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东南沿海形变速率异常与地震前兆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翔宇[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提出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张鹏[2](2021)在《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原区隐伏活动断层是我国许多发达城市潜在的致灾地质因素,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沿活动断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且断层活动还会诱发地裂缝、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因此,开展隐伏活动断层的几何位置、运动方式、活动性质及其控灾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隐伏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清其活动性,揭示其诱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可为首都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75°。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时间上,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在空间上,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主要表现为南段孙河一带和北段北小营地带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1.90mm/a和0.51mm/a。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定量计算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μ值)均大于0.5,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反映断裂活动强度增大。2、顺义地区地裂缝方向主要沿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展布,影响宽度30~100m不等。地裂缝主要呈拉张兼具顺时针扭动破坏形式,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方式一致。2011年以来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破坏总体呈加剧趋势,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蠕滑活动性加强相关。2017~2018年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显示,水平拉伸位移总体上处于增加状态,剪切变形有缓慢增加趋势,地裂缝呈顺时针扭动变形破坏,地裂缝上盘(南东盘)处于下降趋势,地裂缝的月平均水平拉伸位移变化速率约为1.7mm,其中2018年8月变形量最大,达到15.52mm。3、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对顺义地区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地裂缝多分布在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地表出露处或者其影响范围内,地裂缝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秩序也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一致,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比北段活动性强,可能是顺义地区地裂缝由北向南扩展的原因。当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较强或突变时,中国华北地区近地表东西向纵张作用较强,近地表为东西向拉张效应,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强度也随之增强,反之减弱。同时地下水抽取、飞机动荷载、第四系沉积压实等也可能诱发地裂缝活动加剧。4、地裂缝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地裂缝影响带宽度40~70m,在断裂上盘形成凹坑、拉裂缝,在断裂下盘被挤压隆起;机场跑道竖向沉降位移整体呈现自下盘至上盘逐渐增大的趋势,当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在基岩正断错动1cm(原型50cm)时,可诱发地表产生0.6cm(原型30cm)正断效应的地裂缝;中跑道下穿道顶部下盘纵向拉应变随竖向位移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在竖向位移为4cm时达到最大。建议首都某机场地裂缝沿线构(建)筑物最小安全避让距离为距断层上盘50m,下盘20m,同时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减小盖板尺寸等措施防治地裂缝灾害;开展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监测,构建光纤、地应力等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机场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服务。
周聪[3](2021)在《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文中提出地震预测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测至今难以突破。有望推进短临地震预测的一个领域是对地震前兆的研究。但目前对地震现象尤其是前兆现象认识不清,对什么样的前兆异常才是可重复性、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至今仍没有明确答案。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实验一直是研究地震及前兆机理的有效手段。虽然大量岩石力学实验表明,在粘滑失稳前断层会经历预滑或前兆性滑动过程,同时伴随着声发射事件的增加和电压等物理参数的变化,但实际中的观测结果很难与实验室的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成核理论相一致。自2001年随着环太平洋俯冲带幕式慢滑移事件及其伴生的非火山震颤信号的发现,慢地震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方向。而且被地震学家称之为“前驱波”、“形变波”、“应力波”等所谓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断层慢滑移产生的低频地震波。当考虑慢地震事件时,地震的发生至少有四种类型:(A)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B)慢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C)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和(D)慢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对慢地震事件的忽视可能会造成对(B)事件的漏报和对(C)事件的虚报。因此对慢地震的研究以及疑似慢滑移信号的观测与分析对地震预测预报有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由于地震学(由于超过200秒周期时噪声增大)和大地测量(由于来自小于Mw6.0事件的弱形变信号)的观测极限,在慢地震事件中存在持续时间从约200秒至1天的事件空区。