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计划生育干部工作困难种种(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徐蕴[1](2021)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节育技术的起步与推广——基于地方实践与执行力视角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及时调整政策,各地开始推广和普及节育技术,中国现代节育技术的推广工作由此艰难起步。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在指导与培训、供应与保障、促进科技交流与创新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领导和全面的支持。此时期,各地节育技术的推广呈现出计划性、实用性、不平衡性的特点,总体上为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大众节育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卫生部门所表现出的执行力,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出现的问题尚未得到学界的关注,值得重新评价和反思。
李天宇[2](2021)在《1949-1959年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1949年到1959年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同市妇女的生活条件与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改变。通过对1949—1959年的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的研究,便于我们了解这一时期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1949年前,全国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缓慢,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开展情况比较差。1949年后,为了保障妇幼的健康,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动员广大妇女群众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省、市、县、村四级卫生行政机构和卫生医疗机构体系。大同市也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根据中国共产党之前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实践经验,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在1949—1959年间大同市完善了妇幼保健体系建设,通过宣传推广新法接生和改造旧产婆、训练接生员推动了妇女生育保健工作的发展,通过建立托儿所,培养优秀的保育员取得了城乡托儿和儿童保育工作的进步,通过制定和实施妇女保护政策,保障了妇女的健康,并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1949—1959年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在政府主导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仍存在着些许局限性,但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为今天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王丽松[3](2021)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方式转变研究 ——以魏家关村落地平跷为例》文中指出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战略持续推进的社会环境下,村落体育作为村民健康文明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势必会被寄予新的期待。而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方式已悄然发生转变,呈现出一种传统村落体育文化特质逐渐消亡,新的村落体育文化特质又尚未形成的生存面貌,致使其在不断衰竭中耗散。村落体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该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研究的社会价值性与个案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了魏家关村落地平跷为个案研究,主要以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考察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前世今生,并运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视域,探析促使魏家关村落地平跷发生转变的动因,以期见微知着,深入洞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落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缓解现代社会语境之下的村落经济发展与村落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破解传统村落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融合的困境,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己之力。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魏家关村落地平跷起源于河北省顺平县,是一种带有地域特色的村落体育活动。其起源于清朝的乾隆时期,之后随着时代更迭和人们对其不断地选择,地平跷这一村落体育方式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活动场域之变、参与动机之变、参与群体之变、组织方式之变,形式与内容之变,从而形成了传统地坪跷与现代广场舞相融合后具有地域风格的村落体育方式。2.纵观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个案研究,发现村落体育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既是多重复杂的又是动态发展的。由村落生存环境之下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变化引起的村落体育活动场域之变;由村民价值观念之下消费观与教育观的变化引起的村落体育参与群体的参与动机之变;由规范文化范畴之下的村落风俗习惯转变引起的村落体育参与群体之变;由村落社会组织转变引起的村落体育组织方式之变。由村落生产生活方式之下的生活水平、产业结构、饮食行为、文化娱乐方式等转变所带动的村落体育形式与内容之变。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村落体育的转变方式和转变原因都主要归因于参与主体需求的转变,这是历史进程中时代的必然选择。3.比较研究三个不同时期的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传承发展情况,在地平跷活动场域方面,村落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在地平跷参与动机方面,动机不足造成了传统地平跷传承断裂;在地平跷参与群体方面,完成了从传统时期大部分为男性参与到现代社会大部分为女性参与的颠覆性转变;在地平跷组织方式层面,基层政府体育组织人员缺位;在地平跷形式与内容方面,传统地平跷的现代同质化发展。4.村落体育的发展可以在魏家关村落地平跷转变的个案研究中借鉴经验,即落实并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村落体育管理。因地制宜,创新村落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经济助推:加强村落体育发展保障。把握一村一品的根本原则,传承特色村落体育项目,将其独特的体育文化精髓历代传承才是村落体育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所在。
