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花生品种对石膏的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车升国[1](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路亚[2](2020)在《施钙对山东花生土壤特性及花生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钙在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促进信号传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花生是嗜钙作物。山东是我国花生最重要生产区之一,土壤类型多样,p H值跨度大,土壤钙含量差异大。最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壤、肥料管理,包括化肥投入大幅增加、有机肥施量剧减、秸秆焚烧及酸雨频率加大,土壤酸化、盐碱化及缺钙胁迫日益严重,普遍导致花生荚果空秕、腐烂,不仅造成该区花生单产水平徘徊不前,而且品质劣化,植保成本大幅增加。高油酸花生具有货架寿命长、保健功能好的优点,市场价值高,但其植物生理与营养特性研究滞后,导致目前生产上仍延用普通花生的种植技术,产量及品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鉴于此,本研究于2018~2019年运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因素一为不同类型土壤,分别为鲁东酸化土、中性土及鲁北盐碱土;因素二为油酸含量不同的两个大花生主栽品种,高油酸品种(花育951,油酸含量80.47%)和普通品种(花育22,油酸含量51.75%);因素三为施钙量(Ca O),设置0(CK)、225和450 kg/hm2三个水平,其中酸性土钙源为石灰,盐碱土为石膏,中性土分别为石灰和石膏。从施肥-土壤-花生复合生态系统调控角度,研究施钙对山东不同类型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形态建成、养分累积与分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为高油酸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施钙对土壤的改良效应。施钙对三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有所差异。花生收获后取土化验表明,酸性土施石灰对土壤酸化的缓解作用显着,全氮及速效氮磷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并补充交换性钙和钾离子,有效培肥地力,降低了镁和钠含量。中性土施石灰提高了土壤p H,而石膏降低p H,还显着增加全氮含量,两种钙肥均能有效补充钙素,对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影响较小。盐碱土施石膏能够显着缓解“碱化”和“盐化”,表现为p H值、交换性钠、钾、镁和氯显着降低,并提高交换性硫含量,使土壤中高危害的“氯盐”向低危害的“硫酸盐”转变,但施石膏降低氮含量。三种土壤的5种酶活性对施钙反应差异较大。其中,施石灰对酸性土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着,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盐碱土施石膏仅提高了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中性土施石膏一定程度提高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而施用高量石灰却抑制了酸性磷酸酶活性。施钙显着影响三种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其中,施石灰对酸性土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提升作用最为显着,而对中性土的作用不显着;施石膏一定程度提高了中性土和盐碱土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施钙还改变了细菌门水平下优势菌群丰度(%)。其中,酸性土施石灰后更有利于富养型微生物生长,表现为增加变形菌门丰度,降低绿弯菌门丰度;中性土施石灰提高芽单胞杆菌门丰度、降低放线菌门丰度,表明土壤碱性增加,抗逆、解磷及固氮能力降低,而施石膏不利于寡营养细菌生长,表现为降低酸杆菌门丰度,提高疣微菌门丰度;盐碱土施石膏有利于嗜酸及不耐碱微生物生长,表现为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增加,而浮霉菌门降低。在三种土壤上,p H值均为影响细菌群落和结构的重要因子。另外,在酸性土上,多数肥力指标(钠、钙、氮和磷)与细菌群落和结构的相关性也达显着水平;在中性土上,仅少量肥力指标与细菌群落和结构的关系密切相关,而且两种钙肥的作用有所差异;而在盐碱土上,肥力指标的影响较小。(2)施钙对花生形态建成及干物质累积分配的影响。酸性土和盐碱土施钙均促进花生各器官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增强叶片光合效率,有利于“源”的扩充及高产结构构建,降低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干重比值(V/R),促进了营养体“源”中干物质“流”向“果库”。两类土壤的差异在于酸性土施石灰对不同直径根系(0~0.5、0.5~1及>1 mm)长度、体积和表面积均有积极影响,其中对细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盐碱土施石膏主要促进了细根(直径0~0.5 mm)生长发育。