由于完整的地震记录应该包含三分量的平动信号和三分量的旋转信号,若同时考虑地震计的平动响应和旋转(倾斜)响应时,其最低有效频率可以延伸至频带范围外,频带外的信号不能简单的丢弃。同时由于测震数据量巨大,传统靠人工一一识别异常的方式无法对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随着地震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微震事件检测中的应用,使得在连续波形资料中搜索和探索这类低频信号是否存在成为可能。由于野外记录到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于断层本身运动所产生的近场效应,也可能是断层的运动所激发的线性或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因此本文利用弹簧块体模型以及新发展的晶体位错模型Frenkel-Kontorova(FK)模型来研究宏观断层的滑动演化过程,特别是慢滑移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然后在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条件下模拟了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演化规律,最后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对汶川地震前近半年测震资料中的低频脉冲信号做了详尽的空间分布统计,结合地震旋转运动场水平分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低频脉冲信号可能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模式,得到如下认识:(1)根据弹簧块体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统计了粘滑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和滑移振幅的演化特征: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及振幅Vmax都随着系统刚度k和加载速率VL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在低加载速率时Tslip急剧减小,当加载速率达到10-6 m/s后变化很缓慢。推测当断层处于慢滑移阶段,加载速率微小的扰动可以产生较大的持续时间变化。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的结论,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和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脉冲振幅Vmax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成反比,而与有效正应力σ成正比。(2)从FK模型的理论解可以得出滑移持续时间T与凹凸体间距b、泊松比v成正比,与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裂速度与初始应力条件密切相关。应力梯度带范围越大,破裂速度越大,当梯度带范围达到一定宽度时,其破裂速度可以超过剪切波速度。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是影响断层产生慢破裂、亚瑞雷破裂和超剪切破裂的重要因素。(3)将一维FK模型应用于汶川地震主破裂运动,计算获得的滑动量分布与实际震源破裂反演结果相符。从应变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脉冲异常的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断层慢滑移运动约20分钟,能够在震源区附近产生与实际记录相符的10-8~10-7的应变变化。同时,通过设置较低的初始应力比∑S-/∑N,能模拟出类似P波的慢破裂运动,传播速度约为4km/day。(4)在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当同时考虑非线性项和频散项时,以孤立子作为震源子波能得到线性波的传播特征: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形态及振幅大小均不变,以略小于线性背景介质速度匀速前进。当岩石的非线性程度进一步增加时,非线性地震波能表现出弹塑性波的传播特征。弹塑性波在空间中不是以规则的球面扩散传播。当其传播到弹性区域,会导致在不同台站上无法找到同源的信号,也可能使得同一台站不同分量上观测不到同步信号。(5)地震计有平动响应,但还应该考虑倾斜响应(旋转效应)。当考虑地震计的倾斜响应时,其倾斜的频率响应函数是一个低通滤波,而平动信号的响应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在两种滤波器的共同作用下,其频带外的低频信号是有可能被保留的。因此考虑旋转分量的测震数据可能会拓宽地震学的低频观测极限。(6)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统计了汶川地震前5个月内四川省出现的疑似脉冲异常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异常频次较高的台站主要沿断裂带走向以及断裂带的东侧分布,基本位于地表峰值旋转运动场的东西和南北分量能量都较强的区域。(7)龙门山断裂带内存在发生慢滑移事件的地质条件:流体、高孔隙压、高温、高泊松比等,慢滑移容易发生在脆-塑性转化带中a-b~0的范围。当该区域受到扰动激发低频慢地震时,在震源区介质非线性和频散性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弹塑性传播特征,单个慢破裂事件可以演化为一个波、两个波甚至多个波,以非球面扩散的形式传播,并且容易以倾斜(旋转)量的形式被测震仪或倾斜仪记录到。
何宇飞[4](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提出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陈维[5](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王鹏程[6](2020)在《基于奇异谱分析的汶川地震震前震后地倾斜数据分析》文中认为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发生了 Ms 8.0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故对汶川地震的研究意义重大。地倾斜观测作为地壳形变观测的一部分,地倾斜数据的异常可以作为地震发生前兆的判据。本文利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方法对四川省与云南省的部分地倾斜台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地倾斜数据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后的异常,从中期与短临期两个时间尺度对汶川地震进行监测。利用SSA分析对汶川地震进行短临监测的地倾斜数据,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生前地倾斜数据的趋势项与残差项都有异常,地倾斜数据可以有效的对汶川地震进行短临监测。选取的地倾斜数据分别是四川省内的茂县、汶川伸缩、汶川水管、峨眉、康定、雅安等地震台站的数据和云南省内的楚雄水管、楚雄伸缩、永胜水管、永胜伸缩、云龙水管、云龙伸缩、弥渡水管等地震台站的数据。原始地倾斜数据序列中存在少量数据缺失的情况,采用奇异谱迭代插值方法对数据进行插值,得到完整、连续的地倾斜数据。选择2008年3月12日到2008年5月11日期间的地倾斜数据,利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地倾斜数据进行分析,并取2.5倍的标准差为阈值,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发生前两个月,大多数台站的地倾斜数据趋势项均指向或背向震中位置,地倾斜数据的残差均有超过各自阈值的情况。