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对增加大气 CO_2 的缓冲能力

海洋对增加大气 CO_2 的缓冲能力

一、The Buffer Capability of the Ocean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_2(论文文献综述)

王瑜,李艳晖[1](2022)在《大气CO2水平升高对微藻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将干扰水体的碳酸盐缓冲系统,导致水体p H值下降,对水生微藻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从生长状况、光合作用、藻细胞化学元素组成和群落结构4方面分别综述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海洋微藻和淡水微藻的影响。在生长方面,大气CO2浓度升高不仅会影响某些海洋微藻和淡水微藻的生长速率,还会使某些藻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在光合作用方面,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会减弱微藻对CCM机制的依赖性;对不具有CCM机制的微藻来说,CO2浓度增加可能会减弱其碳限制程度,有利于微藻光合作用。在藻细胞化学元素组成方面,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对微藻细胞化学元素组成的影响与藻类的生长是否受营养盐限制有关,只有当藻类生长受到水体营养盐浓度限制时,CO2浓度升高才会显着改变其元素组成。在群落结构方面,当微藻个体发生变化时,微藻种群间的竞争优势也会发生改变,体积较小的微藻可能将从全球CO2水平升高的趋势中受益更多。在间接因素温度导致的水生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可能更有利于蓝藻生长,使其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微藻群落结构的改变,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在全球大气CO2水平升高的背景下微藻响应机制方面研究方向。

邱子健[2](2021)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CO2]升高可以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循环,从而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不同水稻品种对[CO2]升高的响应存在差异,进而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本研究依托开放式[CO2]升高(FACE)技术,以对[CO2]升高具有不同响应水平的四种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WYJ27)、淮稻5号(HD5)、甬优1540(YY1540)和隆两优1988(LLY1988)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正常浓度(a CO2)和[CO2]升高(e CO2:a CO2+200μmol·mol-1)两种[CO2]水平处理。主要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水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CO2]升高及不同水稻品种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CO2]升高可以使各生育期的水稻土壤TC含量均有升高,而高响应杂交稻LLY1988分蘖期土壤TN较对照显着升高(P<0.05),其分蘖前期的TN含量较高响应杂交稻YY1540处理显着升高(P<0.05);(2)水稻土细菌类群均以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主。[CO2]升高后,低响应常规稻HD5和高响应杂交稻YY1540各自各生育期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呈极显着差异(P<0.01)。在各生育期,[CO2]升高与各品种对土壤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影响。灌浆期土壤细菌显着响应类群最丰富,其次是抽穗期。高[CO2]使低响应常规稻WYJ27和HD5的土壤蓝藻门及其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较对照出现显着降低趋势(P<0.05),WYJ27一类土壤产甲烷菌Rice Cluster I的丰度也在抽穗期出现显着降低。在抽穗期、灌浆期,高[CO2]条件下也使低响应常规稻较高响应杂交稻出现较多指示物种;(3)随着大气[CO2]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土壤DOC,其次是土壤NO3--N、NO2--N,二者对物种相对丰度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并与部分类群细菌呈显着相关性(P<0.05),其中土壤DOC则与细菌群落丰富度呈直接的显着负效应(P<0.05);(4)[CO2]升高后,水稻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产量无显着响应关系。在高[CO2]条件下,土壤变形菌门与产量的响应关系可能较放线菌门的细菌类群更为密切,在高响应杂交稻中二者呈显着负相关性(P<0.05),伴随变形菌门丰度提高,高响应水稻有减产趋势。综上所述,水稻抽穗期、灌浆期低响应常规稻土壤细菌群落对[CO2]升高的响应最为突出,而在[CO2]升高条件下,低响应常规稻的土壤细菌群落较高响应杂交稻也出现较多指示物种。伴随[CO2]升高,水稻土DOC含量增加有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中部分细菌丰度、降低群落多样性的趋势,而未来在高响应杂交稻种植中可能需要对土壤变形菌门部分细菌的生长繁殖加以抑制,从而维持高产。

虞思青[3](2021)在《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生态系统代谢与水文过程的调控》文中认为海洋酸化是一种海水pH值降低的复杂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持续增加的大气CO2的溶解(外源性酸化)和初级生产者与溶解有机物再矿化产生的溶解无机碳的添加(内源性酸化)。海洋酸化会对海水碳酸盐体系造成影响,改变海水CO2分压(pCO2)、溶解无机碳(DIC)、pH、总碱度(TAlk)和文石饱和度(Ωarag),引发海洋系统内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各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与生存等过程。其中海洋钙化生物受到的环境胁迫首当其冲。黄海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高生产力海区,季节性酸化问题突出且发展较为迅速,容易受到海水酸化带来的各种生态效应影响。本论文旨在阐明黄海碳酸盐体系的时空动态分布与主要调控过程,以便了解和评价黄海的环境状况及其酸化的发展趋势。基于2019年4个黄海现场调查航次的碳酸盐体系数据,结合水文参数与溶解氧数据,分析了黄海水文及碳酸盐体系参数的区域分布格局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4月航次的溶解氧、pHT和Ωarag分别为287± 19 μmol·kg-1、8.08±0.06、2.12±0.25。黄海冷水团内部,底层溶解氧从8月的204±24 μmol·kg-1降至10月的184±16 μmol.kg-1,11月继续降低至154±17 μmol.kg-1。相应的,底层pHT由8月的7.89±0.04减小至10月的7.86±0.03,11月继续减小至7.84±0.04。底层Ωarag由8月的1.42±0.12减小至10月的1.37±0.08,11月继续减小至1.32±0.09。整个研究海域的全年溶解氧最低值在夏季黄海南部长江冲淡水影响的区域被观测到~69 μmol·kg-1(溶解氧饱和度~32%),接近缺氧的临界值,相应的pHT为7.77。而Ωarag在晚秋南黄海中部站位底层才达到1.15的最低值。结合2018年的历史数据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碳酸盐体系参数现场值及其大气平衡值,明确了南黄海水体DIC和酸化指标(pHT、Ωarag)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南黄海春季底层水体水化学参数和酸化指标主要由物理过程控制。而初级生产对表层水体DIC的去除和Ωarag的上升起主导作用。夏秋季群落呼吸消耗溶解氧,对南黄海冷水团底层水体DIC的积累和Ωarag的下降起主导作用。春季南黄海中部发生的表层藻华为夏秋季冷水团底层水体的耗氧酸化过程供应了充足的生源碎屑。沉降的生源碎屑迅速被浮游动物摄食以及被微生物分解,使得下层海水发生快速耗氧酸化,Ωarag甚至能迅速下降至碳酸钙腐蚀性海水的临界值以下。随着季节的更替,可降解的生源碎屑逐渐减少,有机物再矿化速率逐渐降低。运用端元混合模型进行南黄海化学水文的近似模拟,分析了春季南黄海水文特征。结果显示,南黄海春季水文参数由苏北浅滩水、鲁北沿岸水和黄海暖流水共同控制。其中黄海暖流水主导了南黄海大部分海域,而沿岸水只局限在苏北浅滩和山东半岛南岸。不同温度的黄海暖流水携带不同浓度的无机碳进入南黄海从而决定了南黄海春季初始Ωarag状态。而夏秋季冷水团的内部水文过程对碳酸盐体系的影响可以忽略。南黄海冷水团底层水体Ωarag对DIC累积的敏感性弱于一般陆架区域,年度初始水温是控制这种敏感性差异的关键因子。

魏玉秋[4](2021)在《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食物网和能量流动具有关键启动和支撑作用,是全球海洋碳循环的主要贡献者。近年来它们又被发现具有重要的硅累积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海洋中耦合硅碳循环交互作用的新视角,同时对硅藻在全球海洋硅碳循环中的绝对地位提出了挑战。面对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大洋中如此高的细胞丰度、基因多样性和广泛分布,探究其对海洋硅碳循环和其他元素循环的影响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正逐渐成为新的科学热点,相关研究亟待开展。然而,目前关于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理和生态学研究依旧不足,特别是它们在海洋硅循环和其他元素循环中的作用研究也相当零星,相关数据十分匮乏。因此,我们有必要准确地量化超微型浮游植物在海洋硅碳循环中的贡献,厘清其硅碳沉降机制以及摸索它们在海洋硅碳循环交互作用中的意义。环顾全球的海洋学研究,由于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属于极寡营养海域,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关于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固硅和固碳作用中的贡献研究非常稀少,几近空白。本文通过对上述科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有望对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寡营养海域乃至全球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硅碳累积作用及其对硅碳循环的耦合调控机制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为深入研究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全球海洋硅循环和硅碳耦合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科学基础和基本理论框架。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广泛分布在寡营养海域,但是已知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分布模式主要是基于小尺度的空间或时间序列观察。