朱翠明[4](202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表现,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来,我们再一次面对的新时代转折的关口,这个关口不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作为普遍性的问题更是世界各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在现代化进程中“率先突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将抓住“全面超越的历史机遇”,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起到前导与示范作用。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简称,本文将老龄化作为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研究在社会不同的阶段下,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变动特征的原因,只有找寻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释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形成的原因,进而对老龄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出应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连续转变,而使人与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结果。因此,需要将现代化与老龄化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侧重点与前期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区别,虽然分析侧重的角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为客观认识和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确实无法脱离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所发生的连续转变,而孤立地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社会与人对立统一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度挖掘。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变化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探寻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而从“因”着手,找到最为准确和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助力。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了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老龄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老龄化的研究现状。老龄化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在老龄化的理论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最后,指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由于研究侧重角度的不同,得到了一些较为有新意的见解,提出了未来人口衡定论,推测出人口年龄结构呈铅笔型形态等。第二章是文章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主要的基础理论。主要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为介绍国外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着手,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共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总结了在不同人类社会阶段下体现出的不同人口特征,阐述了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深层挖掘归纳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在世界步入老龄化背景下,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人口关系变动情况及老龄化形成历程,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得出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关系变动的原因,总结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原因,以及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老龄化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五章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得到实际数据支撑,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黄金分割规律,推论出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并预测了中国至2050年各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第六章基于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优化人口政策、完善养老制度、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等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措施。
马千紫[5](2021)在《冷战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研究 ——基于援越抗美时期的考察(1960-1975)》文中研究说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围追堵截,20世纪60年代起,中苏关系日趋恶化,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的处境危机四伏。此时,美国对越南觊觎已久,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一时间,战争的阴影笼罩中南半岛。美国军机、舰船不断入侵中国领土,打死打伤中国军民,威胁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在此背景下,应越南劳动党的请求,我国制定了援越抗美政策。援越抗美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还包括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援助与合作。在援越抗美时期,中国人民发扬了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对越南人民进行医疗援助。其中以援建南溪山医院、援助医疗器械及药品、派遣援越军医、救治越南边民、对在华越南学生进行医疗保健等直接援助的方式为主。除了直接援助以外,中越双方还在探索医疗制度、学习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民主共和国破除了殖民时期的影响,走上了以群众为主的医疗卫生道路,建立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制度,为日后越南的医疗卫生改革打下基础。本文以冷战为背景,探讨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的动机、目的、具体方式和成效。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越南近代医疗卫生制度的探索之路。法国殖民者到来后,对越南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等方面进行改造,直接导致旧有的医疗制度的崩溃。法属时期的医疗体系仅服务于殖民统治者和少部分亲法的越南精英,广大越南普通百姓并不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然而殖民政府在制度层面排斥东医的存在,不认可东医存在的合法性。而作为代表文明和现代化的越南西医的处境也非常尴尬。一方面,法国殖民者不允许越南西医与法国人争夺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越南百姓认为西医远离人民,是亲法的民族败类。在这样的情况下,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团结了越南东、西医,并逐渐探索出符合越南实际情况的医疗卫生道路。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对越南医疗援助与合作的原因和具体方式。中国对越南的医疗援助与合作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动机:在援越抗美政策的背景下,医疗援助是各类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共的政治理念影响,革命胜利时要外援,这是天经地义的国际主义原则,而医疗卫生作为贴近人民生活的服务,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医疗援助主要体现在援建南溪山医院、派遣援越军医、救治越南边民和对越南在华学生的疾病救治等方面。第三部分探讨了中越医疗合作较少关注到的另一层面——制度合作。北越建立政权后,急需打破法国殖民制度对越南的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团结人民的凝聚力,决定学习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在20世纪50-60年代,中越双方频繁互相派遣卫生代表团,进行经验共享和技术交流。第四部分论述中越医疗合作中的越南作为。