列其中。但是,初期鲜见关于纳西族的专论,纳西族的相关信息散见于西方人在川、滇、藏地区的游记和笔记,我们称这个阶段为传教士、游记纳西学,这是西方纳西学的萌芽期。二十世纪初,依然不断有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和学者来中国西南地区考察,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法国学者巴克。巴克《么些研究》的出版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西方纳西学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标志。这一时期是西方纳西学的发展期。虽然当时巴克还不到二十岁,但他两赴纳西族地区,在纳西族地区做了较为详细的田野调查并带回了大量的文献和文物资料,尤其是《么些研究》的出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于巴克出版《么些研究》之后转入藏文古文献的研究,此后的西方纳西学沉寂了很长时间,直到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学者洛克出现,西方纳西学才迎来一个高峰。二十世纪中期的纳西学研究是西方纳西学研究的成熟期,洛克在纳西族人文历史地理的考察、东巴经的收集、整理和翻译、东巴教仪式的分析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至今难以为后人所超越。一百多年间,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和欧美本土学者在考察纳西族地区的过程中,对纳西族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宗教民俗等领域展开具体的探索,还编纂出版了纳西语词表、字表及辞书,最终使得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逐渐形成,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的学者投身其间。因此,西方纳西学是纳西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篇章。
姜新迪[7](2019)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教材为例》文中提出词汇是英语表达中最基本的要素,因而对于刚刚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个阶段的词汇教学显得至关重要。而小学低年级学生之前接触英语较少,近年来很多一线教师和学者都在实践与理论层面在不断探索适合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词汇教学方法。自然拼写法近年来开始被应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中,但是实际应用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探讨。因而,本文希望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自然拼读法是否能够应用于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为主要教学材料的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其应用效果如何。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自然拼读法能否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词汇的拼读能力?(2)自然拼读法能否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词汇的拼写能力?(3)自然拼读法实施前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学习态度的变化?本研究课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抽取山东省潍坊市某地区小学三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自然拼读法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的实验。实验前,对采用的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下两册教材词汇中的词汇按照Phonics的拼读规律进行统计与分析,看该教材是否适合自然拼读教学。拼读实验过程历时一个学期,实验后通过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了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在英语拼读与拼写能力上的差异,从而分析自然拼读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拼读与拼写能力的影响。同时对两个班的82个学生进行了英语词汇学习兴趣与感受的问卷调查,通过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出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参与自然拼读法教学实验前后对英语词汇学习兴趣与感受的变化。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通过对英语拼读能力测试前后数据的实证与对比分析发现,自然拼读法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拼读能力。2.通过对英语拼读拼写能力测试前后数据的实证与对比分析发现,自然拼读法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拼写能力。3.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实验班学生认为学习的拼读规则十分有用,对单词拼读拼写比较感兴趣,也越来越喜欢英语课堂。总之,本研究表明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自然拼读法,对这一阶段小学生英语拼写与拼读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有助于学生词汇学习兴趣与感受的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在实际自然拼读法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双线英语课堂教学予以弥补。