利用SSA分析对汶川地震进行中期监测的地倾斜数据,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发生前后地倾斜数据的趋势项和残差项都有异常,地倾斜数据对汶川地震的中期监测有着良好的映震效应。中期监测的台站的相关信息是:茂县台站数据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4月1日至2008年5月10日,汶川伸缩、汶川水管台站数据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4月1日至2008年5月11日,峨眉、康定、雅安台站数据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4月1日至2008年11月29日,云南省内台站数据的时间范围是:2002年3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利用SSA对地倾斜数据进行处理,并取2.5倍的标准差为阈值。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生前后,大多数台站的地倾斜数据的趋势项指向或者背向汶川地震震中位置。地倾斜数据的残差项都发生了异常,残差项异常具体表现为:残差值均超过阈值、残差项方向突然转向、残差值速率突然变化等现象。汶川地震发生前四、五年,各个台站残差项的方向均有突然转向等现象,此现象可能与汶川地震发生前的中期前兆有关。汶川地震临震前,残差项异常主要表现在残差值向一个方向持续性变化,其可能与汶川地震发生前的应力调整有关。汶川地震发生后有明显的应力调整变化,主要表现为残差项方向突然转向和残差值大幅度的变化。
侯争[7](2020)在《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地壳异常形变信息主要是指与地震、火山喷发等构造运动相关的异于板块或断层长期运动趋势的地壳形变现象,这些现象常表现为地壳的非线性运动。其中,俯冲带的慢滑移事件能够释放巨大能量,是造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慢滑移等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和分析有助于探索断层滑动机制,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论文以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和异常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分析为主线,进行了基于GNSS坐标序列的噪声特征分析、时空滤波和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用我国华北、京津、川滇及美国Akutan、Cascadia和新西兰Manawatu等地为实验区域,综合使用GAMIT/GLOBK、QOCA、CATS和Fakenet等专业软件实现数据处理和仿真。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质量负荷对京津地区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的影响。扣除质量负荷后,N、E方向的谱指数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U方向的线性速度变化最为明显,且北京强于天津;N、U方向的速度不确定性变化较大,平均变化率分别为45.53%和37.85%。(2)针对小尺度区域,研究叠加滤波、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滤波,滤波后GNSS坐标序列的标准差降低了28%~47%,提取的共模误差相关系数均大于0.7。区域叠加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的滤波效果相似,但存在明显的过度滤波现象,而独立成分分析避免了过度滤波,且共模误差的区域特征更强。(3)针对共模分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贡献值与空间响应相结合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川滇地区N、E、U三个方向的共模误差均为分形白噪声,且存在58.07天的共同周期,空间响应呈现出云南强于四川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在水平方向上探测到3个非线性信号,结合地震数据进行时空分析,推断它们可能与强烈地震有关。(4)提出了将独立成分分析与相对强度指数相结合的无震蠕滑信息探测方法。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避免了过度滤波的影响;以相对强度指数为振荡指标,有利于异常波动的探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地壳异常信息,不仅提高了坐标时间序列的信噪比,还确定了异常信息的测站分布。(5)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探测慢滑移信息。针对异常信息起止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探讨了根据慢滑移波动特征结合现有成果选取迟滞窗口的方案。明确了信号性质,确定了起止时间。提出了将信号振幅归一化为空间响应的方法,明晰了慢滑移的空间分布,揭示了断裂带的滑动特征。通过与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对比,证实了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在确定异常信息的起止时间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揭示断裂带的滑动特征。(6)基于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结果,研究了四川省的地壳形变特征变化,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相较于2009~2013年,2014~2016年龙门山断裂带的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均明显减弱。其中,面压缩应变率由-7.18×10-8/a减小至-3.27×10-8/a,最大剪应变率降低了约3/4。相反,安宁河断裂带的面压缩应变率显着增强,极值达-1.04×10-7/a。鲜水河断裂带的最大剪应变率增强,且范围扩大。此外,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的基线长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曾致[8](2019)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文中提出川滇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和阿萨姆角NEE方向持续楔入造成川滇块体侧向挤出滑移,使得川滇块体东边界成为晚第四纪构造运动活跃和强震频发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构造活动性质、应力积累和释放、断裂闭锁程度和地震活动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川滇块体及东边界地质构造背景、主要断裂活动、地震活动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川滇块体东边界2009-2017年GPS速度场资料和1985~2018年跨断层短水准资料,研究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运动方式、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特性,并结合1970~2018年在该区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s≥3.0地震活动资料,综合分析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初步结论:(1)基于2009~2017年相对欧亚板块的GPS水平速度场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水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GPS水平运动场及应变场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以东边界为界,水平运动速率由西侧点位26.55mm/a减小到东侧2.48mm/a,方向从北部的E、SEE向南逐渐偏转为SE、SSW向。