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张荣存[1](2007)在《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的不同,竞技体育项目可以分为测量、评分、命中、制胜、得分五大类。相比其它类项目,评分类体育项目的裁判员在比赛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这种作用使对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的监督和评价成为必需。目前大部分评分类体育项目对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的评价主要在赛后、手工、粗略地进行,这种情况在较低级别的比赛中更是常见。现有的关于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偏差为依据和以相关性为依据两种方案。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1)鼓励折中评分;(2)评价得分实际意义差,不利于综合评价;(3)评价方案缺乏论证。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执法行为具有多项目性和多任务性。这就使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项目、不同任务的评价方案的困难很大。但不同级别裁判员执法资格的不同和同级别裁判员执法任务的相似性为制定不同级别裁判员的评价方案提供了可能:可以把重点放在对裁判人数最多、对最终成绩影响最大的裁判组执法水平的评价上。本文构建的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体系包括评分一致性得分、名次一致性得分和扣分三方面。在评分一致性的基础上,引入名次一致性维度可以克服现有研究中鼓励折中化评分的缺陷。为克服评价得分无实际意义、不利于综合评价的缺陷,本文引入了比较分数的记分方法,这种记分方法在利于综合评价与比较,并且从评分一致性得分、名次一致性得分中就可以逆向得出裁判员的评分偏差程度和名次偏差程度。本文以竞技健美操为例,说明“裁判人数最多、对最终成绩影响最大”的艺术裁判组和完成裁判组的裁判员临场执法评价体系实施细则。按照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第二届世界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和2006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艺术裁判和完成裁判临场执法水平进行评价。所得的对裁判员的评价得分具有正态性,并且能够很好地区分国际裁判和国内裁判执法水平的差异。初步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吴维铭,卢闻君[2](1995)在《运用体育统计法对评分项目裁判员水平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裁判员水平,尤其是评分性项目,是与运动员的名次先后息息相关的,也是主宰运动竞赛能否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本文试图用裁判员的评分作为反映裁判员的裁判水平指标,运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员进行裁判水平的评估,为改进、提高裁判员的裁判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朱宏斌[3](1987)在《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 随着体育科学不断发展的需要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体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是数理统计在体育中的应用,仍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运动员的选材、训练、仪器、实验方法的优选及群体的体质研究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和运动员息息相关。而对主宰着运动竞赛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及运动员名次先后顺序的裁判员裁判水平方面的研究,至今仍可谓是一个空白。为此,本文试图用裁判员的评分作为反映裁判员裁判水平的指标,用体育统计方法对体育竞赛中评分项目的裁判员进行裁判水平的评估一、选择裁判员的评分作为反映裁判水平的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张作舟[4](2017)在《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难美类运动项目属于典型的主观裁决类竞技体育,以往国内外各大赛事曾引发众多因裁决公正性问题而产生的质疑。本研究将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主观裁决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裁判员在执裁工作中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揭示思维过程的内容、普遍规律、心智特点,探究思维过程的运行机制、原理,进一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的思维类型,各种思维类型出现的时序、频率;对裁判员在真实执裁工作中的裁决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存在的内部关系;裁判员主观裁决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型;尝试采用心智模型理论对裁决认知现象进行解释,以此探讨模型的应用价值。裁判员主观裁决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型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模型建立在两个实证研究基础上,即对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认知工作分析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通过态势感知和意义建构理论结合实证调研数据,总体采用归纳逻辑的方法构建理论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验室录像裁决测验,对测验结果用所构建的模型理论进行解释,进而探讨该理论模型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常规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运用自然决策研究的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其中的有声思维法在探究裁判专家的裁决思维类型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包括了回溯有声思维和同步有声思维两种方法。