彭婧[8](2018)在《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侗语是侗族的传统语言,侗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的拼音文字。侗文自创制和试行以来,为侗族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侗族的经济、教育、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需求不断丰富和增长。调查当代侗族社会的语言文字需求和使用状况,总结侗文试行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侗语文教学、媒体和新闻出版的成绩和问题,有效开展侗语文规划,可以促进侗语文的现代化,使侗语文更好地为侗族群众服务。基于这一思想,本论文以侗语文规范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侗文方案(草案)》修订完善,侗语审音和词汇和语法规范,研制侗文正词法规则,研制侗语规范词表,以及人名地名以及新词术语规范等一系列与侗语文社会应用相关的问题,并研制了侗语文若干规范建议稿,以期推进侗语文的规范工作,促进侗语文的当代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几十年来的侗语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语文研究的成绩,指出侗语文研究中社会应用研究的严重不足。同时,还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侗族地区的标准侗语和侗文试行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文在学校教学、社会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成就,也指出了试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侗文方案(草案)》的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侗文方案》的修订建议。三、通过对现有几种侗语词典、侗文报刊杂志和电视新闻的侗文书写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侗文书写中的问题,指出了制定系统的侗文正词法规则的重要性,并吸收国内外正词法的相关理论,参照《汉语拼音正词法》等相关规则规范,提出并阐述了侗文正词法规则的制定原则、方法和思路,并拟定了《侗文正词法》建议稿。四、考虑到侗语文的现代社会应用,本文也提出了研制侗文规范词表、对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进行规范等问题,并依据《侗文方案》修订建议以及《侗文正词法》,收集整理了第一批《侗文规范词表》(建议稿)。
胡梦婕[9](2019)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词汇,是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如今,音标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逐渐被弱化,这虽然减轻了学生初步学习英语词汇的难度,但却造成很多学生不能够自主认读单词,对外界教授产生依赖且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近年来,自然拼读法因为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逐渐兴起。而在中国,自然拼读法作为一个尚属起步阶段的词汇教学方法,其利弊以及应用策略都有待深入探索。笔者以海口市X小学与Y小学为调查对象,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之后,了解到海口市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自然拼读法的运用情况令人堪忧。基于此现象,笔者给广大一线教师总结了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效应用自然拼读法的策略。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主要介绍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本部分主要对自然拼读法,教学以及英语词汇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自然拼读法的优缺点和内容进行了阐述。自然拼读法是指根据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来拼读出单词的一种学习方法,其方法简单,可以消除初学者在接触英语之时的恐惧心理。第三部分: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笔者在此部分阐述了自然拼读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与语言迁移理论。自然拼读法可以让学生掌握音形联系,从而能够自主解码单词,在遇到陌生单词的时候能够基于已学单词对新单词进行辨音;同时自然拼读法充分利用了汉语拼音与英语的相似性进行正迁移,从而为英语单词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第四部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应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主要分为调查目的及方法、调查对象、调查过程与结果以及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应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笔者整个过程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了解到自然拼读法在海口的普及度不高,教师群体中存在课堂上对于自然拼读法的教授缺乏计划性且枯燥等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归因于以下四点原因:海南省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部分教师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生主动性不高;教材的编排不合理。第五部分:自然拼法在我国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策略。笔者基于自然拼读法的理论基础和其应用现状,认为教师应该进行自我“知识库”的更新;运用各种渠道让学生对自然拼读法“耳濡目染”;且可以在课堂教授单词时将自然拼读法与其他策略相结合,如歌谣法、红路灯游戏、绕口令、数音素、切割音素、手偶法等。第六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研究进行总结。在客观概括本研究的主要贡献的同时,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日后需要改进的内容。