中性土施用两种钙肥对形态建成及干物质累积无显着促进作用。(3)施钙对花生养分累积与分配的影响。酸性土和盐碱土施钙促进了花生植株氮、磷、钾和钙的协同吸收,其中生殖体(果针和荚果)养分累积量的增幅大于营养体(根、茎和叶),促进了4种元素由营养体向生殖体转运,“畅流”作用显着。盐碱土施石膏还能提高植株对硫的吸收,降低钠的累积,稀释各器官氯含量,缓解两种盐离子对植株的危害。多数情况下,中性土施用两种钙肥的各种养分累积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4)施钙对荚果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对产量及相关荚果性状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土壤类型>钙水平>品种。无论施钙与否,中性土上花生产量最高,较盐碱土和酸性土花生产量分别显着增加13.66%和68.62%,表现为单株有效果和双仁果数多、虫芽烂果少、果仁大、出米率高,说明中性土更适宜花生种植,而逆境土壤尤其是酸性土对产量影响很大。施钙显着提高逆境土壤花生产量,尤其是盐碱土产量。盐碱土低、高钙水平较对照的增产幅度分别为2.51%~27.07%和9.53%~24.55%,酸性土分别增产2.62%~14.81%及6.93%~14.98%,中性土施两种钙肥对花生荚果产量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施石灰和石膏的增产幅度分别为-8.69%~9.38%和2.17%~9.9%。此外,盐碱土施石膏增产来源于果重增加、单株有效果数和出米率提高,但无效果数也相应增加;酸性土施石灰主要是增加果重、出米率,还增加了有效果率和双仁果率,减少虫、芽、烂和幼果等无效果。(5)施钙对花生品质及油脂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表明,施钙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促进花生籽仁脂肪的合成:1)降低了饱果至成熟期两类花生品种籽仁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使碳原子的流向从糖类物质的合成转向脂肪酸的合成;2)提高了结荚期高油酸品种籽仁中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活性,促进三油甘脂的合成。酸性土和盐碱土施钙对花生粗脂肪含量的调控均为促进作用。其中,酸性土两施钙水平高油酸品种粗脂肪含量较对照增加1.92~1.99个百分点,普通品种增加2.04~2.73个百分点,处理间差异均达显着水平;盐碱土高油酸品种粗脂肪含量提高0.64~1.15个百分点,普通品种增加0.10~0.72个百分点,但多数与对照差异不显着。酸性土和盐碱土施钙均降低了籽仁可溶性糖含量,但对蛋白质含量均无显着影响。在中性土上,施用两种钙肥对两类品种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不显着,但施低量石灰增加了高油酸品种粗脂肪含量。表明施钙对花生脂肪等品质指标影响表现为酸性土>盐碱土>中性土,酸性土和盐碱土施钙能够促进花生籽仁中糖分向脂肪转化。施钙对脂肪酸主要组分的调控作用因土壤类型和品种类型有所差异。在酸性土和盐碱土两类逆境土壤上,施钙显着提高了高油酸品种籽仁中△12-油酸去饱和酶(FAD2)活性和亚油酸的含量,亚油酸含量增加了0.24~2.29个百分点,而普通品种籽仁FAD2活性、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对施钙反应不敏感;在中性土多数情况下施钙对脂肪酸主要组分影响不显着。综上所述,物美价廉的石灰和石膏不仅分别是酸性土壤、盐碱土壤的有效改良剂,也是嗜钙作物花生的钙素养分直接提供者,能促进植株干物质和主要养分积累并优化其分配,而中性土壤受施钙影响较小。这些研究成果既对未来山东花生主要逆境土壤改良及花生高产高效栽培具有重大技术指导作用,也丰富了花生源流库理论、肥料-土壤-作物复合生态系统调控理论。本研究还表明,施钙对花生高油酸和普通油酸花生品种品质调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亚油酸含量及FAD2酶活性的变化等方面,这一结论对于高油酸花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JamesF.Adams,汪和平[3](1994)在《施钙对花生产量、等级及种子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在酸性,沙质和阳离子交换能力低的上壤中栽培花生,需要施Ca,长期认为仅是个营养问题(阿拉切斯·海保格亚L)。从1987年到1989年期间,美国在14个参试点进行了四个花生品种施用石膏的Ca试验,以改善花生的产量,品质和种子的发,芽能力。在试验土壤中的施Ca量从48~242毫克/公斤,对花生的经济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五个参试点土壤宁可代换性Ca含量很低,(以石膏计<158毫克/公斤),栽培的四个花生品种,由于施用石膏都获得了,增产。但是其影响幅度因品种而异。对“GR7”和“Southcrn·R”品种花生来说,要使花生仁的成熟度增加,须使土壤中合Ca水平比籽粒产量要求所需的Ca更高些,发芽率和种子生活力两者都与种子的含Ca浓度有密切关系。对参试的四个栽培品种,为得到更高的发芽率,种子中Ca的铲含量每公斤最低要备368和414毫克之间。在361和445毫克/公斤范围内,Ca的多少与种籽的生活力直接相关,土壤含Ca与发芽率或种子生活力之间的相关程度要比种子合Ca与发芽率或种子生活力相关程度小些。全部有关Ca与发芽的关系式都表明,用于生产花生种子的土壤所需要的可代换性Ca,要比一般生产所需的Ca多。