水平方向应变率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对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变形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应变在NW-SE向挤压和SW-NE向拉张变形增强,最大剪应变值域以条带形式展布在东边界,并在鲜水河断裂道孚-石棉段、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构造区和小江断裂宜良-建水段反映出相对高的应变积累背景和地震危险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水平形变模式,以华南块体为参考基准获得研究区水平形变场,结果表明川滇块体受到东边界动力因素和下地壳物质流的影响,呈现出北部向北运动、南部向南运动的格局,并以东边界为界东、西两侧左旋运动速率差异约(1.12~3.54)mm/a。(2)基于1980~2018年跨断层水准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断裂垂直形变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垂直活动存在较大差异。鲜水河断裂在1980~2018年间垂直活动剧烈,应力持续积累至今;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在1990~2010年间垂直活动可能处于“闭锁”状态,汶川地震后打破断裂停滞蠕动趋势,在2010~2018年间开始新的活动迹象,应力积累持续增强,同时小江断裂在2014~2018年可能存在“闭锁”特征,应加以关注。(3)基于1970~2018年Ms≥3.0地震活动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汶川Ms8.0地震后,可能引发川滇块体东边界2009~2018年Ms4.0以上中强地震的活跃,深部介质构造环境显示川滇块体东边界地震活动分段特征显着,呈现出活动断裂交汇处断层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与本文获得2009~2018年三维地壳运动结果相符合。进一步分析汶川地震后断裂应变积累和地震危险性可知,相比1999~2007年的GPS水平运动场结果,汶川地震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变形宽度最大,闭锁程度最高,地震活动危险性也较高,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和小江断裂南段地震活动危险性相对较低。(4)综合分析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表明: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构造区和小江断裂南段地震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应加以关注。
毛经伦,祝意青[9](2018)在《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发生过程和孕育机制异常复杂,加之大地震"非频发性"影响和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与活动规律认识的不足,使得地震预测极其困难。地面重力观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简要总结了中国大陆地面重力观测技术与观测网络:地面重力测量仪器从17世纪的惠更斯物理摆发展到今天的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已经达到±1×10-8m/s2。我国已相继建立了国家重力基本网、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等,为重力场非潮汐变化、地震、构造运动等的监测提供了公共平台;通过具体震例阐述了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利用地面重力观测数据能较好地捕捉强震孕育过程的重力变化信息,为强震中长期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分析了震前区域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震级高于MS5.0的地震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较大幅度和范围的重力异常区。强震主要发生在重力场变化分布差异较为剧烈的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大地震在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前兆信息。最后,提出了地面重力技术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重力测量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磊[10](2017)在《基于地壳形变监测数据的地震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是世界上两大着名的地震带,我国位于这两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夹持在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以及菲律宾板块之中,受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和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晚第四纪和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灾害频发。研究表明,构造活动与地震的孕育密切相关,许多强震主要是由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产生,正断层的规模一般较小,其所产生的地震规模也较小。活动地块运动是中国大陆在晚新生代和现代的构造变形主要特征,地块边界主要为活动断裂带、活动褶皱带和活动盆地带;并且活动块体通过边界带的构造变形来对强震起着控制作用,各活动边界的地震水平受控于其自身构造活动速率。总体表现为,我国西部地震活动水平高于东部。地壳形变测量为研究地壳变形及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并且提供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直接证据。本文从跨断层场地监测得到的直观的断层运动特征出发,以1973年Savage等人提出的螺旋位错模型为基础,以鲜水河断裂带为例分析了跨断层形变测量得到的近场断层运动特征,并比较其与InSAR形变场得到的断层空间运动特征的一致性,从地震矩均衡与断层滑动亏损角度估计了断层的地震危险性,结合固体潮汐形变测量异常分析与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多种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主要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跨断层形变测量作为一种监测地壳形变的方法,通过观测断层附近范围内跨断层点位间的相对位移变化来研究断层的运动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平面直角坐标的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以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场地测量资料为例比较了两种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的差异,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从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和遇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跨断层场地布设的优化方式。