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1](1986)在《川西松潘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瓣鳃类和牙形石》文中指出一、概述本文是与笔者早些时候发表的《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相伴生的。目的在于公布川西松潘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瓣鳃类和牙形石化石的证据。化石图影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楚震及武汉地质学院殷鸿福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田传荣等审查,一致认为鉴定无误。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2](1985)在《川西松潘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瓣鳃类和牙形石》文中指出一、概述本文是与笔者早些时候发表的《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相伴生的。目的在于公布川西松潘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瓣鳃类和牙形石化石的证据。化石图影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楚震及武汉地质学院殷鸿福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田传荣等审查,一致认为鉴定无误。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3](1985)在《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提出一、引言川西是否存在拉丁阶?过去一直没有确切的证据。1982年,四川区域地质调查队罗木金在四川省松潘县漳腊乡以北12公里,岷江西岸的安壁村附近(图1)发现一枚完整的双壳类化石。该队朱占祥首先作了初步鉴定,定名为 Daonella lommeli(Wissmann)。它是晚拉丁期的标准化石。
刘旗,王帮全,李振江,徐天德[4](2003)在《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若干地质问题研究进展与分歧》文中指出对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含义及层序重新作了厘定;对杂谷脑组解体,重新定义认识的分歧,如年各组碳酸盐岩块砾混积层在西康群地层柱中的位置,进行了探讨命名地罗空松多组和新都桥组层位关系的新认识,双壳类(Pergamidia)在西康群中的分布及意义等若干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总结与评述。
朱占祥,王林彰,赵友年,潘云唐[5](1993)在《四川西康群的新层序》文中研究表明在川西高原广泛分布的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地层,时限为拉丁期一晚三叠世诺利期,层序由下而上为杂谷脑组、侏倭组、瓦多组、两河口组、雅江组。在鲜水河断裂带局部出露的特殊建造,如年谷组、格底村组以及该断裂带北侧大面积分布的新都桥组等一起组成西康群的新层序。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6](1983)在《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川西是否存在拉丁阶?过去一直没有确切的证据。1982年,四川区域地质调查队罗木金在四川省松潘县漳腊乡以北12公里,岷江西岸的安壁村附近(图1)发现一枚完整的双壳类化石。该队朱占祥首先作了初步鉴定,定名为 Daonella lommeli(Wissmann)。它是晚拉丁期的标准化石。
张以茀[7](1995)在《对巴颜喀拉区三叠纪地层系统的认识》文中研究表明沿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大雪山和邓崃山分布的王叠系,发育下、中、上三统,昔以西康群和巴颜喀拉山群称之,并划分了组或岩组,但区域对比和划分很不一致。本文从整个沉积盆地分析,提出地层系统和地层名称意见:下三叠统,沉积盆地东及东南部依附于杨子古陆之上,基底稳定,以板岩为主,夹砂岩灰岩,厚约200m,昔以菠茨沟组命名,宜沿用。中部及西部依附于华力西褶皱基底之上,活动性强,沉积厚度达3000~6000m,且具两分性。该统建议用昌马河组命名。中三叠统,以稳定的砂岩层为特征,厚度从东南部600m到西北增至2000~3500m,名称建议用杂谷脑组。上三叠统,全区由两个连续岩组组成,下部因砂岩层段多次出现,原地层单位名称多,对比混乱,笔者认为选用新都组一名作代表性名称较适宜;上部研究程度低,可暂以砂岩组称之。
李智武[8](2006)在《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文中指出毗邻的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基本单元和形成于统一地球动力学系统中的一对孪生体。对于前陆盆地-造山带系统,二者间的耦合关系是通过其间的冲断带建立起来的。由于其重要的大陆动力学意义并富含油气,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陆盆地和冲断带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论文选择大巴山前陆盆地及毗邻的冲断带作为研究对象,以盆-山耦合研究思想为指导,通过地表地质的详细调查并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对其构造特征、沉积充填特征、沉降和隆升历史进行了详细解剖。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和冲断带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并对其形成和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含油气条件和有利勘探区域进行了初步分析。 大巴山冲断带位于四川盆地和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向西与汉南-米仓山隆起、龙门山冲断带和松潘-甘孜褶皱带相连,东端止于黄陵隆起,总体上为一向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带。习惯上,以城口断裂为界,将大巴山冲断带分为北大巴山和南大巴山两个构造-地层单元。现已变形的南大巴山(包括米仓山)和四川盆地北部共同组成了本文讨论的中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T3—K1)。