杨升辉[4](2018)在《地理环境、大豆品种和培养条件影响大豆根瘤菌生态分布与结瘤固氮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瘤菌是参与氮素循环和农业生产的共生固氮微生物。接种根瘤菌可以发挥共生固氮作用,促进豆科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选择中国大豆种植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分别位于五大连池、通辽、肥城、临沂、济宁和三亚市,首先开展大豆根瘤菌生物地理分布研究,筛选出各试验点的高效根瘤菌,并优化高效菌株的发酵条件,探索菌剂的货架期。依据土壤理化性质对根瘤菌结构群落组成的关系,选择优良菌株,研制根瘤菌剂复配微量元素配方,进而在上述6个试验开展田间接种试验。对大豆根瘤菌分离,温室试验得到483株根瘤菌,分属于44种BOX基因型,通过rpoB基因序列比较鉴定为 6 个已知种群Sinorhizobium fredii、Brabbium elkanii、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Bradyrhizobium huanghuaihaiense^ 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及两个未知种群Bradyrhizobium sp.I和Bradyrhizobium sp.II。田间试验得到921株根瘤菌,分属于75种BOX基因型,通过rpoB基因序列比较鉴定为7个种群Sinorhizobium fredii、Sinorhizobium sp.^ Bradyrhizobium elkanii、Bradyrhizobium japonicum、Bradyrhizobium huanghuaihaiense、Bradyrhizobium daqingense 和 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各试验点的优势菌群为Bradyrhizobiumelkanii或Sinorhizobium frdii。在济宁试验点分离的一个新种群(Sinorhizobium sp.),经多相分类和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将其鉴定为一个新种,命名为Sinorhizobium shofinae,模式菌株为 CCBAU 251167T。探索土壤理化性质、大豆品种、地理因素和气候因子对大豆根瘤菌群落结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B.elkani 分布在酸性土壤中,S.fredii存在于碱性土壤中。土壤中有效铁含量是影响两种根瘤菌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大豆品种(徐豆18、黑河43和南圣270)对根瘤菌的群落结构分布影响不明显。地理纬度和当地平均6月份降水量是影响根瘤菌分布的主要地理因素和气候因子。基于Bray-Curtis距离分析得到大豆根圈土壤微生物(16rDNA水平)的群落结构分布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铁、有效硼、水溶性钙离子含量、电解质、pH、地理纬度和年均有效降雨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地理经度、地理高度、大豆品种和大豆生育期(播前、盛花期和成熟期)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基于UniFrac距离对大豆根圈土壤微生物(OTU水平)的群落结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根圈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与地理因素、气候因素和土壤理化性质因素均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大豆品种及其生育期相关性不密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B.elkanii L18-31和S.fredii J18-3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发酵得到B.elkanii L18-31最大活菌数达到了 8.5×109CFU/mL,S.fredii J18-3最大活菌数达到了 5.1×109CFU/mL。在20~25℃温度存放90天后,20%海藻糖处理下的根瘤菌有效活菌数最高,其中,B.elkanii L18-31和S.fredii J18-3 分别为 3.4×109CFU/mL 和 6.0×108CFU/mL。选用22株高效根瘤菌,田间接种根瘤菌试验表明,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均明显高于未接种处理。接种根瘤菌的大豆产量比对照增产4.96%~31.67%,大豆蛋白含量增加0.16%~7.80%。综上,本试验通过研究大豆根瘤菌生物地理分布,筛选高效大豆根瘤菌,优化其发酵条件,探索菌剂的货架期,接种田间试验,为今后大豆根瘤菌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戴显红[5](2017)在《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为数不多的具出口创汇优势农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花生在生产至消费的各环节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我国花生消费安全和限制产业发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分为收获前污染和收获后污染,其中收获前田间污染过程既是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储藏期污染的源头。