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抖动测量:在上升沿判定故障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朱楚伟[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压电远端检测模块状态变化分析及老化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换流站光测量系统远端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该系统中电信号和光信号的相互转换,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远端模块运行环境较为复杂,近年来因远端模块导致的超高压直流输电公司光测量系统故障频发。但目前对其运行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在领域内仍属空白,其失效趋势无法预测,运行状态难以判断,运维规范相对匮乏,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无技术支撑。因此,开展对远端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搭建试验平台,研究远端模块发生老化的特征以及导致远端模块老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不同输入电压、工作温度、输入光功率等外部运行环境对远端模块运行状态的影响,分析量化远端模块运行状态特征参数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必然关系,试验结果显示,环境温度对远端模块工作状态影响较大,其余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远端模块工作状态无明显影响。通过对不同运行工况的远端模块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测试与结果分析,得到了远端模块运行状态阈值函数的确定方法与运行状态阈值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并基于阈值函数对南方电网现场测试的远端模块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接着,本文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中的LOF离群点检测算法对南方电网现场测试的远端模块运行状态进行了检测,算法运行结果与第三章的结论相同,证明了远端模块运行状态诊断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南方电网及其他电网公司对远端模块运行状态的判断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优化远端模块运行状态诊断模型,本文基于熵权法对各特征参数的重要程度进行了评估,即给每一个特征参数在模型中分配了一个权重,结果显示,较之前模型有所改善。最后,本文对从现场取回的部分远端模块进行高低温循环加速老化试验,使远端模块的各项特征参数达到在第三章中设定的故障阈值,并测量不同模块在经历不同时间老化试验后的特征参数以及剩余使用寿命,将数据存入My SQL数据库,通过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远端模块剩余寿命预测模型以便对现场工作的远端模块剩余寿命进行实时预测。最后通过Python编程语言设计了一款简单的远端模块管理系统应用软件,通过该应用软件能进行寿命预测模型的训练,远端模块寿命的预测和查看模块运行状态信息,方便了电网公司无编程基础的运维人员的使用。这些研究成果为远端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试验范例。
雷伟文[2](2021)在《抖动的时频域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抖动是影响高速串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高效且准确地分析抖动,对其追根溯源,进而采取措施来降低抖动带来的影响。高速串行链路中不同模块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抖动分量来描述,进而起到诊断、调试的作用。抖动分量和它的时域/频域特性为研究抖动过程中含有的抖动分量种类及其大小提供了信息。如何高效、准确的提取出各种抖动分量是抖动研究一直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抖动的提取。研究了结构简单、参数设计灵活的软件锁相环,建立了PLL数学模型,分析了软件锁相环各个模块的系数选择,软件程序实现了基于乘法鉴相器、PFD鉴相器和Hogge鉴相器的软件锁相环算法,并验证了软件锁相环提取抖动的可行性。(2)抖动的时域分析。研究了从抖动序列直方图、浴盆曲线和Q-Scale曲线来预测更小误码率下总体抖动的值;通过分析高速串行链路抖动成分给出多线程数据相关性抖动提取方法;然后为进一步提高抖动分离的效率,建立新的抖动模型,构建系数矩阵,利用最小二乘抖动分离法直接提取出周期抖动、随机抖动、码间干扰和占空比失真,相比传统抖动分离方法需要的输入数据量更少。(3)抖动的频域分析。根据不同抖动分量的特性,研究并实现了从傅里叶频谱中提取周期性抖动和随机抖动。研究了一种多分辨率功率谱计算方法,可以在做少量点FFT的情况下保证功率谱曲线频率分辨率分配合理,然后分析了单激励噪声、多激励噪声和时间抖动之间的转换公式及如何计算某个感兴趣频率范围的随机抖动值,并用Matlab仿真验证了相位噪声曲线转换为抖动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内容应用在示波器软件平台的串行数据分析模块中,提高了抖动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且丰富了示波器抖动分析的内容。
张兴[3](2021)在《高速串行数字接口测试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以及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升,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越来越高,高速串行数字接口在很多场景下淘汰了并行接口,并且集成到了很多复杂大规模集成电路(如FPGA、DSP和CPU)中,其高度集成化与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对测试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测试能力来解决测试时间与成本问题成为集成电路行业关注的焦点。市场上主流的分立仪器测试方案,尽管可以对Serdes接口进行测试,但测试效率与测试成本不能达到规模化量产的要求。因此本课题的测试方案采用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的ATE设备,对内嵌式的Serdes接口进行测试。