越南独立后,坚持把医疗重点放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在缺乏药品和器械的战争背景下,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灭活卡介苗进行预防接种,防止疫情扩散,改善了人民的健康状况,展现了北越政府一定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援越抗美时期的中越医疗合作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王凤羽[6](2021)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喜剧电影作为最具活力和最具有民众基础的电影类型之一,始终在电影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上世纪80年代为中国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喜剧电影作品,其电影理论对推动中国农村喜剧电影繁荣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以从文化语境角度对电影“叙事分析”、“人物分析”、“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运用电影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未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因此,文章运用喜剧理论,对于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着眼于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基本概况。从概念的界定和建国以来作品的梳理来对基本概况进行叙述。通过厘定喜剧、喜剧电影、农村题材电影的相关概念,从而发现农村题材喜剧电影概念的界定是农村题材电影和喜剧电影概念的提取合并;80年代中国处于社会经济变革时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语境给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发生机会。第二章为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分析。在概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电影文本内部,从题材分类的角度将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划分为改革喜剧、爱情喜剧、生活喜剧。该时期的农村题材喜剧从针砭时弊和抚慰人们心灵的“伤痕电影”走向多元化发展。第三章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进行分析。从叙事主题和叙事策略两方面进行。纵观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作品,发现在改革开放这种特殊的社会语境下促使其产生歌颂农村新生活和揭露农村残留弊病的叙事主题。指出单一的叙事模式链,二元对立叙事手法、贴近现实的叙事风格等对当时受众群体来说都是有效的叙事策略。第四章是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人物分析。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多元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改变了以往农村题材喜剧片在人物塑造时的概念化、平面化的特点,变得更加关注农民的真实生活和心理诉求,同时人物喜剧性格和趣味性的人物语言为电影增添了喜剧性。第五章通过上述概况与三方面的分析,总结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喜剧电影审美是从审美主客体两方面进行的,本文从笑的发生机制与电影本体固有的特性来分析其审美特征。以此产生了不协调状态下触发的笑;在笑声中传达主流意识形态;温情、乐观、昂扬的喜剧风格;张扬的歌颂与贬抑的讽刺;大众化的审美取向五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全面的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并对其分类、叙事、人物进行归纳总结,深入剖析了其审美特征。文章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研究的层面较为单一,在研究角度上存在局限性。
郭艳艳[7](2021)在《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以延安市宝塔区L镇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推进,群众对美好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各级政府正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乡镇政府是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的最终一环,其执行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信,还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因此,全面建设一个执行力高效的乡镇政府是时代需求,也是使命呼唤。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我国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问题频发,选择执行、替代执行、歪曲执行、附加执行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损耗了大量行政资源,还导致执行效率低下、执行效果不佳,直接阻碍了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延安市宝塔区L镇政府为实例,在政策执行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问卷、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L镇政策执行力现状,发现其存在执行方式缺位、执行方式错位、执行方式越位等突出问题。而公共政策质量不高、执行主体能力有限、执行对象消极参与、执行文化尚未建立、执行资源较为短缺、执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都是导致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弱化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如何使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一是在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稳定性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政策制定质量,提升政策自身的指导力;二是在引导执行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和动力上“做文章”,不断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执行主体执行力;三是在农民素质提高和建立双向信息沟通渠道上“出真章”,不断强化农民群众素质培养,提升执行对象认知力;四是在完善财政制度体系,健全鼓励激励机制、监督控制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执行评估机制上“求实效”,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执行资源支持力。此外,还要坚持利益协调与文化建设并重,提升执行环境承载力,通过不断整合、优化“分解力”,使其产生强大合力,推动政策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总而言之,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更新;建设高质量政策执行力的乡镇政府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乡镇政府自身不断改革完善,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方能最终达成。
刘倩文[8](2020)在《计划生育研究的嬗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文中提出在海外关于中国的研究中,“中国学”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的计划生育也是海外中国研究的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独特的生育文化和传统引起了西方学者强烈的兴趣和好奇,也是因为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国计划生育问题以及海外关于中国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不仅反映了中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性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英语学界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发展史进行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利用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外文电子资源,文章的结论建立在对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语学界出版的有关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着作和论文研读的基础之上。论文以时间演变为线索,以热点问题为专题。目的在于比较全面地展示和分析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的研究发现,英语学界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的研究成果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的跨学科性则逐渐凸显,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不仅包括实证研究,还包括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口述史方法、社会学的问卷调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方法。纵观这一学术发展史,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结论都值得借鉴。但是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中的文化冲突以及理论探索的不足等问题。