陈国光[10](2020)在《诺苏彝语语素研究》文中认为诺苏彝语是彝语六大方言之一,也称彝语北部方言。它又分成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包括圣乍土语、依诺土语、所地土语和田坝土语。各土语之间基本没有交际障碍,他们自称“诺苏”,人口将近三百万,诺苏彝语在彝语中比较具有代表性。语素和音节一一对应是单音节的特征。彝语跟汉语一样,都是典型的单音节语,即使它有很多多音节词,其语素都是整齐的单音节。首次用复旦大学的语素切分方法对诺苏彝语进行切分,就诺苏彝语的同源语素进行相应的比较和探讨,对彝语支语言、藏缅语族语言乃至汉藏语系语言的对比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对诺苏彝语的语素进行研究,共分成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前人的研究着述,材料的来源和行文的体例和符号说明。第二章彝族语言文字与诺苏彝语。主要介绍彝语和彝文的基本情况和诺苏彝语的内部区分。每一种彝语土语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有自己固定的居住区域和相应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归纳诺苏彝语圣乍(??31nd?a33)话、依诺(??33n?33)话、所地(s?33ndi31)话和田坝(li31ndi31mu33)话的音系。第三章诺苏彝语语素的语音研究。主要研究圣乍(??31nd?a33)话、依诺(??33n?33)话、所地(s?33ndi31)话和田坝(li31ndi31mu33)话中的音素排列即声母对应情况,韵母对应情况以及声调的演变。诺苏彝语各个土语点的清音、送气、浊音和鼻冠浊音对应整齐,软腭音演变成舌面音、齿音和卷舌音的情况明显。鼻冠浊音在田坝彝语土语中鼻音已经完全脱落,所地彝语土语没有清化鼻音。诺苏彝语各个土语点的韵母以单元音为主,所地彝语土语有三个复元音韵母。诺苏彝语各个土语点的元音高化、低化和前化的现象都有语言事实。诺苏彝语各个土语都是三个本调,次高调属后起的调。诺苏彝语的语流音变都有自己的特点。第四章诺苏彝语语素的语义研究。核心语素是如何编码的,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各种语言有哪些共性和个性,都是历史语言学要回答的问题。本章主要对单音节的诺苏彝语语素的语义(义项)进行全面描写,呈现诺苏彝语语素同音异义的语言事实,罗列诺苏彝语同音语义有关联的语素,确认通过语言接触借入到诺苏彝语的汉语语素。第五章诺苏彝语语素的构词法研究。从语素到词和词组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路径,本章将就诺苏彝语语素如何组合成词或词组进行描写和解释,诺苏彝语的构词法大致分成派生法和复合法两类,同时将四个土语点的同义词列表呈现。第六章诺苏彝语的同源语素及其演化。本章采用复旦大学东亚语言研究中心的方法,对诺苏彝语冕宁(圣乍)和米易(所地)的词汇进行同源语素切分,即通过语音对应关系切分语素,进而确认语素的语义。从文献和考古的材料来看,早先的氐人是今天彝缅民族的祖先,氐语也就是现代彝缅语的祖语,本章将对同一祖语演化下来的缅语和诺苏彝语同源语素的声韵调进行比较探讨。
二、浅谈字母组合th的读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字母组合th的读音(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拼读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英语语音教学与自然拼读法 |
(二)自然拼读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文献述评 |
(一)关于自然拼读法内涵的研究述评 |
(二)国外自然拼读法应用现状述评 |
(三)国内自然拼读法应用现状述评 |
(四)关于自然拼读法与词汇拼读能力影响研究述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语言迁移 |
二、核心概念 |
(一)自然拼读法 |
(二)自然拼读法教学 |
(三)英语词汇拼读能力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验法 |
(二)测试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小学生英语词汇拼读能力测试卷 |
(二)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问卷 |
(三)英语单词朗读评分表 |
(四)SPSS20.0 |
五、实验设计 |
(一)实验过程 |
(二)实验模式 |
(三)实验实施方案 |
七、变量的设计和统计 |
(一)自变量与因变量 |
(二)无关变量及其控制说明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听音能写能力产生的影响 |
(一)组内前后测结果对比 |
(二)组间听音能写成绩对比 |
二、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看词能读能力产生的影响 |
(一)组内前后测结果对比 |
(二)组间前后测结果对比 |
三、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产生的影响 |
(一)组内前后测问卷结果对比 |
(二)组间前后测问卷结果对比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听音能写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
(二)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看词能读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
(三)自然拼读法的掌握能提升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 |
二、教学启示 |
(一)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2)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综述 |
一 关于越南文字起源的研究 |
二 关于汉字传入越南的研究 |
三 关于字喃的研究 |
四 关于越南国语字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关于越南语言文字的概念 |
二 越南历史称谓的变化 |
第一章 汉字传入前越南的民族、语言及原始文字 |
第一节 越南自然地理 |
第二节 越南民族的起源及其形成 |
一 越南学界对其民族起源的研究 |
二 中国学界对越南民族渊源的研究 |
三 西方学界对越南民族起源的研究 |
第三节 越南语的系属问题 |
一 西方学界关于越南语系属的研究 |
二 越南学界关于越南语系属的研究 |
三 中国学界关于越南语系属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越南越族的原始文字 |
一 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思维的关系 |
二 越南“南国古字” |
三 越南上古文字假说 |
小结 |
第二章 汉字在越南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汉字传入越南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汉字在越南传播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
一 秦汉至三国时期:汉字在越南初步传播阶段 |
二 隋唐时期:汉字大规模传入越南阶段 |
三 自主封建时期至法属前夕:汉字在越南的巩固和发展阶段 |
四 法国入侵越南至“八月革命”:汉字在越南的衰落 |