课题基于爱德万V93000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内嵌Serdes接口的信号的测试方法,解决高速信号测试方法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通过Serdes产品的实际测试来验证研究成果。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总体方案设计。根据内嵌Serdes接口的功能与测试需求,采取合适的测试系统,拟定测试方案,保证后续测试的顺利进行。(2)硬件设计。结合测试需求和设备条件,设计良好的测试硬件结构,利用现有测试机板卡资源设计高速测试负载板。(3)测试方法研究。研究基于爱德万V93000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实现,并完成对内嵌Serdes接口芯片的发送/接收功能测试、抖动测试以及上升/下降时间测试等。(4)选用一款型号为XCKU040的FPGA产品为待测芯片,该款芯片高速接口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6.375Gbps,经测试得到了功能与参数测试的结果,验证了此方案。本课题基于ATE设备设计了一套Serdes接口的测试方案,进行了所需的硬件设计、软件测试程序设计、具体实操验证等。最终实现了Serdes接口的相关参数测试,并在国外样品芯片的鉴定测试中也具备实用价值。
张玮琦[4](2021)在《一种通信装备Built-In Test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与半导体工艺的日益发展,在提高装备性能的同时也使其自身复杂性不断增加。为保证装备维修性、可靠性、可用性以及战备完好性等指标,故障诊断测试也历经了由简单到先进、由外部到机内的发展阶段,可测性设计也成为装备设计初期需注重的关键环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一种通信装备的机内测试技术进行研究与实现,设计了一种面向通信装备故障诊断测试的BIT(Built-In Test)硬件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GJB2547A-2012中对机内测试的规范要求,以及对通信装备的各模块电路及功能进行分析,建立起通信装备的机内测试系统的基本模型。针对不同模块电气特性以及待测信号的参数区别,对机内测试系统的测试点进行选取,并选择相应的测试参数以及测试方法。2.基于IEEE 1149.5中的模块测试及维护总线(Module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bus,MTM bus),对BIT测试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实现主系统与分级测试系统单元之间的广播通信、主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以及故障显示等功能。3.针对测试模型中所得的无源测试点的测试需求,设计了射频BIT和中频BIT电路。考虑到BIT的约束条件,对单量程宽频带的无源测试结构进行设计,并验证其可行性。4.针对测试模型中所得的有源测试点需求,基于IEEE 1149.1协议标准,设计了数字BIT分系统,实现了对数字芯片的边界扫描测试功能。最后使用标准信号源模拟通信装备中待测测试点处信号,通过上位机软件下发测试命令,对设计的测试平台性能指标进行模拟测试验证。
王通[5](2021)在《波形图像视角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与测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输电线路是电能输送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发电与用电之间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环节,承担着主要的电能输送。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快速测距、快速定位、并隔离故障对于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智能化电网的及其重要的要求。本文以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形特征为研究目标,对输电线路故障波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波形片段的截取,量化波形几何特征用于匹配测距,对行波波头的直线标定进行精细化检测,达到了对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更加有效地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交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分析行波的传播规律。并分析输电线路故障波形时域和频域的特征,总结出波形在信号层面检测的优势和不足,并阐述故障行波波形图像特征,分析故障反射波形和故障首波头的相似性,最后得出输电线路故障波形图像的统一化特征。(2)针对故障行波测距,往往需要人工经验手动截取时窗以突出波形初始浪涌和后续故障反射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改进CUSUM复合自适应时窗用以截取波形特征方法。首先,根据波形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CUSUM识别波形突变起点的算法。进而根据波形突变后呈现逐渐衰减趋势,通过高斯平均函数对突变点之后的波形进行处理,减少噪声的影响,并采用差分时窗,进行判断整体的变化幅度,设置阈值以获得波形的终止点。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其适用于实际故障行波波形图像测距中波形提取特征的问题。(3)提出了从波形图像的几何特征层面对不同形状的波形提取相同的几何特征分析。通过SIFT算法提取波形的几何特征直线端点和角点,使用几何特征点匹配,使得不同的波形图像统一归化到相同的测距尺度中,解决了不同形状波形测距的不相似性问题。根据不同形状的相同几何特征波形,通过伸缩变换,匹配其特征尺度大小,达到自适应确定故障距离。通过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证实了算法流程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4)波头的可靠有效是行波测距的关键,针对波形直线检测波头的起止点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测距精度,提出了针对误差的解决方法。首先,从图像层面针对波头起止点准确度进行分析,提出了波头精细化标定分段线性化检测。提出波形图像测距的基准点自适应选择方法,选择不同的基准点会影响测距结果的精准度。通过实验分析,证明提出的波形图像精细化检测算法可以更加精准地检测波头上升沿直线,使得测距精度更高。在波形图像视角下对波形的分析、截取、匹配测距以及波头直线的精细化标定对交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有着显着的影响,完善了图像视角下的行波测距。