田间黄曲霉毒素污染是黄曲霉、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在前期对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分布研究基础上,选择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不同的地区—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设置定点试验点,并配以盆栽试验,采用高通量的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等,研究了花生土壤微生态环境(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菌群结构)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田间生产环节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与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锁定了影响田间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土壤微生态环境因子: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通过连续5年主产区花生及土壤重金属镉和黄曲霉毒素污染数据分析,以及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定点试验点花生果际土壤的重金属镉、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钙、铜、微生物菌群结构等12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我国不同产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间存在相关性,初步锁定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为引起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差异的主要土壤微生态环境因子。2.初步探明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壳、皮、仁中钙含量累积以及花生抗黄曲霉侵染能力的关系对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定点试验点连续2年试验结果和不同梯度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盆栽验证试验结果分析发现,花生果际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壳、皮、仁中钙含量呈强正相关(r≥0.98),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越高,花生各部位富集的钙营养也越多;花生仁和种皮中钙含量与黄曲霉侵染指数存强负相关(r<-0.95),花生仁和皮中钙含量越高,花生仁黄曲霉侵染指数越低,抗侵染能力越强,为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高污染区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思路。3.分析了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比较花生果际土壤中细菌16S rDNA基因V4区和ITS1区基因的多样性,研究典型生态区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现江西樟树、山东临沂和辽宁阜新的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优势菌群种类等差异显着,其中江西樟树的果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最高,山东临沂次之,辽宁阜新最低;真菌α多样性辽宁阜新高于山东临沂、江西樟树。为进一步探明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于花生收获前一个月人工接种黄曲霉菌,研究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变化。主成分分析(PCA)和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人工接种黄曲霉菌后,土壤细菌菌群与真菌菌群组成和丰度均发生显着变化,其中细菌α多样性增加,分布更加均匀,芽孢杆菌、乳球菌、雷尔氏菌等生防菌丰度值增加;真菌α多样性减少,优势度集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种群α多样性与黄曲霉侵染风险有关,可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α多样性值作为黄曲霉侵染风险的预警指标,为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大尺度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史全文[6](1995)在《施钙对蔓生型花生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施钙对蔓生型花生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Adams,J.F.等在花生生产上,钙是土壤中最可能缺乏的矿物质养分。花生缺钙会降低荚果饱满度,从而降低产量。缺钙不仅影响花生胚芽发育,还能降低种子活力,胚的发育良好对种子萌发非常重要。Cox等(1976)指出,大...