小结 |
第三章 汉字在越南的使用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汉字与越南官修史书及诗文 |
一 汉字与越南官修史书 |
二 越南古代汉字诗文 |
第二节 越南的汉字地名 |
一 越南郡县时期的汉字地名 |
二 越南“南进”掠地后的汉字命名 |
第三节 越南的汉字人名、王族避讳及俗字 |
一 越南的汉字人名 |
二 越南的王族避讳及其用字特点 |
三 越南汉字文献中的俗字 |
四 越南的汉字谶语 |
第四节 以汉字为媒介的中越笔谈交流 |
一 中越人士笔谈现象产生的原因 |
二 越南人士参与笔谈交流的主要群体 |
三 中越人士笔谈的若干例证 |
小结 |
第四章 字喃的起源、结构及其性质 |
第一节 字喃起源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字喃的起源 |
第三节 字喃的性质 |
第四节 字喃的结构 |
一 会意字 |
二 假借字 |
三 形声字 |
四 体现复辅音的字喃 |
第五节 字喃的发展与演变 |
一 十三世纪之前:萌芽阶段 |
二 十三至十四世纪:成熟阶段 |
三 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上半叶:巩固发展阶段 |
四 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 |
五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衰亡阶段 |
第六节 字喃衰亡的原因 |
第七节 字喃对古壮字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字喃在越南历史上的使用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字喃与越南宗教 |
一 字喃与越南佛教及民间宗教信仰 |
二 早期字喃与佛教 |
三 字喃与越南佛教典籍 |
四 字喃与民间宗教信仰 |
第二节 字喃与越南文学 |
一 越南早期的字喃诗赋 |
二 十五至十七世纪的字喃作品 |
三 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字喃作品 |
第三节 字喃与越南乡约 |
第四节 字喃与早期字喃字典 |
一 《指南玉音解义》 |
二 《三千字解音》 |
三 《圣制字学解义歌》 |
四 《大南国语》 |
小结 |
第六章 越南国语字的创制与推行 |
第一节 越南国语字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越南国语字的创制 |
一 越南国语字的诞生 |
二 罗德及其两部越南国语字着作 |
三 越南国语字书写方式的统一 |
第三节 越南国语字的推广与普及 |
一 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对越南国语字的传播 |
二 法国殖民当局强制推行国语字的主要途径 |
第四节 国语字国家通用文字地位的确立 |
一 越南民族志士的倡导 |
二 “国语传播会”的推广与普及 |
三 越南民族独立后对国语字的选择 |
第五节 国语字成为越南通用文字的原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原官话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及其分区 |
一、中原官话的分区问题 |
二、本文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分区 |
第二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三、研究范围与材料来源 |
第二章 声母研究 |
第一节 声母概况 |
一、声母的数量 |
二、声母的共性和差异 |
第二节 尖团音的分混 |
一、尖团音的读音类型和分布情况 |
二、对尖音和团音音值的描写 |
三、精组读音的齿间化 |
四、尖团音分混的历史层次 |
第三节 今普通话读合口呼韵母前精组声母的演变 |
一、今普通话读合口呼前精组声母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
二、近代韵书中记录的精组合口字的演变轨迹 |
三、精组合口字tcy-读的演变 |
四、精组山臻摄合口三等字(含少数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tsu-读的演变 |
第四节 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 |
一、中古知庄章的今读类型和与精、见组的分混情况 |
二、中古知庄章组声母在近代韵书中的分合情况 |
三、中古知庄章声母在山东境内中原官话中的演变层次分析 |
四、关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知庄章变化的几点说明 |
第五节 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 |
一、中古知庄章组合口字的今读类型和分布 |
二、已往学者的讨论 |
三、关于东西片区关系的再讨论 |
第六节 古日母字及其相关问题 |
一、日母字的今读类型和分布 |
二、关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儿系字记音的不同意见 |
三、(?)读型和(?)读型儿系字的声母 |
四、(?)读型和(?)读型儿系字的韵母 |
五、儿系字的音位归纳 |
第七节 古影喻疑微的读音及其演变 |
一、影喻疑微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
二、影喻疑微四母在近代北方官话中的演变 |
三、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影疑母一二等字声母的演变 |
第三章 韵母研究 |
第一节 韵母概况 |
一、韵母的数量 |
二、韵母的共性和差异 |
第二节 韵母特点分析 |
一、中古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的读音 |
二、中古见系果摄一等字的韵母今读 |
三、非组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 |
四、知系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 |
五、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m尾 |
六、个案研究:双河集(牡丹区)深、臻二摄韵尾的演变 |
七、宕江曾梗通入声韵的读音 |
第三节 儿化和儿化韵 |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儿化的读音特点 |
二、儿化变韵 |
三、儿化增音——闪音(?) |
四、个案研究:鄄城方言的儿化增音——齿龈颤音r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东明县焦园方言的子变韵 |
一、焦园方言子变韵的规律 |
二、焦园子变韵与其他地区子变韵的比较 |
三、焦园方言的子变韵、儿化韵和子尾词 |
四、焦园方言存在子变韵的历史地理原因 |
第四章 声调研究 |
第一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调型及分布特点 |
一、声调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