吴梦杰[6](2021)在《基于FPGA的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弹上仪器设备上电后,电磁继电器触点吸合后的状态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在整机上电的状态下继电器的抖动或在冲击测验时,触点容易出现的错误断开及闭合等问题,该故障一般是由抖动所产生的,经过进行对比分析现有检测系统设备的优劣程度和检测精度,选择采用FPGA来实现检测的核心功能,并完成相关器件的选择,整个系统的设计分为三部分,前端信号的输入电路的设计,FPGA数据的存储和抖动检测模块的实现,上位机显示界面。信号的产生来自继电器模块,抖动产生的机械信号可以转化成电信号,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的光耦转化电路,使得设备在28V电压上电情况下产生的信号可以正常进入FPGA,脉冲检测模块随机可以检测20路的随机信号,并可实现更多通道的并行扩展功能,针对通道间产生的干扰,例如白噪声、按键产生的抖动、设备间的布线等问题,设计相对应的软硬件抗干扰电路,消除多余干扰。FPGA内部数据处理模块,由于数据采集的速率与上位机传输的速率差别较大,所以选择逻辑上与FPGA共用一个时钟源的同步FIFO来进行数据存储以及读写功能,防止数据丢失。最后利用串口传到上位机。通过LabVIEW软件来实现与检测模块匹配的显示管理界面,LabVIEW可以使编程具象化,经仿真测试后,通过观察脉宽变化,有效地检测到各路信号中产生的抖动,使得检测过程方便,优化了操作流程。
郑爱[7](2020)在《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建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电子设备在变电站广泛应用,变电站功能运行呈现网络化,使变电站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紧密结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变电站中各项功能的稳定运行受到了信息网络传输过程诱导的通信时延不确定问题的影响,甚至当网络被外界攻击时,变电站功能将发生故障,严重危害电网安全运行。目前电力系统研究中考虑的网络通信时延大多数从仿真或实际数据统计两方面出发,对其产生的诱导因素和影响分析不够,缺少确切的时延随机性数学表达。已有文献在网络通信时延方面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分析各类因素对网络时延影响,通常忽视了诱导时延产生的关键物理因素,如网络拓扑,使得仿真结果过多考虑了非网络本身引起的随机特性,掩盖了关键物理因素引起的随机特性。因此,本文以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中网络通信时延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内网络的建模方法、网络性能评估方法以及考虑网络攻击情况下的网络调度策略等,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1)提出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架构的信息网络通信建模方法。结合网络拓扑、信息流和网络策略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进行建模。基于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拓扑结构的无标度特征,建立了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的邻接矩阵模型。根据信息流传输机制,将信息流分为三类,即周期信息流、随机信息流和爆发信息流。基于网络拓扑对网络策略进行了建模表达。以上三部分共同组成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模型,为研究智能变电站网络时延随机分布特性提供了数学基础。(2)提出了基于排队论的通信时延随机特性机理分析方法,研究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通信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结合通信网络拓扑关系和网络节点,分析时延产生的机理,并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计算时延分布特性曲线。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出的通信时延随机分布特性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并利用结果数据分析了随机的通信时延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影响。(3)提出了基于Floyd-Warshall算法的网络拓扑对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的影响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应对网络风暴代价的网络参数,评估网络拓扑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影响。通过不同网络拓扑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基于Floyd-Warshall算法的网络影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4)提出了基于DLL原理的智能变电站网络平稳策略。由于智能变电站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相互对立,针对网络中可能发生的网络攻击引起的网络阻塞现象,提出了一种广泛有效的网络平稳策略。通过对信息转发过程的数字化建模,得到信息提前或滞后的相位,应用DLL原理对时间相位差进行补偿,得到网络调度参数,达到平稳通信网络的目的。多组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网络平稳策略的有效性。