郭亚龙[7](2018)在《花生豆腐制备及凝胶形成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低温花生饼为原料,建立了生物酶法和HTPC(high-temperature pressure cooking)结合制备花生豆腐的新型加工工艺,研究了不同加工条件对花生豆腐质构和得率影响,对比了花生豆腐与市售大豆豆腐品质差异;分析了典型加工条件对蛋白质功能性质(热特性、粒径分布和流变特性)、蛋白质结构(SDS-PAGE、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和豆腐微结构影响;开展了中试放大研究和产品开发;初步揭示了花生豆腐凝胶形成过程。具体结果如下:1.优化了花生豆腐制备工艺并进行了产品品质分析。生物处理后花生浆仍为液态,进一步施加HTPC处理后直接形成蛋白凝胶块,只需压制即可制备花生豆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花生饼脂肪含量6.89%、料液比1:7、酶添加量0.75‰、酶处理时间2 h、煮浆温度115℃(0.17 MPa)、煮浆时间20 min,所得花生豆腐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分别为279.6 g、0.97和145.35 g,得率为225.2 g/100 g。花生豆腐保水率为81.88%,优于大豆豆腐,蒸煮损失率为0.89%,与大豆豆腐相当。色泽分析表明,花生豆腐b值(8.38)显着小于市售大豆卤水(16.56)和石膏(15.86)豆腐(p﹤0.05),颜色亮白,具有色泽优势。2.研究了典型加工条件对蛋白质功能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蛋白中球蛋白和伴球蛋白组分的变性温度(Td)分别为115.24℃和95.04℃,吸热焓值(ΔH)分别为9.56 J/g和1.10 J/g,生物酶处理(0.75‰)后,这两种组分的Td值增加,分别达到116.57℃和95.85℃,球蛋白的ΔH值减小为8.59 J/g,而伴球蛋白的ΔH值增加至1.52 J/g。与此同时,蛋白分子间通过共价交联形成蛋白聚集体,具有更大的粒径分布和更高的表观黏度;HTPC处理(115℃,0.17 MPa)可使花生蛋白完全变性,蛋白粒径分布更加均一、集中,但并未改变花生蛋白的流体类型,仍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3.研究了典型加工条件对蛋白质结构和豆腐微结构影响。SDS-PAGE表明,生物处理后花生蛋白亚基交联形成分子量更大的聚集体(约75 kDa、130 kDa及130 kDa以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花生蛋白主要以α-螺旋(45.2%)、β-折叠(33.4%)和β-转角(21.4%)形式存在,结构较为紧凑。生物酶(0.75‰)结合HTPC处理后,蛋白结构变得舒展;蛋白质三级结构分析表明,花生蛋白表面疏水性(H0)和总游离巯基含量(TFS)分别为88.89和6.06μmol/g,酶处理(0.75%)后H0降至47.48,而TFS增至7.18μmol/g。施加HTPC处理和压制后,H0(33.09)和TFS(2.08μmol/g)进一步显着降低(p<0.05),表明形成了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花生豆腐凝胶呈蜂窝状结构,酶处理(0.75‰)可使豆腐凝胶结构变得密实,网孔变小且分布均匀。4.初步建立了商超规模花生豆腐中试放大工艺并开发出花生豆腐产品。中试放大工艺每批次处理花生饼4 kg,生产花生豆腐约12 kg。中试工艺制得豆腐得率为284.7 g/100 g,保水性为83.43%,蒸煮损失率为0.81%,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分别为284.04 g、0.98和158.37 g,显着优于小试豆腐(p﹤0.05)。
姚君平[8](1977)在《三个花生品种对石膏的反应》文中指出石膏作为花生钙源的价值曾有过多次报导。在低含钙量的土壤上(每公顷80—200公斤)施用石膏有着最大的产量反应。曾有过报导,施用石膏提高了花生种子品质,花生种子内氮和油份含量变化很小。一些研究者试图用钙处理改善种子含油率,但变化很小。结果他们指出钙肥影响油份含量主要通过改善种子品质。曾有报导施钙后花生种子内含氮量降低或者无变
毕于运[9](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贺梁琼,高忠奎,周翠球,钟瑞春,李忠,唐荣华,韩柱强[10](2009)在《广西主栽花生品种钙肥施用比较试验初报》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广西主栽花生品种对土壤钙元素含量的敏感程度,在易发生花生空秕的田块进行田间试验,对比田间与沙培的不同钙处理中不同花生品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桂花22"对土壤中钙含量需求最高,也最敏感;其次是"桂花17","梧油7号"、"桂花30"对土壤中钙含量需求最少;"梧油7号"和"桂花30"的沙培胚败育与正常发育钙元素临界浓度值分别是60、40 mg/L",桂花22"和"桂花17"钙元素临界值浓度大于60 mg/L。同时,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广西旱地花生空秕粒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二、三个花生品种对石膏的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花生品种对石膏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施钙对山东花生土壤特性及花生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花生生产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1.1.2 高油酸花生营养和生理特性研究滞后,缺乏配套栽培技术 |
1.1.3 花生土壤缺钙现象普遍 |
1.1.4 山东酸化、盐碱等障碍性土壤面积大,花生单产徘徊不前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施钙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
1.2.2.1 施钙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1.2.2.2 施钙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2.3 施钙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2.4 施钙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5 施钙对花生根系及荚果形态结构的影响 |
1.2.6 施钙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7 施钙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切入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钙对不同类型花生田土壤的改良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钙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2.2.2 施钙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2.2.2.1 施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2.2.2 施钙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2.2.3 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施钙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2.3.2 施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3 施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结构的影响 |