我们在东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实施了 5个航次的海洋学调查,以更好的了解超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原绿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生物地理分布变化。原绿球藻是三类超微型浮游植物中最为丰富的一类,三个不同寡营养海域的细胞丰度平均值为1.9-3.6×104 cells ml-1,而聚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细胞丰度平均值比原绿球藻小1-2个数量级。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总细胞丰度平均值在孟加拉湾和南海相似(4.7×104 cells ml-1),其比西太平洋的总细胞丰度平均值(2.5×104 cells ml-1)高2-3倍。在三个不同海域,聚球藻和原绿球藻贡献了超微型浮游植物总碳(C)生物量很大一部分比例,约为70-83%,这说明聚球藻和原绿球藻作为初级生产者的生态重要性。普遍认为原绿球藻主要分布在寡营养的外海海域,但是我们发现原绿球藻在南海的近岸附近也出现异常的细胞丰度高值,这可能与黑潮的入侵有关。聚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细胞丰度主要分布在受冲淡水影响的近岸区域。水温和冷涡也是控制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尽管聚球藻、原绿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细胞丰度与营养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它们的细胞丰度最大值分布深度与营养盐跃层紧密相关,这说明营养盐可能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具有双面作用。未来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和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海洋酸化和营养盐供给,但相关研究却很少。因此,我们在寡营养的东印度洋,通过两个不同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400和1000 ppm)和磷(P)浓度(0.05和1.50 μM)培养了以超微型浮游植物为主导的表层海水,用于调查pCO2升高和P加富对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和光合属性动态变化的交互作用。高pCO2和P水平交互作用,使聚球藻、原绿球藻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细胞丰度分别增加了 33%、18%和21%,其中高P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大。相反,仅pCO2水平的升高使它们的细胞丰度分别下降了 9%、32%和46%。对于与高pCO2和P水平结合相关的光生理响应,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q’/Fm’),电子传递效率(ETRRCⅡ)和电荷分离效率(JVPSⅡ),作为初级生产力的指标)显着增加,但是非光化学淬灭(NPQNSV)较少。单独升高pCO2会显着地促进NPQNSV过程,最终导致光利用效率(比如Fv/F,Fq’/Fm’和ETRRCⅡ)和初级生产力(JVPSⅡ)的减少。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与JVPSⅡ存在明显的耦合,说明寡营养东印度洋未来初级生产的变化可能由超微型浮游植物控制。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寡营养生态系统中,P有效性在调节生长和代谢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会掩盖或超过海洋酸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本文首次提供了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寡营养海域分粒级(即0.2-2 μm;2-20 μm;>20μm)生物硅(bSi)和生产速率的相关研究数据。在寡营养的东印度洋,超微型和微型浮游植物bSi水柱积分(150 m)存量分别占总bSi储量的49%和39%;它们对总bSi产量的贡献分别为43%和38%,这些结果说明微小浮游植物对海洋bSi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贡献。因此,海洋bSi储量的变化似乎受到微小浮游植物动态的驱动。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海洋中的bSi碎屑也极有可能是由超微型和微型硅质有机体(比如小盘藻和聚球藻)维持的,而不是由较大硅藻或者其他微型硅质浮游植物的细胞破碎物维持的。值得注意的是,与完整的聚球藻细胞相比,裂解的聚球藻细胞会产生的致密胞外聚合物,富含硅(Si)元素。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影响分粒级bSi存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是生物过程,而不是物理过程。超微型真核藻类与<2 μm的bSi存量的显着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了其他微小浮游植物Si累积作用的可能性。在寡营养的西太平洋,根据分粒级bSi的分析结果,我们同样发现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总bSi储量有可测量和显着的贡献。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深度加权平均bSi存量平均占总bSi储量的65%,说明西太平洋的bSi储量变化受到超微型浮游植物的驱动。尽管较大的硅藻对>20 μm的bSi存量有一定的贡献,但是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总bSi储量的显着贡献主要与超微型蓝藻有关。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活聚球藻对超微型浮游植物分粒级bSi存量和总bSi储量的贡献分别平均仅为9%和6%。因此,我们认为单细胞聚球藻对超微型浮游植物分粒级bSi存量和总bSi储量的较小贡献可能是受到了碎屑bSi或者其他硅质有机体(比如Minidiscus comicus)的影响。此外,水温可能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bSi存量变化有潜在的影响。总之,这些结果为环境和生物因素影响海洋bSi储量变化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单细胞聚球藻作为一种较小的单细胞海洋超微型蓝藻,主要存在于营养盐浓度极低的寡营养海域,其细胞内可以积累大量的Si,因此聚球藻被认为对海洋Si循环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测量单个聚球藻细胞中Si积累的相关研究。为了确定聚球藻细胞内Si含量在寡营养海域中的大小和变化,我们分析了收集自未被充分研究的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1348个离散型聚球藻细胞。在寡营养的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聚球藻细胞内的Si配额差异很大,从0到4651 amol Si cell-1的不同变化,其中从东印度洋收集的细胞内Si配额在0-2927 amol Si cell-1之间。虽然聚球藻细胞内Si含量的变化很大,但来自西太平洋的细胞内Si含量比来自东印度洋的细胞内Si含量平均多2.5倍。单细胞聚球藻对总bSi储量和超微型浮游植物分粒级bSi储量的贡献分别为<1-8%和1-11%,这说明海洋单细胞聚球藻对bSi存量的贡献虽小,但持续存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低贡献在数量上与硅藻相当,特别是在硅藻细胞丰度较低的寡营养环流中。此外,在这些寡营养的生态系统中,未观察到环境硅酸浓度对聚球藻细胞内Si配额的显着影响。同样,在实验室内的培养研究发现,硅酸也不是单细胞聚球藻生长和代谢的关键控制因素。但是,海洋环境中溶解的无机氮和磷显着影响了聚球菌细胞内对的Si/S比率。因此我们认为,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Si配额的变化可能是由环境变量通过一些未知的独立或依赖的生理过程间接驱动的。最后,我们结合前面的现场研究数据,初步估算了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和单细胞聚球藻在区域和全球尺度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我们的估算结果显示,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全球海洋bSi储量约为1.55-3.85 Tmol Si(C生物量约为0.53-1.32 Pg C),与硅藻的全球海洋bSi储量相似;它们的全球海洋bSi产量约为78-194 Tmol Si yr-1,大概占全球海洋总bSi产量的32-80%左右;它们的bSi输出通量大约为220 μmol Si m-2 d-1,约占全球每年海洋Si输出通量的55%左右。因此,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海洋Si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全球海洋Si/C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海洋单细胞聚球藻bSi的储量为0.2 Tmol Si,约占超微型浮游植物全球海洋bSi储量的5-13%左右,大概占全球海洋硅藻bSi储量的5-7%左右;它们的全球海洋bSi产量为15 Tmol Si yr-1,大约占全球海洋总bSi产量的5-8%左右;它们的Si输出通量为0.5-3μmol Si m-2 d-1,占全球每年海洋Si输出通量的0.13-0.75%。因此,单细胞聚球藻对区域性和全球性Si储量/产量和输出的贡献虽然不大,但不可忽视,它们可能对海洋Si/C循环在地理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张现盛[5](2020)在《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毒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会改变海水的碳酸盐体系,影响海洋藻类的生长和光合速率。与其它浮游植物相同,海洋硅藻通过碳浓缩机制将海水中的无机碳转变为有机碳,这个过程会消耗硅藻大量的能量。海洋酸化会增加海水中无机碳的浓度,促使硅藻下调碳浓缩机制。碳浓缩机制节省的这部分能量会用于硅藻的其他生理过程,比如生长。镉(Cd)污染会对海洋生命产生广泛的影响,Cd在生物体内不可降解并且会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进而威胁海洋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由于人类活动,大量的Cd被排放进入海洋,造成河口和沿岸地区海水Cd浓度严重超标。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海洋食物链的源头。重金属Cd进入到硅藻细胞中会产生有毒害作用的活性氧(ROS),造成脂质过氧化,降低硅藻的生长和光合速率。正在进行中的海洋酸化不仅会影响硅藻的生理代谢还会改变Cd的生物毒性。然而,现在并没有文章研究在长期酸化条件下海洋硅藻对重金属Cd的响应。在这篇论文中,主要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海洋酸化对全球重要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Cd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实验中海洋酸化促进了三角褐指藻生长,而且不论是在短期实验还是长期实验中这种刺激作用一直存在。三角褐指藻在正常条件下培养720天后,其对培养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另外,经过长期的培养之后三角褐指藻表现出对酸化的适应性。转化实验中,在长期在高浓度CO2下培养的三角褐指藻转移到环境CO2下进行实验,细胞的生长速度低于一直在环境CO2下生长的细胞。通过吸收和外排实验的结果来看,在酸化条件下三角褐指藻降低了对Cd的吸收,增强了对Cd的外排。对三角褐指藻呼吸作用的测定也表明酸化会增强三角褐指藻的呼吸作用。海区的实验结果与室内实验的结果相吻合,也表明海洋酸化促进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并降低了Cd的吸收。转录组分析表明经过长期的酸化培养三角褐指藻进化出了一种特别的应对Cd胁迫的机制,包括有关Cd吸收的基因ZUPT和TPC1A下调。并且酸化条件下γ-ECS,GS,和PCS上调使细胞中的Cd螯合成毒性更小的物质Cd-PCn。将Cd隔离到液泡中的转运蛋白基因VIT和ABCT也在酸化条件下上调。最后,实验结果表明与Cd外排相关的基因HMA的表达量增加。另外,本论文也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抗氧化酶的活性在酸化和Cd暴露的情况下有了明显的提升。又进一步研究了海洋酸化对Cd从三角褐指藻到其主要消费者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之间传递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海洋酸化显着降低Cd由三角褐指藻向扇贝的传递。这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中Cd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影响。