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即因子分析方法在探究裁判专家主观裁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问题起了主要作用,包括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本研究的访谈调查对象专家为78人,问卷调查对象为851人次,有声思维调查对象为64人,处理了 388个有声思维片段,分析了 3096个思维单位,录像裁决测验对象为280人,现场参与观察了 8场大型的难美类运动项目竞技比赛,调研地域超过全国6大省份8个不同地区。认知工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主观裁决类型有7大类,13个小类,7大类分别为表现裁决、比较裁决、印象裁决、条件裁决、述评裁决、打分裁决、偏见裁决。其中表现裁决、比较裁决、打分裁决出现的最多,频率三者依次递减,述评裁决、条件裁决和印象裁决时有出现,偏见裁决很少出现。表现裁决占据了整个裁决思维过程,其次是比较裁决。表现裁决、比较裁决、打分裁决构成了裁决思维的主线;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判断、注意范围、首因效应、外形气质、刻板印象5个维度,18个题项的影响因子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因子结构,5个因子解释总变异72.408%;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呈现了裁判员对信息感知和理解、比较、评估的主要思维模式,同时模型显示了三种主要思维过程循环往复的特点,以及外部的压力、负荷、时间,内部的干扰判断、首因效应、刻板印象心理效应对裁决过程产生的影响;裁判员裁决心智模型可以用“认知地图”理论进行机制过程的解释,感知和理解、比较、评估等思维过程都是在长时记忆的相关“认知地图”参与下进行的,每一次的裁决思维都有可能成为经验“认知地图”,成为长时记忆存储起来;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具有实践和应用价值,包括了完善裁判培养机制,从认知角度规范裁决策略,学习专家裁判裁决思维;推进裁判方法科学化发展,统一裁决标准,增强裁判方法的客观性水平;促进运动员训练水平,针对裁判裁决思维制定训练计划;提高比赛公平性,降低各种因素的干扰;减少比赛争议,普及对裁决思维过程的认知。
王宏[5](2008)在《音乐伴奏难美项群高水平选手参赛结果的可控性分析与施控对策》文中指出音乐伴奏难美项群高水平选手的参赛结果取决于参赛过程中自身发挥、对手表现、和评判过程三元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参赛选手“自身发挥”系统为可控系统,“对手表现”系统为可干扰系统,“裁判行为”系统为可影响系统。研究表明,对三元因素的子系统而言,具有不同的可控水平:依其影响度大小排序,依次为“自身发挥”、“裁判行为”、“对手表现”。由于本项群不同项目间的参赛项目人数、自身准备的情况和国际参赛的实力存在着差异,这种影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会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音乐伴奏难美项群的共同内在结构特征为:难度、美感和音乐,而这共性特征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表现形式必须通过成套动作体现。难度是本项群高水平运动员体现专项竞技能力的标志和训练内容的核心,是比赛获胜的关键;美感是本项群区别于其它项群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通过紧密围绕主题、动作与伴奏音乐巧妙融合、并借助身体能力展示来共同实现的;音乐是规则明确规定的参赛因素,它服从于成套动作的整体结构和编排特点,对提升成套动作完成的艺术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中严格控制着完成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音乐伴奏难美项群自身发挥系统的可控因素包括:成套价值、难度选择、训练组织、专项储备和参赛心理。对自身发挥系统控制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对自身发挥系统状态变化的最佳定向控制,要实现系统最佳化控制,除了在不同时期考虑不同目标的施控途径特征,同时必须在施控过程和施控技巧这对时空因素上获得协同效果。比赛过程中应针对对手的参赛心理特征在不违背体育道德的前提下施加合法干扰,促使其产生消极的内扰动,以求达到分散对手注意力、扰乱对手的最佳唤醒水平、引发其产生认知焦虑情绪的效果,从而实现限制对手表现系统的发挥。裁判员是执法行为的主体,是对比赛结果影响作用最大的非可控因素。裁判员赛前对参赛选手的主观印象通过选手自身表现的参赛实力、特长技术和明星气质等信息局限性、阶段性感知而形成的。在比赛过程中强力展示和战术放大自身表现系统中的亮点与优势,可给裁判员留下强弱对比的深刻印象,是获得有利裁判倾向得有效因素。
董青青[6](2020)在《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提高校园足球活动质量,是每个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关键之点,如何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已成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依据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结合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构建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我市9个地区的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进行评价研究。以全面了解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进而为提高我市校园足球活动质量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的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方法对我市9个地区的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岳麓区、雨花区的足球活动质量“很好”;宁乡市、天心区、开福区、望城区的足球活动质量“好”;浏阳市、芙蓉区的足球活动质量“一般”;长沙县的足球活动质量“差”。