2.3.4 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钙对花生形态建成及物质分配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钙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1.1 施钙对花生根长的影响 |
3.2.1.2 施钙对花生根表面积的影响 |
3.2.1.3 施钙对花生根体积的影响 |
3.2.1.4 施钙量与花生根系形态指标的关系 |
3.2.2 施钙对花生植株形态的影响 |
3.2.3 施钙对花生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4 施钙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施钙对花生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 |
3.3.2 施钙对花生植株形态特性的影响 |
3.3.3 施钙对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4 施钙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钙对花生养分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钙对花生大量元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1.1 施钙对花生氮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1.2 施钙对花生磷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1.3 施钙对花生钾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2 施钙对花生中微量元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2.1 施钙对花生钙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2.2 施钙对花生钠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2.3 施钙对花生硫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2.4 施钙对花生氯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4.2.3 施钙对钙肥偏生产力及钙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钙对花生荚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点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施钙对荚果性状的影响 |
5.2.2 施钙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3 施钙量与花生荚果性状和产量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钙对不同花生品种品质的影响及机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钙对油脂合成相关酶的影响 |
6.2.2 施钙对籽仁品质指标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施钙对花生产量、等级及种子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产量与等级 |
2.2 高成熟度种子的Ca成分 |
2.3 离成熟度种子的发芽 |
2.4 幼苗成活率 |
(4)地理环境、大豆品种和培养条件影响大豆根瘤菌生态分布与结瘤固氮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豆的起源 |
1.3 大豆根瘤菌生物地理学特征 |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 |
1.5 高效根瘤菌的选育方法 |
1.6 根瘤菌剂类型及特点 |
1.7 影响根瘤菌剂质量的因素 |
1.8 根瘤菌田间应用及增产效果 |
1.9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10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地理环境和大豆品种影响下的大豆根瘤菌生物地理学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理环境和大豆品种对大豆根圈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大豆快生根瘤菌新种分类地位的确定 |
5.1 引言 |
5.2 供试菌株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根瘤菌的发酵培养与菌剂制备 |
6.1 引言 |
6.2 供试菌株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大豆根瘤菌剂田间应用 |
7.1 引言 |
7.2 施肥方式和接菌对大豆产量、蛋白及油分含量的影响 |
7.3 间作种植和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和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5)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花生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
1.1.1 花生生产现状和产区分布 |
1.1.2 花生在国民消费中的地位 |
1.1.3 花生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1.1.4 花生在改善农业种植结构的作用 |
1.2 我国花生质量安全现状 |
1.3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及其防控 |
1.3.1 黄曲霉菌与黄曲霉毒素 |
1.3.2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过程及影响因子 |
1.3.3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 |
1.4 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
1.4.1 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组成 |
1.4.2 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研究方法 |
1.4.3 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关系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土壤交换性钙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关系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方法 |