赵旺[8](2020)在《北斗导航授时终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电子系统的发展,时间基准设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种需求,结合北斗导航系统以及时间同步技术,本文设计了一款高精度授时终端模块。该北斗导航授时终端模块精度高、功能可靠,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模块采用北斗单向授时(RNSS)技术对本地时钟校准,实现本地时间与卫星导航系统时间的同步。除了卫星授时以外,授时模块还可通过外接10MHz频标和IRIG-B码信号进行同步校准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授时模块输出多种类型的时间和频率,可满足不同系统的不同需求。授时模块的总体设计综合考虑各项功能,合理布局;具体实现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模块的研究设计过程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卫星接收机单元的设计中,采用LEA-M8T卫星信号接收机作为模块核心,配置低噪放及声表滤波器增强模块信号接收能力,使卫星信号捕获跟踪能力较普通电路提升一倍以上,解决了模块信号接受不稳定的问题。2.在时码单元设计中,针对时码单元多项进程同时运行,电路功能复杂的特点,采用了FPGA一体化实现方案,解决了单元电路冗杂复杂的问题。在满足各项功能良好运转的情况下,使单元电路面积大大缩小,最终设计面积比分立电路缩小75%以上。3.在守时模块设计中,针对同步校准过程中微小相位差无法精确测量从而影响校准精度的问题,研究了时间幅度扩展法对微小时间间隔进行扩展测量,对校准过程中的测试误差进行了有效消除,使模块的同步校准精度提高了1~2个数量级。4.针对北斗信号中噪声干扰产生校准误差的问题,研究了使用Kalman滤波算法对校准数据进行去抖平滑,调整同步校准电平接近实际需求电平,使模块的校准误差缩减至50ps以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设计完成的授时终端模块在信号稳定度和同步精度方面较同类模块有明显提升。模块10MHz频标的频率稳定度优于1×10-9,秒稳小于4×10-13/S,B码同步精度小于25ns,1PPS同步精度小于3ns,NTP时间同步精度优于0.1ms。通过模块指标数据可知授时模块比同类模块信号稳定度指标高2~3倍,B码同步精度指标高4倍左右,1PPS及NTP同步精度均高一个数量级以上。
李玉缝[9](2020)在《双频率源无缝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系统对所需的参考频率信号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保证电子系统的基准参考频率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常采用两台甚至更多频率源冗余配置的方式为系统提供基准参考频率信号,以一台频率源作为主用输入参考,其余频率源作为备份输入参考,在主用频率源输出信号出现异常时,及时切换备份频率源,从而保障电子系统正常运转。为保证频率源发生切换时系统的基准参考频率信号不发生中断和跳变,需要对多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进行研究。目前各系统常采用对主备频率源进行同步控制,并在主用和备用频率源输出信号后连接切换开关的方式实现主备频率源的切换,此方法存在开关切换瞬间系统产生信号输出中断的不足,针对此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双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锁相的方式将输出信号锁定在主用频率源上,在监测到主用频率源出现异常时,微调输出信号的相位,使其向备用频率信号的相位靠近,并逐渐锁定在备用频率源上,实现主备频率源切换前后系统产生信号的连续与平稳。为验证本文提出的双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设计并实现了双频率源无缝切换验证系统,并搭建测试平台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和阐述了主备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的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对现有的基于开关切换的多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该方法切换过程中输出信号中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位微调的双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2.研究了双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数字锁相环的结构与原理、基于计数的数字鉴相方法、基于多项式模型的相位差建模预报方法、基于预报值与实测值比对的相位差异常检测方法和基于相位微调的频率源无缝平稳切换方法等。3.基于FPG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双频率源无缝切换系统,对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和FPGA模块划分,对各模块进行了程序设计与仿真,验证了各模块的逻辑正确性。搭建测试平台对系统进行测试,系统正常锁定时,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锁定精度为10ns,系统输出信号秒稳为1.565×10-11,万秒稳为4.4×10-13;系统进行主备频率源切换时,输出信号的秒稳为1.87×10-11,频率源切换后的相位变化值小于0.5ns/s。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实现频率源的无缝平稳切换。
王鹏[10](2020)在《基于PSoC4的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已不再只将汽车作为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将自身座驾看作了亲密伙伴,因而对汽车的整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驾驶安全的基础上,开始追求大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功能设计,汽车尾门的脚踢控制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本文对大量的中低档车型的尾门控制系统进行调研,得出当前汽车市场的尾门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手动钥匙控制,半自动感应控制,全自动感应,最常见的是采用无需使用钥匙插入后尾门的控制方式,即用户在无整车解锁的前提下需拿钥匙解锁后尾门,通过拉动尾门把手,完成尾门的控制。普通国产中低档车型不具备尾门的脚踢控制功能,为实现国产汽车脚踢控制技术的自主化,在功能稳定的前提下降低开发成本,推进汽车后尾门脚踢控制的普及,本文研究了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4的控制系统,对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做了总体方案的自主设计,具体分为硬件部分设计和软件部分设计。该系统利用电容感应原理,实现了传感器感应区域内踢脚动作的识别,关于硬件部分,在分析了传感器模块、PSoC4主控制器模块、LIN收发器模块的各自功能要求后,设计了以CY8C4245AXI-483单片机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微控制单元电路实现了外部电容变化的信号采集与处理,以TJA1028作为LIN收发器的通讯电路实现尾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等通讯任务。