二、个案研究:东平去声的读音及其特征 |
三、古入声调的分派 |
第二节 重重型连读变调 |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读音 |
二、山东中原官话连读变调的类型 |
三、部分连读变调的成因考察 |
第三节 轻声前变调 |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轻声的读音情况 |
二、轻声后字的读音分类 |
第四节 个案研究:半个世纪以来滕州声调的变迁 |
一、滕州方言的单字调与连读变调 |
二、滕州单字调读音的复杂性 |
三、交界地带声调的演变动因和速度 |
四、影响滕州声调变迁的因素 |
第五章 个案研究:微山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与行政地理和移民因素的关系 |
第一节 行政地理和方言的关系 |
一、微山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 |
二、行政沿革影响下的中心型和北市型 |
第二节 移民和方言的关系 |
一、微山县菏泽方言岛的移民来源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微山县菏泽方言与迁出地方言、迁入地方言的对比 |
三、影响微山县菏泽移民方言演变的因素 |
结语 |
附录一 46点方言音系 |
附录二 46点方言字音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时段及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
三. 选题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五.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期(1800-1840年) |
一. 临时借用各种材料 |
二. 教材编写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841-1860年) |
一. 方言教材的迅速发展 |
二. 成熟语法教材的出现 |
三. 教材类型的多样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日渐成熟期(1861-1890年) |
一. 方言教材进一步增长 |
二. 官话教材的快速发展 |
三. 新型教材的出现 |
第四节 第四阶段:全面繁荣期(1891-1911年) |
一. 官话教材的旺盛需求 |
二. 方言教材范围持续扩大 |
三. 专项技能教材的深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对汉语语音的总体认识和学习 |
一. 罗马化拼音系统与汉语语音 |
二. 汉语音节 |
三. 汉语语音的学习 |
第二节 汉语拼音系统 |
一. 马礼逊拼音系统 |
二. 卫三畏拼音系统等 |
三. 艾约瑟拼音系统 |
四. 威妥玛拼音系统 |
五. 内地会拼音系统 |
六. 狄考文拼音系统 |
七. 联合拼音系统 |
第三节 对声调的认识及教与学 |
一. 对声调的认识 |
二. 声调的讲授 |
三. 声调的学习 |
第四节 对送气音的认识以及教与学 |
一. 对送气音的认识 |
二. 送气音的教与学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世界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
第一节 印欧语言框架下的汉语语法分析 |
一. 总体构成 |
二. 词类划分 |
第二节 汉语中的形态标记 |
一. 名词的数性格 |
二. 动词的时态 |
三. 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
四. 被动形式的标记 |
第三节 对汉语特性的探讨 |
一. 量词 |
二. 语气词 |
三. 处置式 |
第四节 关注共有语法现象中的汉语特色 |
一. 数词 |
二. 代词 |
三. 对其他特色语法现象的关注 |
第五节 汉语语法的教与学 |
一.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分 |
二. 语法教学方法 |
三. 汉语语法学习与习得 |
四. 对汉语语法习得难点的把握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字词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汉字教学 |
第三节 汉字学习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词汇教学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晚清时期(1800-1911年)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目录 |
附录Ⅱ. 卫三畏语音系统表 |
附录Ⅲ. 禧在明语音系统对照表 |
附录Ⅳ.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声调练习 |
附录Ⅴ. 文璧《中国北方口语语法》中动词时态和语态——以“拴”为例 |
附录Ⅵ. 各教材对量词的讲解 |
附录Ⅶ. REV.J.A.SILSBY的部首歌谣 |
附录Ⅷ. J.A.SILSBY的《部首押韵诗》 |
附录Ⅸ.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
(5)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难点局限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难点局限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定义 |
一、西双版纳傣文的定义 |
二、伊桑经书文的定义 |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研究现状 |
一、西双版纳傣文的研究现状 |
二、伊桑经书文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来源与特点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来源简述 |
一、学界勾勒的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的谱系概述 |
二、与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谱系相关的文字概述 |
三、西双版纳傣文的来源梳理 |
四、伊桑经书文的来源梳理 |
五、小结 |
第二节 古孟文的文字体系 |
一、辅音 |
二、元音 |
三、声调与数字 |
四、标点 |
第三节 兰那文的文字体系 |
一、辅音 |
二、元音 |
三、声调 |
四、符号 |
五、数字 |
第四节 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特点略述 |
一、西双版纳傣文的特点 |
二、伊桑经书文的特点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形体比较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文的形体 |
一、傣文辅音形体 |
二、新老傣文的元音形体 |