陈霞[6](2020)在《盐差能的电膜法储存及转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差能蕴藏于海水和淡水之间,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lue Energy),基于离子交换膜的反电渗析(Reverse Electrodialysis,RED)过程是实现盐差能转化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当海水与淡水流通于反电渗析系统内部时,高盐度的海水与低盐度的河水会在离子膜两侧形成浓度梯度,产生电化学电势(Donnan Potential),同时基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海水中高浓度的离子会穿过对应离子交换膜定向迁移至低浓度的河水中,通过耦合配对端电极及特殊电极溶液,将离子的定向迁移转化为电子的转移,可以构建有效的反电渗析系统,并将河海水中蕴藏的盐差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利用。反电渗析技术具有高集成度、低膜污染、高能量转化效率等技术优势,在江河入海口处盐差能的转化利用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反电渗析转化过程中盐差能的整体回收效率仍有待提高,同时较低的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限制了其直接的并网使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提高反电渗析系统对盐差能转化过程中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为导向,以盐差能的直接转化利用为目标,围绕如何优化调控过程模式,深入挖掘盐差能资源的自身优越性,并通过设计新型的特种离子膜内集成技术,实现了盐差能的高效转化与储存。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反电渗析内集成膜电解制氢过程研究针对盐差能转化为电能过程能量回收率低、不易并网使用的缺点,本研究将反电渗析与膜电解制氢技术内集成,以酸、碱溶液代替传统的Fe2+/Fe3+电解质体系,考察了其产氢特性及盐差能回收效率。结果表明,酸、碱类型的非对称电解质体系有助于降低电极端的析氢与析氧电势;其产氢速率、盐差能回收效率与溶液体系浓差梯度正相关;氢能形式的转化有助于提升盐差能的整体回收效率,并实现能量的有效储存。2)双极膜内集成反电渗析膜电解制氢特性研究反电渗析内集成膜电解制氢系统有助于盐差能的有效转化与储存,但系统运行时膜电解过程消耗的酸和碱需要不断补充,以维持稳定的析氢速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过程的经济型与可操作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将双极膜水解离引入至反电渗析膜电解系统,通过设计膜堆构造方式,并使之有效内集成,构建了双极膜内集成反电渗析膜电解制氢系统。结果表明,该内集成膜堆制氢系统无需补充电极酸碱液,可维持盐差能→氢能转化过程稳定的电化学运行环境(电极室pH值保持初始值不变),有效促进盐差能转化与储存过程的过程经济型和可靠性;且具有较低极限电流密度的双极膜BP-1E和初始酸性阴极电解液浓度的增加有利于产氢速率的增加。3)双极膜内集成反电渗析海水脱碳过程研究为了实现盐差能的直接转化利用,我们深入挖掘并利用盐差能资源的自身优越性,优化双极膜内集成反电渗析系统,并针对海水脱碳过程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可再生盐差能→二氧化碳分离与储存转化。系统开展了间歇式与连续式两种过程操作探索,结果发现采用该过程进行海水脱碳具有可行性;需注意,相同浓差比下采用模拟海水所得系统电流均低于配制溶液所对应的电流。而连续操作方式时,双极膜分解产生质子的速率可与输入海水中HC03-含量匹配,不同的电流对应酸碱室溶液的适宜流速不同,当电流为0.18A时,适宜的酸、碱室溶液流速约为65 mL·min-1。

郭雪纯[7](2020)在《《海洋酸化的社会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应用翻译研究发展突飞猛进,逐步渗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涉及了经济、政治、科技、法律、商务、医学等。对应用翻译的研究包含理论、策略以及方法。翻译实践报告的源文本主题侧重海洋科学以及环境,属于应用翻译类文本。笔者之所以选择此文本,主要原因是现代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气候变化等气候因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不断增加,致使海洋酸化现象不断加重。笔者借此文本的翻译实践,目的是总结翻译策略,同时加强对海洋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通过翻译实践,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此类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通过翻译,不仅可以将外网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呈现给该领域研究人员,还可以提升笔者自身的翻译素养。希望对今后此类型文本的译者提供借鉴,减少因中英文语言差异产生的误译,提升海洋科学类文本的语言服务质量。

王培燕[8](2019)在《海洋动物活动和冰川退缩对南极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而CO2、CH4和N2O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全球温室效应主要贡献源。土壤是大气CO2、CH4和N2O重要的源和汇。南极地区是调节全球气候的关键区域,特别是拥有广阔无冰区面积的南极半岛及亚南极诸岛屿,更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对这些区域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对区域乃至全球温室气体收支估算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制定意义重大。南极地区生存着大量的企鹅、海豹等海洋动物,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亚南极地区海洋动物(海豹、企鹅等)种群规模不断扩大,企鹅栖息地扩张及迁移迹象显着。已有报道证明南极地区海洋动物栖息地土壤为温室气体的释放源,但其极端的野外条件极大的限制了相关研究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关于南极海洋动物栖息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其统计特征,而对于其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控制因子和内在机理的研究鲜见报道。此外,冰川退缩——南极半岛及亚南极诸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响应方式之一——不仅为土壤发生发育提供更大空间,而且为海洋动物栖息提供更大的范围。然而目前关于南极地区冰川退缩带上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极少考虑冰川退缩后由于海洋动物栖息地扩张占据较早曝露区域,产生新的温室气体释放源的情况。综上,现有关于南极地区土壤温室气体的研究不仅在覆盖范围上十分缺乏,而且在深度上远远不足,导致目前仍然无法利用现有数据估算南极无冰区的土壤温室气体净收支情况,使其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收支估算的盲点,严重影响全球温室气体收支估算的准确性及其利用价值。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典型亚南极岛屿——南乔治亚岛作为研究区,选取岛上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采样带:1)Maiviken Bay采样带,即从南极软毛海豹(Arctocephalus gazella)栖息地到远离海洋动物活动的对照山地裸土区共三个样区的采样带;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王企鹅栖息地—Saint Andrews Bay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栖息地,即从企鹅繁殖区中心到其栖息地边缘共六个样区的采样带;3)Saint Andrews Bay王企鹅栖息地附近的Heaney冰川退缩区采样带,即从冰川前缘到被王企鹅占据的较早曝露区域共五个样区的采样带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原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定结合原状土室内模拟培养土壤温室气体测定及理化性质、微生物分析和养分添加控制实验的方法,在Maiviken Bay采样带和Saint Andrews Bay企鹅栖息地样带上的9个样区共45个样点,测定CO2和CH4的野外原位通量,并采集三个采样带上的14个样区共95个样点的原状土样品以及一个企鹅排泄物样品和一个企鹅排泄物与土壤的混合样品,室内测定原状土三种主要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和甲烷氧化菌的丰度及群落结构,并对Saint Andrews Bay冰川退缩带上的5个样区土壤进行企鹅排泄物、不同浓度磷含量溶液及纯水等四个处理的养分添加控制实验,以分析研究区内海洋动物活动以及冰川退缩和企鹅栖息地扩张造成的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区域空间变异特征和控制因子,探究其内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发现南极地区远离海洋动物活动的山地裸土区域土壤为一个未知的大气甲烷的汇,其吸收大气甲烷的速率可达-154至-13 μg CH4 m-2 h-1。由于常年寒冷的极端生态环境,在南极地区远离海洋动物活动的山地裸土区域,土壤发育程度较弱、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及细菌丰度等均相对较低,有利于Ⅱ型甲烷氧化菌活跃,土壤吸收甲烷的能力较强。此外,鉴于类似裸土区域主导南乔治亚岛及类似岛屿无冰区面积,推测南乔治亚岛及其它南极洲及亚南极州类似岛屿可能是大气甲烷的一个重要的汇。