田野[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一成就的根基在乡村,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开展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过程为我们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重要基础,并且乡村发展也成为我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过程进行反思,可以使我们更加明晰这段历史进程的发展变迁,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理性、科学的对待乡村治理问题,从而为我们未来的乡村建设提供思路。本研究通过扣住权力的运作过程来回顾与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进程,通过构建“蓝图—施工—修缮”的工程框架来分析“中央—地方—农村”的权力运行过程,分阶段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进程。从1978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初兴时期。从蓝图看,我们建立起了“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这一格局奠定了改革开放40年乡村治理的基本蓝图。从施工看,这一时期的治理任务有征收税费、计划生育工作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等,施工者主要由乡镇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构成,施工过程就体现在这几大主体之间权力的相互作用。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农业发展问题、两委矛盾问题、乡村矛盾问题、干群矛盾问题、宗族问题和乡村伦理危机问题。从1990年到2002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困境时期。从蓝图看,中央政府在1990年组织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旨在通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来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一会议规划了 90年代乡村治理工程的蓝图。从施工看,这一阶段的治理任务依然是征收税费、完成计划生育指标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此外,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维稳工作成为乡村治理新的也是突出的任务。这一阶段的施工者依然是乡镇政府、村干部与普通村民,在村干部群体中,“两委合一、交叉任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尽管这一阶段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但是乡村治理却矛盾频出,“三农”问题逐渐引起中央和社会的关注,学者将之概括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2002年到2012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调整时期。从蓝图看,中央政府在新世纪伊始就进行了农业税费改革并最终取消了农业税,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这一调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蓝图。从施工看,土地管理、维稳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依然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此外,申请和实施项目、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这一阶段的施工者除了乡镇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外,县级政府和帮扶人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在项目制下,存在资源不合理使用和资源俘获问题;在农业发展上,依然存在政策滞后问题,并且还面临严峻的耕地面积下降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乡村伦理危机进一步演进。从2012年到2018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加速时期。从蓝图看,十八大后,我们国家开始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在政策理论与实践经验积累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当前和今后的乡村建设规划了宏伟蓝图。从施工看,土地管理、精准扶贫、环境治理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施工者除了县乡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外,帮扶人员数量在增加,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存在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的双重矛盾,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大形势下,农民增收也开始放缓。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普遍的形式主义问题,驻村工作队也面临资源能力有限、乡村排斥等帮扶困境,村级组织建设面临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生态与社会问题依然困扰着乡村发展。四十年来,乡村地区不仅为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巨大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同时乡村地区本身的现代化进程,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也成为我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这种成就,与我们在设计乡村治理蓝图上坚持中央政策与地方经验、工业与农业、区域与整体发展、城市与乡村几个方面的互相协调,在施工上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对乡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发动体制内外人力资源对乡村发展进行帮扶,在问题反馈与修缮上不断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审查与考核,为施工者畅通反馈渠道,坚持“小修小补”与“大刀阔斧”并行等等分不开。当然,在这些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未来的乡村治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从蓝图、施工、修缮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完善。