(2)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结构质量中,长沙市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能贯彻校园足球活动理念,但存在“走过场”、“只挂牌”的现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和经费预算问题;师资不足,持证比例低,培训力度弱。(3)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过程质量中,长沙市小学足球特色校设有足球教学课,但一周足球课时少,足球活动计划不周详,未建立信息报导平台;足球代表队参与比赛的次数少,学生的对校园足球活动兴趣不高。(4)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结果质量中,长沙市小学足球特色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基本达标,但足球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学生与家长反馈方面,足球场地不足,足球教师不够耐心,与家长沟通方面有欠缺;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和体育精神未达到预期目标。(5)提高校园足球活动质量的策略包括:健全机制,坚强保障;保障足球学时,广泛实施足球课外与文化活动,普及校园足球联赛;激发学生足球兴趣,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和提高家长观念与认可度。
朱宏斌[7](1987)在《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 随着体育科学不断发展的需要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体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是数理统计在体育中的应用,仍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运动员的选材、训练、仪器、实验方法的优选及群体的体质研究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和运动员息息相关。而对主宰着运动竞赛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及运动员名次先后顺序的裁判员裁判水平方面的研究,至今仍可谓是一个空白。
孙健[8](2005)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客观性及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运用测量学、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阐释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测量学特征和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内涵;影响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运动员、武术套路裁判员的综合素质;为了使主观评分客观性的评价更具有针对性,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具体化,分成3 个部分分别具体定义其客观性,继而建立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评价体系,对评分细则的客观性、比赛结果的客观性、裁判员个体评分的客观性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新的评价指标和评定方法,并结合安徽省武术套路锦标赛临场裁判员给运动员实际评分数据运用新方法进行评价。建议运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评价方法对武术套路竞赛实行反馈评价,促进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客观、公正。
刘钦龙[9](2003)在《体育科研中提高统计处理效果的若干要素》文中指出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和逻辑分析法,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并结合体育统计处理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有针对的对影响体育统计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要提高体育科研中的统计处理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的统计总体。研究目的主导统计分析全过程,统计总体是研究目的与统计方法的纽带,是数据分析的起点和归宿。2)控制具体测量过程中的无关变量的影响,保证统计处理的外部效度。3)根据数据类型,数据变异的来源以及数据的信息科学地处理数据,将研究问题与统计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4 )认识统计方法的局限,但不拘泥于局限。在应用过程中,应当使数据尽量满足应用模型的前提假设,如果数据不能满足模型的前提,必须设法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变换;统计方法不是万能的,统计结果只是既定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验设计科学地考察结果的实际意义。
姜鑫[10](2019)在《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马拉松赛事从2010年的13场发展到2018年的1581场,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使得参赛风险随之增加,伤亡事故也频繁出现,配套的风险控制体系已经落后于赛事的增长速度。这些现象都源于赛事松绑后马拉松赛事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和人民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另外,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已经对增强全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水平引起了极大重视,并且从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为健康中国夯实体育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全民健身工作纪实》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通过全民健身应用全民健康,进而应用全面小康;要把全民健身计划做成全民幸福计划……”以及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都对新时期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以跑步为代表的马拉松项目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因为其参与的实效性强,经济廉价,所以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青睐,各大城市也开始争相举办马拉松赛事。