(2)海洋动物栖息地为巨大的土壤温室气体释放源,发现海洋动物活动的密度和强度是栖息地内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控制因子。南极软毛海豹栖息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范围为 113-2756 mg CO2 m-2 h-1,-1-19 μg CH4 m-2 h-1 和 38-10364 μg N2O m-2 h-1。王企鹅栖息地内繁殖区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范围为240-5625 mg CO2 m-2 h-1,1556-5145 μg CH4 m-2 h-1和28-7562 μg N2O m-2 h-1;非繁殖区域土壤 CO2 和 N2O 通量较对照山地裸土区域无显着差异,但CH4吸收速率显着降低。在海洋动物栖息地内,海洋动物活动通过其排泄物等向土壤输入大量富含水分和养分,甚至外来菌种,使土壤细菌和甲烷氧化菌群落丰度和结构均发生显着变化,显着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和N2O释放速率,抑制土壤吸收大气甲烷的能力,使土壤由大气甲烷的汇转变为甲烷释放源。海洋动物活动越密集强度越大,向土壤输入的水分和养分越多,其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越高。(3)明确了冰川退缩后土壤曝露时间对土壤CO2通量和大气CH4吸收能力的显着提高作用,及探明了企鹅栖息地向冰川退缩带扩张形成新的土壤温室气体释放源。冰川退缩后土壤曝露时间不同,土壤发生发育程度和植被发育程度不同,土壤CO2释放速率和对大气甲烷吸收能力显着提高,但不同曝露时间对土壤N2O通量并无显着影响。企鹅栖息地向冰川前缘方向的扩张,导致该区域土壤吸收大气甲烷的能力显着降低,土壤CO2和N2O通量显着提高,并成为新的CO2和N2O释放源。(4)探明了土壤水分和活性碳含量是南极地区土壤呼吸作用的限制因子,土壤水分含量是南极地区土壤吸收大气甲烷的限制因子。在南极地区,干旱寒冷的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土壤和植被的发生发育,使土壤水分和活性碳含量较低,限制了其呼吸作用。且无论是否受海洋动物活动影响,二者都对南极土壤呼吸作用起主导作用。土壤水分则是干旱的南极土壤吸收大气甲烷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探明了区域内导致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空间变异的控制因子,促进了其内在机理的深入研究。(2)发现南乔治亚岛无海洋动物活动的山地裸土区域为巨大的大气甲烷的汇,为区域及全球温室气体净收支估算提供新的数据。

潘铜华[9](2019)在《CO2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光合碳同化的影响及代谢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冬春季温室番茄生产中,弱光与CO2亏缺是制约其光合与产量的两大因素。CO2富集与光强增强均有利于提高番茄光合及产量,然而,关于CO2富集与光强互作影响光合碳同化的机理尚不明确。本试验采用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设定不同光强(200、300、400?mol·m-2·s-1)及不同CO2浓度(400与800?mol·mol-1),研究了CO2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基因表达及代谢组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光合参数与其他生长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此外,研究了CO2富集与补光对番茄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CO2富集和光强互作显着促进了光能利用和CO2固定,协同促进了番茄幼苗生长与光合能力。CO2富集与光强互作显着提高了比叶重和壮苗指数。CO2富集和光强增强两者均显着提高了叶面积水平和叶绿素水平净光合速率,且两者互作显着提高了叶面积水平净光合速率、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此外,CO2富集显着降低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而CO2富集和光强互作显着促进净光合速率和植株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了叶片水平和植株水平水分利用效率。2.研究了CO2富集与光强互作对气孔形态、叶片结构、生化物质含量、碳代谢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CO2富集下光强增强使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呈现上升趋势;光强增强促进了气孔密度增加,而CO2富集降低了气孔密度,两者互作显着提高了叶片厚度。CO2富集与光强增强通过调节糖代谢酶活性显着促进了叶片中可溶性糖积累,且两者互作对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显着影响。CO2富集使Rubisco、RCA、FBPase和TrxS酶活性平均分别提高了14.8%、19.4%、33.7%和24.4%,CO2富集下提高光强显着上调了上述酶活性。CO2富集与光强增强上调了碳同化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碳同化相关酶活性,进而促进光合作用与有机物积累。3.研究了番茄植株形态建成、生理生化及基因表达水平等相关指标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植株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叶氮量、光合酶活性及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等与叶片净光合速率呈显着线性相关关系。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相关指标也与净光合速率呈显着线性相关关系。表明,CO2富集和光强增强有利于促进植株形态生长、叶绿素含量、碳同化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幼苗光合碳同化,且碳同化水平提高反过来促进了幼苗形态建成和植株水分利用效率。4.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CO2富集与光强互作影响的与光合碳同化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与差异代谢通路。CO2富集与两者互作提高了番茄叶片差异代谢物数量,光强差异越大,差异代谢物数量越多,且上调代谢物数量显着高于下调代谢物数量。所有组间显着差异代谢通路比较中,CeLh vs CaLh最多(63条),而CeLh vs CeLl次之(60条),表明CO2富集下增强光强有利于促进代谢通路发生变化,反之亦然。自然CO2下光强增强产生的最显着共同代谢通路有ABC转运蛋白通路、代谢通路、半乳糖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CO2富集下光强增强产生的最显着共同代谢通路有ABC转运蛋白通路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CO2富集产生的最显着共同差异代谢通路有氨基酸生物合成、氨酰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和蛋白消化与吸收代谢通路。CO2富集与光合增强共同显着影响与碳同化有关的差异代谢通路为半乳糖代谢通路(map00052)、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map00500)以及碳代谢通路(map01200)。两者互作显着影响的糖类有异麦芽糖、棉子糖、UDP-D半乳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蔗糖和腺苷二磷酸核糖、乙酰氨基葡萄糖、蔗糖。5.CO2富集下补光显着促进了番茄植株生长、净光合速率及果实产量。CO2富集或补光均显着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而两者互作进一步促进了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此外,CO2富集、补光和两者互作均显着提高了番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且补光有利于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秋冬季节番茄栽培每天早上(8:00–10:00)和下午(16:00–18:00)采用CO2富集(800?mol·mol-1)和补光(200±20?mol·m-2·s-1)有利于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综上所述,CO2富集和光强互作通过改善叶片结构、提高叶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上调光合碳同化酶活性与相关基因表达量、促进碳同化相关差异代谢物及差异代谢通路显着富集,促进光合碳同化与生长。此外,CO2富集下补光有利于提高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和果实产量。

王月圆[10](2019)在《坛紫菜不同世代的碳代谢差异及对海水酸化的响应》文中提出尽管坛紫菜的生活史早已明确,但其孢子体世代(丝状体)与配子体世代(叶状体)在光合作用与二氧化碳浓缩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坛紫菜以海水中的无机碳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碳,其中部分有机碳成为机体的主要成份,部分有机碳以颗粒有机质的形式被释放到海水中。坛紫菜养殖规模巨大,是近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坛紫菜释放到近海的颗粒有机质具有重要生态意义,但相关研究还是空白。此外,海水酸化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威胁之一,有必要评估海水酸化对坛紫菜碳收支的影响,包括无机碳的吸收利用,以及颗粒有机碳的释放等。(1)本研究通过分析坛紫菜碳获取的世代差异,发现叶状体的净光合速率是丝状体的两倍,且叶状体PSII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显着高于丝状体,但其呼吸作用显着低于丝状体。另外,坛紫菜两个世代间的藻红蛋白含量无显着差异,但叶状体中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及叶绿素a的含量显着高于丝状体,且叶状体的胞外碳酸酐酶活性显着高于丝状体。通过抑制剂实验发现叶状体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是海水中的HCO3-,HCO3-经胞外碳酸酐酶(eCA)催化形成CO2,进而被细胞吸收利用。而丝状体的光合作用存在两种碳浓缩途径:一是利用HCO3-转运蛋白直接吸收海水中的HCO3-,经胞内碳酸酐酶(iCA)催化形成CO2进而用于碳固定;二是通过胞外碳酸酐酶催化HCO3-形成CO2,进而被细胞吸收利用。(2)通过短期培养实验,本研究分析了不同pH条件下坛紫菜碳收支的世代差异,发现随着pH从7.3升高到8.1,叶状体的相对生长率逐渐下降,而丝状体的相对生长率则保持稳定;同时,叶状体藻体组织碳、氮和磷的吸收速率逐渐下降;叶状体释放的颗粒有机质含量则逐渐增加。pH 7.3下叶状体藻体组织的C/N比丝状体高33%,pH 7.7下叶状体藻体组织的C/N比丝状体高39%,pH 8.1下叶状体藻体组织的C/N比丝状体高42%。但两个世代在C/P上差异较小。此外,pH 7.3下丝状体藻体组织N/P比叶状体高55%,pH 7.7下丝状体藻体组织N/P比叶状体高56%,pH 8.1下丝状体藻体组织N/P比叶状体高45%。因此,坛紫菜在不同世代对元素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与丝状体相比,叶状体阶段富集更多的碳和磷,但对氮的需求量较小。无论是叶状体还是丝状体,其藻体组织C/N、N/P和C/P的值均高于颗粒有机物(POC、PON和POP),这表明坛紫菜在生长过程中倾向于富集碳,释放氮和磷。本研究从碳获取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坛紫菜不同世代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叶状体与丝状体在光合固碳速率和无机碳吸收利用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叶状体和丝状体对元素的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两个世代的藻体组织的C/N、N/P和C/P比值均高于颗粒有机物,这表明两个世代的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将明显不同。