2.2.3 黄曲霉的侵染处理 |
2.2.4 质量控制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3.2 花生中重金属镉的分布 |
2.3.3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土壤镉含量分析 |
2.3.4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花生壳钙含量与壳厚相关性分析 |
2.3.5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仁、皮钙含量相关性分析 |
2.3.6 花生仁和皮钙含量与种仁抗黄曲霉菌侵染的相关性分析 |
2.3.7 土壤交换性钙对花生粒重影响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花生果际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实验技术流程 |
3.2.2 试剂耗材 |
3.2.3 样品采集与DNA提取与检测 |
3.2.4 PCR扩增与产物定量 |
3.2.5 构建文库、质量控制与定量分析 |
3.2.6 测序 |
3.2.7 生物信息学与多元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生态区与同一生态区内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比较 |
3.3.2 不同生态区细菌多样性分析 |
3.3.3 不同生态区真菌多样性分析 |
3.3.4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5 高风险区花生果际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果际土壤微生物结构特征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关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花生种子接种 |
4.2.2 样品采集 |
4.2.3 DNA提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曲霉与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
4.3.2 黄曲霉与真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花生豆腐制备及凝胶形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加工工艺对豆腐质构影响 |
1.1.1 制浆工艺对豆腐质构影响 |
1.1.2 煮浆工艺对豆腐质构影响 |
1.1.3 凝固工艺对花生豆腐质构影响 |
1.2 加工过程中花生蛋白功能特性变化 |
1.2.1 花生蛋白热特性 |
1.2.2 花生蛋白流变特性 |
1.3 加工过程中豆腐凝胶微结构变化 |
1.3.1 蛋白质构象变化 |
1.3.2 豆腐组分间相互作用 |
1.3.3 豆腐表观结构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花生豆腐制备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新型花生豆腐制备工艺确立 |
2.3.2 物质组成分析 |
2.3.3 不同加工条件对豆腐质构特性和得率影响 |
2.3.4 花生豆腐品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加工条件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典型加工条件对蛋白热特性影响 |
3.3.2 典型加工条件对蛋白粒径分布影响 |
3.3.3 典型加工条件对蛋白表观黏度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加工条件对花生蛋白结构和豆腐微结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典型加工条件对花生蛋白亚基影响 |
4.3.2 典型加工条件对花生蛋白二级结构影响 |
4.3.3 典型加工条件对花生蛋白表面疏水性影响 |
4.3.4 典型加工条件对花生蛋白总游离巯基含量测定 |
4.3.5 典型加工条件对豆腐微结构影响 |
4.3.6 花生豆腐凝胶形成过程初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放大研究与产品开发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中试放大工艺及要点说明 |
5.3.2 产品品质分析 |
5.3.3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4.1 分区方案 |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小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广西主栽花生品种钙肥施用比较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种植 |
1.1.1 土壤选择 |
1.1.2 供试品种:桂花17、桂花22。 |
1.1.3 试验设计 |
1.2 沙培试验 |
1. 2. 1 供试品种:桂花22、桂花17、梧油7号、桂花30。 |
1. 2. 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不同石灰施用量花生相关性状考察 |
2.1.1 土壤不同石灰施用量花生生长动态比较 |
2.1.2 不同石灰施用量对花生生长考种比较 |
2.2 不同水平钙处理对沙培花生相关性状考察 |
3 讨论 |
3.1 广西沙质旱地花生空秕机理讨论 |
3.2 广西花生空秕防治对策 |
3.2.1 适当补充钙肥 |
3.2.2 增施农家肥, 实行轮作制 |
3.2.3 平衡施肥 |
四、三个花生品种对石膏的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2]施钙对山东花生土壤特性及花生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D]. 路亚.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施钙对花生产量、等级及种子品质的影响[J]. JamesF.Adams,汪和平.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02)
- [4]地理环境、大豆品种和培养条件影响大豆根瘤菌生态分布与结瘤固氮功能研究[D]. 杨升辉.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5]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D]. 戴显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4)
- [6]施钙对蔓生型花生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J]. 史全文. 花生科技, 1995(01)
- [7]花生豆腐制备及凝胶形成过程研究[D]. 郭亚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8]三个花生品种对石膏的反应[J]. 姚君平. 花生科技, 1977(Z1)
- [9]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10]广西主栽花生品种钙肥施用比较试验初报[J]. 贺梁琼,高忠奎,周翠球,钟瑞春,李忠,唐荣华,韩柱强. 广西农业科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