(2)在螺旋位错模型基础上推导出了近场断层运动位错模型公式,通过近场的跨断层场地基线变化揭示其所跨断层部位的深部闭锁信息,计算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上老乾宁场地闭锁深度达到了18km,其余场地闭锁深度均较浅,并根据断层基线速率变化利用形变测量数据估计了断层闭锁时间。(3)利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研究震间构造变形信息。利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得到的空间形变场揭示了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性质;选取横跨断层的15条剖面,计算发现断层两侧的形变运动特征符合文中推导出的近场断层运动模型,闭锁深度计算结果与跨断层测量的计算结果均反映了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的浅闭锁特征,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螺旋位错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左旋走滑速率为10mm/a左右;提出了分层位错模型,解释了断裂带的浅闭锁特征;计算断层滑动引起的累积地震矩和研究区内1700-2016年以来M≥5.0以上地震的地震矩释放量,得到研究区断层的滑动亏损进而分析研究区地震危险性,综合多种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乾宁段存在强震的危险。(4)与跨断层测量、InSAR、GPS观测相比,固体潮汐形变测量具有更高的观测精度,能够观测到其所在位置微小变化。文中以固体潮汐形变观测数据出现的异常变化为例,说明定点形变观测中异常核实、信息提取与判定方法,利用集中载荷模型分析了库容变化对地倾斜观测影响,并提出了基于水位变化改正伸缩应变数据的计算方法,对定点形变观测布局提出一些建议。(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从观测精度、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角度分析了不同观测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多种观测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为科学合理布局地壳形变监测网络提供研究基础。
二、中国东南沿海形变速率异常与地震前兆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南沿海形变速率异常与地震前兆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
2.1 引言 |
2.1.1 机器学习概述 |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
2.2 广义线性模型 |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
2.2.2 指数族分布 |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
2.3.1 CART回归树 |
2.3.2 随机森林 |
2.3.3 梯度提升机 |
2.4 深度神经网络 |
2.4.1 M-P神经元模型 |
2.4.2 激活函数 |
2.4.3 深度神经网络 |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
2.5.1 Stacking算法 |
2.5.2 交叉验证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
3.1 引言 |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
3.2.1 震级—序号法 |
3.2.2 最大曲率法 |
3.2.3 拟合度检测法 |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
3.3.1 地质构造背景 |
3.3.2 地震活动特征 |
3.3.3 地震目录 |
3.3.4 地震区(带)划分 |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
3.4.1 时间演化特征 |
3.4.2 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汇总分析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
4.1 引言 |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
4.2 特征参数定义 |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
4.2.4 综合类参数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
5.3.1 平均绝对误差 |
5.3.2 决定系数 |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
5.3.4 R值评分 |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北京地区地层概述 |
2.1.2 北京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
2.1.3 北京地区构造单元及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
2.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
2.2.2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特征 |
2.3 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1 北京地新构造基本特征 |
2.3.2 北京平原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与构造动力学分析 |
3.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活动性分析 |
3.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2.1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
3.2.2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
3.2.3 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3 断裂活动危险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1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特征 |
4.1.1 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1.2 北京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2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2.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孙河乡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2 南彩镇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3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深孔土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