二、The Buffer Capability of the Ocean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_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Buffer Capability of the Ocean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_2(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CO2水平升高对微藻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2浓度升高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2 CO2浓度升高对微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3 CO2浓度升高对微藻化学元素组成的影响
4 CO2浓度升高对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5 研究展望

(2)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大气[CO_2]升高与气候变化
    1.2 水稻田生态系统对大气[CO_2]升高的响应
        1.2.1 水稻种植概况
        1.2.2 水稻植株对大气[CO_2]升高的响应
        1.2.3 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对大气[CO_2]升高的响应
    1.3 模拟[CO_2]升高的研究技术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3 土壤样品采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4.2 土壤细菌群落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CO_2]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土壤理化性质各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
        3.2.1 土壤pH的动态变化
        3.2.2 土壤EC的动态变化
        3.2.3 土壤TC、TN的动态变化
        3.2.4 土壤DOC的动态变化
        3.2.5 土壤有效氮的动态变化
    3.3 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差异与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_2]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
    4.1 引言
    4.2 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
        4.2.1 分蘖前期
        4.2.2 分蘖末期
        4.2.3 拔节期
        4.2.4 抽穗期
        4.2.5 灌浆期
        4.2.6 完熟期
    4.3 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生育期动态变化
        4.3.1 土壤细菌群落物种分布与组成
        4.3.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生育期的变化差异
    4.4 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
        4.4.1 对细菌群落物种丰度的影响
        4.4.2 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_2]升高条件下土壤细菌群落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
    5.1 引言
    5.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
    5.3 土壤细菌群落中的关键细菌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
        5.3.1 土壤细菌群落中的关键细菌
        5.3.2 水稻土关键细菌相对丰度与产量的关系
        5.3.3 两种[CO_2]条件下高/低响应水稻土壤关键细菌相对丰度与产量的关系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生态系统代谢与水文过程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海水碳酸盐体系
    1.2 海洋酸化及其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
    1.3 近海海水酸化的区域性研究
    1.4 黄海的季节性酸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6 论文框框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航次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
    2.4 其他碳酸盐体系参数的计算与数据质量评价
    2.5 历史数据的获取
第三章 黄海2019年的水文参数与碳酸盐体系要素时空变化
    3.1 水文背景
    3.2 溶解氧和碳酸盐体系参数
        3.2.1 溶解氧
        3.2.2 总碱度(TAlk)
        3.2.3 溶解无机碳(DIC)
    3.3 pH_T和Ω_(arag)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4.1 春季的生物地球化学调控
    4.2 夏秋季冷水团内底层水体的耗氧酸化
        4.2.1 生态系统代谢对冷水团耗氧酸化的调控
        4.2.2 冷水团内耗氧酸化速率的变化
    4.3 基于端元混合模型分析水文过程的影响
        4.3.1 水团分析与端元值框定
        4.3.2 三端元模型计算与误差分析
        4.3.3 春季水文过程对年度初始状态的控制
        4.3.4 夏秋季水文过程对冷水团无机碳累积的影响
    4.4 酸化指标与ΔDIC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果与启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实践活动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概述
        1.1.1 当前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相关研究
        1.1.2 未来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变化特征
    1.2 海洋硅循环概述
        1.2.1 硅藻在海洋硅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2.2 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硅循环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海区背景资料介绍
        1.3.1 东印度洋区域概况
        1.3.2 西太平洋区域概况
    1.4 论文科学问题和意义及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科学问题和意义
        1.4.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海洋生物硅浓度测定
        2.1.1 经典酸碱法
        2.1.2 同步加速x射线荧光显微镜技术(SXRF)
        2.1.3 电子显微镜能谱法(SEM-EDS)
    2.2 海洋生物硅生产速率测定
        2.2.1 差减法
        2.2.2 同位素示踪法
        2.2.3 荧光显色法(PDMPO)
第三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地化变化研究
    第一节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丰度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采样和分析
        3.2.3 流式细胞术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水文和营养盐
        3.3.2 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
        3.3.3 空间分布
        3.3.4 碳生物量
        3.3.5 影响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学的相关环境变量
        3.4 讨论
        3.4.1 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空间分布及相关环境变量
        3.4.2 调节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变化的物理过程
        3.4.3 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大小衍生的转化因子和碳生物量
        3.5 小结
    第二节 未来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及其主导的初级生产力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实验设置
        3.2.3 碳酸盐体系
        3.2.4 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测定
        3.2.5 光合参数的测定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海洋酸化和P加富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影响
        3.3.2 海洋酸化和P加富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3.3.3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超微型浮游植物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动态响应
        3.4.2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光合生理特性的动态响应
        3.4.3 海洋酸化和P加富潜在影响下超微型浮游植物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研究