但是,随着马拉松参与人群的不断增多,现有的管理水平已经落后于赛事和人员的增长速度,导致各大城市的马拉松参赛者损伤及伤害性事故不断发生,因此,对赛事参赛者的风险控制是确保赛事成功举办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参赛者的风险识别作为切入点,主要对我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并致力于完善我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及控制路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归纳与总结,通过专家访谈的方法确认了调查问卷的合理性以及参赛者参赛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并对全国7大区内的3459名城市马拉松参赛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后的数据经过Spss Statistics软件和AMOS软件数理统计及系统的逻辑分析,在此基础上确认参赛者风险的真正影响因素并将其进行排序和等级划分,从而为接下来的论述奠定基础。在论述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归纳成功的经验,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后找出以往的不足。运用系统论、风险管理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梳理和探索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的控制问题,为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研究认为:第一,中国马拉松井喷式发展与滞后管理的矛盾所带来的参赛者参赛的伤害性风险已经开始给城市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阻碍赛事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将影响到“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步伐,因此,对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的评估与控制的研究是非常的有必要。第二,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因素分为高危风险因素、中度风险因素和一般风险因素,其中高危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观众的肢体暴力等7项;中度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体脂高及肥胖等9项风险因素;一般风险因素包括安保、医疗、志愿者等16项风险因素。对中国马拉松参赛者的风险常识和跑步常识的普及是降低参赛风险的重要环节,而参赛者出现伤害性事故或者损伤主要集中在参赛者对自身的情况不了解、缺乏跑步常识等人群中。第三,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主观因素中的身体因素、心理、经验、自我管理等4个维度19项指标;客观因素中的环境、社会、后勤等13项指标,经过评估后生成的《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检查表》可以作为现场风险筛查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使用。第四,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的控制路径分为网络控制路径和现场控制路径。具体的应用途径有赛前报名时的网络教育与风险筛查,赛中的自查,赛后的参赛恢复数据信息与主办方的自查信息回收,其中网络控制路径可以很好的实现赛前报名的风险筛查。第五,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的应用主要依据的载体是网络系统,网络系统资源的整合可以分为赛前的报名信息存储,赛后参赛者以及主办方信息的回收,这些将会极大的丰富中国马拉松赛事参赛者信息数据库。针对研究结论,建议政府部门提高办赛门槛以确保赛事的质量,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赛事的筹备工作,对体检心率不齐、有家族心脏病史等参赛者或者无锻炼经历者应该取消其参与马拉松的资格,推荐参与其它项目,这样将能更有效的降低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
二、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选题依据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项目的分类及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的作用 |
2.2 部分评分类体育项目对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方法 |
2.2.1 国际体联对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现状 |
2.2.2 其它评分类体育项目对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现状 |
2.3 测量客观性的评价思想 |
2.4 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研究的综述 |
2.4.1 以评分的偏差为依据 |
2.4.2 以评分的相关性为依据 |
2.4.3 综合评价 |
2.5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5.1 鼓励裁判员折中评分 |
2.5.2 对裁判员评价得分的实际意义差,不利于综合评价和比较 |
2.5.3 评价方案缺乏论证 |
3.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4.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 |
4.1 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的内涵 |
4.2 临场执法水平评价在裁判员管理中的位置 |
4.3 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执法行为的特点 |