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CapSense传感器程序设计、PSoC4主控制器程序设计及LIN总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并将动作识别理论原理引入PSoC4系统。最后在PSoC Creator 4.2集成开发环境下,对上述程序进行编程,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并剖析实验数据,不断修正验证使其最终通过了在某新型国产车型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成本低、功耗低;响应速度快,不同踢脚动作下的控制器后尾门请求信号应答准确;通信稳定,有良好的通信自检功能,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二、抖动测量:在上升沿判定故障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抖动测量:在上升沿判定故障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压电远端检测模块状态变化分析及老化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测量系统远端模块运行现状及问题 |
1.2.2 离群点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高压电远端检测模块数据采集与故障诊断架构 |
2.1 光测量系统远端模块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1 光测量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2 远端模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远端模块特征参数现场采集 |
2.2.1 远端模块特征参数现场采集主要设备 |
2.2.2 远端模块特征参数现场采集方法 |
2.3 远端模块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架构 |
2.3.1 远端模块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实施方法 |
2.3.2 远端模块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远端模块运行失效机理研究分析与失效阈值分析 |
3.1 远端模块运行失效机理研究分析 |
3.1.1 不同输入电压测试 |
3.1.2 不同工作温度测试 |
3.1.3 不同输入光功率测试 |
3.1.4 高温、高湿测试 |
3.2 远端模块状态阈值确定方法 |
3.2.1 拟老化阈值确定原则 |
3.2.2 故障阈值确定原则 |
3.2.3 老化阈值确定原则 |
3.3 远端模块状态阈值函数 |
3.3.1 远端模块工作状态阈值函数的确定 |
3.3.2 基于阈值函数对远端模块工作状态的判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端模块的离群判定与故障诊断研究 |
4.1 LOF离群点检测算法 |
4.1.1 算法背景 |
4.1.2 算法基本内容 |
4.1.3 算法流程 |
4.2 基于LOF算法的远端模块工作状态诊断模型 |
4.2.1 面对远端模块工作状态诊断的LOF算法 |
4.2.2 远端模块工作状态诊断模型的测试 |
4.3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评估与模型优化 |
4.3.1 熵权法介绍 |
4.3.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评估 |
4.3.3 故障诊断模型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端模块剩余寿命预测及应用软件设计 |
5.1 远端模块特征参数的测量与存储 |
5.1.1 测试方案设计 |
5.1.2 远端模块特征参数测量结果分析与分析 |
5.2 远端模块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训练 |
5.2.1 多元线性回归简介 |
5.2.2 搭建模型并进行训练 |
5.2.3 远端模块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的评价 |
5.3 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
5.3.1 软件技术简介与系统架构 |
5.3.2 应用软件的功能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抖动的时频域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抖动分析方案设计 |
2.1 抖动理论分析 |
2.1.1 抖动的定义 |
2.1.2 不同的抖动分量及其数学模型 |
2.1.3 常见抖动的定义和模型 |
2.2 采集对象分析 |
2.3 示波器平台分析 |
2.3.1 示波器硬件平台 |
2.3.2 示波器软件平台 |
2.4 总体方案设计 |
第三章 时钟恢复模块设计 |
3.1 时钟恢复技术分析 |
3.2 锁相环原理分析 |
3.2.1 鉴相器模型 |
3.2.2 环路滤波器模型 |
3.2.3 锁相环数学模型 |
3.3 软件锁相环设计 |
3.4 软件锁相环算法实现 |
3.4.1 基于乘法鉴相器的SPLL |
3.4.2 基于PFD的 SPLL |
3.4.3 简化的PFD SPLL |
3.4.4 基于Hogge PD的 SPLL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抖动的时域分析 |
4.1 总体抖动分析 |
4.1.1 总体抖动与误码率 |
4.1.2 总体抖动的提取 |
4.2 高速串行链路抖动成分分析 |
4.3 数据相关性抖动的提取 |
4.3.1 DCD和 ISI分析 |
4.3.2 DDJ分离方法 |
4.4 最小二乘分离法 |
4.4.1 基本原理 |
4.4.2 算法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抖动的频域分析 |
5.1 基于傅里叶频谱的抖动分离 |
5.2 基于相位噪声的抖动分离 |
5.2.1 相位噪声基本概念 |
5.2.2 鉴相法原理分析 |
5.2.3 多分辨率功率谱算法 |
5.2.4 相位噪声和抖动 |
5.3 串扰分析 |
5.3.1 串扰和抖动 |
5.3.2 串扰的频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验证与测试 |
6.1 测试流程 |
6.2 SPLL测试 |
6.3 抖动分离测试 |
6.4 相位噪声提取抖动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高速串行数字接口测试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速串行接口测试总体方案设计 |
2.1 高速串行接口基本原理 |
2.1.1 TX发送端与RX接收端 |