刘小峰[10](2017)在《“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乌庄的历史表达(1949-201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村庄社会的历史演变(1949-2016),经典理论“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是贯彻始终的对话焦点。为此,本文尝试进行如下努力:首先,旨在对“差序格局”相关的理论与现实研究进行反思性的理论解构和重新建构,提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及实证研究的基本进路。其次,通过民族志方法书写了一个村庄社会尊卑、长幼、亲疏以及男女世纪演化的表象与机制,以期为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提供一个微观的分析案例。“尊卑、长幼、亲疏、男女”,不仅是观察村庄生活格局和社会样态的基础性视角,它还是经典概念“差序格局”的最紧要实质内容,以此我们可以管窥“差序格局”的古今之变。儒家尊卑、长幼、亲疏伦常以及男女有别是费孝通所谓“差序格局”的本义,它的精神底色是“伦理本位”,来自于生活世界的归纳逻辑;自然物理现象“水波纹”、“蜘蛛网”以及“北极星星图”形象是经典概念的修辞技艺,遵循的是“格物致知”的演绎逻辑。本文核心论点是:“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变——伦理性差序格局、政治性差序格局转向市场性差序格局,既可以视为是对本文乌庄村庄民族志的经验概括,亦可以作为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中层理论的分析工具。村庄民族志试图表明,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政权下乡以及系列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运动率先吹响了村庄社会变革的号角,改革开放后市场打工生计以及城镇化进程却为村庄社会变革起到了真正伤筋动骨的作用。这一前后相继的历史进程伴随着传统伦理性差序格局的现代变迁:由伦理性转向政治性最后日益面向市场性,虽与村庄传统“藕断”却同时又“丝连”,传承中更重要的是重构。一言以蔽之,根基于农民理性基础上向外发力的人生实践促使乡村社会秩序差序格局发生了历史实质性变革。革命中的“差序格局”与市场中的“差序格局”相比较:外来的革命风暴落地下村是在运用“有形的手”——政治运动对村庄社会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造,虽然动作剧烈,却经常呈现的是来去匆匆以及周期式的摇摆变动样貌。而社会主义市场以“无形的手”——利益调整的方式“细无声”地侵蚀着传统伦常比如血缘关系、三纲五常以及祖荫崇拜观念等,力度虽小,对传统伦理性的“差序格局”的冲击却是实质性的。也就是说,对于村庄社会同样是由外向里的发力,市场化对乡村社会的世纪变革虽“蚀物无声”却伤筋动骨,是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变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变——伦理性差序格局(1949年之前)、政治性差序格局(1949-1977)转向市场性差序格局(1978至今),作为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中层理论构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一是理论层面。它首先明晰阐述了自己对费氏“差序格局”概念与修辞的区分;其次,严明了自己的研究逻辑起点是以儒家伦常为费氏“差序格局”的本义,也即“伦理性差序格局”;最后,将其简化为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男与女四个经验观察维度。它不仅充分考虑了社会关系的横向方面(更多表现在亲疏男女维度),也努力尝试勾连社会结构的纵向维度(更多表现在尊卑长幼维度)。二是经验取向。它有一个历史变迁的动态分析过程,即传统与现代的历史比较分析,它包含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77)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78-2016)。与此同时,“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在这两种历史进程是前后相贯的统一延续谱。其中,变是主线,是发展趋向所在,同时变中有不变。案例村庄的研究结论或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却有类型化面向上的广泛意义,以此可以管窥中国乡村社会世纪转型的“缩影”。
二、农村计划生育干部工作困难种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计划生育干部工作困难种种(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节育技术的起步与推广——基于地方实践与执行力视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50年代:现实需求与初步发展 |
(一)群众需求和人口形势 |
(二)起步与挫折 |
二、20世纪60年代:普及推广与技术进步 |
(一)建立节育技术推广网点 |
(二)培训节育技术人员 |
(三)保障节育药械的供应 |
(四)把控节育手术质量 |
(五)财政支持与生活保障 |
(六)科学研究与技术交流 |
三、特点、成果与问题 |
(一)特点 |
(二)成果与问题 |
1. 四术率提高,计划生育成效显着 |
2. 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
3. 手术事故 |
四、讨论与思考 |
(2)1949-1959年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1949 年大同市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背景 |
一、全国妇幼保健工作的概况 |
(一)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缓慢 |
(二)中国共产党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推动 |
二、大同市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现实需要 |
(一)保障妇幼健康的需要 |
(二)提高女性地位和搞好经济建设的双重需要 |
第二章 大同市医疗卫生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卫生行政机构 |
(一)市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
(二)县(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
二、卫生医疗机构 |
(一)市直医疗单位 |
(二)县(区)医疗机构 |
(三)其他医疗机构 |
三、妇女组织 |
(一)地区妇女组织 |
(二)辖县妇女组织 |
(三)妇幼保健机构 |
第三章 1949 年后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的具体实践 |
一、开展妇女生育保健工作 |
(一)宣传动员 |
(二)普及新法接生 |
(三)改造旧产婆,训练接生员 |
(四)生育的控制与调节 |
二、开展城乡托儿及儿童保育工作 |
(一)城乡托儿工作 |
(二)儿童保育工作和培养保育人才 |
三、妇女劳动保护 |
(一)妇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 |
(二)对女工的劳动保护 |
(三)对农村妇女的劳动保护 |
第四章 对大同市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评析 |
一、大同市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特点 |
二、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的评析 |
(一)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的局限性 |
三、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的经验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方式转变研究 ——以魏家关村落地平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时代下背景下全民健身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
1.1.2 村落体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
1.1.3 机遇促使为实地调研提供了便利条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 |
2.2 村落体育的相关研究 |
2.2.1 村落体育的前沿热点分析 |
2.2.2 村落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
2.2.3 村落体育的形式与功能研究 |
2.3 新农村建设与村落体育发展相关研究 |
2.4 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相关研究 |
2.4.1 地平跷的艺术特色研究 |
2.4.2 地平跷的艺术形式重构研究 |
2.5 综述小结 |
2.6 核心概念界定 |
2.6.1 村落 |
2.6.2 新农村 |
2.6.3 村落体育 |
2.6.4 体育方式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田野调查法 |
3.2.3 个案研究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新农村与村落体育 |
4.1.1 村落与新农村发展 |
4.1.2 村落体育的生存镜像 |
4.1.3 新农村与村落体育的共生 |
4.2 个案考察:魏家关村落地平跷概述 |
4.2.1 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生存场域 |
4.2.2 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发展之源 |
4.2.3 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转变 |
4.3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魏家关村落地平跷转变的理论诠释 |
4.3.1 文化生态系统变迁下的魏家关村落地平跷 |
4.3.2 社会系统变迁下的魏家关村落地平跷 |
5.个案反思 |
5.1 魏家关村落地平跷的生存危机 |
5.1.1 基层政府体育组织人员缺位 |
5.1.2 传统地平跷的现代同质化发展 |
5.1.3 魏家关村落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 |
5.1.4 传统地平跷的传承断裂 |
5.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
5.2.1 政策引导:规范村落体育组织 |
5.2.2 一村一品:传承特色村落体育项目 |
5.2.3 因地制宜:创新村落公共体育服务模式 |