4.3.1 多项目性 |
4.3.2 多任务性 |
4.4 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难点 |
4.5 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体系 |
4.5.1 评分一致性 |
4.5.2 名次一致性 |
4.5.3 扣分 |
4.5.4 评价指标体系 |
5.竞技健美操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体系及实施细则 |
5.1 竞技健美操裁判构成 |
5.2 竞技健美操艺术与完成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5.3 竞技健美操艺术裁判与完成裁判临场执法水平评价实施细则(以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操预赛为例) |
5.3.1 评分一致性得分的计算步骤 |
5.3.2 名次一致性得分计算步骤 |
5.3.3 扣分 |
5.3.4 总得分 |
5.4 构造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报表 |
6.评价结果的正态性、区分度的论证 |
6.1 评价结果的正态性 |
6.2 评价结果的区分度 |
7.讨论 |
7.1 关于评价体系的更新与完善 |
7.2 关于偏差基点的合理选择 |
7.3 关于比较分数与位置分数 |
7.4 关于裁判员执法不公 |
7.5 关于名次一致性得分的计算方法 |
7.6 关于评价方案实施效果的论证 |
8.结论 |
9.致谢 |
10.参考文献 |
11.附录 |
12.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难美类运动项目 |
1.3.2 主观裁决过程 |
1.3.3 心智模型 |
1.3.4 态势感知 |
1.3.5 意义建构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文献小结 |
1.5 研究和调查对象 |
1.5.1 认知工作分析对象 |
1.5.2 因子分析对象 |
1.5.3 录像裁决对象 |
1.6 研究内容 |
1.6.1 裁判员裁决过程的思维类型 |
1.6.2 裁判员裁决过程的影响因素 |
1.6.3 裁判员裁决过程的心智模型 |
1.6.4 裁判员裁决过程心智模型的应用探讨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访谈调查法 |
1.7.3 观察法 |
1.7.4 认知工作分析法 |
1.7.5 问卷调查法 |
1.7.6 因子分析法 |
1.7.7 测量试验法 |
1.7.8 逻辑分析法 |
1.8 研究思路 |
1.9 技术路线 |
1.10 研究创新与难点 |
1.10.1 研究创新 |
1.10.2 研究难点 |
2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的认知工作分析 |
2.1 回溯有声思维研究-武术套路裁判员的裁决思维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过程 |
2.1.3 数据处理技术 |
2.1.4 信效度控制 |
2.1.5 研究结果 |
2.1.6 分析和讨论 |
2.2 同步有声思维研究 |
2.2.1 研究背景 |
2.2.2 研究过程 |
2.2.3 数据处理技术 |
2.2.4 信效度控制 |
2.2.5 研究结果 |
2.2.6 分析和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的影响因子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过程 |
3.3 量表编制 |
3.4 预测与修正 |
3.4.1 项目分析 |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5 信效度控制 |
3.6 研究结果 |
3.6.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6.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3 裁判背景对裁决影响分析 |
3.7 分析和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4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构建 |
4.1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构建过程 |
4.1.1 认知工作分析研究成果归纳 |
4.1.2 因子分析研究成果归纳 |
4.1.3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归纳 |
4.1.4 裁决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构建结果 |
4.3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解释-裁决认知地图 |
4.4 本章小结 |
5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应用及探讨—一项录像裁决测验的理论解释 |
5.1 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录像裁决测验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过程 |
5.1.3 信效度控制 |
5.1.4 研究结果 |
5.1.5 分析和讨论 |
5.2 测验结果的理论解释 |
5.2.1 录像裁决测试的偏差 |
5.2.2 项目客观性水平差异性 |
5.2.3 裁判背景与测验结果关系解析 |
5.3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应用探讨 |
5.3.1 完善裁判培养机制 |
5.3.2 推进裁判方法科学性 |
5.3.3 促进运动员训练水平 |
5.3.4 提高比赛的公平性 |
5.3.5 减少比赛争议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论 |
7 研究不足和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音乐伴奏难美项群高水平选手参赛结果的可控性分析与施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3 专家访谈法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内容 |
3.4 定性分析法 |
3.5 定量分析法 |
3.6 数理统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 |
4.1 音乐伴奏难美项群高水平运动选手参赛结果三元影响因素的整体解析 |
4.1.1 本项群定位与构成的系统分析 |
4.1.2 本项群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4.1.3 本项群参赛结果三元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