2.1.2 PRBS发生器/校验器 |
2.1.3 8B/10B编码解码器 |
2.2 高速串行接口测试要求 |
2.3 集成化自动测试总体方案 |
2.3.1 测试系统结构选择 |
2.3.2 ATE测试系统与DIB板 |
2.4 测试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技术分析 |
3.1 待测芯片Serdes接口配置原理 |
3.2 发送端功能测试与参数测试 |
3.2.1 发送端功能测试 |
3.2.2 抖动测试 |
3.2.3 上升/下降时间测试 |
3.2.4 预加重/去加重测试 |
3.3 接收端功能测试与参数测试 |
3.3.1 接收端功能测试 |
3.3.2 抖动容限测试 |
3.4 误码率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IB板与测试工程设计 |
4.1 DIB板设计 |
4.1.1 信号通道设计 |
4.1.2 测试连接器设计 |
4.1.3 供电部分设计 |
4.1.4 PCB板材设计 |
4.1.5 DIB板仿真验证 |
4.2 待测芯片Serdes接口配置流程 |
4.3 ATE测试工程开发 |
4.4 测试方法编程实现 |
4.4.1 上升/下降时间测试技术编程实现 |
4.4.2 预加重/去加重测试技术编程实现 |
4.4.3 误码率测试技术编程实现 |
4.4.4 抖动测试技术编程实现 |
4.4.5 抖动容限测试技术编程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串行接口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功能测试与内回环测试结果分析 |
5.2 误码率测试结果分析 |
5.3 上升/下降时间测试结果分析 |
5.4 抖动及抖动容限测试结果分析 |
5.5 预加重/去加重测试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一种通信装备Built-In Test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机内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通信装备的测试性模型 |
2.1 测试性分配概述 |
2.1.1 测试性分配的目的与内容 |
2.1.2 测试性分配的原则 |
2.2 基于故障检测与隔离要求的测试性分配方法 |
2.2.1 等值分配法 |
2.2.2 按故障率分配法 |
2.2.3 综合加权分配法 |
2.3 非线性综合加权分配法 |
2.3.1 综合影响系数的非线性模型 |
2.3.2 指标分配值的非线性模型 |
2.4 通信装备的测试性模型 |
2.4.1 通信装备系统结构 |
2.4.2 通信装备的测试性分配 |
2.4.3 一种通信装备的BIT技术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内测试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1 机内测试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1 通信装备BIT结构设计 |
3.1.2 通信装备BIT硬件平台设计方案 |
3.2 通信装备BIT主系统设计方案 |
3.2.1 通信装备BIT主系统的功能结构 |
3.2.2 通信装备BIT主系统数据传输方案 |
3.2.3 通信装备BIT主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3.3 模拟BIT模块设计 |
3.3.1 模拟BIT硬件电路设计 |
3.3.2 模拟BIT中FPGA逻辑电路设计 |
3.3.3 模拟BIT资源消耗分析 |
3.4 射频BIT模块设计 |
3.4.1 射频BIT硬件电路设计 |
3.4.2 射频BIT中 FPGA逻辑电路设计 |
3.4.3 射频BIT资源消耗分析 |
3.5 中频BIT模块设计 |
3.5.1 中频BIT硬件电路设计 |
3.5.2 中频BIT中FPGA逻辑电路设计 |
3.5.3 中频BIT资源消耗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EEE1149.1的数字BIT设计 |
4.1 边界扫描测试的基本原理 |
4.1.1 JTAG接口和TAP状态控制器 |
4.1.2 指令寄存器和测试指令集 |
4.1.3 数据寄存器和边界扫描单元 |
4.2 数字BIT硬件电路设计 |
4.3 数字BIT中FPGA逻辑电路设计 |
4.3.1 数字BIT命令帧结构 |
4.3.2 TMS信号的生成逻辑 |
4.3.3 TDI输出逻辑与TDO接收逻辑 |
4.4 数字BIT资源消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与验证环境介绍 |
5.2 各分系统BIT测试功能验证 |
5.2.1 射频BIT测试 |
5.2.2 中频BIT测试 |
5.2.3 数字BIT测试 |
5.2.4 模拟BIT测试 |
5.3 各分系统BIT功耗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波形图像视角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与测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阻抗法测距 |
1.2.2 行波法测距 |
1.2.3 人工智能法测距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特征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行波的基本理论 |
2.2.1 暂态行波的产生 |
2.2.2 单根导线中行波的波动方程 |
2.2.3 故障行波的传播分析方法 |
2.3 输电线路故障波形特征分析 |
2.3.1 故障行波时频特征分析 |
2.3.2 故障行波波形图像特征分析 |
2.3.3 波形相似性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USUM算法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片段提取方法 |
3.1 引言 |
3.2 波头数据片段截取分析 |
3.2.1 影响故障行波可靠识别波头因素 |
3.3 基于CUSUM算法故障行波数据片段自适应截取的确定 |
3.3.1 经典CUSUM算法的突变检测 |
3.3.2 平均值高斯函数处理 |
3.3.3 改进CUSUM算法复合时窗截取自适应窗口 |
3.3.4 波形图像突变起始位置的标齐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设置时窗参数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形几何特征匹配的单端测距 |
4.1 引言 |
4.2 故障行波关键几何特征分析 |
4.2.1 波头直线的几何特征 |
4.2.2 波头角度几何特征 |
4.2.3 波形重叠面积差的几何特征 |
4.3 基于波形图像的几何特征匹配方法 |
4.3.1 SIFT算法的特征点检测 |
4.3.2 基于SIFT特征点的几何距离匹配 |
4.4 实验结果和测距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波头直线精细检测和基准点选取的单端测距 |