古生代至中三叠世晚期,南大巴山和四川盆地北部一直是特提斯秦岭洋南侧的被动大陆边缘。中三叠世末以来,伴随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间的碰撞拼合以及此后燕山期秦岭大型陆内俯冲,四川盆地北部和南大巴山响应于南秦岭造山带上地壳载荷发生挠曲沉降而演化成为陆内前陆盆地。早白垩世中晚期以来,随着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的逐渐向南扩展,大巴山前陆盆地也逐渐卷入变形并随之抬升遭受剥蚀。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期间的前陆盆地沉降和北东-南西向挤压变形发生于华南与华北地块碰撞拼接之后,表明成盆和造山事件具有陆内性质。 北大巴山以脆-韧性变形和发育厚皮构造为主要特征,由一系列北倾南倒的冲断层和不对称褶皱组成。南大巴山为一薄皮冲断楔,以脆性变形和类侏罗山式褶皱为主要特征,褶皱形态主要包括箱状褶皱、紧闭倒转-同斜褶皱和复杂闭合褶皱。按照断层和褶皱的组合特征,南大巴山可进一步分为叠瓦断裂带、断层-褶皱带和滑脱褶皱带三个次级构造带。叠瓦断层系、断层相关褶皱、反冲断层和冲起构造、(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或Ⅱ型三角带)等是南大巴山以及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主要变形样式。北东-南西向挤压和滑脱层是大巴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大巴山冲断带共发育四套主要的滑脱层:中下三叠统、志留系、中下寒武统和元古界顶部。大巴山冲断带正是南秦岭大型滑脱推覆构造向南扩展的过程中借助上述滑脱层由深到浅地顺层滑脱或向上切层逆冲形成的。 将详细的节理构造研究纳入区域构造演化的框架中,结合石英ESR测年、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等的研究表明,中新生代南大巴山主要经历了七期构造活动。按照节理的形成依次为:①早期平面X型节理(T3-K1早期);②“断坪-断坡”型节理和早期剖面X节理(K1早期);③具逆冲趋势的纵节理(~132Ma);④具走滑趋势的斜节理及横节理(~100Ma);⑤右旋走滑趋势的纵节理(K2-E);⑥逆冲趋势的斜节理(~28Ma);⑦左旋趋势的纵节理和正断趋势的纵节理(N-Q)。其中最为重要的是①、③和④期,代表了南大巴山褶皱形成的主要时期,最大构造应力(NE向)平均值为26.9MPa,最小构造应力(NW方向)平均值为6.6MPa。从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南大巴山构造应力场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大巴山前陆盆地由下向上依次充填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中侏罗统凉高山组和沙溪庙组、上侏罗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和下白垩统,残余厚度逾7000m。主要发
饶荣标[9](1987)在《川西“西康群”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提出 《西康群》原称“西康系”,是谭锡畴、李春昱于1930年在甘孜地区作地质调查时创立的名称。它是一套厚度巨大、岩性单调、构造复杂的黑色、灰色板岩、变质砂岩夹部分灰色薄层灰岩组成的砂、泥复理石。广泛展布于雪山草地,延伸到巴颜喀拉山脉和可可西里山脉。 谭、李在雅江西俄洛附近釆到植物化石Podozamites sp.,确定“西康系”的地质时代为侏罗纪。李承三(1940)归入“志留泥盆系”,黄汲清(1945、1954)归入“古生界”,李则新
江卓斐,伍皓,崔晓庄,卓皆文,江新胜[10](2013)在《四川盆地古近系柳嘉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古近系柳嘉组以发育沙漠沉积为特征,是青藏高原东缘古近纪风成沙丘富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碎屑锆石LA-ICP-MS年代学方法,首次研究了柳嘉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分析了该组的沉积物来源,探讨了物源区区域构造热事件在柳嘉组碎屑锆石年龄谱中的反映。获得的53组碎屑锆石U-Pb有效年龄表明,柳嘉组的物源主要集中在1 811Ma1 677Ma、865Ma705Ma、457Ma384Ma、306Ma240Ma及218Ma129Ma五个区间,物源区主要为扬子陆块西缘。综合研究表明,柳嘉组碎屑锆石存在5个较为明显的峰值1 773Ma±82Ma、800Ma±5Ma、298Ma±4Ma、252Ma±3Ma及201Ma±2Ma,记录了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中生代5次较为重要的构造热事件。
二、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4)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若干地质问题研究进展与分歧(论文提纲范文)
1西康群含义及层序的厘定 |
2关于杂谷脑组解体,重新定义认识的分歧 |
3如年各组碳酸盐岩块砾混积层在西康群地层柱中的位置 |
4关于命名地的罗空松多组和新都桥组层位关系的新认识 |
5双壳类柏加米蛤属(Pergamidia)在西康群中的分布及意义 |
(8)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陆动力学和“盆山耦合”的提出 |
1.2 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
1.3 冲断带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
1.4 前陆盆地和冲断带的油气勘探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6 秦-川地区的地质研究简史和油气勘探概况 |
1.7 研究内容、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巴山区基本地质组成 |
2.1.2 秦岭造山带 |
2.1.3 上扬子地台西缘和龙门山冲断带 |
2.1.4 松潘-甘孜褶皱带 |
2.1.5 川东高陡构造带和上扬子地台东南缘 |
2.2 区域重磁场特征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场特征 |
2.3 区域地层和沉积相概述 |
2.3.1 前震旦纪基底 |
2.3.2 震旦纪-白垩纪沉积盖层 |
2.3.3 区域岩相古地理概述 |
第3章 大巴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和变形机制 |
2.1 构造变形分区及特征 |