三、新老傣文的元音带尾辅音形体 |
四、新老傣文的声调符号形体 |
五、新老傣文数字的形体比较 |
六、新老傣文其他符号的形体 |
第二节 伊桑经书文的形体 |
一、历史演变 |
二、辅音 |
三、元音 |
四、伊桑经书文的符号形体 |
五、声调与数字 |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文与泰国伊桑经书文的文字形体比较 |
一、辅音的形体演变 |
二、元音的形体演变 |
三、声调的形体演变 |
四、数字的形体演变 |
五、符号的形体演变 |
六、形体演变的物质与文化因素 |
七、结论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拼写法比较 |
第一节 辅音和元音拼写法的比较研究 |
一、辅音拼写法的比较研究 |
二、元音拼写法的比较研究 |
三、辅音和元音组合的字形结构的比较研究 |
四、元音带尾辅音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合体字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缩写字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符号的比较研究 |
一、声调符号 |
二、数字符号 |
三、其他符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相关语言文字对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的影响 |
第一节 巴利语的影响 |
一、巴利语对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字母的影响 |
二、小结 |
第二节 当地语言文字和相关语言文字对西双版纳傣文和伊桑经书文的影响 |
一、汉语言文字和拉丁化对西双版纳傣文的影响 |
二、泰语言文字对伊桑经书文的影响 |
三、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的异同 |
二、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存在差异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方纳西学史研究(1867-197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海外汉学视野下的西方纳西学研究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者对西方早期纳西学史的梳理 |
二、国内学者对西方纳西学论着的译介和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思路、方法、步骤及体例 |
一、研究材料和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步骤 |
四、论文体例 |
第二章 十九世纪末的西方纳西学研究 |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西方文献中的纳西族 |
第二节 十九世纪末西方纳西东巴经传播史略 |
第三节 十九世纪末西方纳西族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 |
一、德斯古丁斯等的纳西语研究 |
二、拉克伯里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
三、泊宁和亨利·奥尔良的纳西文献研究 |
第三章 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纳西学研究(上)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西方文献中的纳西族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西方东巴经传播史略 |
第三节 巴克的纳西学研究概述 |
一、巴克生平 |
二、《么些研究》概况 |
三、《么些研究》的价值 |
四、《么些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巴克对纳西语的研究 |
一、关于纳西语的几个问题 |
二、巴克音标研究 |
三、巴克纳西语语法研究 |
第四章 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纳西学研究(下) |
第一节 巴克对东巴文献的研究 |
一、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图书馆藏东巴经简介 |
二、《么些研究》刊布的东巴经研究 |
第二节 巴克对东巴文字的研究 |
一、巴克对东巴文的认识 |
二、《么些研究》东巴文及哥巴文字表(第一部分)研究 |
三、《么些研究》东巴文及哥巴文字表(第二部分)研究 |
第三节 劳费尔的纳两语言及文献研究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期的西方纳西学研究(上) |
第一节 洛克纳西学研究概述 |
一、洛克生平 |
二、洛克纳西学研究论文 |
三、洛克纳西学研究着作 |
四、洛克与方国瑜、李霖灿纳西学研究比较 |
第二节 洛克对东巴经的整理和翻译 |
一、关于东巴经地域的材料 |
二、关于东巴经时代的材料 |
三、关于东巴经标音的材料 |
第三节 洛克对东巴教仪式的研究 |
一、洛克对东巴教仪式的分类 |
二、洛克对日美丧葬仪式的研究 |
三、洛克对日喜人的宗教仪式研究 |
第四节 洛克对纳西语言文字的研究 |
一、洛克音标 |
二、声调 |
三、洛克音标声韵配合表 |
第六章 二十世纪中期的西方纳西学研究(下)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前期以来西方东巴经的传播和收藏 |
第二节 哈佛藏东巴经概说 |
一、哈佛藏东巴经的书签 |
二、哈佛藏东巴经的所属地域 |
三、哈佛藏东巴经与《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关系 |
第三节 洛克对哈佛藏东知抄本的整理与研究 |
一、洛克对东知抄本的整理 |
二、木福光与杨福光考辩 |
三、东知抄本跋语概览 |
四、东知抄本跋语历史研究 |
五、东知抄本跋语文字研究 |
第四节 洛克对哈佛藏和鸿抄本整理与研究 |
一、洛克对和鸿抄本的整理 |
二、和鸿抄本跋语 |
三、和鸿生年考订 |
四、和鸿抄本的特点 |
五、和鸿抄本与东知抄本的比较 |
六、哈佛藏白沙其他东巴的抄本 |
第七章 西方纳西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 |
第一节 西方纳西学的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 |
二、文献翻译 |
三、历史比较 |
第二节 西方纳西学研究的特点 |
一、十九世纪末的纳西学研究的特点 |
二、二十世纪初的纳西学研究的特点 |
三、二十世纪中期的纳西学研究的特点 |
附录1:西方纳西学论着目(1871-1972) |
一、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纳西学论着 |
二、洛克的纳西学论着 |