5.1 引言 |
5.2 直线检测波头测距准确性分析 |
5.3 分段化直线检测波头方法 |
5.3.1 基于分段线性化直线检测波头起止点精确确定 |
5.4 基于波形直线精细检测和测距基准点自适应选取的单端测距 |
5.4.1 测距基准点的自适应选择 |
5.5 实验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FPGA的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继电器检测现状 |
1.3.2 脉冲检测的方法现状 |
1.3.3 脉宽检测的常用方法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总体系统方案 |
2.2 设计指标与技术要求 |
2.3 方案论证与分析 |
2.3.1 方案的论证 |
2.3.2 方案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输入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1.1 设计方案及问题 |
3.1.2 光耦隔离电路的设计 |
3.2 脉冲检测模块的设计 |
3.2.1 脉冲判断模块的设计 |
3.2.2 缓存模块的实现 |
3.2.3 串口的设计与配置 |
3.3 相关外围电路的实现 |
3.3.1 主要配置电路 |
3.3.2 电源转换电路 |
3.3.3 时钟电路 |
3.3.4 串口配置电路 |
3.4 电路布线注意事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
4.1 LabVIEW概述 |
4.2 上位机结构概述 |
4.3 上位机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串口配置 |
4.3.2 数据处理 |
4.3.3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
4.3.4 显示模块的设计 |
4.4 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整体调试与分析 |
5.1 样机的组装与调试 |
5.1.1 电源模块的检测 |
5.1.2 时钟电路的测试 |
5.1.3 输入电路的测试 |
5.2 软件与系统调试 |
5.3 误差分析与优化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机箱实物图 |
附录 2 FPGA原理图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建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实时性研究 |
1.2.2 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可靠性研究 |
1.2.3 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安全性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计及网络攻击的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建模 |
2.2.1 网络拓扑关系 |
2.2.2 信息流建模 |
2.2.3 路由策略建模 |
2.3 考虑网络攻击的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建模 |
2.3.1 网络攻击类型 |
2.3.2 网络攻击形态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多类信息流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 |
3.3 通信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及验证 |
3.3.1 基于排队论的通信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 |
3.3.2 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验证 |
3.4 时延对智能变电站运行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拓扑建模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
4.1 引言 |
4.2 网络拓扑类型 |
4.3 网络拓扑建模及通信路径选择算法 |
4.4 网络拓扑对智能变电站运行影响分析 |
4.5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网络可靠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平稳策略 |
5.1 引言 |
5.2 基于DLL原理的路由策略 |
5.3 220kV智能变电站算例 |
5.4 500kV智能变电站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北斗导航授时终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卫星导航授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卫星授时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3 卫星授时终端的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北斗导航授时终端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
2.1 授时模块性能指标概述 |
2.1.1 10MHz频标 |
2.1.2 1PPS秒脉冲信号 |
2.1.3 IRIG-B码信号 |
2.1.4 NTP网络时间 |
2.2 整体方案设计 |
2.3 硬件方案设计 |
2.3.1 卫星信号接收机单元 |
2.3.2 时码单元 |
2.3.3 守时模块 |
2.3.4 其它配置电路 |
2.4 软件方案设计 |
2.4.1 时码单元软件设计 |
2.4.2 守时模块软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斗导航授时终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卫星信号接收机单元设计 |
3.1.1 卫星信号接收机时间产生 |
3.1.2 卫星信号接收机单元电路设计 |
3.1.3 卫星信号接收机单元性能测试 |
3.2 时码单元设计 |
3.2.1 B码的解码编码原理 |
3.2.2 时码单元实现 |
3.2.3 测试结果 |
3.3 守时模块设计 |
3.3.1 时间间隔测量方法 |
3.3.2 去抖滤波算法 |
3.3.3 守时模块软硬件设计 |
3.3.4 模块测试结果 |
3.4 其它配置电路 |
3.4.1 电源处理 |
3.4.2 输出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测试与结果分析 |
4.1 模块测试 |
4.1.1 性能指标要求 |