    第一节 东印度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硅累积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采样策略
        4.2.2 无机营养盐
        4.2.3 分粒级叶绿素
        4.2.4 浮游植物群落
        4.2.5 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4.2.6 分粒级生物硅生产速率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水文环境和营养盐
        4.3.2 浮游植物群落和分粒级叶绿素
        4.3.3 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4.3.4 分粒级生物硅生产速率
        4.4 讨论
        4.4.1 生物硅存量和生产速率的大小和变化
        4.4.2 海洋碎屑生物硅对微小粒级生物硅存量的显着贡献及其来源
        4.4.3 控制生物硅存量大小和变化的关键因素
        4.5 小结
    第二节 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硅累积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区域和样品收集
        4.2.2 生物样品分析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水文环境和营养盐
        4.3.2 浮游植物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
        4.3.3 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4.4 讨论
        4.4.1 西太平洋生物硅存量的大小和变化
        4.4.2 海洋碎屑生物硅对微小粒级生物硅存量的显着贡献及其来源
        4.4.3 海洋聚球藻对超微型粒级生物硅现存量的潜在贡献
        4.5 小结
第五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以及室内培养单细胞聚球藻的硅累积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采样策略
        5.2.2 无机营养盐
        5.2.3 流式细胞术量化聚球藻细胞丰度
        5.2.4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聚球藻以及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测定
        5.2.5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5.2.6 室内培养聚球藻菌株的条件
        5.2.7 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变化的营养盐控制
        5.2.8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的硅含量和元素比
        5.3.2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空间变化
        5.3.3 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变化以及影响机制
    5.4 讨论
        5.4.1 海洋单细胞聚球藻硅累积作用的相关研究
        5.4.2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硅累积对海洋硅库的贡献
        5.4.3 控制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变化的因子
        5.4.4 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变化以及调控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以及聚球藻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1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2 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聚球藻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海洋酸化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
    2 重金属镉及其危害
    3 植物对重金属镉毒性的抵抗
    4 海洋酸化对重金属镉毒性的影响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毒性的影响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藻类的纯化与培养
        2.2 三角褐指藻重金属镉半致死浓度测定
        2.3 三角褐指藻生长速率以及细胞内镉积累测定
        2.4 三角褐指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测定
        2.5 细胞内重金属镉吸收与外排测定
        2.6 细胞内重金属镉昼夜吸收测定
        2.7 不同CO_2分压海水中镉离子浓度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三角褐指藻重金属镉半致死浓度
        3.2 室内实验海中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3.3 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光合与呼吸速率的影响
        3.4 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吸收与外排的影响
        3.5 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昼夜镉吸收的影响
        3.6 海洋酸化对海水中镉离子浓度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空间尺度下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代谢的影响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藻种的培养
        2.2 三角褐指藻生长和镉积累的测定
        2.3 中试实验碳酸盐体系测定
        2.4 重金属Cd在三角褐指藻及其主要消费者扇贝之间的传递
    3 实验结果
        3.1 中试实验中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3.2 海洋酸化对海水碳酸盐体系的影响
        3.3 海洋酸化对重金属镉在食物链中传递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 Cd 代谢机制的影响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藻种培养与除菌
        2.2 总RNA的提取及其纯度与完整性测定
        2.3 转录组测序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5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代谢基因的表达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 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代谢的影响
    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6)盐差能的电膜法储存及转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盐差能
        1.2.1 盐差能能量计算
        1.2.2 盐差能转化技术
    1.3 反电渗析的原理及组成
        1.3.1 基本原理
        1.3.2 电化学性能
        1.3.3 结构组成
    1.4 基于反电渗析的盐差能转化技术进展
        1.4.1 盐差能→电能
        1.4.2 盐差能→其它能量利用形式
        1.4.3 应用过程中待改进的方面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反电渗析内集成膜电解制氢过程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与操作
        2.2.3 测试方法与计算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极电化学特性考察
        2.3.2 反电渗析内集成膜电解系统考察及产氢评价
        2.3.3 数学模型构建
        2.3.4 不同酸浓度环境下产氢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极膜内集成反电渗析膜电解制氢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与操作
        3.2.3 测试方法与计算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双极膜性能考察
        3.3.2 流体动力学参数考察及产氢过程评价
        3.3.3 Donnan电势考察及产氢过程评价
        3.3.4 不同酸碱环境下产氢过程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极膜内集成反电渗析海水脱碳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与操作
        4.2.3 测试方法与计算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过程可行性考察
        4.3.2 间歇式过程特性研究
        4.3.3 连续式过程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海洋酸化的社会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及文献综述
    1.1 翻译材料介绍
    1.2 翻译实践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翻译理论指导
    2.1 目的论概述
    2.2 目的论和海洋科学文本翻译
    2.3 理论的功用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查询专业术语
        3.1.2 平行文本研读与目标读者分析
    3.2 译中处理
        3.2.1 源文本分析
        3.2.2 译文表达
    3.3 译后审校
        3.3.1 自我审校
        3.3.2 专业审校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
        4.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4.1.2 缩略语的翻译
        4.1.3 一词多义的翻译
    4.2 句法层面
        4.2.1 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4.2.2 被动句的翻译
        4.2.3 定语从句的翻译
        4.2.4 长难句的翻译
    4.3 篇章层面
        4.3.1 段内衔接
        4.3.2 段间连贯
第五章 结语
    5.1 翻译实践总结