5.1 顺义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
5.1.1 顺义城区西南侧物流园区域地裂缝 |
5.1.2 顺义首都某机场区域地裂缝 |
5.1.3 顺义城区地裂缝 |
5.1.4 顺义东北端南彩镇地裂缝 |
5.2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发育特征 |
5.3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分析 |
5.3.1 地裂缝监测介绍 |
5.3.2 地裂缝监测结果 |
5.3.3 地裂缝监测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 |
6.1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构造应力场相关性分析 |
6.3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 |
6.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破坏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顺义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数值模拟 |
7.1 地质和数学模型构建 |
7.1.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
7.1.2 模型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控制 |
7.1.3 数值计算工况 |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2.1 机场跑道竖向变形特征分析 |
7.2.2 机场跑道受力特征分析 |
7.2.3 地裂缝活动对下穿道的影响 |
7.3 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分析 |
7.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物理模型试验 |
8.1 试验概况与设计 |
8.1.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
8.1.2 试验原理与装置 |
8.1.3 试验设计 |
8.2 试验内容与过程 |
8.2.1 实测测试内容 |
8.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布设 |
8.3 试验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
(3)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地震慢滑移事件 |
1.2.2 地震粘滑特征信号检测 |
1.2.3 地震模型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震慢滑移信号的波形特征与典型震例 |
2.1 典型慢粘滑脉冲信号的表现特征 |
2.2 典型震例 |
2.2.1 张北M_s6.2地震异常扰动 |
2.2.2 中俄蒙交界M_s7.9地震异常扰动 |
2.2.3 塔吉克斯坦M_s7.4地震异常扰动 |
2.2.4 汶川M_s8.0地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
2.2.5 汶川余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
2.3 小结 |
第3章 岩石力学实验中的摩擦实验 |
3.1 引言 |
3.2 摩擦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
3.2.1 温度的影响 |
3.2.2 孔隙水的影响 |
3.2.3 滑动面性质的影响 |
3.2.4 围压的影响 |
3.2.5 加载速率的影响 |
3.2.6 刚度的影响 |
3.2.7 岩石岩性的影响 |
3.2.8 时间尺度的影响 |
3.3 滑动成核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
3.3.1 滑动成核的演化特征 |
3.3.2 滑动成核的类型 |
3.3.3 影响成核类型的主要因素 |
3.4 摩擦实验小结 |
第4章 基于弹簧块体模型的断层粘滑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断层动力学模型描述 |
4.3 不同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
4.3.1 不同有效正应力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
4.3.2 不同加载点速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
4.3.3 不同系统刚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与岩石力学实验的对比 |
4.4.2 考虑参考摩擦系数磨损的模拟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断层失稳滑动 |
5.1 引言 |
5.2 FK模型描述 |
5.3 FK模型的解 |
5.3.1 均匀滑动解 |
5.3.2 非均匀滑动解 |
5.4 理论和实际资料分析 |
5.4.1 初始应力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2 应力梯度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3 利用FK模型描述汶川地震主破裂过程 |
5.4.4 汶川地震震前疑似慢滑移信号分析 |
5.5 讨论 |
5.5.1 经验性参数A的物理意义 |
5.5.2 基于FK模型的断层运动特征 |
5.6 小结 |
第6章 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地震波传播特征 |
6.1 引言 |
6.2 非线性波动方程及FCT有限差分算法 |
6.2.1 非线性波动方程离散化处理 |
6.2.2 FCT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
6.2.3 FCT模拟结果 |
6.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6.3.1 采用雷克子波震源的传播特征 |
6.3.2 采用孤立子震源的传播特征 |
6.4 讨论 |
6.4.1 孤立子震源的物理意义 |
6.4.2 岩石中弹塑性波的传播现象 |
6.5 小结 |
第7章 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与应用 |
7.1 研究背景 |
7.2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及测试 |
7.2.1 自动编码器的原理 |
7.2.2 Softmax分类器 |
7.2.3 图像识别测试 |
7.3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 |
7.3.1 地震数据来源 |
7.3.2 连续小波变换及不同尺度采样 |
7.3.3 地震数据样本标定软件设计 |
7.4 深度神经网络识别 |
7.4.1 数据样本标定 |
7.4.2 构建深度自编码神经网络框架 |
7.4.3 识别率统计 |
7.5 汶川地震前疑似脉冲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
7.6 小结 |
第8章 探讨地震低频脉冲信号的形成机理—以汶川地震为例 |
8.1 测震数据中低频脉冲信号的有效性 |
8.1.1 测震数据频带外的信号是否有效? |
8.1.2 为什么水平分量的低频脉冲信号多? |
8.1.3 数据有效性还存在的问题 |
8.2 慢滑移运动产生脉冲信号的传播机理和空间分布特征 |
8.2.1 基于FK模型的慢滑移运动特征 |
8.2.2 基于线性/非线性弹性波方程的倾斜信号运动特征 |
8.2.2.1 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 |