3.1.1 南大巴山主要断裂特征 |
3.1.2 大巴山区构造变形分区 |
3.1.3 北大巴山(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 |
3.1.4 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和分带 |
3.1.5 川东北低缓褶皱区的构造特征 |
3.1.6 南大巴山-米仓山结合带构造特征及构造联合复合关系 |
3.2 基本变形样式 |
3.2.1 褶皱的几何形态 |
3.2.2 断层相关褶皱 |
3.2.3 逆(冲)断层系统 |
3.3 构造期次及构造应力场 |
3.3.1 利用节理构造和ESR测年技术反演构造期次及构造应力场 |
3.3.2 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和历史构造应力研究 |
3.3.3 关于构造应力场方向的变化 |
3.4 平衡地质剖面及缩短量 |
3.4.1 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3.4.2 南大巴山前缘平衡地质剖面 |
3.4.3 南大巴山地壳缩短量和北大巴山推覆移距 |
3.5 变形机制和构造模式探讨 |
3.5.1 构造变形的物质基础—岩石力学性质 |
3.5.2 滑脱层 |
3.5.3 大巴山多层次滑脱构造 |
3.5.3 变形机制和构造模式探讨 |
第4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充填特征 |
4.1 沉积体系 |
4.1.1 沉积环境和相标志 |
4.1.2 主要沉积体系 |
4.2 充填序列 |
4.2.1 亚构造层序SBTS1 |
4.2.2 亚构造层序SBTS2 |
4.2.3 亚构造层序SBTS3 |
4.2.4 亚构造层序SBTS4 |
4.2.5 亚构造层序SBTS5 |
4.3 沉积补偿状态及物源补给方式的探讨 |
第5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沉降-隆升史 |
5.1 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热史和沉降-隆升史 |
5.1.1 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热史方法介绍 |
5.1.2 界牌1井热史反演 |
5.1.3 帽儿1井和南大巴山地表样品的热史反演 |
5.2 地层回剥法反演沉降-隆升史 |
5.2.1 回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5.2.2 适用性论证 |
5.2.3 单井沉降与隆升史 |
5.2.4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沉降-隆升史 |
第6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 |
6.1 成盆前的沉积-构造背景和构造反转 |
6.2 盆地演化 |
6.2.1 初始沉降期(T_3) |
6.2.2 过渡沉降期(J_1-J_2早期) |
6.2.3 强烈沉降期(J_2中晚期) |
6.2.4 稳定沉降期(J_3) |
6.2.5 盆地萎缩期(K_1) |
6.2.6 递进挤压变形和隆升期(K_2-Q) |
6.2.7 小结—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6.3 形成演化机制探讨 |
6.3.1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界定 |
6.3.2 秦岭和金沙江带对扬子西北缘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的相对重要性 |
6.3.3 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形成演化与秦岭陆内俯冲 |
6.3.4 大巴山前陆盆地演化与华北-华南地块间的相对持续旋转 |
第7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
7.1 烃源条件分析 |
7.2 储集条件分析 |
7.2.1 储层砂岩的孔隙构成和物性特征 |
7.2.2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浅析 |
7.2.3 小结 |
7.3 封盖与保存条件分析 |
7.4 构造圈闭条件分析与评价 |
7.4.1 总体构造特征分析 |
7.4.2 局部构造精细解释及圈闭分析 |
7.4.3 圈闭分析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图版 |
(10)四川盆地古近系柳嘉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及采样位置 |
2 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4 物源分析 |
5 构造热事件的界定 |
6 结语 |
四、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松潘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瓣鳃类和牙形石[J].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6(00)
- [2]川西松潘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瓣鳃类和牙形石[A].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9), 1985
- [3]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1)
- [4]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若干地质问题研究进展与分歧[J]. 刘旗,王帮全,李振江,徐天德. 四川地质学报, 2003(02)
- [5]四川西康群的新层序[J]. 朱占祥,王林彰,赵友年,潘云唐. 中国区域地质, 1993(01)
- [6]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 1983
- [7]对巴颜喀拉区三叠纪地层系统的认识[J]. 张以茀. 中国区域地质, 1995(01)
- [8]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D]. 李智武. 成都理工大学, 2006(03)
- [9]川西“西康群”研究的新进展[J]. 饶荣标. 地层学杂志, 1987(01)
- [10]四川盆地古近系柳嘉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江卓斐,伍皓,崔晓庄,卓皆文,江新胜. 矿物岩石,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