    5.2 对未来翻译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原文
附录 B:译文
附录 C:术语表

(8)海洋动物活动和冰川退缩对南极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壤碳氮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3 南极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
        1.2.4 南极地区土壤温室气体研究概述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及其主要变化趋势
        2.1.3 海洋动物及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2 采样点设计
    2.3 野外气体通量测量及土壤样品采集
    2.4 实验室温室气体通量测定及土壤理化分析
        2.4.1 温室气体释放速率测定及通量计算
        2.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3 土壤微生物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1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计算
        2.5.2 室内模拟培养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计算
        2.5.3 数据表示和分析
第三章 海豹活动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采样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空间变异
        3.1.2 采样带土壤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变异
        3.1.3 采样带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及其空间变异
        3.1.4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空间变异的控制因子分析
    3.2 讨论
        3.2.1 海豹活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2 海豹活动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3.2.3 海豹活动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3.2.4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空间变异的控制因子及内在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密度和强度企鹅活动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密度和强度企鹅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2 不同密度和强度企鹅活动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3 不同密度和强度企鹅活动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4.1.4 企鹅栖息地内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空间变异的控制因子分析
    4.2 讨论
        4.2.1 企鹅活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2.2 企鹅活动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4.2.3 不同密度和强度企鹅活动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4.2.4 企鹅栖息地内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空间变异的驱动因子及内在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冰川退缩和企鹅栖息地扩张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综合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冰川退缩带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1.2 冰川退缩带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5.1.3 养分添加控制实验
    5.2 讨论
        5.2.1 冰川退缩和企鹅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2 冰川退缩和企鹅栖息地扩张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5.2.3 冰川退缩和企鹅栖息地扩张对土壤甲烷吸收能力的影响
        5.2.4 冰川退缩和企鹅栖息地扩张对土壤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9)CO2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光合碳同化的影响及代谢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CO_2 富集对植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1.1 温室CO_2变化特点及富集方法
        1.1.2 CO_2 富集对设施植物形态建成的影响
        1.1.3 CO_2 富集对植物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
        1.1.4 CO_2 富集对设施植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1.5 CO_2 富集对设施植物水分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1.2 作物对补光的需求
        1.2.1 光强
        1.2.2 光质
        1.2.3 光照时间
        1.2.4 光照方向
    1.3 不同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1.3.1 不同光强对设施植物形态建成的影响
        1.3.2 不同光强对设施植物光合碳同化的影响
        1.3.3 不同光强对设施植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4 不同光强对设施植物水分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1.4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植物的影响
        1.4.1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4.2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植物光合酶活性及糖代谢的影响
        1.4.3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植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4.4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5 代谢组学分析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
        1.5.1 代谢组学的定义
        1.5.2 代谢组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1.5.3 代谢组学在植物环境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O_2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番茄幼苗培养
        2.1.3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植物生长与根系形态的测定
        2.2.2 光合色素与叶片氮含量测定
        2.2.3 叶片光合速率测定
        2.2.4 光合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测定
        2.2.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2.6 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CO_2 富集下不同光强对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
        2.3.2 CO_2 富集下不同光强对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2.3.3 CO_2 富集下不同光强对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4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幼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2.3.5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2.3.6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7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幼苗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2.3.8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叶绿素及叶氮含量的影响
        2.3.9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2.3.10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幼苗光合响应曲线的影响
        2.3.11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3.12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CO_2 富集下幼苗生长和光合促进的最佳光强探讨
        2.4.2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共同促进幼苗形态生长
        2.4.3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2.4.4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提高幼苗光合能力
        2.4.5 植物对短期及长期CO_2富集的响应不同
    2.5 小结
第三章 CO_2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叶片碳同化酶活性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测试项目与方法
        3.2.1 叶显微结构的测定
        3.2.2 叶气孔形态的测定
        3.2.3 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测定