附录2:西方纳西学大事纪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自然拼读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自然拼读法的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评述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 语言迁移理论 |
2.3.2 输入假说理论 |
2.3.3 认知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程序 |
3.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自然拼读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拼读能力的影响 |
4.1.1 实验前后对照班英语拼读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1.2 实验前后实验班英语拼读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1.3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英语拼读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2 自然拼写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拼写能力的影响 |
4.2.1 实验前后对照班英语拼写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班英语拼写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2.3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英语拼写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3 自然拼读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态度的影响 |
4.4.1 问卷调查结果 |
4.4.2 访谈结果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发现 |
5.2 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5.3 研究的不足 |
5.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材词汇音节分类列表 |
附录2 教材可拼读词汇表 |
附录3 学生英语词汇拼读测试题 |
附录4 学生英语词汇拼写测试题 |
附录5 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8)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侗语文研究综述 |
1.1.1 侗语研究概述 |
1.1.2 侗文研究概述 |
1.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 侗族人文概述及侗语使用情况 |
1.2.1 侗族人文历史概述 |
1.2.2 侗语使用情况 |
1.3 侗语文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
1.3.1 侗语文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3.2 侗语文规范的可行性 |
1.3.3 侗语文规范的内容 |
1.4 本文内容结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1.4.1 内容结构 |
1.4.2 基本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侗族语言调查及侗文创制与试行 |
2.1 建国初期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及文字创制 |
2.1.1 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 |
2.1.2 新创民族文字 |
2.2 侗语调查及侗文创制 |
2.2.1 侗语调查 |
2.2.2 侗文的创制 |
2.3 侗文的推行和使用 |
2.3.1 侗文创制初期的试行 |
2.3.2 “文革”后的恢复推行 |
2.3.3 近二十年的社会使用 |
第三章 侗语的规范问题 |
3.1 侗语特点概述 |
3.1.1 语音特点 |
3.1.2 词汇特点 |
3.1.3 语法特点 |
3.2 侗语的方言划分和方言比较 |
3.2.1 侗语的方言划分 |
3.2.2 侗语方言比较 |
3.3 语音规范 |
3.3.1 侗语的标准音 |
3.3.2 侗语的语音规范 |
3.4 词汇规范 |
3.4.1 词汇规范的原则 |
3.4.2 方言词的规范 |
3.4.3 新借词的规范 |
3.5 语法规范 |
3.5.1 语序 |
3.5.2 词的重叠 |
3.5.3 量词表示法 |
第四章 《侗文方案(草案)》的问题及改进 |
4.1 《侗文方案(草案)》及其特点 |
4.1.1 《侗文方案(草案)》的诞生 |
4.1.2 《侗文方案(草案)》简介 |
4.1.3 《侗文方案(草案)》特点 |
4.2 《侗文方案(草案)》存在的问题 |
4.2.1 字母名称及读音问题 |
4.2.2 方言声母的缺失问题 |
4.2.3 长短音的字母配置问题 |
4.2.4 声调的表示问题 |
4.2.5 借词拼写和标调问题 |
4.2.6 分词连写问题 |
4.2.7 其他问题 |
4.3 《侗文方案(草案)》的修订 |
4.3.1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原则 |
4.3.2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建议 |
第五章 侗文正词法及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1 正词法相关理论 |
5.1.1 正词法的提出 |
5.1.2 国外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3 国内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4 参考和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
5.2 侗文正词法规则的研制 |
5.2.1 研制正词法的重要性 |
5.2.2 研制《侗文正词法》的相关问题 |
5.2.3 《侗文正词法》基本内容 |
5.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3.1 规范词表研制的必要性 |
5.3.2 研制《侗文规范词表》的原则和要求 |
5.3.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第六章 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的规范 |
6.1 侗文人名地名的规范 |
6.1.1 侗文人名的规范 |
6.1.2 侗文地名的规范 |
6.2 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1 侗语新词术语的借用方式 |