5.2.4 经济助推:加强村落体育发展保障 |
6.结论 |
7.致谢 |
8.参考文献 |
9.附录 |
附件一 访谈提纲 |
附件二 访谈纪要 |
附件三 田野调查相关图片 |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化概述 |
2.1.2 人口老龄化 |
2.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
2.2.1 “两种生产”理论 |
2.2.2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理论 |
2.2.3 人口再生产理论 |
2.2.4 人与社会关系理论 |
2.3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2.3.1 中国领导人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3.2 国内学者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4 国外关于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理论 |
2.4.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
2.4.2 保罗·埃里奇的人口爆炸论 |
2.4.3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 |
第3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3.1 工业革命促成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 |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向老龄化转变 |
3.2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
3.2.1 死亡率和出生率变化是表层原因 |
3.2.2 人与社会关系变化是深层原因 |
3.3 现代化进程中老龄化问题的共性影响 |
3.3.1 导致人口生育率降低 |
3.3.2 使人与社会矛盾尖锐 |
3.3.3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3.3.4 将促使生产关系调整 |
3.4 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不足 |
3.4.1 使人的生产屈从于物质资料生产 |
3.4.2 强调老龄化措施作用忽略根本矛盾 |
3.4.3 忽视中产阶层对人口结构调整作用 |
3.4.4 社会资源过于集中造成生育率低迷 |
第4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4.1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老龄化的形成历程 |
4.1.1 1950-1970 年:农业经济形态人口进入爆发增长期 |
4.1.2 1971-1980 年:工业经济形态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 |
4.1.3 1981-2010 年:人口增速下降并向老龄化趋势过渡 |
4.1.4 2011-2020 年:服务经济形态促使老龄化程度加深 |
4.2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特殊性原因 |
4.2.1 50-60 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4.2.2 计划生育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转化 |
4.2.3 可支配收入低造成生育欲望下降 |
4.2.4 主体经济结构变化促老龄化形成 |
4.3 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 |
4.3.1 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
4.3.2 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 |
4.3.3 加速社会养老保险枯竭 |
4.3.4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分化 |
4.3.5 社会文化逐渐趋于保守 |
4.4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4.1 将对传统经济增长依存点产生强烈消极影响 |
4.4.2 促使区域间发展失衡加速贫富两极分化程度 |
4.4.3 长期看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蝶变 |
第5章 人口结构隐含规律与中国老龄化走势及展望 |
5.1 基于“两种生产”理论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黄金分割 |
5.1.1 “两种生产”理论决定了人口黄金分割的必然 |
5.1.2 人口黄金分割揭示了死亡率与出生率博弈关系 |
5.1.3 人口黄金分割解释了现代化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
5.1.4 人口黄金分割失衡对“两种生产”产生反作用 |
5.2 以人口黄金分割推论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 |
5.2.1 过去-人口扩张型的金字塔形态 |
5.2.2 现在-出生率收缩型的菱形形态 |
5.2.3 未来-人口衡定型的铅笔形形态 |
5.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5.3.1 2021-2025 年老龄人超过0-14 岁人口 |
5.3.2 2026-2035 年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
5.3.3 2036-2050 年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阶段 |
5.4 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的目标和原则 |
5.4.1 老龄化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目标 |
5.4.2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
第6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
6.1 优化人口政策 |
6.1.1 提倡适度放开生育政策 |
6.1.2 以人口黄金分割结构平衡为调整基准 |
6.1.3 政策需考虑与社会各因素的动态匹配 |
6.1.4 追求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
6.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
6.2.1 统筹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互补 |
6.2.2 改进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多渠道增值 |
6.2.3 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以降低运营风险 |
6.2.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拓宽保障覆盖面 |
6.3 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 |
6.3.1 改变生养抚育造成的财富挤出效应 |
6.3.2 提升人口素质以弥补人力资源缺口 |
6.3.3 扶持“成人二次教育”推动多维就业 |
6.3.4 建立就业公共信息体系提供引流服务 |
6.4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
6.4.1 推动以信息科技化为载体O2O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
6.4.2 建立含医疗、教娱、关爱及监控的综合服务中心 |
6.4.3 建立社区互助体系鼓励适龄老年人发挥就业余热 |
6.4.4 发展以基层社区为主干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
6.5 深化社会养老服务 |
6.5.1 多渠道扶持与支撑家庭养老模式 |
6.5.2 建立居家养老“三级”服务体系 |
6.5.3 注重综合性福利养老服务体建设 |
6.5.4 培育和推动民间组织的养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冷战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研究 ——基于援越抗美时期的考察(1960-197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动荡与传统医疗体系的崩溃:越南医疗的现代化探索 |
一、法属时期的越南医疗卫生 |
(一)医学与教育 |
(二)预防保健和全民医疗 |
二、在曲折中探索:国家主义影响下的越南医疗事业 |
(一)被歧视的越南东医 |
(二)越南的现代西医 |
三、在革命中整合的越南医学 |
(一)胡志明对越南医学的观点 |
(二)越盟领导下的东西医 |
第二章 中国对越医疗合作的原因与方式 |
一、中国对越医疗合作的原因 |
(一)医疗在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作用 |
(二)援越抗美政策下的疾病流行隐患 |
(三)援越抗美政策下的医疗技术交流 |
二、中越医疗合作的具体方式:以直接援助为主 |
(一)援建南溪山医院 |
(二)援越军医 |
(三)对越南学校学生的医疗保健 |
(四)针对越南边民的人道主义医疗援助 |
第三章 制度、技术合作:中越医疗合作的另一层面 |
一、制度学习:越南学习中国爱国卫生运动背后的政治意图 |