4.1.4 本项群参赛结果影响因素的可控性分析 |
4.2 音乐伴奏难美项群自身发挥系统的可控性解析与施控对策设计 |
4.2.1 本项群自身发挥系统的可控因素分析 |
4.2.1.1 本项群自身发挥系统参赛周期的可控因素分析 |
4.2.1.2 本项群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期完成成套动作的偏离目标态与目标平衡态 |
4.2.1.3 本项群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期完成成套动作的接近平衡态与远离平衡态 |
4.2.1.4 参赛心理的情绪调节问题 |
4.2.2 本项群自身发挥系统的控制途径分析 |
4.2.2.1 教练员是"运动员自身发挥控制系统"的引导者 |
4.2.2.2 不同阶段系统的控制途径产生相应变化 |
4.2.3 本项群高水技选手的成套动作解析 |
4.2.3.1 本项群成套动作参赛表现信息因素的价值分析 |
4.2.3.2 本项群难度动作的系统分析 |
4.2.3.2.1 难度动作是个单项规则对成套动作评判中的量化指标 |
4.2.3.2.2 比赛结果中难度分排序与比赛名次的等级相关分析 |
4.2.3.2.3 成套难度价值的双重体现 |
4.2.3.2.4 保障难度动作参赛成功率的训练学模型 |
4.2.3.3 本项群音乐因素的系统分析 |
4.2.3.3.1 规则对音乐使用的评分要求 |
4.2.3.3.2 成套音乐与成套动作的统一形式 |
4.2.3.3.3 音乐对成套动作的价值因素 |
4.2.3.3.4 音乐的艺术审美价值 |
4.2.4 本项群自身发挥系统的施控对策分析 |
4.2.4.1 施控过程 |
4.2.4.1.1 成套创编阶段分析 |
4.2.4.1.2 强化训练阶段分析 |
4.2.4.1.3 赛前准备阶段分析 |
4.2.4.1.4 参赛阶段分析 |
4.2.4.2 施控技巧 |
4.2.4.2.1 弹性控制 |
4.2.4.2.2 反馈控制 |
4.2.4.2.3 节律控制 |
4.2.4.2.4 灰度控制 |
4.2.4.2.5 模糊评价控制 |
4.3 音乐伴奏难美项群对手表现系统的可控性解析与施控对策分析 |
4.3.1 对对手表现系统施加扰动的必要性、合法性与可能性 |
4.3.2 对对手表现系统的扰动途径分析 |
4.3.3 对对手表现系统的施控对策 |
4.3.3.1 扰乱对手注愈范围,分散对手注意力 |
4.3.3.2 扰乱对手的最佳唤醒水平 |
4.3.3.3 引发对手产生认知焦虑情绪 |
4.4 音乐伴奏难美项群裁判评定系统的可控性解析与施控对策分析 |
4.4.1 本项群裁判评定系统构成因素分析 |
4.4.1.1 竞赛规则的结构分析 |
4.4.1.2 评定手段分析 |
4.4.1.3 道德因素分析 |
4.4.1.4 业务水平分析 |
4.4.2 本项群裁判评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4.4.3 本项群裁判评判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3.1 内在心理力场因素 |
4.4.3.2 外在心理力场因素 |
4.4.4 本项群裁判执法行为的施控对策分析 |
4.4.4.1 加强比赛管理 实施评分监督 |
4.4.4.2 加强参赛成套中能够引发裁判审美感知的编排意识 |
4.4.4.3 加深赛前和赛中对裁判评判心理的有利自身评判的影响 |
4.4.4.4 对连续参赛的节奏实施有效控制 |
4.5 小结 |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1:本论文调查问卷 |
附录2:专家组和教练组调对象一访览表 |
(6)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校园足球发展的时代要求 |
1.1.2 校园足球活动开展面临挑战 |
1.1.3 校园足球活动健康发展需要合理的足球活动质量评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2.1.2 校园足球活动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维质量结构理论 |
2.2.2 综合评价理论 |
3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目标导向性原则 |
3.1.3 量化研究的可操作性原则 |
3.1.4 整体完备性原则 |
3.2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 |
3.2.1 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的拟定 |
3.2.2 德尔菲法的应用 |
3.2.3 一级指标的两轮专家咨询问卷评价及筛选情况 |
3.2.4 二级指标的两轮专家咨询问卷评价及筛选情况 |
3.2.5 三级指标的两轮专家咨询问卷评价及筛选情况 |
3.2.6 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3.3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3.1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 |
3.3.2 权重的确定 |
4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
4.1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建立 |
4.2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活动质量的评价分析过程 |
4.2.1 确定足球活动质量的评价灰类 |
4.2.2 足球活动质量的灰色评估模型 |
4.2.3 足球活动质量的灰色综合聚类分析 |
4.2.4 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的灰色分类 |
4.3 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活动质量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1 各灰类地区的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2 足球活动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3 足球活动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4 提高足球活动质量的对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附录十一 |
致谢 |
(8)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客观性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2 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测量学特征 |
2.1 测量属性的抽象性 |
2.2 测量内容的多元性 |
2.3 测量过程的时效性 |
2.4 测量过程的独立性 |