4.1.2 测试环境 |
4.2 测试结果分析 |
4.2.1 10MHz频标信号 |
4.2.2 1PPS测试 |
4.2.3 B码测试结果 |
4.2.4 NTP网络时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双频率源无缝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频率源无缝切换方法 |
2.1 基于开关切换的无缝切换方法 |
2.2 基于相位微调的无缝切换方法 |
2.3 两种方法特点分析与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频率源无缝切换关键技术研究 |
3.1 数字锁相环技术研究 |
3.1.1 数字锁相环基本原理 |
3.1.2 数字鉴相方法研究 |
3.2 相位差建模方法研究 |
3.2.1 相位差特点分析 |
3.2.2 相位差建模预报研究 |
3.2.3 相位差模型预报仿真 |
3.3 频率信号异常监测方法研究 |
3.4 频率源平稳切换方法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频率源无缝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目标与硬件组成 |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1.2 系统硬件结构 |
4.1.3 系统硬件组成 |
4.2 FPGA模块划分 |
4.3 FPGA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时钟模块 |
4.3.2 分频模块 |
4.3.3 鉴相模块 |
4.3.4 异常监测模块 |
4.3.5 选择控制模块 |
4.3.6 DAC控制模块与串口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与方法 |
5.1.1 测试平台 |
5.1.2 测试方法 |
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1 鉴相精度测试与分析 |
5.2.2 系统输出信号锁定效果测试 |
5.2.3 系统切换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基于PSoC4的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汽车脚踢控制器发展概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 |
2.2 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 |
2.3 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
2.4 系统LIN总线通信的研究 |
2.4.1 LIN在汽车尾门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 |
2.4.2 脚踢控制器的LIN信号通信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非接触式电容感应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
3.2 LIN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2.1 LIN总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实现 |
3.2.2 LIN总线收发器设计 |
3.3 PSoC4 主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4 系统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
4.2 PSoC4 主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4.2.1 脚踢控制器初始化 |
4.2.2 脚踢信号判定 |
4.2.3 脚踢控制器工作模式的切换 |
4.3 CapSense接近式传感器节点部分软件设计 |
4.3.1 电容感应传感器设计 |
4.3.2 低功耗设计 |
4.4 LIN通信模块部分软件设计 |
4.4.1 CY8C4240AXI单片机的初始化程序 |
4.4.2 主程序 |
4.4.3 数据发送中断程序 |
4.4.4 数据接收中断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数据分析 |
5.1 Capsense接近式传感器感应区域和信噪比测试分析 |
5.2 一致性实验测试分析 |
5.3 LIN总线通信测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抖动测量:在上升沿判定故障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压电远端检测模块状态变化分析及老化预测[D]. 朱楚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抖动的时频域分析与研究[D]. 雷伟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速串行数字接口测试技术研究与实现[D]. 张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一种通信装备Built-In Test技术研究与实现[D]. 张玮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波形图像视角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与测距研究[D]. 王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FPGA的继电器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梦杰.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7]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建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 郑爱.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8]北斗导航授时终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赵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9]双频率源无缝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玉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02)
- [10]基于PSoC4的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鹏. 中北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