二、经验传授:卫生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中国经验 |
三、面对共同的敌人:应对“细菌战”的经验共享 |
四、团结中(东)西医: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经验与技术交流 |
(一)传统药材的种植与应用 |
(二)中西结合医治疗技术交流——以治疗眼疾为例 |
第四章 中越医疗合作中的越南作为 |
一、制度层面:越南基层医疗卫生组织的建立与完善 |
(一)越南省、县及乡以下各级医疗机构的规模 |
(二)县(市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规模 |
(三)乡以下各级卫生组织概况 |
(四)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方法 |
二、越南南北方在越战时期在公共卫生治理上的对比——以传染病防治为例 |
(一)南越的鼠疫、霍乱疫情 |
(二)越南北方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
(三)中国对越南经验的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学术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发展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喜剧 |
第二节 爱情喜剧 |
第三节 生活喜剧 |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分析 |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主题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人物分析 |
第一节 人物身份的设置 |
第二节 人物诉求表达的喜剧化 |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不协调状态下触发的笑 |
第二节 在笑声中传达主流意识形态 |
第三节 温情、乐观、昂扬的喜剧风格 |
第四节 张扬的歌颂与贬抑的讽刺 |
第五节 大众化的审美取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以延安市宝塔区L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关于政策执行力的研究现状 |
2.国内关于政策执行力的研究现状 |
3.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政府政策执行力 |
2.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政策执行理论 |
2.委托——代理理论 |
3.博弈理论 |
4.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 |
1.政策自身指导力 |
2.执行主体执行力 |
3.执行对象认知力 |
4.执行资源支持力 |
5.执行环境承载力 |
二、宝塔区 L 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现状 |
(一)延安市 L 镇基本情况 |
(二)调研结果 |
(三)L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特征 |
1.缺乏再制定性,体现强执行性 |
2.执行主体多元性 |
3.执行对象“特殊性” |
4.执行资源局限性 |
5. 执行环境复杂性 |
(四)L 镇政府政策执行力存在问题 |
1.执行方式缺位 |
2.执行方式错位 |
3.执行方式越位 |
三、制约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原因剖析 |
(一)公共政策方面 |
1.政策质量不高,政策模糊化 |
2.政策不符合实际,政策“理想化” |
3.政策稳定性差,政策互斥化 |
(二)执行主体方面 |
1.执行主体间存在利益“博弈” |
2.执行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偏低 |
3.执行人员业务能力有限 |
4.执行主体权威性不足 |
(三)执行对象方面 |
1.群众参与热情较差 |
2.群众参与能力不高 |
3.群众自利性驱使 |
(四)执行资源方面 |
1.财政负担沉重 |
2.执行人员不足 |
3.信息资源缺位 |
(五)执行机制方面 |
1.缺乏有序的公民参与机制 |
2.缺乏有力的监督控制机制 |
3.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 |
4.缺乏完善的执行评估机制 |
(六)执行环境方面 |
1.法制环境不尽如人意 |
2.执行力文化缺失严重 |
四、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对策 |
(一)提高政策制定质量,提升政策自身指导力 |
1.要注重政策的科学性 |
2.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
3.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 |
(二)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执行主体执行力 |
1.引导执行人员转变执行理念 |
2.加强对执行人员的素质培养和业务培训 |
3.培育工作人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动力 |
(三)强化农民群众素质培养,提升执行对象认知力 |
1.提升人民群众各项基本素质 |
2.改善人民群众消极参与现状 |
3.加强乡镇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 |
(四)优化机制建设,提升执行资源支持力 |
1.完善财政制度体系 |
2.完善鼓励激励机制 |
3.完善监督控制机制 |
4.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
5.完善执行评估机制 |
(五)利益协调文化建设并重,提升执行环境承载力 |
1.协调配置好各方利益 |
2.实现上下级权责合理化 |
3.大力培育执行力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计划生育研究的嬗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海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一)计划生育的提出 |
(二)海外中国问题研究 |
(三)研究范围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从政策演变角度透视中国计划生育的研究 |
一、西方学界兴起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原因 |
(一)中国的国际影响 |
(二)对中国传统与现实的兴趣 |
(三)大众传媒的渲染 |
二、英语学界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的研究 |
(一)20世纪6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
(二)20世纪7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
(三)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
(四)20世纪9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
(五)21世纪以后的计划生育研究 |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研究的总结 |
第三章: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生育率研究 |
一、生育率变化趋势的研究 |
二、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对生育率的影响 |
三、综合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
四、生育率研究的数据和资料 |
第四章: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区域性与地方化 |
一、从沿海公社到内地省市 |
二、从上级行政到地方细节 |
三、从精英分子到下层民众 |
四、研究视野的展望:区域史与全球史结合的趋势 |
第五章:性别视角下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 |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个阶段的研究概况 |
(一)避孕和绝育方法的研究 |
(二)性别偏好、杀婴、出生性别比以及性别选择流产的研究 |
(三)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以性别为视角的计划生育研究范式的转变 |
(一)妇女解放与救亡的叙事 |
(二)强迫-抵抗叙事 |
(三)挑战二元对立的叙事 |
三、以性别为视角研究计划生育的意义 |
四.以性别为视角研究计划生育的未来 |
第六章 结语 |
一、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的研究范式的转变 |
二、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可借鉴之处 |
(一)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
(二)独特的研究视角 |
(三)跨学科的开展 |
三、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的规范性问题 |
(二)材料的可靠性问题 |
(三)研究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
四、关于计划生育研究的心得体验 |
(一)档案挖掘和田野调查的结合 |
(二)地方史和整体史的结合 |