2.5 测量过程的一致性 |
2.6 测量过程的风险性 |
2.7 测量方法的主观性 |
2.8 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
3 客观性的测量学定义 |
4 影响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因素分析 |
4.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4.2 武术套路裁判员综合素质 |
4.3 运动员 |
5 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内涵 |
5.1 评分细则的客观性 |
5.2 比赛结果的客观性 |
5.3 裁判员个体评分的客观性 |
6 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评价方法 |
6.1 评分细则的客观性评价 |
6.2 比赛结果的客观性评价 |
6.3 裁判员个体评分的客观性评价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主要参考文献 |
9 附录 |
10 致谢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9)体育科研中提高统计处理效果的若干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统计思想与统计方法 |
2.2 体育统计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3 体育统计方法的应用效果检测 |
2.4 方法的应用研究 |
2.5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专家访谈法 |
3.3 统计分析法 |
3.4 比较法 |
3.5 逻辑分析法 |
4 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统计总体 |
4.1 研究目的主导统计处理的全过程 |
4.2 统计总体是数据分析的起点和归宿 |
5 实验设计中控制无关变量 |
5.1 影响实验效度的无关变量 |
5.2 对无关变量控制的基本统计方法 |
6 科学处理数据 |
6.1 数据类型与统计处理 |
6.2 变异来源与统计处理 |
6.3 数据信息与统计处理 |
7 统计方法的局限性 |
7.1 正态分布的前提 |
7.2 相关的陷阱 |
7.3 假设检验中的保护原假设 |
8 结论与建议 |
8.1 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的统计总体 |
8.2 控制具体测量过程中的无关变量的影响 |
8.3 科学地处理数据 |
8.4 认识局限,但不拘泥于局限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10)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马拉松赛事井喷式的发展 |
1.1.2 中国马拉松赛事的伤亡屡见不鲜 |
1.1.3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风险控制亟待完善 |
1.1.4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大数据存储缺失 |
1.2 研究问题 |
1.2.1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的风险因素 |
1.2.2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1.2.3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参赛者 |
1.4.2 赛事 |
1.4.3 马拉松 |
1.4.4 参赛风险 |
1.4.5 风险识别 |
1.4.6 风险评估 |
1.4.7 风险控制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框架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研究目标 |
1.7.1 总结出我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的风险因素 |
1.7.2 完善我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 |
1.7.3 制定符合我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8.1 管控视角创新 |
1.8.2 技术应用创新 |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
2.2 马拉松赛事开展过程中对参赛者影响的研究现状 |
2.3 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的研究现状 |
2.4 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现状 |
2.5 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2.6 国外马拉松赛事对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启示 |
2.7 文献综述总结 |
3.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理论分析 |
3.1 系统论理论 |
3.1.1 系统论的一般特征 |
3.1.2 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特征 |
3.2 风险和赛事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3.2.1 风险的特点 |
3.2.2 风险识别的特征 |
3.2.3 风险产生的过程 |
3.2.4 风险识别的过程 |
3.2.5 赛事风险管理 |
3.2.6 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管理 |
3.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3.3.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核心观点 |
3.3.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在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中的应用 |
3.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4.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核心观点 |
3.4.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中应用 |
3.5 理论间的逻辑关系 |
4.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