8.2.2.2 水平方向旋转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8.3 低频脉冲信号动力学特征揭示的构造意义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
1.2.2.1 震例研究 |
1.2.2.2 统计研究 |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
2.1.3 地震孕育区 |
2.2 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 |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
3.2.4 结论与讨论 |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
4.1.1 SWARM星座简介 |
4.1.2 SWARM星座数据 |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
5.1.1 重力波模型 |
5.1.2 电动力学模型 |
5.1.3 电磁辐射模型 |
5.1.4 化学模型 |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
5.2.1 重力波途径 |
5.2.2 电动力学途径 |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星座观测设想 |
6.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5)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
3.2 断裂构造 |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
3.3 节理构造 |
3.4 褶皱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奇异谱分析的汶川地震震前震后地倾斜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2 地倾斜观测及其影响因素 |
2.1 地倾斜观测 |
2.2 地倾斜观测的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3 奇异谱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
3.1 奇异谱分析的原理 |
3.2 奇异谱分析主成分提取与去噪 |
3.3 奇异谱分析粗差探测 |
3.4 奇异谱分析的数据迭代插值 |
3.5 处理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倾斜数据的汶川地震短临监测 |
4.1 汶川地震短临监测的地倾斜数据 |
4.2 汶川地震短临监测的趋势项异常分析 |
4.3 汶川地震短临监测的残差项异常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倾斜数据的汶川地震中期监测 |
5.1 汶川地震中期监测的地倾斜数据 |
5.2 汶川地震中期监测的趋势项异常分析 |
5.3 汶川地震中期监测的残差项异常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的必要性 |
1.1.2 慢滑移信息探测的意义 |
1.1.3 GNSS研究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 |
1.2.2 GNSS坐标时间序列时空滤波方法 |
1.2.3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方法 |
1.2.4 基于GNSS的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2 地球参考框架与水平速度场基本理论 |
2.1 地球参考框架理论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地固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转换 |
2.1.3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
2.1.4 ITRF建立与转换 |
2.2 水平运动速度场建立 |
2.2.1 板块构造理论 |
2.2.2 ITRF速度场 |
2.2.3 相对于板块运动的速度场 |
2.2.4 实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
3.1 噪声模型及其协方差阵 |
3.1.1 幂律噪声 |
3.1.2 噪声协方差阵 |
3.1.3 线性速度不确定性估计 |
3.2 噪声模型确定 |
3.2.1 功率谱分析 |
3.2.2 极大似然估计 |
3.3 顾及地表质量负荷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GNSS数据来源 |
3.3.3 地球物理资料来源 |
3.3.4 最优噪声模型确立准则 |
3.3.5 质量负荷对谱指数的影响 |
3.3.6 质量负荷对最优噪声模型的影响 |
3.3.7 质量负荷对速度估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时空滤波及ICA异常信息探测 |
4.1 时空滤波方法 |
4.1.1 区域叠加滤波 |
4.1.2 主成分分析 |
4.1.3 独立成分分析 |
4.2 非高斯性判断 |
4.3 小尺度区域GNSS网三种时空滤波方法比较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时空滤波结果分析 |
4.3.3 仿真实验 |
4.4 基于ICA的川滇地区时空分析及异常信息探测 |
4.4.1 分量顺序确定 |
4.4.2 仿真实验 |
4.4.3 川滇地区共模误差特征分析 |
4.4.4 异常信息探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相对强度指数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与分析 |
5.1 探测方法 |
5.1.1 时空滤波 |
5.1.2 相对强度指数 |
5.1.3 瞬态蠕滑事件概率转换 |
5.2 仿真实验 |
5.3 实例分析 |
5.3.1 Akutan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 |
5.3.2 四川省地表位移异常信息探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慢滑移信息探测与分析 |
6.1 探测方法 |
6.1.1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
6.1.2 窗口选择 |
6.2 仿真实验 |
6.3 实例分析 |
6.3.1 Cascadia消减带慢滑移信息探测 |
6.3.2 新西兰Manawatu慢滑移信息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7.1 地壳形变特征参数 |
7.1.1 水平应变率场 |
7.1.2 基线变化时间序列 |
7.2 芦山地震前后四川省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
7.2.1 研究背景 |
7.2.2 水平速度场分析 |
7.2.3 主应变率场分析 |
7.2.4 面膨胀率场分析 |
7.2.5 最大剪应变率场分析 |
7.2.6 基线长变化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川滇地区CMOCON基准站线性速度估计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GPS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
1.2.2 跨断层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质构造与断裂活动特征 |
2.1 研究区域的选取 |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 |
2.3 研究区主要断裂 |
2.3.1 鲜水河断裂 |
2.3.2 安宁河断裂 |
2.3.3 则木河断裂 |
2.3.4 大凉山断裂 |
2.3.5 小江断裂 |
2.4 块体模型原理 |