6.2.2 侗语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3 对侗语新词术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侗文方案(草案)》 |
附录2 :《侗文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录3 :《侗文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
附录4 :《侗文规范词表》(第一批) |
附录5 :《侗文新词术语表》(第一批) |
附录6 :《侗文族名人名表》(第一批) |
附录7 :《侗文地名表》(第一批) |
附录8 :侗族分布及侗语图 |
附录9 :侗族语言文字大事记 |
附录10 :侗文分词连写示例样本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自然拼读法的概念及内容 |
(一)自然拼读法界定 |
(二)自然拼读法的优缺点 |
(三)自然拼读法的内容 |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界定 |
(一)教学的界定 |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界定 |
第二章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自然拼读法 |
二、语言迁移理论与自然拼读法 |
第三章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应用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方法及过程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应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应用的问题 |
(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应用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四章 自然拼读法在我国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策略 |
一、教师进行自我“知识库更新”的策略 |
(一)参加教育机构的专业培训 |
(二)充分利用一切课外资源 |
二、运用各种渠道让学生“耳濡目染”的策略 |
(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
(二)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
(三)让“自然拼读”系统化 |
(四)让“自然拼读”生活化 |
(五)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 |
(六)课后作业多元化 |
三、与其他教学策略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海南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 |
(10)诺苏彝语语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
1.4 行文体例及符号使用 |
第二章 彝族语言文字与诺苏彝语 |
2.1 彝语概况 |
2.2 彝文概况 |
2.3 诺苏彝语分布 |
2.4 诺苏彝语音系 |
2.4.1 圣乍话音系 |
2.4.1.1 圣乍话的43个声母 |
2.4.1.2 圣乍话的11个韵母 |
2.4.1.3 圣乍话的4个声调 |
2.4.2 依诺话音系 |
2.4.2.1 依诺话的43个声母 |
2.4.2.2 依诺话的13个韵母 |
2.4.2.3 依诺话的3个声调 |
2.4.3 所地话音系 |
2.4.3.1 所地话的41个声母 |
2.4.3.2 所地话的14个韵母 |
2.4.3.3 所地话的4个声调 |
2.4.4 田坝话音系 |
2.4.4.1 田坝话的37个声母 |
2.4.4.2 田坝话的11个韵母 |
2.4.4.3 田坝话的3个声调 |
第三章 诺苏彝语语素的语音研究 |
3.1 清塞音声母和清塞擦音声母的对应 |
3.2 浊塞音声母和浊塞擦音声母的对应 |
3.3 鼻音声母的对应 |
3.4 擦音声母的对应 |
3.5 复辅音声母的对应 |
3.6 声母的对应规则 |
3.7 韵母的对应 |
3.8 韵母的对应规则 |
3.9 诺苏彝语的声调 |
3.10 次高调产生的原因 |
3.11 诺苏彝语的语流音变 |
第四章 诺苏彝语语素的语义研究 |
4.1 音节概念界定 |
4.2 诺苏彝语的音节和语素 |
4.2.1 诺苏彝语语素的同音异义语素 |
4.2.2 诺苏彝语语素的同音语义相关语素 |
4.3 借入到诺苏彝语的汉语语素 |
第五章 诺苏彝语语素的构词法研究 |
5.1 语言的构词类型 |
5.2 诺苏彝语的派生词 |
5.2.1 诺苏彝语的前缀 |
5.2.2 诺苏彝语的后缀 |
5.3 诺苏彝语语素派生的词群 |
5.4 诺苏彝语语素的组合 |
5.4.1 并列式 |
5.4.2 偏正式 |
5.4.3 正偏式 |
5.4.4 宾述式 |
5.4.5 中补式 |
5.4.6 重叠式 |
5.5 诺苏彝语的同义词 |
第六章 诺苏彝语的同源语素及其演化 |
6.1 同源语素在语言演化中的作用 |
6.2 诺苏彝语的同源语素 |
6.3 缅文和诺苏彝语的同源语素比较 |
6.3.1 缅文和诺苏彝语声母的同源语素比较 |
6.3.2 缅文和诺苏彝语韵母的同源语素比较 |
6.3.3 缅文和诺苏彝语声调的同源语素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诺苏彝语(六个调查点)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字母组合th的读音(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拼读能力影响研究[D]. 陈一点.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D]. 梁茂华. 郑州大学, 2014(12)
- [3]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D]. 亓文婧. 山东大学, 2019(09)
- [4]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5]西双版纳傣文与伊桑经书文比较研究[D]. 吴平(THIRAGUN ARPHON). 西南大学, 2019(12)
- [6]西方纳西学史研究(1867-1972)[D]. 李晓亮. 西南大学, 2014(11)
- [7]自然拼读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教材为例[D]. 姜新迪.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8]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D]. 彭婧. 暨南大学, 2018(03)
- [9]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梦婕.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诺苏彝语语素研究[D]. 陈国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