4.1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识别的一般方法 |
4.1.1 访谈法 |
4.1.2 调查和专家识别法 |
4.1.3 数理统计法 |
4.2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识别的原则 |
4.2.1 全面系统原则 |
4.2.2 综合考量原则 |
4.2.3 轻重有别原则 |
4.3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现状分析 |
4.3.1 参赛者基本信息分析 |
4.3.2 参赛者锻炼现状分析 |
4.3.3 参赛者参赛现状分析 |
4.4 对中国马拉松赛事参赛者控制相关问题的分析 |
4.4.1 赛前控制问题分析 |
4.4.2 赛中控制问题分析 |
4.4.3 赛后控制问题分析 |
4.4.4 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的案例分析 |
4.4.5 中国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和参与动机对参赛者风险控制的影响分析 |
4.5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指标体系与内容 |
4.6 马拉松参赛者风险识别的实验案例 |
4.6.1 实验方案设计 |
4.6.2 实验案例分析 |
4.7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因素识别结果分析 |
4.7.1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7.2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风险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4.7.3 风险指标的效度和拟合度 |
4.7.4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风险因素的确定 |
4.8 本章小结 |
5.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 |
5.1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方法 |
5.1.1 调查和专家评估法 |
5.1.2 帕累托分析法 |
5.1.3 层次分析法 |
5.1.4 列表排序法与风险矩阵图法 |
5.1.5 项目分析法 |
5.2 基于帕累托分析法的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 |
5.4 基于列表排序与风险矩阵图法的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 |
5.4.1 参赛者自身风险因素分析 |
5.4.2 客观风险因素分析 |
5.5 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检查表的编制 |
5.5.1 参赛风险检查表的编制依据 |
5.5.2 安全检查表编制步骤 |
5.6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检查表项目分析 |
5.7 基于医学视角对马拉松参赛者生理指标的筛查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与应用 |
6.1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 |
6.1.1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构建的理论应用 |
6.1.1.1 系统理论下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思路 |
6.1.1.2 赛事风险管理理论下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要素 |
6.1.1.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功能 |
6.1.1.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价值. |
6.1.2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理念与原则 |
6.1.3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构建的环境与文化 |
6.1.4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构建的目标与定位 |
6.1.5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构建内容 |
6.2 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控制路径的应用 |
6.2.1 控制路径的应用措施 |
6.2.2 控制路径的应用途径 |
6.2.3 控制路径的应用方案 |
6.2.4 网站控制系统的应用 |
6.2.5 网站控制系统的试用与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四、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评分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评价的研究[D]. 张荣存. 北京体育大学, 2007(10)
- [2]运用体育统计法对评分项目裁判员水平的评估[J]. 吴维铭,卢闻君.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04)
- [3]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J]. 朱宏斌. 体育教学, 1987(04)
- [4]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研究[D]. 张作舟. 浙江大学, 2017(09)
- [5]音乐伴奏难美项群高水平选手参赛结果的可控性分析与施控对策[D]. 王宏. 北京体育大学, 2008(11)
- [6]长沙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D]. 董青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试用体育统计方法对裁判评分水平的评估[J]. 朱宏斌. 体育教学, 1987(04)
- [8]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客观性及其评价[D]. 孙健. 安徽师范大学, 2005(05)
- [9]体育科研中提高统计处理效果的若干要素[D]. 刘钦龙. 安徽师范大学, 2003(01)
- [10]中国马拉松参赛者参赛风险评估与控制路径研究[D]. 姜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