2.5 模型参数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GPS速度场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水平运动 |
3.1 研究区GPS水平速度场运动特征 |
3.2 研究区地表水平应变场运动特征 |
3.3 基于区域参考框架下的GPS水平形变速度场 |
3.3.1 块体模型拟合速度差分析 |
3.3.2 基于区域参考框架下的GPS水平形变运动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跨断层水准资料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活动 |
4.1 跨断层短水准测量 |
4.2 跨断层水准资料概况 |
4.3 水准数据资料处理方法及流程 |
4.3.1 水准数据处理方法 |
4.3.2 水准数据处理流程 |
4.4 断裂垂直形变时空变化特征 |
4.5 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1 鲜水河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2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3 小江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
4.5.4 研究区域垂直活动特征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活动综合分析 |
5.1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1.1 研究区地震活动时空特征 |
5.1.2 震源深度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
5.2 汶川Ms8.0 地震后断裂带应变能积累特性研究 |
5.2.1 跨断层GPS水平剖面计算 |
5.2.2 汶川地震后断裂应变积累和地震危险性 |
5.3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软件着作权 |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9)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陆地重力观测技术与重力观测网络 |
1.1 陆地重力观测技术 |
1.2 地面重力观测网络及其作用 |
2 地面重力变化与地震预测 |
3 地面重力变化与地震前兆特征观测 |
4 问题与展望 |
4.1 问题 |
4.2 展望 |
(10)基于地壳形变监测数据的地震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地壳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研究现状 |
1.2.1 跨断层形变测量应用研究现状 |
1.2.2 空间大地测量方法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固体潮汐形变观测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2 跨断层形变测量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
2.1 跨断层形变测量研究进展 |
2.2 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 |
2.3 基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 |
2.4 跨断层场地运动分析-以鲜水河断裂为例 |
2.4.1 跨断层数据预处理 |
2.4.2 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及近场断层运动特征 |
2.5 跨断层场地基线布设与优化方案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3 近场断层运动闭锁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断层运动几何模型 |
3.3 跨断层闭锁深度计算 |
3.4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面断层闭锁时间估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断层空间运动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
4.1 InSAR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
4.2 InSAR时序分析原理 |
4.2.1 InSAR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 |
4.2.2 D-InSAR基本原理 |
4.2.3 PS-InSAR的基本原理 |
4.2.4 SBAS-InSAR时序分析原理 |
4.3 研究数据及处理方法 |
4.3.1 数据准备与处理 |
4.3.2 LOS向变形与N、E、U向变形换算 |
4.4 InSAR形变场断层运动空间特征分析 |
4.4.1 断层运动性质分析 |
4.4.2 InSAR数据近场断层运动特征分析 |
4.4.3 断层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反演 |
4.4.4 InSAR形变场与跨断层近场形变综合分析 |
4.5 地震矩均衡作用与危险性分析 |
4.5.1 断层滑动引起的累积地震矩计算方法 |
4.5.2 分层位错模型 |
4.5.3 断层滑动亏损与危险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固体潮汐形变监测资料异常识别与分析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地倾斜短期转折加速北倾变化异常判定 |
5.2.1 观测系统的检查与分析 |
5.2.2 观测环境变化影响分析 |
5.2.3 载荷变化对倾斜观测影响分析 |
5.2.4 异常性质判定 |
5.3 伸缩应变趋势下降变化异常判定 |
5.3.1 地下水位变化对应变影响分析方法 |
5.3.2 水位年变化量与应变年变化量关系研究 |
5.3.3 季节性抽水时段水位变化量与应变变化量关系 |
5.3.4 应变数据改正方法研究 |
5.3.5 地下水位变化对应变观测影响机制 |
5.3.6 异常性质判定 |
5.4 定点形变前兆观测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种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 |
6.1 不同地壳形变监测方法优势分析 |
6.2 基于多种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东南沿海形变速率异常与地震前兆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D]. 张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3]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D]. 周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4]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5]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基于奇异谱分析的汶川地震震前震后地倾斜数据分析[D]. 王鹏程.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侯争.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D]. 曾致.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 毛经伦,祝意青.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3)
- [10]基于地壳形变监测数据的地震危险性研究[D]. 张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