        3.2.4 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3.2.5 碳同化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3.2.6 碳同化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
    3.3 结果分析
        3.3.1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气孔形态的影响
        3.3.2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3.3.3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叶片生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3.3.4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3.3.5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幼苗碳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3.6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碳同化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
        3.4.1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改变气孔形态与叶显微结构
        3.4.2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促进叶片糖类合成
        3.4.3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提高光合酶活性与相关基因表达
    3.5 小结
第四章 光合与相关生理生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1 分析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净光合速率与地上部形态建成的关系
        4.2.2 净光合速率与根系形态参数的关系
        4.2.3 净光合速率与光合色素及叶片含氮量的关系
        4.2.4 净光合速率与光合酶活性的关系
        4.2.5 净光合速率与碳同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4.2.6 番茄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4.2.7 番茄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光合与水分利用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番茄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4.3.2 番茄叶片色素含量和含氮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4.3.3 番茄叶片中光合酶活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CO_2富集与光强互作下番茄幼苗代谢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试验样品制备及预处理
        5.1.4 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5.2 数据处理方法
        5.2.1 试验质量控制
        5.2.2 多元统计分析
        5.2.3 差异代谢产物筛选
        5.2.4 差异代谢物生物信息学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代谢谱与多元统计分析
        5.3.2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下的差异代谢物数量比较
        5.3.3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下的差异代谢物维恩图分析
        5.3.4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下差异代谢物生物信息学分析
    5.4 讨论
        5.4.1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促进番茄叶片糖代谢
        5.4.2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促进番茄叶片碳氮代谢
        5.4.3 CO_2 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叶片抗氧化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CO_2富集与补光耦合对番茄光合与产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1 环境指标测定
        6.2.2 生长指标测定
        6.2.3 叶气体交换指标测定
        6.2.4 叶绿素含量测定
        6.2.5 果实产量指标测定
        6.2.6 果实品质测定
        6.2.7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温室环境指标分析
        6.3.2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生长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3.3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6.3.4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番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3.5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番茄产量参数的影响
        6.3.6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6.4 讨论
        6.4.1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
        6.4.2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提高番茄光合速率
        6.4.3 CO_2 富集与补光耦合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坛紫菜不同世代的碳代谢差异及对海水酸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海水二氧化碳-碳酸盐系统
    1.2 CCM组分
        1.2.1 碳酸酐酶(CA)
        1.2.2 Rubisco酶
        1.2.3 无机碳(Ci)转运系统
    1.3 CCM的类型
        1.3.1 蓝藻CCM
        1.3.2 衣藻CCM
        1.3.3 大型藻类对无机碳的利用
        1.3.4 坛紫菜对无机碳的利用
    1.4 海洋酸化
        1.4.1 海洋酸化对海藻的影响
        1.4.2 海洋酸化对坛紫菜的影响
    1.5 碳收支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6.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碳获取机制的世代差异
    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定量引物
        2.1.4 实验方法
        2.1.5 色素含量的测定
        2.1.6 总R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2.1.7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8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色素含量
        2.2.2 光合参数
        2.2.3 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
        2.2.4 CCM关键基因的表达
        2.2.5 酶活性
        2.2.6 pH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2.7 光合无机碳响应曲线
    2.3 讨论
        2.3.1 色素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3.2 CCMs的世代差异
        2.3.3 pH对不同世代间光合作用的影响
        2.3.4 海洋酸化
第3章 碳收支的世代差异及对海洋酸化的响应
    3.1 材料方法
        3.1.1 实验仪器
        3.1.2 海水碳酸盐系统的测定
        3.1.3 藻体组织C、N、P含量的测定
    3.2 结果
        3.2.1 海水碳酸盐系统
        3.2.2 pH对碳收支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生长
        3.3.2 藻体组织中碳、氮、磷的含量和世代差异
        3.3.3 颗粒有机碳、氮、磷的含量和世代差异
        3.3.4 藻体组织与颗粒物的对比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The Buffer Capability of the Ocean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_2(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CO2水平升高对微藻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瑜,李艳晖. 水生态学杂志, 2022
  • [2]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D]. 邱子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生态系统代谢与水文过程的调控[D]. 虞思青. 山东大学, 2021(12)
  • [4]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D]. 魏玉秋. 山东大学, 2021
  • [5]海洋酸化对三角褐指藻镉毒性的影响[D]. 张现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盐差能的电膜法储存及转化机理研究[D]. 陈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海洋酸化的社会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郭雪纯.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8]海洋动物活动和冰川退缩对南极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 王培燕. 南京大学, 2019
  • [9]CO2富集与光强互作对番茄光合碳同化的影响及代谢组研究[D]. 潘铜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10]坛紫菜不同世代的碳代谢差异及对海水酸化的响应[D]. 王月圆. 集美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海洋对增加大气 CO_2 的缓冲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