(三)上层政治研究和下层民众研究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和论文汇编类 |
二、中文论文类 |
三、英文着作和论文 |
后记 |
(9)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分析框架: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工程初兴: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体系的变革1978-1990 |
第一节 蓝图:乡政村治格局的初步建立 |
―、自下而上的生成逻辑:村民自治的发生及其案例 |
二、自上而下的推动逻辑:国家的视角与髙层政治精英的推动 |
第二节 施工:乡政村治格局与乡村权力结构变迁 |
一、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治理任务与施工者 |
二、乡政村治格局下的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
一、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
二、两委矛盾问题 |
三、乡村矛盾问题 |
四、干群矛盾问题 |
五、宗族的复兴 |
六、伦理危机初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困境:“三农”问题与乡村治理的徘徊1990-2002 |
第一节 蓝图:莱西会议与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目标确立 |
一、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
二、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动村民自治深化发展 |
第二节 施工:乡村权利结构的进一步变迁 |
一、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
二、施工过程:乡村权利主体的互动 |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
一、“农业真危险”:农业经济发展困境 |
二、“农民真苦”:税费增长与农民抗争 |
三、“农村真穷”:城市化进程、农地征用与乡村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
四、乡村治理内卷化 |
五、宗族问题的消长 |
六、乡村伦理危机加剧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工程调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逻辑转换2002-2012 |
第一节 蓝图:由税费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一、税费改革与农业税的废除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 |
三、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政策 |
第二节 施工: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权力结构与乡村治理 |
一、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
二、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
一、项目制下的治理困境 |
二、农业发展若干问题 |
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
四、乡村伦理危机的演进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加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2012-2018 |
第一节 蓝图:由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施工:新时代的乡村权力结构与乡村治理 |
一、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
一、精准扶贫下的治理困境 |
二、村级组织建设困境 |
三、农业发展若干问题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40年乡村治理取得的成就、经验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
二、工程分析框架对于农村研究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
三、乡村治理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乌庄的历史表达(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导论:研究问题、理论准备与田野工作 |
(一) 问题缘起:一个经典概念“差序格局”的演绎故事 |
(二) 研究起点:“差序格局”的概念与修辞 |
(三) 研究进路:“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
(四) 田野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五) 写作文本结构 |
二、尊与卑: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及糅合 |
(一) 村庄政治空间:“政治挂帅”转向“能人治村” |
1. “政治挂帅”:外来的革命落地下村 |
2. “心灵的集体化” |
3. “能人治村”:代理人与经纪人 |
(二) 乡村教师与农人底色的变与不变 |
1. 人民教师的光荣与愁绪 |
2. 农民理性创造乡土奇迹 |
3. 个农业大户的生计文本 |
(三) 乡村世纪沉浮:“你是谁”转向“我是谁” |
1. 翻天换地:乡村沉浮三个20年 |
2. “你是谁”,与“我是谁” |
三、长与幼:宗族文化的延续与断裂 |
(一) “祖赋人权”:坟山、修谱与祖先祭拜 |
1. 叶落归根与“祖先祭拜” |
2. 革命的思维与伦理的行动 |
3. 延续祖荫与“祖赋人权” |
(二) “孝心有价”:村庄建设中的祖荫理性 |
1. “孝心有价” |
2. “谁得了好,谁吃了黑” |
3. “众生喧嚣” |
4. “明白人,装糊涂” |
5. “爱心分殊” |
(三) 称谓与面子:毫厘之差千里之谬 |
1. 称谓尴尬与“面子”维护 |
2. 字辈、年龄以及熟悉的陌生人 |
3. 称谓问题的普遍性 |
4. 称谓的表与里 |
5. 称谓的名与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四、亲与疏:内外之别的沉淀与革新 |
(一) 团年饭:岁末迎新见证“自家人” |
1. 团年饭的乐与愁 |
2. 团年饭的众生面向 |
3. 见证“自家人” |
(二) “世家”案例:“门户私计”与抱团发展 |
1. 世家与“门户私计” |
2. ”家以类聚”的亲和性现象 |
3. “抱团发展”与向外发力的人生 |
(三) 流变的礼单:圈内圈外的同与不同 |
1. “礼上来往” |
2. 一个案例文本 |
3. 圈内圈外的同与不同 |
五、男与女:生育、恋爱与两性世界的重构 |
(一) 重男轻女:生育理性与计划生育运动 |
1. 利益驱动下的“计划生育” |
2. 重男轻女与农人的计生理性 |
(二) 青年男女的恋爱革命与婚姻圈扩展 |
1. 打工潮与青年男女的恋爱革命 |
2. 通婚圈“由近及远”的扩展 |
(三) 家处之道与两性世界的重构 |
1. 家处之道“主内修外” |
2. 中年农人“不安于室”的欲望 |
六、结论: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变(1949-2016) |
(一) “差序格局”的政治化(1949-1977) |
(二) 市场性“差序格局”凸显(1978-2016) |
(三) “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化比较(1949-2016) |
(四) 农民理性基础上向外发力的人生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 乌庄主要人物及关系表 |
附录3: 后记 |
四、农村计划生育干部工作困难种种(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节育技术的起步与推广——基于地方实践与执行力视角的思考[J]. 张思,徐蕴.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1949-1959年大同市妇幼保健工作研究[D]. 李天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方式转变研究 ——以魏家关村落地平跷为例[D]. 王丽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D]. 朱翠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5]冷战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研究 ——基于援越抗美时期的考察(1960-1975)[D]. 马千紫.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D]. 王凤羽. 扬州大学, 2021(09)
- [7]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以延安市宝塔区L镇为例[D]. 郭艳艳. 延安大学, 2021(12)
- [8]计划生育研究的嬗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D]. 刘倩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D]. 田野.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乌庄的历史表达(1949-2016)[D]. 刘小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